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营卫-经络-脏腑”探讨中医药调控细胞自噬延缓皮肤衰老机制
1
作者 李曾妍 胡炜圣 +2 位作者 李麟 黄黎珊 靖媛 《福建中医药》 2024年第3期25-28,共4页
自噬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自我消化的现象,可清除衰老的细胞器与炎症代谢产物,在皮肤衰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概括了细胞自噬通过调控表皮和真皮的增殖与分化以修复皮肤损伤、清除皮肤自由基以抵抗氧化应激、调节炎症反应以维持... 自噬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自我消化的现象,可清除衰老的细胞器与炎症代谢产物,在皮肤衰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笔者概括了细胞自噬通过调控表皮和真皮的增殖与分化以修复皮肤损伤、清除皮肤自由基以抵抗氧化应激、调节炎症反应以维持皮肤稳态的3个途径达到延缓皮肤衰老的目的,并试图从“营卫-经络-脏腑”角度阐释自噬调控皮肤衰老的中医内涵,旨在为研究中医药延缓皮肤衰老的微观机制提供思路,为临床运用中医药疗法改善皮肤衰老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衰老 营卫-经络-脏腑 自噬 中医药
下载PDF
经络皮部理论配合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远期疗效观察
2
作者 许秀玫 陈国华 +4 位作者 姚莹华 吕丽娜 肖聪 张钊敏 陈琼娜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经络皮部理论配合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志愿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分别给予皮部针刺治疗、... 目的:观察经络皮部理论配合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志愿受试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分别给予皮部针刺治疗、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配合针刺治疗、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配合皮部针刺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VAS评分和JOA评分指标进行疗效观察,并进行远期疗效评价。结果:(1)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疗效评估,三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有改善,其中经络皮部理论配合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其他两组;(2)治疗后6个月统计远期疗效,三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20%、2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比皮部针刺治疗组和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配合针刺治疗组,经络皮部理论配合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更突出。结论:经络皮部理论配合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对比皮部针刺治疗和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配合针刺治疗,远期疗效更为理想,疾病复发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皮部理论 脊神经定位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 远期疗效
下载PDF
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联合皮部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3
作者 吕丽娜 许秀玫 +2 位作者 陈国华 肖聪 李晓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7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联合皮部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汕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30例。对照1组采用皮部针刺治疗,对照2组采用脊... 目的:探讨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联合皮部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汕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30例。对照1组采用皮部针刺治疗,对照2组采用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联合皮部针刺治疗。比较三组疼痛情况、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三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三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神经定位诊断技术联合皮部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皮部理论 脊神经定位诊断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罗华送解肌调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经验介绍
4
作者 叶雨文 蔡阁 +2 位作者 吴婷 吴叶琪 罗华送(指导)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4期134-137,共4页
介绍罗华送教授运用解肌调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经验。罗华送教授认为,颈型颈椎病属中医筋骨病范畴,可累及筋、肉、骨不同层次。临床根据颈椎受累部位不同,提出循经分区论治的理念,治疗上主张“先辨病区,点区同治,筋骨并重,治炼结合... 介绍罗华送教授运用解肌调颈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经验。罗华送教授认为,颈型颈椎病属中医筋骨病范畴,可累及筋、肉、骨不同层次。临床根据颈椎受累部位不同,提出循经分区论治的理念,治疗上主张“先辨病区,点区同治,筋骨并重,治炼结合”,通过解肌调颈法松解粘连的筋膜,复正错缝的关节,强健弛软的肌肉,促使经络气血畅通,关节协调,筋骨强健,故多见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解肌调颈法 循经分区 罗华送
下载PDF
皮内组合针治疗疼痛疾病的机理探讨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田薇 卢云霄 +1 位作者 周静 郝峻 《基层中医药》 2023年第11期92-98,共7页
在针灸的临床诊疗中,疼痛性疾病患者的占比较高。针刺是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的治疗疼痛的手段之一,传统毫针针刺疗效显著。但经观察发现,部分患者的病情不适宜接受常规针刺治疗,某些关节部位在针刺时出现的强烈针感也易使患者产生畏惧心... 在针灸的临床诊疗中,疼痛性疾病患者的占比较高。针刺是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的治疗疼痛的手段之一,传统毫针针刺疗效显著。但经观察发现,部分患者的病情不适宜接受常规针刺治疗,某些关节部位在针刺时出现的强烈针感也易使患者产生畏惧心理。在临床工作中,以经筋、皮部与卫气理论为指导,将麦粒形皮内针与揿针相结合应用,在患者皮表组合固定使用,称为皮内组合针疗法。以此激发人体卫气,调达经筋,解痉止痛,对诸多疼痛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经筋、皮部理论与卫气学说进行分析思考,探讨皮内组合针的作用机理,并结合实际治疗案例,列举临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及对日后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气 经筋 皮部 疼痛 皮内组合针
下载PDF
基于六经皆有表证论治糖尿病性皮肤病 被引量:1
6
作者 汤怡婷 陈玉鹏 倪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41-44,共4页
糖尿病性皮肤病变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下肢皮肤感染等皮肤病变可以加重糖尿病患者病情,甚至导致严重后果。普遍认为治疗皮肤病变应当清热解毒为法,消渴病应当“养阴清热”为法,而倪青教授认为,病在气,伤在津血为消渴病并发皮肤病变的病理... 糖尿病性皮肤病变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下肢皮肤感染等皮肤病变可以加重糖尿病患者病情,甚至导致严重后果。普遍认为治疗皮肤病变应当清热解毒为法,消渴病应当“养阴清热”为法,而倪青教授认为,病在气,伤在津血为消渴病并发皮肤病变的病理基础,治病当以运转气机,养护津血为主要原则。基于《内经》《伤寒论》提出辨六经,开阖枢运转气机论治糖尿病性皮肤病,通三阳以求疏导阳气布散通道,温养三阴以化生输布津血,旨在畅阳气之布散,运太阳以开,少阳以枢转,阳明以阖降,使得体表气机通畅,运转有序。太阴以开,布散水谷精微,化生津血,少阴阳气温煦枢转精微,厥阴调控阴血释放营养周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皆有表证 开阖枢 消渴病 皮肤病 糖尿病性皮肤病 瘙痒
下载PDF
经脉线与非经脉线相关组织导热性的比较 被引量:34
7
作者 许金森 胡翔龙 +2 位作者 汪培清 叶蕾 杨杰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77-482,共6页
目的:比较与经脉线和非经脉线相关组织的导热性有无不同。方法:应用红外热像仪系统,对4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进行观察。结果:在经脉线上的穴位或非穴位处加热,皮温反应可沿经双向扩展,长者几乎可以通达该经脉的全程;而在非经对照部位加热,... 目的:比较与经脉线和非经脉线相关组织的导热性有无不同。方法:应用红外热像仪系统,对4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进行观察。结果:在经脉线上的穴位或非穴位处加热,皮温反应可沿经双向扩展,长者几乎可以通达该经脉的全程;而在非经对照部位加热,皮温的反应仅限于局部,没有明显的扩散,更没有确定的方向。对前臂内侧经脉线和非经脉线的皮肤同时加热,皮温的反应沿经扩展的速度明显快于非经部位,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逐渐形成了三条与古典手三阴经路线基本一致的红外辐射轨迹。结论:经脉线上相关组织的导热性较非经对照部位好,而且有明确的方向性,两者的物理学特性确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研究 皮肤温度 经络线检测 导热性 红外线
下载PDF
α受体阻滞对胆囊炎模型循经高温线影响的红外热像图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栋 王淑友 +2 位作者 马惠敏 叶燕燕 朱元根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45-748,共4页
目的 :探讨循经高低温线形成的机制。方法 :用红外热像仪连续观察胆囊炎家兔模型注射酚妥拉明前后躯干热像图变化 ,并设相同模型注射生理盐水组对照。结果 :(1 )注射前观察组有 3例出现躯干侧面循胆经分布的高温线 ,对照组有 1例具有该... 目的 :探讨循经高低温线形成的机制。方法 :用红外热像仪连续观察胆囊炎家兔模型注射酚妥拉明前后躯干热像图变化 ,并设相同模型注射生理盐水组对照。结果 :(1 )注射前观察组有 3例出现躯干侧面循胆经分布的高温线 ,对照组有 1例具有该线。 (2 )观察组注射酚妥拉明后将已出现的该线延长 ,线上温度增加 ;未出现该线的动物中 2例诱发出了在相同部位的高温线。 (3 )对照组无高温线出现。结论 :酚妥拉明可以诱发胆囊炎家兔躯干循经高温线的出现 ,α受体阻断、交感肾上腺素能纤维抑制是循经高温线形成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经络 皮肤温度 红外热像图 酚妥拉明 药理学 循经高 低温线
下载PDF
肥大细胞与针刺信息传递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刘里远 彭安 邢秀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22-525,共4页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observed sympathetic-substance lines(SSL),the mechanism of pilomoter line and hyperaemia of the skin after acupuncture in the rats is explored.When the pilomoter line is formed by the hypo...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observed sympathetic-substance lines(SSL),the mechanism of pilomoter line and hyperaemia of the skin after acupuncture in the rats is explored.When the pilomoter line is formed by the hypodermic injection of phenylepherine at SSL,the skin at the line is transversely severed 2-3()cm wide.In the middle of the section below the line,the thickness of the skin increases as a half-moon.It formes by edma in the hypodermis.The skin samples at the line are cut off and sliced by ice-section.The section is dyed with thionin staining and observed by a microscope.The mast cell is specific stained.A lot of granules in the mast cell are being released out.When the rat is injected with sodium cromoglicate(10()mg) to inhibit the release of the mast cell,the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phenylepherine can not produce obvious pilomoter line.As a sum,the pilomoter line and the hyperaemia along the SSL is companied with hypodermis edma and formed and /or enhanced by the release of the mast cell.Thus the mast cell must should play very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function in the mechanism of acupuncture and normal states of the bo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经络 立毛运动 水肿 肥大细胞
下载PDF
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足三阴经穴位皮温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晓玲 谢胜 侯秋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9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足三阴经穴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穴位埋线治疗组50例,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照组50例,疗程3个月。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足三阴经穴位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穴位埋线治疗组50例,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照组50例,疗程3个月。2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足三阴经穴位皮温。结果在治疗结束时,各组肝功能、血脂及胰岛素指数变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治疗组肝功能ALT、AS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治疗后2组穴位皮温均有显著升高,且治疗后治疗组温度改善比对照组明显。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可通过提高足三阴经穴位皮温,调节经脉经气运行以达到治疗NAFLD患者的作用,为NAFLD的经络病机认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穴位埋线 足三阴经 穴位皮温
下载PDF
中医皮部疗法的应用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春兰 陈泽林 郭义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第8期86-89,共4页
中医皮部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效果良好。笔者对近10年来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总结出常见的两类中医皮部疗法,即皮部药物疗法和皮部非药物疗法。并对其应用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思考,以期更好服务临床。
关键词 经络皮部 皮部疗法 综述
下载PDF
皮肤中儿茶酚胺类体液物质及毛囊与针刺效应的关系 被引量:14
12
作者 刘里远 郝春杰 樊景禹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4期534-540,共7页
通过对针刺穴位两端经络线上施加各种因素,观察了对针刺效应的影响,进一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生化分析和形态定位。结果表明,拔除经线毛囊和切断经线皮肤都可以明显地阻断针刺效应,而向皮肤经线切口中滴加液体则能明显地改变再针刺效... 通过对针刺穴位两端经络线上施加各种因素,观察了对针刺效应的影响,进一步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生化分析和形态定位。结果表明,拔除经线毛囊和切断经线皮肤都可以明显地阻断针刺效应,而向皮肤经线切口中滴加液体则能明显地改变再针刺效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到针刺可以使经线皮肤循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儿茶酚胺类物质,其含量明显高于没有针刺的经线。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到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分布有明显的纵形线性特征、集中团片状分布特征及与经络相关性。另外,针刺仍可使拔除毛囊的皮肤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但针效却发生了相反的变化。结合a受体阻断剂可以局限地作用于经线上,阻断循经感传和针刺效应,提出了针刺使经线皮肤释放儿茶酚胺物质及其同毛囊的相互作用是经络感传和针刺效应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经络的重要本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经络 针刺 儿茶酚胺 毛囊
下载PDF
经穴电阻抗特性的研究进展及新思路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艳红 刘堂义 杨华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9-321,共3页
通过查阅经穴电阻抗特性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经穴电阻抗特性的现状、探测方法与应用三个方面对经穴电阻抗特性进行概述,发现大部分相关研究均是以"经穴皮肤"作为经穴电阻研究的对象,仅极少文献以"经穴皮肤内"作为... 通过查阅经穴电阻抗特性的国内外相关文献,从经穴电阻抗特性的现状、探测方法与应用三个方面对经穴电阻抗特性进行概述,发现大部分相关研究均是以"经穴皮肤"作为经穴电阻研究的对象,仅极少文献以"经穴皮肤内"作为研究对象。为此,对经穴电阻抗检测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认为中医的临床辨证分型、针刺手法与经穴电阻抗特性的研究相结合可能具有潜在的探索价值,以期较全面地反映经穴电阻抗特性,并且可能将该研究过程及结果与中医临床辨证分型、针刺治疗过程相结合,推动经穴电阻抗研究与临床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穴电阻抗 经穴皮肤内电阻抗 技术标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健康人胃经五输穴体表阻抗的规律性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徐冬梅 谢玉华 +5 位作者 余乃登 赵莉珏 梁玉珍 梁欣 吴琼华 辛倩鸿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523-524,共2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胃经五输穴体表阻抗的规律性。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人体穴位表面电阻测定仪对2 281名健康人的胃经五输穴体表阻抗进行测试,分别于春、夏、秋、冬季检测。结果:各季节组胃经五输穴体表阻抗均按足三里、解溪、陷谷、内庭... 目的:进一步了解胃经五输穴体表阻抗的规律性。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人体穴位表面电阻测定仪对2 281名健康人的胃经五输穴体表阻抗进行测试,分别于春、夏、秋、冬季检测。结果:各季节组胃经五输穴体表阻抗均按足三里、解溪、陷谷、内庭、厉兑呈现明显的规律性。结论:健康人胃经五输穴体表穴位阻抗值按足三里、解溪、陷谷、内庭、厉兑顺序规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针刺穴位 皮肤 电阻抗
下载PDF
穴位埋线结合强肝消脂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足三阴经穴位皮温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晓玲 谢胜 侯秋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31期3909-3911,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结合强肝消脂饮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足三阴经穴位皮温的影响。方法将120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4组:穴位埋线结合强肝消脂饮治疗组30例(A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照组30例(B组),单用强肝消脂饮治疗组30例(C...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结合强肝消脂饮治疗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足三阴经穴位皮温的影响。方法将120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4组:穴位埋线结合强肝消脂饮治疗组30例(A组),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对照组30例(B组),单用强肝消脂饮治疗组30例(C组),单用穴位埋线治疗组30例(D组),4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检测4组患者肝功能(ALT、AST)、血脂(TC、TG)、胰岛素抵抗指数及足三阴经穴位皮温。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组ALT和AST均明显降低,肝功能和血脂均明显改善,且穴位埋线治疗后足三阴经穴位皮温有明显改善。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可通过提高足三阴经穴位皮温,调节经脉经气运行以达到治疗NASH患者的作用,为NASH经络病机认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穴位埋线 强肝消脂饮 足三阴经 穴位皮温
下载PDF
基于经筋皮部理论探析小儿脑性瘫痪循经推拿疗法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24
16
作者 张程 黄伟 白晓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27-1630,共4页
脑性瘫痪(脑瘫)为现阶段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目前临床仍以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为主,其中推拿疗法疗效确切,应用广泛。循经推拿作为推拿疗法的一种重要操作方式,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思想,也符合小儿脑瘫整体康复和个体化治疗的理念。... 脑性瘫痪(脑瘫)为现阶段儿童致残的主要疾病,目前临床仍以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为主,其中推拿疗法疗效确切,应用广泛。循经推拿作为推拿疗法的一种重要操作方式,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和辨证思想,也符合小儿脑瘫整体康复和个体化治疗的理念。通过梳理中医基础理论中关于脏腑、经络、经筋、皮部理论,及其相关性的经典论述,结合小儿脑瘫的中医病机及推拿疗法治疗本病的临床应用情况,探讨循经推拿疗法治疗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各家推拿手法的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经推拿 经筋皮部 脑性瘫痪
下载PDF
皮部引流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卫华 张佳乐 蔡遥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通过与常规针刺手法比较,观察皮部引流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皮部组和针刺组,每组各42例。皮部组给予皮部引流法治疗,包括:刮痧、刺血联合"工"字型针刺法(风池... 【目的】通过与常规针刺手法比较,观察皮部引流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皮部组和针刺组,每组各42例。皮部组给予皮部引流法治疗,包括:刮痧、刺血联合"工"字型针刺法(风池透风府、C3~C6棘突下、大椎穴、肩中俞、肩外俞),针刺组给予普通针刺(取局部阿是穴、颈夹脊为主穴,配天柱、大椎、后溪)治疗,2组均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主要症状和体征的缓解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2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比较2组的总体疗效及安全性,并随访观察其复发率。【结果】(1)疗效方面,皮部组和针刺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和83.3%,皮部组的疗效优于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的压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活动度改善时间比较,皮部组均明显短于针刺组(P<0.01)。(3)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皮部组对VAS评分的降低作用优于针刺组(P<0.05)。(4)治疗后2个月随访,皮部组的复发率为17.6%,针刺组为38.1%,皮部组的复发率低于针刺组(P<0.05)。(5)安全性评价: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皮部引流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皮部引流法 刮痧 刺血疗法 “工”字型针刺法
下载PDF
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8
作者 韩淑凯 张宝昌 +1 位作者 左永发 问晓玉 《上海针灸杂志》 2010年第5期284-286,共3页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在必要的康复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循经叩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临... 目的观察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在必要的康复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循经叩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肌张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7%和6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肌张力(MAS)、运动功能(FMA)及日常生活能力(AD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疗组更为明显。结论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循经叩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 丛刺 皮肤针疗法 痉挛 上肢 中风后遗症
下载PDF
手三阳经井穴与合穴皮肤电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成泽东 于琪 陈以国 《上海针灸杂志》 2009年第8期478-480,共3页
目的观察手三阳经井穴与合穴之间皮肤电流是否具有相关性,为古人"补井补其合"的理论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健康成年人,男女各半,取手三阳经的井穴与合穴,以艾条温和灸刺激二者,利用经络定位仪测定其电流量,观察前后变化。结果除... 目的观察手三阳经井穴与合穴之间皮肤电流是否具有相关性,为古人"补井补其合"的理论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健康成年人,男女各半,取手三阳经的井穴与合穴,以艾条温和灸刺激二者,利用经络定位仪测定其电流量,观察前后变化。结果除艾灸商阳穴对曲池穴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外,艾灸手三阳经其他井(合)穴,本经合(井)穴电流均出现显著性变化(P<0.01),电流变化与刺激量成正相关。其中井穴对本经合穴的影响大于合穴对本经井穴的影响,合穴的电流强度要大于井穴的电流强度。结论手三阳经的井穴与合穴之间电流相互影响,说明合穴为多气多血之穴有一定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研究 手三阳经 皮肤 电阻抗 电流
下载PDF
皮肤交感物质分布线的发现及其与中医经络实质的关系 被引量:48
20
作者 刘里远 张慧 潘娟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非血管性经络的实质——皮肤交感神经敏感线或皮肤交感物质富集线。方法:以125I一酪氨酸为示踪剂,用宏观放射自显影的方法。结果:显示出大鼠皮肤中存在纵贯全身的系列交感物质分布线,连续清晰,左右对称,在头部和肢体... 目的:为了深入研究非血管性经络的实质——皮肤交感神经敏感线或皮肤交感物质富集线。方法:以125I一酪氨酸为示踪剂,用宏观放射自显影的方法。结果:显示出大鼠皮肤中存在纵贯全身的系列交感物质分布线,连续清晰,左右对称,在头部和肢体末端形成环路。在沿物质分布线经过的背上部切断皮肤,可以显著阻断针刺“足三里”产生的针刺效应,表明这些交感物质分布线就是针刺信号的传递线。结论:皮肤交感神经敏感线的假说得到了形态学的证明,或者说经络的形态学基础已经显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交感物质分布线 发现 中医 经络实质 针刺镇痛 信号传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