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栗黑层孔菌产三萜条件优化与提取工艺 被引量:3
1
作者 韩树英 池玉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7-153,共7页
【目的】研究菌株CY-2012菌丝体内三萜类物质的产生条件,以期得到最高量的三萜类物质。【方法】以28℃,150 r·min^(-1)作为初始培养条件,用基础培养基对采自长白山的栗黑层孔菌菌株CY-2012进行培养,然后采用2项单因子试验、1次4因... 【目的】研究菌株CY-2012菌丝体内三萜类物质的产生条件,以期得到最高量的三萜类物质。【方法】以28℃,150 r·min^(-1)作为初始培养条件,用基础培养基对采自长白山的栗黑层孔菌菌株CY-2012进行培养,然后采用2项单因子试验、1次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对该菌株产三萜类物质的液体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应用异丙醇和硫酸铵双水相萃取技术提取菌丝体内的三萜,采用2项单因子试验、1次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对培养基成分优化后获得的菌丝体进行三萜类物质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菌株CY-2012产三萜最优的培养基成分组合是:去皮马铃薯200 g·L^(-1)、葡萄糖25.0 g·L^(-1)、乳糖3.0 g·L^(-1)、酵母15.0 g·L^(-1)、MgSO_4·7H_2O 0.5 g·L^(-1)、KH_2PO_40.5 g·L^(-1)、NH_4NO_30.3 g·L^(-1)、维生素B10.5 g·L^(-1),在28℃、150 r·min-1条件下培养10天菌丝干质量达0.769 g·(100 m L)-1,其中三萜类物质产量高达14.529 mg·(100 m L)-1,分别是初始培养条件下的9.96和35.52倍。双水相萃取技术最佳的提取工艺为异丙醇体积分数40%,硫酸铵质量浓度0.18 g·mL^(-1),室温浸提2 h,超声时间35 min,得到的三萜提取率为3.65%。【结论】通过优化培养基成分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三萜的产量,优化异丙醇和硫酸铵双水相萃取提取工艺可以提高三萜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黑层孔菌 三萜化合物 优化 双水相体系 提取工艺
下载PDF
栗生灰黑孔菌合成漆酶最佳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振光 沈明浩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4-70,共7页
研究了碳源、氮源、诱导剂、金属离子、pH值、温度、转速、装液量、接种量等培养条件对栗生灰黑孔菌产漆酶的影响。利用Minitab15软件、Plackett-Burman PB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栗生灰黑孔菌产漆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 研究了碳源、氮源、诱导剂、金属离子、pH值、温度、转速、装液量、接种量等培养条件对栗生灰黑孔菌产漆酶的影响。利用Minitab15软件、Plackett-Burman PB实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栗生灰黑孔菌产漆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液态发酵培养基组分为玉米秆粉9.976 g/L,黄豆粉9 g/L,ZnSO4.7H2O 0.3μmol/L,对苯二胺0.5 mmol/L;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28℃,转速180 r/min,pH值5.913,装液量60 mL/250 mL,接种量10%。在此条件下培养漆酶酶活可达431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生灰黑孔菌 漆酶 培养条件 响应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