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椎定量CT和腰椎双能X线吸收检测仪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差异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羽 张宗军 +5 位作者 刘许慧 滕剑 李清瑶 彭飞 傅迎霞 徐徐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05-1210,共6页
目的:研究胸椎定量CT(QCT)和双能X线吸收检测仪(DXA)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差异,以及胸椎QCT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同时行胸部CT与腰椎及髋关节DXA检测的绝经后女性192例,获取胸7-9椎... 目的:研究胸椎定量CT(QCT)和双能X线吸收检测仪(DXA)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差异,以及胸椎QCT在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同时行胸部CT与腰椎及髋关节DXA检测的绝经后女性192例,获取胸7-9椎体QCT及腰1-4椎体和左髋关节DXA的BMD和T值,结合文献以胸7-9椎体QCT的平均BMD 90 mg/cm^(3)和136 mg/cm^(3)作为判定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的阈值,比较胸椎QCT和双能DXA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的差异并评估BMI对腰椎DXA的BMD及T值和胸椎QCT的BMD的影响。结果:192例绝经期女性的平均年龄为64.79岁,胸椎QCT对绝经后女性骨量减少以及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同腰椎DXA对其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QCT和DXA完全符合者100例(52.08%),不符合者92例(47.92%),其中80例(41.67%)在DXA被低估;不同BMI对腰椎DXA的BMD及T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胸椎QCT的BMD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椎QCT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检出率优于双能DXA,胸部CT检查联合胸椎QCT获得胸椎BMD可指导绝经后女性进行骨质疏松的筛查,在绝经后女性人群中对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能X线骨密度仪扫描 骨质疏松
下载PDF
HRCT扫描在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张树桐 金朝林 +1 位作者 肖建伟 王翔 《医学研究通讯》 2003年第5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CT扫描(HRCT)对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0例POP患者腰椎CT平扫及HRCT扫描表现,总结归纳骨质改变特点。结果 HRCT扫描表现:局部松质骨小梁变细93.4%(654/700),单位面积骨小梁交叉点数... 目的探讨高分辨CT扫描(HRCT)对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00例POP患者腰椎CT平扫及HRCT扫描表现,总结归纳骨质改变特点。结果 HRCT扫描表现:局部松质骨小梁变细93.4%(654/700),单位面积骨小梁交叉点数目减少70.1%(496/700),低密度骨陷窝(空洞)增多20.0%(140/700),微细骨折43.1%(302/700),局部骨皮质断裂65.4%(458/700)。结论 HRCT扫描简便、直观,患者易接受,在对POP的评价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HRCT扫描 女性 高分辨CT扫描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双能CT定量参数联合血清骨硬化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孟伟 赵霞 +1 位作者 李澄云 刘守标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38-1142,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CT定量参数联合血清骨硬化蛋白(SOST)、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O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77例绝经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为OP组(92例)和非OP组(84例)。采用双源CT扫描研究对象的L1~L4腰椎,测量钙的C... 目的:探讨双能CT定量参数联合血清骨硬化蛋白(SOST)、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O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77例绝经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分为OP组(92例)和非OP组(84例)。采用双源CT扫描研究对象的L1~L4腰椎,测量钙的CT值、钙浓度及脂肪分数。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XA)对腰椎L1~L4的骨密度值(BMD)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的SOST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中Hcy的水平。结果:OP组与非OP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绝经年限和糖尿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组的BMD显著低于非OP组(P<0.05)。OP组钙的CT值及钙浓度显著低于非OP组(P<0.05),两组间的脂肪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组的血清SOST、Hcy水平显著高于非OP组(P<0.05)。钙的CT值、钙浓度与BMD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血清SOST、Hcy水平与BMD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钙的CT值、钙浓度及血清SOST、Hcy水平是OP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钙的CT值、钙浓度、血清SOST、Hcy水平独立诊断O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0%和71.4%、87.0%和72.6%、75.0%和76.2%,79.3%和73.8%,四者联合诊断OP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2%和88.1%。结论:双能CT在绝经后女性OP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采用血清SOST、Hcy水平作为辅助手段与双能CT联合使用有助于提升绝经后女性OP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 双能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骨硬化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腓骨远端CT值在评价老年人踝关节骨折骨密度中的应用
4
作者 张泽锋 由晓萱 +3 位作者 林树峰 颜逸鹏 郭辉洋 叶晖 《生物医学转化》 2023年第4期46-53,65,共9页
目的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测量腓骨远端的CT值(Houndsfield Unit,HU),评估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的骨密度,并探讨骨密度与踝关节骨折的相关性。方法纳入74例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骨质减少组和正常组。测量... 目的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测量腓骨远端的CT值(Houndsfield Unit,HU),评估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的骨密度,并探讨骨密度与踝关节骨折的相关性。方法纳入74例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根据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骨质减少组和正常组。测量腓骨远端的CT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出区分组间差异的最佳CT值,并分析腓骨远端CT值与腰椎及股骨近端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T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腓骨远端CT值与除L1至L3整体BMD外的其他部位均显著相关,尤其与L2 BMD相关性最高(r=0.555,P<0.001)。各组间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ROC曲线,当CT值为157.43 HU时,区分骨质疏松组和骨质减少组的曲线下面积为0.808(P<0.001),当CT值为218.47 HU时,区分骨质减少的曲线下面积与正常值的差异为0.698(P<0.001)。结论腓骨远端HU的测量可以有效地反映BMD,腓骨远端CT值与腰椎、股骨近端BMD及T值显著相关。CT值可以潜在预测踝关节骨折患者骨质疏松风险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CT值 骨质疏松症 计算机断层扫描 腓骨远端
下载PDF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计算机体层成像显像技术在新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余小朋 查金顺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3年第17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联合同机计算机体层成像(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SPECT/CT)在新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65例,诊断... 目的: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联合同机计算机体层成像(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SPECT/CT)在新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65例,诊断中使用SPECT、SPECT/CT、磁共振成像(MRI),对检查情况进行分析,分析SPECT、SPECT/CT诊断方式与MRI诊断的一致性,包括新发、陈旧骨折的一致性,骨折病椎定位的一致性。结果:SPECT/CT显像技术在新发OVCF的诊断中与MRI的一致性高于SPECT与MRI的一致性(P<0.05)。SPECT/CT显像技术定位病椎与MRI的一致性高于SPECT与MRI的一致性(P<0.05)。以MRI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SPECT/CT显像技术在新发OVCF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SPECT(P<0.05)。结论:SPECT/CT显像技术在新发、陈旧OVCF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其诊断优于SPECT,在患者不能接受MRI诊断时发挥替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 同机CT扫描图像融合技术 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