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1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荷叶及其有效成分治疗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萌 陈着 +2 位作者 何瑞瑞 徐杰 聂宏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几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共同存在的病理状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腹型肥胖、血脂异常等,几种相互关联的异常情况同时发生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异常复杂,目前针对MS尚无特...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几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共同存在的病理状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腹型肥胖、血脂异常等,几种相互关联的异常情况同时发生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异常复杂,目前针对MS尚无特效的靶向治疗药物,而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于对于代谢综合征有利的中药及其药理作用上。荷叶是药食两用的食材,极具开发价值,其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多糖等活性成分不仅具有减肥降脂、抗炎、抗氧化、降血糖以及保护心血管的作用,还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防治代谢综合征,具有潜在研究价值。文章对荷叶及其主要活性成分作用于代谢综合征的不同组分如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及荷叶的功能性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代谢综合征 荷叶有效成分 肠道菌群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与缺血性脑卒中
2
作者 李芳 赵世刚 仝秀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29-132,共4页
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致死病因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缺血性脑卒中是多种病因及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越来越... 脑卒中是全球第二大致死病因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缺血性脑卒中是多种病因及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与缺血性脑卒中有相关性。本文就代谢综合征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缺血性脑卒中 发病机制 胰岛素抵抗 肥胖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病人血清lncRNA ANRIL和BDNF水平变化与血栓栓塞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顾玉 梁晓艳 +2 位作者 马胜辉 佟娜 阎泽君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究肾病综合征(NS)病人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细胞周期激酶抑制因子4基因座中反义非编码RNA(ANRIL)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与血栓栓塞(T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220... 目的探究肾病综合征(NS)病人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细胞周期激酶抑制因子4基因座中反义非编码RNA(ANRIL)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变化与血栓栓塞(T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220例NS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结果将其分为NS组118例和TE组102例,另外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研究对象血清lncRNA ANRIL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研究对象血清BDNF水平;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相关生化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lncRNA ANRIL、BDNF水平与生化指标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病人发生TE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ANRIL、BDNF在预测NS病人发生TE中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NS组、TE组血清lncRNA ANRIL水平显著升高(2.54±0.43比5.82±1.34、8.35±2.17),BDNF水平显著降低[(32.77±8.25)μg/L比(24.49±4.58)μg/L、(18.63±3.62)μg/L](P<0.05);与NS组相比较,TE组血清lncRNA ANRIL水平显著升高,BDNF水平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NS组、TE组三组的尿酸、血肌酐、乳酸脱氢酶、血尿素氮、尿蛋白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S合并TE病人血清lncRNA ANRIL水平与尿酸、血肌酐、乳酸脱氢酶、血尿素氮、尿蛋白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5);NS合并TE病人血清BDNF水平与尿酸、血肌酐、乳酸脱氢酶、血尿素氮、尿蛋白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ANRIL、尿蛋白和BDNF是NS病人发生TE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lncRNA ANRIL、BDNF预测NS病人发生T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0.85,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2,高于lncRNA ANRIL、BDNF单独检测,特异度为83.05%,灵敏度为88.24%。结论NS伴TE病人中血清lncRNA ANRIL水平升高,BDNF水平降低,二者对NS病人发生TE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非编码RNA ANRIL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血栓栓塞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名中医许昕辨治绝经综合征经验
4
作者 刘帅 刘君 许昕 《陕西中医》 CAS 2025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绝经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又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称绝经前后诸证,西医常激素治疗。许昕教授认为肾气衰,天癸竭为初始病因,主要病机是肾阴不足,精血亏少,阴阳失调,天癸衰竭而月经闭止,涉及心肝脾胃肺多脏腑,可兼... 绝经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又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中医称绝经前后诸证,西医常激素治疗。许昕教授认为肾气衰,天癸竭为初始病因,主要病机是肾阴不足,精血亏少,阴阳失调,天癸衰竭而月经闭止,涉及心肝脾胃肺多脏腑,可兼郁夹瘀,变化多端;治疗要标本兼顾,调整阴阳平衡,调和脏腑,调畅气机,帮助患者解除病痛,平稳度过绝经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综合征 许昕 名中医经验 阴阳平衡 调和脏腑 调畅气机
下载PDF
鹿红颗粒对Ⅱ型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肾功能的影响
5
作者 刘茜 王新婷 +3 位作者 程培培 杨天舒 戎靖枫 周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探讨鹿红颗粒对Ⅱ型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术联合单侧肾脏切除术制备Ⅱ型心肾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鹿红颗粒组、缬沙坦组。鹿红颗粒组给予鹿红颗粒(8 g... 目的:探讨鹿红颗粒对Ⅱ型心肾综合征大鼠心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术联合单侧肾脏切除术制备Ⅱ型心肾综合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鹿红颗粒组、缬沙坦组。鹿红颗粒组给予鹿红颗粒(8 g/kg)灌胃,缬沙坦组给予缬沙坦(8 mg/kg)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共干预8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检测血清脑钠肽(BNP)、胱抑素C(Cys-C)含量;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肌酐(Scr)含量;脲酶法检测血尿素氮(BUN)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大鼠心脏、肾脏病理改变及纤维化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鹿红颗粒组LVEF、LVFS升高(P<0.01),BNP、Scr、BUN和Cys-C水平降低(P<0.01)。HE染色及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显示鹿红颗粒组心脏、肾脏组织病理损伤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纤维化程度降低。结论:鹿红颗粒能升高LVEF、LVFS,降低BNP、Scr、BUN和Cys-C水平,提高Ⅱ型心肾综合征大鼠的心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心肾综合征 鹿红颗粒 心功能 肾功能 纤维化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发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高彩虹 郝晓莹 于京京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5年第1期70-73,共4页
综述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系统疾病之一,其病理生理过程合并多种代谢紊乱,如肥胖、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等,常为心血管疾病发病... 综述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系统疾病之一,其病理生理过程合并多种代谢紊乱,如肥胖、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等,常为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危险因素 综述
下载PDF
环孢素联合泪点栓塞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干眼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安琳 韦秋红 +2 位作者 蔡晶晶 杨赬雯 张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28-133,共6页
目的:分析环孢素联合泪点栓塞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干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6/2023-09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经眼科与风湿免疫科多学科会诊后确诊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患者60例120眼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 目的:分析环孢素联合泪点栓塞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干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6/2023-09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经眼科与风湿免疫科多学科会诊后确诊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患者60例120眼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常规治疗,根据干眼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A组20例40眼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B组20例40眼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0.05%环孢素滴眼液治疗;C组20例40眼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0.05%环孢素滴眼液联合双眼上下泪点行泪点栓塞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8、12 wk眼表疾病评分指数(OSDI)评分、结膜充血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TMH)、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和泪液分泌量,治疗前及治疗后12 wk检测泪液中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4、8、12 wk,三组患者OSDI评分、结膜充血评分和F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UT、TMH和泪液分泌量均高于治疗前(均P<0.001),C组患者OSDI评分均低于A组和B组,B组低于A组(均P<0.001),C组患者BUT、TMH和泪液分泌量均高于A组和B组,B组均高于A组(均P<0.001)。治疗后12 wk,三组患者泪液中IL-6、TNF-α和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C组低于A组和B组,B组低于A组(均P<0.001)。治疗随访期间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环孢素和泪点栓塞治疗可改善中重度干眼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泪膜和角膜功能,增加泪液分泌量,降低泪液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环孢素 泪点栓塞 结膜充血评分 泪液炎性因子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下载PDF
滞动针干预“激痛点”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大鼠中枢镇痛的作用机制
8
作者 赵丽萍 陈艺箔 +3 位作者 王雅倩 李之彤 张琪 苟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3614-3623,共10页
背景:滞动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镇痛效果显著,但镇痛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索滞动针干预激痛点缓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6)和造模组(n=38),造模组采用“打击结合... 背景:滞动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镇痛效果显著,但镇痛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索滞动针干预激痛点缓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疼痛的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n=16)和造模组(n=38),造模组采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方式制备左侧股内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模型,造模12周后随机挑选6只验证造模成功,将剩余32只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6)与滞动针组(n=16),使用滞动针对滞动针组大鼠左侧股内侧肌局部激痛点进行干预治疗,2次/周,治疗4周。造模前后及治疗后进行左足机械缩足阈值测定;治疗后第4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左侧股内侧肌肌肉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P物质、β-内啡肽水平,免疫组化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和c-fos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空白组比较,造模后模型组、滞动针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降低(P<0.05);治疗4周后,滞动针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高于模型组(P<0.05);②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肌纤维排列紊乱、粗细不等,肌细胞增大并出现核内移现象,细胞内出现圆形挛缩结节以及紧张带;滞动针组肌纤维排列整齐,肌细胞多呈角状,细胞内偶见挛缩结节;③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P物质水平升高(P<0.05),血清中β-内啡肽及脑中P物质、β-内啡肽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滞动针组血清中P物质水平降低(P<0.05),血清中β-内啡肽及脑中P物质、β-内啡肽水平均升高(P<0.05);④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fos、Iba-1阳性表达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滞动针组c-fos阳性表达升高(P<0.05),Iba-1阳性表达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均降低(P<0.05);(5)结果表明,滞动针可能通过抑制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小胶质细胞的活性、下调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间接促进小胶质细胞向M2表型极化释放β-内啡肽、增加c-fos神经元兴奋性,从而降低中枢致敏程度,有效缓解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疼痛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激痛点 滞动针 中枢镇痛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下载PDF
应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及静息全周期比值指导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情况分析
9
作者 吕峰峰 赵磊 +2 位作者 吕元杰 张亚男 滕震 《大医生》 2025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及静息全周期比值(RFR)指导的急性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 目的探讨应用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及静息全周期比值(RFR)指导的急性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冠脉狭窄程度50%~90%。根据FFR与RFR分为低FFR低RFR组(FFR≤0.80,RFR≤0.89),行冠脉介入治疗;高FFR低RFR组(FFR>0.80,RFR>0.89),延迟进行冠脉介入治疗;低FFR高RFR组(FFR<0.80,RFR>0.89),延迟进行冠脉介入治疗;高FFR高RFR组(FFR>0.80,RFR<0.89),延迟进行冠脉介入治疗。比较4组患者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及总3支血管的RFR与FFR值,分析4组患者不同血管RFR与FFR分布情况,比较4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结果LAD、LCX、RCA及总3支血管的RFR值均高于FFR值(均P<0.05)。FFR、RFR在总血管的总一致率为81.95%,不一致率为18.05%;在LAD的总一致率为77.24%,不一致率为22.76%;在LCX的总一致率为96.77%,不一致率为3.23%;在RCA的总一致率为84.31%,不一致率为15.69%;在非LAD的总一致率为89.02%,不一致率为10.98%。4组患者总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源性猝死、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FR与RFR的一致性较高,采用FFR与RFR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能有效降低支架置入的频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助于提高临床诊疗效率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 静息全周期比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下载PDF
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王刚 《大医生》 2025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RDS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正压... 目的分析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RDS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正压通气组和枸橼酸组,每组50例。正压通气组患儿采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枸橼酸组患儿在正压通气组基础上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力学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枸橼酸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正压通气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正压通气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氧分压(PaO_(2))均升高,且枸橼酸组高于正压通气组;两组患儿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降低,且枸橼酸组低于正压通气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氧合指数(OI)均升高,且枸橼酸组高于正压通气组;两组患儿气道阻力(R)、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均降低,且枸橼酸组均低于正压通气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均降低,且枸橼酸组均低于正压通气组(均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联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早产儿RDS的效果较好,可改善血气分析与呼吸力学指标,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咖啡因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纤维肌痛综合征生物标记物的筛选及免疫细胞浸润分析
11
作者 刘雅妮 杨静欢 +5 位作者 陆慧慧 易玉芳 李智翔 欧阳福 吴璟莉 魏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1-1100,共10页
背景:纤维肌痛综合征作为常见风湿病,其发病与中枢敏化及免疫异常有关,但具体过程尚未阐明,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志物,不断探索该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 背景:纤维肌痛综合征作为常见风湿病,其发病与中枢敏化及免疫异常有关,但具体过程尚未阐明,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志物,不断探索该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基于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筛选纤维肌痛综合征潜在的诊断相关标志基因,并分析其免疫细胞浸润特征。方法:对来自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的纤维肌痛综合征数据集转录谱进行差异分析和WGCNA分析,整合筛选出差异共表达基因,进一步采用机器学习套索回归(LASSO)算法、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VM-RFE)机器学习算法来识别核心生物标志物,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诊断价值。最后,采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评估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及通路富集。结果与结论:①对GSE67311数据集按照log2|(FC)|>0,P<0.05的条件进行差异分析后获得8个下调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WGCNA分析后获得正相关性最高(r=0.22,P=0.04)的模块(MEdarkviolet)内含基因497个,负相关性最高(r=-0.41,P=6×10-5)的模块(MEsalmon2)内含基因19个;将差异表达基因与WGCNA的2个高相关性模块基因取交集,获得7个基因。②对上述7个基因进行LASSO回归算法筛选出4个基因,进行SVM-RFE机器学习算法筛选出5个基因,两者取交集后确定了3个核心基因,分别为重组1号染色体开放阅读框150蛋白(germinal center associated signaling and motility like,GCSAML)、整合素β8(Integrin beta-8,ITGB8)和羧肽酶A3(carboxypeptidase A3,CPA3);绘制3个核心基因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0.739,0.734,提示均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可作为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生物标志物。③免疫浸润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记忆B细胞、CD56 bright NK细胞和肥大细胞显著下调(P<0.05),且与上述3个生物标志物显著正相关(P<0.05)。④富集分析结果提示,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富集途径包括9条,主要与嗅觉传导、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及感染等通路密切相关。⑤上述结果显示,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与多基因参与、免疫调节异常及多个通路失调有关,但这些基因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各通路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肌痛综合征 生物信息学 机器学习 免疫浸润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套索回归 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算法 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 基因集富集分析
下载PDF
加减黄连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12
作者 杨培麟 刘莉 +1 位作者 韩宇博 李明 《中医药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观察加减黄连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就诊的痰湿壅盛型代谢综合征(MS)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 目的:观察加减黄连温胆汤治疗痰湿壅盛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就诊的痰湿壅盛型代谢综合征(MS)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并辅以健康教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加减黄连温胆汤,两组治疗周期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血压(舒张压、收缩压)、腹围、血糖指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体质量指数(BMI)、血脂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腹围、舒张压、收缩压、HOMA-IR、FINS、FPG、LDL-C、TC、TG、BMI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HDL-C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同时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是94.1%(32/34)和79.4%(27/34),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黄连温胆汤可有效改善痰湿壅盛型MS的症状,并降低患者腹围、血压、BMI、血脂指标、血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温胆汤 代谢综合征 痰湿壅盛
下载PDF
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秋颖 周游 +4 位作者 刘一 徐淑颖 陈莹 张阳 王丽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174-179,共6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作为一种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伴有的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以及不孕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女性的心理及生活。但其病机尚不明确,近年来宏观基因组学等技术的发展,肠道菌群被发现通过改变肠道通透性、参与免疫炎症反... 多囊卵巢综合征作为一种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其伴有的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以及不孕等临床表现严重影响女性的心理及生活。但其病机尚不明确,近年来宏观基因组学等技术的发展,肠道菌群被发现通过改变肠道通透性、参与免疫炎症反应、代谢以及肠脑轴等多种途径参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因此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而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明显疗效,大量研究证实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肠道屏障,降低炎症损伤,增强肠道黏膜免疫来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研究发现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改变,参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机制以及中药复方和中药单体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为防治多囊卵巢综合征以及中医药的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肠道菌群 中医药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麒民 李兵 +2 位作者 钟向凯 邱志强 杨汉丰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1期192-194,共3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syndrome,IBS)是指缺乏能解释其症状的生化指征或者器质性病变的,以反复发作的腹痛、排便异常为特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认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脑一...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syndrome,IBS)是指缺乏能解释其症状的生化指征或者器质性病变的,以反复发作的腹痛、排便异常为特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认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脑一肠互动异常是目前最有可能被认可的IBS发病机制之一。fMRI能无创地,较敏感地反映IBS的脑功能区变化。本文旨对fMRI技术在IBS研究中的进展进行综述,探讨相应脑区的活动特点,以进一步探究其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临床研究的现状及展望
15
作者 张铭 王文娟 +4 位作者 郝问 陈吉彬 夏伟 邵一兵 王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7-261,共5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尤其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风险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近年来,众多临床研究均表明,OS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起始、演变过程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因此,本...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病,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尤其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风险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近年来,众多临床研究均表明,OS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起始、演变过程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因此,本文将从OSA与ACS的临床研究现状、现有研究的局限性以及对未来研究趋势与方向的展望等维度展开综述,以期深入挖掘并阐述这两者之间的复杂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下载PDF
5-氨基乙酰丙酸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作用的研究
16
作者 王凯月 姜丹丹 +7 位作者 郑宇航 李均同 吴香菊 胡悦 齐静 丛晓燕 孙英峰 杜以军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5,共7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5-氨基乙酰丙酸(5-ALA)是一种天然氨基酸,具有重要的抗病毒功能,能够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为了研究5-ALA抗PRRSV作用,通过CCK-8法检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5-氨基乙酰丙酸(5-ALA)是一种天然氨基酸,具有重要的抗病毒功能,能够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为了研究5-ALA抗PRRSV作用,通过CCK-8法检测5-ALA对永生化猪肺泡巨噬细胞(PAM-KNU)的细胞毒性,通过预防、直接杀灭和治疗3种给药方式来判定5-ALA抑制PRRSV增殖的最佳作用方式和最佳作用浓度。结果:当药物浓度为1 mmol/L时,病毒滴度及其cDNA拷贝数水平显著下调,同时,5-ALA对PRRSV的预防作用和直接杀灭作用优于其治疗作用;从吸附、内化、早期胞内复制3个环节检测5-ALA对PRRSV复制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5-ALA在感染细胞的内化环节和早期胞内复制环节起作用。本研究证实了5-ALA可以抑制PRRSV复制,为预防和治疗PRRSV感染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5-氨基乙酰丙酸 抗病毒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对于社区2型糖尿病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张宁 周育松 +2 位作者 胡洁 刘薇 袁申元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评估北京市朝阳区垡头社区2型糖尿病(T2DM)标准化管理对血压、血糖、血脂控制的效果,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社区T2DM患者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8月至2012年10月北京市朝阳区垡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社区糖尿病研究(BCDS)... 目的评估北京市朝阳区垡头社区2型糖尿病(T2DM)标准化管理对血压、血糖、血脂控制的效果,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社区T2DM患者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8月至2012年10月北京市朝阳区垡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社区糖尿病研究(BCDS)项目中的201例T2DM患者,随访6年,期间31例失访,最终对170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接受规范化管理,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T2DM组(n=66)和T2DM+MS组(n=104),比较两组联合达标率,并分析终点事件。结果本中心T2DM+MS患病率为61.18%;两组联合达标率均有所提升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共发生90例(52.94%)终点事件,T2DM+MS组冠心病、颈动脉狭窄和微血管病变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率高于T2DM组(均P<0.05)。结论MS的存在显著增加了社区T2DM患者的冠心病、颈动脉狭窄和微血管病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2型糖尿病 社区管理 终点事件
下载PDF
温针灸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骨骼肌PINK1/Parkin通路的变化
18
作者 李花园 李春 +3 位作者 刘君伟 王亭 李龙 武永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18-1625,共8页
背景:研究发现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线粒体的功能异常,给予辅酶后可改善症状,温针灸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采用温针灸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骨骼肌PINK1/Parkin通路,明确温针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机... 背景:研究发现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线粒体的功能异常,给予辅酶后可改善症状,温针灸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采用温针灸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大鼠骨骼肌PINK1/Parkin通路,明确温针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3 d后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针灸组和辅酶组,每组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以游泳力竭、慢性束缚及禁食多因素方法制备慢性疲劳综合征模型。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大鼠采取相同固定及灌胃操作,温针灸组大鼠选用关元、中脘、足三里(双)穴进行治疗,1次/d,进针后将艾柱置于针柄点燃,每次治疗3壮,共15 min;辅酶组按照1 mg/kg进行灌胃,1次/d,共治疗14 d。记录实验期间各组大鼠体质量、力竭游泳时间及治疗期间的食物利用率。治疗结束后,取各组大鼠双侧腓肠肌,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腓肠肌病理形态,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腓肠肌线粒体形态结构及自噬体,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骨骼肌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Ⅱ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骨骼肌中PINK1、Parkin、LC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腓肠肌细胞核固缩、凝聚,数目增多,细胞排列紊乱,腓肠肌纤维排列紧密;温针灸组和辅酶组腓肠肌纤维排列间隙较模型组增加,细胞核减少,细胞排列较模型组整齐。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骨骼肌线粒体肿胀、融合及空泡化,线粒体膜断裂,基质较多溶解,嵴断裂、消失;存在自噬现象。与模型组比较,温针灸组及辅酶组线粒体数量增多,排列相对整齐,线粒体空泡化及线粒体嵴断裂情况改善,膜结构相对完整;存在自噬现象。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骨骼肌中PINK1蛋白表达上调(P<0.05)、而Parkin、LC3Ⅱ、LC3Ⅱ/Ⅰ蛋白的表达稍有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温针灸组和辅酶组骨骼肌中PINK1、Parkin、LC3Ⅱ、LC3Ⅱ/Ⅰ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温针灸组蛋白表达上调更为显著。④结果说明,温针灸可能通过激活PINK1/Parkin通路,上调LC3Ⅱ表达,形成线粒体自噬体,促进降解受损线粒体的相关内容物,改善线粒体质量,从而发挥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慢性疲劳综合征 骨骼肌 PINK1/Parkin通路 线粒体自噬
下载PDF
以手口综合征为唯一临床表现的脑梗死4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颜谈 张艳 +2 位作者 王国防 刘璐 王幼萌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166-169,共4页
目的分析4例以手口综合征为唯一临床表现的脑梗死的疾病特点,提高大家对该综合征的认识,避免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总结于2021年2月至2022年11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以手口综合征为唯一临床表现的脑梗死病人的人口学信息、既往史... 目的分析4例以手口综合征为唯一临床表现的脑梗死的疾病特点,提高大家对该综合征的认识,避免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总结于2021年2月至2022年11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以手口综合征为唯一临床表现的脑梗死病人的人口学信息、既往史、临床表现、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分类标准(TOAST)分型、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所示病变部位、头颈部血管成像、治疗方式及长期预后等资料。结果4例病人均存在至少1种脑梗死高危因素,均表现为同侧口周手部麻木症状,均为腔隙性脑梗死且均为轻型卒中,头颈部血管壁存在斑块或狭窄,给予抗栓、调脂固斑等治疗,2例长期预后留有感觉障碍后遗症,2例无任何后遗症。结论手口综合征最常见于脑梗死病人,该类型脑梗死与其他类型的脑梗死危险因素、TOAST分型、治疗及预后方面存在共性,然而局限性的手口麻木为其特有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手口综合征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谱系8毒株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研制
20
作者 任语馨 张杰 +4 位作者 高雁怩 孙杨杨 张路捷 白娟 姜平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毒株存在多种基因亚型(谱系)和抗原性差异,为了鉴别不同谱系流行毒株,选取PRRSV谱系8毒株BB0907(高致病性毒株)非结构蛋白2(NSP2)高变区基因片段(tNSP2),采用大肠杆菌表达制备获得NSP2重组蛋白,并免疫...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毒株存在多种基因亚型(谱系)和抗原性差异,为了鉴别不同谱系流行毒株,选取PRRSV谱系8毒株BB0907(高致病性毒株)非结构蛋白2(NSP2)高变区基因片段(tNSP2),采用大肠杆菌表达制备获得NSP2重组蛋白,并免疫BALB/c小鼠。结果:研制出5株NSP2单克隆抗体(3D6、6B2、6C3、8C2和8H6),小鼠腹水ELISA抗体效价均达1∶216000;5株单抗轻链类型都为Kappa型,3D6、6B2和6C8的重链类型为IgG1,8C2的重链类型为IgG2b,8H6重链类型为IgG2a;通过构建tNSP2蛋白截短体,Western blot鉴定出4个抗原表位,即^(485)GPLNFPTPSE^(494)、^(555)FPLAPSQNMG564、575EVLSEISDIL^(584)和^(585)NDTPAPVS^(593);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这些单抗均能与PRRSV谱系8毒株发生特异性反应,但与谱系1和谱系5毒株不反应。本研究为PRRSV分离毒株抗原鉴别诊断和生物学研究提供了有意义的研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NSP2 单克隆抗体 B细胞表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