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镉胁迫下苦楝(Melia azedarach L.)幼苗的生长及生理响应 被引量:15
1
作者 苏明洁 廖源林 +3 位作者 叶充 蔡仕珍 龙聪颖 邓辉茗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086-2093,共8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Cd(0、30、60、90、120、150、180 mg·kg^(-1))处理对苦楝(Melia azedarach L.)幼苗生长、Cd积累、光合、质膜透性以及渗透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d2+浓度≤60 mg·kg^(-1)时显著促进苦楝幼苗生物...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浓度Cd(0、30、60、90、120、150、180 mg·kg^(-1))处理对苦楝(Melia azedarach L.)幼苗生长、Cd积累、光合、质膜透性以及渗透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d2+浓度≤60 mg·kg^(-1)时显著促进苦楝幼苗生物量的积累(P<0.05),Cd2+浓度>60mg·kg^(-1)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但≤120 mg·kg^(-1)Cd处理对株高影响不显著(P>0.05),植株能正常生长且保持较大的生物量;苦楝对Cd具有一定的积累能力,其根、茎、叶中Cd含量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根系是主要积累部位;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叶绿素(Chla+b)含量和光合速率(Pn)下降,相对电导率(REC)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大,但≤60 mg·kg^(-1)Cd处理时均无明显变化;随Cd浓度的升高,可溶性糖含量下降,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呈先升后降趋势,游离脯氨酸含量始终高于CK,苦楝通过增加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来维持Cd胁迫下的渗透平衡,从而降低Cd毒害。上述结果表明,苦楝对Cd具有一定耐性,其耐Cd胁迫的阈值浓度大约是120 mg·kg^(-1),可以将其应用于土壤Cd污染区域,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修复土壤Cd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 镉积累 生物量 光合特性 渗透调节物质
下载PDF
开发和利用我国中草药作为储粮保护剂的研究——2.苦楝(Melia azedarach L.)和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对绿豆象和赤拟谷盗的毒杀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严以谨 姜永嘉 陈启宗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4期48-53,共6页
本文报导了苦楝(Melia azedarach L.)及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对绿豆象幼虫、成虫和赤拟谷盗各虫态的毒杀作用。利用喷雾、点滴和拌粮等不同方法处理试虫,结果表明,使君子粉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绿豆象幼虫、成虫和赤拟谷盗各虫态... 本文报导了苦楝(Melia azedarach L.)及使君子(Quisqualis indica L.)对绿豆象幼虫、成虫和赤拟谷盗各虫态的毒杀作用。利用喷雾、点滴和拌粮等不同方法处理试虫,结果表明,使君子粉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绿豆象幼虫、成虫和赤拟谷盗各虫态均无明显毒杀作用。苦楝粉95%乙醇提取物对两种试虫亦无明显毒杀作用。而苦楝油的毒杀效果则比较明显,并对其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油 使君子粉 喷雾 点滴 拌粮处理 毒杀作用 绿豆象
下载PDF
The anti-tubercular activity of Melia azedarach L. and Lobelia chinensis Lour. and their potential as effective anti-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andidate agents 被引量:1
3
作者 Won Hyung Choi In Ah Lee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6年第10期830-835,共6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nti-mycobacterial activity of Melia azedarach L.(M. azedarach) and Lobelia chinensis Lour.(L. chinensis) extracts against the growth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 tuberculosis).Methods: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nti-mycobacterial activity of Melia azedarach L.(M. azedarach) and Lobelia chinensis Lour.(L. chinensis) extracts against the growth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 tuberculosis).Methods: The anti-M. tuberculosis activity of M. azedarach and L. chinensis extracts were evaluated using different indicator methods such as resazurin microtiter assay(REMA) and mycobacteria growth indicator tube(MGIT) 960 system assay. The M. tuberculosis was incubated with various concentrations(50–800 mg/m L) of the extracts for 5 days in the REMA, and for 4 weeks in MGIT 960 system assay.Results: M. azedarach and L. chinensis extracts showed their anti-M. tuberculosis activity by strongly inhibiting the growth of M. tuberculosis in a concentration-dependent manner in the REMA and the MGIT 960 system assay. Particularly, the methanol extract of M. azedarach and n-hexane extract of L. chinensis consistently exhibited their effects by effectively inhibiting the growth of M. tuberculosis in MGIT 960 system for 4 weeks with a single-treatment, indicating higher anti-M. tuberculosis activity than other extracts,and their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were measured as 400 mg/m L and 800 mg/m L, respectively.Conclusions: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M. azedarach and L. chinensis extracts not only have unique anti-M. tuberculosis activity, but also induce the selective antiM. tuberculosis effects by consistently inhibiting or blocking the growth of M. tuberculosis through a new pharmacological ac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suggests the potential of them as effective candidate agents of next-generation for developing a new anti-tuberculosis drug,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 for utilizing traditional medicinal plants as one of effective strategies against tubercul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BElIA CHINENSIS lour. melia azedarach l. MGIT 960 system Drug SUSCEPTIBIlITY TUBERCUlOSIS
下载PDF
A novel green inhibitor for C-steel corrosion in 2.0 mol·L^-1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被引量:3
4
作者 A.Y.El-Etre A.I.Al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373-380,共8页
The corrosion inhib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queous extract of seeds of Melia azedarach L.(MA) have been studied as eco-friendly green inhibitor for corrosion control of C-steel in 2 mol·L^(-1) HCl solution by gr... The corrosion inhib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queous extract of seeds of Melia azedarach L.(MA) have been studied as eco-friendly green inhibitor for corrosion control of C-steel in 2 mol·L^(-1) HCl solution by gravimetric and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The results depict that, the extract inhibits efficiently the corrosion of carbon steel in hydrochloric acid. The efficiency of extract i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extract concentration but independent on the studied temperature. The adsorption of the extract components onto the steel surface was found to be spontaneous, and follows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C-steel,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MA extract in 2.0 mol·L^(-1)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was studi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osion inhibition C-steel melia azedarach l.extract
下载PDF
Assessment of bioactivities of ethanolic extract of Melia azedarach (Meliaceae) leaves
5
作者 Md.Asadujjaman Abu Saed +1 位作者 Md.Aslam Hossain Utpal Kumar Karmakar 《Journal of Coastal Life Medicine》 2013年第2期118-122,共5页
Objective:To assess ethanolic extract of the leaves of Melia azedarach L.(Family-Meliaceae)for its possible antioxidant,analgesic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in association with performing phytochemical evaluation.Me... Objective:To assess ethanolic extract of the leaves of Melia azedarach L.(Family-Meliaceae)for its possible antioxidant,analgesic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in association with performing phytochemical evaluation.Methods:A number of phytochemical tests of this extract were utilized to distinguish the existence of different sorts of compounds.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were assessed by TLC and DPPH scavenging assay respectively.Acetic acid induced writhing test in mice and disk diffusion assay of the leaves extract were carried out to demonstrate the analgesic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respectively.Results:The phytochemical assessment revealed the existence of alkaloids,flavonoids,glycosides,saponins and tannins like compounds.Ethanolic extract of the leaves demonstrated antioxidant,analgesic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in vitro.Conclusion:Considering the study,this could justify the leaves extract’s bioactivities but,to substantiate the activity of individual compound further investigation is necess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ia azedarach l. meliaCEAE Antioxidant ANAlGESIC Antibacterial PHYTOCHEMICAl DPPH Acetic acid Disk diffusion Flavonoid
原文传递
盐胁迫对苦楝根系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78
6
作者 苗海霞 孙明高 +3 位作者 夏阳 李国雷 张金凤 张连英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2,18,共5页
本文研究了盐胁迫下一年生苦楝苗根系的活力变化以及根系与地上部分的关系,目的在于探索苦楝的抗盐性。结果表明:盐胁迫能显著的降低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且地上部分受到的影响比根系受到的影响大;盐胁迫对苦楝苗木的含水量影响显著;... 本文研究了盐胁迫下一年生苦楝苗根系的活力变化以及根系与地上部分的关系,目的在于探索苦楝的抗盐性。结果表明:盐胁迫能显著的降低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且地上部分受到的影响比根系受到的影响大;盐胁迫对苦楝苗木的含水量影响显著;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总吸收面积比值的变化比较小,根系活力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且均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活力 盐胁迫 苦楝 地上部分 活力变化 显著水平 一年生 抗盐性 含水量 盐浓度 面积 吸收 苗木
下载PDF
苦楝化学成份的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韩玖 林文翰 +2 位作者 徐任生 汪文陆 赵善欢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26-429,共4页
从苦楝(Melia azedarach L.)果中分得苦楝新醇(Ⅰ),苦楝醇(Ⅱ)、苦楝酮(Ⅲ)、苦楝二醇(Ⅳ)、香草醛(Ⅴ)和香草酸(Ⅵ)。根据波谱(IR,MS,~1HNMR,^(13)CNMR)分析和理化常数测定,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苦楝新醇(Ⅰ)为新化合物,对菜青小虫... 从苦楝(Melia azedarach L.)果中分得苦楝新醇(Ⅰ),苦楝醇(Ⅱ)、苦楝酮(Ⅲ)、苦楝二醇(Ⅳ)、香草醛(Ⅴ)和香草酸(Ⅵ)。根据波谱(IR,MS,~1HNMR,^(13)CNMR)分析和理化常数测定,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苦楝新醇(Ⅰ)为新化合物,对菜青小虫有一定的拒食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 化学成分 苦楝新醇
下载PDF
苦楝果提取物对桑天牛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9
8
作者 赵博光 李小平 陈小平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4,共4页
以用一定浓度的苦楝果提取物处理的构树枝条作为天牛的食物 ,研究了其对桑天牛产卵及卵孵化的影响。在室温下用苦楝果提取物 5 0 0mg/kg处理枝条 ,处理组天牛 ( 7对 )在1 5天试验中 ,7对天牛日平均产卵量为 8.5 3± 2 .35个 ,而对照... 以用一定浓度的苦楝果提取物处理的构树枝条作为天牛的食物 ,研究了其对桑天牛产卵及卵孵化的影响。在室温下用苦楝果提取物 5 0 0mg/kg处理枝条 ,处理组天牛 ( 7对 )在1 5天试验中 ,7对天牛日平均产卵量为 8.5 3± 2 .35个 ,而对照组 7对天牛日平均产卵量为1 5 .80± 0 .98个。经T检验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极显著。用 2 5 0、1 0 0 0、2 0 0 0mg/kg的苦楝果提取物处理枝条 ,在 1 5天试验中 ,7对天牛日平均产卵量分别为 8.0 6± 2 .90、6.73± 3.82、5 .2 0± 1 .74个 ,而对照组 7对天牛的日平均产卵量为 1 3.73± 2 .90个。经T检验它们与对照之间差异极显著。取食含苦楝果提取物 2 5 0、1 0 0 0、2 0 0 0mg/kg处理枝条后 ,天牛产的卵分别需经 1 2、1 5、1 9d达到其最终孵化率 94.2 1 %、87.1 2 %、43.5 8% ;而对照组 1 1d达到最终孵化率 99.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 果实提取物 桑天牛 孵化率 产卵量
下载PDF
植物性杀虫剂川楝素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86
9
作者 张兴 王兴林 +1 位作者 冯俊涛 赵善欢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1-5,共5页
在研究、开发和使用新型植物性杀虫剂的过程中,以菜青虫为主,对苦楝、川楝树皮中的呋喃三萜类物质——川楝素,从药效、致毒机理、使用技术以及剂型加工工艺等方面做了10多年的研究。这种植物性杀虫物质可破坏菜青虫的中肠组织,并引起一... 在研究、开发和使用新型植物性杀虫剂的过程中,以菜青虫为主,对苦楝、川楝树皮中的呋喃三萜类物质——川楝素,从药效、致毒机理、使用技术以及剂型加工工艺等方面做了10多年的研究。这种植物性杀虫物质可破坏菜青虫的中肠组织,并引起一系列生理病变。用楝树皮提取物为主要成份加工配制成0.5%楝素杀虫乳油,取名“蔬果净”,已正式投入生产。该剂安全、高效,使用后无毒害残留,尤适于经济作物上防治有害昆虫,是配合“无污染”蔬菜、果品、茶叶、烟草、中草药等作物生产的良好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楝 苦楝 川楝素 植物性杀虫剂
下载PDF
苦楝提取物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1
10
作者 姜萍 叶汉玲 安鑫南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3-27,共5页
 对苦楝提取物的提取及提取物对真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提取剂种类、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等因素对苦楝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苦楝素优选提取条件为:以60%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9,在60℃条件下提取4次、...  对苦楝提取物的提取及提取物对真菌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提取剂种类、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等因素对苦楝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苦楝素优选提取条件为:以60%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9,在60℃条件下提取4次、每次80min,苦楝素的得率为1.08%。用苦楝树皮和果实的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两种真菌(黑曲霉、绿色木霉)进行抑菌试验,结果发现苦楝树皮和果实不同浓度的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有很大区别;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也不同。从整体看苦楝树皮提取物对供试菌的抑制效果比苦楝果实好。苦楝树皮乙醇提取物对两种供试菌的生物活性最强,对绿色木霉和黑曲霉有很好的抑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的试验表明:苦楝树皮乙醇提取液对绿色木霉和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均为0.5%,其中甲醇提取物对绿色木霉和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 苦楝素 抑菌活性
下载PDF
不同种源苦楝种子生物学特性差异 被引量:24
11
作者 王家源 郭杰 喻方圆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4,共6页
对不同物候区10个产地的苦楝(Melia azedarach L.)种子采样分析,分别测定种子的纵径、横径、纵横径比、千粒质量、含水量、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呼吸速率等种子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不同种源苦楝种子的形态存在显著差异,但与... 对不同物候区10个产地的苦楝(Melia azedarach L.)种子采样分析,分别测定种子的纵径、横径、纵横径比、千粒质量、含水量、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呼吸速率等种子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不同种源苦楝种子的形态存在显著差异,但与各地的地理、环境因子无显著相关;种子的大小具有一定的纬度变异,种子形状随纬度变化有分异,分布纬度越高,种子越接近圆球形。根据种子形态特征,将10个种源种子性状自然分布划分为5个类群。不同种源苦楝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呼吸速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呼吸速率显著相关,而与种子形态无相关性,表明苦楝种子活力更多受种子生理生化状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 种源 种子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苦楝内生真菌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雅琴 傅育红 +3 位作者 高锦明 王琪 张鞍灵 李晓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2,共3页
对苦楝植株中的内生真菌进行了研究。从苦楝中共分得70株内生真菌,对其进行分类鉴定,除3种因不产孢未鉴定外,其它的分属于5目、7科、11属,18种。对分离出的21种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并对其发酵产物进行抗菌活性测定。发现在供试质量浓度为5... 对苦楝植株中的内生真菌进行了研究。从苦楝中共分得70株内生真菌,对其进行分类鉴定,除3种因不产孢未鉴定外,其它的分属于5目、7科、11属,18种。对分离出的21种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并对其发酵产物进行抗菌活性测定。发现在供试质量浓度为50 mg/mL时,MA1,MA4,MA8和MA9 4个菌株的发酵液和菌丝体粗提物对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菌丝生长活性作用,其菌丝体粗提物对番茄灰霉菌、棉花枯萎菌有明显的抑制孢子萌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 内生真菌 分类鉴定 杀菌活性
下载PDF
苦楝内生真菌的初步分离和筛选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琪 傅育红 +3 位作者 高锦明 王雅琴 李小明 张鞍灵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4-227,共4页
从苦楝(Melia azedarach L.)的根、茎、叶、果实中分离得到99株14个属的内生真菌(33株因不产孢子未鉴定)。其中7月分离得到7个属,10月得到14个属的内生真菌。由分离结果可知,根、茎中内生真菌的属多于叶和果实,且曲霉属的灰绿曲霉组、... 从苦楝(Melia azedarach L.)的根、茎、叶、果实中分离得到99株14个属的内生真菌(33株因不产孢子未鉴定)。其中7月分离得到7个属,10月得到14个属的内生真菌。由分离结果可知,根、茎中内生真菌的属多于叶和果实,且曲霉属的灰绿曲霉组、链格孢属和未见孢子Ⅰ在全株均有分布。对各菌株次生代谢物进行检测,可知O-L-5、O-SCⅡ-4和O-RC-3能产生较多的苦楝素,为目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真菌 分离 苦楝 楝科 苦楝素
下载PDF
苦楝皮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淏 李行诺 +2 位作者 孙博航 高慧媛 吴立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34-536,共3页
目的对中药苦楝皮(Melia azedarachL.Sied.)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利用理化性质和1H-NMR1、3C-NMR等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 目的对中药苦楝皮(Melia azedarachL.Sied.)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利用理化性质和1H-NMR1、3C-NMR等谱学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羽扇豆醇(lupeol,1)、α-菠甾酮(-αspinasterone,2)、丁香树脂酚双葡萄糖苷(syringaresinol-di-O--βD-glucoside,3)、阿魏酸(ferulic acid,4)、β-谷甾醇(-βsitosterol,5)、胡萝卜苷(daucosterol,6)。结论化合物2、3和4均为首次从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已知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皮 α-菠甾酮 丁香树脂酚双葡萄糖苷 阿魏酸 结构鉴定
下载PDF
苦楝树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杨光忠 陈玉 +1 位作者 张世琏 朱正方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5-47,共3页
从苦楝(Melia azedarach L.)树皮中首先分到一个口山酮类化合物,根据波谱(IR,MS,1HNMR)分析和化学性质,确定了它的结构,并将它命名为melianxanthone。
关键词 苦楝 山酮类化合物 树皮
下载PDF
苦楝籽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贺亮 殷宁 陈华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3-64,共2页
对苦楝籽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将样品进行甲酯化处理后 ,用GC -MS方法分析鉴定出各种脂肪酸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 ,苦楝籽油的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7 17%、硬脂酸 4 .16 %、油酸 2 5 .72 %、亚油酸 6 2 .4 7%、花生... 对苦楝籽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将样品进行甲酯化处理后 ,用GC -MS方法分析鉴定出各种脂肪酸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 ,苦楝籽油的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7 17%、硬脂酸 4 .16 %、油酸 2 5 .72 %、亚油酸 6 2 .4 7%、花生酸 0 .2 4 %、花生一烯酸 0 .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 脂肪酸成分 籽油 花生 脂肪酸组成 理化性质 相对含量 油脂 亚油酸 样品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苦楝皮中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杜爱玲 孙公平 +2 位作者 王威强 牟大建 刘宝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61-64,共4页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CDE)技术萃取苦楝皮中的有效成分,用均匀设计方法研究超临界萃取的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极性提携剂对萃取结果的影响。以L ieberm an反应、Salkwosk i反应、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作为苦楝素存在的验...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CDE)技术萃取苦楝皮中的有效成分,用均匀设计方法研究超临界萃取的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极性提携剂对萃取结果的影响。以L ieberm an反应、Salkwosk i反应、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作为苦楝素存在的验证方法,以失重率对总萃取率进行定量表征,510 nm处的吸光度表征萃取物中苦楝素的相对含量,获得了与试验结果一致的模拟方程。在本研究范围内,用SCDE苦楝皮的有效成分时,萃取率可达4.24%,萃取压力为28 MPa。当目的萃取物为苦楝素时,应在35℃下萃取5 h;为获得高的总萃取率,则应高温长时间萃取。不应加入极性强的提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树皮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均匀设计
下载PDF
苦楝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万侠 陈民生 +3 位作者 宋尚文 吕廷良 张鹏 牛庆霖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30,共4页
本文通过对24个一年生苦楝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对其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性状间的遗传相关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苦楝半同胞家系一年生苗的树高和地径不仅在家系水平上存在着极显著的变异,而且家系内个体间也存在着丰富的变异。... 本文通过对24个一年生苦楝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对其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性状间的遗传相关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苦楝半同胞家系一年生苗的树高和地径不仅在家系水平上存在着极显著的变异,而且家系内个体间也存在着丰富的变异。苦楝苗期性状丰富多样。苗高与地径表型变异系数分别为5.581%、8.147%,地径的表型变异系数大于苗高的表型变异系数,家系间的变异系数大于家系内的变异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 半同胞家系 子代测定 生长性状 形质性状 变异系数
下载PDF
苦楝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种小桃 田桂珍 +1 位作者 程战立 姚庆强 《食品与药品》 CAS 2009年第2期30-31,共2页
目的研究苦楝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层析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学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6种化合物,鉴定为β-谷甾醇(Ⅰ),香草醛(Ⅱ),苯甲酸(Ⅲ),香草酸(Ⅳ),胡萝卜苷(Ⅴ),α-D-吡喃葡萄糖(Ⅵ)。结论化合物Ⅲ、Ⅵ系首次从... 目的研究苦楝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层析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学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6种化合物,鉴定为β-谷甾醇(Ⅰ),香草醛(Ⅱ),苯甲酸(Ⅲ),香草酸(Ⅳ),胡萝卜苷(Ⅴ),α-D-吡喃葡萄糖(Ⅵ)。结论化合物Ⅲ、Ⅵ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子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楝树叶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雷福成 陈利军 石庆锋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01-1702,1706,共3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楝树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对楝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到32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26个,鉴出率占全油的81.25%,占挥发油总量的95.43%。楝树叶挥发油主要成分是石竹烯氧化物(31.08%)、二环大根香...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楝树叶中提取挥发油,利用GC-MS联用仪对楝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分离到32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26个,鉴出率占全油的81.25%,占挥发油总量的95.43%。楝树叶挥发油主要成分是石竹烯氧化物(31.08%)、二环大根香叶烯(15.43%)、石竹烯(9.11%)、(s)-6-乙烯基-6-甲基-1-(1-甲基乙基)-3-(1-甲基亚乙基)-环己烯(8.72%)、8,9-脱氢-环异长叶烯(6.78%)、[1aR-(1aα,4aα,7β,7aβ,7bα)]-十氢-1,1,7-三甲基-4-亚甲基-1H-环丙[e]薁-7-醇(5.35%)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楝树叶 挥发油 GC-MS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