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9-2018年天津市居民平均预期寿命性别差异分析
1
作者 王德征 张爽 +2 位作者 张辉 郑文龙 江国虹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23年第2期203-211,共9页
目的分析近20年天津市居民预期寿命性别差异的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区域健康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简略寿命表、预期寿命差异的年龄和死因分解法对天津市户籍居民1999—2018年的死因监测数据进行性别差异分析,计算不同年龄、... 目的分析近20年天津市居民预期寿命性别差异的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为科学制定区域健康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简略寿命表、预期寿命差异的年龄和死因分解法对天津市户籍居民1999—2018年的死因监测数据进行性别差异分析,计算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死亡率对预期寿命性别差异变化的影响值和百分比。结果天津市户籍居民预期寿命差值从1999年的2.62岁上升至2018年的4.37岁;0岁组对预期寿命性别差异的影响率从6.45%下降至1.11%,1~44岁组的累计影响率从20.17%下降至12.94%,45岁及以上组的累计影响率从73.37%上升至84.94%。0~44岁组先天畸形、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以及损伤中毒死亡率的下降缩小了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而45岁及以上组恶性肿瘤、心脏病、糖尿病、意外伤害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的上升拉大了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结论天津市男性预期寿命持续低于女性,性别差异在扩大。应重点关注45岁及以上男性人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不断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减小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寿命 性别差异 死亡率 预期寿命分解法
下载PDF
2014年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永芳 邵英 +2 位作者 陈杨 肖义泽 秦明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0-494,共5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分布特点,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凡2014年发生在疾病监测点的常住人口死亡个案均由辖区各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按要求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并通过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进行网络... 目的了解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分布特点,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凡2014年发生在疾病监测点的常住人口死亡个案均由辖区各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按要求填写《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并通过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和审核,下载审核无误的监测点2014年网络直报死亡数据进行清理汇总,通过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R)、期望寿命等指标分析云南省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4年云南省疾病监测点报告死亡总数57 257例,死亡率606.24/10万(标化死亡率为496.14/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和伤害,占全死因的81.06%;恶性肿瘤、伤害和脑血管病的减寿顺位位居前3位,减寿率依次为11.64‰、10.62‰和9.40‰,是造成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6.07岁,去除前5位死因的影响,居民期望寿命提高了11.37岁。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是构成监测点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恶性肿瘤和伤害是监测点青壮年过早死亡(早亡)的主要原因,慢性病和伤害是威胁云南省监测点居民健康、影响人均期望寿命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将其纳入疾病预防控制规划,进行有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 死亡率 死因顺位 潜在减寿年数 减寿率 期望寿命
下载PDF
2011—2014年南京市户籍人口疾病死亡趋势变化对期望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华凤 陈旭鹏 +2 位作者 洪忻 王志勇 徐斐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512-514,共3页
目的定量分析南京市户籍人口"十二五"期间疾病死亡趋势变化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政策、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去死因寿命方法,分析南京市2011—2014年户籍人口死亡资料,描述疾病别实际死亡变化对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 目的定量分析南京市户籍人口"十二五"期间疾病死亡趋势变化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政策、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去死因寿命方法,分析南京市2011—2014年户籍人口死亡资料,描述疾病别实际死亡变化对人均预期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1—2014年南京市全人群死亡率基本保持稳定,以平均每年1.92%的速度缓慢上升。不同疾病死亡中,内分泌及营养代谢性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上升速度较快,分别为平均每年6.85%、6.82%和5.25%,而精神障碍疾病导致的死亡以13.54%的速度下降。循环系统疾病损失的寿命年最高,为8.00岁,其次为肿瘤,损失的寿命年为3.77岁。结论近年来,对南京市期望寿命影响最大的疾病为循环系统疾病(主要为心脑血管病),其次为肿瘤。从趋势上看,内分泌及营养代谢性疾病(主要为糖尿病),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对期望寿命的损失逐渐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期望寿命 去死因期望寿命
下载PDF
中国各地区人口预期寿命及地理分布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山山 刘锦桃 《西北人口》 CSSCI 2014年第4期18-21,共4页
平均预期寿命是世界公认的衡量人类进步的标准。本文以生命表为基础,主要依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各省市区的预期寿命并进行相关分析,计算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8.17岁,男75.86岁,女80.68岁,已进入发达国家行... 平均预期寿命是世界公认的衡量人类进步的标准。本文以生命表为基础,主要依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各省市区的预期寿命并进行相关分析,计算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8.17岁,男75.86岁,女80.68岁,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预期寿命与婴儿死亡率呈负相关r=-0.789,与人均国民总收入呈正相关r=0.604。预期寿命女性比男性长4~7岁,符合一般规律。影响男性寿命低于女性的原因很多,本文重点讨论了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并对预期寿命的地理分布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期寿命 婴儿死亡率 地理分布
下载PDF
启东市居民30年寿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陆青云 陈建国 +2 位作者 蓝绍颖 张永辉 朱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分析启东市居民1975~2004年预期寿命的变化趋势,以了解启东居民的健康水平。方法寿命表的编制采用蒋庆琅(C.L.Chiang),使用SPSS11.0软件编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75~2004年30年启东居民的平均寿命由71.5岁增加到78.8... 目的分析启东市居民1975~2004年预期寿命的变化趋势,以了解启东居民的健康水平。方法寿命表的编制采用蒋庆琅(C.L.Chiang),使用SPSS11.0软件编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75~2004年30年启东居民的平均寿命由71.5岁增加到78.8岁,提高了7.3岁。从1995年以后随着婴儿死亡率的下降,预期寿命提高明显;各时期女性的预期寿命均明显高于男性(7岁左右)。结论启东居民预期寿命的提高体现了启东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和卫生事业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命表 预期寿命 死因 死亡率 启东
下载PDF
上海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雯 李军 +6 位作者 张钢 信亚东 陈英耀 付晨 艾晓金 薛迪 唐智柳 《中国卫生资源》 2003年第4期160-161,共2页
该文主要对上海与其它发达国家、地区的主要健康指标进行横向比较 ,总结成绩、发现差距和问题 。
关键词 上海人群 分析 主要健康指标 寿命指标 婴儿死亡率 孕产妇死亡率
下载PDF
启东市居民30年预期寿命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陆青云 陈建国 +2 位作者 蓝绍颖 张永辉 朱健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211-213,共3页
[目的]分析启东市居民1975—2004年预期寿命的变化趋势,了解启东居民的健康水平。[方法]寿命表的编制采用蒋庆琅(C.L.Chiang)法,使用SPSS 11.0软件编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75—2004年启东市居民的平均寿命由71.5岁增加到78.8岁,提... [目的]分析启东市居民1975—2004年预期寿命的变化趋势,了解启东居民的健康水平。[方法]寿命表的编制采用蒋庆琅(C.L.Chiang)法,使用SPSS 11.0软件编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75—2004年启东市居民的平均寿命由71.5岁增加到78.8岁,提高了7.3岁。从1995年以后随着婴儿死亡率的下降,预期寿命提高明显;各时期女性的预期寿命均明显高于男性(7岁左右)。[结论]启东市居民预期寿命的提高体现了启东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和卫生事业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命表 预期寿命 死因 死亡率
下载PDF
2016年百色市居民主要死因及减寿情况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黄荣超 余水兰 +4 位作者 黄涛 覃凌峰 黄俊 黄高恒 胡筱 《应用预防医学》 201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了解广西百色市2016年居民主要死因及减寿情况,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死亡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百色市4个死因监测点2016年登记报告的所有死亡人口。死因按ICD-1... 目的了解广西百色市2016年居民主要死因及减寿情况,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死亡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百色市4个死因监测点2016年登记报告的所有死亡人口。死因按ICD-10进行疾病分类编码,制作简略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主要分析指标有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比、死因顺位、预期寿命、去死因预期寿命和潜在减寿年数。采用Excel 2007及SPSS 17.0软件对死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百色市死因监测点居民粗死亡率为695.52/10万,标化死亡率为652.12/10万,男性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人群主要死因存在差异。居民前6位死因依次为心脏病(153.59/10万)、脑血管疾病(138.49/10万)、恶性肿瘤(133.65/10万)、呼吸系统疾病(108.86/10万)、损伤及中毒(50.52/10万)、消化系统疾病(30.19/10万),占全人群死因的88.46%。居民平均预期寿命为76.16岁,男性小于女性。去除前6位死因的影响,预期寿命提高12.94岁。居民潜在减寿人年数前6位依次为恶性肿瘤、损伤及中毒、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占总减寿人年数的78.84%。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及中毒是百色市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这些疾病应是今后防控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 死亡率 预期寿命
下载PDF
上海市黄浦区居民50年期望寿命变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邱晖 周建军 +1 位作者 张金峰 吴燕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269-271,共3页
[目的]收集黄浦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指标,探索黄浦区居民期望寿命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通过上海市死亡数据登记系统软件和手工报表资料,分析近50年黄浦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指标。[结果]1951年黄浦区居民死亡率... [目的]收集黄浦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指标,探索黄浦区居民期望寿命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通过上海市死亡数据登记系统软件和手工报表资料,分析近50年黄浦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指标。[结果]1951年黄浦区居民死亡率南片为13.55‰,北片为9.44‰;出生率南片为44.00‰,北片为29.20‰;1976年黄浦区居民死亡率南片为6.89‰,北片为6.66‰;出生率南片为7.10‰,北片为6.56‰;2006年黄浦区居民全死因(南北片合并)为8.50‰,出生率(南北片合并)为5.08‰。1951年黄浦区居民期望寿命为47.56岁(南片),1976年期望寿命为71.18岁(南片),2006年黄浦区居民期望寿命为81.98岁(南北片合并)。[结论]半个世纪以来,黄浦区居民死亡率、出生率大幅下降;居民期望寿命不断上升,2006年黄浦区居民期望寿命较1951年上升72.37%,较1976年上升15.17%,比上海市同年居民期望寿命80.97岁高1.01岁,与世界发达国家居民期望寿命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率 死亡率 期望寿命 死因
下载PDF
2000—2010年福建省人口死亡统计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德青 朱建平 陈志强 《西北人口》 CSSCI 2014年第4期13-17,共5页
人口死亡水平的变动与趋势包含了与社会发展互为因果的潜在信息,对其进行挖掘可以为人口数量与素质、城市化与劳动就业、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参考。基于"五普"、"六普"的... 人口死亡水平的变动与趋势包含了与社会发展互为因果的潜在信息,对其进行挖掘可以为人口数量与素质、城市化与劳动就业、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参考。基于"五普"、"六普"的人口普查数据,文章利用模型生命表方法对福建省的人口死亡率进行了校正;宏观角度对比分析了2000年-2010年福建省人口死亡水平与模式变化,微观多角度剖析了设区市之间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的差异及其原因。研究结论为:一是福建省人口死亡率显著降低,人口健康水平大幅提升,婴儿死亡漏报、错报问题明显减少;二是九个设区市之间的死亡模式存在地区差异,城市化水平、生育水平及社会卫生条件是差异产生的显著性影响因素,但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和公共医疗卫生的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人口普查 死亡率 预期寿命 模型生命表
下载PDF
上海市卢湾区1991~2004年婴儿死亡率动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一 徐静依 《疾病监测》 CAS 2005年第12期662-664,共3页
目的监测上海市卢湾区婴儿死亡的变化趋势,观察婴儿死亡率对平均期望寿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婴儿死亡率。方法对卢湾区1991~2004年出生的21000名活产婴儿以及同期死亡的175名婴儿的死亡资料以动态数列的方法分析。结果婴儿死亡... 目的监测上海市卢湾区婴儿死亡的变化趋势,观察婴儿死亡率对平均期望寿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婴儿死亡率。方法对卢湾区1991~2004年出生的21000名活产婴儿以及同期死亡的175名婴儿的死亡资料以动态数列的方法分析。结果婴儿死亡率从1991年的12.40‰下降至2004年的4.05‰,下降速度为67.34%;新生儿死亡率从10.33‰下降至1.62‰,下降速度为84.32%,受之影响卢湾区人均期望寿命也呈逐年上升。婴儿死亡的前四位主要死因分别为先天异常、产伤和窒息、早产儿和未成熟儿、肺炎。结论随着卢湾区医疗事业的发展,婴儿死亡率显著降低。为降低婴儿死亡率,提高平均期望寿命,现阶段应以加强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和提倡围产期保健作为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死亡率 平均期望寿命
下载PDF
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四川点男性居民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宁梅 高亚礼 +3 位作者 何君 王卓 季奎 邓颖 《卫生软科学》 2009年第5期502-504,共3页
[目的]了解男性人群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统一制定的问卷调查表收集结果,调查死亡原因用ICD-10分类,用SPSS 13.0分析数据,用简略寿命表法计算男性居民两年平均期望寿命。[结果]男性居... [目的]了解男性人群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统一制定的问卷调查表收集结果,调查死亡原因用ICD-10分类,用SPSS 13.0分析数据,用简略寿命表法计算男性居民两年平均期望寿命。[结果]男性居民两年平均死亡率为6.83‰,居前五位的疾病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肝癌、胃癌、肺癌,两年平均期望寿命为76.46岁。[结论]纠正不良生活行为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力度,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对降低影响男性健康长寿的主要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健康长寿这一人们期望的共同愿望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 死亡率 期望寿命 构成比
下载PDF
2011年双流县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胡容 刘德忠 +2 位作者 黄先志 罗丹 唐爽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分析双流县居民死亡率、死因分布特点及主要单病伤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2011年双流县死因监测资料和双流县公安局公布的同期户籍人口数,编制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分析居民死亡原因、死亡水平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 目的分析双流县居民死亡率、死因分布特点及主要单病伤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利用2011年双流县死因监测资料和双流县公安局公布的同期户籍人口数,编制寿命表和去死因寿命表,分析居民死亡原因、死亡水平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1年双流县平均期望寿命为77.58岁,男性为74.94岁,女性为80.75岁。粗死亡率为5.86‰,标化死亡率为4.43‰。家中死亡占77.24%,死亡人数以冬春季为多。分系统前4位死因为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单病伤死因排在前4位的依次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肺癌和心脏病。死亡平均年龄73岁,15~39岁组死亡率最低,65岁以上组死亡率最高。单病伤首位死因0~14岁组为起源于围生期的疾病,15~39岁组为交通事故,40~64岁组为脑血管病,65岁以上组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去单病伤死因增加期望寿命最多的前4位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肺癌和心脏病。结论 2011年双流县居民的主要单病伤死因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肺癌和心脏病,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应对不同的主要疾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防治结合,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监测 死亡率 期望寿命
下载PDF
中国的死亡率进度效应与去进度效应平均预期寿命 被引量:2
14
作者 巫锡炜 董浩月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5-83,共9页
目的:介绍死亡率进度效应,其也是高估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说明去进度效应平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人口寿命水平和健康水平变动趋势的更佳指标。方法:采用1994—2016年中国的死亡数据,以John Bongaarts和Griffith Feene... 目的:介绍死亡率进度效应,其也是高估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说明去进度效应平均预期寿命是衡量人口寿命水平和健康水平变动趋势的更佳指标。方法:采用1994—2016年中国的死亡数据,以John Bongaarts和Griffith Feeney提出的三步估计策略,考察了中国的去进度效应平均预期寿命。结果与结论:(1)与常规预期寿命指标相比,去进度效应平均预期寿命呈更加平稳增长的趋势,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及其增长速度均高于男性;(2)中国1994—2016年平均预期寿命的进度效应在2~5岁之间波动,平均在2.5岁以上,明显高于已有研究所涉及欧美国家的进度效应,表明中国死亡率下降速度更快;(3)就“六普”而言,进度效应会造成常规平均预期寿命高估寿命水平,男性、女性和两性合计人口的幅度分别为2.43岁、2.63岁和2.57岁,去进度效应预期寿命或许可以更好地测度中国人口的寿命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率 平均预期寿命 进度效应
下载PDF
2011年成都市武侯区居民死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静 唐娴 李志新 《职业卫生与病伤》 2013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分析成都市武侯区居民2011年的死亡率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订卫生政策、评价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1年成都市武侯区死因监测资料分析监测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和死亡水平。结果 2011年武侯区居民平均寿命为73.73岁,男... 目的分析成都市武侯区居民2011年的死亡率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订卫生政策、评价卫生工作质量和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1年成都市武侯区死因监测资料分析监测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和死亡水平。结果 2011年武侯区居民平均寿命为73.73岁,男性平均寿命71.06岁,女性平均寿命76.77岁。粗死亡率599.87/10万,标化死亡率643.48/10万。男性死亡率726.11/10万,标化死亡率739.35/10万,女性死亡率476.48/10万,标化死亡率542.13/10万。死因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结论当前危害武侯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应针对其主要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预防慢性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因监测 死亡率 期望寿命 死因顺位
下载PDF
分年龄组死亡率变动对人均期望寿命影响的实验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洪文 刘红亮 姚洁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38,共9页
人均期望寿命是分析、评价人口健康状况,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从2014年开始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被纳入卫生计生系统考核内容,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为了有效地甄别和评价政策实施对人均期望寿命提高的贡献程度... 人均期望寿命是分析、评价人口健康状况,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从2014年开始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被纳入卫生计生系统考核内容,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为了有效地甄别和评价政策实施对人均期望寿命提高的贡献程度,需要精确地估计和判断各年龄组死亡率变动对人均期望寿命提高的影响。在实践中,针对某一年龄组或某一特定人群死亡率的变动以及相关政策实施对人均期望寿命的影响鲜有较为精确的定量解答或快速有效的估算办法。本研究通过数据实验方法和计算机辅助计算建立一套可以较为精确地估算某一区域内某一年龄组死亡率变动对人均期望寿命影响的计算方法和结果集,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区域内人口死亡率变动对人均期望寿命影响的快速估算。利用估算结果可以对区域内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较为科学的评估或评价。文章以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中甘肃省各年龄组分性别死亡率数据为基础对上述研究进行实证分析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年龄组死亡率 人均期望寿命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中国婴儿死亡率和期望寿命的地区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珺文 黄葭燕 《中国卫生资源》 2014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以我国(大陆地区)各省市的婴儿死亡率和期望寿命为分析指标,以收敛性模型为分析工具,分析地区差异性的收敛特征。方法 :采用σ收敛(研究对象的标准差随时间逐步变小)和β收敛(发展初始水平较低的经济体比初始水平较高的经济体有更... 目的:以我国(大陆地区)各省市的婴儿死亡率和期望寿命为分析指标,以收敛性模型为分析工具,分析地区差异性的收敛特征。方法 :采用σ收敛(研究对象的标准差随时间逐步变小)和β收敛(发展初始水平较低的经济体比初始水平较高的经济体有更高的增长率)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婴儿死亡率显示了σ收敛趋势,而期望寿命的σ收敛变化则显示了不同时间分段内收敛趋势情况不同的现象,两个指标皆呈现β收敛,表明了我国婴儿死亡率和期望寿命地区差异性逐步缩小。结论 :建议长期观测各项卫生服务指标在全国各地的开展情况,考察变化趋势,促进人群健康的地区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死亡率 期望寿命 收敛性 地区差异性
下载PDF
中国的百岁老人研究Ⅱ.百岁老人的死亡率、生存率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8
作者 秦俊法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2007年第10期11-19,共9页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资料,用指数函数拟合法计算了中国百岁老人的死亡率和生存率,得出中国人口的最高自然寿限为120岁,并预测到2010年中国百岁老人绝对数将达4万多人,届时每百万人口中将有30位百岁老人,比2000年增加1倍以上。
关键词 中国 百岁老人 死亡率 生存率 自然寿限
下载PDF
上海县居民死亡模式分析
19
作者 徐飚 俞顺章 +1 位作者 陈信垠 叶喜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123-127,共5页
用平均期望寿命、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减寿年数等指标分析近30年来上海县居民的死亡模式发现,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平均期望寿命1990年男、女分别达71.92岁和74.55岁。总死亡率明显下降,标化死亡率1970年后一直保持平稳,减寿年数从1960... 用平均期望寿命、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减寿年数等指标分析近30年来上海县居民的死亡模式发现,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平均期望寿命1990年男、女分别达71.92岁和74.55岁。总死亡率明显下降,标化死亡率1970年后一直保持平稳,减寿年数从1960年的64942.5年下降为12554.0年。1950年婴儿、新生儿和1~4岁儿童死亡率分别为9.3‰、6.8‰和0.94‰。死因谱分析发现,上海县居民1988~1990年前三位死因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病和脑血管病,标化死亡率分别为98.25/10万、73.36/10万和56.46/10万。减寿年数分析显示,1990年前三位死因为恶性肿瘤、意外死亡和传染病,其值为4017.0年、3805.5年和643.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期望寿命 死亡率 标化死亡率 减寿年数 死因谱
下载PDF
云南省1993年疾病监测点居民健康状况分析
20
作者 周一兵 杨春驹 张开祥 《疾病监测》 CAS 1995年第1期17-19,共3页
本文根据云南省1993年全省疾病监测资料,分析了1993年全省疾病监测点居民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全省疾病监测点居民健康水平略高于1992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平均水平,城市健康水平优于农村;慢性病为全省监测人群的主要死... 本文根据云南省1993年全省疾病监测资料,分析了1993年全省疾病监测点居民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全省疾病监测点居民健康水平略高于1992年全国疾病监测系统的平均水平,城市健康水平优于农村;慢性病为全省监测人群的主要死因,意外死亡及老年慢性病防治不容忽视,传染病仍然是危害人群健康的重要疾病。本文也指出了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重点传染病,死因顺位及在不同地区、性别上的差异,以及各年龄段的主要死因,为全省疾病监测点制定卫生防病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水平 期望寿命 发病率 死亡率 减寿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