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7篇文章
< 1 2 2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rst-principles study of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interfacial atoms in metal-metal contact electrification
1
作者 张远月 邵天敏 苏康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5期285-289,共5页
The mechanism of contact electrification between metals was studied using the first-principles method, taking the Ag-Fe contact as an example. Charge population, charge density difference, the orbitals and densities o... The mechanism of contact electrification between metals was studied using the first-principles method, taking the Ag-Fe contact as an example. Charge population, charge density difference, the orbitals and densities of states (DOS) were calculated to study the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the contacting interfacial atoms.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the amount of contact charge was obtained. The investigation revealed that the electrons near Fermi levels with higher energies transfer between the outermost orbitals (s orbitals for Ag and d orbitals for Fe). Meanwhile, polarized covalent bonds form between the d electrons in the deep energy states. These two effects together lead to an increase of charge magnitude at the interface. Also, the electrons responsible for electrification can be determined by their energies and orbi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act electrification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charge transfer metal-metal contact
下载PDF
Synthesis,Crystal Structure and Luminescent Property of a Novel Pt(Ⅱ) Complex with Weak Metal-metal Interaction
2
作者 岳呈阳 江飞龙 +1 位作者 冯蕊 洪茂椿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49-1352,共4页
The title complex cis-bis(tetrahydrothiophene)-bis(nitrate) platinum(H), (tht)2Pt(NO3)2, was the reducing product from potassium hexachloroplatinate(IV) K2PtC16 where the platinum is tetra-valenced. Crysta... The title complex cis-bis(tetrahydrothiophene)-bis(nitrate) platinum(H), (tht)2Pt(NO3)2, was the reducing product from potassium hexachloroplatinate(IV) K2PtC16 where the platinum is tetra-valenced. Crystal data for CsH16N206PtS2: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c, a = 9.8833(5), b = 8.6744(4), c = 18.6407(9)A,β = 114.401(3)°, V = 1455.35(12)A3 Z = 4, Mr = 495.44, Dc = 2.261 g/cm3, F(000) = 944,μ = 9.950 mm-1, 2(MoKa) = 0.71073 A, T= 293(2) K, 2θmax = 54.96°, GOOF = 1.033, R = 0.0350 and wR = 0.0785 for 2572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σ(I). X-ray diffraction studies reveal that the title complex has interesting weak metal-metal interactions and two molecules linked by metal-metal interaction exist as a group. Luminescent spectrum illuminates red emission of the complex at room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metal interactions REDUCING PLATINUM LUMINESCENCE
下载PDF
Dicobalt Complex with Metal-metal Interaction of a Naphthyridine and Pyrazine Amine Ligand
3
作者 耿树博 王文珍 +4 位作者 李磊磊 贾新刚 刘双 李锦祥 彭旭明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011-1019,共9页
Molecular structure of a naphthyridine and pyrazine amine ligand, N2,N7-di(pyrazin-2-yl)-1,8-naphthyri-dine-2,7-diamine(H2dpznda 1) was studied, and a three-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network with a double helix c... Molecular structure of a naphthyridine and pyrazine amine ligand, N2,N7-di(pyrazin-2-yl)-1,8-naphthyri-dine-2,7-diamine(H2dpznda 1) was studied, and a three-dimensional supramolecular network with a double helix chain structure through intermolecular hydrogen bonds and π-π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naphthyridine and pyrazine rings was depicted. Through ligand 1, [Co2(μ2-dpznda)2(μ2-CH3OH)2](2) was obtained and two ligands coordinate to two Co2+)as tetradentate bridging ligands. Single crystal and magnetism study on 2 revealed that the complex exhibited weak yet significant metal-metal inte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metal interaction cobalt-cobalt bond hydrogen bonds π-π interaction magnetic property
下载PDF
ScY@C_(3v)(8)-C_(82):Metal-Metalσ^(2)Bond in Mixed Rare-Earth Di-metallofullerenes
4
作者 Lihao Zheng Yannick Roselló +5 位作者 Yingjing Yan Yang-Rong Yao Xiaolin Fan Josep M.Poblet Antonio Rodríguez-Fortea Ning Che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15期1809-1814,共6页
Comprehensive Summary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rare-earth metal-metal bonds remains a challenge in the study of chemical bonds.Herein,we report th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heteronuclear di-m... Comprehensive Summary The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rare-earth metal-metal bonds remains a challenge in the study of chemical bonds.Herein,we report the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heteronuclear di-metallofullerene,ScY@C_(3v)(8)-C_(82),which contains a mixed rare-earth metal-metal bond.ScY@C_(3v)(8)-C_(82)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y arc-discharging method and characterized by mass spectrometry,UV-vis-NIR spectroscopy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crystallography,which unambiguously determined its molecular structure.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were also performed to study the optimized positions of Sc-Y metallic dimer and the electronic configuration.The combined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results confirmed that both Sc and Y atoms transfer two electrons to the C_(3v)(8)-C_(82)cage,i.e.,(ScY)4+@(C_(3v)(8)-C_(82))4-.In particular,a covalent Sc-Yσ2 bond,which has never been reported before,is proven to be formed inside C_(3v)(8)-C_(82)fullerene cage.This work presents a novel di-metallofullerene containing mixed rare-earth metal-metal bond and expands the understanding of metal-metal bonding of rare earth el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LLERENES Endohedral fullerenes Rare earths Densityfunctional calculations metal-metal bond
原文传递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Metal-Metal Amorphous Alloys
5
作者 张守国 钱存富 +1 位作者 李兰杰 张东明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4年第20期1684-1687,共4页
Many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property of amorphous alloys has certain relation with composition, because the change in composition can result in change in structure of amorphous alloys.So in order to ... Many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shown that the property of amorphous alloys has certain relation with composition, because the change in composition can result in change in structure of amorphous alloys.So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mb unit STRUCTURE model (RUSM) COMPOSITION STRUCTURE metal-metal AMORPHOUS alloy.
原文传递
Nafion-Induced Metal-Metal Interactions in a Platinum(II) Terpyridyl Acetylide Complex:a Luminescent Sensor for Detec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6
作者 佟庆笑 李晓红 +3 位作者 吴骊珠 杨清正 张丽萍 佟振合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204-1207,共4页
The platinum(II) terpyridyl acetylide complex [Pt(terpy)(C≡CR)]ClO4 (terpy=2,2'∶6'2''-terpyridine, R=CH2CH2CH3) (1) was incorporated into Nafion membranes. At high loading the dry membranes exhibit i... The platinum(II) terpyridyl acetylide complex [Pt(terpy)(C≡CR)]ClO4 (terpy=2,2'∶6'2''-terpyridine, R=CH2CH2CH3) (1) was incorporated into Nafion membranes. At high loading the dry membranes exhibit intense photoluminescence with max at 707 nm from the 3MMLCT state, which was not observed in fluid solution. Upon exposure to the vapor of pola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 this photoluminescence was significantly red-shifed. This process was fully reversible when the VOC-incorporated membrane was dried in air. The dramatic and reversible changes in the emission spectra made the Nafion-supported complex as an interesting sensor candi-date for polar VO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ion membrane platinum(II) terpyridyl acetylide complex metal-metal-to-ligand charge transfer luminescence sens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原文传递
纳米铝粉在炸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趋势
7
作者 郭惠丽 张为鹏 +1 位作者 黄亚峰 赵东奎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71,共13页
铝粉是火炸药行业中最常用的金属燃料。相比微米铝粉,纳米铝粉的比表面积、反应活性和反应完全性都高得多。因此,将纳米铝粉应用于炸药中,无疑将改善炸药的反应完全性,增加炸药威力,提高弹药的毁伤效能。本文系统综述了纳米铝粉对爆轰... 铝粉是火炸药行业中最常用的金属燃料。相比微米铝粉,纳米铝粉的比表面积、反应活性和反应完全性都高得多。因此,将纳米铝粉应用于炸药中,无疑将改善炸药的反应完全性,增加炸药威力,提高弹药的毁伤效能。本文系统综述了纳米铝粉对爆轰性能、安全性能、工艺性能等多种炸药性能的影响。就爆轰性能而言,纳米铝粉可以提高混合炸药几乎所有的爆轰参数,包括爆速、爆热、空中爆炸的冲击波超压峰值、水下爆炸的总能量、燃料空气炸药的爆炸压力峰值和爆炸压力上升速率、金属加速能力、纵火能力、作功能力及猛度等,可以全方位提高混合炸药的毁伤效果。但是,由于部分研究者选用的纳米铝粉有效铝含量差异较大,常常得出不同的结论。就安全性能而言,纳米铝粉的引入提高了混合炸药的撞击感度、摩擦感度、冲击波感度、热感度等,显著降低了炸药的点火能,并且对常用炸药(如TNT、RDX、HMX、CL-20、NG、TATB等)热分解有促进作用,导致纳米炸药的引入对混合炸药的安全性能有不利影响;就工艺性能而言,在浇注固体炸药体系中,纳米铝粉增加了浇注固体炸药体系的粘度,降低了压装炸药体系中炸药药柱的密度,纳米炸药的引入恶化了混合炸药的工艺性能。本文指出,由于纳米铝粉的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从制备到储存的各个环节极易氧化,造成纳米铝粉的有效铝含量急剧降低,是部分研究者得到错误结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深入研究纳米铝粉的制备方法和存储条件,使纳米铝粉在炸药中充分发挥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金属纳米粒子 火炸药
下载PDF
具有圆度误差的径向金属密封接触应力研究
8
作者 杨仪伟 何光杰 +2 位作者 何东升 庄雯劼 郑严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111,共10页
由于加工圆度误差的影响,井下流量控制阀径向金属密封接触应力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密封性能。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具有圆度误差的径向金属密封唇部接触应力分布,并分析圆度误差对径向金属密封接触应力的影响;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径向... 由于加工圆度误差的影响,井下流量控制阀径向金属密封接触应力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密封性能。利用有限元方法研究具有圆度误差的径向金属密封唇部接触应力分布,并分析圆度误差对径向金属密封接触应力的影响;基于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径向金属密封接触应力分布的理论解析式,并进行误差分析。具有圆度误差的径向金属密封唇部接触应力分布的理论解与数值解相符,各参数引起的最大接触应力的平均相对误差约为10%。根据具有圆度误差的径向金属密封副接触应力的分布规律,提出合理的过盈量函数,修正了径向金属密封轴对称结构的悬臂梁模型的接触应力理论关系式,得出了圆度误差下的径向金属密封接触应力分布规律。研究结果为井下流量控制阀径向金属密封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金属密封 金属密封圈 圆度误差 接触应力 流量控制阀
下载PDF
中国锗矿资源保障程度与潜力评价
9
作者 赵汀 刘超 +1 位作者 王登红 李德先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8,共12页
中国的锗资源主要以伴生形式产出,得益于国内庞大的铅锌冶炼产能和煤炭消费的支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锗生产国。2020年,全球锗总产量为140 t,其中,中国产量为95 t。在储量方面,中国保持全球第二的地位,仅次于美国。锗作为半导体产业中的... 中国的锗资源主要以伴生形式产出,得益于国内庞大的铅锌冶炼产能和煤炭消费的支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锗生产国。2020年,全球锗总产量为140 t,其中,中国产量为95 t。在储量方面,中国保持全球第二的地位,仅次于美国。锗作为半导体产业中的关键金属之一,其资源保障愈加受到重视。本文科学评估了中国锗矿资源的保障程度与潜力,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掌握了详尽的资源分布、开采利用、成矿作用等信息,总结了中国锗矿的空间分布规律,伴生锗的富含硫化物铅锌矿主要分布于扬子地块边缘和粤北地区,煤中锗矿分布于二连盆地-海拉尔盆地和滇西三江等两大成矿区带。综合成矿地质条件和未来需求预测等因素,评估中国锗矿资源保障程度存在一定忧患,建议加强锗矿床成因和成矿规律研究,促进勘查增储,指出川滇黔、粤北富锗铅锌矿富集区、滇西富锗煤盆地等找矿方向,提高综合利用水平、提升中国锗资源话语权、健全锗资源保护利用与储备体系。本文研究结果为锗矿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对于保障国家锗资源供应、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锗矿 资源安全 锗金属 锗矿床 稀散矿产
下载PDF
海底热液硫化物中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的关系及其地质意义
10
作者 曾志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共19页
海底热液硫化物的同位素组成不仅可以示踪其来源,也记录了流体及其沉淀过程。本文分析了全球海底热液硫化物的金属(铅、铼、锇、铁、铜、锌)、非金属(硫)及其流体包裹体中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探讨了硫化物中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同... 海底热液硫化物的同位素组成不仅可以示踪其来源,也记录了流体及其沉淀过程。本文分析了全球海底热液硫化物的金属(铅、铼、锇、铁、铜、锌)、非金属(硫)及其流体包裹体中的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探讨了硫化物中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海底热液硫化物中的硫同位素组成与锇、铁同位素组成之间,铁同位素组成与铅和氦同位素组成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其锇同位素组成与铁同位素组成之间,氙同位素组成与铅、锇同位素组成之间,则存在正相关性。在岩浆去气注入流体阶段形成的硫化物,具δ^(34)S_(VCDT)值较低(约0‰),^(3)He/^(4)He(>8 Ra)、^(40)Ar/^(36)Ar(>300)和^(129)Xe/^(132)Xe(>0.99)值较高的特点。在流体-岩石相互作用阶段,随着岩石中含铅矿物的不断溶解,即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程度的增加,流体中沉淀的黄铁矿、黄铜矿和闪锌矿的铅质量分数增加,伴随^(206)Pb/^(204)Pb值轻微的减小。在流体-海水混合阶段,海水影响的加剧可使硫化物中的锇质量分数(约0×10^(-9))急剧降低,δ^(57)Fe值(<—1.6‰)、187 Os/188 Os值(>1)明显增大;随着流体-海水混合作用的增强,硫化物中黄铁矿的δ^(34)S_(VCDT)值将随着其流体包裹体中^(3)He/^(4)He、^(40)Ar/^(36)Ar、^(129)Xe/^(132)Xe值轻微降低而升高,而其^(3)He/^(4)He值随着其^(130)Xe/^(132)Xe值的降低而降低。以上表明,通过综合分析海底硫化物中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的同位素组成和其质量分数,并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揭示岩浆去气、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和流体-海水混合对海底热液循环的影响,进而了解硫化物沉淀过程中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和流体-海水混合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非金属和稀有气体同位素 同位素组成之间的关系 海底热液硫化物
下载PDF
车灯反光镜真空镀铝层脱落形成机理及对策
11
作者 李祥兵 杨伟民 《汽车电器》 2024年第2期82-85,共4页
文章先从真空镀铝的基本原理分析镀铝层脱落的形成机理,然后从结构设计、底涂、硅油、蒸发舟的参数、注塑件表面品质、外部环境等角度探讨真空镀铝层脱落的一系列影响因素和相关对策,并从在线检测和试验的角度,提出真空镀铝品质的评价方... 文章先从真空镀铝的基本原理分析镀铝层脱落的形成机理,然后从结构设计、底涂、硅油、蒸发舟的参数、注塑件表面品质、外部环境等角度探讨真空镀铝层脱落的一系列影响因素和相关对策,并从在线检测和试验的角度,提出真空镀铝品质的评价方法,最后基于某一项目实践验证对策和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镀铝 镀铝层脱落 真空舟 反射率
下载PDF
重金属污染水体背景下的底质反射率光谱特征及其对离水反射率贡献影响分析
12
作者 梁业恒 邓孺孺 +4 位作者 梁钰婕 刘永明 吴仪 袁宇恒 艾先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7,共7页
水体重金属遥感反演是水环境遥感领域中的难题,目前仍有相当多的基础性问题有待解决,而浅水区底质对离水反射率贡献规律是将来遥感反演模型精度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尤其在重金属污染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揭示其贡献规律对提升水体重金属... 水体重金属遥感反演是水环境遥感领域中的难题,目前仍有相当多的基础性问题有待解决,而浅水区底质对离水反射率贡献规律是将来遥感反演模型精度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尤其在重金属污染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揭示其贡献规律对提升水体重金属遥感模型精度有重要作用,测量结果对研究重金属尾矿底泥的反射率光谱特征以及区分常见水底底质有参考意义。首先利用光谱仪测量获得广东大宝山尾矿底质反射率,发现其在波长755、 1 280、 1 620和2 200 nm存在反射峰,有明显光谱特征,并与河床常见的粗沙、淤泥和石头三类底质反射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粗沙和淤泥反射率呈一缓慢上升的曲线,与存在多个特征反射峰的矿区底泥有明显区别;另一方面,石头反射率则在波长范围550~650 nm出现一个宽而扁平的反射峰后随即在波长675 nm处出现波谷然后增大至波长750 nm后趋于平缓,其特征波长与矿区底泥均不一样。上述特征波长可作为重金属污染背景下底泥光谱的重要区分波段。测量水深为1 cm、 10 cm和深水区的离水反射率,结合水质遥感模型计算出1 cm水深情况下底质反射光、水体散射光,并将其对离水反射率贡献进行讨论。离水反射率测量结果表明,底质对浅水区影响极大,随着水深变浅,离水反射率总体不断被抬升。而水底反射光和水体散射光对离水反射率贡献规律则以波长515 nm为分界线,向短波方向以水体散射光贡献为主,向长波方向则以水底反射光为主,贡献量由底质反射能力和水体散射能力共同决定。对考虑了底质反射光后的遥感模型精度进行评价,模型计算得到波长范围350~950 nm内的离水反射率与野外测量值对比结果,二者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R^(2)=0.964 2),相对误差在波长范围560~830 nm低于10%,甚者可低于5%,模型总体模拟精度较好,远比在不考虑底质影响时精度高,模型满足将来水中重金属遥感反演要求。研究结果对今后水体重金属遥感反演时处理底质影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有助推动该领域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重金属遥感 重金属矿区 底质反射率 光谱特征分析 模型精度评价
下载PDF
风化矿选矿技术现状与进展
13
作者 康文泽 刘自燕 +2 位作者 翟雨可 申士富 王金玲 《矿冶》 CAS 2024年第2期167-172,共6页
矿石风化后其理化性质发生了复杂变化,导致后续选矿难度大、分选效率低。详述了风化金属矿和风化非金属矿选矿技术现状,归纳总结了风化矿分选的主要方法。针对含泥量高、粒度细、嵌布复杂的风化金属矿,可采用预处理强化以及加强分级选... 矿石风化后其理化性质发生了复杂变化,导致后续选矿难度大、分选效率低。详述了风化金属矿和风化非金属矿选矿技术现状,归纳总结了风化矿分选的主要方法。针对含泥量高、粒度细、嵌布复杂的风化金属矿,可采用预处理强化以及加强分级选矿等方法进行多段选别,提高选矿效果。针对风化非金属矿氧化程度高、杂质含量多的特点,利用辅助手段剥去矿物表面氧化层,联合浮选工艺以及分级选矿的方法可获得较高品位的精矿。通过对风化后的矿物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可掌握目的矿物和伴生矿物风化后的矿物特征,为制定分选工艺、选择分选设备、确定选矿药剂提供技术指导。进行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是风化矿分选的前提,开发先进分选工艺设备、研制高效选矿药剂是风化矿选矿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矿分选 金属矿 非金属矿 选矿 工艺矿物学 浮选 分级选矿
下载PDF
铁锰铈-PA6基静电纺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水中铅和铬的吸附性能
14
作者 张洛红 刘彩琴 +4 位作者 赵鑫 刘建宇 杨巧巧 王乐力 李庆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7-213,219,共8页
将铁锰铈(Fe-Mn-Ce)负载于PA6静电纺丝上制备抗团聚性强、吸附效果好且易分离回收的新型吸附剂Fe-Mn-Ce-PA6。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均显示Fe-Mn-Ce颗粒已成功负载到PA6静电纺丝上。吸附... 将铁锰铈(Fe-Mn-Ce)负载于PA6静电纺丝上制备抗团聚性强、吸附效果好且易分离回收的新型吸附剂Fe-Mn-Ce-PA6。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均显示Fe-Mn-Ce颗粒已成功负载到PA6静电纺丝上。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Fe-Mn-Ce含量为25%时制备的吸附剂对水中Pb(Ⅱ)和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且其在Pb(Ⅱ)初始浓度为10mg/L,吸附剂投加量为0.2g/L,pH为6的条件下对Pb(Ⅱ)的去除率为98%;在Cr(Ⅵ)初始浓度为20mg/L,吸附剂投加量为0.2g/L,pH为6的条件下对Cr(Ⅵ)的去除率为98.5%。该吸附剂对Pb(Ⅱ)和Cr(Ⅵ)的吸附等温模型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而吸附动力学行为分别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循环再生实验表明,该吸附剂经五次循环后对Pb(Ⅱ)和Cr(Ⅵ)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锰铈金属氧化物 静电纺丝 吸附剂 重金属
下载PDF
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标准物质现状和需求分析
15
作者 孙慧中 安子怡 +1 位作者 许春雪 陈宗定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5-396,共22页
为保障战略性金属矿产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需要相应的标准物质进行量值传递。中国现有战略性金属矿产标准物质300余种,覆盖了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稀土稀散(三稀)金属等多数矿种和矿床类型,在保障国内矿产资源研究和勘... 为保障战略性金属矿产样品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需要相应的标准物质进行量值传递。中国现有战略性金属矿产标准物质300余种,覆盖了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和稀有稀土稀散(三稀)金属等多数矿种和矿床类型,在保障国内矿产资源研究和勘查开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找矿突破行动的持续推进,现有战略性金属矿产标准物质体系已无法匹配矿产资源勘查研究和分析方法发展的需求。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标准物质体系,分析了中国现阶段已研制标准物质的局限性:(1)钨、锡、钴等有色金属矿产标准物质的品位级别量值系列不完整;(2)三稀金属矿产标准物质的研制基础相对薄弱,种类和数量尚无法满足三稀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的需求;(3)形态、微区原位和野外现场分析等标准物质研制的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结合当前战略性金属矿产标准物质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后续标准物质的研制应匹配战略性矿产资源全产业链条中分析测试的需求,同时开展同位素、微区原位和野外现场分析标准物质加工制备及定值关键技术攻关,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采选冶炼和分析技术发展提供质量保证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金属 有色金属 稀土金属 稀有金属 稀散金属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化学链合成氨中载氮体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巩宙婷 张谭 +5 位作者 李娜 杨言言 刘守军 郑劼 余钟亮 杨颂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2-524,共13页
氨不仅是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也是可再生能源储存与转化过程中的能源载体之一。因此,开发温和条件下的合成氨技术是近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化学链合成氨技术通过载氮体的传递作用,将合成氨反应解耦为固氮与释氨等多步反应,具有操作简便... 氨不仅是氮肥生产的主要原料,也是可再生能源储存与转化过程中的能源载体之一。因此,开发温和条件下的合成氨技术是近年来重要的研究课题。化学链合成氨技术通过载氮体的传递作用,将合成氨反应解耦为固氮与释氨等多步反应,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温和、能耗低等优点。载氮体作为化学链合成氨的关键,起到传递能量及氮物种的作用,目前,载氮体固氮效率低,极大地限制了化学链合成氨技术的发展。基于此,本工作对化学链合成氨中载氮体的设计与应用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对载氮体的设计理论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其次,介绍了载氮体的研究现状,重点对如何提高载氮体的产氨速率以及如何提升晶格氮利用率等问题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化学链合成氨技术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研究,为今后载氮体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氨 化学链 催化剂 反应动力学 过渡金属 金属氮化物
下载PDF
脂肪酸多相选择性加氢制备脂肪醇研究进展
17
作者 于松印 崔钰函 +2 位作者 刘洋 梁长海 李闯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51,共9页
脂肪醇是合成润滑剂、洗涤剂和表面活性剂等的重要原料,油脂加氢法制备脂肪醇因具有环境友好及原料来源广泛等优点而成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脂肪醇制备方法之一。油脂选择性加氢制备脂肪醇的核心是高选择性,而催化剂是保证高选择性和反应... 脂肪醇是合成润滑剂、洗涤剂和表面活性剂等的重要原料,油脂加氢法制备脂肪醇因具有环境友好及原料来源广泛等优点而成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脂肪醇制备方法之一。油脂选择性加氢制备脂肪醇的核心是高选择性,而催化剂是保证高选择性和反应速率的关键。天然油脂或者模型化合物(如脂肪酸)催化加氢脱氧首先会生成极不稳定的中间体脂肪醛,脂肪醛再氢化生成稳定的脂肪醇或者脱羰生成烷烃,脂肪醇过度氢化也会生成长链烷烃,这就要求催化剂对于脂肪醛中羰基和脂肪醇中羟基的氧原子具有较弱的吸附能力。基于此,对于油脂加氢常用的非均相催化剂,从活性金属、金属促进剂及载体3个方面进行介绍,讨论了油脂选择性加氢反应机理以及提升脂肪醇选择性的方法,并对油脂选择性加氢制备脂肪醇催化剂的设计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醇 非均相催化剂 活性金属 金属促进剂 载体
下载PDF
透明导电材料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聪 梁柄权 +4 位作者 王晓峰 陈新亮 侯国付 赵颖 张晓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84,共13页
近年来,透明导电材料(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s, TCM)作为触摸屏、液晶显示器(LCD)、智能窗、太阳电池(Solar cells)、发光二极管(LED)等先进光电子器件中的关键组件,其作用尤其重要。氧化铟锡(ITO)薄膜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 近年来,透明导电材料(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s, TCM)作为触摸屏、液晶显示器(LCD)、智能窗、太阳电池(Solar cells)、发光二极管(LED)等先进光电子器件中的关键组件,其作用尤其重要。氧化铟锡(ITO)薄膜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电学性能,是光电器件中应用广泛的透明导电材料。然而,铟元素的稀缺性、易碎性以及沉积过程中对底层薄膜的潜在损坏限制了其在未来新型光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开发适应高性能光电器件应用的TCM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综述了透明导电氧化物、超薄金属和金属网格、介质层/金属/介质层(Dielectric/metal/dielectric, DMD)、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等类型的TCM光电性能、应用领域、近年来相应的研究策略和重要成果、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导电材料 透明导电氧化物 超薄金属和金属网格 纳米材料
下载PDF
三水铝石和勃姆石吸附行为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周宗可 覃宗华 +3 位作者 万泉 聂信 于文彬 杨淑勤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8-890,共13页
三水铝石和勃姆石不仅是在土壤和水环境中分布广泛的铝氢氧化物矿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与产品。它们与环境中无机非金属离子、无机金属离子及有机物的吸附作用极大地影响着地表环境中物质的迁移富集和环境污染物的吸附去除,并且由于结... 三水铝石和勃姆石不仅是在土壤和水环境中分布广泛的铝氢氧化物矿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与产品。它们与环境中无机非金属离子、无机金属离子及有机物的吸附作用极大地影响着地表环境中物质的迁移富集和环境污染物的吸附去除,并且由于结构特性和表面性质,三水铝石和勃姆石在研究高效经济的吸附剂方面也具有较为重要的应用。本文在概述三水铝石和勃姆石结构和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基础上,对三水铝石和勃姆石表面多种非金属离子、金属离子和有机物的吸附行为进行综述,期望加深对铝氢氧化物矿物在地表环境物质循环中所起作用的理解,以及拓展其工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水铝石 勃姆石 铝氢氧化物 吸附 非金属离子 金属离子
下载PDF
新疆阿尔金西段瓦石峡南锂铍稀有金属矿成矿背景与勘查进展
20
作者 张朋 刘豹 +8 位作者 杨晓飞 罗新涛 邓浪江 樊自春 刘兴忠 陈建中 刘善宝 王登红 代鸿章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锂、铍等稀有金属矿产是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近年来,在阿尔金地区发现了多处稀有金属伟晶岩型矿床,已成为我国一处新的稀有金属成矿带,但调查研究水平总体较低。通过对阿尔金造山带的成矿动力背景的讨论,得出阿尔金造山带的稀有金属成... 锂、铍等稀有金属矿产是重要的战略矿产资源。近年来,在阿尔金地区发现了多处稀有金属伟晶岩型矿床,已成为我国一处新的稀有金属成矿带,但调查研究水平总体较低。通过对阿尔金造山带的成矿动力背景的讨论,得出阿尔金造山带的稀有金属成矿作用涵盖了多个不同的造山运动构造演化阶段,证明该区域具备良好的稀有金属成矿条件,并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通过对位于阿尔金西段的瓦石峡南锂铍稀有金属矿进行勘查评价,发现其具有大型远景:瓦石峡南锂铍稀有金属矿体主要赋存于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变质岩系中的伟晶岩脉中,矿床类型为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已有勘查成果显示此矿床目前推断的稀有金属资源量达到中型以上矿床规模,并且随着勘查工作的进行,在深部及外围还有极大增储空间。研究成果对在阿尔金造山带内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金 瓦石峡南锂铍稀有金属矿 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 成矿动力背景 找矿前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