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门源地区红沟铜矿床含矿基性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国强 李向民 +3 位作者 徐学义 余吉远 孙吉明 武鹏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60-1065,共6页
对红沟铜矿床含矿火山岩进行高精度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获得单颗粒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443.2Ma±1.2Ma。红沟铜矿床形成时代为晚奥陶世,形成环境为晚奥陶世陆缘裂谷环境。高精度年龄的获得对于整个祁连山地区产于陆缘裂... 对红沟铜矿床含矿火山岩进行高精度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获得单颗粒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443.2Ma±1.2Ma。红沟铜矿床形成时代为晚奥陶世,形成环境为晚奥陶世陆缘裂谷环境。高精度年龄的获得对于整个祁连山地区产于陆缘裂谷环境的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时代和成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火山岩 锆石LA-ICP-MSU-PB定年 红沟铜矿 青海门源地区
下载PDF
利用小震和GPS资料分析冷龙岭地区现今变形过程与地震活动 被引量:9
2
作者 周琳 季灵运 +1 位作者 李长军 李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16-423,共8页
利用小震资料对冷龙岭地区主要断裂的几何结构进行了研究,结合利用震源机制解反演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和利用GPS资料计算的应变率场,分析探讨冷龙岭地区的地壳变形特征。结果表明:①冷龙岭地区的主压应力方向为NE向,与GPS主压应变率方向一... 利用小震资料对冷龙岭地区主要断裂的几何结构进行了研究,结合利用震源机制解反演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和利用GPS资料计算的应变率场,分析探讨冷龙岭地区的地壳变形特征。结果表明:①冷龙岭地区的主压应力方向为NE向,与GPS主压应变率方向一致。应变率场峰值位于冷龙岭断裂以北的民乐—大马营断裂附近,然而该区域小震活动弱。②皇城—双塔断裂西段和东段地震基本上发生在15 km深度以内,倾向SW,浅部倾角较大,随着深度增加倾角逐渐变缓;皇城—双塔断裂中段存在一个近乎垂直的地震条带,震源深度明显大于其西段和东段。③冷龙岭断裂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断裂南侧存在明显的挤压缩短变形。平行于冷龙岭断裂的GPS速度分量减小,呈现出明显的震间“S”型变形特征。利用反正切法计算得到该断裂的滑动速率和闭锁深度分别为3.9 mm/a和7.9 km,估算得到该断裂存在M_(0)=7.21×10^(19)N·m的地震矩亏损,表明冷龙岭断裂未来存在发生M_(W)7.2地震的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重定位 GPS 滑动速率 冷龙岭地区 门源地震
下载PDF
青海门源M6.4地震前重力场变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郭树松 祝意青 赵云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4-297,307,共5页
利用河西地区2011~2015年相对重力资料,研究2016-01-21青海门源M6.4地震前区域重力场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河西重力场持续多年正、负交替变化,地震前震中区域负异常持续增强并形成重力变化高梯度带,重力正负差异变化最... 利用河西地区2011~2015年相对重力资料,研究2016-01-21青海门源M6.4地震前区域重力场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动力机制。结果表明,河西重力场持续多年正、负交替变化,地震前震中区域负异常持续增强并形成重力变化高梯度带,重力正负差异变化最大达到110μGal。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零等值线附近,该等值线分布与祁连山北缘断裂、冷龙岭断裂走向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6.4地震 河西地区 重力场变化 构造活动 动力机制
下载PDF
河西地区重力变化与2013年门源M_S5.1地震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梁伟锋 赵云峰 +3 位作者 徐云马 祝意青 郭树松 刘练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08-1013,共6页
基于2010年5月—2013年10月的6期在河西地区流动重力测量资料获得的重力场时空变化结果,分析该区近期重力场变化及与2013年门源MS5.1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河西地区重力场变化空间分布显示在活动断裂附近重力变化较大,沿祁连山北缘断裂... 基于2010年5月—2013年10月的6期在河西地区流动重力测量资料获得的重力场时空变化结果,分析该区近期重力场变化及与2013年门源MS5.1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河西地区重力场变化空间分布显示在活动断裂附近重力变化较大,沿祁连山北缘断裂、昌马—门源断裂及庄浪河断裂形成与断裂带走向基本一致的重力变化高梯度带,反映了断裂构造活动引起的重力局部异常变化特征。2013年门源MS5.1地震发生在重力变化的高梯度带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地区 重力变化 活动断裂 门源MS5.1地震
下载PDF
2016年门源M_(s)6.4地震孕震机制及构造意义的研究现状
5
作者 殷娜 邓淼 +3 位作者 万飞 贾建鹏 纪同娟 程昊 《山西地震》 2021年第2期21-26,43,共7页
2016年1月21日海原-祁连山断裂北侧发生M_(s)6.4地震。诸多学者对其震源特征、孕震机制和发震构造等进行探讨,但仍存争议。该文综合区域构造活动特征、构造转换、地貌发育、历史地震以及现代地震活动性研究进展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 2016年1月21日海原-祁连山断裂北侧发生M_(s)6.4地震。诸多学者对其震源特征、孕震机制和发震构造等进行探讨,但仍存争议。该文综合区域构造活动特征、构造转换、地貌发育、历史地震以及现代地震活动性研究进展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门源M_(s)6.4地震的孕震环境特征,结合区域动力学的大尺度特征探讨其新构造运动的意义。研究认为,柴达木-祁连活动地块顺时针旋转以及向SSE方向的挤出是该地震的主要力学背景,海原-祁连山地块向北挤压以及阿拉善块体地块的阻挡是该地区断裂及其邻区强震频发的主要原动力,反映了高原东北缘持续性向北扩展的地球动力学过程。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和完善对祁连山地区地震动力学特征和强震活动规律的理解、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构造 祁连山地区 孕震环境 门源地震
下载PDF
青海门源M_(S)6.9地震极震区震害调查与防灾建议 被引量:8
6
作者 李鑫 李智敏 +3 位作者 盖海龙 殷翔 姚生海 刘强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4-94,共11页
北京时间2022年1月8日1时45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37.77°N,101.26°E)发生6.9级地震,此次地震极震区为距震中4 km的兰新高铁硫磺沟大桥附近(Ⅸ度区,面积约157 km^(2))。调查结果显示,在极震区大西沟至硫磺沟区域,道路... 北京时间2022年1月8日1时45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37.77°N,101.26°E)发生6.9级地震,此次地震极震区为距震中4 km的兰新高铁硫磺沟大桥附近(Ⅸ度区,面积约157 km^(2))。调查结果显示,在极震区大西沟至硫磺沟区域,道路、桥梁及房屋破坏较严重。沿区域内长约22 km的托来山-冷龙岭断裂带附近,道路形成多处裂缝与挤压鼓包,桥梁整体倾斜移位,房屋不同程度破坏。对极震区兰新高铁硫磺沟大桥及周边道路、房屋进行实地调查与震害分析,提出灾后重建及震害防御意见:对于灾区房屋建筑,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详细调查及安全鉴定;建议定期对房屋建筑进行隐患排查及加固;对于兰新高铁硫磺沟大桥,建议原地修建,加设减隔震装置、连梁及柔性限位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地震 极震区 硫磺沟大桥 震害分析 震害防御
下载PDF
青海门源地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简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羽佳 关全成 段顺荣 《矿产勘查》 2018年第7期1455-1459,共5页
青海省门源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种类齐全,潜在价值大。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是,矿产资源开发在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隐患,造成一些弊端。因此在2012年对门源地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分... 青海省门源县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种类齐全,潜在价值大。矿产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但是,矿产资源开发在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隐患,造成一些弊端。因此在2012年对门源地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和总结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现状,有助于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地区 矿山地质环境 青海
下载PDF
青海门源地区克克赛金床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潜力 被引量:1
8
作者 严兴鹏 《世界有色金属》 2021年第9期39-40,共2页
为了输出更高质量的金矿石,以青海门源地区克克赛区域为例,对区域的金床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潜力展开研究。同时,区域内矿体与矿石已呈现脉络状特征,且部分矿体存在“尖灭再现”的脉络趋势。此外,在对地区的深度地质勘查与研究中发现,区... 为了输出更高质量的金矿石,以青海门源地区克克赛区域为例,对区域的金床地质特征及外围找矿潜力展开研究。同时,区域内矿体与矿石已呈现脉络状特征,且部分矿体存在“尖灭再现”的脉络趋势。此外,在对地区的深度地质勘查与研究中发现,区域外部地质异常现象显著,为矿体流动提供有利条件,当板块在不断运动中形成了多种形式的断层,此时具备张性特征的流体在变迁中形成了良好的容矿空间,矿产资源在区域内得以赋存,对此区域外围找矿潜力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门源地区 克克赛 金床 地质特征 外围 找矿潜力
下载PDF
利用小波分析研究河西地区地壳垂直形变特征
9
作者 何海超 刘瑞春 《高原地震》 2014年第1期14-17,共4页
利用小波分析对河西地区1971—1979、1979—1983年的地壳垂直形变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三阶以内的小波分解结果与地质构造走向基本一致,说明河西地区地壳垂直运动的短波主要反应的是断层活动;四阶小波变换结果为地壳垂直形变的低频部分... 利用小波分析对河西地区1971—1979、1979—1983年的地壳垂直形变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三阶以内的小波分解结果与地质构造走向基本一致,说明河西地区地壳垂直运动的短波主要反应的是断层活动;四阶小波变换结果为地壳垂直形变的低频部分,反映的是大区域地质构造运动所引起的地壳垂直形变。1971—1979年,门源南部的地壳垂直运动相对剧烈,而到了1979—1983年,门源地区地壳垂直运动主要活动区域由门源南部地区转移到门源附近区域,这可能与门源6.4级地震孕育的区域构造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河西地区 地壳垂直形变 门源6 4级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