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载脂蛋白B基因XbaⅠ酶切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若智 刘春杰 沈斌章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522-524,共3页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与载脂蛋白B基因XbaⅠ酶切多态性的关系。方法:以apoBcDNA片段(LB1.5)为探针,利用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检测了56名汉族ACI患者和61名正常对照者的apoB基因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与载脂蛋白B基因XbaⅠ酶切多态性的关系。方法:以apoBcDNA片段(LB1.5)为探针,利用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检测了56名汉族ACI患者和61名正常对照者的apoB基因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发现8.6kb(X^-)和5.0kb(X^+)两条杂交片段,X^+等位基因频率在ACI(0.143)和对照者(0.066)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2=4.28,P<0.05)。结论:5.0kb片段可能与ACI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载脂蛋白B类 RFLP ACI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基因XbaⅠ多态性对筛选女性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作用
2
作者 葛继荣 王和鸣 +1 位作者 陈可 朱小香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7-10,共4页
目的:分析女性骨质疏松人群不同雌激素受体基因X baⅠ基因型的年龄、绝经年限、体重及体重指数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福州地区女性骨质疏松症759例的腰椎和股骨上端骨密度,同时检测211例雌激素受体基因X baⅠ基... 目的:分析女性骨质疏松人群不同雌激素受体基因X baⅠ基因型的年龄、绝经年限、体重及体重指数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福州地区女性骨质疏松症759例的腰椎和股骨上端骨密度,同时检测211例雌激素受体基因X baⅠ基因型,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X型中,年龄、绝经年限与腰椎和股骨上端的骨密度有显著负相关,体重与大转子、体重指数与大转子及W ard’s区的骨密度有显著正相关。在X x型中,年龄、绝经年限与腰椎、股骨颈,W ard’s区的骨密度有显著负相关,体重、体重指数与骨密度无显著相关。在xx型中,年龄、绝经年限、体重、体重指数均与骨密度无显著相关。说明在不同雌激素受体基因X baⅠ基因型的患者中,年龄、绝经年限、体重、体重指数与骨密度的关系是不同的。结论:雌激素受体基因X baⅠ多态性对临床筛选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和建立正确的防治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基因xba 多态性 筛选 女性 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 骨密度 体重指数
下载PDF
雌激素α受体PvuⅡ和XbaⅠ基因多态性与产后抑郁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3
作者 夏光源 张静 +2 位作者 谢渊 陈静 邹涛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α受体(ERα)基因多态性与产后抑郁障碍发生的关联性,为产后抑郁障碍发生的病因机制提供遗传学证据,进而为疾病基因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产后抑郁障碍产妇(产后抑郁组)与健康产妇(正常对照组)各45例,运用限... 目的探讨雌激素α受体(ERα)基因多态性与产后抑郁障碍发生的关联性,为产后抑郁障碍发生的病因机制提供遗传学证据,进而为疾病基因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产后抑郁障碍产妇(产后抑郁组)与健康产妇(正常对照组)各45例,运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法、基因记数法统计两组ERα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析ERαPvuⅡ和XbaⅠ多态性与产后抑郁的关联性。结果产后抑郁组与正常对照组ERαPvuⅡ基因型及等位基因(P与p)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抑郁组与正常对照组ERαXbaⅠ基因型及等位基因(X与x)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αPvuⅡ与XbaⅠ联合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αPvuⅡ基因多态性与产后抑郁障碍发病有相关性,XbaⅠ基因型突变对于产后抑郁障碍发病无相关性,联合基因分析,产后抑郁产妇与健康产妇整体基因型分布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雌激素Α受体 基因多态性 xba PvuⅡ
下载PDF
ApoB基因XbaⅠ多态性与脑梗塞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瞻 沈靖 +3 位作者 谈永飞 邵亚农 杨松 姚才良 《江苏卫生保健》 2001年第3期8-10,共3页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流行病学病例对照方法,对60例脑梗塞病例进行了环境和遗传病因探讨。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人群XbaⅠX~+等位基因(突变型)频率差异明显,南方人群显著高于北方人群2~9倍,但与南北方的脑卒中死亡...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流行病学病例对照方法,对60例脑梗塞病例进行了环境和遗传病因探讨。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人群XbaⅠX~+等位基因(突变型)频率差异明显,南方人群显著高于北方人群2~9倍,但与南北方的脑卒中死亡率不一致,说明 X~+等位基因对脑卒中的保护作用较弱,可被高暴露的环境危险因素所修饰和掩盖;首次报道了我国农村人群 XbaIX~+突变型等位基因的频率为 0.083;与脑梗塞发病关系的分析发现:X-X~ +基因型者患脑梗塞的危险性较低(OR=0.56),但本研究尚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X-X~+基因型的保护性作用次于饮果酒和HDL-C,但本研究尚未达显著性水平;将所有因素进入模型拟合时,显示脑梗塞重要的危险因素仍是舒张压、LDL-C和Lp(a)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B xba 基因多态性 脑梗塞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Analysis of Rb gene Xba Ⅰ polymorphism in Shaanxi aged atherosclerosis population
5
作者 刘军 舒青 +2 位作者 郑强荪 杜日映 张宁仔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0年第3期224-226,共3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VNTR) polymorphism of the 17th intron of Rb gene in Shaanxi aged popul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ymorphism of Rb gene and atherosclerosis(AS) gene...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VNTR) polymorphism of the 17th intron of Rb gene in Shaanxi aged popul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ymorphism of Rb gene and atherosclerosis(AS) genetic suscepti- bility. Methods: VNTR polymorphism of the 17th intron of Rb gene were examined in 100 Shaanxi aged AS patients and 100 Shaanxi aged control individuals by PCR-Rb-Xba Ⅰ-RFLP. Results::Two alleles were found both in A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hich were separately 945 bp(S1) and 630bp + 315bp(S2). S1S2 genotype was the most frequent one in the two population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llele frequency was not found between AS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nd allele frequency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Caucasian. Conclusion: Xba Ⅰ enzyme site of Rb gene could have been certainly stable in AS population, and it was inferred that the polymorphism locus was not liable to cause mutation, which might not implicated in the formation of 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HEROSCLEROSIS RB gene xba restrict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下载PDF
不同粒径神经毒素-Ⅰ纳米粒大鼠鼻腔给药脑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包强 蔡鑫君 李范珠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31-735,共5页
目的制备不同粒径甲基化聚乙二醇(methylated-polyethyleneglycol,Me-PEG)修饰的神经毒素-Ⅰ(neurotoxin,NT-Ⅰ)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纳米粒(NT-Ⅰ-MePEG-PLA-NP,NT-Ⅰ-NP),并考察不同粒径NT-Ⅰ-NP大鼠鼻腔给药后脑药动学特征。... 目的制备不同粒径甲基化聚乙二醇(methylated-polyethyleneglycol,Me-PEG)修饰的神经毒素-Ⅰ(neurotoxin,NT-Ⅰ)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纳米粒(NT-Ⅰ-MePEG-PLA-NP,NT-Ⅰ-NP),并考察不同粒径NT-Ⅰ-NP大鼠鼻腔给药后脑药动学特征。方法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共聚物(MePEG-PLA)为纳米材料,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NT-Ⅰ-NP。以尾静脉注射NT-Ⅰ-NP为对照组,4组不同粒径NT-Ⅰ-NP大鼠鼻腔给药,运用脑微透析取样技术分析NT-Ⅰ在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部位浓度的经时变化。结果不同粒径的NT-Ⅰ-NP呈圆形或类圆形,大小均匀。大鼠鼻腔给药后小于100nm的NT-Ⅰ-NP的AUC(0-t)分别是100~200、200~300和大于300nm NT-Ⅰ-NP的1.22、1.34、1.60倍(P<0.05),表明粒径小于100nm时NT-Ⅰ在脑靶部位的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粒径的纳米粒。结论纳米粒的粒径对NT-Ⅰ的脑内递送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粒径小于100nm的NT-Ⅰ-NP可以明显增加NT-Ⅰ的脑内浓度,这一结果为研究适宜粒径的NP用于蛋白多肽类大分子药物入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毒素 甲基化聚乙二醇 粒径 纳米粒 大鼠 鼻腔给药 微透析 脑药动学
下载PDF
磺化甲基酚醛树脂(Ⅰ)在钻井液中的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友绍 候万国 +1 位作者 张春光 王果庭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6-49,共4页
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磺化甲基酚醛树脂(Ⅰ)在钻井液中的降解机理,发现其降解机理随着温度的变化6不同,并由红外光谱、13C核磁共振谱及紫外光谱对其降解机理加以解释,且拟合出连续一级降解的动力学失水方程,得出了磺化甲基酸醛树脂... 用动力学方法研究了磺化甲基酚醛树脂(Ⅰ)在钻井液中的降解机理,发现其降解机理随着温度的变化6不同,并由红外光谱、13C核磁共振谱及紫外光谱对其降解机理加以解释,且拟合出连续一级降解的动力学失水方程,得出了磺化甲基酸醛树脂(Ⅰ)在钻井液中的失效最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钻井液 热稳定性
下载PDF
APOB基因XbaI多态性与中国维吾尔族自然长寿关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姜文锡 邱长春 +1 位作者 牛文全 程祖亨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11期1928-1930,1959,共4页
目的探讨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基因XbaⅠ多态性与维吾尔族自然长寿之阃的关系。方法选择新疆和田地区191名年龄90岁以上的健康维吾尔族个体为研究对象,另选53名年龄65—70岁、民族、性别、地域相匹配的正常个体为对照... 目的探讨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基因XbaⅠ多态性与维吾尔族自然长寿之阃的关系。方法选择新疆和田地区191名年龄90岁以上的健康维吾尔族个体为研究对象,另选53名年龄65—70岁、民族、性别、地域相匹配的正常个体为对照。采用PCR-序列特异引物(Sequence specifc primer,PCR—SSP)、PCR-限制长度片段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m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和PCR-直接测序(PCR—sequencing)等技术对apoB基因第26外显子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XbaⅠ—RFLP)进行分型。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寿组apoB基因X^+X^+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因型X^+X^+与自然长寿显著正相关,可能为长寿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B基因 xba 多态性 自然长寿 维吾尔族
下载PDF
基于氮杂环和羧酸配体的银(Ⅰ)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黄秋颖 江金永 +1 位作者 李姗珊 孟祥茹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33-538,共6页
以AgNO_3·H_2O、2-(1H-咪唑-1-甲基)-1H-苯并咪唑(imb)和1,3,5-苯三甲酸(H3btc)为原料,在120℃下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Ag3(Hbtc)(H2btc)(imb)2](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对配合物1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 以AgNO_3·H_2O、2-(1H-咪唑-1-甲基)-1H-苯并咪唑(imb)和1,3,5-苯三甲酸(H3btc)为原料,在120℃下通过溶剂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配合物[Ag3(Hbtc)(H2btc)(imb)2](1)。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对配合物1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256℃以前很稳定。室温固态荧光测试显示,在313 nm激发波长下,配合物1在419 nm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配合物 2-(1H-咪唑-1-甲基)-1H-苯并咪唑 1 3 5-苯三甲酸 晶体结构 热稳定性 荧光性
下载PDF
两个基于氮、膦混合配体的铜(Ⅰ)配合物的合成、光谱学性质和太赫兹时域光谱(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迅 匡晓楠 +6 位作者 朱宁 任志刚 杨玉平 辛秀兰 李中峰 韩洪亮 金琼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61-368,共8页
在甲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合成了2个新的铜(1)配合物,[Cu(bdppmapy)(2,2′-bipy)]BF4(1)和[Cu(bdppmapy)(2,2′-bipy)]I (2)(bdppmapy=N,N-二苯基膦甲基-2-氨基吡啶,2,2′-bipy=2,2′-联吡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核磁共... 在甲醇和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合成了2个新的铜(1)配合物,[Cu(bdppmapy)(2,2′-bipy)]BF4(1)和[Cu(bdppmapy)(2,2′-bipy)]I (2)(bdppmapy=N,N-二苯基膦甲基-2-氨基吡啶,2,2′-bipy=2,2′-联吡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核磁共振氢谱、磷谱、荧光光谱和太赫兹时域光谱对2个配合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1是由[Cu(CH3CN)4]BF4,bdppmapy和2,2′-bipy以1∶1∶1的比例混合得到的单核配合物。中心Cu(1)离子通过与双膦配体(bdppmapy)以及含氮配体(2,2′-bipy)的螯合作用形成变形四面体结构。与1相似,2由CuI,bdppmapy和2,2′-bipy以1∶1∶1的比例混合得到。在配合物2的非对称单元中,bdppmapy和2,2′-bipy配体分别与中心铜(1)离子螯合。荧光光谱表明所有的发射峰均源于金属-配体的荷移跃迁(MLCT)。太赫兹时域光谱的应用也为配合物研究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荧光 太赫兹谱 2 2′-联吡啶 N N-二苯基膦甲基-2-氨基吡啶
下载PDF
6-甲氧羰基-4,4′-二甲基-2,2′-联吡啶单核铜(Ⅰ)双膦发光配合物(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雪花 罗燕生 +5 位作者 何丽华 陈景林 张梦丽 廖金生 刘遂军 温和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10-1816,共7页
合成并表征了2个新的基于6-甲氧羰基-4,4′-二甲基-2,2′-联吡啶的单核铜(Ⅰ)双膦配合物[Cu(mmbpy)(dppp)]ClO_4(1)和[Cu(mmbpy)(dppb)]ClO_4(2)。研究结果表明,铜(Ⅰ)配合物1和2均表现为扭曲变形的N_2P_2四面体几何构型,其P-Cu-P键角... 合成并表征了2个新的基于6-甲氧羰基-4,4′-二甲基-2,2′-联吡啶的单核铜(Ⅰ)双膦配合物[Cu(mmbpy)(dppp)]ClO_4(1)和[Cu(mmbpy)(dppb)]ClO_4(2)。研究结果表明,铜(Ⅰ)配合物1和2均表现为扭曲变形的N_2P_2四面体几何构型,其P-Cu-P键角受辅助双膦配体控制。在常温下,这2个铜(Ⅰ)配合物在固态时均具有发光性质,并且相对于双膦配体亚甲基链的长度,P-Cu-P键角对其光物理性质的影响更为显著。在2,2′-联吡啶环上引入2个甲基取代基对改善铜(Ⅰ)配合物的发光性能也被证明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甲氧羰基 甲基 双膦 发光
下载PDF
基于功能化6-甲氧羰基-2,2′-联吡啶配体的铜(Ⅰ)铁(Ⅱ)异金属双核配合物(英文)
12
作者 黄榕 曾雪花 +5 位作者 王万曼 张梦丽 陈景林 廖金生 刘遂军 温和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719-1724,共6页
以[Cu(CH_3CN)_4]ClO_4、6-甲氧羰基-2,2′-联吡啶(mbpy)、6-甲氧羰基-4,4′-二甲基-2,2′-联吡啶(mmbpy)和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dppf)为起始原料,合成得到了2个新的铜(Ⅰ)铁(Ⅱ)异金属双核配合物:[Cu(mbpy)(dppf)]ClO_4·CH_2... 以[Cu(CH_3CN)_4]ClO_4、6-甲氧羰基-2,2′-联吡啶(mbpy)、6-甲氧羰基-4,4′-二甲基-2,2′-联吡啶(mmbpy)和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dppf)为起始原料,合成得到了2个新的铜(Ⅰ)铁(Ⅱ)异金属双核配合物:[Cu(mbpy)(dppf)]ClO_4·CH_2Cl_2(1)和[Cu(mmbpy)(dppf)]ClO_4(2)。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均为铜(Ⅰ)铁(Ⅱ)异金属双核配合物,并且均表现为四配位变形四面体构型。配合物1和2在330~520 nm波长范围有一个弱的低能量宽吸收峰,其主要来源于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跃迁(MLCT)。由于1,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的引入,配合物1和2常温下在溶液和固态时均未检测到任何发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1 1′-双(二苯基膦)二茂铁 甲氧羰基 甲基化 晶体结构
下载PDF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a Dinuclear Silver(I) Complex: [AgL(NO_3)]_2 (L= 2-Acetamido-5-methyl-1,3,4-thiadiazole)
13
作者 张玉霞 宋世林 +1 位作者 吕艳阳 薛灵芬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48,共4页
The title complex [AgL(NO3)]2 1, where L = 2-acetamido-5-methyl-1,3,4-thiadiazole, was prepared from the reaction of 2-acetamido-5-methyl-1,3,4-thiadiazole with AgNO3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its structure has been d... The title complex [AgL(NO3)]2 1, where L = 2-acetamido-5-methyl-1,3,4-thiadiazole, was prepared from the reaction of 2-acetamido-5-methyl-1,3,4-thiadiazole with AgNO3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its structure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is of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t/c with a = 12.5454(8), b = 11.9672(12), c = 6.8925(6) A, β = 98.468(2)°. V= 1023.51(15) A^3, Mr= 3127.08, Dc = 2.123 g/cm^3, Z= 4, μ(MoKoσ) = 2.174 mm^-1, F(000) = 640, R = 0.0259 and wR = 0.0580 for 1787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σ(I). Complex 1 self-assembls into a quasi-three-dimensional network consisting of adjacent dimers through intermolecular Ag...O weak inte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NTHESIS crystal structure 2-acetamido-5-methyl-1 3 4-thiadiazole Ag( complex weak interactions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基因XbaⅠ、PvuⅡ和BstUⅠ多态性与男性骨量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章振林 秦跃娟 +5 位作者 何进卫 黄琪仁 胡云秋 李淼 刘玉娟 张浩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7-449,共3页
目的了解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receptorα,ERα)基因多态性与男性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上海市388名46~80岁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男性ERα基因XbaⅠ、PvuⅡ和BstUⅠ多态性,双能X线... 目的了解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receptorα,ERα)基因多态性与男性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上海市388名46~80岁无血缘关系的健康汉族男性ERα基因XbaⅠ、PvuⅡ和BstUⅠ多态性,双能X线吸收仪检查腰椎1~4(L1~4)和股骨近端股骨颈(femoralneck)、大转子区(trochanter)和Ward’s三角部位BMD。结果被研究人群XbaⅠ和PvuⅡ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未发现ERα基因第1外显子区存在BstUⅠ多态性,所有对象均是BB基因型。XbaⅠ多态性与各部位BMD值均无相关;PvuⅡ多态性与L1~4和Ward’s三角部位BMD值均有关联(P<0.05),Pp基因型在上述部位平均BMD值明显高于PP和pp基因型(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中国汉族人群缺乏或罕有ERα基因BstUⅠ多态性;ERα基因PvuⅡ多态性可能影响老年男性松质骨骨量的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Α 基因表达 xba PvuⅡ BstU 基因多态性 男性 骨量 骨密度
原文传递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关因素与雌激素受体-α基因PvuⅡ、XbaⅠ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6
15
作者 秦跃娟 章振林 +5 位作者 黄琪仁 何进卫 周琦 胡云秋 李淼 刘玉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80-383,共4页
目的 研究上海市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与雌激素受体 α(ER α)基因PvuⅡ、XbaⅠ多态性及相关因素的关系。 方法 按骨密度 (BMD)值将上海市 5 17例绝经后汉族妇女分为骨质疏松组 (2 4 4例 )和对照组 (2 73例 ) ,用PCR 限制性片段长... 目的 研究上海市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与雌激素受体 α(ER α)基因PvuⅡ、XbaⅠ多态性及相关因素的关系。 方法 按骨密度 (BMD)值将上海市 5 17例绝经后汉族妇女分为骨质疏松组 (2 4 4例 )和对照组 (2 73例 ) ,用PCR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技术检测ER α基因PvuⅡ、XbaⅠ多态性。 结果 ER α基因PvuⅡ、XbaⅠ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在全部受试者中 ,2~ 4腰椎 (L2~ 4)、股骨颈 (Neck)、大转子 (Troch)及Ward’s三角 (Ward’s)的BMD值与体重呈正相关 (r为 0 4 5 3、0 5 34、0 5 0 4、0 35 1,均为P <0 0 0 1) ,与年龄、绝经年限负相关 (P <0 0 0 1) ;职业与股骨近端各部位BMD值呈正相关 (P <0 0 1) ;月经初潮年龄、身高分别与L2~ 4及股骨颈BMD值负相关 (P <0 0 5 ) ;ER α基因PvuⅡ多态性与股骨近端各部位BMD值相关 (P <0 0 5 ) ,但骨质疏松组和对照组均未发现PvuⅡ、XbaⅠ多态性与BMD值的关联 ,PvuⅡ、XbaⅠ多态性频率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ER α基因PvuⅡ多态性、年龄、身高、体重、月经初潮年龄、绝经年限和职业与绝经后妇女BMD值相关 ,但ER α基因PvuⅡ、XbaⅠ多态性不是上海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遗传易感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期 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受体 Α基因 PvuⅡ xba 多态性 遗传易感因子
原文传递
两种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DNA甲基化状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遇梅 李政亮 +4 位作者 马红 盛元华 许辉 刘莉萍 陈志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1-213,共3页
目的:应用两种不同方法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CD4^+T细胞p16基因甲基化状态,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方法:采用以Taqman探针为基础的MSP法(方法1)和以SYBR Green Ⅰ为基础的MSP法(方法2)分别检测40例SLE患者和20例正常人CD4^+T... 目的:应用两种不同方法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CD4^+T细胞p16基因甲基化状态,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方法:采用以Taqman探针为基础的MSP法(方法1)和以SYBR Green Ⅰ为基础的MSP法(方法2)分别检测40例SLE患者和20例正常人CD4^+T细胞中p16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Taqman探针方法的结果为:SLE患者CD4^+T细胞p16基因甲基化阳性率(35.7%,10/28)高于对照组(10%,2/2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P<0.05)。SYBR Green Ⅰ方法的结果为:患者组和对照组的CD4^+T细胞的p16基因均呈高甲基化状态,应用t检验分析发现P>0.05,二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aqman探针法消除了引物二聚体和非特异性扩增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提高了结果的特异性和准确性,被证明是进行DNA甲基化状态检测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化 实时定量PCR TAQMAN探针 SYBR Green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和脂代谢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秀珍 李颖 +1 位作者 钱国锋 韩峻峰 《中国骨肿瘤骨病》 CAS 2005年第4期229-233,共5页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ER)基因PvuII、Xba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与骨和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57名已排除影响骨代谢、脂代谢疾病的绝经后妇女,采空腹血和晨尿,用PCR-RFLP法对ER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DEXA测定腰椎正侧位及股... 目的研究绝经后妇女雌激素受体(ER)基因PvuII、Xba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与骨和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57名已排除影响骨代谢、脂代谢疾病的绝经后妇女,采空腹血和晨尿,用PCR-RFLP法对ER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DEXA测定腰椎正侧位及股骨骨密度,同时检测血骨钙素、尿I型胶原N末端肽和血脂指标。结果基因型分析xx29例,Xx24例,XX4例。xx组股骨干(SHAFT)骨密度明显低于Xx组(P<0·05)。XbaI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与股骨干骨密度相关(r=0·367,P=0·039);XX组骨钙素高于xx(P=0·041)和Xx(P=0·011)组。apoA1含量和A1/B比值在xx、Xx、XX三组呈递增,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脂蛋白a[Lp(a)]与股骨骨密度(除SHAFT外)呈负相关。结论ER基因XbaI-RFLP是影响绝经后妇女骨和脂代谢的重要因素;X基因型可维持股骨骨量,xx基因型与低载脂蛋白A1(apoA1)含量和A1/B比值相关,Lp(a)也影响股骨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妇女 雌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骨代谢 脂代谢 受体基因多态性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ER基因多态性 基因型分析 xba
下载PDF
1β-甲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合成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华祥 孟庆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7-262,共6页
美罗培南是首个1β-甲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于1990年首次合成得到,其对β-内酰胺酶和肾脱氢肽-Ⅰ酶(DHP-Ⅰ)稳定,无需与脱氢肽酶抑制剂联用,已用于临床抗重症感染的治疗。该类抗生素是目前研发难度大,生产工艺复杂的产品之一,主要是通过... 美罗培南是首个1β-甲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于1990年首次合成得到,其对β-内酰胺酶和肾脱氢肽-Ⅰ酶(DHP-Ⅰ)稳定,无需与脱氢肽酶抑制剂联用,已用于临床抗重症感染的治疗。该类抗生素是目前研发难度大,生产工艺复杂的产品之一,主要是通过化学全合成来制备,工艺过程包括关键侧链合成和骨架母核的合成。本文综述了1β-甲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的全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β-甲基碳青霉烯 抗生素 美罗培南 Β-内酰胺酶 肾脱氢肽- 合成
下载PDF
DNA甲基化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宝 张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1308-1314,共7页
DNA甲基化的异常不仅与体外T淋巴细胞自身反应相关,而且与体内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环境以及遗传因素引起DNA甲基化异常,进而影响白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eukocyte functionassociated antigen 1,LFA-1)基因的表达,成为研究自身免疫疾病... DNA甲基化的异常不仅与体外T淋巴细胞自身反应相关,而且与体内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环境以及遗传因素引起DNA甲基化异常,进而影响白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eukocyte functionassociated antigen 1,LFA-1)基因的表达,成为研究自身免疫疾病机制的热点。本文综述甲基化异常在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病和Ⅰ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旨在更好地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为这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 风湿性关节炎 多发性硬化病 型糖尿病
下载PDF
6-甲基-2,3,5-吡啶三甲酸构筑的两个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洪苓 张琴琴 +3 位作者 李方方 伊勇玲 王小佳 崔建中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75-2080,共6页
以6-甲基-2,3,5-吡啶三甲酸,菲咯啉为配体与AgNO3反应,合成出2种银配合物[Ag(H2mptc)(phen)]·2H2O(1)和[Ag(H2mptc)(phen)](2)(H3mptc=6-甲基-2,3,5-吡啶三甲酸,phen=菲咯啉),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 以6-甲基-2,3,5-吡啶三甲酸,菲咯啉为配体与AgNO3反应,合成出2种银配合物[Ag(H2mptc)(phen)]·2H2O(1)和[Ag(H2mptc)(phen)](2)(H3mptc=6-甲基-2,3,5-吡啶三甲酸,phen=菲咯啉),并对其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元素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及X-射线单晶衍射结构分析。配合物1中的Ag(Ⅰ)采取三配位的配位方式与配体H2mptc-及phen中的N原子结合,在2中,除了3个N原子配位外,邻位羧基的O原子也参与了配位。通过计算得知配合物2是热力学上更稳定的结构。固体荧光光谱表明,1和2在475 nm左右有最大吸收,相对配体有75 nm左右的红移,均可归属于配体到金属间的电荷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甲基-2 3 5-吡啶三甲酸 银配合物 菲咯啉 荧光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