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白云化流体的Ca/Mg值估算 被引量:2
1
作者 胡作维 黄思静 +3 位作者 李志明 郇金来 张文涛 梁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8,共9页
作为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天然气气藏最重要储集岩的粒屑白云岩和结晶白云岩的成因始终是沉积和石油地质学家高度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总结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不同类型白云岩形成温度的基础上,通过已有的白云化流体Ca/Mg值... 作为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天然气气藏最重要储集岩的粒屑白云岩和结晶白云岩的成因始终是沉积和石油地质学家高度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总结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不同类型白云岩形成温度的基础上,通过已有的白云化流体Ca/Mg值和温度之间关系式获得了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白云化流体的Ca/Mg值的主要分布范围。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白云岩对应的白云化流体具有不同的Ca/Mg值,同时证实了三叠纪海水或与之有关的海源流体、三叠纪海水与大气淡水混合流体的Ca/Mg值都符合在40~130℃区间、甚至更高温度下白云化(白云石沉淀)作用的要求,微晶白云岩和具原始结构的粒屑白云岩可能与地表—近地表的低温、小Ca/Mg值混合流体中相对快速的白云石沉淀作用有关,并形成了相对细的他形白云石;结晶白云岩(包括结构类似的过渡岩石类型、白云石胶结物)可能与埋藏的高温、大Ca/Mg值三叠纪海水或与之有关的海源流体中相对缓慢的白云石沉淀作用有关,并形成了相对粗的自形白云石。白云化流体的Ca/Mg值估算,可望为川东北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优质储层白云岩的成因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 mg值 白云化流体 飞仙关组 三叠系 川东北地区
下载PDF
浮游有孔虫壳体Mg/Ca值——SST的替代性指标 被引量:6
2
作者 陈萍 方念乔 +1 位作者 胡超涌 丁旋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97-702,共6页
通过对东北印度洋区MD77181和MD81349两支岩心中Globigerinoidessacculifer壳体极为精细的清洗和溶样后 ,由ICP -MS测试获得了近 2 6 0ka以来Mg/Ca值 .结果表明Mg/Ca值与δ18O值变化趋势较为吻合 ,随温度的增加而升高 ,浮游有孔虫G .sac... 通过对东北印度洋区MD77181和MD81349两支岩心中Globigerinoidessacculifer壳体极为精细的清洗和溶样后 ,由ICP -MS测试获得了近 2 6 0ka以来Mg/Ca值 .结果表明Mg/Ca值与δ18O值变化趋势较为吻合 ,随温度的增加而升高 ,浮游有孔虫G .sacculifer壳体Mg/Ca值是海洋表层水温 (SST)良好的替代性指标 .运用函数式Mg/Ca =0 .4 717exp(0 .0 82 5 SST)计算表明 ,包括印度洋在内的中、低纬地区 ,LGM时期的SST与全新世的温差大于最初CLIMAP推测的2℃ ,很可能达到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有孔虫壳 mg/Ca 海洋表层水温(SST)
下载PDF
高温实验模拟Mg/Ca浓度对文石质生物碎屑白云石化过程的影响
3
作者 吴松烨 王瑞 +3 位作者 覃秋爽 李兴池 余克服 吴律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7-249,共13页
高温(150℃以上)合成白云石实验被认为是了解自然条件下白云石成因的有效途径。选择自然条件下对白云石成因有重要影响的Mg/Ca值(摩尔浓度比)指标,分别采用鹿角珊瑚和大琵琶螺两种文石质生物碎屑为先驱反应物,在220℃高温环境下对不同Mg... 高温(150℃以上)合成白云石实验被认为是了解自然条件下白云石成因的有效途径。选择自然条件下对白云石成因有重要影响的Mg/Ca值(摩尔浓度比)指标,分别采用鹿角珊瑚和大琵琶螺两种文石质生物碎屑为先驱反应物,在220℃高温环境下对不同Mg/Ca值(0.5、0.7、1.0、1.2、1.5)和不同反应时间(0.5、1.0、1.5、2、3、6、8、14 h)条件下文石质生物碎屑的白云石化过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白云石化过程可分为诱导阶段、快速反应阶段和平稳阶段,这一反应过程未明显受到先驱文石质反应物的影响,反映了流体Mg/Ca浓度对白云石化产物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随着反应溶液Mg/Ca值的提高,白云石化的诱导期缩短、速率加快,产物白云石中CaCO_(3)的摩尔分数降低且有序度提高,表明高Mg^(2+)浓度能够促进Mg^(2+)快速交代文石中的Ca^(2+)并完成白云石的有序化过程。研究结果为解释自然条件下Mg/Ca浓度对白云石化过程的影响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Ca 白云石化 高温实验 文石质生物碎屑
下载PDF
CeO2/MgO的制备及催化生物质衍生物酯交换反应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姝 马良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7-22,共6页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摩尔比的复合金属氧化物(x)CeO2/MgO(x=2.5,6.5,8.5),并应用于生物质衍生物的酯交换反应。通过XRD、BET、CO2-TPD对CeO2/MgO表征,结果表明Ce/Mg为6.5具有最多能提供碱性位点的表面晶格氧,这使得其催化...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合成了一系列不同摩尔比的复合金属氧化物(x)CeO2/MgO(x=2.5,6.5,8.5),并应用于生物质衍生物的酯交换反应。通过XRD、BET、CO2-TPD对CeO2/MgO表征,结果表明Ce/Mg为6.5具有最多能提供碱性位点的表面晶格氧,这使得其催化表现最佳。在最优反应条件下,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120℃、DMC/HMF、摩尔比6:1、催化剂用量5 wt.%,HMF酯收率达到了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衍生物 5-羟甲基糠醛 CeO2/mgO 共沉淀法 Ce/mg值
下载PDF
I/(Ca+Mg)作为指示碳酸盐沉积氧化还原条件的重要指标:研究进展与问题评述 被引量:4
5
作者 尚墨翰 汤冬杰 +2 位作者 史晓颖 魏昊明 刘安琪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1-664,共14页
海水氧化还原条件显著影响真核生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但以往有关早期海水氧化还原条件研究的对象,主要依赖相对深水的细粒碎屑岩沉积(如黑色页岩),而对真核生物集中分布的浅水环境中的碳酸盐岩关注不够且手段缺乏。这显著制约了对真核... 海水氧化还原条件显著影响真核生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但以往有关早期海水氧化还原条件研究的对象,主要依赖相对深水的细粒碎屑岩沉积(如黑色页岩),而对真核生物集中分布的浅水环境中的碳酸盐岩关注不够且手段缺乏。这显著制约了对真核生物起源与早期演化机理的认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碳酸盐岩的I/(Ca+Mg)值可作为反映海洋氧化还原条件的重要指标,并将其广泛应用于海相碳酸盐岩的古氧相研究中。该指标的提出主要基于对现代海洋碘组分的观测以及室内方解石合成实验结果:观测结果表明,海水中的碘主要以氧化态(IO_3^-)和还原态(I^-)2种形式存在,随着氧含量的下降(如在氧极小带),氧化态的碘被逐步转换为还原态的碘,且海水中的IO_3^-浓度与海水氧含量大体呈正相关。实验研究证明,IO_3^-可按一定的分配系数进入到碳酸盐矿物晶格中,但I^-则不能。由于IO_3^-/I-的还原势能与O_2/H_2O的还原势能接近,因此I/(Ca+Mg)值是最早响应海洋氧含量下降的指标之一,可用于表征深时(如前寒武纪)次氧化环境中表层海水的氧含量波动。此外,学者们也尝试建立I/(Ca+Mg)值与氧含量之间的半定量关系,如I/(Ca+Mg)值大于0和2.5μmol/mol这两个临界值所对应的海水氧含量。结合大量现代缺氧水体和氧极小带中碘组分与溶解氧浓度相关关系的研究,作者提出I/(Ca+Mg)=1.5μmol/mol为重要的临界值之一,可用于限定初级生产力在表层海水中所能产生的最大氧浓度值(~10μM),并能进一步区分海水和大气的氧化。此外,对I/(Ca+Mg)值的应用进展及潜在问题进行评述,并对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碳酸盐岩 氧化还原状态 I/(Ca+mg) 初级生产力
下载PDF
洞穴滴水、石笋中元素及元素比值对气候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马源 殷建军 袁道先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97-1911,共15页
滴水/石笋元素是除δ^(18)O和δ^(13)C,研究气候环境变化的又一重要代用指标。外界气候环境变化通过改变表层岩溶带和岩溶含水层中的水文环境,甚至洞穴环境,进而影响元素的溶解、运移和沉淀过程,从而使得滴水/石笋中元素表现一定的变化... 滴水/石笋元素是除δ^(18)O和δ^(13)C,研究气候环境变化的又一重要代用指标。外界气候环境变化通过改变表层岩溶带和岩溶含水层中的水文环境,甚至洞穴环境,进而影响元素的溶解、运移和沉淀过程,从而使得滴水/石笋中元素表现一定的变化规律。本文通过分析影响洞穴滴水元素及元素比值变化的因素:元素来源、水—岩相互作用和滞留时间、差异性淋滤、先期碳酸盐沉淀及分配系数的基础上,从元素对岩溶区“二元结构”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响应的角度,探讨了滴水/石笋中元素的气候环境指示意义。取得了以下认识:(1)强降水带来的冲刷作用和溶解作用,促进土壤和基岩中元素、胶体和天然有机质(NOM:Natural Organic Matter)等物质在短时间内快速溶解和运移,使滴水中元素含量增加;但随着降水增多带来的稀释作用,使得滴水/石笋中Mg,Sr和Ba等元素含量降低,因此,单一元素的解译较为复杂;(2)基岩/溶液中元素溶解和沉积的差异,导致元素相对含量的变化,使得元素X/Ca值对外界环境的响应具有一致性,尤其是Mg/Ca和Sr/Ca值:在干旱条件下,降水减少导致方解石先期沉积(PCP:Prior Calcite precipitation)作用增强,使Mg/Ca和Sr/Ca值增大。但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1)Mg/Ca和Sr/Ca值变化对强降水事件的响应并不明显,可能与新、老水混合及元素溶解过程中的溶解比例差别不大有关;(2)多源、多期混合水源会导致洞穴滴水元素对极端事件响应减弱;(3)Mg/Ca和Sr/Ca的变化为解释δ^(18)O的“雨量效应”及“源效应”提供了见解,但元素变化能否反映季风强度的变化,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基于以上认识,笔者提出开展更加系统的大气—土壤—包气带—洞穴的监测;开展更高分辨率、更长时间尺度的洞穴监测;开展多区域、多洞穴系统对比研究来更加深入地开展洞穴石笋元素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期碳酸盐沉淀 mg/Ca和Sr/Ca 古气候环境 水文过程 极端事件
下载PDF
番木瓜植株镁钾含量变化与缺钾叶枯病的关系 被引量:14
7
作者 杨绍聪 吕艳玲 +2 位作者 段永华 饶敏 张艳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9期388-391,451,共5页
采用田间调查、采样及其室内分析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低钾而高镁的土壤上,从植株各个部位探索番木瓜植株镁、钾营养变化对其生理性缺钾叶枯症的影响。结果表明,番木瓜叶枯症的发生,除与土壤有效钾缺乏有关外,Mg/K比值过高也是导... 采用田间调查、采样及其室内分析与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低钾而高镁的土壤上,从植株各个部位探索番木瓜植株镁、钾营养变化对其生理性缺钾叶枯症的影响。结果表明,番木瓜叶枯症的发生,除与土壤有效钾缺乏有关外,Mg/K比值过高也是导致该症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发生缺钾叶枯病的番木瓜植株,其根、茎、叶片、叶柄等器官含镁量均明显提高,施用钾肥后不但提高了植株的含K量,而且能抑制番木瓜植株对镁的吸收,从而协调平衡Mg/K比值,生理性缺钾叶枯症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缺钾叶枯病 mg/K 叶枯病 缺钾 植株 高镁 含量变化 土壤有效 田间调查
下载PDF
华北中元古代浅海碳酸盐沉淀方式变化:海水氧化还原条件波动的响应?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孟亭 方浩 +2 位作者 孙龙飞 史晓颖 汤冬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3-722,共20页
海相碳酸盐的沉淀方式被认为与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密切相关,即太古宙至古元古代缺氧的铁化海水中碳酸盐沉淀抑制剂Fe2+和Mn2+强力抑制灰泥在水柱中成核,但允许文石直接在海底生长,从而导致大量文石以海底沉淀方式产出,而新元古代适度的氧... 海相碳酸盐的沉淀方式被认为与水体氧化还原条件密切相关,即太古宙至古元古代缺氧的铁化海水中碳酸盐沉淀抑制剂Fe2+和Mn2+强力抑制灰泥在水柱中成核,但允许文石直接在海底生长,从而导致大量文石以海底沉淀方式产出,而新元古代适度的氧化海水则有利于灰泥以水柱沉淀方式形成。然而,碳酸盐沉淀方式的长期变化还可能受控于其他因素,其与海水氧化还原条件之间的关系还需要通过大量具体实例来验证。针对上述科学问题,笔者选择碳酸盐沉淀方式尚处于过渡时期的华北中元古界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开展碳酸盐沉淀方式及与之对应的氧化还原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华北高于庄组三段(约1.56 Ga)、雾迷山组四段下部(约1.48 Ga)和铁岭组二段(约1.44 Ga)发育大量灰泥水柱沉淀,其Ⅰ/(Ca+Mg)值较高(普遍大于0.5μmol/mol)、Ce负异常(低至0.8),指示适度氧化的条件;而高于庄组四段下部(约1.55 Ga)和雾迷山组二段中部(约1.50 Ga)则发育大量纤维状文石海底沉淀,其Ⅰ/(Ca+Mg)值约为0,指示次氧化至缺氧的环境。因此,本研究首次用大量实例证实了前寒武纪海水氧化还原条件对碳酸盐沉淀方式的重要调控作用,并且后者可作为海水氧化还原条件分析的重要指标,适用于高效开展长序列、多剖面的低氧背景下前寒武纪碳酸盐岩地层的氧化还原条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海底沉淀 灰泥水柱沉淀 碳酸盐沉淀抑制剂 二氧化碳浓缩机制 稀土Ce异常 Ⅰ/(Ca+mg)
下载PDF
Boron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Zigetang Co saline lake sediments,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2
9
作者 Xiaodan Wang Congqiang Liu +2 位作者 Zhiqi Zhao Shijie Li Gangjian Wei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437-439,共3页
The origin of boron in boron-rich salt lake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is highly controversial.In this study,we carried out a detailed study on boron geochemistry and isotope composition of lake sediments collected in Zi... The origin of boron in boron-rich salt lakes in the Tibetan Plateau is highly controversial.In this study,we carried out a detailed study on boron geochemistry and isotope composition of lake sediments collected in Zigetang Co,central Tibet.Evaporites had high boron concentrations of 172.3–418.6 lg/g and δ^(11)B values of-8.2%to-3.3%,suggesting a non-marine origin for the saline lake.The boron isotopic fractionation factor,a,between evaporite and brackish water(a_(evaporite–brackish))decreased systematically with depth,from 0.9942 at the top of the drill core to 0.9893 at the bottom;the linear variation between α_(evaporite–brackish)and depth reflects boron isotopic fractionation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ve crystallization.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δ^(11)B versus[B]and δ^(11)B versus depth in the evaporite phase reflects pH and boron speciation in the solution control on the adsorption of boron,and B(OH)_3 species incorporated preferentially into Mg(OH)_2 precipitation at high p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on isotopes Zigetang Co Equilibrium isotopic fractionation Boron concentr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