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癸中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国元 周俊初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综述了华癸中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遗传多样性、质粒多样性、质粒的功能、结瘤因子、结瘤基因、胞外多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这类菌只能在紫云英上结瘤,1997年并入Mesorhizobium。选取大量菌株进行REP-PCR、16S和23SrDNAPC... 综述了华癸中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遗传多样性、质粒多样性、质粒的功能、结瘤因子、结瘤基因、胞外多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这类菌只能在紫云英上结瘤,1997年并入Mesorhizobium。选取大量菌株进行REP-PCR、16S和23SrDNAPCR-RFLP等分析,揭示其分为16种16SrDNA基因型。选用不同16SrDNA基因型的部分代表菌株进行部分16SrDNA测序。能够在紫云英上结瘤的根瘤菌可以分为2个类群。表明这类菌具有遗传多样性,存在不同的种。它们多数含共生质粒,共生质粒定位于最大或次大质粒上,质粒数1~5个不等,其分子量范围在53-906kb之间。质粒缺失菌株表现为不结瘤(Nod^-)和结瘤而不固氮(Nod^+,Nif^-)。某些质粒缺失还影响LPS合成、抗酸性、竞争结瘤能力。其结瘤因子能诱导紫云英根毛变形,它们的结瘤因子结构类似于苜蓿根瘤菌的结瘤因子。它们的结瘤基因具独特性,nodA与nodBC分隔一定距离,且具有保守性。它们产生的胞外多糖在侵染结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癸中生根瘤菌 遗传多样性 质粒 结瘤基因 胞外多糖
下载PDF
中慢生型华癸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 AS9自体诱导物合成酶基因的筛选及其功能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袁全 杨梦华 +2 位作者 郑会明 钟增涛 朱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9-463,共5页
细菌在高细胞密度下通过产生一类化学信号分子(autoinducer,自体诱导物)感知细胞群体密度变化,从而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这一现象被称为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以中慢生型华癸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 AS9为出发菌株,利用转座子... 细菌在高细胞密度下通过产生一类化学信号分子(autoinducer,自体诱导物)感知细胞群体密度变化,从而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这一现象被称为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以中慢生型华癸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 AS9为出发菌株,利用转座子随机突变的方法获得了自体诱导物缺失突变株YQ1,并克隆得到了其自体诱导物合成酶基因,命名为mrhI;构建PmrhI-lacZ转录融合表达质粒pYQ1,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得到在华癸根瘤菌中mrhI-lacZ融合表达而且mrhI基因突变菌株YQ3。突变株YQ3的培养液上清不含有自体诱导物分子,通过lacZ报告基因的表达发现mrhI的表达受自体诱导物的调控,说明mrhI基因是M.huakuii AS9的群体感应体系中的自体诱导物合成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慢生华癸根瘤菌 群体感应 自体诱导物合成酶基因
下载PDF
The function of three indigenous plasmids in Mesorhizobium huakuii 2020 and its symbiotic inter-action with Sym pJB5JI of Rhizobium leguminosarum 被引量:2
3
作者 YANG ChengYun, LI YouGuo, WEI Li, CHENG GuoJun & ZHOU JunChu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Microbiolog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 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08年第4期353-361,共9页
A Mesorhizobium huakuii strain 2020, isolated from a rice-growing field in southern China, contains three indigenous plasmids named p2020a, p2020b and p2020c, respectively. The plasmids were deleted via Tn5-sacB inser... A Mesorhizobium huakuii strain 2020, isolated from a rice-growing field in southern China, contains three indigenous plasmids named p2020a, p2020b and p2020c, respectively. The plasmids were deleted via Tn5-sacB insertion, and two cured derivatives were obtained. Interestingly, the mutant 2020D29 curing of p2020c could significantly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symbiotic nitrogen fixation. But the mutant 2020D8 curing of p2020b lost the ability to nodulate Astragalus sinicus. Furthermore, the third plasmid p2020a could be hardly eliminated, suggesting that some house-keeping genes necessary for strain growth located on this plasmid. Then the Sym plasmid pJB5JI of R. leguminosarum bv. viciae was transferred into 2020 and its cured derivatives. The pot plant test showed that the ability of competition and symbiotic nitrogen fixation of transconjugant 2020-137 (pJB5JI) was increased evidently in con-trast to 2020. pJB5JI could not restore the ability of 2020D8 to nodulate Astragalus sinicus. 2020D8-8 (pJB5JI) could form ineffective nodules on peas, which implied that the symbiotic plasmid pJB5JI could express its function at the chromosomal background of Mesorhizobium huakuii 2020. The plas-mid stability was checked in transconjugants under free-living and during symbiosi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JB5JI failed to be detected in some nodule isolates. That Km resistance gene could be am-plified from all transconjugants and nodule isolates suggested that pJB5JI was fully or partially inte-grated into the chromosome of recip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sorhizobium huakuii indigenous plasmids pJB5JI SYMBIOTIC interaction PLASMID CURING
原文传递
Incompatibility behavior of a symbiotic plasmid pMH7653Rb in Mesorhizobium huakuii 7653R 被引量:1
4
作者 HU GuoYuan1,LI WeiWei1 & ZHOU JunChu2 1Key Laboratory for Green Chemical Proces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3,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gricultural Microbiology,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0年第6期738-742,共5页
Mesorhizobium huakuii strain 7653R harbored two indigenous plasmids named pMH7653Ra and pMH7653Rb.The larger plasmid pMH7653Rb (symbiotic plasmid) was transferred to M.huakuii HN308SR harboring three plasmids: pMHHN30... Mesorhizobium huakuii strain 7653R harbored two indigenous plasmids named pMH7653Ra and pMH7653Rb.The larger plasmid pMH7653Rb (symbiotic plasmid) was transferred to M.huakuii HN308SR harboring three plasmids: pMHHN308a,pMHHN308b and pMHHN308c,and HN3015SR harboring three plasmids: pMHHN3015a,pMHHN3015b and pMHHN3015c by tri-parent mating.Two stable indigenous plasmids,pMHHN308b and pMHHN308c of HN308SR,were co-eliminated 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pMH7653Rb,and the transconjugant was named HN308SRN14.The results implied that pMH7653Rb and pMHHN308b,pMHHN308c were incompatible and might have been ascribed to the same incompatible group.The plasmid profiles of transconjugant HN3015SRN14 showed that the second largest plasmid pMHHN3015b of HN3015SR was cured 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pMH7653Rb.The results also implied that pMH7653Rb and pMHHN3015b were incompatible.Results from plant nodulation tests showed that pMH7653Rb could only maintain the nodulation ability in transconjugant HN308SRN14 and its nodule number was more than that of wild strain HN308SR,but could not replace the nitrogen fixation effect of pMHHN308b and pMHHN308c.The plasmid cured mutant HN308SRN14D harboring only pMHHN308a formed null nodules that demonstrated pMHHN308a was relevant to nodulation ability.HN3015SRN14 harboring pMH7653Rb,pMHHN3015a and pMHHN3015c formed null nodules while HN3015SRN14D containing pMHHN3015a and pMHHN3015c lost the nodulation ability.The plasmid replication repC-like gene sequences were detected by 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from 7653R,HN308,HN3015,HN308SRN14 and HN3015SRN14.The repC gene sequence similarities of the strains tested attained 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AGALUS SINICUS conjugative PLASMID transfer indigenous PLASMID mesorhizobium huakuii PLASMID CURING PLASMID INCOMPATIBILITY Tn5-sacB
原文传递
用Tn5标记带发光酶基因的华癸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7653R质粒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先武 张忠明 +3 位作者 胡福荣 莫才清 李阜棣 陈华癸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在pRK2073的辅助作用下,通过三亲本接合转移,将Tn5(sacB-luxAB)插入华癸根瘤菌7653R菌株基因组中。将3200个Tn5标记菌株影印到含有8%蔗糖的YMA平板,检测这些菌株的发光酶活性和新霉素抗性。... 在pRK2073的辅助作用下,通过三亲本接合转移,将Tn5(sacB-luxAB)插入华癸根瘤菌7653R菌株基因组中。将3200个Tn5标记菌株影印到含有8%蔗糖的YMA平板,检测这些菌株的发光酶活性和新霉素抗性。共获得8个菌株,其选择标记消失。质粒检测发现其共生质粒有不同程度的缺失甚至消除。结瘤实验证明,所有共生质粒部分缺失(有的缺失达1/3)的菌株依然结瘤。经用luxAB探针的分子杂交证实,8个菌株中有3个对应的标记菌株其Tn5插在共生质粒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癸根瘤菌 共生质粒 分子标记 发光酶基因
下载PDF
华癸根瘤菌在非豆科植物根圈定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王平 王勤 冯新梅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38-241,共4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华癸根瘤菌在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4种非豆科作物根圈的定殖能力。分别通过盆栽试验并采用外源标记基因(luxAB和gusA)特异性检测技术进行检测,研究发现华癸根瘤菌不但可以在这4种非豆科植物根圈定殖,而... 本文首次报道了华癸根瘤菌在水稻、小麦、油菜和棉花4种非豆科作物根圈的定殖能力。分别通过盆栽试验并采用外源标记基因(luxAB和gusA)特异性检测技术进行检测,研究发现华癸根瘤菌不但可以在这4种非豆科植物根圈定殖,而且还能进入根内,其数量可达103个/g以上。接种华癸根瘤菌对油菜和棉花根系的生长有一定影响,并能显著促进水稻的生长,为扩大华癸根瘤菌的应用范围展示了诱人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癸根瘤菌 非豆科植物 根圈定殖 土壤 根瘤菌
下载PDF
华癸根瘤菌中自体诱导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高轶静 钟增涛 +2 位作者 郑会明 王卉 朱军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群体感应 (Quorumsensing)是细菌通过产生可扩散的小分子量自体诱导物信号分子感知细胞群体密度变化 ,进行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理行为。将根癌土壤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构建为超量表达群体感应调节蛋白TraR的检测菌株JZA1,试验... 群体感应 (Quorumsensing)是细菌通过产生可扩散的小分子量自体诱导物信号分子感知细胞群体密度变化 ,进行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理行为。将根癌土壤杆菌 (Agrobacteriumtumefaciens)构建为超量表达群体感应调节蛋白TraR的检测菌株JZA1,试验证明该检测菌株能检测纳摩尔浓度的自体诱导物 ,利用该菌株对 3株不同华癸根瘤菌(Mesorhizobiumhuakuii)进行自体诱导物活性检测 ,发现该 3株华癸根瘤菌均能产生自体诱导物 ,其表达量与菌体密度成正相关 ,但 3株菌在相同培养条件下自体诱导物的表达量存在差异 ,结果表明自体诱导物在种内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多样性 ;同时发现高pH条件能大大降低自体诱导物的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自体诱导物 华癸根瘤菌
下载PDF
利用细菌双杂交文库筛选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中与外膜蛋白Opa22互作的蛋白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一星 李芳 +2 位作者 周鑫兰 谢福莉 李友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3,共6页
为研究华癸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7653R外膜蛋白Opa22在共生固氮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构建了细菌双杂交基因组随机文库,并以Opa22为诱饵,钓取与其相互作用的候选靶蛋白。结果获得12个与Opa22蛋白互作的阳性克隆,为后续研究Op... 为研究华癸中慢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7653R外膜蛋白Opa22在共生固氮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构建了细菌双杂交基因组随机文库,并以Opa22为诱饵,钓取与其相互作用的候选靶蛋白。结果获得12个与Opa22蛋白互作的阳性克隆,为后续研究Opa22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同时也为开展根瘤菌蛋白互作的研究构筑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 细菌双杂交文库 共生固氮 Opa22 互作蛋白
下载PDF
发光酶基因标记的华癸根瘤菌JS5A16L在紫云英根圈的定殖动态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平 冯新梅 李阜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65-270,共6页
在土壤一盒栽、盆栽微宇宙系统(Microcosm)中和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发光酶基因(luxAB)标记的华癸根瘤菌JS5A16L在紫云英根圈的定殖动态、分布范围及结瘤情况。在盒栽系统中,JS5A16L的定殖密度在紫云英... 在土壤一盒栽、盆栽微宇宙系统(Microcosm)中和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发光酶基因(luxAB)标记的华癸根瘤菌JS5A16L在紫云英根圈的定殖动态、分布范围及结瘤情况。在盒栽系统中,JS5A16L的定殖密度在紫云英出苗2天后达到最高水平(7.88 lpg cfu/克根)(cfu为colony forming unit的缩写),然后开始下降,并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58天后又有所回升,且能散布至种子下方22cm处的根段部位。盆栽条件下的定殖动态与盒栽系统中的相似,紫云英播种3天后,JS5A16L可达最高定殖水平(6.92 log cfu/株根系),随后开始缓慢下降,直至32天时仍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水平。JS5A16L在田间条件的定殖动态则不同,播种后30天时定殖密度达到最大值(7 .03 log cfu/克根),90天后降到最低值(5. 24 log cfu/克根),然后又开始上升,160天时为7.87 log cfu/克根,甚至在地上部植株收割后20天仍可维持在7.89 log cfu/克根。接种该菌株可显著提高紫云英的生物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酶 标记基因 华癸根瘤菌JS5A16L 紫云英根圈 定殖动态
下载PDF
紫云英根瘤分离菌株质粒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先武 张学贤 +3 位作者 张忠明 王平 曹燕珍 李阜棣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05-309,共5页
从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7省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L.)主要分布区46个采集点的紫云英根瘤中分离到101个菌株.检测发现有16种不同质粒类型,所含质粒1~4个不等,含两个质粒的菌... 从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7省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L.)主要分布区46个采集点的紫云英根瘤中分离到101个菌株.检测发现有16种不同质粒类型,所含质粒1~4个不等,含两个质粒的菌株占绝大部分,质粒Mr为36×106~364×106.用克隆M.huakui7653R的nodDBC4.2kb片段为探针(α32pdCTP)进行的分子杂交结果表明,所有这些菌株均含有共生质粒,通常为第一大质粒,但C、L、M、N和O型为第二大质粒,共生质粒Mr在131×106~364×106之间.比较质粒类型与16S23SrDNAIGS(pHr,p23SR01)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IGS类型不同,即使在同一植株分离所得的根瘤其质粒类型常不同,但在同一植株上分离菌株的质粒类型相同,则其IGS常表现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癸根瘤菌 质粒型 多样性 共生固氮
下载PDF
华癸中生根瘤菌共生基因exo56的克隆和功能初步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国军 陈大松 +2 位作者 李友国 谢福莉 周俊初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83-486,共4页
利用Tn5-sacB转座子随机插入突变的方法,从Mesorhizobium huakuii7653R的400个突变株中筛选获得1个共生缺失突变株HK56。使用热不对称交错PCR(TAIL-PCR)的方法从M.huakuii7653R中克隆了exo56序列。exo56全长969 bp,编码322个氨基酸,其... 利用Tn5-sacB转座子随机插入突变的方法,从Mesorhizobium huakuii7653R的400个突变株中筛选获得1个共生缺失突变株HK56。使用热不对称交错PCR(TAIL-PCR)的方法从M.huakuii7653R中克隆了exo56序列。exo56全长969 bp,编码322个氨基酸,其编码产物Exo56与糖基转移酶2个家族的成员有很高的相似性,糖基转移酶为胞外多糖合成所必需。盆栽结果表明,exo56基因突变株只能形成少量的不固氮根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癸中生根瘤菌 共生基因 克隆与鉴定 胞外多糖
下载PDF
华癸中生根瘤菌脂多糖突变株的共生能力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国军 周俊初 李友国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1-13,共3页
通过植物盆栽实验,对华癸中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lpsH基因的缺失突变株HK241进行共生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突变株HK241形成的根瘤没有固氮能力,同时具有较低的结瘤效率和竞争结瘤能力.因此,lpsH基因参与编码脂多糖的合成,并且... 通过植物盆栽实验,对华癸中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lpsH基因的缺失突变株HK241进行共生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突变株HK241形成的根瘤没有固氮能力,同时具有较低的结瘤效率和竞争结瘤能力.因此,lpsH基因参与编码脂多糖的合成,并且在共生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癸中生根瘤菌 共生固氮 竞争结瘤
下载PDF
华癸中生根瘤菌共生质粒的定向标记、消除与结瘤功能的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国元 李伟伟 周俊初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415-1419,共5页
采用Tn5-mob-sacB转座子对华癸中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菌株7653R的共生质粒进行定向标记,获得该质粒标记菌株7653RT14。利用sacB基因对蔗糖的敏感性,对标记质粒进行消除实验,获得7653R的共生质粒消除突变株7653R-1。测得Tn5-... 采用Tn5-mob-sacB转座子对华癸中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菌株7653R的共生质粒进行定向标记,获得该质粒标记菌株7653RT14。利用sacB基因对蔗糖的敏感性,对标记质粒进行消除实验,获得7653R的共生质粒消除突变株7653R-1。测得Tn5-mob-sacB转座频率高于10?5。突变株的培养特征与出发菌株基本一致。采用琼脂管法对7653RT14和7653R-1进行回接实验,结果显示7653RT14能正常结瘤固氮,表明Tn5的插入并未影响其共生能力,但失去共生质粒的7653R-1则为不结瘤或只结个别小瘤。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供试菌株的标记质粒在本实验条件下是稳定的,可以作为共生质粒转移的供体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癸中生根瘤菌 Tn5-mob-sacB 共生质粒 定向标记 消除 结瘤
下载PDF
中慢生华癸根瘤菌nodD-突变株的筛选及其对紫云英的促生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寒春 高轶静 +2 位作者 郑会明 钟增涛 朱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29-532,共4页
通过二亲接合的方式,将含有sacB基因和nodD基因部分片段的质粒与中慢生华癸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93(Mh93)菌株进行同源重组,在含10%蔗糖的TY平板上成功地筛选到了nodD基因突变株Mh93-27。利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紫云英单作及... 通过二亲接合的方式,将含有sacB基因和nodD基因部分片段的质粒与中慢生华癸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93(Mh93)菌株进行同源重组,在含10%蔗糖的TY平板上成功地筛选到了nodD基因突变株Mh93-27。利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紫云英单作及紫云英-小麦间作体系Mh93-27对紫云英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接种Mh93-27后,紫云英的地上部生物量和全氮含量以及根部生长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只有在小麦孕穗期和收获期时,根瘤菌才表现出显著的促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慢生华癸根瘤菌 sacB NODD 紫云英 促生 氮素
下载PDF
用Tn5-mob-sacB转座子对华癸中生根瘤菌HN3015质粒进行定向标记、消除或缺失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国元 李伟伟 周俊初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7期33-36,共4页
采用Tn5-mob-sacB转座子对Mesorhizobium huakuiiHN3015菌株含有的3条大质粒(pMhHN3015a,150kb;pMhHN3015b,294 kb和pMhHN3015c,390 kb)进行定向标记,获得各个质粒标记菌株。利用sacB基因对蔗糖的敏感性,对标记质粒进行消除实验,获得HN3... 采用Tn5-mob-sacB转座子对Mesorhizobium huakuiiHN3015菌株含有的3条大质粒(pMhHN3015a,150kb;pMhHN3015b,294 kb和pMhHN3015c,390 kb)进行定向标记,获得各个质粒标记菌株。利用sacB基因对蔗糖的敏感性,对标记质粒进行消除实验,获得HN3015质粒消除或缺失的突变株。并对HN3015及其突变菌株的培养特征、生长速度和共生结瘤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质粒消除或缺失的突变株的培养特征和生长速度与出发菌株基本一致,但是,pMhHN3015a与固氮有关,pMhHN3015b消除的菌株则失去结瘤能力,只有pMhHN3015c消除或缺失菌株不影响结瘤与固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癸中生根瘤菌 Tn5-sacB 质拉 标记 消除 缺失
下载PDF
华癸中生根瘤菌质粒消除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国元 周俊初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3期7-9,共3页
结合对华癸中生根瘤菌(Mesorhizobium huakuii)质粒功能的研究,介绍了高温和吖啶橙处理法、标记质粒消除法和质粒的不相容性消除质粒法在华癸中生根瘤菌质粒消除中的应用,并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 华癸中生根瘤菌 质粒消除 质粒检测
下载PDF
华癸中生根瘤菌的分离、回接及质粒检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国元 周俊初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3-315,共3页
从华中农业大学的水稻田中采集的紫云英根瘤中分离到62株华癸中生根瘤菌,对其中的57株进行了回接结瘤试验,供试菌株均能正常结瘤。并对其中的44株进行质粒检测,13株含3个质粒,21株含2个质粒,7株含1个质粒,3株不含质粒,质粒分子量范围约... 从华中农业大学的水稻田中采集的紫云英根瘤中分离到62株华癸中生根瘤菌,对其中的57株进行了回接结瘤试验,供试菌株均能正常结瘤。并对其中的44株进行质粒检测,13株含3个质粒,21株含2个质粒,7株含1个质粒,3株不含质粒,质粒分子量范围约为174~510kb,为研究华癸中生根瘤菌内源性质粒的相互作用及其共生固氮效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癸中生根瘤菌 分离 回接 质粒
下载PDF
紫云英根瘤菌种内不同菌株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差异性和交互性分析
18
作者 郑会明 毛怡玲 +1 位作者 凌军 钟增涛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09-1114,共6页
根瘤菌可以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在很多根瘤菌中群体感应系统参与了结瘤固氮等相关生理过程的调节。本研究从野外不同生境紫云英宿主根部瘤体中分离了26株根瘤菌,体外定量检测了各菌株产生自体诱导物(AI)信号分子的能力,以及不同菌株AI... 根瘤菌可以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在很多根瘤菌中群体感应系统参与了结瘤固氮等相关生理过程的调节。本研究从野外不同生境紫云英宿主根部瘤体中分离了26株根瘤菌,体外定量检测了各菌株产生自体诱导物(AI)信号分子的能力,以及不同菌株AI激活中慢生华癸根瘤菌Mh菌株AHLs合成酶基因mrh I表达的情况,发现紫云英根瘤菌种内不同菌株间存在群体感应交互性。通过导入外源Att M水解酶观察菌株AI活性的变化,应用薄层层析法定性分析不同菌株的AI结构,初步揭示了不同紫云英根瘤菌产生AI特性的差异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根瘤菌 群体感应 自体诱导物 交互性 Att M水解酶
下载PDF
华癸中慢生根瘤菌多铜氧化酶基因mco的功能研究
19
作者 程国军 邹倩 +1 位作者 吴和涛 罗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35-40,共6页
通过基因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华癸中慢生根瘤菌mco基因突变株HKmco,并探究了mco基因突变对根瘤菌生长、抗氧化以及共生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mco基因缺失不影响华癸中慢生根瘤菌的生长能力,突变株对无机过氧化物H2O2不敏感,但对有机氧化物... 通过基因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华癸中慢生根瘤菌mco基因突变株HKmco,并探究了mco基因突变对根瘤菌生长、抗氧化以及共生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mco基因缺失不影响华癸中慢生根瘤菌的生长能力,突变株对无机过氧化物H2O2不敏感,但对有机氧化物氢过氧化枯烯(CUOOH)非常敏感.植物盆栽实验表明,突变株HKmco感染紫云英宿主能形成红色有效根瘤,但mco基因突变株Hkmco的根瘤中的类菌体形态发生了改变,固氮酶活降低了29.8%.表明根瘤菌mco基因在抗氧化和共生固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癸中慢生根瘤菌 多铜氧化酶 mco基因 抗氧化 共生固氮
下载PDF
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 MCHK_8182基因的共生固氮功能 被引量:9
20
作者 路达 彭杰丽 +2 位作者 谢福莉 陈大松 李友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61,共6页
根据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全局转录组分析结果,获得在共生固氮阶段显著上调表达的基因MCHK_8182;设计重叠延伸PCR引物,构建MCHK_8182双交换突变重组质粒载体;通过三亲本杂交,将突变载体导入7653R;在蔗糖压力培养下进行筛选,最终获得MCH... 根据华癸中慢生根瘤菌7653R全局转录组分析结果,获得在共生固氮阶段显著上调表达的基因MCHK_8182;设计重叠延伸PCR引物,构建MCHK_8182双交换突变重组质粒载体;通过三亲本杂交,将突变载体导入7653R;在蔗糖压力培养下进行筛选,最终获得MCHK_8182双交换突变株。PCR及测序验证双交换突变株构建成功。植物盆栽试验结果显示,与7653R野生型接种的植株相比,MCHK_8182突变菌株接种的植株根瘤数减少,但固氮酶活未见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癸中慢生根瘤菌 细胞色素P450 双交换 突变株 共生固氮 共生基因MCHK8182 表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