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green inhibitor for C-steel corrosion in 2.0 mol·L^-1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A.Y.El-Etre A.I.Al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373-380,共8页
The corrosion inhib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queous extract of seeds of Melia azedarach L.(MA) have been studied as eco-friendly green inhibitor for corrosion control of C-steel in 2 mol·L^(-1) HCl solution by gr... The corrosion inhibi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queous extract of seeds of Melia azedarach L.(MA) have been studied as eco-friendly green inhibitor for corrosion control of C-steel in 2 mol·L^(-1) HCl solution by gravimetric and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The results depict that, the extract inhibits efficiently the corrosion of carbon steel in hydrochloric acid. The efficiency of extract i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extract concentration but independent on the studied temperature. The adsorption of the extract components onto the steel surface was found to be spontaneous, and follows Langmuir adsorption isotherm. The surface morphology of C-steel,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MA extract in 2.0 mol·L^(-1) hydrochloric acid solution, was studi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rosion inhibition C-steel melia azedarach l.extract
下载PDF
苦楝果提取物对桑天牛产卵量及卵孵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博光 李小平 陈小平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4,共4页
以用一定浓度的苦楝果提取物处理的构树枝条作为天牛的食物 ,研究了其对桑天牛产卵及卵孵化的影响。在室温下用苦楝果提取物 5 0 0mg/kg处理枝条 ,处理组天牛 ( 7对 )在1 5天试验中 ,7对天牛日平均产卵量为 8.5 3± 2 .35个 ,而对照... 以用一定浓度的苦楝果提取物处理的构树枝条作为天牛的食物 ,研究了其对桑天牛产卵及卵孵化的影响。在室温下用苦楝果提取物 5 0 0mg/kg处理枝条 ,处理组天牛 ( 7对 )在1 5天试验中 ,7对天牛日平均产卵量为 8.5 3± 2 .35个 ,而对照组 7对天牛日平均产卵量为1 5 .80± 0 .98个。经T检验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极显著。用 2 5 0、1 0 0 0、2 0 0 0mg/kg的苦楝果提取物处理枝条 ,在 1 5天试验中 ,7对天牛日平均产卵量分别为 8.0 6± 2 .90、6.73± 3.82、5 .2 0± 1 .74个 ,而对照组 7对天牛的日平均产卵量为 1 3.73± 2 .90个。经T检验它们与对照之间差异极显著。取食含苦楝果提取物 2 5 0、1 0 0 0、2 0 0 0mg/kg处理枝条后 ,天牛产的卵分别需经 1 2、1 5、1 9d达到其最终孵化率 94.2 1 %、87.1 2 %、43.5 8% ;而对照组 1 1d达到最终孵化率 99.5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 果实提取物 桑天牛 孵化率 产卵量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苦楝皮中有效成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杜爱玲 孙公平 +2 位作者 王威强 牟大建 刘宝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61-64,共4页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CDE)技术萃取苦楝皮中的有效成分,用均匀设计方法研究超临界萃取的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极性提携剂对萃取结果的影响。以L ieberm an反应、Salkwosk i反应、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作为苦楝素存在的验...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SCDE)技术萃取苦楝皮中的有效成分,用均匀设计方法研究超临界萃取的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极性提携剂对萃取结果的影响。以L ieberm an反应、Salkwosk i反应、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作为苦楝素存在的验证方法,以失重率对总萃取率进行定量表征,510 nm处的吸光度表征萃取物中苦楝素的相对含量,获得了与试验结果一致的模拟方程。在本研究范围内,用SCDE苦楝皮的有效成分时,萃取率可达4.24%,萃取压力为28 MPa。当目的萃取物为苦楝素时,应在35℃下萃取5 h;为获得高的总萃取率,则应高温长时间萃取。不应加入极性强的提携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树皮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 均匀设计
下载PDF
两种苦楝提取物抑菌活性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魏琴 周黎军 +2 位作者 程智 尹礼国 张萍 《宜宾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87-89,共3页
分别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和索氏抽提法对苦楝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并测定提取物对三种真菌和一种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对真菌菌丝和孢子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但对孢子的抑制活性更强;两种提取物均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分别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和索氏抽提法对苦楝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并测定提取物对三种真菌和一种细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对真菌菌丝和孢子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但对孢子的抑制活性更强;两种提取物均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活性强于真菌;就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来讲,超声波提取法要优于索氏抽提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 提取 抑菌活性
下载PDF
苦楝树粗提物对星天牛近距离引诱效果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何学友 黄金水 +3 位作者 叶剑雄 黄衍庆 曾国强 高美玲 《防护林科技》 2000年第S2期14-16,29,共4页
首次报道了以异辛烷、丙酮、三氯甲烷、乙醇、甲苯等5种溶剂在常温下浸泡苦楝树(Meliaazedarach L.)叶及嫩枝皮,用其浸提液制成滤纸和木块诱芯,对星天牛成虫(Anoplophara chinensis(Forster))进行引诱试验。室内生物测定表明,以丙酮、... 首次报道了以异辛烷、丙酮、三氯甲烷、乙醇、甲苯等5种溶剂在常温下浸泡苦楝树(Meliaazedarach L.)叶及嫩枝皮,用其浸提液制成滤纸和木块诱芯,对星天牛成虫(Anoplophara chinensis(Forster))进行引诱试验。室内生物测定表明,以丙酮、乙醇、甲苯3种溶剂的效果较好;甲苯更为显著,单头次啃咬诱芯最长时间达37 min 46 s,且雌虫在诱芯上表现出产卵动作。经用 Perkin-ElmerSpectrum 2000 FT-IR 红外光谱仪测试及引诱效果分析,初步认为苦楝树中具有活性的引诱成分为醇类和芳香族化合物,这为今后提取苦楝树引诱物质以及人工合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树浸提液 引诱 化学成分 星天牛
下载PDF
溶剂回流法提取苦楝素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小娟 路绪旺 崔鹏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61-563,共3页
采用溶剂回流法从苦楝树皮中提取苦楝素,用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提取工艺和萃取分离过程对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回流法的优化条件为:70%乙醇-水溶液为溶剂,料液比1∶15(g∶mL),提取时间3 h,50 mL乙酸乙酯萃取18 h,最高... 采用溶剂回流法从苦楝树皮中提取苦楝素,用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提取工艺和萃取分离过程对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回流法的优化条件为:70%乙醇-水溶液为溶剂,料液比1∶15(g∶mL),提取时间3 h,50 mL乙酸乙酯萃取18 h,最高提取率达1.5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楝 苦楝素 溶剂回流法
下载PDF
微波法从苦楝树皮中提取苦楝素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小娟 路绪旺 崔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B05期113-116,共4页
采用微波法从苦楝树皮中提取苦楝素,研究了提取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优化了提取参数。优化提取条件为浸泡时间10min,液固比10mL/g,75%乙醇-水溶液为溶剂,微波功率296W,辐射浸提3min×3次,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1.105%。
关键词 提取 苦楝树 苦楝素 微波
下载PDF
星天牛成虫的取食节律及对两种苦楝粗提物行为趋性 被引量:7
8
作者 彭瀚 刘亚宁 +5 位作者 耿显胜 方林鑫 张守科 张威 舒金平 王浩杰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06-1213,共8页
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是林业上危害性极大的一种蛀干害虫,行为调控是控制星天牛的重要手段。为了研发星天牛成虫植物源诱杀剂,观测了星天牛的取食行为节律,通过Y型嗅觉仪行为生测、笼养法选择趋性试验及林间诱捕试验... 星天牛(Anoplophora chinensis Forster)是林业上危害性极大的一种蛀干害虫,行为调控是控制星天牛的重要手段。为了研发星天牛成虫植物源诱杀剂,观测了星天牛的取食行为节律,通过Y型嗅觉仪行为生测、笼养法选择趋性试验及林间诱捕试验测定了不同苦楝粗提物对星天牛成虫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星天牛成虫在光照及黑暗条件下(光周期15L∶9D)均存在取食行为,且两种条件下的取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在光照条件下,雌成虫取食高峰出现在13:00—14:30,雄成虫无明显的取食高峰期。在室内,索式抽提法所得粗提物对星天牛成虫引诱效果较好,星天牛在经索式抽提法所得粗提物处理的滤纸上的平均停留时间(15.19±2.09 min)显著长于水蒸气蒸馏法所得粗提物(8.94±1.26 min,P<0.05);两种粗提物在林间均诱捕到星天牛成虫,其中索式抽提法所得粗提物平均每个诱捕器诱到2.0±0.58头,水蒸蒸馏气法所得粗提物平均每个诱捕器诱到3.0±1.15头,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天牛 苦楝 索式抽提法 水蒸气蒸馏法 引诱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