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G6PD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筛查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祁秋霞 陈兴月 翁海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2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51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G6PD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红细胞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2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51例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G6PD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筛查,记录其Ⅴ波潜伏期耳间差值(ILD)。分析研究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Ⅴ波ILD情况,分析影响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G6PD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损伤的因素,Ⅴ波ILD诊断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G6PD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情况的价值。结果重症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Ⅴ波ILD高于轻症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酸中毒[O^R=4.943(95%CI:2.034,12.013)]、TSB[O^R=5.078(95%CI:2.090,12.342)]、UCB[O^R=5.109(95%CI:2.102,12.417)]、Ⅴ波ILD[O^R=4.614(95%CI:1.898,11.212)]是影响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G6PD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Ⅴ波ILD诊断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G6PD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听力损伤的敏感性为73.33%(95%CI:0.538,0.870),特异性为84.30%(95%CI:0.763,0.901),AUC为0.820(95%CI:0.725,0.915)。结论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和G6PD致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情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筛查的Ⅴ波ILD有关,Ⅴ波ILD诊断患儿听力损伤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Ⅴ波潜伏期耳间差值
下载PDF
A Collaborative Machine Learning Scheme for Traffic Allocation and Load Balancing for URLLC Service in 5G and Beyond
2
作者 Andreas G. Papidas George C. Polyzos 《Journal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2023年第11期197-207,共11页
Key challenges for 5G and Beyond networks relate with the requirements for exceptionally low latency, high reliability, and extremely high data rates. The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URLLC) use case is t... Key challenges for 5G and Beyond networks relate with the requirements for exceptionally low latency, high reliability, and extremely high data rates. The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URLLC) use case is the trickiest to support and current research is focused on physical or MAC layer solutions, while proposals focused on the network layer using Machine Learning (ML)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lgorithms running on base stations and User Equipment (UE) or Internet of Things (IoT) devices are in early stages.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the operation rationale of the most recent relevant ML algorithms and techniques, and we propose and validate ML algorithms running on both cells (base stations/gNBs) and UEs or IoT devices to handle URLLC service control. One ML algorithm runs on base stations to evaluate latency demands and offload traffic in case of need, while another lightweight algorithm runs on UEs and IoT devices to rank cells with the best URLLC service in real-time to indicate the best one cell for a UE or IoT device to camp. We show that the interplay of these algorithms leads to good service control and eventually optimal load allocation, under slow load mobility.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and B5G Networks 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URLLC) Machine Learning (ML) for 5G Temporal difference Methods (TDM) Monte Carlo Methods Policy Gradient Methods
下载PDF
电子后视镜延时与ISO标准分析及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郭志友 邓蚁 +2 位作者 姜伟 梅云 谢长鑫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13期202-206,共5页
作为汽车视野装置的电子后视镜(CMS)已经被应用,并颠覆了传统物理后视镜的理念,使视觉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其中系统延时是其重要技术指标,对于制造企业也提出了全新挑战。文章结合CMS硬件电路和软件图像处理固有特性,阐述了不同系统延时... 作为汽车视野装置的电子后视镜(CMS)已经被应用,并颠覆了传统物理后视镜的理念,使视觉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其中系统延时是其重要技术指标,对于制造企业也提出了全新挑战。文章结合CMS硬件电路和软件图像处理固有特性,阐述了不同系统延时对汽车行驶状况影响,同时分析了CMS延时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途径,结果显示,CMS延时的最佳范围为33.33~43.33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S延时 ISO标准 距离差 CMOS图像传感器 17.78 cm(7寸)显示屏
下载PDF
片上网络延时差异对存储系统公平性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胜 陈书明 +4 位作者 尹亚明 陈胜刚 谷会涛 陈小文 王耀华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00-1508,共9页
研究了在基于片上网络(Network on Chip,NoC)结构的单芯片多处理器(Chip Multiple Processors,CMPs)中,访存请求的NoC延时差异对存储系统的公平性带来的影响.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抽象,并构建试验模型,从网络规模、报文比例等4个... 研究了在基于片上网络(Network on Chip,NoC)结构的单芯片多处理器(Chip Multiple Processors,CMPs)中,访存请求的NoC延时差异对存储系统的公平性带来的影响.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抽象,并构建试验模型,从网络规模、报文比例等4个方面对造成访存请求的NoC延时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片上网络延时的存储器访问调度方法(Scheduling Based on NoC Latency,SBNL),与传统的方法相比,能够将NoC延时差异对访存请求公平性的影响降低20%左右,并带来15.7%的执行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上网络 延时差异 存储 公平性 调度
下载PDF
蚓状肌-骨间肌法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孙少杰 汪仁斌 +3 位作者 严莉 毛坤 焦劲松 王国相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0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目的:探讨蚓状肌-骨间肌法对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作用。方法: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CTS的患者55例(84侧)和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50例(50侧)。采用蚓状肌-骨间肌法测定蚓状肌(2L)和骨间肌(I)潜伏期(DML)及其差值(2LIDMLD),并与正常对... 目的:探讨蚓状肌-骨间肌法对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断作用。方法: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CTS的患者55例(84侧)和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50例(50侧)。采用蚓状肌-骨间肌法测定蚓状肌(2L)和骨间肌(I)潜伏期(DML)及其差值(2LIDMLD),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此外常规记录患者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感觉、运动传导速度。结果:正常对照组和CTS组2LIDMLD平均值及范围分别为0.13±0.07ms、1.07±0.55ms,CTS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蚓状肌-骨间肌法和常规的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检测CTS,阳性率分别为85.71%和63.09%。结论:2LIDMLD是诊断CTS的敏感的的电生理指标,蚓状肌-骨间肌法为一种快捷方便、诊断敏感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远端运动潜伏期 第二蚓状肌骨间肌潜伏期差 正中神经
下载PDF
高带宽组播网络端到端时延测量及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善玺 马强 陈文波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84-1689,共6页
随着IP组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对多媒体视频流的需求的增加导致IP组播网络的性能下降。为解决IP组播性能测量中网络延迟问题,在高速校园网中,根据RFC标准文档中定义的组播性能测试指标和测试方法,实现精确测量组播网络的端到端时延,并... 随着IP组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用户对多媒体视频流的需求的增加导致IP组播网络的性能下降。为解决IP组播性能测量中网络延迟问题,在高速校园网中,根据RFC标准文档中定义的组播性能测试指标和测试方法,实现精确测量组播网络的端到端时延,并且利用时钟同步原理对测量结果进行时钟频差分析。其创新之处在于将线性规划算法应用到对测量模型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在高速校园网中的测量结果表明,通过所提出算法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后可以得到准确的端到端网络时延。该研究为在校园网中推广组播流媒体应用打下基础,更有利于发现网络瓶颈,为未来网络构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组播 时延测量 线性规划算法 时钟频差
下载PDF
听脑干反应对诊断缺血性眩晕的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学章 周君琪 李兆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57-560,共4页
椎-基底动脉系供血障碍不仅导致眩晕,也可引起脑干功能亚临床损害。这种损害影响了脑干系统的神经突触联结,在听脑干反应测试中则表现为对增加声刺激频率特别敏感。在30例眩晕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组中比较了10次/s和50次/... 椎-基底动脉系供血障碍不仅导致眩晕,也可引起脑干功能亚临床损害。这种损害影响了脑干系统的神经突触联结,在听脑干反应测试中则表现为对增加声刺激频率特别敏感。在30例眩晕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组中比较了10次/s和50次/s不同声刺激频率的听脑干反应I、III、V波潜伏期及反应波1~V潜伏期峰间期。结果表明,在眩晕患者中增加声刺激频率,大大增加了听脑干反应I、III、V波潜伏期及反应波I~V潜伏期峰间期,从而为缺血性眩晕的诊断和治疗增添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脑干反应 潜伏期 波峰间期 缺血性 眩晕
下载PDF
联合应用环指潜伏期差值比较法与第二蚓状肌-骨间肌法早期诊断腕管综合征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强 张庆梅 +2 位作者 倪文 曹辉 刘春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行环指潜伏期差值比较法联合第二蚓状肌-骨间肌法检查诊断腕管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69例(88侧),均应用常规电生理方法以及环指潜伏期差值比较法、蚓状肌-骨... 目的探讨行环指潜伏期差值比较法联合第二蚓状肌-骨间肌法检查诊断腕管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腕管综合征患者69例(88侧),均应用常规电生理方法以及环指潜伏期差值比较法、蚓状肌-骨间肌检查法检测,分别比较两种方法与传统电生理方法检出阳性率。结果 64侧临床典型病例,正中神经常规电生理异常47侧;环指潜伏期差值比较法异常53侧;蚓状肌-骨间肌法异常55侧;联合3种方法异常60侧。24侧不典型病例,正中神经常规电生理异常15侧;环指潜伏期差值比较法异常21侧;蚓状肌-骨间肌法异常20侧;联合3种方法异常22侧。结论联合应用环指潜伏期差值比较法及蚓状肌-骨间肌法可明显提高腕管综合征检出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环指潜伏期差值比较法 蚓状肌-骨间肌法 正中神经
下载PDF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多导睡眠图特征及日间嗜睡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任蓉 唐向东 +3 位作者 雷飞 杜丽娜 黄国平 吴俊林 《四川精神卫生》 2013年第4期268-271,共4页
目的 通过对男女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患者多导睡眠图特征及日间嗜睡程度的对比,探究OSA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特征及日间嗜睡程度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2月在华西医院睡眠中心就诊,年龄在18~65岁之间,经... 目的 通过对男女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患者多导睡眠图特征及日间嗜睡程度的对比,探究OSA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特征及日间嗜睡程度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2月在华西医院睡眠中心就诊,年龄在18~65岁之间,经整夜多导睡眠呼吸监测确诊为OSA(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5次/h)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性别分为男性OSA患者及女性OSA患者两组,并对两组的年龄及AHI进行配对.比较两组患者多导睡眠图所示睡眠结构、缺氧状况、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MSLT)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的差异.结果 共258名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29名,平均年龄(49.4±11.3)岁,平均AHI指数(35.3±26.7)次/h;女性129名,平均年龄(49.7±11.8)岁,平均AHI指数(34.1±26.7)次/h.男女OSA患者相比,女性患者睡眠潜伏期更长[(19.2± 28.1)vs.(12.9±12.9)min],睡眠效率更低[(78.5±14.1)% vs.(84.5±9.7)%],睡后觉醒时间更长[(89.8±63.8)vs.(66.1±48.4)min],总睡眠时间更短[(396.9±78.8)vs.( 427.6± 56.1)min],多次小睡平均潜伏期更长[(9.9±3.39)vs.(9.3±3.7)min],(P均<0.05).男女患者呼吸事件中低通气所占比例[(39.9±26.3)% vs.(53.4±27.7)%],阻塞性呼吸暂停所占比例为[(50.81±25.88)% vs.(41.03±26.72)%],(P均<0.05).结论 在AHI严重程度相一致的情况下,女性患者睡眠质量更差,但男性患者日间客观嗜睡程度更重.呼吸事件中女性患者多以低通气为主,而男性患者多以阻塞性呼吸暂停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性别差异 日间嗜睡 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早期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磊 薛若鸿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13年第2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常规NCV检测和正中神经腕部节段检测以及环指正中-尺神经手掌-腕混合神经潜伏时比较法,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神经的敏感性。方法:对48例患者进行正中神经和尺神经NCV检测,同时每例患者还进行正中神经腕部节段检测以及环指正中-... 目的:观察常规NCV检测和正中神经腕部节段检测以及环指正中-尺神经手掌-腕混合神经潜伏时比较法,观察两种检查方法对神经的敏感性。方法:对48例患者进行正中神经和尺神经NCV检测,同时每例患者还进行正中神经腕部节段检测以及环指正中-尺神经手掌-腕混合神经潜伏时比较法检测。结果:在常规NCV检查中,SCV的异常率明显高于MCV,而MCV检查中末端潜伏期的异常率又高于其它指标,右手重于左手。但与腕部节段检测和环指正中-尺神经潜伏期差两项指标相比,后者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常规NCV检查。结论:正中神经节段检测和环指正中-尺神经潜伏期差检测,对早期腕管综合征敏感度高,且方便、经济、无痛,能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应被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部节段检测 正中-尺神经潜伏时差 腕管综合征
下载PDF
差分方程在疾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井波 王凤琼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24-128,共5页
运用差分方程,根据传染疾病的分类,解决了疾病在潜伏期的传染问题,建立传染疾病的数学模型,并以SARS为例通过对疾病传染情况的估计和分析,讨论人们控制和预防SARS的方法,从而减少损失.
关键词 传染疾病 差分方程 潜伏期 数值解
下载PDF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建立听脑干反应波动态正常值
12
作者 宋学章 郑韵漫 金丽倩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7年第5期168-170,共3页
目的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建立听脑干反应波动态正常值,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对不同性别与年龄组的正常听力30人60耳分别测试了自听阈上30 dB至80 dB的听脑干反应(ABR),并依次在计算机中建立了6个数据库。每个数据库包含性别、年龄、AB... 目的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建立听脑干反应波动态正常值,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对不同性别与年龄组的正常听力30人60耳分别测试了自听阈上30 dB至80 dB的听脑干反应(ABR),并依次在计算机中建立了6个数据库。每个数据库包含性别、年龄、ABR各波峰潜伏期及1~3波,3~5波与1~5波峰间期。结果可得出各个数据库的总体均值及不同性别、年龄组的均值。结论使临床诊断更具可比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脑干反应 潜伏期 波峰间期 计算机 平均技术 数据库
下载PDF
听性脑干诱发电位Ⅴ波潜伏期耳间差值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郑宗 刘红艳 +1 位作者 杨善浦 杜立中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9-504,共6页
目的研究用短声(强度60 dBnHL)刺激患儿产生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探讨不同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水平患儿Ⅴ波潜伏期耳间差值(inter-aural latency difference,ILD)是否有差异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 目的研究用短声(强度60 dBnHL)刺激患儿产生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探讨不同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水平患儿Ⅴ波潜伏期耳间差值(inter-aural latency difference,ILD)是否有差异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0月在浙江省玉环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根据TSB水平分为重症组(n=50)、轻症组(n=50);轻症组根据日龄分为日龄7~10 d亚组(n=20)、日龄11~14 d亚组(n=20),分析ILD在不同TSB水平间的差异及其诊断价值。结果重症组听阈异常比例、ILD异常比例均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Ⅴ波ILD大于轻症组(P<0.05)。轻症组日龄7~10 d亚组单耳Ⅴ波潜伏期长于日龄11~14 d亚组(P<0.05),而两亚组Ⅴ波IL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ILD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导致的听力损伤有预测价值(P<0.05),曲线下面积为0.727,最佳截断值为0.365 ms(接近0.4 ms),灵敏度为52.4%,特异度为90.9%。结论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影响听性脑干诱发电位的Ⅴ波ILD,在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中尤其明显。ILD≥0.4 ms作为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导致的听力损伤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听性脑干诱发电位 Ⅴ波潜伏期 潜伏期耳间差 新生儿
下载PDF
Ⅴ波潜伏期差值与Ⅰ-Ⅴ波间期差值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鸿 史波宁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70-373,共4页
目的研究高-低刺激速率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V波潜伏期差值与I-V波间期差值的关系,探讨在I波缺如者V波潜伏期差值法与I-V波间期差值法诊断意义的一致性。方法收集I-V波间期差值0.28ms组75例(150耳),其中男性34... 目的研究高-低刺激速率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V波潜伏期差值与I-V波间期差值的关系,探讨在I波缺如者V波潜伏期差值法与I-V波间期差值法诊断意义的一致性。方法收集I-V波间期差值0.28ms组75例(150耳),其中男性34耳,女性116耳,平均年龄48.8±10.4岁;I-V波间期差值>0.28ms组150例(150耳),其中男性45耳,女性105耳,平均年龄48.9±9.5岁。对51.1次/s与11.1次/s的V波潜伏期差值与I-V波间期差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V波潜伏期差值与I-V波间期差值Pearson相关系数r=0.628,P<0.001。与I-V波间期差值法比较V波潜伏期差值法诊断一致性ROC曲线下面积AUC=0.819,P<0.001,对应的V波潜伏期差值界限值是0.34ms。结论 V波潜伏期差值与I-V波间期差值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和较高的诊断一致性。在I波无法引出的情况下,V波潜伏期差值法的诊断意义接近I-V波间期差值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低刺激速率 听性脑干反应 I-V波间期差值 V波潜伏期差值
下载PDF
闪光滞后效应的机制:时间错觉与空间错觉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晓洁 周吉帆 +1 位作者 崔杨 水仁德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9年第2期177-183,共7页
闪光滞后效应(flash-lag effect,FLE)是指在与某运动物体相同的位置上呈现的闪光(flash)知觉上滞后于该运动物体的视错觉。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闪光滞后效应机制的理论模型。笔者认为,目前各种理论的争议可归结为时间错觉假说与空间错觉... 闪光滞后效应(flash-lag effect,FLE)是指在与某运动物体相同的位置上呈现的闪光(flash)知觉上滞后于该运动物体的视错觉。本文简要介绍了有关闪光滞后效应机制的理论模型。笔者认为,目前各种理论的争议可归结为时间错觉假说与空间错觉假说之争,并在此基础上就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光滞后 运动外推 后测理论 延迟差异 采样模型
下载PDF
基于风险均衡度的电力光网络主备路径时延差优化路由算法
16
作者 杨慧婷 周鹏飞 +2 位作者 解鹏 郭学让 连盟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1-116,123,共7页
为了解决现有路由算法不能同时兼顾电力通信业务保护需求和弹性光网络路由与频谱分配的问题,提出了电力通信光网络主备路由数学模型来描述业务主备路径时延差和全网风险均衡度等优化目标与条件约束;然后依据该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风... 为了解决现有路由算法不能同时兼顾电力通信业务保护需求和弹性光网络路由与频谱分配的问题,提出了电力通信光网络主备路由数学模型来描述业务主备路径时延差和全网风险均衡度等优化目标与条件约束;然后依据该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风险均衡度的主备路径时延差优化路由算法。所提算法为电力通信业务寻找一对低时延差且风险均衡的主备双路由。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为业务分配主备路由时,不仅可以保证较低的主备路径时延差和阻塞率,在风险均衡度方面也表现优异,风险均衡度值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光网络 主备路径时延差 风险均衡度
原文传递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合并腕管综合征的电生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姜明 胡洪涛 +2 位作者 闫欣 闫立荣 詹研博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66-568,共3页
目的 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合并腕管综合征(CTS)的电生理特点,探讨电生理检查对于鉴别DPN合并CTS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3年5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门诊和病房收治的DPN、CTS及DPN合并CTS患者共1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CTS组51... 目的 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合并腕管综合征(CTS)的电生理特点,探讨电生理检查对于鉴别DPN合并CTS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3年5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门诊和病房收治的DPN、CTS及DPN合并CTS患者共1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CTS组51例、DPN组30例、DPN合并CTS组(DPN+CTS)41例,另选健康对照(NC)组32名,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正中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DML)、正中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正中神经分段SCV(指-掌SCV及掌-腕SCV)、正中-桡神经潜伏期差(MRLD)及正中-尺神经潜伏期差(MULD)。结果 DPN+CTS组掌-腕SCV低于DPN组[(37.66±5.78)vs(45.57±3.89)m/s,P<0.05],MRLD、MULD大于DPN组[(0.56±0.19)vs(0.19±0.08)ms,(0.57±0.18)vs(0.20±0.09)ms,P<0.05];DPN组、DPN+CTS组与NC组比较,正中神经DML均延长[(3.99±0.57)vs(4.68±0.88)vs(3.24±0.37)ms,P<0.05],SCV均降低[(46.22±5.46)vs(41.39±5.25)vs(52.60±3.36)m/s,P<0.05]。结论 常规电生理检查鉴别DPN合并CTS有一定困难,分段感觉传导速度SCV及MRLD、MULD对鉴别DPN合并CTS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腕管综合征 分段SCV 正中-桡神经潜伏期差 正中-尺神经潜伏期差
原文传递
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耳间潜伏期差异及意义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子明 张素珍 +4 位作者 冀飞 周娜 郭维维 杨伟炎 韩东一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MP)耳间潜伏期(IAL)差值的意义,提高VEMP检查的敏感性。方法:健康成人20例及双侧VEMP引出的听神经瘤或桥小脑角肿瘤患者13例和多发性硬化症患者1例,采用双耳短声记录VEMP,并分析|Δp13|、|Δn23|和|Δp... 目的:探讨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MP)耳间潜伏期(IAL)差值的意义,提高VEMP检查的敏感性。方法:健康成人20例及双侧VEMP引出的听神经瘤或桥小脑角肿瘤患者13例和多发性硬化症患者1例,采用双耳短声记录VEMP,并分析|Δp13|、|Δn23|和|Δp13-n23|(分别代表IAL差值的绝对值)。结果:健康成人|Δp13|上限为1.13ms;|Δn23|为1.38ms;|Δp13-n23|为1.54ms。|Δp13-n23|左侧与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AL差值|Δp13|、|Δn23|和|Δp13-n23|可提供p13、n23潜伏期所不能提供的异常信息。结论:VEMP|Δp13|、|Δn23|和|Δp13-n23|,尤其是|Δp13|同潜伏期一样提示其传导通路异常,是一项实用的指标,可作为临床对于VEMP异常判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耳间潜伏期 耳间差异
原文传递
早期梅尼埃病患者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的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苏怡 张革化 曾祥丽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建立听力室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s)潜伏期、耳间潜伏期差值、振幅比及耳间不对称率等参数的正常值,分析早期梅尼埃病患者的VEMPs特征。方法随机选取听力正常的健康成人39例,用于建立VEMPs正常值范围并用作健康对照;对单侧发病的... 目的建立听力室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MPs)潜伏期、耳间潜伏期差值、振幅比及耳间不对称率等参数的正常值,分析早期梅尼埃病患者的VEMPs特征。方法随机选取听力正常的健康成人39例,用于建立VEMPs正常值范围并用作健康对照;对单侧发病的早期梅尼埃病患者37例,行双侧VEMPs检测,分析其VEMPs特征。结果 37例单侧发病的早期梅尼埃病患者中,患侧未能引出者11例,双侧未能引出者4例,另外15例患侧VEMPs的异常表现可为p13或n23潜伏期延长、耳间潜伏期差值延长、振幅增强或减弱等,总异常率为81.08%。结论当VEMPs的耳间潜伏期差值表现为延长、振幅表现为增强或减弱时,对早期梅尼埃病的诊断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潜伏期 耳间潜伏期差值 耳间不对称率 梅尼埃病
原文传递
第二蚓状肌-骨间肌记录法在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付斌 初红 +1 位作者 卢祖能 董红娟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0年第3期158-162,共5页
目的探讨第二蚓状肌-骨间肌记录法在不同程度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符合纳入标准的CTS患者44例(56只患手)为病例组,年龄、性别匹配的30例健康志愿者的非利手为对照组。表面电极刺激和记录,分别进... 目的探讨第二蚓状肌-骨间肌记录法在不同程度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符合纳入标准的CTS患者44例(56只患手)为病例组,年龄、性别匹配的30例健康志愿者的非利手为对照组。表面电极刺激和记录,分别进行正中、尺神经的运动和感觉传导检测。主要参数包括,(1)掌-拇短展肌的末端运动潜伏时(DML)、腕-拇短展肌DML(APB-DML)、腕-掌段运动传导速度(wpMCV),以及腕-食指末端感觉潜伏时(DSL)、感觉传导速度(SCV);(2)腕-小指展肌DML、腕-第二骨间肌DML;(3)腕-环指正中/尺神经末端感觉潜伏时的差值(dDSL);(4)腕-第二蚓状肌DML(2L-DML)及其与腕-第二骨间肌DML的差值(2LI-DML)。根据腕-拇短展肌DML以及腕-食指SCV,将CTS患者分为轻、中和重度组。结果在44例患者56只患手中轻度CTS19肢,中度22肢,重度15肢;其中7例CTS患者合并下肢周围神经病。与对照组相比,3个病例组的APB-DML延长、wpMCV减慢、dDSL增大、2L-DML延长、2LI-DML增大,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在轻度组以及中度组2LI-DML诊断的敏感性与APB-DML、wpM-CV、dDSL无明显差异(P>0.05);在重度组,2LI-DML诊断的敏感性与APB-DML、wpMCV无差异(P>0.05),与dDSL的差异有显著性(χ2=7.03,P<0.05)。结论第二蚓状肌-骨间肌记录法可有效检出各种程度的CTS,在重度CTS尤其是合并多发性神经病者,则是很有价值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神经传导 第二蚓状肌-骨间肌记录法 正中神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