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骨脂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范冰冰 仲人中 +2 位作者 马壮 韩宇 舒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87,共4页
补骨脂Psoralea corilyfolia L.是一种常用的重要中药材,主要治疗骨质疏松症,是诸多中医的处方成分。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补骨脂中分离鉴定出30余种化学成分,如香豆素类、黄酮类、单萜酚类、苯并呋喃类等,共同实现补骨脂的作用发挥。大... 补骨脂Psoralea corilyfolia L.是一种常用的重要中药材,主要治疗骨质疏松症,是诸多中医的处方成分。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补骨脂中分离鉴定出30余种化学成分,如香豆素类、黄酮类、单萜酚类、苯并呋喃类等,共同实现补骨脂的作用发挥。大量的体内及体外实验研究表明补骨脂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抗菌、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抗骨质疏松、增加皮肤色素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补骨脂中有少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指明补骨脂的潜在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价值仍需继续研究。补骨脂还可通过影响肝再生、氧化应激、胆汁酸平衡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等途径引起肝毒性,伴随补骨脂及其复方制剂用药过程中引起肝毒性的报道日益增多,补骨脂的肝毒性也受到广泛关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从补骨脂的药理作用和毒性着手,综述该中药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以期为资源综合利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补骨脂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分期应用
2
作者 宫政 王聪 +1 位作者 宋佳怡 夏天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61-367,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整合分析名医名家临证应用中医药配合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各期方药分布规律。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整合分析名医名家临证应用中医药配合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的各期方药分布规律。方法:计算机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名医名家临证应用中医药配合ART的相关文献,建立文献分析数据库进行整合归纳,获得其中药物分布规律。结果:本研究纳入合格文献共112篇,涉及名家36人。降调期药物共获得总类别13种,相关药物77味,累计出现频次224次,频率较高者为“补虚药”(55.94%)、“活血化瘀药”(10.89%)、“清热药”(6.44%)、“收涩药”(5.45%)、“利水渗湿药”(5.45%)等;促排期药物共获得总类别13种,相关药物92味,累计出现频次398次,频率较高者为“补虚药”(61.34%)、“活血化瘀药”(8.68%)、“收涩药”(8.40%)、“清热药”(5.88%)、“利水渗湿药”(5.32%)等;移植期药物共获得总类别14种,相关药物70味,累计出现频次372次,频率较高者为“补虚药”(68.78%)、“祛风湿药”(5.80%)、“活血化瘀药”(5.52%)等;确认妊娠后用药物共获得总类别11种,相关药物47味,累计出现频次182次,频率较高者为“补虚药”(59.88%)、“祛风湿药”(9.30%)、“清热药”(7.56%)、“收涩药”(5.23%)等。四期用药关联分析显示降调期分析得18组药物组合,促排期分析得14组药物组合,移植期分析得41组药物组合,确认妊娠后分析得22组药物组合。四期用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降调期得到核心药物组:党参-甘草-白术-黄芪-酸枣仁、菟丝子-枸杞子-熟地黄-当归-香附、熟地黄-白芍-阿胶-菟丝子-生地黄;促排期得到核心药物组:菟丝子-熟地黄-山药-枸杞子-桑椹、菟丝子-熟地黄-当归-枸杞子-丹参、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菟丝子-生地黄;移植期得到核心药物组:白术-续断-桑寄生-党参-菟丝子、桑寄生-菟丝子-续断-黄芩-阿胶、当归-菟丝子-甘草-山药-巴戟天;确认妊娠后得到核心药物组:白术-黄芪-甘草-党参-续断、菟丝子-续断-白术-桑寄生-阿胶、白术-续断-甘草-苎麻根-杜仲。结论:“补虚药”是四期主要应用的药物种类,药物主要归肝肾脾经,“以补为主,攻补兼施,性以温平,味以甘苦”是四期用药的共同特点,临床应根据四期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遣方用药以提高疗效,降调期以防气血躁动为主;促排期应以补肾精为主,同时应加用少量温阳药物,在补肾的同时应涩促结合,防止肾精过耗;移植期与胚胎着床后中药的功效主要在于“稳固胎元”,应注重补养母体气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技术 辅助 中药 名家经验 中医药学文献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在中药领域的应用和展望
3
作者 张代峰 胡晨骏 胡孔法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30-36,56,共8页
目的/意义总结近年中药领域网络药理学研究成果,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大规模生物医学数据解析方法,为中药网络药理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提供思路与参考。方法/过程基于文献分析,阐述网络药理学研究流程及其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中药药效... 目的/意义总结近年中药领域网络药理学研究成果,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大规模生物医学数据解析方法,为中药网络药理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提供思路与参考。方法/过程基于文献分析,阐述网络药理学研究流程及其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中药药效作用机制、疾病分子作用机制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以图神经网络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方法在中药网络药理学中的应用与趋势。结果/结论将图神经网络引入中药网络药理学研究,借助人工智能模型,进一步丰富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深度解析中药作用机制,为构建现代中药基础理论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网络药理学 复杂网络 人工智能 图神经网络
下载PDF
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的雷丸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4
作者 李瑶 陈瑜鑫 +3 位作者 高海云 李慧 刘天睿 袁媛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5期553-558,共6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雷丸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信息源,梳理含雷丸的方剂,构建雷丸方药数据库;采用文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雷丸的增效减毒及其方剂主治病症类型、药物配伍情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中医方剂大辞典》中雷丸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信息源,梳理含雷丸的方剂,构建雷丸方药数据库;采用文献分析和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雷丸的增效减毒及其方剂主治病症类型、药物配伍情况;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探寻其在常见病中的配伍特点;使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掘药-证的相关性,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 含有雷丸方剂的剂型主要为丸剂和散剂,高频用药为槟榔、大黄、木香等,与雷丸配伍的主要为驱虫药、泻下药及理气药等,且味多为苦、辛,归胃经、脾经。其中“槟榔-雷丸”出现的药对配伍频数最高,其次是“大黄-雷丸”“木香-雷丸”;雷丸方剂的主治病症为虫积的频数最高,其次为疳证、积滞等。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治疗虫积配伍槟榔、木香、使君子、芜荑、鹤虱等;治疗疳证配伍胡黄连、黄连、青皮等;治疗积滞配伍神曲、陈皮、牵牛子、三棱等。结论 雷丸与槟榔等配伍可加强杀虫消积的功效;与胡黄连、大黄等配伍可增加泻下攻积的作用,以上可能会引起轻微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与陈皮、神曲等配伍可保护胃黏膜,减轻胃肠不良反应。但雷丸毒性物质基础研究等未见报道,仍需深入研究,为雷丸临床应用提供更确切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丸 中医方剂大辞典 配伍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皮尔逊相关性
下载PDF
《永类钤方》中骨伤内服药方的用药规律分析
5
作者 李琰 尹煜辉 +1 位作者 刘宁 魏戌 《中医正骨》 2024年第4期47-54,共8页
目的:分析《永类钤方》中骨伤内服药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永类钤方》中的骨伤内服药方,建立标准化方药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软件统计纳入方剂中组方药物的出现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和功效,采用SPSS Modeler 1... 目的:分析《永类钤方》中骨伤内服药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永类钤方》中的骨伤内服药方,建立标准化方药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软件统计纳入方剂中组方药物的出现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和功效,采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分析纳入方剂中组方药物的关联规则,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到47首内服药方,涉及162味中药。出现频次≥5的中药共34味,出现频次排前6位的中药依次为当归、川芎、白芷、生川乌、乳香、肉桂。药性出现频次最高的为温,药味出现频次较高的依次为辛、苦、甘,归经主要归肝经、脾经、心经,药物功效出现频次较高的依次为活血化瘀、补虚和解表。对47首骨伤内服药方中的组方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17条关联规则,增益均>1,支持度最高的关联规则为当归→川芎,置信度为100%的关联规则为当归→肉桂+川芎、当归→肉桂+白芷、当归→没药+川芎;关联度较强的药对为川芎-当归、当归-肉桂、当归-乳香、白芷-当归、没药-乳香。聚类分析得到新处方3首,分别为川椒-泽兰-甘草-当归-川芎-肉桂、白芷-桔梗-陈皮-赤芍-茴香-生姜-生地黄、独活-生草乌-干姜-羌活-苍术-牛膝-细辛-续断-何首乌-生川乌-白芍-骨碎补-木鳖子仁-乳香-没药-自然铜。结论:《永类钤方》中骨伤内服药方多采用辛温、苦温和甘温之药,常从肝经、脾经、心经论治,以活血化瘀、补虚并兼顾解表为主要治法,以“发散寒邪,通气通血”为主要用药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学文献 《永类钤方》 中医骨伤科疾病 方剂构成 方剂分析 计算机辅助 数据挖掘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及网络药理学分析中药治疗慢性胃炎的核心药物与作用机制
6
作者 邵素 吴静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0期1297-1303,F0003,共8页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整理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2010年1月至2024年6月与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有关的临床文献1214篇,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 目的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整理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2010年1月至2024年6月与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有关的临床文献1214篇,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关联分析,归纳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的潜在有效药物组合及用药特点,对核心药物组合用于慢性胃炎的主要有效成分、信号通路及作用靶点加以分析。结果共检索出有效处方28手,处方中涵盖中药116味,应用频次前20位以补气药、理气药、利水渗湿类药物为主,支持度≥10、置信度≥0.6的中药核心组合为甘草-党参-香附;甘草-党参-香附组合中涉及20个有效成分、35个核心靶点,7个信号通路,核心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黄芩素、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等。结论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以补中益气类、疏肝理气、利水渗湿类中药为主,中药核心药物组合“甘草-党参-香附”可能利用炎症反应、细胞对非生物刺激的响应及细胞凋亡相关通路等多种信号通路参与慢性胃炎的治疗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中医药疗法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基于文献挖掘探析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用药规律
7
作者 竹婷 吴吉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1期51-56,共6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旨在探析总结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1979年3月至2023年3月)中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检索,再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方剂,核对并录入中医传承辅...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旨在探析总结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1979年3月至2023年3月)中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检索,再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方剂,核对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整理纳入文献117篇,方剂94首,中药115味,总用药频次561味,用药频次最多的前三位药分别是黄芪、丹参、山楂。获取25对核心组合,4个新处方。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有一定规律,根据其组方用药规律,可知中药性味归经、配伍应用、药理作用等在中医药治疗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文献挖掘 数据挖掘 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 中药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中医药治疗脑卒中用药规律及机制的研究
8
作者 孙作艳 王道艳 陈忠光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3期11-16,共6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中风方剂核心中药配伍的用药规律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运用中医方剂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建立数...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中风方剂核心中药配伍的用药规律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运用中医方剂治疗中风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建立数据库,分析中医药治疗中风的用药规律及核心中药配伍,通过BATMAN-TCM在线分析工具对核心中药配伍进行KEGG通路分析,揭示核心中药配伍治疗中风的潜在作用信号通路。结果:共筛选符合条件的方剂共76种,包含中药161种,使用频次前6位中药分别是甘草、川芎、当归、茯苓、黄芪、半夏。采用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得到常用药物组合17组,包含中药15味,使用前三的组合分别是甘草-茯苓、川芎-当归、川芎-地龙。通过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8种新处方。临床治疗中风的核心中药配伍起作用的潜在信号通路为神经营养素信号转导通路和神经活性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结论:甘草-茯苓、川芎-当归、川芎-地龙为中医药治疗中风的常见用药组合,其作用机制与神经营养素信号转导通路、神经活性的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作用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中医药 网络药理学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BATMAN-tcm
下载PDF
Mechanism analy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
9
作者 Yu-hui Ma Li-na Zhang +2 位作者 Qian Cui Lin-feng Li Guo-wei Zhang 《TMR Modern Herbal Medicine》 2019年第2期64-73,共10页
Diabetic nephropathy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the early stage, edema and proteinuria are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 the later stage, glomerulosclerosis and interstiti... Diabetic nephropathy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the early stage, edema and proteinuria are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In the later stage, glomerulosclerosis and interstitial fibrosis will occur. And the prognosis is poor. Nowaday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remarkable curativ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studies o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ut most of them focus on the syndrome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which are short of in-depth research and summary on the mechanism of Chinese herbal prescriptions. In this pape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 and network pharmacology BATMAN-TCM software were used to collect and analyze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re compatibility of Shanzhuyu, Fuling and Shuyu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and targe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such as proteinuria, glycometabolism disorder, edema, etc.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re compatibility of Shanzhuyu, Fuling and Shuyu on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ic nephropath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network pharmacology tcm inheritance support system BATMAN-tcm
下载PDF
关于“重构现代中医本草体系”的设想及建议 被引量:1
10
作者 仝小林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1期1-4,共4页
为解决中医传统诊疗不能精准改善临床理化指标的难题,需大力推动现代中医本草体系重构工作。现代药理学为中医传统本草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遵循中医传统本草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借鉴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丰富传统本草的现... 为解决中医传统诊疗不能精准改善临床理化指标的难题,需大力推动现代中医本草体系重构工作。现代药理学为中医传统本草理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在遵循中医传统本草理论的基础上,充分借鉴现代药理研究成果,丰富传统本草的现代认知,让现代中药药理成果“为中医所用”,可促进中医临床诊疗靶向性和精准性的提高。本文对“现代中医本草体系”重构的背景、设想以及重构工作的路径、方法和指导原则进行了系统阐释,希望能为现代中医本草体系重构工作提供一条清晰的研究脉络,并借此抛砖引玉,引发学术界的共鸣,推动中医诊疗体系的创新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本草 重构 靶药 现代中药药理
下载PDF
基于现代文献分析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探讨 被引量:12
11
作者 熊萌 曾梅艳 +5 位作者 宋厚盼 喻昶 仇婧玥 欧晨 茹凯月 彭清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761-768,共8页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探讨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95年1月至2022年2月有关DR临床研究的文献,筛选文献后,利用Excel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探讨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95年1月至2022年2月有关DR临床研究的文献,筛选文献后,利用Excel软件对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6篇文献,涉及DR病例5 429例,男性病例多于女性。DR病例分布于全国各地,DR的患病率正逐年提高;其中医证型主要为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40.47%),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14.50%),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14.16%),阴虚内热证(8.76%),瘀血阻滞证(8.14%)及脾肾两虚证(3.15%)。病位证素中,络脉、肾、肝、目、脾合计占比99.70%;病性证素中,瘀、阴虚、气虚、痰、阳虚5种证素约占比91.48%。来自广东的DR病例的证型主要为气阴两虚、络脉瘀阻证(35.00%),阴阳两虚、血瘀痰凝证(16.91%),阴虚内热证(12.00%),瘀血阻滞证(10.52%),湿热困脾证(7.96%)和肝肾亏虚、目络失养证(7.47%);病位证素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络脉、肾、肝、目、脾;病性证素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瘀、阴虚、气虚、热、痰、阳虚、湿、气郁。【结论】DR中医证候分型标准尚未统一且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研究结果所揭示的证型和证素分布规律对DR中医分型的规范化有一定促进作用,可为DR的中医临床辨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医证型 证素 分布规律 文献研究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古籍中针刺治疗颈肩臂痛的选穴规律 被引量:1
12
作者 林锦浩 陈树东 +2 位作者 侯宇 林方政 林定坤 《中医正骨》 2023年第9期24-29,共6页
目的:探讨针灸古籍中针刺治疗颈肩臂痛的选穴规律。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华医典》光盘和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收录的针灸古籍中检索1911年之前的有关针刺治疗颈肩臂痛的文献。提取文献中的针刺处方,统计腧穴的分布和归经情况。采用M... 目的:探讨针灸古籍中针刺治疗颈肩臂痛的选穴规律。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在《中华医典》光盘和中国中医药数据库收录的针灸古籍中检索1911年之前的有关针刺治疗颈肩臂痛的文献。提取文献中的针刺处方,统计腧穴的分布和归经情况。采用Microsoft Excel 202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Clementine12.0软件对筛选出的高频腧穴和经络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收集92部针灸古籍,包含188首治疗颈肩臂痛针刺处方,涉及115个腧穴。针刺处方中的腧穴数目为1~14个,其中以1个腧穴的出现频次最高(146次)。在115个腧穴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为承浆(23次)、风府(17次)、后溪(17次)。对115个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2条关联规则,其中前3位依次为少商→委中、承浆+少商→委中、肩井+中渚→百会。利用规则涵盖关系和规则相似关系对22条关联规则进行规则简约,得到6条关联规则,其中前3位依次为承浆+少商→委中、承浆+肩井+中渚→百会、风府+哑门→风池。188首针刺处方共涉及16条经络,针刺处方中的经络数目为1~6条,其中以1条经络的出现频次最高(146次)。在16条经络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为足太阳膀胱经(44次)、手太阳小肠经(41次)、足少阳胆经(39次)。对16条经络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2条关联规则,其中前3位依次为任脉+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任脉、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任脉。利用规则涵盖关系和规则相似关系对22条关联规则进行规则简约,得到7条关联规则,其中前3位依次为任脉+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阴肺经、督脉+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任脉、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督脉。结论:针灸古籍中针刺治疗颈肩臂痛的选穴规律为,根据病因取穴,以局部取穴为主,重视交会穴,强调经络辨证和阴阳平衡,注重上下配穴和应用特定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痛 肩痛 臂痛 数据挖掘 中医药学文献 针刺疗法 针灸处方 选穴法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及整合药理学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前庭性偏头痛的核心中药及机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雅欣 杜争 +1 位作者 张道培 张怀亮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95-5004,共10页
基于数据挖掘及整合药理学技术,分析中药(TCM)复方治疗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的用药规律,探讨核心中药治疗VM的作用机制。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将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分析中药... 基于数据挖掘及整合药理学技术,分析中药(TCM)复方治疗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的用药规律,探讨核心中药治疗VM的作用机制。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将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筛选和数据提取,分析中药复方治疗VM的性味、归经、功效,利用IBM SPSS Model 18.0和IBM SPSS Statistics 21进行关联规则、聚类和复杂网络分析,获得中药复方治疗VM的核心中药。应用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检索核心中药的有效成分及靶点;利用OMIM、Geencard数据库获得VM疾病靶点。利用Venny2.1.0获得二者交集靶点;利用STRING和HIplot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PPI)及基因本体(GO)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Tools1.5.7和PyMOL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及可视化处理。最终筛选出文献27篇,25个中药复方,78味中药,核心中药为甘草、半夏、川芎、白术、天麻,获得胡萝卜苷、甘草素、天麻醚苷、β-谷甾醇、天麻素等121个活性成分,可作用在STAT3、SRC、MAPK3、PIK3CA等203个与VM相关蛋白靶点上;KEGG富集分析得到MAPK、PI3K-Akt、cAMP信号通路等267条信号通路,涉及炎症反应、能量代谢、信号传导等过程的调控,分子对接验证表明,核心中药的活性成分均与关键靶点蛋白具有较好结合。研究发现,中药复方治疗VM的核心中药为甘草、半夏、川芎、白术、天麻,其重在熄风、化痰、祛瘀、补虚。其核心药物的关键成分可能是通过调控MAPK、PI3K-Akt、cAMP等信号通路发挥协同治疗VM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性偏头痛(VM) 数据挖掘 整合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中药(tcm)
下载PDF
芪归药对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榕 赵泉霖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9期141-144,共4页
梳理近年来与芪归药对相关的文献,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芪归药对通过改善糖代谢、调控内质网应激反应、调节足细胞自噬、抑制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防治DKD的药理学研究等方面探讨芪归... 梳理近年来与芪归药对相关的文献,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以及芪归药对通过改善糖代谢、调控内质网应激反应、调节足细胞自噬、抑制炎症反应、抑制氧化应激防治DKD的药理学研究等方面探讨芪归药对治疗DKD的理论依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医理论 药理学研究 芪归药对 综述
下载PDF
大肠息肉证候与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远程 黄超原 +5 位作者 沈丹婷 田燕华 邹雨杉 文艺 李培武 刘凤斌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209-2214,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CRP)的证候证素分布规律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各大中文数据库,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有关CRP的中医临床研究。收集文献的病例辨证分型、处方用药,以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22.0分析CRP证候证...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CRP)的证候证素分布规律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各大中文数据库,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有关CRP的中医临床研究。收集文献的病例辨证分型、处方用药,以Microsoft EXCEL 2016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22.0分析CRP证候证素分布规律,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CRP的组方规律进行描述性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2篇,其中证候类研究42篇,用药类研究70篇。大肠湿热证、脾虚湿蕴证、湿阻肠道证、脾肾阳虚证、脾胃气虚证为CRP主要证候类型。CRP病位在脾、大肠、肾、肝、胃,常见病性类证素依次为湿、气虚、热、气滞、瘀血、阳虚。CRP所涉及的94首中药处方经规范后共包含中药156味,基于支持度为10%、15%、20%和置信度为60%的筛选标准下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分别得到药物间关联规则450、63、27条,主要用药组合21、9、6个。结论:CRP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主要是脾气(阳)虚、肾阳虚,标实主要是大肠湿热、血瘀,病位在脾胃与大肠,与肾、肝密切相关,湿、气虚、热、气滞、瘀血、阳虚是其关键病理因素,以健脾渗湿为基本大法,以参苓白术散加减为基础方,辅以温补、清热、理气、活血等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文献研究 数据挖掘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 证候 证素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左田 周卓宁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6期40-47,共8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信号通路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桂枝茯苓丸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信号通路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桂枝茯苓丸中桂枝、茯苓、牡丹、赤芍、桃仁5味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并用Perl软件得出药物作用靶基因,应用Uniprot数据库将药物靶点规范为相应的基因名称;在Genecards数据库、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中输入“diabetic nephropathy”,获取DN的疾病靶点基因。通过R软件获取药物-疾病的交集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2.1软件绘制成分-靶点-疾病可视化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及Cytoscape 3.2.1软件得到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图,并进一步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桂枝茯苓丸药物组成中活性成分有85个,药物靶点有100个,DN疾病靶点有3496个,通过R软件得到交集靶点68个,PPI网络图核心靶点为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8(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8,MAPK8)等。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涉及DNA结合转录因子、RNA聚合酶Ⅱ、血红素结合、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转录因子结合、核受体活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主要涉及流体剪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细胞凋亡、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桂枝茯苓丸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实现治疗DN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桂枝茯苓丸 糖尿病肾病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中药配方颗粒临床应用及管理探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赵玉清 吴贞 郭晓晔 《中国药事》 CAS 2023年第6期719-724,共6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以下称我院)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情况,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管理,保障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为中药配方颗粒更广泛的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情况并... 目的:分析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以下称我院)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情况,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管理,保障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为中药配方颗粒更广泛的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中药饮片与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情况并结合查阅整理文献,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我院中药配方颗粒的应用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处方合格率也逐年提升。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效果良好,调配效率高,比中药饮片应用更便捷,作为中药新型饮片形式更适应现代人生活需要。但中药配方颗粒在人员配备、环境设施、药品验收、储存保管以及药品质量监测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结论:中药配方颗粒应用前景广阔。结合我院中药配方颗粒在验收管理、存贮保管、调配应用等方面的情况,建议参照中药饮片相关管理要求加强管理,在质量监督等方面,进一步深化细则,更好地保证中药配方颗粒质量和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中药配方颗粒 应用 文献 分析
下载PDF
金藤清痹颗粒对胶原诱导性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滑膜血管新生的影响
18
作者 杨家熙 苗宇 +8 位作者 万盈盈 孙文婷 王文乾 王皓男 叶婉婷 任建勋 程国良 房定亚 寇秋爱 《世界中医药》 2023年第22期3194-3201,共8页
目的:观察金藤清痹颗粒对胶原诱导性类风湿关节炎(CIA)大鼠滑膜血管新生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金藤清痹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等6组。以免疫诱导方法建立CIA大鼠模型,每天灌胃... 目的:观察金藤清痹颗粒对胶原诱导性类风湿关节炎(CIA)大鼠滑膜血管新生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金藤清痹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等6组。以免疫诱导方法建立CIA大鼠模型,每天灌胃1次,空白组和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共28 d。采用小动物超声影像系统检测各组大鼠右下肢膝关节滑膜增生程度评分与增生面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关节滑膜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关节滑膜组织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31(CD31)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IA大鼠右膝关节滑膜区域面积和滑膜增生评分显著增加(P<0.01);大鼠关节滑膜组织也出现显著病理性改变;血清炎症介质水平升高,同时CD31、VEGFR2表达也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金藤清痹颗粒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减小CIA大鼠滑膜增生面积(P<0.01),金藤清痹颗粒高剂量组大鼠超声滑膜评分显著降低(P<0.01);金藤清痹颗粒中、高剂量可明显改善大鼠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显著降低IL-6、IL-17、TNF-α水平(P<0.01),关节滑膜组织CD31、VEGFR2表达也出现一定程度下降(P<0.01)。结论:金藤清痹颗粒能够通过改善CIA大鼠关节滑膜血管新生抑制类风湿关节炎病理进展,达到减轻关节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分泌,降低CD31、VEGFR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金藤清痹颗粒 滑膜炎 血管新生 中医治疗 胶原诱导性类风湿关节炎 SD大鼠 病理机制 药理作用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辨证录》中痹病内服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笑青 张丽丽 +4 位作者 沙莎 柳维 崔亚鸽 朱久璞 张永红 《中医正骨》 2023年第6期44-48,共5页
目的:挖掘《辨证录》中痹病内服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收集《辨证录》中的痹病内服方剂,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结果:共收集到21首内服方剂,涉及65味中药,其中出现频次≥3的中药有2... 目的:挖掘《辨证录》中痹病内服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收集《辨证录》中的痹病内服方剂,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挖掘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结果:共收集到21首内服方剂,涉及65味中药,其中出现频次≥3的中药有20味,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白术、茯苓、肉桂、人参、薏苡仁。21首内服方剂的组方药物中,药性以温性出现频次最多,其次为平性、寒性;药味以甘味出现频次最多,其次为辛味和苦味;归经以脾经出现频次最多,其次为肺经、心经、肾经;出现频次≥6的药物组合有9个,排在前4位的为白术-茯苓、白术-肉桂、茯苓-肉桂、白术-茯苓-肉桂;核心药物组合2个,分别为甘草-白术-干姜、巴戟天-陈皮-薏苡仁。经聚类分析得到新处方1首,药物组成为白术、薏苡仁、陈皮、干姜、巴戟天、甘草。结论:《辨证录》中痹病内服方剂多采用性温、味甘、归脾经的药物;核心药物组合以健脾利湿、温阳散寒为主;以核心药物组合为基础聚类出的新方,仍符合祛湿温阳的治疗大法,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但其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学文献 数据挖掘 方剂构成 组方原则 聚类分析 痹证 《辨证录》
下载PDF
CBL文献沙龙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中医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新菊 《光明中医》 2023年第21期4271-4273,共3页
目的探讨PBL、CBL、文献沙龙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中医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专业96名中医内科临床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试验组(48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在此... 目的探讨PBL、CBL、文献沙龙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中医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专业96名中医内科临床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试验组(48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PBL、CBL、文献沙龙结合的教学方法。对2组教学模式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比较2组教学模式应用后学生满意度、学生个人能力评价情况。结果通过2组教学模式应用数据比较可知:试验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2组教学模式应用后,试验组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表达能力、自学能力、掌握重点能力、规划时间能力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PBL、CBL、文献沙龙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中医内科临床带教中具有积极意义,增加学生课程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满意度,提升学生自我评价情况,实现理想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沙龙 中医内科学 医学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