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李白集刊布述略 被引量:3
1
作者 誉高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110-114,共5页
明代,李白集之刊布盛况空前,不仅各种宋、元版本得到大量重刻,而且明人自编的各种选集、评注本纷纷涌现,共计达58种之多,不少版本屡经补订,影响深远,成为李白诗文在明代得以广泛传播与接受的文献基础。系统梳理其源流、刊刻、传播及兴... 明代,李白集之刊布盛况空前,不仅各种宋、元版本得到大量重刻,而且明人自编的各种选集、评注本纷纷涌现,共计达58种之多,不少版本屡经补订,影响深远,成为李白诗文在明代得以广泛传播与接受的文献基础。系统梳理其源流、刊刻、传播及兴盛原因等情况,对构筑明代李诗接受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李白集 出版 选集 评注 版本
下载PDF
日本高中汉诗教学现状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严明 黄晟育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7-63,共7页
本文从诗体、诗人、内容等视角对日本高中《国语综合》中的汉诗选篇进行了分类统计。并将"诗仙"李白作为个案,发现教材中多选录其"思乡"、"送别"主题的绝句。这不仅在于李白的生平经历推动了该内容诗歌... 本文从诗体、诗人、内容等视角对日本高中《国语综合》中的汉诗选篇进行了分类统计。并将"诗仙"李白作为个案,发现教材中多选录其"思乡"、"送别"主题的绝句。这不仅在于李白的生平经历推动了该内容诗歌的创作,数量颇多,艺术价值极高;也在于该内容的诗歌符合日本社会的"人情"观。除此之外,还对教材中"二白"地位的变化轨迹进行勾勒,发现李白后来居上的这一现象与日本人的审美变化及中国文学思潮的东渐扶桑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在汉诗教学上,日本除了重视朗读、想象这一普遍环节外,还呈现出符合民族个性的特点,即非常注重文史地的结合以及对自然风光的感受,特别是对色彩的解读。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既可以窥探当今日本汉文教育的现状和教育理念,又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将日本汉文教育研究介绍到中国的同时,希望能给中国国内语文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古诗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汉文教育 国语综合 汉诗选篇 李白和白居易
下载PDF
和版皆川淇园《唐诗通解》的版本渊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成晴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4年第6期121-123,共3页
日本德川时代的儒学家皆川淇园解说的《唐诗通解》一书,在日本曾产生一定影响。该书并非以李攀龙《唐诗选》为直接底本,而是以《唐诗选》在汉地的派生本潘耒评《唐诗选平》或《唐诗选平笺注》为依据进行的解说。文章旨在通过对此特定个... 日本德川时代的儒学家皆川淇园解说的《唐诗通解》一书,在日本曾产生一定影响。该书并非以李攀龙《唐诗选》为直接底本,而是以《唐诗选》在汉地的派生本潘耒评《唐诗选平》或《唐诗选平笺注》为依据进行的解说。文章旨在通过对此特定个案的考察,探寻汉籍在流播日本过程中的沿承与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通解》 《唐诗选》 皆川淇园 李攀龙 潘耒 版本考
下载PDF
《文选》收录“苏、李诗”的诗史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田瑞文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81-84,共4页
苏、李诗为伪作今已成定论,但《文选》在收录"苏、李诗"时并没有将之看成是伪诗,苏、李诗非伪作并不是萧统一个人的认识,而是汉魏六朝主流文人的共识。主要表现在:一、他们对苏、李诗拟作时没有将之看作是伪诗;二、在"... 苏、李诗为伪作今已成定论,但《文选》在收录"苏、李诗"时并没有将之看成是伪诗,苏、李诗非伪作并不是萧统一个人的认识,而是汉魏六朝主流文人的共识。主要表现在:一、他们对苏、李诗拟作时没有将之看作是伪诗;二、在"以体论文"为特征的汉魏文论中,李陵诗被认为是从四言诗到五言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是五言诗的滥觞。因此,被考证认为是伪作的苏、李诗,在汉魏六朝文学发展中却是以真实的苏、李诗的身份对诗歌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的。《文选》收录苏、李诗的意义在于从文章选本的角度肯定了苏、李诗对汉魏诗歌发展的诗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李诗 以体论文 文选
下载PDF
“苏李诗文出自民间演艺节目”说平议
5
作者 丁宏武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44,共9页
《文选》等载录的苏李诗文真伪混杂,非一时一地之作,探讨其形成机制和产生年代,必须具体作品具体分析,不可混为一谈。稽诸史籍,汉魏两晋时期没有敷衍李陵事迹的民间故事或演艺节目的任何记载,孙尚勇先生提出的"苏李诗文皆附属于某... 《文选》等载录的苏李诗文真伪混杂,非一时一地之作,探讨其形成机制和产生年代,必须具体作品具体分析,不可混为一谈。稽诸史籍,汉魏两晋时期没有敷衍李陵事迹的民间故事或演艺节目的任何记载,孙尚勇先生提出的"苏李诗文皆附属于某一敷衍苏李故事的演艺节目"、"其编创者出于民间"、"其产生年代在西汉后期"等论断,值得商榷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选》 苏李诗 《答苏武书》 李陵 苏武
下载PDF
一部国内失传多年的李商隐诗选疏选评本——徐、陆合解《李义山诗疏》评介
6
作者 刘学锴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329-344,共16页
清雍正初年刊行的徐德泓、陆鸣皋合解的《李义山诗疏》 ,国内失传多年。本文据日本怀德堂文库所藏《李义山诗疏》 ,从选、疏、评三方面对它的特点、价值作了具体的评价。
关键词 文学研究 李商隐 诗歌 《李义山诗疏》 徐德泓 陆鸣皋 艺术手法 艺术风格
下载PDF
《黄景仁诗选》指瑕
7
作者 刘雄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5-19,共5页
黄景仁是清代著名诗人,"毗陵七子"之一。李圣华先生的《黄景仁诗选》以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两当轩集》为底本,参以其他刻本与选本,选黄景仁诗348首。经校勘整理,发现《黄景仁诗选》存在诸多文字误植及注释错误,这主要源... 黄景仁是清代著名诗人,"毗陵七子"之一。李圣华先生的《黄景仁诗选》以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两当轩集》为底本,参以其他刻本与选本,选黄景仁诗348首。经校勘整理,发现《黄景仁诗选》存在诸多文字误植及注释错误,这主要源于作者不够"知人论世",未区分形近、意近字,不明平仄,不辨韵脚,不识对仗,不解诗意,错认僻典为熟典,典故出处失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诗 “毗陵七子” 黄景仁 《黄景仁诗选》 《两当轩集》 李圣华
下载PDF
《河岳英灵集》选评李颀诗及其诗歌史意义
8
作者 卢燕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5-11,共7页
《河岳英灵集》遴选李颀诗十四首,序列上卷第八位。以品评观之,殷璠在选本中重点论析李颀的诗歌内容、艺术成就。同时,又摘句品评、叹惋李颀生平的不幸,兼与其他诗人比较。以遴选诗篇观之,其内容包括寄赠送答诗什、怀人伤时诗章等,突出... 《河岳英灵集》遴选李颀诗十四首,序列上卷第八位。以品评观之,殷璠在选本中重点论析李颀的诗歌内容、艺术成就。同时,又摘句品评、叹惋李颀生平的不幸,兼与其他诗人比较。以遴选诗篇观之,其内容包括寄赠送答诗什、怀人伤时诗章等,突出了李颀诗“发调既清”“玄理最长”等特点。以遴选诗什体裁观之,选本体现了李颀以古体为主的特点。殷璠选评李颀诗,其不仅具有存录诗章意义,亦有考订篇目、资证辨疑价值。最值得关注的是其文学史意义,不仅体现在对李颀诗内容特征的认识上,也体现在李颀诗艺术价值的发掘层面。此外,殷璠选评李颀诗,亦具有接受批评史、文化史等多方面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岳英灵集》 选评李颀诗 诗歌史意义
下载PDF
叶嘉莹与《文选》诗李善注
9
作者 张铁慧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70-74,共5页
对《文选》诗李善注的研究一直是"文选"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加拿大籍华人教授叶嘉莹在其《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中多处提到李善注,对李善注的一些观点叶嘉莹教授或存疑,或否定,而叶的一些观点往往为李善注研究者所忽略。叶... 对《文选》诗李善注的研究一直是"文选"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加拿大籍华人教授叶嘉莹在其《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中多处提到李善注,对李善注的一些观点叶嘉莹教授或存疑,或否定,而叶的一些观点往往为李善注研究者所忽略。叶的这些观点与看法,可以对《文选》诗李善注的研究提供一个佐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嘉莹 《文选》诗 李善注 佐证
下载PDF
“诗合集时代”的中国当代诗学构型——以李润霞编选《潜在文丛(诗选三卷本)》为例
10
作者 王学东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55-59,共5页
处于一个如此重视诗歌编选的"诗合集时代"当代诗歌图景,其问题就在于,在"诗合集时代"现代诗歌该如何完成中国现代诗学的当代构型。李润霞在她的潜在诗歌编选以及当代诗歌研究中,就试图建构一个诗歌标准,在喧嚣的时... 处于一个如此重视诗歌编选的"诗合集时代"当代诗歌图景,其问题就在于,在"诗合集时代"现代诗歌该如何完成中国现代诗学的当代构型。李润霞在她的潜在诗歌编选以及当代诗歌研究中,就试图建构一个诗歌标准,在喧嚣的时代为中国现代诗歌寻找一个当代路标。她的三卷本《潜在诗选》首先以扎实的史料重构与疏浚地下历史,深入地下诗歌的诗学价值,展示了诗学研究开阔的文化视野,呈现出独有的编选个性。而且通过该诗选,编选者以"青春文化"与"个人手艺"向度中国现代诗学当代构型的重要路标,并参与了当代文化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润霞 潜在诗选 诗合集时代 当代诗学构型 《暗夜的举火者》 《青春的绝响》 《被放逐的诗神》
下载PDF
“前修或未密,后出当转精”——评张兵、冉耀斌新著《李梦阳诗选》
11
作者 王小恒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43-46,共4页
张兵、冉耀斌《李梦阳诗选》以其填补空白的努力、回归理性的学术追求,着眼于明清诗歌研究领域的诸种偏颇,以诗选一体"浓缩"《空同集》诗歌之整体状貌,还原一个本来意义的空同诗。《李梦阳诗选》选诗打破一隅之见,以求"... 张兵、冉耀斌《李梦阳诗选》以其填补空白的努力、回归理性的学术追求,着眼于明清诗歌研究领域的诸种偏颇,以诗选一体"浓缩"《空同集》诗歌之整体状貌,还原一个本来意义的空同诗。《李梦阳诗选》选诗打破一隅之见,以求"展现其创作的整体面目";注诗力求精谨准确,在文献上尊重原著,斥伪返本;评诗涉及空同其人其诗之诸多方面,体系完整,严格从文本出发,客观反映其诗学成就,突破了对空同诗评价问题上传统成见。凡此种种,足以启发后学,使之"后出"而愈"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梦阳诗选》 理性回归 选诗全面 注诗精准 评诗客观
下载PDF
厉鹗山水诗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建涛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28-30,共3页
清代浙派领袖厉鹗一生创作以描写江南山水为主要题材,堪称山水诗人。厉鹗的诗歌中,描写山水的诗作占大部分,包括与友朋同游、自己孤游和重游;游山玩水,杭州西湖的各大美景在诗中展现,而且各个季节、时间都有涉及,纷繁复杂。诗人沉浸于... 清代浙派领袖厉鹗一生创作以描写江南山水为主要题材,堪称山水诗人。厉鹗的诗歌中,描写山水的诗作占大部分,包括与友朋同游、自己孤游和重游;游山玩水,杭州西湖的各大美景在诗中展现,而且各个季节、时间都有涉及,纷繁复杂。诗人沉浸于山水之中,与其人格及当时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从《文选》中的山水诗萌芽到厉鹗笔下的山水诗,有了很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厉鹗 山水诗 人格 社会背景 《文选》
下载PDF
从《河岳英灵集》到《才调集》:“选本”视角下的李白诗
13
作者 罗曼 《文学与文化》 2021年第4期136-142,共7页
《河岳英灵集》《又玄集》《才调集》是今存"唐人选唐诗"选录李白诗的选本,对李白诗在唐代的存录传播、接受认同发挥着重要作用。"选本"视角下,李白诗在唐代的接受认同是幽曲漫长的:盛中唐之交,流传广泛;中唐时期,... 《河岳英灵集》《又玄集》《才调集》是今存"唐人选唐诗"选录李白诗的选本,对李白诗在唐代的存录传播、接受认同发挥着重要作用。"选本"视角下,李白诗在唐代的接受认同是幽曲漫长的:盛中唐之交,流传广泛;中唐时期,颇受"冷遇";晚唐五代时期,其经典地位基本奠定。此外,常为世人所忽视的《又玄集》在李白诗接受史上具有"转折点"意义:其一,继中唐"崇王抑李"选诗风气下,重新选录李白诗;其二,将杜、李并提,且置于集首,将李白诗提升至空前地位;其三,发掘和展示了李白诗"清丽"的一面,推动了李白诗在唐末五代的传播和经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人选唐诗” 李白诗 《河岳英灵集》 《又玄集》 《才调集》
下载PDF
朱熹《诗集传》对明代朱谏《李诗选注》的影响
14
作者 徐小洁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66-76,108,共12页
中国儒家经典阐释史上,南宋大儒朱熹的《诗集传》具有里程碑意义。朱熹解《诗》,既合乎以“义理”为旨归的理学阐释框架,又开辟了文学阐释路径,对宋以后的古典诗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基于文本细读与经典接受的双重视域,朱熹... 中国儒家经典阐释史上,南宋大儒朱熹的《诗集传》具有里程碑意义。朱熹解《诗》,既合乎以“义理”为旨归的理学阐释框架,又开辟了文学阐释路径,对宋以后的古典诗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基于文本细读与经典接受的双重视域,朱熹《诗集传》对明代朱谏《李诗选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以“义理”为旨归的诗学思想、以“熟读涵味”为路径的阐释方法、以“赋、比、兴”为框架的阐释模式。这些影响本质上是以中国儒家传统文艺思想为根柢,是理学思想与理性精神对中国古典诗学领域的渗透与悬照,反映了哲学与文学互渗兼容的历史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诗集传》 朱谏 《李诗选注》 李白 经典阐释
下载PDF
道咸時期嶺南詞壇之考察:以陳澧及其交遊爲中心
15
作者 余佳韻 《人文中国学报》 2022年第2期329-358,共30页
嶺南向來被視爲化外之地,學術風氣不盛。十九世紀初期,阮元於廣州設置學海堂,帶來江南考據學文化的同時,亦促進了廣東文化認同意識的形成。向來論及嶺南詞多著重晚清世變與常州詞學之關聯,而少見道咸詞壇討論。本文由陳澧現存的序跋題... 嶺南向來被視爲化外之地,學術風氣不盛。十九世紀初期,阮元於廣州設置學海堂,帶來江南考據學文化的同時,亦促進了廣東文化認同意識的形成。向來論及嶺南詞多著重晚清世變與常州詞學之關聯,而少見道咸詞壇討論。本文由陳澧現存的序跋題記與詞學交遊爲考察基點,試圖廓清道咸時期嶺南詞壇之概況。首先,由於此時期的嶺南詞人先世多源出江南,加之以阮元提倡江南學術的緣故,因而嶺南繼受江南傳統頗深。陳澧等文人論詞多以浙西爲宗的審美觀即源於此。其次,學海堂文人意圖通過文史考證追溯嶺南歷史至南漢,以表出嶺南文化的悠久性與特異性的意識,同樣展現於越臺詞社的集結與《粤東詞鈔》的成書。陳澧的詞學活動和交遊亦受益於此。陳澧兼具江南與嶺南兩種文化身分,通過考察其交遊活動,不僅有助於我們理解道咸時期嶺南詞壇的審美趨向,亦能看到嶺南詞人繼受江南文化的同時,試圖建構嶺南文化主體性之過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嶺南 江南 陳澧 交遊 粤東詞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