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分浸泡再生混凝土Mg^(2+)-SO_(4)^(2-)-Cl^(-)复合盐侵蚀耐久性损伤特征与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家滨 范一杰 +2 位作者 牛荻涛 王宇 张凯峰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9-91,共13页
为系统研究与揭示西北地区部分掩埋再生混凝土(RAC)结构耐久性损伤特征与机制,以浓度为20%的复合盐溶液为侵蚀介质,开展了14种掺辅助胶凝材料RAC部分浸泡于复合盐溶液的耐久性试验,综合分析RAC动弹性模量、宏观与微观形貌、侵蚀产物物... 为系统研究与揭示西北地区部分掩埋再生混凝土(RAC)结构耐久性损伤特征与机制,以浓度为20%的复合盐溶液为侵蚀介质,开展了14种掺辅助胶凝材料RAC部分浸泡于复合盐溶液的耐久性试验,综合分析RAC动弹性模量、宏观与微观形貌、侵蚀产物物相组成与相对含量的经时变化规律。部分浸泡RAC沿纵向高度分为饱和区、气-液两相界面区、水分传输区及干燥区。侵蚀初期气-液两相界面区损伤程度高于饱和区;侵蚀中后期饱和区的损伤持平或超过气-液两相界面区,水分传输区损伤初现。饱和区侵蚀状态由初期的化学侵蚀转变为中后期的化学-物理双重侵蚀,气-液两相界面区在侵蚀期间均呈现出化学-物理双重侵蚀。化学侵蚀产物为水镁石、硬石膏/石膏、钙矾石、Friedel盐及碱式氯化镁;物理结晶盐包含氯镁石、白钠镁矾、氯化钠、水合硫酸镁、Na_(2)SO_(4)及芒硝,各侵蚀产物与结晶盐的相对含量均随浸泡时间延长而改变。侵蚀后期,Na_(2)SO_(4)和芒硝相互转化使RAC物理力学性能急速退化。粉煤灰-矿渣复掺RAC抗侵蚀性能整体较好,粉煤灰-硅灰复掺最差,后者在浸泡时间180 d时抗压强度损失率高于60%。矿渣-硅灰-偏高岭土三掺RAC耐久性显著高于粉煤灰-矿渣-偏高岭土三掺,后者在侵蚀180 d时已经溃散。四掺辅助胶凝材料RAC性能衰减速度均匀,但抗侵蚀性能仍处于较低水平,相同浸泡时间下,其耐久性指标均与粉煤灰-矿渣复掺RAC差距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Mg^(2+)-SO_(4)^(2-)-Cl^(-)侵蚀 部分浸泡 耐久性退化特征 耐久性退化机制
下载PDF
Mg^(2+)掺杂对富锂层状氧化物材料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的影响
2
作者 解自奇 谭玉婷 +2 位作者 赵妮 周明东 颜文超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2-28,共7页
Mg^(2+)作为一种电化学惰性的阳离子,由于其离子半径(0.072 nm)与Li^(+)的离子半径(0.076 nm)相近,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取代富锂层状氧化物(LLOs)材料中Li^(+)的位置。然而,Mg^(2+)对LLOs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还存在争议。利用溶胶凝胶法成... Mg^(2+)作为一种电化学惰性的阳离子,由于其离子半径(0.072 nm)与Li^(+)的离子半径(0.076 nm)相近,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取代富锂层状氧化物(LLOs)材料中Li^(+)的位置。然而,Mg^(2+)对LLOs材料晶体结构的影响还存在争议。利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Mg^(2+)掺杂富锂正极材料Li_(1.2-x)Mg_(x)Mn_(0.54)Ni_(0.13)Co_(0.13)O_(2),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对其晶体结构和元素价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Mg^(2+)掺杂导致LLOs材料晶胞参数的增加。通过与Li_(1.2)Mn_(0.54)Ni_(0.13)Co_(0.13)O_(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对比发现,Mg^(2+)掺杂有效地提高了LLOs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经过优化后,Mg-0.03样品展现出最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0.1 C倍率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291.9 mA•h/g,首圈库伦效率为78.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层状氧化物 正极材料 溶胶凝胶法 Mg^(2+)掺杂
下载PDF
不同矿浆温度下Ca^(2+)、Mg^(2+)对黄铁矿可浮性的影响
3
作者 王鑫 何廷树 +2 位作者 鱼博 贺寒冰 王宇斌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3期121-128,共8页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浮选溶液化学、Zeta电位、XPS,研究了不同矿浆温度下Ca^(2+)、Mg^(2+)对黄铁矿浮选效果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低温能够明显抑制黄铁矿的浮选,且温度降低能够明显弱化Ca^(2+)、Mg^(... 这是一篇矿物加工工程领域的论文。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浮选溶液化学、Zeta电位、XPS,研究了不同矿浆温度下Ca^(2+)、Mg^(2+)对黄铁矿浮选效果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低温能够明显抑制黄铁矿的浮选,且温度降低能够明显弱化Ca^(2+)、Mg^(2+)对黄铁矿浮选的抑制作用。当矿浆温度从20℃降至5℃时,矿浆中带电粒子运动速度减慢,Zeta电位增大,生成氢氧化钙镁沉淀的临界pH值增大,纯水矿浆中黄铁矿表面的FeO/OH的比例减小,Ca^(2+)、Mg^(2+)矿浆中黄铁矿表面FeO/OH含量的降低幅度减小,减少了黄铁矿表面的氧化程度和活性吸附位点,减少了Ca^(2+)、Ca(OH)+,Mg^(2+)和Mg(OH)+等离子在黄铁矿表面的吸附;但低温并不改变Ca^(2+)、Mg^(2+)在黄铁矿表面的存在形式和吸附状态,pH值为9时,钙镁均以Ca^(2+)、Ca(OH)+、Mg^(2+)、Mg(OH)+的形式存在并吸附在黄铁矿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加工工程 钙离子 镁离子 黄铁矿 低温 浮选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Mg^(2+)转运蛋白1水平表达及临床价值研究
4
作者 孔滔 饶舜 +2 位作者 朱伟 玉坎哈 余超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57-163,共7页
目的探讨Mg^(2+)转运蛋白1(magnesium transporter protein 1,MagT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阐述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 目的探讨Mg^(2+)转运蛋白1(magnesium transporter protein 1,MagT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阐述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79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index,SLEDAI)评分将SLE患者分为中重度组(SLEDAI≥10,n=32)和轻度组(SLEDAI<10,n=47),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临床生化和血清免疫相关指标水平;采用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PCR,q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MagT1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MagT1蛋白与生化免疫相关指标表达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MagT1蛋白表达对SLE及其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MagT1 mRNA[0.65(0.36,0.99),0.23(0.07,0.36)vs 1.20(0.83,1.37)]和MagT1蛋白[0.35(0.22,0.42),0.22(0.15,0.27)vs 0.53(0.40,0.6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247,7.078;5.128,7.257,均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重度组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Mag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5.169,3.599,均P<0.05)。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外周血T淋巴细胞MagT1蛋白表达水平与血清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及补体3(complement 3,C3)和补体4(complement 4,C4)水平呈正相关(r=0.496,0.637,0.588,均P<0.05);与红细胞沉降速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 reactive protein,hs-CRP)、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和SLEDAI呈负相关(r=-0.598,-0.476,-0.646,-0.514,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外周血T淋巴细胞MagT1蛋白表达水平诊断SLE曲线下面积为0.893(95%CI:0.838~0.94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67.1%,诊断SLE严重程度曲线下面积为0.739(95%CI:0.631~0.848),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4%,84.4%。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MagT1在SLE患者中表达下调,且与SLE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对SLE诊断和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Mg^(2+) 转运蛋白1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 外周血T 淋巴细胞
下载PDF
Mg^(2+)掺杂对锰酸锂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其斌 岳有涛 +1 位作者 申敏 袁东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16,共6页
尖晶石型LiMn_(2)O_(4)正极材料的电压平台高、原料来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但由于Jahn-Teller效应导致晶格畸变和Mn^(3+)歧化分解导致过渡金属锰的溶解严重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本文探究了不同Mg^(2+)掺杂量对LiMn_(2)O_(4)正极材料电... 尖晶石型LiMn_(2)O_(4)正极材料的电压平台高、原料来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但由于Jahn-Teller效应导致晶格畸变和Mn^(3+)歧化分解导致过渡金属锰的溶解严重影响电池的循环性能。本文探究了不同Mg^(2+)掺杂量对LiMn_(2)O_(4)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LiMg_((x))Mn_((2-x))O_(4)(x=0,0.01,0.03,0.05)样品,并对其组织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样品均为立方尖晶石结构,呈截断八面体形貌。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当x=0.03时,LiMg_(0.03)Mn_(1.97)O_(4)样品在0.2 C下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和最高的首次库伦效率(98.44%),循环稳定性最佳;在0.5 C下循环100圈后仍具有119.3 mAh/g的放电比容量,容量保持率高达92.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酸锂 结构稳定性 电化学性能 Mg^(2+)掺杂
下载PDF
Mg^(2+) 对半水硫酸钙晶须结晶习性的影响
6
作者 王青 刁华利 +2 位作者 刘冬梅 张典 徐港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97-1906,共10页
本文以磷石膏为原料蒸压制备半水硫酸钙晶须,采用数字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微观测试方法对Mg^(2+)作用下的半水硫酸钙晶须微观形貌、组成及晶面发育情况等进行试验研究,运用分子动力学技术模拟计算Mg^(2+)在... 本文以磷石膏为原料蒸压制备半水硫酸钙晶须,采用数字显微镜、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微观测试方法对Mg^(2+)作用下的半水硫酸钙晶须微观形貌、组成及晶面发育情况等进行试验研究,运用分子动力学技术模拟计算Mg^(2+)在半水硫酸钙晶体晶面的相互作用能和径向分布函数,两者结合探讨Mg^(2+)对半水硫酸钙晶体不同晶面结晶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g^(2+)和半水硫酸钙晶体不同晶面的相互作用能从小到大顺序为:ΔE_((200))<ΔE_((002))<ΔE_((400))<ΔE_((020))<ΔE_((204))即Mg^(2+)主要吸附在半水硫酸钙晶体的(200)、(002)、(400)晶面上。Mg^(2+)与SO^(2-)_(4)间的作用距离小于Ca^(2+)与SO^(2-)_(4)间的作用距离,Mg与S之间产生了明显的电子效应,且电子效应随硫酸镁掺量的增加而增强,XRD衍射峰位置随硫酸镁掺量的增多向右偏移变得更加明显,说明有少量的Mg^(2+)嵌入半水硫酸钙晶格。在硫酸镁掺量0.15%(质量分数,下同)时,优先促进晶体c轴方向的生长,使半水硫酸钙晶须呈细长针状,平均长度为47.29μm,平均长径比为36.07;在硫酸镁掺量为0.30%时,抑制晶体沿c轴和径向的生长,使半水硫酸钙晶须呈细短针状,平均长度为39.72μm,平均长径比为28.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水硫酸钙晶须 磷石膏 Mg^(2+) 结晶习性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上调Mg^(2+)/Mn^(2+)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F表达对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7
作者 赵杰 周宁 +3 位作者 刘冬芹 代娟娟 王丹丹 武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探讨上调Mg^(2+)/Mn^(2+)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F(PPM1F)对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鼻咽癌HONE-1细胞分为pcDNA3.1组(转染pcDNA3.1质粒)和pcDNA3.1-Flag-PPM1F组(转染pcDNA3.1-Flag-PPM1F质粒)。实... 目的:探讨上调Mg^(2+)/Mn^(2+)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F(PPM1F)对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鼻咽癌HONE-1细胞分为pcDNA3.1组(转染pcDNA3.1质粒)和pcDNA3.1-Flag-PPM1F组(转染pcDNA3.1-Flag-PPM1F质粒)。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PPM1F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2组细胞增殖活性和克隆形成率,细胞划痕实验检测2组细胞划痕愈合率,Transwell实验检测2组细胞中迁移细胞数。结果:与pcDNA3.1组比较,pcDNA3.1-Flag-PPM1F组细胞中PPM1F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PPM1F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细胞中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率和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迁移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上调PPM1F表达能够抑制鼻咽癌HONE-1细胞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细胞间的黏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Mn^(2+)依赖性蛋白磷酸酶1F 鼻咽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Ca^(2+)、Mg^(2+)对凡纳滨对虾仔虾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凯 来琦芳 +2 位作者 王慧 黄宁宇 么宗利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7,共4页
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48h内水质中不同的Ca2+、Mg2+浓度及Ca2+/Mg2+值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仔虾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凡纳滨对虾仔虾生存的Ca2+、Mg2+质量浓度分别为30.41~351mg/L和8.72~863mg/L;最... 采用静态急性毒性试验的方法,研究了48h内水质中不同的Ca2+、Mg2+浓度及Ca2+/Mg2+值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仔虾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凡纳滨对虾仔虾生存的Ca2+、Mg2+质量浓度分别为30.41~351mg/L和8.72~863mg/L;最适Ca2+/Mg2+值范围为0.15~0.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仔虾 急性毒性 CA^2+ MG^2+ Ca^2+/Mg^2+值 死亡率
下载PDF
定悸复脉汤及其拆方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大鼠心电图及Ca^(2+)-Mg^(2+)-ATP酶的影响
9
作者 康亚菲 景梦婷 廖慧玲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 观察定悸复脉汤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大鼠心电图及Ca^(2+)-Mg^(2+)-ATP酶的影响,并探讨其组方的合理性。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用定悸复脉汤及其拆方大鼠适应性喂养2周,2周后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维拉帕米、定悸复脉汤全方、拆方... 目的 观察定悸复脉汤对快速型心律失常大鼠心电图及Ca^(2+)-Mg^(2+)-ATP酶的影响,并探讨其组方的合理性。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用定悸复脉汤及其拆方大鼠适应性喂养2周,2周后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维拉帕米、定悸复脉汤全方、拆方1号(去龙骨)、拆方2号(去合欢皮)6个组,每组8只。每日予以相应药物灌胃,共14 d,末次给药后,各组(除空白组)外大鼠予以氯化钙溶液尾静脉注射诱导快速型心律失常。氯化钙注射10 s后开始观察心电图变化,并记录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心脏骤停(CA)的开始时间等。大鼠心脏骤停后,取心脏组织用于Ca^(2+)-Mg^(2+)-ATP酶的检测。结果 心电图提示,各药物组造模成功率均为100%;定悸复脉汤全方及拆方组使大鼠心电图QT离散度、T波起点至T波终点的距离(To-Tp)、T波起点至波峰的距离(Tp-Te)明显缩短(P<0.05);定悸复脉汤全方及拆方组使大鼠心脏组织中Ca^(2+)-Mg^(2+)-ATP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 定悸复脉汤及拆方1号、拆方2号均有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稳定心肌细胞电活动、增加心脏组织中Ca^(2+)-Mg^(2+)-ATP酶活性有关,其中龙骨、合欢皮两味药物在抗快速型心律失常机制中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心电描记术 定悸复脉汤 Ca^(2+)-Mg^(2+)-ATP酶
下载PDF
赛庚啶对大鼠脑突触体Ca^(2+)水平和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袁成 王景祥 +1 位作者 于金萍 曾林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1998年第1期1-4,共4页
观察赛庚啶(Cyp)对大鼠脑突触体Ca^(2+)水平和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理。用Quin2/AM法测定,突触体静息游离Ca^(2+)浓度为88±16μmol·g^(-1)蛋白,1.0,2.5和5.0μmol... 观察赛庚啶(Cyp)对大鼠脑突触体Ca^(2+)水平和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以探讨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理。用Quin2/AM法测定,突触体静息游离Ca^(2+)浓度为88±16μmol·g^(-1)蛋白,1.0,2.5和5.0μmol·L^(-1)的Cyp对其基本无影响。对高K^+所致突触体Ca^(2+)浓度升高有抑制作用但不显著,由185±45μmol·g^(-1)蛋白分别降至182±41、181±41、178±38μmol·g^(-1)蛋白;使突触体Ca^(2+)·Mg^(2+)-ATP酶活性由78±15mmol·h^(-1)·g^(-1)蛋白下降至74±12,70±11和65±8mmol·h^(-1)·g^(-1)蛋白。表明,Cyp是通过抑制Ca^(2+)内流和选择性抑制Ca^(2+)·Mg^(2+)-ATP酶活性,而稳定内质网和腺粒体内Ca^(2+)浓度,从而达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庚啶 突触体 CA^(2+) Ca^(2+)·Mg^(2+)-ATP酶 Mg^(2+)-ATP酶 Quin2/Am
下载PDF
内毒素对山羊红细胞膜Mg^(2+)-ATP酶活性及红细胞内和血清中Mg^(2+)浓度的影响
11
作者 徐家华 吴玄光 +1 位作者 陈瑜 邹万盛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ATP酶活性 Mg^2+浓度 红细胞膜 内毒素 Mg^2+-ATP酶 细胞内 血清 山羊 结构变化 活性部位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花生幼苗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叶绿体Ca^(2+)-ATPase、Mg^(2+)-ATPase及Ca^(2+)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宰学明 钦佩 +2 位作者 吴国荣 王光 闫道良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6-420,共5页
将水培后盆栽的花生幼苗,置于培养箱42℃高温培养,定时测定幼苗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Ca2+-ATPase、Mg2+-ATPase的相对活性,并观察幼叶细胞内Ca2+分布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胁迫过程中,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都随处理时间... 将水培后盆栽的花生幼苗,置于培养箱42℃高温培养,定时测定幼苗叶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Ca2+-ATPase、Mg2+-ATPase的相对活性,并观察幼叶细胞内Ca2+分布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高温胁迫过程中,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都随处理时间的延伸而下降,并呈显著正相关;叶绿体Ca2+-ATPase和Mg2+-ATPase高温胁迫过程中相对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Ca2+-ATPase热敏性高于Mg2+-ATPase;高温胁迫过程中,Ca2+具有从胞外转运到胞质内和叶绿体中的趋势,Ca2+能够稳定高温胁迫下叶肉细胞膜和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胁迫 花生幼苗 光合速率 叶绿素 叶绿体 Ca^2+ATPase Mg^2+ -ATpase Ca^2+分布
下载PDF
水环境中Ca^(2+)、Mg^(2+)对中国对虾生存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7
13
作者 王慧 房文红 来琦芳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82-86,共5页
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和正交设计法 ,研究水环境中Ca2 + 、Mg2 + 、Ca2 + +Mg2 + 总量及Ca2 + /Mg2 + 比值对中国对虾生存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中国对虾在水环境中能够生存的Ca2 + 、Mg2 + 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 2 4 .92~ 2... 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和正交设计法 ,研究水环境中Ca2 + 、Mg2 + 、Ca2 + +Mg2 + 总量及Ca2 + /Mg2 + 比值对中国对虾生存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中国对虾在水环境中能够生存的Ca2 + 、Mg2 + 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 2 4 .92~ 2 80 .6 6mg/L、34.5~ 344.9mg/L ;(2 )Ca2 + /Mg2 + 比值为 1∶10 ,对中国对虾的生存没有影响 ;(3)中国对虾的生长与Ca2 + 浓度有密切关系 ,其值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中国对虾的生长 ,但中国对虾能够在Mg2 + 浓度低至正常海水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CA^2+ MG^2+ 毒性 生长 水环境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对小白菜中可溶性蛋白质及SOD、Mg^(2+)-ATPase、Ca^(2+)-ATPase和CAT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唐红枫 生秀梅 +3 位作者 熊丽 栾勇成 王媛 刘喜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2-85,共4页
使用一定浓度甲胺磷农药喷洒小白菜后,测定7 d中其可溶性蛋白质及抗氧化酶(SOD、CAT、和蛋白酶M g2+-ATPase、C a2+-ATPase)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喷药后可溶性蛋白质在第2~4天含量比对照组减小,随后呈上升趋势;SOD和CAT在第2~6天均高于... 使用一定浓度甲胺磷农药喷洒小白菜后,测定7 d中其可溶性蛋白质及抗氧化酶(SOD、CAT、和蛋白酶M g2+-ATPase、C a2+-ATPase)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喷药后可溶性蛋白质在第2~4天含量比对照组减小,随后呈上升趋势;SOD和CAT在第2~6天均高于对照;而M g2+-ATPase、C a2+-ATPase第1~4天与对照相差不大,第5、6天略高于对照;第7天各物质都基本还原到与对照接近或持平.说明有机磷农药喷洒后致使植物体内产生了大量氧自由基,进而诱导细胞内防御活性氧自由基毒害的物质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蛋白质 超氧化物歧化酶 Mg^2+-ATPase CA^2+-ATPASE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K^+,Ca^(2+)和Mg^(2+)对不同水稻(Oryza sativa L.)基因型苗期耐盐性的影响 被引量:19
15
作者 张振华 刘强 +2 位作者 宋海星 荣湘民 Abdelbagi M.Ismail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3088-3097,共10页
【目的】进一步探明盐胁迫条件下营养元素K+、Ca2+和Mg2+对苗期不同水稻基因型耐盐性的影响差异,为明确作物耐盐胁迫的生理机制、提高作物耐盐胁迫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于2009年1—4月在严格控制水、温、光和营养元素供应的国际水稻... 【目的】进一步探明盐胁迫条件下营养元素K+、Ca2+和Mg2+对苗期不同水稻基因型耐盐性的影响差异,为明确作物耐盐胁迫的生理机制、提高作物耐盐胁迫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于2009年1—4月在严格控制水、温、光和营养元素供应的国际水稻研究所人工气候室进行水培试验,比较研究营养液中K+、Ca2+和Mg2+浓度的变化对不同水稻基因型苗期耐盐性的影响。【结果】在盐胁迫条件下(100mmol·L-1NaCl),耐盐基因型(FL478和IR651)与盐敏感基因型(IR29和Azucena)相比,植株体内有较低的Na+含量和Na+/K+、Na+/Ca2+、Na+/Mg2+比,有较高的K+含量,这些都是耐盐基因型耐盐胁迫能力高于盐敏感基因型的内在原因。盐胁迫条件下提高营养液中Ca2+和Mg2+的含量(60mg·L-1),可显著降低植株体Na+含量和Na+/K+、Na+/Ca2+、Na+/Mg2+比,明显减轻盐胁迫的危害,增强水稻耐盐胁迫能力,且Ca2+处理的效果优于Mg2+处理;而提高营养液K+含量对以上指标的影响远远小于Ca2+处理和Mg2+处理,这也是K+处理对水稻耐盐性影响相对不明显的内在原因。【结论】K+、Ca2+和Mg2+在植株体内的含量及其与Na+的比值变化都会影响水稻苗期耐盐性;适当提高水稻生长环境的Ca2+和Mg2+浓度可以明显增强植株耐盐胁迫能力,营养元素Ca2+的效果比Mg2+明显;而K+对水稻耐盐性的影响相对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盐胁迫 苗期 营养元素(K^+ Ca^2+ Mg^2+) 不同基因型
下载PDF
巴罗沙星与DNA的相互作用及Mg^(2+)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钟文英 黄琦 +1 位作者 王丹丹 倪坤仪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63-667,共5页
目的研究巴罗沙星与 DNA 的分子作用机制和 Mg^(2+)对巴罗沙星与 DNA 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片J荧光光谱研究巴罗沙星与 DNA 的作用强度并计算热力学数据ΔH;利用紫外光谱、黏度测定、竞争实验、与变性 DNA作用的比较等方法确定巴罗沙... 目的研究巴罗沙星与 DNA 的分子作用机制和 Mg^(2+)对巴罗沙星与 DNA 相互作用的影响。方法利片J荧光光谱研究巴罗沙星与 DNA 的作用强度并计算热力学数据ΔH;利用紫外光谱、黏度测定、竞争实验、与变性 DNA作用的比较等方法确定巴罗沙星与小牛胸腺 DNA 的相互作用方式;利用荧光光谱考察 Mg^(2+)对巴罗沙星与小牛胸腺DNA 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 DNA 对巴罗沙星的荧光猝灭常数为(5.43±0.07)×10~3L·mol^(-1),ΔH=-8.03 kJ·mol^(-1);Mg^(2+)使巴罗沙星与 DNA 的作用增强。结论巴罗沙星以沟槽键合方式与 DNA 相瓦作用;Mg^(2+)对巴罗沙星与 DNA 的结合有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罗沙星 小牛胸腺DNA 沟槽键合 MG^2+
下载PDF
基于卤水的养殖用水中Ca^(2+)/Mg^(2+)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体内SOD和AKP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存歧 刘丽静 +1 位作者 张亚娟 王军霞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7-69,共3页
淡水稀释取自盐场的卤水,调节Ca2+、Mg2+的质量浓度和比例,设置系列梯度,进行凡纳滨对虾的养殖试验,测定生长比速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酶(AKP)的酶活性。试验表明,过高或过低的Ca2+质量浓度都会影响凡纳滨对虾的存活和生长,... 淡水稀释取自盐场的卤水,调节Ca2+、Mg2+的质量浓度和比例,设置系列梯度,进行凡纳滨对虾的养殖试验,测定生长比速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酶(AKP)的酶活性。试验表明,过高或过低的Ca2+质量浓度都会影响凡纳滨对虾的存活和生长,在Ca2+质量浓度为320 mg/L,Ca2+/Mg2+为1∶2.5时,其存活与生长最佳;同时SOD和AKP酶活性也最高。酶活性可以指示凡纳滨对虾的生长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Ca^2+/Mg^2+ 生长 超氧化物歧化酶 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温灸家兔穴位后循经皮肤温度及组织Ca^(2+)-、Mg^(2+)-ATP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5
18
作者 谭连红 马春红 +2 位作者 张栋 王淑友 马惠敏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目的:研究循经温度形成的现象与Ca2+、Mg2+-ATP酶活性变化的关系,探讨循经高温线形成的能量代谢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成年家兔7只,用红外热像仪观察温灸左后肢外侧"后三里"、右后肢内侧"阴陵泉"穴诱发胃经和脾经出... 目的:研究循经温度形成的现象与Ca2+、Mg2+-ATP酶活性变化的关系,探讨循经高温线形成的能量代谢机制。方法:选用健康成年家兔7只,用红外热像仪观察温灸左后肢外侧"后三里"、右后肢内侧"阴陵泉"穴诱发胃经和脾经出现的温度变化。选取温灸后循经出现温度较高部位(高温区)的组织,用酶学方法测定Ca2+、Mg2+-ATP酶活性,并与非高温区(对照区)组织比较。结果:温灸家兔"后三里""阴陵泉"穴循经组织温度明显升高。右后肢内侧(足太阴脾经)高温区组织Mg2+-ATP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区组织(P<0.05);左后肢外侧(足阳明胃经)高温区组织Mg2+-ATP酶活性亦有增高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温灸后,双后肢循经高温区组织Ca2+-ATP酶活性较对照区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家兔足太阴脾经循经出现温度较高组织的Mg2+-ATP酶活性较非高温区增强,可能导致外周ATP释放能量的功能活动加强,从而促使组织能量代谢旺盛。2)家兔循经温度较高组织的Ca2+-ATP酶活性未见明显改变,提示Ca2+-ATP酶活性在循经高温区的形成过程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灸 循经组织温度 CA^2+-ATP酶 Mg^2+-ATP酶
下载PDF
bFGF诱导血管形成中Mg^(2+)重要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洪炳哲 李胜范 +5 位作者 王江宁 刘学田 赵容杰 霍丽华 朴海南 曲直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9-634,共6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对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内游离镁离子浓度([Mg2+]i)的调节机制及Mg2+与新生血管形成间相关性。方法我们采用荧光指示...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growth factor,bFGF)对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内游离镁离子浓度([Mg2+]i)的调节机制及Mg2+与新生血管形成间相关性。方法我们采用荧光指示剂mag-fura-2,运用PTi阳离子测定系统动态测HUVECs的[Mg2+]i。新鲜脐带内灌注胶原酶消化,获得内皮细胞,用含体积分数为0.2胎牛血清的M199液进行培养,当细胞外Mg2+浓度分别为0,1和2mmol.L-1时,观察了bFGF促进HUVECs血管形成的能力。结果bFGF诱导的[Mg2+]i增加与细胞外Mg2+存在无关,在细胞外无Mg2+时,bFGF能剂量依赖性地增加[Mg2+]i。bF-GF诱导的[Mg2+]i增加与细胞外Na+浓度和细胞内Ca2+浓度无关,经bFGF的受体(KDR)阻断剂SU1498预处理,能明显阻断bFGF诱导的[Mg2+]i增加。当细胞外Mg2+为0mmol.L-1时,HUVECs形成血管作用受到明显抑制,bFGF也不刺激血管形成,但当细胞外Mg2+为1或2mmol·L-1时,bFGF可促进HUVECs形成血管。当细胞外Mg2+为1mmol·L-1时,KDR阻断剂SU1498可明显抑制bFGF促进HUVECs形成血管的作用。结论bFGF通过KDR信号传递途径使细胞内的Mg2+库释放Mg2+,从而增加HUVECs的[Mg2+]i,并对促进血管形成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MG^2+ 血管形成 KDR mag-fura-2
下载PDF
芙蓉洞洞穴水Ca^(2+),Mg^(2+)浓度变化对气候事件的响应 被引量:14
20
作者 叶明阳 李廷勇 +5 位作者 王建力 李俊云 刘仙 唐亮亮 衣成城 杨圆鉴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2-86,共5页
对重庆市芙蓉洞内的两处滴水(1#,3#)和两处池水(2#,4#)进行了定点观测和取样分析,获得了4处洞穴水的pH、电导率和Ca2+,Mg2+,K+,Na+,SO42-,Cl-离子浓度等化学指标。结合当地的气象资料,分析研究了观测期间芙蓉洞洞穴水Ca2+,Mg2+浓度在不... 对重庆市芙蓉洞内的两处滴水(1#,3#)和两处池水(2#,4#)进行了定点观测和取样分析,获得了4处洞穴水的pH、电导率和Ca2+,Mg2+,K+,Na+,SO42-,Cl-离子浓度等化学指标。结合当地的气象资料,分析研究了观测期间芙蓉洞洞穴水Ca2+,Mg2+浓度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温度和降水的响应,重点对这两种离子与2006年和2007年夏季重庆特大干旱和降水极端气候事件的响应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Ca2+浓度呈现以年为周期每年7-12月高于1-6月的变化规律,一年中Mg2+表现出波动期与稳定期交替出现的特点;Ca2+,Mg2+浓度在2006年9月明显升高,表明其对2006年夏季特大干旱事件的响应敏感,短期干旱导致洞穴水离子浓度偏高;2007年夏季的暴雨事件后Ca2+,Mg2+浓度波动较大,表明洞穴水对特大降水事件响应明显,但各个点的响应时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芙蓉洞 洞穴水 Ca^2+ Mg^2+浓度变化 气候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