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fiberoptic bronchsco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during sequential weaning of invasive-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被引量:17
1
作者 Rong-rong Song Yan-ping Qiu +1 位作者 Yong-ju Chen Yong Ji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CAS 2012年第1期29-34,共6页
BACKGROUND:Early withdrawal of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 followed by noninvasive MV(NIMV) is a new strategy for changing modes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 BACKGROUND:Early withdrawal of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 followed by noninvasive MV(NIMV) is a new strategy for changing modes of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Using pulmonary infection control window(PIC window) as the switch point for transferring from invasive to noninvasive MV,the time for early extubation can be more accurately judged,and therapy efficacy can be improved.This study aimed to prospectively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fiberoptic bronchscopy(FOB) in patients with AECOPD during sequential weaning of invasive-noninvasive MV.METHODS:Since July 2006 to January 2011,106 AECOPD patients with ARF were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medication and IMV after hospitalization.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fiberoptic bronchoscope is used(group A,n=54) or not(group B,n=52) during sequential weaning from invasive to noninvasive MV.In group A,for sputum suction and 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a fiberoptic bronchoscope was put into the airway from the outside of an endotracheal tube,which was accompanied with uninterrupted use of a ventilator.After achieving PIC window,patients of both groups changed to NIMV mode,and weaned from ventilation.The following listed indices were used to compare between the groups after treatment:1) the occurrence time of PIC,the duration of MV,the length of ICU stay,the success rate of weaning from MV for the first time,the rate of reventilatJon and the occurrence rate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2) the convenience and safety of FOB manipulation.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using Student's f test and the Chi-square test.RESULTS:The occurrence time of PIC was(5.01 ±1.49) d,(5.87±1.87) d in groups A and B,respectively(P<0.05);the duration of MV was(6.98±1.84) d,(8.69±2.41) d in groups A and B,respectively(P<0.01);the length of ICU stay was(9.25±1.84) d,(11.10±2.63) d in groups A and B,respectively(P<0.01);the success rate of weaning for the first time was 96.30%,76.92%in groups A and B,respectively(P<0.01);the rate of reventilation was 5.56%,19.23%in groups A and B,respectively(P<0.05);and the occurrence rate of VAP was 3.70%,23.07%in groups A and B,respectively(P<0.01).Moreover,it was easy and safe to manipulate FOB,and no side effect was observed.CONCLUSIONS:The application of FOB in patients with AECOPD during sequential weaning of invasive-noninvasive MV is effective in ICU.It can decrease the duration of MV and the length of ICU stay,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from weaning MV for the first time,reduce the rate of reventilation and the occurrence rate of VAP.In addition,such a method is convenient and safe in patients of this ki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Sequential weaning of invasive-noninvasive ventilation Fiberoptic bronchscopy Bronchoalveolar lavage pulmonary infection control window Side effect Success rate
下载PDF
Improving effect of sputum aspiration combined with bronchoalveolar lavage by fiber bronchoscope on the condition and inflammation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被引量:2
2
作者 Jin-Yi Min Xian-Wei Wu +2 位作者 Xiao-Yuan Xiang Lei Chen Yuan-Yuan Hu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7年第5期128-131,共4页
Objective:To study the improving effect of sputum aspiration combined with bronchoalveolar lavage by fiber bronchoscope on the condition and inflammation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Objective:To study the improving effect of sputum aspiration combined with bronchoalveolar lavage by fiber bronchoscope on the condition and inflammation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Methods:A total of 78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ho received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August 2013 and January 2015 and were with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receiv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rapy,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bronchoalveolar lavage by bronchoscope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the 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 RAAS system activity and respiratory mechanics indexes of two groups were determined after treatment.Results:3 d after treatment, serum hs-CRP, TNF-α, IL-8, PCT, renin, angiotensin II and aldosterone level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and PIP, Raw and WOB values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while Cdyn valu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Conclusion:For lung cancer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by bronchoscope combined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an optimize patients' condition, reliev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improve respiratory function, and it has posit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NG cancer pulmonary infection Bronchoalveolar LAVAGE by BRONCHOSCOP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沈东美 吴晶晶 +1 位作者 于佳芳 徐小红 《海军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22-426,共5页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21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历资料。根据《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分组,未...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内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21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历资料。根据《中国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分组,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n=104),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n=110)。对患者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鼻饲饮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等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男56例,女54例,年龄(73.59±8.21)岁;对照组男45例,女59例,年龄(65.32±5.62)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年龄、鼻饲饮食、NIHSS评分、GCS评分、是否气管插管、是否呼吸机辅助通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11、χ^(2)=11.622、t=5.721、t=4.282、χ^(2)=6.868、χ^(2)=6.145,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鼻饲饮食(OR=5.447,95%CI:2.477~11.976)、NIHSS评分(OR=8.339,95%CI:2.598~26.768)、GCS评分(OR=7.660,95%CI:3.369~17.413)、气管插管(OR=6.184,95%CI:2.447~15.628)、呼吸机辅助通气(OR=4.302,95%CI:1.830~10.110)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鼻饲饮食、病情严重程度、意识障碍、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患者入院时应及时评估,有针对性地实施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合并肺部感染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气管插管 呼吸机辅助通气
下载PDF
重症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机械通气死亡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曾惠雪 杨楚丹 许巧珍 《中外医疗》 2024年第4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研究重症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COPD)患者机械通气死亡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5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呼吸内科、感染科重症病房收治的60例重症肺结核合并COPD... 目的探讨研究重症肺结核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riary Disease,COPD)患者机械通气死亡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1年5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呼吸内科、感染科重症病房收治的60例重症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后根据患者最终结局进行分组,其中40例成功生存患者,纳入生存组,20例最终病死患者,纳入病死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情况、实验室指标、CT影像,分析出造成患者病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重症病房住院时间、插管时间、系统或器官功能障碍、耐多药肺结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机后气胸、肺大泡及肺损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症病房住院时间、耐多药肺结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均是重症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后出现病死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63、4.623、3.967,P均<0.05)。结论耐多药肺结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均是重症肺结核合并COPD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后死亡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结核合并COPD 机械通气 死亡结局 因素分析
下载PDF
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的最新研究进展
5
作者 左玉洁 刘孟根 +10 位作者 万佳鑫 陈雨譞 胡文龙 张俊杰 毛宇杨 陈静 钟艾伶 史灵芝 吴波 巨春蓉 田东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4-478,共5页
随着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方案的优化,肺移植数量大幅提升,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肺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支气管缺血和免疫抑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肺移植受者的术后生存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围手... 随着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方案的优化,肺移植数量大幅提升,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肺病患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支气管缺血和免疫抑制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肺移植受者的术后生存及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围手术期管理、器官保存及手术技术等的改善,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早期诊断、及时干预对改善气道狭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就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的一般情况、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综述,旨在为肺移植术后气道狭窄的综合管理提供参考,以改善肺移植受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气道狭窄 吻合口并发症 缺血 坏死 免疫抑制 肺部感染 机械通气
下载PDF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侯笑颜 牛建佩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7期30-33,共4页
目的:观察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有... 目的:观察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通气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FEV1/FVC、平均肺动脉压(mPVP)]水平、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pH值]水平,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和1次拔管成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FVC、FEV1、FEV1/FVC、P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mPV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H值及P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PaCO_(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次拔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能够有效改善肺通气指标和血气分析指标水平,降低VAP发生率,提高1次拔管成功率,其效果优于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 重症肺炎 肺通气指标 并发症 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预后不良预测价值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7
作者 张泽华 史雨晨 +5 位作者 柳景华 李如月 张雪 任思颖 伍国锋 王丽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6-245,共10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贵州...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金阳医院、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共155例,分别为86、13、6、4、26、5、14、1例,所有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按照患者是否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分为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组即新冠阳性组和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但不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组即新冠阴性组。入院2周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进行预后评分,以mRS评分≤3分为预后良好,纳入预后良好组,以mRS评分>3分为预后不良,纳入预后不良组。对比各组患者入院时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个人史(吸烟史)及临床资料如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出血量、脑疝形成、血肿规则与否、临床检验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肌酐、尿素、丙氨酸转氨酶、天门氨酸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头部CT及胸部CT、机械通气与否、手术治疗、抗病毒治疗、脓毒症发生情况以及出院时NIHSS评分、出院时GCS评分以及入院2周时mRS评分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危险因素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1)新冠阳性组较新冠阴性组患者入院NIHSS评分升高,淋巴细胞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NLR、PLR升高,入院2周时mRS评分升高,机械通气患者比例升高,抗病毒治疗患者比例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脑疝形成患者比例[25.5%(13/51)比1.9%(2/104)]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率[62.7%(32/51)比31.7%(33/104)]明显增高(均P<0.01),入院NIHSS评分升高[中位数评分:34(15,40)比8(4,11)分,P<0.01],入院GCS评分降低[9(5,12)分比14(12,15)分,P<0.01],尿素升高[5.90(4.50,7.01)mmol/L比4.90(4.10,5.86)mmol/L,P=0.028],脓毒症发生率[13.7%(7/51)比0]、机械通气患者比例[58.8%(30/51)比6.8%(7/104)]均增高(均P<0.01),出院时NIHSS评分较高[中位数评分:14.00(10.75,21.00)分比3.00(0.00,6.00)分,P<0.01],出院时GCS评分较低[12(10,14)分比15(15,15)分,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OR(95%CI):4.041(1.264~12.920),P=0.019]、机械通气应用[OR(95%CI):9.116(2.467~33.683),P=0.001]、入院NIHSS评分增加[OR(95%CI):1.118(1.015~1.231),P=0.023]均为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0%和68.6%;机械通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0%和93.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机械通气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0%和93.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机械通气应用可能使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加,该结论有待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肺部感染 机械通气 不良预后
下载PDF
肺部超声在全麻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于孟初 李桂莉 +2 位作者 刘帅 李钦厚 张维维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0期178-183,共6页
随着麻醉学与围手术医学的发展,麻醉不仅关注患者术中无痛及安全,更加关注术后舒适顺利恢复和患者长期转归,尤其是各种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因此,单纯依赖麻醉学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提升和拓展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是根本。肺部超声作为一... 随着麻醉学与围手术医学的发展,麻醉不仅关注患者术中无痛及安全,更加关注术后舒适顺利恢复和患者长期转归,尤其是各种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因此,单纯依赖麻醉学知识和技能是不够的,提升和拓展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是根本。肺部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简单、便携、无辐射的技术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全麻患者围手术期,不仅用于术前困难气道的诊断和确定气管导管位置,以及术中指导肺复张,个体化呼气末正压设置,还可以尽早发现和管理机械通气下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并指导成功撤机。肺部超声可以提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促进患者康复,不仅作为诊断工具,而且作为监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超声 肺部超声B线 呼气末正压 机械通气 术后肺部并发症
下载PDF
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术中机械动力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9
作者 包杰 曲宗阳 于晖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6期624-626,共3页
目的探讨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术中机械动力以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2022年在北京医院择期进行腹部手术的10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通气策略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通气策略,52例)和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术中机械动力以及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2022年在北京医院择期进行腹部手术的10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通气策略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通气策略,52例)和观察组(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50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指标以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的补液量、出血量、尿量、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的潮气量、平台压、气道峰压、机械动力低于对照组,呼气末正压、呼吸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气胸,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可降低老年患者的术中机械动力,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通气策略 老年患者 机械动力 肺部并发症
下载PDF
AECOPD机械通气病人下呼吸道感染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的构建
10
作者 潘丹丹 李梦娅 《循证护理》 2024年第8期1469-1474,共6页
目的: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机械通气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行机械通气的417例AECOPD病人,将所有病人按照2∶1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78例)和验证集(139例... 目的: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机械通气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行机械通气的417例AECOPD病人,将所有病人按照2∶1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278例)和验证集(139例)。收集病人资料,统计AECOPD机械通气病人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ECOPD机械通气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应用R软件构建下呼吸道感染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51.80%(216/4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气管插管、合并低蛋白血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均是AECOPD机械通气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7个影响因素构建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该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95%CI(0.831,0.915)]、0.858[95%CI(0.791,0.914)];训练集和验证集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P>0.05)均显示预测值和实际值具有良好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当训练集阈概率在4%~90%、验证集阈概率在9%~78%时该模型的净收益高。结论:基于7项影响因素[年龄、合并糖尿病、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气管插管、合并低蛋白血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构建的AECOPD机械通气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和一致性,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机械通气 下呼吸道感染 Nomogram模型 护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人性化优质护理联合肺康复训练对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血气分析及APACHEⅡ评分的影响
11
作者 梁静 陈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8期163-165,169,共4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优质护理联合肺康复训练对重症监护室(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ICU收治的84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 目的探讨人性化优质护理联合肺康复训练对重症监护室(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ICU收治的84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人性化优质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肺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动脉氧分压、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APACHE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优质护理联合肺康复训练能改善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血气分析及健康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人性化优质护理 肺康复训练 血气分析 并发症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和肽素、胆碱酯酶对颅脑损伤后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
12
作者 黄清源 吕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8期90-95,共6页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后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肽素、胆碱酯酶(CHE)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常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机械通气的颅脑损伤伴肺部感染患者70例为感染组,另取同期该院82例单...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后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肽素、胆碱酯酶(CHE)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常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机械通气的颅脑损伤伴肺部感染患者70例为感染组,另取同期该院82例单纯颅脑损伤患者为未感染组,并将感染组患者按28 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48例)和死亡组(22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清PCT、和肽素、CHE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颅脑损伤后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PCT、和肽素、CHE对颅脑损伤后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和肽素水平高于未感染组(P<0.05),CHE水平低于未感染组(P<0.05)。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血清PCT、和肽素、CHE、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急性生理学及既往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OR=1.531(95%CI:1.059,2.213)]、和肽素[OR=2.132(95%CI:1.161,3.914)]、CHE[OR=3.251(95%CI:1.383,7.641)]、CPIS评分[OR=4.860(95%CI:2.210,10.686)]及APACHEⅡ评分[OR=2.901(95%CI:1.327,6.341)]是颅脑损伤后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PCT、和肽素、CHE预测颅脑损伤后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的敏感性分别为68.2%、68.2%和77.3%,特异性分别为66.7%、64.6%和70.8%,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4、0.749和0.853;3者联合预测的敏感性为90.9%,特异性为62.5%,AUC为0.904,联合检测预测价值较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PCT、和肽素、CHE水平对颅脑损伤后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患者预后有着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 降钙素原 和肽素 胆碱酯酶
下载PDF
早期活动在重症监护室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13
作者 乔红 赵明凤 +3 位作者 任尧 姜亚娟 赵莹 李妍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3期768-773,共6页
目的观察早期活动在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ICU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观察早期活动在重症监护室(ICU)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ICU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机械通气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干预的基础上加用早期活动干预,2组患者均干预7 d,观察并比较2组住院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呼吸力学压力指标值、生命体征相关指标值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后,2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较同组干预前升高,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呼吸力学压力指标值较同组干预前下降,观察组呼吸力学压力指标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体温较同组干预前下降,氧合指数较同组干预前上升,观察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2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50%vs 15.00%,P<0.05)。结论对ICU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干预,可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与入住ICU时间、减少谵妄发生情况、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呼吸力学系统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重症监护室 肺部感染 机械通气 早期活动
下载PDF
反比通气对病态肥胖患者腹腔镜袖状胃减容术呼吸力学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14
作者 朱丽萍 王凡 +2 位作者 张传武 唐旺 王光磊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1期165-169,共5页
目的研究反比通气对病态肥胖患者腹腔镜袖状胃减容术呼吸力学和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病态肥胖计划行袖状胃减容术的患者,患者年龄18~65岁,BMI≥35kg/m 2且合并糖尿病、高血压、... 目的研究反比通气对病态肥胖患者腹腔镜袖状胃减容术呼吸力学和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s)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病态肥胖计划行袖状胃减容术的患者,患者年龄18~65岁,BMI≥35kg/m 2且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或BMI≥40kg/m 2,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PVG组)和反比组(IRV组),两组均采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通气模式(PCV-VG),调节通气压力以维持潮气量(tide volume,VT)7~8ml/kg,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12次/分钟。其中反比组吸呼比(I∶E)设置为2∶1,对照组I∶E为1∶2,记录气管插管后5min(T 1)、气腹后15min(T 2)、30min(T 3)、60min(T 4)、手术结束(T 5)时的呼吸力学指标包括动态肺顺应性(dynamic lung compliance,Cdyn)、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Ppeak)、平台压(plateau pressure,Pplat)和平均气道压(mean airway pressure,Pmean)等,抽取麻醉前(T 0)、T 1~T 5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无效腔率(dead space fraction,VD/VT),记录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术后第1、2天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7天内累积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反比组T 1~T 5的Cdyn、Pmean、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氧分压(PaO 2)明显升高(P>0.05);T 2~T 5的Ppeak、Pplat、T 3~T 5的VD/VT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均发生肺部并发症,且为1级并发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接受腹腔镜袖状胃减容术的病态肥胖患者中,反比通气有效改善了呼吸力学和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比通气 病态肥胖 呼吸力学 袖状胃减容术 肺部并发症
下载PDF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肺部感染的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汪聪 王敏焱 +1 位作者 李超 程范易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8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为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诊疗和预防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36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特点和危险因素,为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诊疗和预防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1月368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机械通气治疗后是否存在肺部感染分为A组(感染组159例)、B组(未感染组209例),分析患者患有肺部感染的概率,及引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59例患者存在肺部感染,占比43.21%,其痰液或分泌物培养共分离出178株病原菌。多因素回归分析年龄≥65岁、居住地为农村、具有长期吸烟行为且机体患有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者、切开气管、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时间>5 d、存在侵入性操作、吸痰较为频繁是出现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在基础疾病、吸烟等多种因素影响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增加肺部感染发生风险,临床诊疗应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不同序贯通气转换标准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6
作者 秦惠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6期24-26,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序贯通气转换标准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1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 目的:分析不同序贯通气转换标准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1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需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行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对照组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W)为转换标准,观察组以PICW联合自主呼吸试验(SBT)为转换标准。比较两组血气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插管率。结果:通气转换时、通气治疗结束时,两组动脉血氧分压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转换时、通气治疗结束时,两组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4、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观察组再插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PICW联合SBT转换标准用于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中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患者恢复血气指标水平,改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再插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肺部感染控制窗 自主呼吸试验 有创机械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
下载PDF
术中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开腹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7
17
作者 邱晓东 周晶 +2 位作者 叶卉 尹宁 景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开腹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患者76例,男39例,女37例,年龄65~80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LVT组(n=40)和HVT组(n=36)。LVT组VT6~... 目的探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老年患者开腹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开腹手术患者76例,男39例,女37例,年龄65~80岁,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LVT组(n=40)和HVT组(n=36)。LVT组VT6~8ml/kg,呼气末正压(PEEP)8cm H2O以及每30分钟进行一次肺复张;HVT组VT10~12 ml/kg,不使用PEEP及肺复张。于麻醉诱导后(T1)、机械通气1h(T2)、2h(T3)、术后24h(T4)抽取动脉血行动脉血气分析,在T4时抽取外周血行血常规及生化检查。记录术后7d内PPCs的发生情况并给予严重程度评级。结果最终有17例患者被排除,59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两组术中晶体量、胶体量、出血量、尿量、阿片药物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血尿素氮(BUN)、血清白蛋白(ALB)、H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d内,两组PPCs分级1级的比例分别为53.3%和51.7%;2~3级的比例分别为16.7%和20.6%,两组PPCs评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非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比较,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开腹手术老年患者术后7d内肺部并发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机械通气 肺保护性通气 术后肺部并发症 老年
下载PDF
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前后不同时段内合并严重肺感染的细菌构成与转变 被引量:16
18
作者 康建利 丁殿勋 +4 位作者 单毅 王洪武 石湘云 冯华松 王士雯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465-467,共3页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前后不同类型严重肺感染和抗生素应用时相应各时段的致病细菌构成与转换 ,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近年来危重症行机械通气患者共 6 2 9例 ,按肺感染的不同类型和时段 ,在使用抗生素时观察其痰中培养...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前后不同类型严重肺感染和抗生素应用时相应各时段的致病细菌构成与转换 ,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近年来危重症行机械通气患者共 6 2 9例 ,按肺感染的不同类型和时段 ,在使用抗生素时观察其痰中培养出致病菌的种类和构成比。结果 :院前肺感染组 (172例 )革兰阳性 (G+ )菌的构成比较混合肺感染组和院内肺感染组均高 (分别为 76 .0 % ,37.8% ,11.9% ) ,P均 <0 .0 1;而 G- 菌则表现为院内肺感染组及混合肺感染组较院前肺感染组高且差异显著 (分别为 88.1% ,6 2 .0 % ,2 4 .0 % ) ,P均 <0 .0 1。 3组中 G+ 菌以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 ;而 G- 菌则以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和克雷白杆菌为主 ,同时伴有霉菌生长。在对 112例严重肺感染患者进行继续观察时发现 ,在不同时段中可见到从 G+ 菌到G- 菌的动态转变。结论 :不同类型的肺感染其致病菌有显著差异 ,同种肺感染的不同治疗阶段细菌构成比也在转变。选择抗生素时既要对其致病菌有针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细菌构成 肺感染 机械通气 抗生素
下载PDF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李琦 钱桂生 +3 位作者 王长征 徐智 刘双林 帅维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揭示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优越性。方法本研究设两组:有创机械通气组(n=146)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n=128)。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以&...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揭示应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的优越性。方法本研究设两组:有创机械通气组(n=146)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n=128)。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以"肺部感染控制窗(PICW)"作为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之间的切换点。主要观测指标为: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1周以内再插管率、住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时间和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结果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的有创通气时间(5.8±4.2d)较有创机械通气组(12.4±8.6d)显著缩短(P<0.05),但两组机械通气总时间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4±9d和12±8d)。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的VAP发生率(4.7%)、再插管率(6.2%)均较有创机械通气组(分别为21.8%、16.4%)显著降低(P<0.05),住RICU时间(10±7d)较有创机械通气组(15±11d)显著缩短(P<0.05)。结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较传统的有创通气方式更优越,能够有效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不全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控制窗
下载PDF
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治疗在COPD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邹石海 周锐 +4 位作者 陈平 罗红 向旭东 吕友堤 诸兰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0-124,共5页
评价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01年11月至2004年10月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 ICU)收治的COPD严重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出现“肺部感染控... 评价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01年11月至2004年10月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 ICU)收治的COPD严重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窗)后,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性治疗组(序贯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序贯组立即拔除气管插管,应用鼻罩/口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 iPAP)无创机械通气支持直至脱机;对照组则继续常规有创机械通气,以SIMV+PSV方式脱机。动态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通气、氧合及生命征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患者的转归。结果:序贯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基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窗时间和出窗时的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序贯组与对照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7.5±1.9)d和(23.5±9.5)d(P<0.01);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2.5±4.0)d和(23.5±9.5)d(P<0.05);序贯组的R 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分别为(9.5±2.8)d和(15.5±3.5)d,均分别短于对照组的(23.5±9.5)d和(29.5±12.0)d(均P<0.05);序贯组的VAP发生率、再插管率、住院病死率分别为18.4%(7/38),13.2%(5/38)和7.9%(3/38),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9.5%(15/38),34.2%(13/38)和28.9%(11/38)(均P<0.05)。结论:对COPD重症呼吸衰竭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时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及住院死亡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有效机械通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控制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