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8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VEMENT OF THE MEIYU/BAIU RAIN BELT AND THE PERIODIC NORTHWESTWARD PROPAGATION OF THE CONVECTIVE ACTIVITY FROM TROPICAL WEST PACIFIC 被引量:2
1
作者 WANG Yafei(王亚非) +1 位作者 YAMAZAKI Nobuo(山崎信雄)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1年第3期280-292,共13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factors in tower latitudes on Meiyu/Baiu front,a diagnostic analysis for the two cases during June to July of 1985 and 1986 was examined.We found that (1)when the tropical con...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factors in tower latitudes on Meiyu/Baiu front,a diagnostic analysis for the two cases during June to July of 1985 and 1986 was examined.We found that (1)when the tropical convective activity moves westward to 10.5-15.5′N/140°E from east side of 10.5-15.5°N/160°E,the northward shifts of the Meiyu/Baiu rain belt occurs;(2)the main factor which results in the northward and southward shifts of Meiyu/Baiu rain belt is thought as the 8,18 and 30 day oscillations of the tropical convective activity around West Pacific. Meanwhile,the wave train propagating from Lake Baikal via Okhotsk Sea to the tropics could sometimes shift Baiu rain belt southward;(3)the onsets of Meiyu in China of both cases tend to take place just when the convective activity around lower latitudes moves westward through about 140°E with the 8,18 and 30 day oscillation periods firstly coming to Ju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opical convective activity meiyu/baiu rain belt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
原文传递
Persistence of Snow Cover Anomalie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Forecasting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the Meiyu-Baiu Region 被引量:7
2
作者 LIU Ge WU Ren-Guang ZHANG Yuan-Zhi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4年第2期115-119,共5页
The present reported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ersistence of snow anomalie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TP) from the preceding seasons to summe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vious snow cover anomaly and summer preci... The present reported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ersistence of snow anomalie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TP) from the preceding seasons to summe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vious snow cover anomaly and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East Asi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lative to other snow indices, such as the station observational snow depth(SOSD) index and the snow water equivalent(SWE) index, the snow cover area proportion(SCAP) index calculated from the SWE and the percentage of visible snow of the Equal-Area Scalable Earth Grids(EASE-grids) dataset has a higher persistence in interannual anomalies, particularly from May to summer. As such, the May SCAP index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the Meiyu-Baiu region. The persistence of the SCAP index can partly explain the season-delayed effect of snow cover over the TP on summer rainfall over the Meiyu-Baiu region besid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soil moisture bridge. The preceding SST anomaly in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and ENSO can persist through the summer and affect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the Meiyu-Baiu region. However, the May SCAP index is mostly independent of the simultaneous SSTs in 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 and the preceding ENSO and may affect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the Meiyu-Baiu region independent of the effects of the SST anomalies. Therefore, the May SCAP over the TP could be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supplementary factor in the forecasting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the Meiyu-Baiu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w cover Tibetan Plateau meiyu precipitation forecast
下载PDF
Numerical Experiments of Meiyu(Baiu) Rainfall by Quasi-Lagrangian Limited Area Model with Terrain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力 赵思雄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1期57-66,共10页
In this paper, a 10-level Quasi-Lagrangian Limited Area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process of Meiyu(Baiu) front of 1979. Some physical processes, such as large-scale condensation and cumulus convection, are include... In this paper, a 10-level Quasi-Lagrangian Limited Area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process of Meiyu(Baiu) front of 1979. Some physical processes, such as large-scale condensation and cumulus convection, are included in the mode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encouraging. 24-h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s that the invading of cold air from North China and rapidly northward moving of warm air from South China can be successfully reproduced. The terrain with a maximum of 4175 m is incorporated in the model. Three different kinds of terrain schemes are tested and the dynamic effect of the Plateau on the process of heavy rainfall is found to be very import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iyu Rainband Quasi-lagrangian Model
下载PDF
江淮梅雨期持续性暴雨和极端强降水事件的位涡比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毛江玉 赵雪洁 +2 位作者 刘屹岷 何编 吴国雄 《暴雨灾害》 2024年第2期121-134,共14页
基于我国气象台站观测降水数据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从位势涡度(位涡)强迫垂直运动的角度,揭示了江淮梅雨期持续性暴雨和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动力学机制及差异。基于改进的两种事件定义方法,识别出197... 基于我国气象台站观测降水数据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资料(ERA5),从位势涡度(位涡)强迫垂直运动的角度,揭示了江淮梅雨期持续性暴雨和极端强降水事件的动力学机制及差异。基于改进的两种事件定义方法,识别出1979—2020年梅雨区共发生了24次持续性暴雨事件及24次极端强降水事件。事件合成分析表明,持续性暴雨事件最强雨带主要位于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极端强降水事件最强雨带则位于长江及其以北地区。持续性暴雨事件与热带大气低频振荡密切相关,其中南亚高压偏东、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因而高空偏南的西风急流附近具有高值位涡的干冷空气向南和向低空入侵,在中低层与西南暖湿气流辐合并形成梅雨锋区。极端强降水事件更大程度地取决于偏北的西风急流南侧的高空辐散及位涡强迫的强冷空气。对于极端强降水事件位涡收支的定量诊断表明,在强降水达到峰值及之前,高层负的位涡倾向主要由负的垂直位涡平流所导致,而中低层正的位涡倾向则主要取决于垂直非绝热加热的位涡制造和垂直位涡平流。结合典型个例的垂直速度分解,进一步证实梅雨区上空水平位涡平流随高度增加的垂直分布激发的上升运动分量在极端强降水事件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梅雨 持续性暴雨 极端强降水 位涡
下载PDF
安徽省2021年梅雨期降水预报检验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胜男 王东勇 +3 位作者 冯颖 柳春 朱珠 刘倪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4年第1期165-173,共9页
对安徽省2021年梅雨期(6月10日—7月10日)6个客观模式和1个主观订正预报产品进行了检验分析,其中包含了3个区域模式数值预报(中国气象局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CMA-MESO”、中国气象局上海数值预报模式系统“CMA-SH9”、安徽WRF,3个... 对安徽省2021年梅雨期(6月10日—7月10日)6个客观模式和1个主观订正预报产品进行了检验分析,其中包含了3个区域模式数值预报(中国气象局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CMA-MESO”、中国气象局上海数值预报模式系统“CMA-SH9”、安徽WRF,3个全球模式数值预报(中国气象局全球同化预报系统“CMA-GFS”、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确定性预报模式“ECMWF”、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全球预报系统“NCEP-GFS”)和安徽智能网格主观订正预报的降水产品,结果表明:传统检验中安徽智能网格和区域模式对晴雨准确率的预报效果优于全球模式,又以CMA-MESO最优;在暴雨及以上量级的强降水预报中,传统检验表明安徽智能网格预报的得分最高(23.83),ECMWF模式则是客观模式预报中效果最好的(20.12),CMA-SH9次之(19.34);通过对除安徽智能网格以外的各个客观数值模式进行的MODE空间检验可知,不同数值模式间暴雨预报误差原因不尽相同,ECMWF与各区域数值模式主要是由雨区位置的预报偏差,尤其是纬度偏差导致的,NCEP-GFS全球模式对降水强度和雨区面积的预报偏弱偏小比较明显,CMA-GFS在强降水方面的预报可参考性较差;各个主客观预报暴雨及以上量级预报,整体表现出较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在午夜前后、上午时段TS评分较高,而午后到傍晚评分较低,这个现象或许是梅雨期的午后降水多以地表太阳加热引起的短历时热对流降水为主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检验 MODE方法 梅雨 数值预报模式
下载PDF
姚美玉论治肝郁型经水早断经验
6
作者 张晗 姚美玉 《河南中医》 2024年第9期1340-1343,共4页
肝郁型经水早断病机为肝胆气郁,少阳枢机不畅,肾精无以为化,气血无以运行,无血下注胞宫。肝郁为因,肾亏为果,治疗以调畅少阳气机为主,补肾填精,活血化瘀为辅。姚美玉教授认为,调冲任主调气血,调血应先理气,而理气基于疏肝,故选用柴胡汤... 肝郁型经水早断病机为肝胆气郁,少阳枢机不畅,肾精无以为化,气血无以运行,无血下注胞宫。肝郁为因,肾亏为果,治疗以调畅少阳气机为主,补肾填精,活血化瘀为辅。姚美玉教授认为,调冲任主调气血,调血应先理气,而理气基于疏肝,故选用柴胡汤类方和少阳之气,解肝胆之郁,气散则血行,血行则通。加王不留行化瘀行滞,川芎行郁阻之气,配以六味地黄丸补肾填精、充养天癸。肾阳亏虚较重时,应加大锁阳、淫羊藿用量,以温补壬阳,健旺机能,活血理气同时佐以养血,使气血通畅,气血调和,经水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水早断 卵巢早衰 肝郁证 和畅枢机 补肾化瘀 柴胡汤类方 姚美玉
下载PDF
Typicality Analysis on A Meiyu Front Rainstorm in Yangtze-Huaihe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畅 顾松山 郭晓军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0年第3期9-16,共8页
By Doppler weather radar and satellite cloud data,the Meiyu front rainstorm which occurred in the north of Huaihe River and the north region of Yangtze-Huaihe was analyzed during July 1-2,2006.The characteristics of i... By Doppler weather radar and satellite cloud data,the Meiyu front rainstorm which occurred in the north of Huaihe River and the north region of Yangtze-Huaihe was analyzed during July 1-2,2006.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satellite cloud,radar basic reflectivity and Doppler radial velocity were discussed in this rainstorm,such as the echo intensity,the characteristics of velocity field and so on.The reasons for this rainstorm were analyzed by these characteristics.The combination of radar and satellite data in the role of forecasting Meiyu front rainstorm was stud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iyu front Satellite data Radar data PRECIPITATION China
下载PDF
GNSS/PWV在一次梅雨期暴雨中的模式预报应用
8
作者 杜明斌 曹云昌 +5 位作者 朱佳蓉 王晓峰 戴建华 梁宏 储海 史军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3-585,共13页
地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监测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是一种连续获取大气水汽信息的有效手段,对于区域天气尤其是灾害性天气观测与预报有重要作用。基于长三角GNSS应用示范... 地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监测大气可降水量(Precipitable Water Vapor,PWV)是一种连续获取大气水汽信息的有效手段,对于区域天气尤其是灾害性天气观测与预报有重要作用。基于长三角GNSS应用示范网,开展GNSS/PWV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中的三维变分同化应用试验,通过设计5个试验方案对2010年7月的一次梅雨期暴雨进行中尺度分析,考查区域地基GNSS/PWV资料在梅雨期降水过程中对初始场和预报结果的改进能力。通过预报分析表明:本次梅雨期暴雨数值模式预报加入GNSS/PWV的同化方案相比于常规资料同化方案24小时降水预报效果改善超过20%,48小时后也可提高约12%。可见GNSS/PWV资料可以很好改进观测区域内的水汽分布,提供与暴雨天气紧密联系的水汽信息,有效改善了数值天气模式中的中尺度系统移动速度的48小时预报结果,进而提高降水落区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PWV 数据同化 快速更新同化系统 梅雨 TS评分
下载PDF
江苏省夏季梅雨和台风型短时强降水雨滴谱特征差异分析
9
作者 李熠 郑媛媛 +2 位作者 陈刚 李力 徐芬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808,共11页
利用2019—2020年夏季的江苏省自动站和雨滴谱站网观测资料,从不同天气类型(梅雨和台风)和级别(20~50和>50 mm·h^(-1))将短时强降水区分为梅雨20、梅雨50、台风20以及台风50四种类型,对比分析了其雨滴谱(DSD,raindrop size dist... 利用2019—2020年夏季的江苏省自动站和雨滴谱站网观测资料,从不同天气类型(梅雨和台风)和级别(20~50和>50 mm·h^(-1))将短时强降水区分为梅雨20、梅雨50、台风20以及台风50四种类型,对比分析了其雨滴谱(DSD,raindrop size distribution)特征之间的差异。统计结果表明:梅雨型强降水的雨滴平均粒径(数浓度)明显高于(低于)台风型强降水。台风型强降水的小雨滴(粒径≤2 mm)对降水的贡献率明显高于梅雨型。此外,随着降水强度的增加,梅雨50相对梅雨20的大雨滴数浓度有明显增长,雨滴平均粒径明显增大;台风50相对台风20的雨滴数浓度明显增加,粒径增长不明显。因此,台风不同级别强降水均主要由高浓度的小粒径雨滴贡献,而梅雨极端强降水则由更多大雨滴贡献,DSD特征更为复杂。选取的典型个例也观测到类似的结果,表明梅雨型强降水的雨滴谱变化相对台风型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强降水 雨滴谱 梅雨 台风 江苏
下载PDF
梅雨降水季节预测的多方法比较
10
作者 李琳菲 杨颖 +1 位作者 朱志伟 王蔚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329,共17页
基于1961—2000年逐月降水观测资料和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分析了6—7月长江中下游(108°~123°E,27°~33°N)梅雨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观测诊断和数值试验确定了影响梅雨异常偏多的3个前期因子:4—5月平均的西北太平洋... 基于1961—2000年逐月降水观测资料和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分析了6—7月长江中下游(108°~123°E,27°~33°N)梅雨的时空分布特征。通过观测诊断和数值试验确定了影响梅雨异常偏多的3个前期因子:4—5月平均的西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正异常;3月至5月北大西洋海平面气压负变压倾向;1月至4月西伯利亚的2 m温度负倾向。利用这3个具有物理意义的影响因子构建了梅雨季节预测模型,该模型在训练期(1961—2000年)和独立预测期(2001—2022年)均具有显著的预测技巧(相关系数分别为0.79和0.77,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59和0.68)。同时,基于相似的潜在预测因子,对比了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和5种机器学习方法(随机森林、轻量级梯度提升机、自适应提升、类别型特征提升、极端梯度提升)建立的预测模型的技巧。虽然训练期(1961—2000年)偏最小二乘回归和机器学习建模拟合效果更高,但在独立预测期(2001—2022年)上述模型的预测技巧显著降低(相关系数均低于0.44,均方根误差均大于0.93),出现了明显的过拟合问题。本研究强调梅雨的短期气候预测应建立在物理机制基础之上,而使用机器学习方法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季节预测 物理经验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基于集合匹配尺度的邻域集合概率法及其在梅雨锋暴雨预报中的适用性
11
作者 徐渊 闵锦忠 +3 位作者 庄潇然 陈云辉 张璐 田高山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325,共13页
概率预报是由集合预报衍生、包含不确定性信息的客观产品,对业务决策服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传统的邻域集合概率法中,邻域半径固定不变,不符合实际天气过程中牵涉甚广的尺度谱。为此引入基于集合匹配尺度的邻域集合概率法(Neighborhood ... 概率预报是由集合预报衍生、包含不确定性信息的客观产品,对业务决策服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传统的邻域集合概率法中,邻域半径固定不变,不符合实际天气过程中牵涉甚广的尺度谱。为此引入基于集合匹配尺度的邻域集合概率法(Neighborhood Ensemble Probability based on Ensemble Agreement Scale,EAS_NEP),并在中国南方典型的梅雨锋暴雨中开展准确性和预报技巧的定量检验评估,以期验证该方法在此类过程中的适用性,并促进其在实际业务中的推广使用。联合扰动初始场、侧边界和物理过程所得到的集合预报能较好地表征实际的预报不确定性,进一步在此基础上比较了格点概率法、不同半径的邻域集合概率法以及EAS_NEP的优劣。试验结果表明,EAS_NEP能根据集合成员间的一致性程度,自适应地调整邻域半径,其在集中型降水中所确定的邻域半径通常大于分散型降水。动态调整的邻域半径既避免了半径过大时的过度平滑与关键信息丢失,又消除了半径较小所带来的奇异点,其空间分布呈阶梯型,空间连续性更优。此外,BS(布莱尔评分)、FSS(分数技巧评分)和ROC曲线(相对作用特征曲线)等定量评估结果也体现出EAS_NEP相比传统方法正的预报技巧,尤其是在分散型降水和高阈值检验时优势更明显。以上结果表明,EAS_NEP在梅雨锋暴雨的预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运用在业务中能有效提升概率预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预报 集合预报 集合匹配尺度 邻域集合概率 梅雨锋暴雨
下载PDF
2020年夏季超长梅雨过程中不同等湿静力能层的大气质量收支
12
作者 缪玉洁 虞越越 +2 位作者 陈刚 管兆勇 李熙晨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43-1761,共19页
本文运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980~2020年ERA5再分析数据集,从等湿静力能(MSE)大气质量环流的角度研究了2020年夏季超长梅雨期间各等MSE层大气质量和质量通量的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20年超长梅雨过程中,从热带... 本文运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1980~2020年ERA5再分析数据集,从等湿静力能(MSE)大气质量环流的角度研究了2020年夏季超长梅雨期间各等MSE层大气质量和质量通量的特征及其与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20年超长梅雨过程中,从热带到中纬度梅雨区大气普遍向更高的等湿静力能层抬升。345~350 kJ/335~340 kJ等MSE层的质量异常增多/减少最为显著且与区域降水呈显著的同期正/负相关,因此335~350 kJ是2020年梅雨季的关键MSE变化范围。来自热带印度洋和热带西太平洋的高能空气向梅雨区汇聚是此次梅雨降水异常的重要原因,而局地静力不稳定性并无显著偏强异常。梅雨区345~350 kJ/340~345 kJ等MSE层大气质量日变化由绝热质量通量异常主导,进一步发现这两层的绝热质量通量异常超前降水1~2 d时两者的正/负相关性最好。在梅雨季的不同阶段,强降水前期等MSE绝热质量通量异常特征及其经纬向分量的相对重要性有所不同。在梅雨季初期,强降水前一天梅雨区345~350 kJ等MSE层质量收支异常偏多,主要由经向质量通量异常贡献;在梅雨季末期,强降水前两天梅雨区340~345 kJ层质量收支异常偏少,主要由纬向质量通量异常贡献。上述等MSE质量环流异常信号可以作为出入梅时间及梅雨强度的前兆信号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长梅雨 湿静力能 大气质量环流
下载PDF
2023年里下河地区暴雨洪水分析
13
作者 单帅 刘融融 薛海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3,33,共4页
里下河地区地势平缓,河网错综复杂,水势传播较慢,易发生超警戒洪水过程。为研究里下河地区梅雨期降雨特点,采用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法、距平分析法和降雨水位逐时过程图法,针对里下河地区2023年梅雨期暴雨洪水过程,通过与历史梅雨期降雨... 里下河地区地势平缓,河网错综复杂,水势传播较慢,易发生超警戒洪水过程。为研究里下河地区梅雨期降雨特点,采用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法、距平分析法和降雨水位逐时过程图法,针对里下河地区2023年梅雨期暴雨洪水过程,通过与历史梅雨期降雨进行对比,全面分析了里下河地区梅雨期暴雨洪水特征。结果表明,里下河局部地区无降雨与极端降雨情况并存,在最大1天降雨中存在特大暴雨,最大3天降雨中出现特大暴雨的地方占8.4%。短时间强降雨加上里下河地区河网地势特征是发生超警戒洪水过程的主要原因。洪水过程下沿江抽排及五大港抢排对里下河地区水位变化有较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下河地区 梅雨期 暴雨洪水 P-Ⅲ曲线 距平分析 笼罩面积
下载PDF
不同数值模式对江淮地区梅汛期暴雨模拟的对比分析
14
作者 张文月 闵锦忠 《气象科学》 2024年第2期328-337,共10页
从降水偏差特征、预报技巧和对象诊断分析3个角度评估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模式(EC)、华东区域中心区域数值模式(WARMS)和江苏区域模式(PWAFS)对2020年江淮地区梅汛期11次典型暴雨过程的预报性能,并分析了各模式的优点及不足。结果表... 从降水偏差特征、预报技巧和对象诊断分析3个角度评估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模式(EC)、华东区域中心区域数值模式(WARMS)和江苏区域模式(PWAFS)对2020年江淮地区梅汛期11次典型暴雨过程的预报性能,并分析了各模式的优点及不足。结果表明:(1)24 h观测日平均累计降水主要分布在大别山—江苏淮北以及大别山—皖南山区,相应的模式降水偏差大值区与主要雨带位置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其中,EC在大别山和皖南山区存在明显干偏差,在江苏淮北地区则出现系统性北偏。WARMS和PWAFS两种区域模式均在大别山和皖南山区上游地区和下游浙江地区出现大范围湿偏差,而在江苏淮北地区出现干偏差;(2)24 h预报技巧评分结果表明,EC对暴雨及以下量级的TS评分最高,但大暴雨量级PWAFS最优,原因是EC对大暴雨量级出现较高漏报。对比WARMS和PWAFS两家区域模式可见,PWAFS在几乎各量级的空报和漏报率都低于WARMS,因此TS评分也高于WARMS;(3)通过MODE对象诊断分析发现,EC对降水位置预报最稳定,PWAFS对降水强度和范围的预报效果最优,但对雨带位置的预报不够稳定。总得来说,PWAFS的预报性能略优于WARMS,与EC相比在对降水强度和雨带范围的刻画上也具有优势,但预报稳定性尚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式 江淮梅雨 暴雨 对象诊断分析
下载PDF
2020年我国梅雨期暴雨特征及ECMWF暴雨落区订正分析
15
作者 郑丽君 肖安 +1 位作者 李浙华 洪俊 《河南科学》 2024年第5期720-729,共10页
利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资料对2020年我国梅雨期暴雨特征进行初步分析,按照925hPa锋区性质对暴雨过程进行分型,最后通过两个典型暴雨个例讨论ECMWF数值预报的订正思路.结果表明:①在27次梅雨期区域性暴雨中,有26次暴雨与925hPa切变线位置吻... 利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资料对2020年我国梅雨期暴雨特征进行初步分析,按照925hPa锋区性质对暴雨过程进行分型,最后通过两个典型暴雨个例讨论ECMWF数值预报的订正思路.结果表明:①在27次梅雨期区域性暴雨中,有26次暴雨与925hPa切变线位置吻合,只有18次与850hPa切变线位置吻合.②按照925hPa锋区位置和强弱,可将梅雨期暴雨分为无锋区暴雨、强锋区暴雨、弱锋区暴雨和混合型暴雨;按照锋区移动方向可将强锋区暴雨分为南压型、静止型和北抬型暴雨;按照暴雨落区与锋区位置关系可将弱锋区暴雨分为弱强迫暴雨和冷区暴雨.③EC对无锋区型暴雨预报较差,对强锋区暴雨预报有偏北趋势(20次中有14次偏北,2次正确,4次偏南),对弱锋区暴雨预报有偏南趋势(11次中有8次偏南,1次正确,2次偏北).④从典型暴雨个例上也能看到,925hPa切变线和温度锋区位置与暴雨落区相吻合;中尺度数值模式有时候能较好地弥补EC全球数值模式对锋区降水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暴雨 订正方法 暖区暴雨
下载PDF
梅雨期持续性暴雨过程云—辐射—降水的关系
16
作者 潘春晓 姚素香 夏依聪 《气象科学》 2024年第3期442-450,共9页
本文利用站点观测数据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6—2020年14次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持续性暴雨的基本特征以及过程中云—辐射—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梅雨期持续性暴雨过程中,降水呈纬向分布;云量分布随高度向南倾斜,中云分布与降... 本文利用站点观测数据以及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6—2020年14次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持续性暴雨的基本特征以及过程中云—辐射—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梅雨期持续性暴雨过程中,降水呈纬向分布;云量分布随高度向南倾斜,中云分布与降水分布对应良好,高云分布在降水区南侧;降水发生时,梅雨锋北侧中低云增加,南侧高云增加,北侧中低云辐射降温以及南侧高云温室效应和暖平流共同作用造成梅雨锋两侧温差增大,锋面加强使得持续性暴雨得以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期持续性暴雨 云辐射影响 云量
下载PDF
梅雨气候区膨胀土填芯路基设计研究
17
作者 邓茜 刘晓爽 +1 位作者 杨文迪 马超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6-112,共7页
将膨胀土作为路基填料,可有效利用膨胀土路堑开挖产生的弃土。以铜陵江北港铁路专用线膨胀土路基工程为依托,提出了梅雨气候区膨胀土填芯路基的设计方法。首先,进行膨胀土的膨胀力试验;然后,研究梅雨季节膨胀土填芯路基内部体积含水量... 将膨胀土作为路基填料,可有效利用膨胀土路堑开挖产生的弃土。以铜陵江北港铁路专用线膨胀土路基工程为依托,提出了梅雨气候区膨胀土填芯路基的设计方法。首先,进行膨胀土的膨胀力试验;然后,研究梅雨季节膨胀土填芯路基内部体积含水量与包边黏性土种类、包边厚度、路基压实系数的关系,分析梅雨季节填芯膨胀土膨胀力发育情况;最后,确定了膨胀土填芯路基设计方案,并将膨胀力引入折线型滑动面安全系数计算公式进行稳定性验算。结果表明,铜陵江北港铁路专用线膨胀土填芯路基采用亚黏土包边,包边厚度取1 m,压实系数取0.92,不仅能减少浪费,安全系数也满足规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填芯路基 梅雨气候区 膨胀力 体积含水量
下载PDF
2020年7月一场梅雨暴雨的异常空间分布及形成机制
18
作者 何春杨 杜银 谢志清 《气象科学》 2024年第3期512-526,共15页
利用GPCP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和ERA5再分析资料,研究了2020年7月17—19日长江梅雨大暴雨异常空间分布及成因。结果表明,强降水主雨带在长江下游呈纬向分布,与长江干流位置重合、走向一致、长江中游雨带为西南—东北走向。中高层大... 利用GPCP逐日降水资料、NCEP/NCAR和ERA5再分析资料,研究了2020年7月17—19日长江梅雨大暴雨异常空间分布及成因。结果表明,强降水主雨带在长江下游呈纬向分布,与长江干流位置重合、走向一致、长江中游雨带为西南—东北走向。中高层大气环流出现“两脊一槽”的异常大气环流型,南亚高压主体强盛东伸,副高西北侧水汽通道持续维持,为暴雨的形成和维持提供了有利环流背景。17—18日高空西风急流呈纬向分布、副高控制华南、低空西南急流持续加强并东移;19日高空西风急流转为“V”型分布,江淮气旋形成,长江中下游位于高空急流入口区南侧、副高的西北侧和低空西南急流出口区北侧。“两脊一槽”和“V”型大气环流配置结构使得上层的“抽吸”作用和下层的抬升活动相重叠,伴有江淮气旋的辐合作用,导致强烈的上升运动,易产生大暴雨。过程内高低空急流和副高位置和形态的变化是暴雨空间分布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诊断结果显示,热力因子对抬升活动起主要作用,位涡垂直输送和非绝热加热随气压变化项均有利于位涡增强,假相当位温在500 hPa与850 hPa之差的峰值、强上升运动和位涡高值区与强降水中心重合为本次大暴雨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热力与动力条件。假相当位温在500 hPa与850 hPa之差的谷值具有较好前期预报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暴雨 高空西风急流 异常空间分布 位涡 高低空急流耦合
下载PDF
2020年超长梅汛期降水概率预报应用与检验
19
作者 姚梦颖 娄小芬 +1 位作者 刘雪晴 邱金晶 《气象科技》 2024年第3期367-379,共13页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集合预报资料及浙江全省自动站降水观测资料,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e,BMA)方法对2020年浙江超长梅汛期开展降水概率预报订正...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er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集合预报资料及浙江全省自动站降水观测资料,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ayesian Model Average,BMA)方法对2020年浙江超长梅汛期开展降水概率预报订正试验。采用平均绝对误差、连续等级概率评分、布莱尔评分B_(S)、Talagrand、概率积分变换(Probability Integral Transform,PIT)直方图及属性图检验方法对本次过程BMA订正前后的概率预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50 d为适用于浙江梅汛期ECMWF集合预报订正的BMA最优训练期,经最优训练期的BMA订正后,预报离散度有所增加,预报误差有所下降;(2)BMA对0.1 mm、10.0 mm和25.0 mm阈值降水的订正效果显著,经BMA订正后3个阈值的降水预报B_(S)下降率分别为25.92%、19.29%、4.76%,但对超过50.0 mm的降水订正效果不明显,且随着降水阈值增加,BMA的订正效果减弱;(3)在强降水个例中,BMA能有效减少各阈值降水预报概率大值落区偏差,使订正后的降水预报概率大值区与观测落区更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汛期 概率预报 贝叶斯模型平均方法 集合预报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和逻辑回归的舟山梅雨期暴雨关键指标研究
20
作者 王琼 马恩点 +4 位作者 胡潇杰 张鑫 孙轶 卢琪 傅娜 《科技通报》 2024年第9期7-12,共6页
本文分析了2010—2020年舟山梅雨期(6—7月)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天气形势特征。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和随机森林算法分析了700 hPa风速和风向、850 hPa风速和风向、850 hPa的温度和露点温度、500 hPa温度以及强天气威胁指数等共8个物理... 本文分析了2010—2020年舟山梅雨期(6—7月)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天气形势特征。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和随机森林算法分析了700 hPa风速和风向、850 hPa风速和风向、850 hPa的温度和露点温度、500 hPa温度以及强天气威胁指数等共8个物理量与舟山梅雨期暴雨序列的相关性,计算得到各物理量相关性,筛选出前6个物理量建立预报方程,通过逻辑回归方法可得舟山梅雨期暴雨预报模型,用来判断暴雨是否发生,对舟山梅雨期发生暴雨的概率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梅雨 暴雨指标 随机森林 逻辑回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