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Obesity Effects of Dietary d-Allulose and 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 in High-Fat Diet-Fed Rats
1
作者 Tatsuhiro Matsuo Chihiro Yokoyama +4 位作者 Takako Yamada Tetsuo Iida Susumu Mochizuki Akihide Yoshihara Kazuya Akimitsu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CAS 2024年第8期701-710,共10页
d-Allulose, a rare sugar, exerts anti-obesity effects by inhibiting hepatic lipogenesis and promoting energy expenditure. 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 (MCTs) consist of three medium-chain fatty acids connected by glycer... d-Allulose, a rare sugar, exerts anti-obesity effects by inhibiting hepatic lipogenesis and promoting energy expenditure. 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 (MCTs) consist of three medium-chain fatty acids connected by glycerol. MCTs have been extensively investigated for their ability to reduce body fat accumulation. We previously investigated the anti-obesity effects of a combination of dietary d-allulose and MCT (5% - 13%) in rats;however, we could not confirm the anti-obesity effects of MCT or observed synergetic effects between d-allulose and MCT on body fat loss. We speculated that our previous studies were influenced by the excessive amount of MCT in the diets.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we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anti-obesity effects of the simultaneous intake of d-allulose and MCT in rats fed an obesity-inducing high-fat diet with a low amount of MCTs (2%). Thirty-two male Wistar rats (3-week-ol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control, d-allulose, MCT, and d-allulose + MCT groups.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fed ad libitum on a control (no d-Allulose or MCT), 5% d-allulose, 2% MCT, or 5% d-allulose + 2% MCT diets for 16 weeks. Abdominal adipose tissue weigh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d-allulose diet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whereas no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results of the MCT-supplemented groups. The total body fat mas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d-allulose and MCT diet groups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but no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MCT-supplemented groups.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anti-obesity effects of dietary d-allulose were observed, and the effects of dietary MCTs were weaker than those of d-allulose. Moreover, we confirm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ietary d-allulose and MCT on indicators of obesity. Interestingly, their effects were not synergistic, as MCT supplementation offset the anti-obesity effects of dietary d-allulose. However, the specific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ose effects remain unknown, warranting further invest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re Sugar d-Allulose medium-chain triglycerides Body fat RAT
下载PDF
混料设计优化酶法制备中长链甘三酯复合酶配比
2
作者 金璐 张丽霞 +3 位作者 孙强 孙晓静 魏松丽 黄纪念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3-127,共5页
以癸酸插入率为指标,采用混料设计对酶法合成中长链甘三酯(MLCT)的3种Sn-1,3位特异性脂肪酶(Lipozyme RM IM、Lipozyme TL IM和NS40086)配比进行优化,并对MLCT产物的脂肪酸组成及复合酶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酶对MLCT产物癸酸... 以癸酸插入率为指标,采用混料设计对酶法合成中长链甘三酯(MLCT)的3种Sn-1,3位特异性脂肪酶(Lipozyme RM IM、Lipozyme TL IM和NS40086)配比进行优化,并对MLCT产物的脂肪酸组成及复合酶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酶对MLCT产物癸酸插入率的影响依次为NS40086>Lipozyme RM IM>Lipozyme TL IM,Lipozyme RM IM、Lipozyme TL IM和NS40086的最佳质量比为0.323∶0.122∶0.555,在此条件下MLCT产物的癸酸插入率为46.87%±0.24%,Sn-2位油酸含量为73.13%,Sn-1,3位癸酸含量为62.60%,制得的复合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料设计 中长链甘三酯(MLCT) 复合酶 插入率
下载PDF
脂肪酶催化油茶籽油制备中长链甘油三酯的研究
3
作者 袁传勋 王敏 金日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69-73,113,共6页
以油茶籽油和辛酸为底物,1,3-特异性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用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获得酯化反应制备MLM型中长链甘油三酯的最适条件:反应时间10 h、反应温度50℃、底物(油茶籽油∶辛酸)摩尔比1∶3.5;以底物质量为基准,固... 以油茶籽油和辛酸为底物,1,3-特异性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用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获得酯化反应制备MLM型中长链甘油三酯的最适条件:反应时间10 h、反应温度50℃、底物(油茶籽油∶辛酸)摩尔比1∶3.5;以底物质量为基准,固定化脂肪酶RM加入量9.0%、加水量4.0%,在此条件下辛酸插入率为54.51%,其中8.27%±0.14%的辛酸位于MLM型中长链甘油三酯的sn-2位上,MLM型中长链甘油三酯的酸价、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均符合植物油的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中长链甘油三酯 油茶籽油 辛酸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用于无痛胃镜诊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李中云 韦晓艳 +5 位作者 牙耀 文建乾 潘荣明 杨焱焰 邓良 梁彬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用于无痛胃镜诊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 I或Ⅱ级拟在静脉全身麻醉下行胃镜诊疗患者700例,年龄18~64岁,体质量45~75 kg,性别不限,随机分为七组(n=100):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组(P组)、阿芬...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用于无痛胃镜诊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 I或Ⅱ级拟在静脉全身麻醉下行胃镜诊疗患者700例,年龄18~64岁,体质量45~75 kg,性别不限,随机分为七组(n=100):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组(P组)、阿芬太尼组(各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0.1 ml/kg)5μg/kg(F5组)、6μg/kg(F6组)、7μg/kg(F7组)、8μg/kg(F8组)、9μg/kg(F9组)、10μg/kg(F10组)。采用双盲法给药。F5~F10组分别静脉注射阿芬太尼5、6、7、8、9、10μg/kg, P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 min后各组再缓慢推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直至改良清醒镇静(MOAA/S)评分为0分为止。记录诊疗时间、清醒时间、复苏时间、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用量、麻黄碱与阿托品使用情况、患者清醒后10 min VAS评分、麻醉者和术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P组比较,F5~F10各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用量减少,清醒时间、复苏时间缩短,清醒后10 min VAS评分、体动、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和低血压发生率降低,麻黄碱使用例数减少,麻醉者及术者满意度提高(P<0.05);与F5组比较,F7、F8、F9和F10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用量减少,体动、清醒后10 min VAS评分降低,F7、F8和F9组清醒时间和复苏时间缩短,呼吸暂停、低氧血症、低血压发生率及麻黄碱使用例数减少(P<0.05);与F8组比较,F6和F7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用量和体动发生率增加,F6和F10组清醒时间和复苏时间延长,F6、F7、F9和F10组呼吸暂停、低氧血症、低血压发生率及麻黄碱使用例数增加,麻醉者满意度降低(P<0.05)。结论 阿芬太尼5、6、7、8、9、10μg/kg复合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用于无痛胃镜诊疗,其阿芬太尼剂量8μg/kg更安全有效、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 无痛 胃镜诊疗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用于老年人无痛胃镜诊疗对复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中云 韦晓艳 +5 位作者 牙耀 文建乾 潘荣明 杨焱焰 邓良 梁彬 《右江医学》 2023年第8期697-700,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诊疗的复苏质量。方法选择2022年3月—12月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ASAⅠ~Ⅲ级拟在静脉全身麻醉下行胃镜诊疗的老年患者120例,年龄65~79岁,体重45~70 kg,性别不限...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诊疗的复苏质量。方法选择2022年3月—12月南宁市第三人民医院ASAⅠ~Ⅲ级拟在静脉全身麻醉下行胃镜诊疗的老年患者120例,年龄65~79岁,体重45~70 kg,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四组(每组30例):对照组(C组)及不同剂量阿芬太尼组(F5组、F7组和F9组)。F5组、F7组、F9组分别静脉注射阿芬太尼5μg/kg、7μg/kg、9μg/kg(各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0.1 mL/kg),C组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 min后各组再缓慢推注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0.8 mg/kg。术中出现呛咳或体动反应时,静脉追加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0.4 mg/kg。记录各组诊疗时间、苏醒时间、复苏时间、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追加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头晕、恶心呕吐及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F5组、F7组和F9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追加例数明显减少,苏醒时间和复苏时间明显缩短,体动、呼吸抑制和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F5组比较,F7组和F9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追加例数明显减少(P<0.05),体动反应、呼吸抑制及低血压发生率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F7组比较,F5组和F9组苏醒时间、复苏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阿芬太尼5μg/kg、7μg/kg、9μg/kg复合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用于老年人无痛胃镜诊疗效果均较好,但阿芬太尼7μg/kg复苏质量更高、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芬太尼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 复苏质量 胃镜诊疗 老年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大豆油和中链甘油三酸酯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6
作者 陈蓉 马冬阳 顾晓风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23年第10期103-107,共5页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大豆油和中链甘油三酸酯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气相色谱法测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大豆油和中链甘油三酸酯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及影响因素,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价,...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大豆油和中链甘油三酸酯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气相色谱法测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大豆油和中链甘油三酸酯含量的不确定度来源及影响因素,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价,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当大豆油质量分数为9.63%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10%(k=2)。当中链甘油三酸酯质量分数为10.00%时,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11%(k=2)。气相色谱法测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中大豆油和中链甘油三酸酯含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对照品和样品溶液制备过程。该不确定度评定为实验过程的控制和测定结果的评估提供了参考,有利于保证该类药品的质量控制水平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 气相色谱法 不确定度 大豆油 中链甘油三酸酯
下载PDF
中长链脂肪乳丙泊酚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奉光举 涂汉坤 +4 位作者 田亮 吕倩茹 马伦 廖绍宗 姚尚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61-864,共4页
目的探讨中长链脂肪乳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超4h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血脂代谢对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凭静脉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65~80岁,BMI 19.5... 目的探讨中长链脂肪乳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超4h的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血脂代谢对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凭静脉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65~80岁,BMI 19.5~29.4kg/m^2,ASAⅠ或Ⅱ级,按丙泊酚脂肪乳剂型不同随机分为两组:长链脂肪乳丙泊酚组(L组)和中长链脂肪乳丙泊酚组(M组),每组20例。丙泊酚血浆浓度2~3μg/ml诱导与维护,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芬太尼和维库溴铵,行气管插管,辅助瑞芬太尼维持麻醉镇痛,维持BIS值50~60,二氧化碳气腹压力12~15mmHg,术毕前5min停止输注静脉麻醉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意识消失浓度、术中丙泊酚总用量和平均用药量,记录术前1d和术后1d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ALT、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等肝功能指标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血脂指标;记录术前(T_0)、气腹后30min时(T_1)、气腹后60min时(T_2)、气腹后240min时(T_3)和术毕30min时(T_4)血浆ET、CGRP浓度。结果两组意识消失浓度、术中丙泊酚总用量和平均用药量、不同时点肝功能和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_0时比较,T_2时L组,T_1—T_3时M组ET_明显降低(P<0.01或P<0.05);T_1、T_2和T_4时L组,T_3时M组CGRP明显升高(P<0.01或P<0.05);与M组比较,T_1、T_2和T_4时L组ET,T_2和T_4时L组CGRP明显升高(P<0.01或P<0.05)。结论在4h腹腔镜高龄直肠癌根治术中,长链与中长链脂肪乳丙泊酚输注对肝功能及血脂代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脂溶性长链脂肪乳使血浆CGRP浓度增加,水溶性的中长链脂肪乳抑制血浆ET浓度,可能减轻二氧化碳气腹后对血管内皮系统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脂肪乳 中长链脂肪乳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甘油三酯
下载PDF
结构脂肪乳与中/长链脂肪乳对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营养支持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8
作者 彭娜 吕飞 郭秋霞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目的:比较结构脂肪乳和中/长链脂肪乳对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3月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6~24),试验组患者... 目的:比较结构脂肪乳和中/长链脂肪乳对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3月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6~24),试验组患者给予结构脂肪乳注射液(C6~24),剂量以等氮等热量原则计算,通过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注,每日16~18 h,连续输注7 d。观察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前清蛋白(PAB)、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AG)、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水平,记录住院时间、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7天,两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但试验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A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天,试验组患者TC、TAG、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结构脂肪乳较中/长链脂肪乳可减少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的肝脏代谢负担,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改善营养状况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结构脂肪乳 中链脂肪乳 长链脂肪乳 肝切除术 肠外营养
下载PDF
甲醇钠催化酯交换制备中/长链结构甘三酯 被引量:6
9
作者 彭亮 宋志华 +3 位作者 腾传震 范时根 王一茜 王兴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共5页
以中碳链甘三酯和大豆油为原料,以甲醇钠为催化剂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中/长链结构甘三酯。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甲醇钠添加量3个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0 min,甲醇钠添加量(以油质量计)0.3%时酯... 以中碳链甘三酯和大豆油为原料,以甲醇钠为催化剂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中/长链结构甘三酯。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甲醇钠添加量3个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0 min,甲醇钠添加量(以油质量计)0.3%时酯交换反应达到最佳状态,产物中中/长链结构甘三酯的含量为75.29%。通过正交极差分析得出,甲醇钠添加量是影响酯交换反应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链甘三酯 中/长链结构甘三酯 甲醇钠 酯交换
下载PDF
静脉用脂肪乳剂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林海冠 李宁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4-246,248,共4页
20世纪60年代,以大豆油(SO)为基础的脂肪乳剂开始应用于临床。但最近研究表明,SO中过多的ω-6PUFA和少量的ω-3PUFA对机体免疫功能不利,并可影响脂质过氧化。为此,各种新型脂肪乳通过改变脂肪乳剂中多不饱和酸、单不饱和酸、饱和脂肪酸... 20世纪60年代,以大豆油(SO)为基础的脂肪乳剂开始应用于临床。但最近研究表明,SO中过多的ω-6PUFA和少量的ω-3PUFA对机体免疫功能不利,并可影响脂质过氧化。为此,各种新型脂肪乳通过改变脂肪乳剂中多不饱和酸、单不饱和酸、饱和脂肪酸含量及来源,期望达到理想的ω-6/ω-3比值。以下就各种脂肪乳剂的营养、供能、代谢和免疫等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营养 脂肪乳剂 中/长链脂肪乳 鱼油 橄榄油 激斗脂肪乳 Α-生育酚
下载PDF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在小儿短小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安宁 陈娜 +1 位作者 丁莉莉 胡彬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833-834,856,共3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对血流动力学、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index,AAI)及注射痛的影响。方法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3~6岁择期行短小手术患儿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中/长... 目的观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对血流动力学、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index,AAI)及注射痛的影响。方法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3~6岁择期行短小手术患儿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中/长链丙泊酚静脉麻醉组(MCT/LCT组,n=25)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组(LCT组,n=25)。观察患儿麻醉前、麻醉后1 min、麻醉后5 min及苏醒后血流动力学、AAI数值,引起注射痛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各时点血流动力学、AAI数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MCT/LCT组FLACC评分为3.04±1.50,LCT组为4.4±1.64,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与丙泊酚具有相同的麻醉效果,但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引起的注射痛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丙泊酚中 长链脂肪乳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二氧化碳气腹下丙泊酚脂肪乳含量对血浆CGRP浓度与IL-6、TNF-α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奉光举 冯洁华 +4 位作者 罗晓敏 涂汉坤 聂玲 吕倩茹 姚尚龙 《现代医院》 2019年第6期904-907,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不同脂肪乳丙泊酚麻醉二氧化碳气腹下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与炎症介质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α)浓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60~80岁,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不同脂肪乳丙泊酚麻醉二氧化碳气腹下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与炎症介质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ɑ(TNF-α)浓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60~80岁,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MARSH模式血浆浓度靶控输注进行全凭丙泊酚麻醉诱导与维持,随机分为长链脂肪乳(LCT)组和中长链脂肪乳(MCT/LCT)组,协同芬太尼3μg/kg和维库溴铵0. 1 mg/kg气管插管,术中丙泊酚2~3μg/m L及瑞芬太尼0. 2~0. 25μg(kg·min)持续泵注,间断注射舒芬太尼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观察麻醉过程中CGRP、IL-6、TNF-α浓度变化及手术前后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各比例变化。结果 LCT组气腹后1 h、3 h及术后24 h CGRP浓度升高,两组气腹后3 h及术后24 h IL-6浓度上升,TNF-α浓度在手术前后变化不明显,LCT组术后48 h白细胞总数低于手术前。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气腹后IL-6浓度增加,但TNF-ɑ浓度、白细胞总数维持正常或下降,与中长链和长链脂肪乳维持及增加CGRP浓度产生抗炎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脂肪乳丙泊酚 中长链脂肪乳丙泊酚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ɑ
下载PDF
中链甘油三酯对高胆固醇血症小鼠胆固醇逆转运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新胜 刘钊 +6 位作者 王觐 张永 刘英华 徐庆 于晓明 杨雪艳 薛长勇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133-1136,共4页
目的观察中链甘油三酯(medium-chain triglyceride,MCT)对高胆固醇血症小鼠体质量、体脂、血清脂质水平及其体内胆固醇逆转运的影响。方法建立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模型,将30只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中链甘油三酯组(MCT组)和长链甘油三酯(lon... 目的观察中链甘油三酯(medium-chain triglyceride,MCT)对高胆固醇血症小鼠体质量、体脂、血清脂质水平及其体内胆固醇逆转运的影响。方法建立高胆固醇血症小鼠模型,将30只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中链甘油三酯组(MCT组)和长链甘油三酯(long-chain triglyceride,LCT)组,给予含2%MCT和2%LCT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3个月后,腹腔注射富含3H胆固醇的RAW264.7巨噬细胞悬液,单笼饲养3 d,收集每天粪便,腹主动脉取血,测量体长、肝及附睾脂肪组织。测定血清脂质,用液闪计数仪测定血清、肝及粪便中3H胆固醇放射活性。结果实验结束时,与LCT组相比,MCT组小鼠空腹体质量、体质量增加量、Lee氏指数、附睾脂肪重量及血清T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两组血清HDL-C、n-HDL-C和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CT组比较,MCT组血清和肝3H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48 h粪便中3H胆固醇流出量及72 h总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 MCT能够减轻高胆固醇血症小鼠体质量,减少体脂肪积累和改善胆固醇代谢,且能促进体内胆固醇的逆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逆转运 中链甘油三酯 长链甘油三酯 3H-胆固醇
下载PDF
酶法酯交换催化合成中/长链结构甘三酯原料药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宋志华 黄健花 +2 位作者 彭亮 金青哲 王兴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34,共4页
该文以中碳链甘三酯和大豆油为原料,对酶法酯交换催化合成中/长链结构甘三酯的工艺进行研究。系统研究了脂肪酶的种类、脂肪酶添加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四个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脂肪酶TL IM,脂肪酶添加量5%(以... 该文以中碳链甘三酯和大豆油为原料,对酶法酯交换催化合成中/长链结构甘三酯的工艺进行研究。系统研究了脂肪酶的种类、脂肪酶添加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四个因素对酯交换反应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脂肪酶TL IM,脂肪酶添加量5%(以油重计),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0 min时酯交换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中/长链结构甘三酯的含量为73.73%,符合结构甘油三酯进口药品注册标准的含量要求。正交极差分析结果显示,选定脂肪酶的添加量是影响酯交换反应程度最重要的因素,反应温度次之,反应时间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碳链甘三酯 中/长链结构甘三酯 原料药 脂肪酶TL IM 酯交换
下载PDF
两种脂肪乳剂对兔血脂血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孟菂 蔡威 +1 位作者 张伟利 吴圣楣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比较含中链甘油三酯(MCT/LCT)脂肪乳剂及只含长链甘油三酯(LCT)脂肪乳剂对兔血脂清除率及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兔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MCT/LCT,B组使用LCT,脂肪乳剂剂量均为2g/kg·d。结果二组实验兔血清甘油... 目的比较含中链甘油三酯(MCT/LCT)脂肪乳剂及只含长链甘油三酯(LCT)脂肪乳剂对兔血脂清除率及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兔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MCT/LCT,B组使用LCT,脂肪乳剂剂量均为2g/kg·d。结果二组实验兔血清甘油三酯(TG)及血清总游离脂肪酸(FFA)在滴注结束后均有显著升高,但A组均较早恢复到基础值。B组血清总胆固醇(TC)在滴注结束后有显著升高,二组血糖均有升高,B组升高的程度大于A组。结论中链甘油三酯(MCT)从体内廓清较快,对血脂及血糖内环境的稳定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链甘油三酯 脂肪乳剂 全胃肠外营养 LCT
下载PDF
中、长链脂肪乳剂对肝硬变门脉高压手术前后脂肪廓清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秦环龙 吴肇汉 《临床外科杂志》 1999年第1期8-10,共3页
选择肝硬变门脉高压病人15例,随机分为两组:长链脂肪乳剂组(n=8,简称LCT组),中/长链脂肪乳剂组(n=7,简称MCT组)。LCT组脂肪能源由20%-Intralipid提供,MCT组由20%-LipofundinMCT/LCT组成。糖脂供热比为2:1,全部营养... 选择肝硬变门脉高压病人15例,随机分为两组:长链脂肪乳剂组(n=8,简称LCT组),中/长链脂肪乳剂组(n=7,简称MCT组)。LCT组脂肪能源由20%-Intralipid提供,MCT组由20%-LipofundinMCT/LCT组成。糖脂供热比为2:1,全部营养素配制成全营养混合液(TNA),连续观察1周。在术前、术后1天、7天作脂肪廓清试验(IVFTT),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注射后5、30、60及90分钟时亚油酸、亚麻酸、辛酸及癸酸的含量以及甘油三酯(TG)含量,并根据药代动力学一室模型计算清除率和半衰期。结果表明,术后第1天LCT组脂肪清除率明显加快,半衰期显著缩短,MCT组在手术前后均处于较高水平的代谢清除,表现出更快的代谢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剂 肝硬变 脂肪廓清 门静脉高压
下载PDF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在婴幼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静 李晓红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在婴幼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并评价其对血流动力学、苏醒期质量以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手术的1个月至3岁患儿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组(M组)和七氟烷组(S组),每组25例,M组和... 目的:观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在婴幼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并评价其对血流动力学、苏醒期质量以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手术的1个月至3岁患儿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组(M组)和七氟烷组(S组),每组25例,M组和S组分别以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和七氟烷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观察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时(T1)、术毕(T2)、拔管即刻(T3)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至拔管时间,同时记录患儿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的情况;在术前、术毕和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2 m L,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结果:与T0相比,2组T1时刻的HR、MAP均显著降低(P<0.05);M组自主呼吸恢复至拔管的时间显著短于S组(P<0.01);M组躁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少于S组(P<0.05~P<0.01);2组术毕及术后24 h ALT及AST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可安全用于婴幼儿麻醉,具有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优点,且短时间内手术使用并不影响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婴幼儿 丙泊酚 中长链脂肪乳
下载PDF
输入不同链长的脂肪乳剂后血中酮体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乃发 蒋朱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24-428,共5页
应用酶促法研究了输入不同链长的脂肪乳剂后病人血中酮体的变化。其中第一组8例病人接受输入剂量为0.14g/kg.h的中链或长链脂肪乳剂的廓清实验,第二组的12例病人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接受输入剂量为0.06g/kg.h的... 应用酶促法研究了输入不同链长的脂肪乳剂后病人血中酮体的变化。其中第一组8例病人接受输入剂量为0.14g/kg.h的中链或长链脂肪乳剂的廓清实验,第二组的12例病人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接受输入剂量为0.06g/kg.h的中链或长链的脂肪乳剂。而且还测定了30例正常人(男女各15例)血清β-羟丁酸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中链脂肪乳剂在廓清剂量时,血中酮体高于正常水平,而在常规胃肠外营养支持时,中链脂肪乳剂或长链脂肪乳剂均无血酮体升高现象,在临床上应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剂 胴体 血清 羟丁酸
下载PDF
中长链脂肪酸丙泊酚减轻小儿注射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彭文勇 上官王宁 +1 位作者 杜光生 连庆泉 《浙江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317-320,共4页
目的观察中长链脂肪酸丙泊酚是否能减轻小儿静脉麻醉诱导注射痛。方法对择期儿科手术的16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S组、L组、L+P组和M组,每组各40例。S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2ml,30s后注射丙泊酚2.5mg/kg(1%丙泊酚18ml+2ml氯化... 目的观察中长链脂肪酸丙泊酚是否能减轻小儿静脉麻醉诱导注射痛。方法对择期儿科手术的16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S组、L组、L+P组和M组,每组各40例。S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2ml,30s后注射丙泊酚2.5mg/kg(1%丙泊酚18ml+2ml氯化钠溶液);L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0.5mg/kg(稀释成2ml),30s后注射丙泊酚2.5mg/kg(1%丙泊酚18ml+2ml氯化钠溶液);L+P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2ml,30s后注射利多卡因混合丙泊酚2.5mg/kg(1%丙泊酚18ml+2%利多卡因2ml);M组: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2ml,30s后注射中长链脂肪酸丙泊酚2.5mg/kg(1%中长链脂肪酸丙泊酚18ml+2ml氯化钠溶液)。丙泊酚注射期间使用VRS四分法对患儿进行注射痛评分;并记录丙泊酚注射前和注射时心率,观察注射过程和注射后的不良反应,评价各组疼痛发生率及程度。结果 4组患儿注射痛发生率分别是:S组38例(95%),L组32例(80%),L+P组20例(50%),M组19例(47.5%),L组、L+P组、M组注射痛发生率均低于S组38例(均P<0.05),L+P组、M组注射痛发生率低于L组(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丙泊酚注射时心率均增快(P<0.05);与S组比较,丙泊酚注射时L+P组、M组心率低于S组(P<0.05),与L组比较,丙泊酚注射时L+P组心率低于L组(P<0.05);其余各组患儿丙泊酚注射时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长链脂肪酸丙泊酚能减轻小儿静脉麻醉诱导注射痛,与利多卡因混合丙泊酚注射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链脂肪酸丙泊酚 注射痛 利多卡因 丙泊酚
下载PDF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复合利多卡因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钢 解珂 扬程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931-933,共3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复合利多卡因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无痛胃镜检查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为丙泊酚长链脂肪乳组,B组为丙泊酚长链脂肪乳+利多卡因组,C组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组... 目的:观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复合利多卡因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行无痛胃镜检查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为丙泊酚长链脂肪乳组,B组为丙泊酚长链脂肪乳+利多卡因组,C组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组,D组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利多卡因组。麻醉诱导后,待患者呼之不应、睫毛反射消失后实施胃镜检查。记录2组患者注药前5 min、检查开始即刻、检查结束后5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4组患者年龄、体重、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及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4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脉搏氧饱和度较麻醉前均有所下降,心率反射性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呛咳恶心呕吐、体动、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注射痛显著高于其他3组,B组和C组注射痛发生率相似,D组的发生率最低(P<0.05)。结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复合利多卡因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术起效快,苏醒时间短,呼吸抑制轻,注射痛不明显,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中长链脂肪乳 无痛胃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