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两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杨雯迪 马玉超 +4 位作者 王金鹏 沈建国 任争光 杨海清 李为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4-229,237,共7页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Xap)是桃、李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原细菌之一。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Xap,本研究以其编码基因L1B 16_06350的5′端序列(611 bp)为检测靶标,开发了常规PCR和TaqMan实时PCR检测方法...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Xap)是桃、李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原细菌之一。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Xap,本研究以其编码基因L1B 16_06350的5′端序列(611 bp)为检测靶标,开发了常规PCR和TaqMan实时PCR检测方法。这两种方法与树生黄单胞菌胡桃致病变种X.arboricola pv.juglandis等8个不同属的11种细菌均没有交叉反应,其中常规PCR检测极限为10^(-2)ng,TaqMan探针法为10^(-3)ng,表现高度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利用田间样品进行测试,结果证实两种检测方法均可应用于Xap的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 常规PCR TaqMan探针法 特异性 灵敏度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BP神经网络多指标优化汉桃叶微丸的制备工艺
2
作者 木永祥 邹纯才 鄢海燕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385-390,共6页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多指标优化汉桃叶微丸的制备工艺。方法利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汉桃叶微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辅料微粉硅胶与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的比例、润湿... 目的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多指标优化汉桃叶微丸的制备工艺。方法利用挤出滚圆法制备汉桃叶微丸,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辅料微粉硅胶与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的比例、润湿剂、载药量、滚圆频率和滚圆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收率(%)、圆整度、豪斯纳比(hausner ratio,HR)和脆碎度(%)为评价指标,基于G1-熵权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并计算综合评价结果,从而优化处方组成及其制备工艺;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选取合理数据进行学习和验证并预测汉桃叶微丸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及BP神经网络预测的汉桃叶微丸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微粉硅胶与MCC的比例为1∶3(g∶g)、载药量为25%、滚圆频率为22 Hz。验证试验的结果表明,Box-Behnken响应面法的综合评价结果均值与响应面优化理论值的绝对误差为0.0077,相对误差为0.79%。结论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结合BP神经网络多指标优化的汉桃叶微丸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较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桃叶 G1-熵权法 Box-Behnken响应面法 BP神经网络 多指标优化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antibiotic activity produced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LV strain against 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
3
作者 Fernanda Corrêa da Silva Vasconcellos Admilton Gonçalves de Oliveira +9 位作者 Lucilene Lopes-Santos Jamile Priscila de Oliveira Beranger Martha Viviana Torres Cely Ane Stefano Simionato Juliana Fonteque Pistori Flavia Regina Spago João Carlos Palazzo de Mello Juca Abramo Barrera San Martin Celia Guadalupe Tardeli de Jesus Andrade Galdino Andrade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4年第1期71-76,共6页
Bacterial spot caused by 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 pruni (Xap) is considered as a major problem in peach orchards. Copper and antibiotics are used to control, and biocontrol should be a new alternative with low envir... Bacterial spot caused by 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 pruni (Xap) is considered as a major problem in peach orchards. Copper and antibiotics are used to control, and biocontrol should be a new alternative with low environment impact. The objective was evaluated by the antibiotic activity of the metabolite produced by Pseudomonas aeruginosa LV strain. The free cells supernatant was fractionated with a serial organic solvent with crescent polarity and a dichloromethane phase was concentrated and lyophilised, and after was fractionated using vacuum liquid chromatography. The antibiotic activity of the F3 fraction containing an organometallic compound was tested on Xap in vitro and in a greenhouse conditions. Plants were sprayed with F3 before or after Xap infection and the results showed changes in exopolysaccharides and cell morphology. The F3 concentration of 450 μg·mL-1 was more effectiv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3 fraction could be a new alternative to control bacterial sp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ch Tree Bacterial Spot Biological Control Leaf Lesions 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
下载PDF
七叶莲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廖婉婷 潘文疆 +2 位作者 陈明珠 林少梅 梁荣生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 探讨七叶莲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吲哚美辛组、低剂量七叶莲组、... 目的 探讨七叶莲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4、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吲哚美辛组、低剂量七叶莲组、高剂量七叶莲组,每组10只。模型组、吲哚美辛组、低剂量七叶莲组、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于左后足趾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100μL制备AA模型。造模成功后,吲哚美辛组大鼠给予2.5 mg·kg^(-1)吲哚美辛灌胃作为阳性对照,低剂量七叶莲组和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分别给予10.0、25.0 mg·kg^(-1)七叶莲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每日1次,连续给药10 d。实验期间观察各组大鼠进食、饮水、皮毛、关节肿胀等一般情况。分别于造模后及给药2、5、8、10 d时,采用关节炎指数(AI)评分评估模型组、吲哚美辛组、低剂量七叶莲组、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全身关节炎病变程度。分别于造模前、造模后及给药2、5、8、10 d时,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各组大鼠后足跖厚度,以后足跖厚度表示大鼠足跖肿胀度。给药10 d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4、IL-10、TNF-α水平。结果 实验期间,正常对照组大鼠进食、饮水正常,皮毛整洁,神态活泼,无关节肿胀;模型组大鼠进食、饮水量下降,活动减少,精神倦怠,局部关节肿胀明显,甚至出现溃烂;低剂量七叶莲组和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给药6 d后,进食、饮水逐渐增加,神态良好,局部出现的溃烂开始结痂;吲哚美辛组上述表现较模型组也有改善。造模后及给药2、5 d时,模型组、吲哚美辛组、低剂量七叶莲组、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的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8、10 d时,吲哚美辛组、低剂量七叶莲组、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8、10 d时,吲哚美辛组和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AI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造模前,5组大鼠后足跖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及给药2 d时,模型组、吲哚美辛组、低剂量七叶莲组、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后足跖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5、8、10 d时,吲哚美辛组、低剂量七叶莲组、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后足跖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及给药2、5、8、10 d时,模型组、吲哚美辛组、低剂量七叶莲组、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后足跖厚度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给药5、8、10 d时,吲哚美辛组、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后足跖厚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给药8 d时,低剂量七叶莲组大鼠后足跖厚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中IL-4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吲哚美辛组、低剂量七叶莲组、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血清中IL-4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吲哚美辛组、低剂量七叶莲组大鼠血清中IL-10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吲哚美辛组、高剂量七叶莲组大鼠血清中IL-10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和低剂量七叶莲组(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高剂量七叶莲组(P<0.05)。结论 高剂量七叶莲可显著改善AA大鼠的关节炎病变程度和足肿胀度,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血清中IL-4、IL-10、TNF-α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莲 佐剂性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0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山东省三市核桃黑斑病病原菌分离鉴定
5
作者 涂艳 薛寒 +1 位作者 姜宁 李永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3年第6期61-67,共7页
【目的】明确山东省济宁、泰安、潍坊3市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病原,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踏查法,调查3市核桃园黑斑病发生情况并采集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人工接种叶片进行病菌的致病性测定,最后利用16S ... 【目的】明确山东省济宁、泰安、潍坊3市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病原,为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踏查法,调查3市核桃园黑斑病发生情况并采集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人工接种叶片进行病菌的致病性测定,最后利用16S rDNA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进行病原菌鉴定,同时也应用gyrB基因系统进化准确鉴定黄单胞菌(Xanthomonas spp.)。【结果】结果表明,引起山东省3市核桃黑斑病的病原菌主要有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变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avescens)以及栖树黄单胞菌(X.arboricola),其中变黄假单胞菌引起核桃黑斑病是国内首次报导。【结论】成团泛菌、变黄假单胞菌、栖树黄单胞菌是山东省3市核桃黑斑病的主要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黑斑病 成团泛菌 栖树黄单胞菌 变黄假单胞菌 病原鉴定
下载PDF
施用污泥对鹅掌藤根系生长和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6
作者 董晓全 王雨滢 +2 位作者 何利梅 曾曙才 吴道铭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3-522,共10页
【目的】分析表施和混施污泥对鹅掌藤Schefflera arboricola根系生长和重金属吸收的影响,深入认识污泥施用对园林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为污泥在园林中安全利用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根箱试验,观测不施、表施和混施10%(w)污泥对常见园林... 【目的】分析表施和混施污泥对鹅掌藤Schefflera arboricola根系生长和重金属吸收的影响,深入认识污泥施用对园林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为污泥在园林中安全利用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根箱试验,观测不施、表施和混施10%(w)污泥对常见园林植物鹅掌藤的不同土层根系形态及土壤pH和电导率动态变化的影响,分析根组织密度、根密度和重金属含量,拟合土壤pH、电导率、根系重金属含量与根长的关系。【结果】与不施污泥相比,混施污泥明显抑制鹅掌藤根长、根表面积和根密度增长;而表施污泥显著增加鹅掌藤0~20 cm土层的总根长、根体积和根密度。处理240 d后,混施污泥处理的0~20与20~40 cm土层总根长分别为不施污泥的66.37%和51.51%,而表施污泥处理分别为不施污泥的115.43%和98.66%。最大总根长、根体积和根密度均出现在表施污泥的0~20 cm土层,最大根干质量和根组织密度出现在表施污泥的污泥层。混施污泥显著提高了土壤pH和电导率以及植株重金属含量,不同土层根系Cd、Zn、Cu和Ni含量分别是不施污泥的2.32~11.70倍。线性回归拟合分析表明,不施和表施污泥处理的0~20 cm土层鹅掌藤原位扫描总根长均与原位测定土壤p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鹅掌藤总根长与根系Cd、Zn、Cu和Ni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表施10%(w)污泥可以提高土壤pH并促进鹅掌藤根系生长。混施10%(w)污泥显著增加不同土层根系重金属含量,进而抑制鹅掌藤根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园林利用 园林植物 根系形态 重金属 PH 鹅掌藤
下载PDF
SPME-GC/MS法分析附生美丁花中挥发油化学成分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静 刘静毅 +1 位作者 杨云 袁珂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分析附生美丁花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从附生美丁花中提取挥发油化学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鉴定出其中60个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 目的:分析附生美丁花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法从附生美丁花中提取挥发油化学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鉴定出其中60个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100%。结论:附生美丁花中主要成分D-苎烯(9.47%)、[3R-(3劋,3a偄,7偄,8a劋)]-八氢-3,8,8-三甲基-6-亚甲基-1H-3a,7-亚甲基薁(9.10%)、3,4,5,6,7,8-六氢-4a,8a-二甲基-1H-萘基-2-酮(6.15%)、[1S-(1劋,3a偄,4劋,7劋,7a偄)]-八氢-4-甲基-8-亚甲基-7-异丙基-1,4-亚甲基-1H-茚(5.58%)、2,3,4,7,8,8a-六氢-3,6,8,8-四甲基-[3R-(3劋,3a偄,7偄,8a劋)]-1H-3a,7-亚甲基薁(5.30%)、八氢-3,8,8-三甲基-6-亚甲基-[3R-(3劋,3a偄,7偄,8a劋)]-1H-3a,7-亚甲基薁(5.33%)、1-甲基-4-(5-甲基-1-亚甲基-4-己烯基)-(S)-环己烯(5.19%)、丙酮(5.08%)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生美丁花 挥发油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鹅掌藤中三萜类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9
8
作者 郭夫江 林绥 李援朝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94-296,共3页
目的研究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鹅掌藤(Schefflera arboricola)枝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分离,通过理化数据和光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鹅掌藤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三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醇(1)、桦木酸(2)、3-epi... 目的研究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鹅掌藤(Schefflera arboricola)枝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分离,通过理化数据和光谱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鹅掌藤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三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醇(1)、桦木酸(2)、3-epi-betulinic acid(3)、齐墩果酸(4)、3-乙酰齐墩果酸(5)、mesembryan-themoidigenic acid(6)、quinatic acid(7)。结论化合物1、5、6、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结构鉴定 柱色谱法 鹅掌藤 三萜化合物
下载PDF
杧果树生黄单胞叶斑病病原的鉴定 被引量:8
9
作者 漆艳香 蒲金基 +4 位作者 张欣 陆英 张贺 张辉强 谢艺贤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5-650,F0003,共7页
对海南和广西杧果(台农)上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进行病原鉴定。采用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性状等常规细菌鉴定技术,结合细菌DNA促旋酶B亚单位基因(gyrB)序列特点对获得的10株细菌菌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0... 对海南和广西杧果(台农)上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进行病原鉴定。采用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性状等常规细菌鉴定技术,结合细菌DNA促旋酶B亚单位基因(gyrB)序列特点对获得的10株细菌菌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0株细菌菌株均为树生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该研究是国内外首次报道树生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侵染杧果叶片,产生表面下陷的角斑,引起杧果叶斑病。为了区分杧果细菌性黑斑病,暂称之为杧果树生黄单胞叶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叶斑病 树生黄单胞菌 传统细菌学 分子鉴定
下载PDF
七叶莲总皂苷定量分析方法及其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坤平 潘天玲 +1 位作者 贲永光 林瑞卿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9-102,共4页
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建立了比色法测定七叶莲总皂苷含量的方法;以总皂苷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七叶莲总皂苷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比色法定量分析时,以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高氯酸为显色剂,70℃加热15min显色后... 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建立了比色法测定七叶莲总皂苷含量的方法;以总皂苷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七叶莲总皂苷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比色法定量分析时,以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高氯酸为显色剂,70℃加热15min显色后,选择546nm为测定波长,在40min内,测量结果稳定,总皂苷质量浓度在0.002-0.02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3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6%(n=6)。在提取过程中,优化的工艺参数为:以50%(体积分数)乙醇为溶剂,控制固液比1:15(g:mL),80℃水浴提取2次,每次120min,此条件下总皂苷得率1.2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莲 皂苷 提取工艺 定量分析
下载PDF
七叶莲枝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 S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刘佐仁 陈洁楷 +1 位作者 李坤平 袁旭江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519-520,共2页
目的研究七叶莲嫩枝及鲜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七叶莲枝叶挥发油,并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42种成分并确认了其中16种主要成分,占总挥发油含量的82.80%。结论七叶莲枝叶主要成分... 目的研究七叶莲嫩枝及鲜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七叶莲枝叶挥发油,并利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42种成分并确认了其中16种主要成分,占总挥发油含量的82.80%。结论七叶莲枝叶主要成分为萜烯类化合物,包括β-榄香烯(24.20%)、β-桉叶烯(24.00%)、α-蛇床烯(12.46%)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莲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七叶莲不同溶剂提取部分的抗炎镇痛作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林小凤 张慧 +2 位作者 隋臻 罗格莲 许瑞安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七叶莲不同溶剂提取部分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小鼠耳二甲苯致炎法、肿胀法等方法评价七叶莲不同提取部分的抗炎镇痛效果,并明确其抗炎镇痛有效部分。结果七叶莲叶挥发油可明显减少小鼠醋酸所致的扭体次数,可明... 目的探讨七叶莲不同溶剂提取部分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小鼠耳二甲苯致炎法、肿胀法等方法评价七叶莲不同提取部分的抗炎镇痛效果,并明确其抗炎镇痛有效部分。结果七叶莲叶挥发油可明显减少小鼠醋酸所致的扭体次数,可明显缓解小鼠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七叶莲茎水提液氯仿部分、正丁醇部分也可减少小鼠醋酸所致扭体次数,有效缓解小鼠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的足趾肿胀。结论七叶莲抗炎镇痛药理作用的有效部分主要集中在叶挥发油部分、茎水提液的氯仿部分和正丁醇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莲 挥发油 有效部分 抗炎镇痛
下载PDF
桃细菌性穿孔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纪兆林 张权 +4 位作者 赵文静 严纯 董京萍 朱峰 徐敬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6-112,共7页
为了解我国桃细菌性穿孔病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菌株间的分子水平差异,以来自我国桃主产区的51株桃细菌性穿孔病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rep-PCR和ISSR-PCR方法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使用REP和ERIC引物能够得到较好... 为了解我国桃细菌性穿孔病菌(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菌株间的分子水平差异,以来自我国桃主产区的51株桃细菌性穿孔病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rep-PCR和ISSR-PCR方法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使用REP和ERIC引物能够得到较好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均拥有9个指纹位点,且分别有17和26种指纹谱型,当遗传相似水平为0.55和0.80时可将所有菌株分别划分为6和10簇组群。聚类分析表明我国桃细菌性穿孔病菌菌株间的同源性较高,但也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这与菌株来自不同地理产区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一研究为不同地区桃细菌性穿孔病菌监测与病害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细菌性穿孔病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 遗传多样性 REP-PCR ISSR-PCR
下载PDF
桃细菌性穿孔病及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纪兆林 张权 +4 位作者 严纯 朱峰 赵文静 董京萍 徐敬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8-23,37,共7页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Xap)是一种危害桃树的植物病原细菌,会导致桃树发生细菌性穿孔病。本文主要对该细菌性穿孔病菌的分布、命名、遗传多样性、致病机理和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了... 树生黄单胞菌李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pruni(Xap)是一种危害桃树的植物病原细菌,会导致桃树发生细菌性穿孔病。本文主要对该细菌性穿孔病菌的分布、命名、遗传多样性、致病机理和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重点阐述了桃细菌性穿孔病的不同防治方法,以期能提供新的防治思路,提升防治水平,保障桃果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细菌性穿孔病 树生黄单胞李致病变种 遗传多样性 致病机理 病害防治
下载PDF
均匀设计法优选大孔树脂纯化七叶莲总皂苷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坤平 潘天玲 +1 位作者 贲永光 孔繁晟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0-114,共5页
以总皂苷比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附试验,从9种树脂中筛选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以总皂苷收率和总皂苷纯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最佳洗脱剂浓度,并利用均匀设计法对大孔树脂富集纯化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 以总皂苷比吸附量和解吸率为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附试验,从9种树脂中筛选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以总皂苷收率和总皂苷纯度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最佳洗脱剂浓度,并利用均匀设计法对大孔树脂富集纯化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以70%乙醇为洗脱剂,以总皂苷收率为指标,优选的工艺参数为:上样质量浓度0.976g/L、上样流速2.2mL/min、洗脱剂用量3.0BV(1BV=80mL,下同)、洗脱流速3.6mL/min,其总皂苷收率62.17%,总皂苷纯度41.22%;以总皂苷纯度为指标,优化的工艺参数为:上样质量浓度0.976g/L、上样流速2.8mL/min、洗脱剂用量0.6BV、洗脱流速0.8mL/min,其总皂苷收率41.25%,总皂苷纯度49.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莲 大孔树脂 总皂苷 纯化工艺 均匀设计
下载PDF
湿痹通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抗炎作用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姚红 杨飞燕 +2 位作者 刘昌盛 陈瑞旦 童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7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湿痹通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湿痹通高、低剂量组共5组,每组8只。采用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观察造模后8、72 h各组大鼠... 目的探讨湿痹通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湿痹通高、低剂量组共5组,每组8只。采用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观察造模后8、72 h各组大鼠炎症指数及功能障碍指数。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IL-1R)的含量。并测量各组大鼠单位面积关节软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R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炎症指数及功能障碍指数积分均比其它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IL-1、IL-1R含量及关节软组织内IL-1β、IL-1R的表达较其余各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关节软组织内IL-1β、IL-1R的表达湿痹通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痹通能改善动物模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血清及关节软组织内IL-1和IL-1R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湿痹通 炎症细胞因子 大鼠 七叶莲 土茯苓
下载PDF
七叶莲果实的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玉香 徐先祥 +2 位作者 陈剑雄 陈静 郑晨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397-398,402,共3页
目的:研究七叶莲果实水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疼痛模型、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疼痛模型评价水提物的镇痛作用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评价水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七叶莲果实水提物对热板、醋酸导致的疼痛,二甲苯所致的... 目的:研究七叶莲果实水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疼痛模型、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疼痛模型评价水提物的镇痛作用和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评价水提物的抗炎作用。结果:七叶莲果实水提物对热板、醋酸导致的疼痛,二甲苯所致的耳廓肿胀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七叶莲果实水提物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莲果实 抗炎 镇痛
下载PDF
鹅掌藤真菌病害的鉴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习平根 戚佩坤 姜子德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08-211,共4页
报道了为害广州地区鹅掌藤 (ScheffleraarboricolaHayata)的 6种病原真菌 ,即黑白拟茎点霉〔Phomopsismelaleuca (Berk .&M .A .Curtis)Grove〕 ,鹅掌柴叶点霉 (PhyllostictascheffleraeP .G .Xi.P .K .ChietZ .D .Jiang ) ,橄榄色... 报道了为害广州地区鹅掌藤 (ScheffleraarboricolaHayata)的 6种病原真菌 ,即黑白拟茎点霉〔Phomopsismelaleuca (Berk .&M .A .Curtis)Grove〕 ,鹅掌柴叶点霉 (PhyllostictascheffleraeP .G .Xi.P .K .ChietZ .D .Jiang ) ,橄榄色盾壳霉 (ConiothyriumolivaceumBon .) ,木忽木球座菌 (GuignardiaaraliaeGutner) ,烟草疫霉寄生变种〔Phy tophthoranicotianaevar.parasitica (Dast.)Waterh .〕和胶孢刺盘孢〔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Sacc .〕 ,其中鹅掌柴叶点霉为新种 ,黑白拟茎点霉为国内新纪录种。在大棚生产中 ,以烟草疫霉引起的叶疫病和胶孢刺盘孢引起的炭疽病发生普遍而严重。模式标本保存在华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藤 真菌病害 叶疫病 炭疽病 观赏植物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七叶莲多酚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申明 宁娜 +3 位作者 杨潇 马金林 李正江 王振吉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90-98,共9页
以七叶莲为试材,采用纤维素酶协同超声辅助提取七叶莲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条件,研究了七叶莲多酚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和亚硝酸盐(NO_(2)^(-))的清除能力,以期为综合开发利用七叶莲多酚... 以七叶莲为试材,采用纤维素酶协同超声辅助提取七叶莲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条件,研究了七叶莲多酚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和亚硝酸盐(NO_(2)^(-))的清除能力,以期为综合开发利用七叶莲多酚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七叶莲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40%,料液比1:35g·mL^(-1),酶解时间35min,超声功率350 W,酶解温度50℃,纤维素酶用量3.0%(以七叶莲干粉质量为基准,下同);在该条件下,七叶莲多酚提取量为(15.52±0.824)mg·g^(-1),与预测值(15.61mg·g^(-1))接近;七叶莲多酚对·OH、DPPH·和NO_(2)^(-)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且随多酚质量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强;七叶莲多酚质量浓度为0.137mg·mL^(-1)时,对·OH、DPPH·和NO_(2)^(-)的清除率分别为54.33%、91.14%和61.42%。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的多酚提取工艺参数准确可靠,可用于七叶莲多酚提取;七叶莲多酚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可作为食品及医药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莲 多酚 超声提取 响应面法 抗氧化性
下载PDF
两种鹅掌柴属植物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别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素珍 袁旭江 +1 位作者 李坤平 孙树周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694-2695,共2页
目的对七叶莲和广西鹅掌柴两种鹅掌柴属植物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了分离分析。结果七叶莲挥发油共鉴定出16个化合物,广西鹅掌柴挥发油共鉴定出了2... 目的对七叶莲和广西鹅掌柴两种鹅掌柴属植物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了分离分析。结果七叶莲挥发油共鉴定出16个化合物,广西鹅掌柴挥发油共鉴定出了20个化合物,其中共有成分8个。两者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很大差异,七叶莲挥发油中大部分是萜烯类化合物,以β-elemene和β-eudesmene和α-selinene为主,而广西鹅掌柴以α-curcumene,eudesm-7[11]-en-4-ol,1,4-dimethyl-8-isoproplderetricyclo(5,3,0,0(4,10))decan、Spathuleno为主。结论两者挥发油GC/MS分析图谱和成分存在明显差异。该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两者的分析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莲 广西鹅掌柴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