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陆盆地勘探领域三个潜在的油气接替区 被引量:12
1
作者 郑民 贾承造 +3 位作者 冯志强 李小地 瞿辉 梁英波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3-728,共6页
中国中西部地区前陆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加强前陆盆地新勘探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前陆盆地油气勘探多集中在挤压背斜构造、岩性圈闭、生物礁、披覆背斜、地层圈闭和断块圈闭6类勘探区,其中以挤压背斜构造为主,但其勘探难度越来越大。... 中国中西部地区前陆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加强前陆盆地新勘探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前陆盆地油气勘探多集中在挤压背斜构造、岩性圈闭、生物礁、披覆背斜、地层圈闭和断块圈闭6类勘探区,其中以挤压背斜构造为主,但其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参考近年来全球前陆盆地领域油气勘探重大成果的实践经验,结合中国前陆盆地领域油气勘探新突破的趋势,提出了造山带变质岩推覆体之下的"隐伏层序"、前陆冲断构造的"下盘冲断夹片构造"、前陆坳陷部位深层等三个潜在油气接替区,并预测此三个接替区与前陆坳陷层序具有相同的油气地质条件,有着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造山带变质岩推覆体之下的"隐伏层序"发育有成盆期沉积层序;前陆冲断带"下盘冲断夹片构造"上覆地层封盖性能好、断层涂抹系数高,具有良好的储盖条件;前陆坳陷深层领域提供了优质的储集层、有利烃源岩以及晚期发育的膏岩层或致密泥岩封盖层。勘探实践证实此三个接替区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勘探领域 造山带变质岩 隐伏层序 冲断夹片构造 油气接替区
下载PDF
陕西旬北浅变质岩区的大型层滑构造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松岭 黄震 《西北地质科学》 1997年第2期26-32,共7页
笔者着重探讨陕西旬北地区志留系和泥盆系浅变质岩的构造特征,发现这两套地层在构造式样上有明显的差异,它们之间存在着大型的顺层滑动构造─-层滑构造,层滑构造面上下的两套地层是相对独立的构造变形单元。通过对层滑构造的进一步... 笔者着重探讨陕西旬北地区志留系和泥盆系浅变质岩的构造特征,发现这两套地层在构造式样上有明显的差异,它们之间存在着大型的顺层滑动构造─-层滑构造,层滑构造面上下的两套地层是相对独立的构造变形单元。通过对层滑构造的进一步研究,得出区域面理的形成与层滑构造有密切成因联系的新认识。浅变质岩区岩性较柔软的岩层常常发生大面积的面理置换作用,这种面理是大型层滑构造和岩石圈内部多层次滑脱拆离体系的伴生构造,属超大型S型面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岩构造 构造置换 顺层滑动 面理构造 变质岩
下载PDF
辽河(岩)群演化史探讨:以今论古
3
作者 仲米山 王海鹏 +4 位作者 郭洪方 王忠江 敖光 翟富荣 谭超 《地质与资源》 CAS 2017年第5期445-452,共8页
通过对太平洋和古亚洲洋演化特征的讨论,可以为辽河(岩)群演化历史研究提供许多宝贵的启示.辽河(岩)群不可能是夭亡的裂谷,至少达到了大西洋阶段和太平洋阶段的洋盆.洋盆的闭合挤压造山作用,是一个漫长的(可能需要数亿年)递进变形过程,... 通过对太平洋和古亚洲洋演化特征的讨论,可以为辽河(岩)群演化历史研究提供许多宝贵的启示.辽河(岩)群不可能是夭亡的裂谷,至少达到了大西洋阶段和太平洋阶段的洋盆.洋盆的闭合挤压造山作用,是一个漫长的(可能需要数亿年)递进变形过程,在此期间形成的所有构造形迹可归纳为一期构造.辽河(岩)群中的面理,以构造置换面理为主,因此,该套地层不适合按照史密斯地层学原理开展地层学研究,应采用岩性填图方法恢复其本来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今论古 辽河(岩)群 裂谷 递进变形 构造置换面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