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研究四题
1
作者 郑传寅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96-106,共11页
“梅兰芳体系”是1935年3月梅兰芳访苏时由苏联媒体和艺术家最先提出来的命题,我国国内的这一命题则是由黄佐临最先提出来的,这一命题的提出与“斯坦尼体系”的命题有关。但我国国内部分学者对梅兰芳是否建构了自己的体系、“梅体系”... “梅兰芳体系”是1935年3月梅兰芳访苏时由苏联媒体和艺术家最先提出来的命题,我国国内的这一命题则是由黄佐临最先提出来的,这一命题的提出与“斯坦尼体系”的命题有关。但我国国内部分学者对梅兰芳是否建构了自己的体系、“梅体系”是否能代表中国戏曲体系,它能否与“斯坦尼体系”“布莱希特体系”相比并,均存有异议。在笔者看来,“梅体系”完全可以成立。所谓“体系”是指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若干成分所构成的整体。“梅体系”是指其表演艺术体系,包含剧目系统、扮相系统、身段系统、声腔系统、理论系统,涵容了从剧本创作到舞台表演的全过程,完全可以代表中国戏曲表演体系,也完全可以与“斯坦尼体系”“布莱希特体系”相比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梅兰芳体系” 表演艺术体系 戏曲表演 中国戏曲
下载PDF
“梅党”与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的建构
2
作者 郑传寅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5期5-16,共12页
“梅党”之发轫在民国初年,20世纪20—40年代成为广为人知的称谓。“梅党”的形成得益于现代教育,是现代教育造就了这一不同于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新型知识分子群落,是现代教育改变了传统读书人不与“戏子”结交的观念,为“梅党”的形成提... “梅党”之发轫在民国初年,20世纪20—40年代成为广为人知的称谓。“梅党”的形成得益于现代教育,是现代教育造就了这一不同于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新型知识分子群落,是现代教育改变了传统读书人不与“戏子”结交的观念,为“梅党”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和机遇。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的建构与国际认同均与“梅党”助力有极大关系。梅兰芳的新编戏,大多由“梅党”中人为其量身打造;新编戏的身段除了梅兰芳自己琢磨、创造外,也不乏“梅党”中人的“匡正”;“梅党”中人撰写戏评,对梅兰芳所演剧目不吝赞美。“梅党”人脉广、资源丰,梅兰芳出国演出的对外联络、经费筹措、剧目遴选、编撰及翻译宣传资料等,均有“梅党”助力。由此可见,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不单是梅兰芳的个人创造,也是时代的馈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党” 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 建构 现代教育
下载PDF
对“梅兰芳表演体系”的质疑 被引量:8
3
作者 邹元江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2-128,121,共8页
对"梅兰芳表演体系"的预设是难以成立的。梅兰芳的表演特征不能构成一个独立自足的审美"体系"。梅兰芳的表演所依凭的理念是驳杂含混、自相9牾的。他的文化底蕴限制了他的判断力和理解力。他似乎在向我们说着什么,... 对"梅兰芳表演体系"的预设是难以成立的。梅兰芳的表演特征不能构成一个独立自足的审美"体系"。梅兰芳的表演所依凭的理念是驳杂含混、自相9牾的。他的文化底蕴限制了他的判断力和理解力。他似乎在向我们说着什么,通过他的回忆录、文章等,但他其实在说着并不属于他的两种话语,他有时甚至像傀儡一样由"他人"决定他该如何说。所以,任何对"梅兰芳表演体系"的论证都是理据不足,因而也是无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表演体系” 质疑 戏曲艺术 文化精神
下载PDF
齐如山与梅派表演艺术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军 王金华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72-75,共4页
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梅派表演形成现在这样的风格,是与齐如山的密切合作分不开的。齐、梅合作编、排了许多戏,这些戏大多成为梅派的经典剧目,而齐如山是这些戏的主要编剧人,也是这些戏的"舞蹈导演"。齐如山还在梅兰芳1930年... 梅兰芳成为京剧大师、梅派表演形成现在这样的风格,是与齐如山的密切合作分不开的。齐、梅合作编、排了许多戏,这些戏大多成为梅派的经典剧目,而齐如山是这些戏的主要编剧人,也是这些戏的"舞蹈导演"。齐如山还在梅兰芳1930年访美演出中起到了总策划人般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 梅派 表演艺术 导演
下载PDF
“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说的是与非 被引量:2
5
作者 郑传寅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0年第4期1-19,F0002,共20页
“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说的提出一直可以追溯到1935年春梅兰芳第一次访苏时苏联人关于梅兰芳“创造了自己的戏剧体系”的赞词之上。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斯坦尼体系”的膜拜激发了学界将中国戏剧也称作“体系”并与世界上其他戏剧体... “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说的提出一直可以追溯到1935年春梅兰芳第一次访苏时苏联人关于梅兰芳“创造了自己的戏剧体系”的赞词之上。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斯坦尼体系”的膜拜激发了学界将中国戏剧也称作“体系”并与世界上其他戏剧体系进行比较研究的冲动。20世纪60年代初,黄佐临“三个不同戏剧观”的命题中已暗含斯坦尼、布莱希特、梅兰芳“三个体系”的提法。1988年,黄佐临在一次学术讲演中对此作了确认。1981年,我国报刊上已有“梅兰芳体系”是“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的提法,但1982年孙惠柱提出的“三大戏剧体系”说影响最大。“世界三大戏剧体系”说有缺乏世界性和逻辑前提不一致的缺陷,有学者提出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才是“世界三大戏剧体系”,此说亦存在三者“不可比并”的问题。将梅兰芳的表演艺术称作“体系”则具有合理性,这个“体系”由梅兰芳的表演艺术实践及蕴涵其中的美学观念、梅兰芳自己的理论总结、国内外学人对梅兰芳的研究等所构成。“体系”之建构除梅兰芳的杰出贡献之外,还有赖多方助力。“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承载了戏曲的优良传统,是“中国戏曲体系”的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 三个不同戏剧观 世界三大戏剧体系
下载PDF
梅兰芳1919年首次访日演出的传播路线与剧目筛选 被引量:1
6
作者 俞丽伟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39-145,共7页
梅兰芳1919年首次访日演出是梅氏戏曲艺术亚洲传播的第一站,开启了梅氏戏曲海外演出的先河,是中国戏曲海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路线与剧目筛选既体现了梅兰芳的戏曲艺术传播策略,也是日方基于本国文化环境及商业考量的出发点。
关键词 梅兰芳 海外传播 剧目 戏曲艺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