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i Lanfang──the Master Peking Opera Actor and the Mei Lanfang Peking Opera Troupe
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7年第1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In mei lanfang the Master Peking Opera Actor and the mei lanfang Peking Opera Troupe
下载PDF
The Great Man of a Generation-In Celebration of the Centenary of theBirth of Mei Lanfang
2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4年第6期7-9,共3页
关键词 MAN The Great Man of a Generation-In Celebration of the Centenary of theBirth of mei lanfang
下载PDF
Developing National Art and Encouraging the National Spirit—A Speech by Jiang Zemin at a Forum to Mark the Gentenary of the Birth of Mei Lanfang and Zhou Xinfang
3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5年第4期3-4,共2页
关键词 A Speech by Jiang Zemin at a Forum to Mark the Gentenary of the Birth of mei lanfang and Zhou Xinfang
下载PDF
Mei Lanfang Grand Theater
4
作者 TANG YUANKAI 《Beijing Review》 2008年第4期27-27,共1页
Mei Lanfang Grand Theater opened to the public in late November 2007.The theater is located at the north end of the Financial Street,Xicheng District.it is a fan-shaped building with a stylish steel and glass structur... Mei Lanfang Grand Theater opened to the public in late November 2007.The theater is located at the north end of the Financial Street,Xicheng District.it is a fan-shaped building with a stylish steel and glass structure.The interior of the theater features some key ingredi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such as magnificent bright red columns and walls,which are often seen in royal pal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i lanfang Grand Theater
原文传递
Mei Lanfang Immortalized on Screen
5
作者 ZAN JIFANG 《Beijing Review》 2007年第33期44-44,共1页
New movie sets out to capture inner world of China’s most well-known Peking Opera performer To Chinese, he is a legend, an ethereal grand master of Peking Opera whose movements embody the
关键词 mei lanfang Immortalized on Screen
原文传递
《梅氏缀玉轩剧目》考论
6
作者 郑传寅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2,共8页
考索梅兰芳能演和已演剧目是研究梅兰芳表演艺术的重要课题,但因缺乏全面准确的记载,加之统计方法有异,故人言人殊。新发现梅兰芳纪念馆藏有《梅氏缀玉轩剧目》抄本一册,其著录的105个剧目大部分是梅兰芳的演出剧目,有些则是能演而未演... 考索梅兰芳能演和已演剧目是研究梅兰芳表演艺术的重要课题,但因缺乏全面准确的记载,加之统计方法有异,故人言人殊。新发现梅兰芳纪念馆藏有《梅氏缀玉轩剧目》抄本一册,其著录的105个剧目大部分是梅兰芳的演出剧目,有些则是能演而未演的剧目。著录者不是梅兰芳本人,很可能是著有《梅屑》一文的亚庸。其著录的最后一个剧目《花蕊夫人》,有人认为是尚小云所编演,但其问世早于尚小云编演的同名剧目。《梅氏缀玉轩剧目》未著录1927年12月26日在北平首演的古装新戏《俊袭人》,据此可推断其写定时间在1927年底之前。《梅氏缀玉轩剧目》出自梅兰芳故居,著录虽有遗漏,但它是当时著录梅氏能演和已演剧目最多的文献,既可从中一窥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青年梅兰芳超群的艺术功力,亦可见我国戏曲史由以剧作家和文本为中心向以演员和舞台表演为中心转型之新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演出剧目 《梅氏缀玉轩剧目》抄本
下载PDF
民族声乐作品演唱中京剧唱腔风格的运用分析——以歌曲《梅兰芳》《贵妃醉酒》为例
7
作者 张瑞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4-78,共5页
在我国“音乐传统”的传承延续过程中,京剧唱腔与民族声乐之间相互借鉴、融合,形成了一批新生的、特色鲜明的,最具京剧唱腔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歌曲《梅兰芳》《贵妃醉酒》这两首具有京剧唱腔风格与韵味儿的民族声乐作品,都与京剧唱腔... 在我国“音乐传统”的传承延续过程中,京剧唱腔与民族声乐之间相互借鉴、融合,形成了一批新生的、特色鲜明的,最具京剧唱腔风格的民族声乐作品。歌曲《梅兰芳》《贵妃醉酒》这两首具有京剧唱腔风格与韵味儿的民族声乐作品,都与京剧唱腔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本文在研究中分析了《梅兰芳》《贵妃醉酒》作品对京剧唱腔风格的运用,同时对作品演唱中京剧唱腔风格运用的情况进行了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声乐 京剧唱腔风格 《梅兰芳》 《贵妃醉酒》
下载PDF
借力与合力——从民国报刊看1946年“梅程竞演”
8
作者 柳琳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3,共7页
梅兰芳和程砚秋在20世纪40年代的艺术交往中存在一个特别的现象:他们共同经历了抗战时期的艺术暂停期,又在1946年末至1947年初的上海打起了对台。他们之间是“交谊”还是“竞争”成为过往研究关注的核心。1946年的报刊对于对台戏的报道... 梅兰芳和程砚秋在20世纪40年代的艺术交往中存在一个特别的现象:他们共同经历了抗战时期的艺术暂停期,又在1946年末至1947年初的上海打起了对台。他们之间是“交谊”还是“竞争”成为过往研究关注的核心。1946年的报刊对于对台戏的报道可以分为邀约(1946年9月末至10月初)、梅兰芳登台前(1946年10月)、演出开始后(1946年11月)、梅程对台格局已成(1946年11月末至12月初)等四个阶段,对不同阶段的主题进行梳理,可以展示20世纪40年代梅兰芳与程砚秋在上海携手戏院带动京津等地的戏曲表演者,以借力与合力的方式,共同为京剧寻找出路这一历史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程砚秋 1946年 上海 对台戏
下载PDF
民国时期梅兰芳、杜威与中美跨文化交流
9
作者 洪朝辉 董存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6-88,共13页
梅兰芳访美与杜威访华通过由浅入深地与“他者”交流,再进行由表及里的文化磨合,最后推动由点到面的文化外交,为中美艺术与学术的交流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梅兰芳1930年访美与杜威1919年访华各自代表了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的努... 梅兰芳访美与杜威访华通过由浅入深地与“他者”交流,再进行由表及里的文化磨合,最后推动由点到面的文化外交,为中美艺术与学术的交流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梅兰芳1930年访美与杜威1919年访华各自代表了中学西传和西学东渐的努力。尽管他们访问的时间和主题不同,但他们所从事的国际交流见证了中美跨文化研究的基本要义。首先,他们通过交流,从“他者”的反馈和折射,深化了对自我的认知,为完善和重塑自我提供条件。其次,他们通过浅层的顺应、深层的适应和更高层次的融合,促使中美社会和大众接受了他们的文化传播,而且通过与当地文化的磨合与耦合,创造性地推动了文化本土化的效能。最后,跨文化交流往往具有文化外交和民间外交的功能,梅兰芳与杜威在他国的文化交流中,难免对中美两国的民间外交产生影响,并在各自讲述文化故事的过程中,推动了两国关系的改善与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访美 杜威访华 跨文化 文化本土化 文化外交
下载PDF
“跨文化戏剧”视角下英语学界的梅兰芳研究综述(1990—2023)
10
作者 徐玮 张婷婷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3期50-60,共11页
作为中国京剧大师和文化使者,梅兰芳曾访问日本、美国和苏联。尤其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访问苏联,更是将中国戏曲推向世界,使中国戏曲获得西方戏剧界“他者”的认同,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东西方戏剧实践与理论的发展。梅兰芳在海外的深... 作为中国京剧大师和文化使者,梅兰芳曾访问日本、美国和苏联。尤其1930年访问美国、1935年访问苏联,更是将中国戏曲推向世界,使中国戏曲获得西方戏剧界“他者”的认同,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东西方戏剧实践与理论的发展。梅兰芳在海外的深远影响,不囿于出访演出一时,时至今日仍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论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语学界从国际传播和跨文化戏剧等角度,将梅兰芳表演艺术放置于东西戏剧的世界格局及文化语境中进行诠释,带来了新的研究方法与理论视角。通过梳理30年来英语学界关于梅兰芳研究的重要成果,分析其所呈现的理论视角与研究特点,或可在方法论上推进我们对东西戏剧交流研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戏剧 梅兰芳 海外研究
下载PDF
梅兰芳访美前后的唱谱编创与传播策略——以三部《梅兰芳歌曲谱》为考察基点 被引量:1
11
作者 丁淑梅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5期17-26,共10页
1930年梅兰芳访美,京剧走出国门,引发“梅兰芳热”。作为中国戏曲与世界对话的一次文化之旅,其间许多事件受到空前关注并被讨论。在形成域内外“梅兰芳热”的文化链条上,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深入考量。《梅兰芳歌曲谱》开创中西合译谱... 1930年梅兰芳访美,京剧走出国门,引发“梅兰芳热”。作为中国戏曲与世界对话的一次文化之旅,其间许多事件受到空前关注并被讨论。在形成域内外“梅兰芳热”的文化链条上,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深入考量。《梅兰芳歌曲谱》开创中西合译谱的新式记谱法,为打造梅派艺术唱腔、舞蹈和音乐境界多有襄助、为国乐与国剧走向世界奠定了重要基础。《梅兰芳歌曲谱》的创谱刊传、表演实践与传播策略,显示出彼时代文化巨匠和演剧学者站在中西文化对话的历史交汇点上不断审视旧剧命运、新剧改良与国剧开新的求索历程,开启了以京剧和昆曲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戏曲面向未来、迈向现代戏曲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访美 《梅兰芳歌曲谱》 唱谱编创 传播策略
下载PDF
戏剧启蒙与都市审美——论民国京剧“红楼戏”的两种价值取向
12
作者 许莲花 夏多多 《城市学刊》 2023年第1期103-108,共6页
民国初期,随着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蔡元培、鲁迅等人对西方民主、自由、科学思想的推介,京剧界内部的民主思想高涨,以梅兰芳、欧阳予倩为代表的“红楼戏”创作,形成了较为积极、鲜明的反封建的价值取向。另外,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都市文化... 民国初期,随着新文化运动倡导者蔡元培、鲁迅等人对西方民主、自由、科学思想的推介,京剧界内部的民主思想高涨,以梅兰芳、欧阳予倩为代表的“红楼戏”创作,形成了较为积极、鲜明的反封建的价值取向。另外,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都市文化极度繁荣,大批新市民娱乐消遣的需求刺激“红楼戏”产生了着眼于追新逐异、言情风月的娱乐价值取向。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不管是反封建还是娱乐价值取向,最终都让位于救亡图存,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戏” 梅兰芳 欧阳予倩 荀慧生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研究四题
13
作者 郑传寅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96-106,共11页
“梅兰芳体系”是1935年3月梅兰芳访苏时由苏联媒体和艺术家最先提出来的命题,我国国内的这一命题则是由黄佐临最先提出来的,这一命题的提出与“斯坦尼体系”的命题有关。但我国国内部分学者对梅兰芳是否建构了自己的体系、“梅体系”... “梅兰芳体系”是1935年3月梅兰芳访苏时由苏联媒体和艺术家最先提出来的命题,我国国内的这一命题则是由黄佐临最先提出来的,这一命题的提出与“斯坦尼体系”的命题有关。但我国国内部分学者对梅兰芳是否建构了自己的体系、“梅体系”是否能代表中国戏曲体系,它能否与“斯坦尼体系”“布莱希特体系”相比并,均存有异议。在笔者看来,“梅体系”完全可以成立。所谓“体系”是指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若干成分所构成的整体。“梅体系”是指其表演艺术体系,包含剧目系统、扮相系统、身段系统、声腔系统、理论系统,涵容了从剧本创作到舞台表演的全过程,完全可以代表中国戏曲表演体系,也完全可以与“斯坦尼体系”“布莱希特体系”相比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梅兰芳体系” 表演艺术体系 戏曲表演 中国戏曲
下载PDF
从梅兰芳巡美演出看美国的中国形象
14
作者 刘娜 《运城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96-100,共5页
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京剧的发展离不开众多艺术家的改良和推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将京剧带到海外的并掀起一场“京剧热”的梅兰芳。梅兰芳的美国之行不仅是为了传播中国文化,还旨在展示中国国民的形象... 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京剧的发展离不开众多艺术家的改良和推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将京剧带到海外的并掀起一场“京剧热”的梅兰芳。梅兰芳的美国之行不仅是为了传播中国文化,还旨在展示中国国民的形象。本文根据1930年美国报刊对梅兰芳访美演出的评论,考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观众对中国的看法,解构其中隐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话语。本文认为美国观众眼中的梅兰芳是台上传统的女性化形象与台下现代男性公民形象的辩证统一,既满足了美国人对中国的东方主义凝视,促进了京剧在美国的广泛传播,又冲击了美国人的西方中心主义思想,改善了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希望本文能够为我国正确有效地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增强国家软实力提供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京剧 美国的中国形象
下载PDF
论程鹏举故事的戏曲改编
15
作者 司若兰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7-75,共9页
程鹏举故事以叙写夫妻离合之情而广为人知,元代以来流传四种相关戏曲,分别为青阳腔《易鞋记》、昆曲《分鞋记》、梨园戏《程鹏举》和京剧《生死恨》。明清时期《易鞋记》与《分鞋记》多有讹误现象,其中《易鞋记》现存全刻本,《分鞋记》... 程鹏举故事以叙写夫妻离合之情而广为人知,元代以来流传四种相关戏曲,分别为青阳腔《易鞋记》、昆曲《分鞋记》、梨园戏《程鹏举》和京剧《生死恨》。明清时期《易鞋记》与《分鞋记》多有讹误现象,其中《易鞋记》现存全刻本,《分鞋记》留有九出残曲。《程鹏举》与其他三种戏曲剧情和人物塑造多有不同,应分属另一种故事系统。两种故事系统并立发展,出现了情节融合的现象。此外,四种戏曲发挥剧种优势,彰显了不同剧种的艺术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鹏举 《易鞋记》 青阳腔 昆曲 梅兰芳
下载PDF
“梅党”与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的建构
16
作者 郑传寅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5期5-16,共12页
“梅党”之发轫在民国初年,20世纪20—40年代成为广为人知的称谓。“梅党”的形成得益于现代教育,是现代教育造就了这一不同于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新型知识分子群落,是现代教育改变了传统读书人不与“戏子”结交的观念,为“梅党”的形成提... “梅党”之发轫在民国初年,20世纪20—40年代成为广为人知的称谓。“梅党”的形成得益于现代教育,是现代教育造就了这一不同于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新型知识分子群落,是现代教育改变了传统读书人不与“戏子”结交的观念,为“梅党”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和机遇。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的建构与国际认同均与“梅党”助力有极大关系。梅兰芳的新编戏,大多由“梅党”中人为其量身打造;新编戏的身段除了梅兰芳自己琢磨、创造外,也不乏“梅党”中人的“匡正”;“梅党”中人撰写戏评,对梅兰芳所演剧目不吝赞美。“梅党”人脉广、资源丰,梅兰芳出国演出的对外联络、经费筹措、剧目遴选、编撰及翻译宣传资料等,均有“梅党”助力。由此可见,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不单是梅兰芳的个人创造,也是时代的馈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党” 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 建构 现代教育
下载PDF
“三大戏剧体系”的缘起、衍变及其争论
17
作者 康建兵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65-171,共7页
“三大戏剧体系”说源自1962年黄佐临的《漫谈“戏剧观”》中提出的“三种戏剧观”,此后孙惠柱先后提出过两个版本的“三大戏剧体系”,当前又逐步转向聚焦梅兰芳体系,引申出对京剧艺术表演体系、古典戏曲表演美学、戏曲表演体系等的讨... “三大戏剧体系”说源自1962年黄佐临的《漫谈“戏剧观”》中提出的“三种戏剧观”,此后孙惠柱先后提出过两个版本的“三大戏剧体系”,当前又逐步转向聚焦梅兰芳体系,引申出对京剧艺术表演体系、古典戏曲表演美学、戏曲表演体系等的讨论。理清“三大戏剧体系”的缘起、衍变及其论争,有助于深化对传统戏曲与现代戏剧、梅兰芳与中国戏曲美学关系等问题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戏剧体系” 黄佐临 孙惠柱 梅兰芳体系
下载PDF
签约与垄断:孤岛时期京伶赴沪演出情况考察——以梅兰芳、程砚秋两家为例
18
作者 张婷婷 黄承悦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5期27-35,共9页
孤岛时期的上海演剧市场,在特殊的政治与商业环境下,竞争日益白热化。争抢名角与垄断名角,成为获利最大化的形式。作为四大名旦中影响力最大的两位京伶,梅兰芳与程砚秋都在孤岛时期受邀赴沪演出,梅兰芳成为上海剧场争抢订约的名角,程砚... 孤岛时期的上海演剧市场,在特殊的政治与商业环境下,竞争日益白热化。争抢名角与垄断名角,成为获利最大化的形式。作为四大名旦中影响力最大的两位京伶,梅兰芳与程砚秋都在孤岛时期受邀赴沪演出,梅兰芳成为上海剧场争抢订约的名角,程砚秋与秋声社被黄金大戏院“垄断”。两种竞争模式都为戏院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以梅兰芳与程砚秋在上海演出的商业模式与票房收入为考察视角,可窥见孤岛时期京伶赴沪演出的生态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程砚秋 上海孤岛时期 京剧市场
下载PDF
国剧陈列馆沿革考
19
作者 高柯立 蒋凯运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62-368,共7页
文章对国剧陈列馆从20世纪30年代筹备到成立的过程,以及在抗战期间的艰难维持和抗战胜利后的恢复,乃至建国后的去向,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考察。国剧陈列馆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政、学、戏曲界等多方关注和呼应,所搜集和收藏的戏曲文物也多得... 文章对国剧陈列馆从20世纪30年代筹备到成立的过程,以及在抗战期间的艰难维持和抗战胜利后的恢复,乃至建国后的去向,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考察。国剧陈列馆在此过程中得到了政、学、戏曲界等多方关注和呼应,所搜集和收藏的戏曲文物也多得以保存和延续至今,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通过梳理国剧陈列馆的沿革,我们可以发现齐如山等人抓住博物馆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契机,创造性地利用国剧陈列馆来收集、保存和研究戏曲文物,并向公众开放,宣传介绍传统戏曲,为传统戏曲文化在现代的发展搭建了新平台。同时,由于陈列馆的藏品始终带有强烈的私有色彩,与公立博物馆相比,陈列馆又具有“不完全的公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剧陈列馆 国剧学会 齐如山 梅兰芳
下载PDF
梅兰芳对现代都市文化的影响——由梅兰芳的表演艺术理念及实践展开
20
作者 陈琛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23-133,共11页
现代都市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梅兰芳的艺术道路,他以守正创新、开放包容的精神创造了饮誉海内外的梅派表演艺术。在内外影响因素的良性互动下,梅兰芳逐渐形成了自觉而清醒的主体意识,终其一生在舞台上下建构“美”的形象。可以说,梅兰芳及... 现代都市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梅兰芳的艺术道路,他以守正创新、开放包容的精神创造了饮誉海内外的梅派表演艺术。在内外影响因素的良性互动下,梅兰芳逐渐形成了自觉而清醒的主体意识,终其一生在舞台上下建构“美”的形象。可以说,梅兰芳及其表演艺术不仅是现代都市文化的组成部分,反过来他还以其“清新”与“中正”之美的艺术理念与实践净化了现代都市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兰芳 都市文化 净化 “清新” “中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