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肉超声回声联合血浆炎性因子对ICUAW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静 朱洁 +5 位作者 王舒 张容 张翠萍 冯柯多 雷军 王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获得性肌无力(ICU acquired weakness,ICUAW)患者肌肉超声回声与血浆炎性因子的相关性,以及其对ICUAW的诊断价值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ICU住院患者,分别在第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获得性肌无力(ICU acquired weakness,ICUAW)患者肌肉超声回声与血浆炎性因子的相关性,以及其对ICUAW的诊断价值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ICU住院患者,分别在第1、3、7天使用床旁超声检测患者肌肉回声,获得的总体肌肉回声评分(global muscle echogenicity score,GEM),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浓度,采用医学研究理事会肌力评分法(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scales,MRC-ss)评估肌肉力量。根据患者入ICU第7天MRC-ss评分将患者分为ICUAW组和非ICUAW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GEM、IL-6、PCT的差异及各指标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以上参数对ICUAW诊断效能,分析GEM、IL-6、PCT对ICUAW患者的预测预后价值。结果:ICUAW组第3天GEM、第7天IL-6浓度、GEM高于非ICUAW组(P<0.05)。GEM与第7天IL-6水平呈正相关(r=0.221),第7天GEM与MRC-ss评分呈负相关(r=-0.581)。ROC曲线分析显示,第7天GEM对ICUAW有诊断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38,使用GEM、IL-6、PCT联合诊断,AUC=0.885(P<0.05)。ICUAW组Barthel指数评分(Barthel index,BI)低于非ICUAW组,ICUAW组中总体肌肉超声回声评分(global muscle echogenicity score,GEM)高的患者BI低于GEM低的患者(P<0.05)。结论:ICU住院患者GEM与IL-6、PCT浓度相关,其对ICUAW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能够预测ICUAW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获得性肌无力 肌肉超声回声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医学研究理事会肌力评分法 预后
下载PDF
CAT评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9
2
作者 庞才双 龙虹羽 +3 位作者 吴艳秋 万春 申永春 文富强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12期2173-2176,共4页
目的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量表与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的关系,探讨CAT评分对识别慢阻肺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7例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利用CAT量表、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评级(Modified Me... 目的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量表与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的关系,探讨CAT评分对识别慢阻肺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7例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利用CAT量表、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评级(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Dyspnea,MMRC)量表进行评分。SPSS 16.0和Graph Pad Prism 5.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例患者中,慢阻肺患者80例,非慢阻肺患者77例。两组的CA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慢阻肺患者的CAT评分和MMRC评级均随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分级增加而增加,慢阻肺组CAT评分与肺功能呈负相关(r=-0.47,P<0.001),和MMRC成正相关(rs=0.68,P<0.001)。CAT评分识别慢阻肺的敏感度78.75%,特异度94.81%,ROC曲线下面积0.93。结论 CAT评分与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和MMRC评分均有相关性,对慢阻肺有潜在的诊断价值,可用于慢阻肺患者的筛查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 诊断 呼吸困难评级
下载PDF
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评分及肺功能测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90
3
作者 刘欣欣 王浩彦 +1 位作者 张曼林 汤兵祥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04-406,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及肺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能力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稳定期 COPD 患者66例,采用 mMRC分级行呼吸困难评分,并测定肺功能,其中31例男性患者行心肺运动测试... 目的:评价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及肺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能力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稳定期 COPD 患者66例,采用 mMRC分级行呼吸困难评分,并测定肺功能,其中31例男性患者行心肺运动测试。结果mMRC 与最大摄氧量(VO2 max)、每公斤体重最大摄氧量(VO2 max/kg)、最大功率(Wmax)及无氧阈(AT)呈较强负相关性(r =-0.413~-0.593),心肺运动能力指标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1秒率(FEV1/FVC)、残气肺总量比(RV /TLC)及 CO 弥散量(DL CO)呈显著正相关(r =0.379~0.699),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MRC 预测 COPD 患者运动能力的价值弱于肺功能指标。结论与肺功能相比,mMRC 对 COPD 患者运动能力的预测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困难量表评分 肺功能 运动能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肺运动试验
下载PDF
不同严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策略比较 被引量:24
4
作者 任蕾 李庆云 +3 位作者 杜井波 周均铭 翁秋霖 陈小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0-62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如何选择肺康复策略。方法将89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严重度分为中度COPD组(n=32)、重度COPD组(n=36)和极重度COPD组(n=21),每组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肺康复干预策略1组和策略2组,并进行20周的...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如何选择肺康复策略。方法将89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严重度分为中度COPD组(n=32)、重度COPD组(n=36)和极重度COPD组(n=21),每组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肺康复干预策略1组和策略2组,并进行20周的康复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及各组间患者BODE指数、6 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MRC)、肺功能(FEV1)、体质量指数(BMI)及COPD急性加重次数的变化。结果经过20周的肺康复干预,COPD中度、重度患者策略2疗效最好,干预前后6MW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BODE指数、MMRC、BMI和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重度COPD患者策略1组疗效最好,干预前后MMR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ODE指数、6MWD、BMI和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COPD患者策略2组的BODE指数和6MWD改善效果最好(均P<0.000 1);极重度COPD患者策略1组MMRC改善效果最好(P<0.01)。Poisson回归分析显示,重度COPD患者在肺康复干预后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减少(P<0.01);其余不同干预组和不同严重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严重度COPD患者可采取不同的肺康复策略以取得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BODE指数 6MIN步行距离 呼吸困难程度评分 急性加重次数
下载PDF
肺康复训练对极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 被引量:40
5
作者 游明元 李群 +1 位作者 陈锋 陈敏 《西部医学》 2016年第5期702-704,708,共4页
目的探讨肺康复训练对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生存质量和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医院住院及门诊随访的129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应用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肺康复训练对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生存质量和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医院住院及门诊随访的129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应用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训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6个月的肺康复训练,对照组不进行肺康复训练。比较干预前后及各组间患者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MRC)、生存质量及COPD急性加重次数的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的肺康复训练后,慢阻肺训练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质量评分、mMRC评分、6MW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加重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训练能提高极重度慢阻肺患者运动耐力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减轻极重度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是一种经济高效安全的稳定期慢阻肺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6分钟步行距离 呼吸困难程度评分 生存质量 急性加重次数
下载PDF
呼吸康复训练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应用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吴海蓉 韩红梅 罗慧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4期156-158,共3页
目的探讨呼吸康复训练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38例COPD患者分为呼吸康复治疗组(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给予12周的家庭氧疗,同时配合呼吸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12周的家庭氧疗,评价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 目的探讨呼吸康复训练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38例COPD患者分为呼吸康复治疗组(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给予12周的家庭氧疗,同时配合呼吸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12周的家庭氧疗,评价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改良的英国mMRC评分、6MWT试验评分来评估两组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和日常活动能力的改善。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改良的英国mMRC评分、6MWT试验评分的提高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呼吸康复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指数。呼吸康复治疗配合长期氧疗是一种简易有效的干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康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英国mMRC评分 6-MWT试验
下载PDF
AE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的多维分级风险评分的构建 被引量:2
7
作者 吴长东 侯铭 +6 位作者 杨嵘 张静 范蕾 梁玥 王萍 贺艳 薛克栋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第3期70-73,79,共5页
目的 构建以二维超声心动图、B型脑钠肽(BNP)、6分钟步行试验(6MWT)、呼吸困难量表(MMRC)为主要指标的多维分级评分,探讨其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风险评估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笔... 目的 构建以二维超声心动图、B型脑钠肽(BNP)、6分钟步行试验(6MWT)、呼吸困难量表(MMRC)为主要指标的多维分级评分,探讨其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风险评估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笔者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临床确诊的AECOPD患者249例.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6MWT、MMRC、BNP等各指标测定.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秩和检验x2检验.构建右心功能不全的多维分级评分,并对右心功能不全风险进行预测,比较各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二维超声心动图结果阳性率(37.8%)与BNP、6MWT、MMRC判定AECOPD患者发生右心功能不全的阳性率(分别为58.63%、82.73%、94.78%)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右心功能不全评价赋分标准,建立一个分值范围为0 ~15分的评分表.多维分级风险评分、BNP、MMRC、6MWT评价AE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的ROC曲线的AUC分别为0.942(95% CI:0.912~0.972)、0.770(95% CI:0.708~0.831)、0.790(95% CI:0.734~0.846)、0.818(95% CI:0.766~0.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E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的多维分级风险评分能够较好系统地评估右心功能不全发生风险,其诊断效果优于单一指标,可应用于临床评估AE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维超声心动图 B型脑钠肽 6分钟步行试验 改良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 评分 右心功能
下载PDF
陈宪海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辨证思路探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兴彩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3期285-288,共4页
陈宪海医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治疗切入点应在早期,应尽早诊断,避免漏诊。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析结果显示,无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气虚质和痰湿质比例最大。以此为依据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及康复指导,可... 陈宪海医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治疗切入点应在早期,应尽早诊断,避免漏诊。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析结果显示,无症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以气虚质和痰湿质比例最大。以此为依据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及康复指导,可使患者早期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倡议(GOLD) 圣乔治问卷 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 6 min步行距离试验(6MWT) 中医体质 中医辨证
下载PDF
ICU获得性衰弱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后 被引量:16
9
作者 许成 杨德兴 +4 位作者 赵琨 蒋国云 武彧 王虹 刘荣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89-95,共7页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ICUAW)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后状况。方法 对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245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医学研究理事会肌力评分量表(MRC-score)来诊断ICUAW,分ICUA...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ICUAW)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后状况。方法 对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245名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医学研究理事会肌力评分量表(MRC-score)来诊断ICUAW,分ICUAW组和非ICUAW组。观察2组患者年龄、性别、入科时的BMI、APACHEⅡ评分、血清白蛋白、乳酸、血糖,营养支持开始时间及方式(肠内、肠外+肠内、全肠外)、血液净化治疗、神经肌肉阻滞剂、去甲肾上腺素、制动、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的差异;通过电话回访记录患者近期(入住ICU开始至出院后28 d)和远期(出院后28 d至6~个月)死亡人数以及对患者远期生活能力进行评估。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采用χ^2检验、t检验、二分类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计算出各种因素与ICUAW的相关性,P < 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室中ICUAW的发病率为47.8%;ICUAW组近期死亡率高于非ICUAW组(P < 0.05),2组的远期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APACHE Ⅱ评分、机械通气的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入科时的生化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乳酸、血糖,营养支持开始时间及方式,血液净化治疗、神经肌肉阻滞剂、去甲肾上腺素、制动,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体重指数在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二分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入院时乳酸水平、APACHE II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MODS具有统计学意义;(4)远期非ICUAW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高于ICUAW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1)APACHE II评分、机械通气的时间、ICU住院时间、MODS、入院时乳酸是ICUAW的独立风险因素;(2)ICUAW患者较非ICUAW近期死亡率高;ICUAW的患者出院后远期的生活能力较非ICUAW的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获得性衰弱 医学研究理事会肌力评分量表 风险因素 预后
下载PDF
缩唇-腹式呼吸配合呼吸操训练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薛春兰 丁叶霞 周春香 《全科护理》 2021年第35期4974-4977,共4页
目的:观察缩唇-腹式呼吸配合呼吸操训练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稳定期COPD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蓝色球作为对照组,红色球作... 目的:观察缩唇-腹式呼吸配合呼吸操训练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稳定期COPD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蓝色球作为对照组,红色球作为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缩唇-腹式呼吸配合呼吸操训练,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呼吸困难与运动耐力改善情况、呼吸肌肌力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病人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6 min步行距离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呼吸肌肌力与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缩唇-腹式呼吸配合呼吸操训练可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病人呼吸困难症状,促进病人呼吸状态及肺功能状态改善,改善病人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缩唇-腹式呼吸 呼吸操 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 运动耐力 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HFNC治疗急性轻中度Ⅰ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洪 石树方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2期1789-1791,1794,共4页
目的分析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治疗急性轻中度Ⅰ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因社区获得性肺炎所致急性轻中度Ⅰ型呼吸衰竭在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每组各34例。观... 目的分析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治疗急性轻中度Ⅰ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因社区获得性肺炎所致急性轻中度Ⅰ型呼吸衰竭在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2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患者HFNC,对照组给予患者传统面罩氧疗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h的呼吸困难量表(MRC)评分及血气分析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MR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h后,2组患者血气分析pH值、PaCO2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MRC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MR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NC可有效缓解急性轻中度Ⅰ型呼吸衰竭的低氧状态及呼吸困难症状,配合气道的有效管理可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流量湿化氧疗 呼吸衰竭 血气分析 呼吸困难量表
下载PDF
清咳平喘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6、PCT的影响
12
作者 于向艳 闫红倩 +7 位作者 宿英豪 聂佳 马蕴蕾 刘云 康增路 郭勇英 刘新发 耿立梅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68-3773,共6页
目的通过开展清咳平喘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研究,观察其对AECOPD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炎症指标的调节作用,评价清咳平喘颗粒治疗A... 目的通过开展清咳平喘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研究,观察其对AECOPD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炎症指标的调节作用,评价清咳平喘颗粒治疗AECOPD(痰热郁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设计,将2022年3月-2023年4月就诊于河北省中医院呼吸科病房的痰热郁肺证AECOPD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咳平喘颗粒治疗,疗程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慢阻肺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AT)评分、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评分和中医证候量表评分,血气指标、6 min步行试验(6 min walking test,6MWT)距离、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实际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7.92%)高于对照组的93.62%,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和CAT、mMRC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和CAT、mMRC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氧分压(pO_(2))、6MW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pCO_(2)、pO_(2)、6MWT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CT、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第1周末血清PCT、IL-6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第2周末,试验组血清PCT、IL-6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比较试验组实际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期间,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清咳平喘颗粒可有效改善AECOPD(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症状及各项试验指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咳平喘颗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痰热郁肺证 慢阻肺评估测试评分 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问卷 中医证候量表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原文传递
肺康复训练对不同严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 被引量:72
13
作者 李群 陈锋 +2 位作者 王晓霞 包勇 陈敏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探讨肺康复训练对不同严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生存质量和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医院住院及门诊随访的30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按严重程度分为中... 目的探讨肺康复训练对不同严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生存质量和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医院住院及门诊随访的30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按严重程度分为中度慢阻肺组(n=120)、重度慢阻肺组(n=100)和极重度慢阻肺组(n=80),每组患者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训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6个月的肺康复训练,对照组不进行肺康复训练。比较干预前后及各组间患者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MRC)、生存质量及COPD急性加重次数的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的肺康复训练后,训练组中度、重度、极重度COPD患者干预前后生命存量评分、6MW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COPD组康复训练后6MWD的增加值明显大于中度、极重度慢阻肺患者(P<0.05)。极重度患者康复训练后mMRC改善效果最好(P<0.05)。三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慢阻肺患者在肺康复训练后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减少(P<0.05),其他严重度训练组急性加重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训练能提高不同严重度慢阻肺患者活动耐量和生存质量,减少重度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减轻极重度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稳定期慢阻肺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6分钟步行距离 呼吸困难程度评分 生存质 急性加重次数
原文传递
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8
14
作者 孙楷 聂洪玉 +2 位作者 刘泳 徐东兰 郭万春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59-463,共5页
目的根据COPD综合评估方法分组,探讨肺康复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中的作用,寻找最佳肺康复策略。方法将106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根据2011年GOLD指南中慢阻肺综合评估方法分为B组(n=37)、C组(n=36)和D组(n=33),每组再... 目的根据COPD综合评估方法分组,探讨肺康复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中的作用,寻找最佳肺康复策略。方法将106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根据2011年GOLD指南中慢阻肺综合评估方法分为B组(n=37)、C组(n=36)和D组(n=33),每组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肺康复策略1组(呼吸训练);肺康复策略2组(呼吸训练+运动训练)。随访24周,比较肺康复前后及各组间肺功能指标FEV1%pred、慢阻肺评估测试(CAT)、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mMRC)、BODE指数及6分钟步行距离(6MWD)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24周的肺康复干预,在B组和C组患者中,肺康复策略2组的疗效最好,CAT评分、mMRC评分、BODE指数、6MWD在肺康复干预前后的差值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组患者中,肺康复策略1组和肺康复策略2组各指标在干预前后的差值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比对照组好。相关分析显示CAT评分与FEV1%pred、mMRC评分、BODE指数、6MWD显著相关。结论基于慢阻肺综合评估方法分组选择不同的肺康复策略可以取得最佳的肺康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生活质量 BODE指数 6分钟步行距离 慢性阻塞肺疾病评估测试 改良英国MRC呼吸困难指数
原文传递
联合检测二维超声心动图、BNP、6MWT、MMR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吴长东 侯铭 +7 位作者 杨嵘 张静 范蕾 梁玥 王萍 贺艳 姜兴 薛克栋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4期441-444,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二维超声心动图、B型脑钠肽(BNP)、6min步行试验(6WMT)、呼吸困难量表(MMR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急诊科收治临床确诊的AECOPD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二维超声心动图、B型脑钠肽(BNP)、6min步行试验(6WMT)、呼吸困难量表(MMR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急诊科收治临床确诊的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进行BNP、6MWT、MMRC、二维超声心动图实验指标测定,统计学分析二维超声心动图指标与BNP、6MWT、MMRC联合检测对AE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差异。结果共收集AECOPD患者249例,以四项试验指标中任一项阳性结果判断入组患者右心功能不全,则阳性94例(37.8%),正常者155例(62.2%)。统计学分析,显示二维超声心动图与BNP、6MWT、MMRC判定AECOPD患者发生右心功能不全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二维超声心动图指标与BNP、6MWT、MMRC中任一项联合检测,二维超声指标+BNP组合优于其他组合(同时阳性和同时阴性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7.9%,42.6%,54.2%)。二维超声心动图指标联合BNP、6MWT、MMRC中任两项检测,BNP+6MWT+二维超声指标优于其他组合(结果同时阳性和同时阴性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4.6%,36.1%,42.2%)。结论联合检测二维超声心动图、BNP、6WMT、MMRC对AE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诊断效果优于单一检测指标,其中BNP+超声指标组优于其他组合,可作为COPD患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诊断首选组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二维超声心动图 B型脑钠肽 6min步行试验 改良呼吸困难量表评分 右心功能
原文传递
二维超声心动图与BNP、6MWT、mMRC用于评估AE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吴长东 侯铭 +6 位作者 杨嵘 张静 范蕾 梁玥 王萍 贺艳 薛克栋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2D-UCG)与B型利钠肽(BNP)、6分钟步行试验(6MWT)、呼吸困难量表(m MRC)用于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急诊科收治临床确诊AECOPD患者249例...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心动图(2D-UCG)与B型利钠肽(BNP)、6分钟步行试验(6MWT)、呼吸困难量表(m MRC)用于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急诊科收治临床确诊AECOPD患者24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收集一般资料及进行BNP、6MWT、m MRC、2D-UCG等测定,采用诊断符合率和Pearson相关法分析2D-UCG检测与BNP、6MWT、m MRC用于评估AE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效能和相互关系。结果以2D-UCG四项试验指标结果任一项阳性判断入组患者右心功能不全风险,则阳性94例(37. 8%),阴性正常155例(62. 2%)。在AE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上,2D-UCG与BNP、6MWT、m MRC各项单独判定的符合率分别为67. 87%、42. 57%和54. 22%,2D-UCG与BNP、6MWT、m MRC分别均呈正相关(r=0. 534、0. 605、0. 571,P均<0. 01)。结论 AE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发生率较高,2D-UCG与BNP、6WMT、m MRC评估AECOPD患者右心功能不全风险具有相关性,提示2D-UCG能够较好评估COPD患者右心功能,与BNP、6WMT、m MRC等指标可在AECOPD右心功能不全发生风险的评估上互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二维超声心动图 B型利钠肽 6分钟步行试验 改良的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评分 右心功能
原文传递
肺康复训练对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盛舰辉 谭薇 王晓丽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肺康复训练对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生存质量和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随访的96例男性老年稳定期重度慢阻肺患者,按照是否参与肺... 目的探讨肺康复训练对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生存质量和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住院及门诊随访的96例男性老年稳定期重度慢阻肺患者,按照是否参与肺康复训练分为对照组(n=48)和训练组(n=48)。训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6个月的肺康复训练,对照组不进行肺康复训练。比较干预前后及各组间患者肺功能、6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 MRC)、生存质量及COPD急性加重次数的变化。结果经过6个月的肺康复训练后,训练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存量评分、6MW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慢阻肺患者在肺康复训练后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肺康复训练能提高老年重度慢阻肺患者活动耐量和生存质量,减少重度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次数,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稳定期慢阻肺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 肺康复 6mikn步行距离 呼吸困难程度评分 生存质量 急性加重次数
原文传递
区级医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出院后早期实施呼吸康复的可行性和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镇东 曾瑞均 邓志彬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区级医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出院后早期实施呼吸康复(PR)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慢阻肺急性加重在我院或外院住院治疗,经治疗后好转出院并在... 目的探讨区级医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发作期患者出院后早期实施呼吸康复(PR)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因慢阻肺急性加重在我院或外院住院治疗,经治疗后好转出院并在我院内科门诊随访的患者,随机分为呼吸康复组(PR组)和无呼吸康复组(without PR,w PR组),两组患者除了是否使用PR外,其余治疗均按照我国指南要求。所有患者入组时均记录性别、年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对患者分别记录和比较进行综合性PR前后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RC)、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6分钟步行距离(6MWD)。结果共入组符合标准的患者91例,其中PR组46例,w PR组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慢阻肺分级无显著差异(P>0.05)。PR组患者3个月后MRC评分、SGRQ评分较基线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而w PR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R组SGRQ分数下降>4分26例(26/46,56.5%),显著高于w PR组的7例(7/45,15.6%)(P<0.05)。PR组患者3个月后6MWD较基线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w PR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R组6MWD增加>54 m 22例(22/46,47.8%),显著高于w PR组的9例(9/45,20.0%)(P<0.05)。结论区级医院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出院后早期实施PR是安全可行的,它可以改善患者的MRC、SGQR评分和增加6MW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康复 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 圣乔治呼吸问卷 6分钟步行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