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2+)-Ni^(2+)-Al^(3+)-MnO_4^--LDHs制备及其表征
1
作者 王金玺 党睿 +4 位作者 马向荣 刘洁莹 张宇鑫 罗娇 张鑫玲 《工业催化》 CAS 2018年第7期23-27,共5页
锌、镍和铝物质的量比为1∶3∶2,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均相沉淀技术制备Zn^(2+)-Ni^(2+)-Al^(3+)-CO_3^(2-)-LDHs。以Zn^(2+)-Ni^(2+)-Al^(3+)-CO_3^(2-)-LDHs为前驱体,分别与Cl-和MnO_4^-进行离子交换,将MnO_4^-引入Zn^(2+)-Ni^(2+)-Al^... 锌、镍和铝物质的量比为1∶3∶2,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均相沉淀技术制备Zn^(2+)-Ni^(2+)-Al^(3+)-CO_3^(2-)-LDHs。以Zn^(2+)-Ni^(2+)-Al^(3+)-CO_3^(2-)-LDHs为前驱体,分别与Cl-和MnO_4^-进行离子交换,将MnO_4^-引入Zn^(2+)-Ni^(2+)-Al^(3+)-LDHs层间制备Zn^(2+)-Ni^(2+)-Al^(3+)-MnO_4^--LDHs新型复合材料。通过XRD、SEM、FT-IR和EDS等对合成产物Zn^(2+)-Ni^(2+)-Al^(3+)-MnO_4^--LDH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n^(2+)-Ni^(2+)-Al^(3+)-MnO_4^--LDHs复合材料结晶度较高,层间距为0.912 nm,具有明显的六边形层状结构,片层横向尺寸约为3μm,厚度约为1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zn^2+-Ni^2+-al^3+--ldhs MnO4^- 均相沉淀技术 插层
下载PDF
Zn^(2+)-Al^(3+)-LDHs@Al构建及其吸附氟离子的性能
2
作者 马向荣 党睿 +8 位作者 郭伟 任梦娇 杨方 弓莹 亢玉红 李霄 张智芳 李键 李沛 《工业催化》 2021年第7期28-34,共7页
以硝酸锌、硝酸铝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均相沉淀技术,在铝基体表面原位生长Zn^(2+)-Al^(3+)-LDHs薄膜。采用XRD、FT-IR、SEM和EDS等对铝片表面构建的Zn^(2+)-Al^(3+)-LDHs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表征,研究表明,Zn^(2+)-Al^(3+)-LDHs... 以硝酸锌、硝酸铝为原料,尿素为沉淀剂,采用均相沉淀技术,在铝基体表面原位生长Zn^(2+)-Al^(3+)-LDHs薄膜。采用XRD、FT-IR、SEM和EDS等对铝片表面构建的Zn^(2+)-Al^(3+)-LDHs的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表征,研究表明,Zn^(2+)-Al^(3+)-LDHs膜均匀生长在铝基体表面,具有典型的LDHs材料的层状结构。研究了Zn^(2+)-Al^(3+)-LDHs@Al在不同焙烧温度条件下吸附氟离子的性能,研究表明,Zn^(2+)-Al^(3+)-LDHs@Al对氟离子的吸附量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吸附量逐渐增大,焙烧温度为300℃时吸附量达到最大,氟离子吸附量为0.0156 mg·cm^(-2),氟去除率约9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工程 zn^(2+)-al^(3+)-ldhs 循环利用 氟离子回收 吸附
下载PDF
Ce(OH)_(3)包覆Zn-Al-LDHs在Zn-Ni二次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屈亚松 俞小花 +4 位作者 谢刚 吴占新 史春阳 杨亚刚 李永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8007-18011,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e(OH)_(3)包覆Zn-Al-LDHs,并且将其作为锌镍二次电池的新型负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Ce(OH)_(3)包覆Zn-Al-LDHs进行形貌和微观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Ce(OH)_(3)成功包覆在Zn-Al-LDHs表面。通过...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e(OH)_(3)包覆Zn-Al-LDHs,并且将其作为锌镍二次电池的新型负极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Ce(OH)_(3)包覆Zn-Al-LDHs进行形貌和微观结构的表征,结果表明,Ce(OH)_(3)成功包覆在Zn-Al-LDHs表面。通过循环伏安曲线(CV)、Tafel极化曲线、交流阻抗曲线(EIS)和恒电流充电放电测试研究了其作为锌镍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Ce(OH)_(3)包覆Zn-Al-LDHs表现出很好的循环可逆性能和抗腐蚀性能,Ce(OH)_(3)包覆Zn-Al-LDHs电极在Zn-Ni二次电池中的循环稳定性和充放电特性得到了明显提高,经过80次循环后,其循环保持率可以达到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H)_(3) 包覆 zn-al-ldhs 锌镍二次电池
下载PDF
热浸镀Zn11Al3Mg0.2Si合金镀层微观组织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锋 吕家舜 +1 位作者 杨洪刚 康永林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5,共4页
主要研究了热浸镀Zn11Al3Mg0.2Si合金镀层的微观结构及组织特征,利用扫描电镜SEM及其能谱附件EDX观察分析了锌铝镁镀层表面以及截面的微观结构、合金层的形貌、镀层中各相的成分组成,利用辉光放电发射光谱仪GD-OES分析了镀层中各元素沿... 主要研究了热浸镀Zn11Al3Mg0.2Si合金镀层的微观结构及组织特征,利用扫描电镜SEM及其能谱附件EDX观察分析了锌铝镁镀层表面以及截面的微观结构、合金层的形貌、镀层中各相的成分组成,利用辉光放电发射光谱仪GD-OES分析了镀层中各元素沿深度方向的分布,利用电子探针EPMA分析了镀层中各元素的分布,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镀层的相组成。结果表明:镀层中各元素沿镀层的深度方向呈现不均匀分布,Mg元素在镀层表面严重富集,镀层组织呈现多相混合结构,以MgZn2和Zn共晶为主,同时存在块状锌以及一层较薄的合金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浸镀 zn11al3mg0.2Si合金镀层 GD—OES EPMA 镀层微观组织
下载PDF
双阶段均匀化对铸轧Al-Zn-Mg-Cu合金Al_(3)Zr析出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昭东 李新乐 +1 位作者 李勇 卢兵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5-501,共7页
研究了均匀化制度对双辊铸轧Al-Zn-Mg-Cu合金Al_(3)Zr相析出行为及再结晶的影响,以及Al_(3)Zr析出和再结晶程度对合金力学性能和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单阶段均匀化,双阶段均匀化的第一阶段为Al_(3)Zr的析出提供... 研究了均匀化制度对双辊铸轧Al-Zn-Mg-Cu合金Al_(3)Zr相析出行为及再结晶的影响,以及Al_(3)Zr析出和再结晶程度对合金力学性能和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单阶段均匀化,双阶段均匀化的第一阶段为Al_(3)Zr的析出提供了更大的形核驱动力和更多的非均匀形核质点,促进了Al_(3)Zr的析出.此外,不同的升温速率对Al_(3)Zr的析出也有影响,缓慢的升温速率有利于细化Al_(3)Zr尺寸,增加Al_(3)Zr的数量密度和体积分数.固溶处理时,Al_(3)Zr相f/r值的变化导致了不同的再结晶抗力,因此在T6处理后双阶段均匀化的试样再结晶组织比例降低,大角度晶界数量减少.Al_(3)Zr相f/r值以及显微组织的变化对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小,显著提高了合金的抗晶间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阶段均匀化 al-zn-mg-CU合金 al_(3)Zr相 晶间腐蚀 双辊铸轧
下载PDF
基于ZnO模板原位合成Cu/Zn/Al-LDHs/ZnO薄膜的工艺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杜宝中 王妙娟 +1 位作者 张倩岚 路蕾蕾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174-11179,共6页
采用多金属片于Na2CO3溶液中在ZnO模板表面原位合成了Cu/Zn/Al-CO3-LDHs/ZnO薄膜前体和La-Cu/Zn/Al-CO3-LDHs/ZnO复合薄膜,优化了工艺条件。借助XRD、FT-IR、UV、TG/DTA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LDHs薄膜结构及其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 采用多金属片于Na2CO3溶液中在ZnO模板表面原位合成了Cu/Zn/Al-CO3-LDHs/ZnO薄膜前体和La-Cu/Zn/Al-CO3-LDHs/ZnO复合薄膜,优化了工艺条件。借助XRD、FT-IR、UV、TG/DTA及电化学测试等手段对LDHs薄膜结构及其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该薄膜中水滑石晶体的ab面平行于基体,薄膜在ZnO模板表面形成多层叠加结构;月桂酸根修饰LDHs薄膜能增强其疏水性能,薄膜与基体结合牢固,对金属锌表现出优异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模板 原位合成 Cu/zn/al-CO3-ldhs/znO薄膜 缓蚀
下载PDF
Sc含量对Al9.0Zn2.5Mg2.2Cu0.2Zr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
7
作者 常昭楠 刘奎仁 +3 位作者 倪帅 韩庆 陈建设 李斌川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7-21,共5页
本文研究了Sc添加量对Al9.0Zn2.5Mg2.2Cu0.2Zr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Sc与Zr协同可形成Al_(3)(Sc,Zr)第二相,在铸造过程中具有促进非均质形核、细化铸态晶粒的作用,并对合金共晶组织有明显的变质作用。但铸态合金中部分可达... 本文研究了Sc添加量对Al9.0Zn2.5Mg2.2Cu0.2Zr合金铸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Sc与Zr协同可形成Al_(3)(Sc,Zr)第二相,在铸造过程中具有促进非均质形核、细化铸态晶粒的作用,并对合金共晶组织有明显的变质作用。但铸态合金中部分可达微米级初生Al_(3)(Sc,Zr)第二相对合金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易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铝合金 al9.0zn2.5mg2.2Cu0.2Zr合金 al_(3)(Sc Zr)第二相 共晶组织 显微组织
下载PDF
轧制Mg-3Al-1Zn合金微观组织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苗青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14年第6期317-323,共7页
研究了轧制Mg-3Al-1Zn合金的动态再结晶组织、晶粒尺寸、织构分布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晶粒尺寸、晶粒大小均匀程度、再结晶组织份数及织构分布共同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晶粒尺寸和织构类型相同时,形变组织份数越高,屈服强度越高;细小... 研究了轧制Mg-3Al-1Zn合金的动态再结晶组织、晶粒尺寸、织构分布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晶粒尺寸、晶粒大小均匀程度、再结晶组织份数及织构分布共同影响合金的力学性能。晶粒尺寸和织构类型相同时,形变组织份数越高,屈服强度越高;细小晶粒和均匀的晶粒分布易于获得高延伸率;{0002}基面织构对轧制合金屈服强度的各向异性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3 al-1 zn合金 轧制 动态再结晶 织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Al_(2)O_(3)/Al-Zn-Mg-Cu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9
作者 赵渊博 樊巧芳 简俊岭 《铸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37-1540,1541,共5页
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了Al_(2)O_(3)/Al-Zn-Mg-Cu铝基复合材料,并分析了热挤压前后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Al-Zn-Mg-Cu合金基体组织为粗大的树枝晶,Al_(2)O_(3)颗粒的添加有效细化了Al-Zn-Mg-Cu合金的晶粒。经... 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了Al_(2)O_(3)/Al-Zn-Mg-Cu铝基复合材料,并分析了热挤压前后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Al-Zn-Mg-Cu合金基体组织为粗大的树枝晶,Al_(2)O_(3)颗粒的添加有效细化了Al-Zn-Mg-Cu合金的晶粒。经过热挤压处理之后复合材料组织中的第二相呈现纤维状,平行于挤压方向均匀分布,热挤压消除了铸造材料的微观缺陷,有效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挤压态20vol.%Al_(2)O_(3)/Al-Zn-Mg-Cu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和显微硬度分别为361.70 MPa、13.6%和HV172,与铸态复合材料相比分别提高了35.42%、130%和40.98%。铸态复合材料断口主要是韧-脆混合型断裂,而挤压态复合材料断口则是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2)O_(3)/al-zn-mg-Cu铝基复合材料 热挤压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一种新型Al-Zn-Mg-Cu系铝合金的均匀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龚澎 张坤 戴圣龙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8,共6页
采用拉伸性能测试、硬度测试、DSC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SEM)和透射电镜观察(T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单、双级均匀化工艺对一种新型Al-Zn—Mg—Cu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及合金的过烧温度。结果表明,采用常规半连续铸造... 采用拉伸性能测试、硬度测试、DSC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SEM)和透射电镜观察(TEM)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单、双级均匀化工艺对一种新型Al-Zn—Mg—Cu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及合金的过烧温度。结果表明,采用常规半连续铸造方法生产的该合金铸坯的过烧温度在480℃左右。随均匀化温度的升高,铸造组织中的非平衡共晶相逐渐溶人基体,均匀化温度达到450℃以上时,枝晶组织基本消失,基体固溶度随均匀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400℃左右对铸锭进行预处理,可促进第二相Al3Zr均匀弥散析出,抑制随后热加工过程中的再结晶,从而细化晶粒,并改善合金工艺塑性。确定该新型Al—Zn—Mg—Cu合金的均匀化工艺为400~420℃/12h+470℃/3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合金 单级均匀化工艺 双级均匀化工艺 al3ZR
下载PDF
Zn-Mg-Al类水滑石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云 孙广东 +1 位作者 翟龙霞 吴谋成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79,共5页
采用共沉法制备Zn-Mg-Al类水滑石并且利用XRD,I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Zn-Mg-Al类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对酯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样品具有水滑石结构,可用于多相催化酯交换合成生物柴油的反应,Zn-Mg-Al类水滑石及其焙烧产... 采用共沉法制备Zn-Mg-Al类水滑石并且利用XRD,I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Zn-Mg-Al类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对酯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样品具有水滑石结构,可用于多相催化酯交换合成生物柴油的反应,Zn-Mg-Al类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均较高。在温度为65℃,醇/油的物质的量比为9∶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5%,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脂肪酸甲酯的得率达到89%。催化剂可重复利用5次,仍保持较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mg-al类水滑石 mg-al水滑石 酯交换 生物柴油
下载PDF
Zn-Mg-Al类水滑石催化剂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孙广东 李瑞娇 吴谋成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6-140,共5页
采用共沉法制备Zn-Mg-Al类水滑石并且利用XRD,I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Zn-Mg-Al类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对酯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样品具有水滑石结构,可用于多相催化酯交换合成生物柴油的反应,Zn-Mg-Al类水滑石及其焙烧产... 采用共沉法制备Zn-Mg-Al类水滑石并且利用XRD,I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Zn-Mg-Al类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对酯交换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样品具有水滑石结构,可用于多相催化酯交换合成生物柴油的反应,Zn-Mg-Al类水滑石及其焙烧产物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均较高。在温度为65℃,醇/油物质的量比为9∶1,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5 wt%,反应时间为4 h的条件下,脂肪酸甲酯的得率达到89%。催化剂可重复利用5次,仍保持较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mg-al类水滑石 酯交换反应 生物柴油
下载PDF
锌对Mg-3%Al合金铸态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晓锋 朱凯 +3 位作者 曹喜娟 田载友 梁艳 王韬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0-52,71,共4页
通过光学显微镜、万能力学试验机、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等分析了锌质量分数(1%~8%)对Mg-3%Al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g-3%Al合金中加入锌后对铸态显微组织和性能均有较大影响;锌质量分数为6%时,其主要... 通过光学显微镜、万能力学试验机、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等分析了锌质量分数(1%~8%)对Mg-3%Al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g-3%Al合金中加入锌后对铸态显微组织和性能均有较大影响;锌质量分数为6%时,其主要组成相为α-Mg基体相、β-Mg17Al12相和τ—Mg32(Al,Zn)49三元相;合金的显微组织得到明显细化,各相分布也得到改善;此时其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抗拉强度、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分别达到了215MPa,11.3%和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3%A1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Al-Zn-Mg-Cu-Sc-Zr合金均匀化过程中的析出特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亨 唐锴 +3 位作者 王汉 王可胜 李玉坤 吴玉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03-2411,共9页
采用金属模熔铸工艺制备含0.2%Sc(质量分数)的Al-Zn-Mg-Cu-Sc-Zr合金,分别研究合金铸态下和4种均匀化热处理工艺下的组织转变与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加入0.2%的钪有助于抑制枝晶偏析,消除非平衡共晶组织,得到晶粒尺寸为55~80μm(占整体7... 采用金属模熔铸工艺制备含0.2%Sc(质量分数)的Al-Zn-Mg-Cu-Sc-Zr合金,分别研究合金铸态下和4种均匀化热处理工艺下的组织转变与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加入0.2%的钪有助于抑制枝晶偏析,消除非平衡共晶组织,得到晶粒尺寸为55~80μm(占整体75%)的合金;铸态组织晶界处分布有大量T(AlZnMgCu)相,在465℃下保温24 h后,T相完全转化为S(Al_(2)CuMg)相;温度提高到480℃后,随着时间延长至24 h,晶界处的S相消失,只有少量的杂质相(Al7Cu2Fe)残留;在经过双级均匀化处理后,平均晶粒尺寸减小到40μm,合金内部析出大量弥散分布的尺寸约为40 nm的L12型Al3Sc相,与α(Al)基体保持完全共格,有效阻碍了晶粒的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Sc-Zr合金 均匀化 相转变 al_(3)Sc
下载PDF
Mg_3(AlEu)层状氢氧化物的结构与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玉凤 周松华 李飞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7-501,共5页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Eu3+含量的Mg-Al-Eu三元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DH)。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光致发光光谱(PL)以及热重(TG-DTG)对产物进行表征,发现LDH中Eu3+/Al3+物质的量百分比小于25%时,三元LDH中Eu3... 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Eu3+含量的Mg-Al-Eu三元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DH)。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IR)、光致发光光谱(PL)以及热重(TG-DTG)对产物进行表征,发现LDH中Eu3+/Al3+物质的量百分比小于25%时,三元LDH中Eu3+含量的增加对其结晶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当Eu3+/Al3+物质的量百分比达到25%时,其结晶质量明显变差。PL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出现典型的Eu3+5D0-7FJ(J=1,2,3,4)跃迁所致的红光发射。随Eu3+含量的增加,Eu3+的发射强度明显呈增强趋势;当Eu3+/Al3+物质的量百分比达到25%时,其发射强度明显减弱。由此可知,Mg-Al-Eu LDH结构中,Eu3+/Al3+最佳物质的量百分比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A1.Eu ldh Eu“红光 光致发光
下载PDF
高压处理对Al-Zn-Mg-Cu合金纳米压痕蠕变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张荣华 李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86-87,共2页
对Al-Zn-Mg-Cu合金进行3 GPa压力热处理,利用纳米压痕法研究了该处理对Al-Zn-Mg-Cu合金纳米压痕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 GPa压力处理前后Al-Zn-Mg-Cu合金在室温下能发生压痕蠕变,在不同压力和时间条件下,3 GPa压力处理能减小Al-Zn-M... 对Al-Zn-Mg-Cu合金进行3 GPa压力热处理,利用纳米压痕法研究了该处理对Al-Zn-Mg-Cu合金纳米压痕蠕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 GPa压力处理前后Al-Zn-Mg-Cu合金在室温下能发生压痕蠕变,在不同压力和时间条件下,3 GPa压力处理能减小Al-Zn-Mg-Cu合金的室温蠕变量,提高合金抗蠕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合金 3GPa压力处理 纳米压痕 蠕变
下载PDF
Effects of minor Sc and Zr additions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Al−Zn−Mg−Cu alloys 被引量:32
17
作者 Quan-feng XIAO Ji-wu HUANG +3 位作者 Ying-ge JIANG Fu-qin JIANG Yun-feng WU Guo-fu XU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6期1429-1438,共10页
The effects of minor Sc and Zr addition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Al Zn Mg Cu alloys were studied using tensile test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 The effects of minor Sc and Zr addition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Al Zn Mg Cu alloys were studied using tensile test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e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peak-aged Al Zn Mg Cu alloy is improved by about 105 MPa with the addition of 0.10% Zr. An increase of about 133 MPa is observed with the joint addition of 0.07% Sc and 0.07% Zr. For the alloys modified with the minor addition of Sc and Zr (0.14%), the main strengthening mechanisms of minor addition of Sc and Zr are fine-grain strengthening, sub-structure strengthening and the Orowan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produced by the Al3(Sc,Zr) and Al3Zr dispersoids. The volume of Al3Zr particles is less than that of Al3(Sc,Zr) particles, but the distribution of Al3(Sc,Zr) particles is more dispersed throughout the matrix leading to pinning the dislocations motion and restraining the recrystallization more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 zn mg Cu alloys al3(Sc Zr) al3ZR dislocation motion recrystallization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下载PDF
Quench sensitivity and microstructures of high-Zn-content Al−Zn−Mg−Cu alloys with different Cu contents and Sc addition 被引量:24
18
作者 Ying-hao PENG Chong-yu LIU +2 位作者 Li-li WEI Hong-jie JIANG Zhen-jiang GE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期24-35,共12页
The Zn,Cu,and Sc contents of 7xxx Al alloys wer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a 7085 Al alloy,and the effects of Zn and Cu contents and Sc addi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s,hardness,and quench sensi... The Zn,Cu,and Sc contents of 7xxx Al alloys wer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a 7085 Al alloy,and the effects of Zn and Cu contents and Sc addi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s,hardness,and quench sensitivity of the 7xxx Al alloys were studied.The alloys with high Zn content and Sc addition exhibited higher hardness than the 7085 alloy at the position 3 mm away from the quenching end.The density ofηand T phase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Zn and Cu contents,and the Sc addition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Y phase and moreηphases at the position 120 mm away from the quenching end.Compared with the 7085 alloy,the high Zn−high Cu and Sc-added alloys exhibited higher quench sensitivity,while the simultaneous increase in Zn content and decrease in Cu content could enhance the hardness and reduce the quench sensitivity of the 7085 allo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 alloy quench sensitivity al3(Sc Zr) Y phase grain boundary
下载PDF
Zn^(2+)-Ni^(2+)-Al^(3+)-类水滑石@Al薄膜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19
作者 郭伟 党睿 +4 位作者 马向荣 樊帆 任梦娇 赵惠敏 李霄 《化工科技》 CAS 2023年第3期7-13,共7页
含过渡金属元素的类水滑石(LDHs)材料在可见光催化领域显示了广泛应用前景.然而LDHs粉末在催化反应中难回收、易流失,不利于材料的循环利用.以铝板为基体,通过原位生长技术在基体表面原位生长Zn^(2+)-Ni^(2+)-Al^(3+)-LDHs,开辟制备Zn^(... 含过渡金属元素的类水滑石(LDHs)材料在可见光催化领域显示了广泛应用前景.然而LDHs粉末在催化反应中难回收、易流失,不利于材料的循环利用.以铝板为基体,通过原位生长技术在基体表面原位生长Zn^(2+)-Ni^(2+)-Al^(3+)-LDHs,开辟制备Zn^(2+)-Ni^(2+)-Al^(3+)-LDHs@Al材料的新方法.研究表明,Zn^(2+)-Ni^(2+)-Al^(3+)LDHs薄膜在铝基底纵向生长,具有高取向性.LDHs结晶度较高,片层结构规整,极大暴露了LDHs催化活性较高的层板边缘.该薄膜材料具有较低禁带宽度、较高可见光催化活性.Zn^(2+)-Ni^(2+)-Al^(3+)-LDHs@Al能够有效降解甲基橙(MO)有机染料废水,多次循环后对染料的降解率可达98%.该材料极大的增强了对光的利用率,促进了光生电子和空穴对的分离和转移,提高了材料光催化活性,推动和强化了LDHs材料的循环利用及综合处理废水的能力,提高了其应用价值和应用范围,为LDHs材料的开发、设计及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循环利用 zn^(2+)-Ni^(2+)-al^(3+)-ldhs 光催化 原位生长
下载PDF
Ce(NO_(3))_(3)掺杂对Al-Zn-Mg-Y合金PEO涂层显微结构和耐磨性的影响
20
作者 张红涛 王铁成 +3 位作者 张云龙 周嵬 张海峰 韩玉坤 《稀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10,共8页
针对航空用途的铝合金耐磨性差的问题,利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技术在Al-Zn-Mg-Y合金表面形成陶瓷涂层,研究电解液中Ce(NO_(3))_(3)掺杂量对铝合金PEO涂层性能的影响。利用XRD、SEM、金相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仪器... 针对航空用途的铝合金耐磨性差的问题,利用等离子体电解氧化(PEO)技术在Al-Zn-Mg-Y合金表面形成陶瓷涂层,研究电解液中Ce(NO_(3))_(3)掺杂量对铝合金PEO涂层性能的影响。利用XRD、SEM、金相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等仪器对铝合金PEO涂层的相组成、金相组织、表面形貌、显微硬度、摩擦因数等参数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Al-Zn-Mg-Y合金表面的PEO涂层主要由α-Al_(2)O_(3)和γ-Al_(2)O_(3)两相构成,随着Ce(NO3)3掺杂量增加,α-Al_(2)O_(3)相衍射峰增强,α-Al_(2)O_(3)相比例含量增加。掺杂Ce(NO_(3))_(3)后获得的PEO涂层覆盖较为均匀。在基础电解液中制备的PEO涂层,表面存在“火山口”状的放电微孔通道。增加Ce(NO_(3))_(3)掺杂量,则涂层中放电微孔通道尺寸减小。当Ce(NO_(3))_(3)掺杂量过高时,涂层表面出现腐蚀坑和少量微裂纹。随着Ce(NO_(3))_(3)掺杂量增加,PEO涂层的显微硬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Ce(NO_(3))_(3)掺杂量为0.39%时出现最大值,约为335.8 HV1。掺杂适量的Ce(NO_(3))_(3)能够提高涂层的致密性,但过高Ce(NO_(3))_(3)掺杂量下,PEO涂层的摩擦因数增加,表面粗糙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电解氧化 al-zn-mg-Y合金 Ce(NO_(3))_(3)掺杂 显微结构 耐磨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