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ear behavior and mechanism of B_4C reinforced Mg-matrix composites fabricated by metal-assisted pressureless infiltration technique 被引量:2
1
作者 姚彦桃 姜澜 +1 位作者 付高峰 陈礼清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2543-2548,共6页
The B4C/Mg composites fabricated by metal-assisted pressureless infiltration technique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and the wear behavior and mechanism of this material were studied. A pin-on-disc apparatus was... The B4C/Mg composites fabricated by metal-assisted pressureless infiltration technique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 and the wear behavior and mechanism of this material were studied. A pin-on-disc apparatus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wear behavior where loads of 20, 40, 60 and 80 N, and a sliding velocity of 250 r/min were exer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B4C/Mg composites possess superior wear resistance than pure Mg under various applied loads, and the content of Ti, as infiltration inducer,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wear resistance of B4C/Mg composites. The dominant wear mechanism for pure Mg is abrasion, while that for B4C/Mg composites under low loads is adhesion and delamination. Under high loads, the wear mechanism of B4C/Mg composite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rmal softening and melting or plastic de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4C mg-matrix composites B4C metal-assisted infiltration wear behavior wear mechanism
下载PDF
三维网络Ti_(2)AlC/Mg基复合材料制备及阻尼性能
2
作者 肖易 肖华强 +3 位作者 何佳容 冯进宇 游川川 赵鑫鑫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2-377,384,共7页
采用前驱体法制备Ti_(2)AlC多孔陶瓷预制体,通过辅助压力浸渗工艺制备出组织致密的三维网络相互贯通的Ti_(2)AlC/Mg基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物相组成,使用机械振动分析仪测试复合材料阻尼性能。... 采用前驱体法制备Ti_(2)AlC多孔陶瓷预制体,通过辅助压力浸渗工艺制备出组织致密的三维网络相互贯通的Ti_(2)AlC/Mg基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物相组成,使用机械振动分析仪测试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宏观上及微观上双尺度的三维网络结构。恒定温度条件下,复合材料在1 Hz和10 Hz测试条件下的最高损耗正切值分别为0.13和0.15,相比于基体AZ91D镁合金分别提高了约30%和67%,其阻尼表现增强。恒定应变条件下,在最高测试温度时,复合材料出现最大损耗正切值。两种测试条件下,复合材料存储模量均高于基体AZ91D镁合金。从内耗值-存储模量二者平衡的角度来看,复合材料不仅具有更宽的应用温度范围,也具有更好的阻尼-强度平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_(2)AlC/Mg基复合材料 前驱体法 三维网络结构 阻尼性能
下载PDF
热处理对空心玻璃微球增强Mg−15Al−5Zn−1.5Cu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降解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刘林 于思荣 +2 位作者 王炳英 朱光 刘恩洋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9期2613-2630,共18页
通过热处理改善空心玻璃微球/镁合金(Mg−15Al−5Zn−1.5Cu)可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分析复合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通过压缩试验、浸泡试验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探究热处理条件对复合材... 通过热处理改善空心玻璃微球/镁合金(Mg−15Al−5Zn−1.5Cu)可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分析复合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通过压缩试验、浸泡试验和电化学测试等手段探究热处理条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溶解行为的影响,并揭示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热处理主要通过影响Mg17Al12相和Al2CuMg相数量、形态和分布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溶解速率;经420℃固溶处理20 h和200℃时效处理24 h后,复合材料的基体晶粒组织和析出相分布更加均匀,成分偏析和残余应力被消除。获得了优异的综合性能,极限抗压强度、布氏硬度和断裂应变分别可达435 MPa、HB 124和8.3%,室温下在3%KCl(质量分数)溶液中的平均溶解速率可达151 mg/(cm^(2)·d),更有利于该复合材料在可溶井下工具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镁基复合材料 热处理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溶解行为
下载PDF
AA1050表面Al-Mg-Cu_((p))复合涂层的力学和摩擦学性能
4
作者 Hamed JAMSHIDI AVAL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054-1065,共12页
研究添加铜粉和改变耗材转速对AA1050铝合金基体上摩擦堆焊Al-Mg涂层力学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铜粉是通过在耗材的横截面上钻孔的方式嵌入的。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研究涂层的显微组织,用剪切实验研究涂层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 研究添加铜粉和改变耗材转速对AA1050铝合金基体上摩擦堆焊Al-Mg涂层力学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铜粉是通过在耗材的横截面上钻孔的方式嵌入的。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研究涂层的显微组织,用剪切实验研究涂层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耗材转速从600 r/min增加到1000 r/min时,铜粉分布更加均匀,铜粉团聚现象减少,涂层的平均晶粒尺寸从(2.0±0.1)μm减小到(0.9±0.2)μm。随着转速的增加,富铜颗粒变小,并形成CuAl_(2)金属间化合物。当耗材转速从600 r/min增加到1000 r/min,使涂层从基体剥离所需的最大力从16.2 kN增加到18.4kN。转速为600、800和1000 r/min制备的涂层其磨损率分别比AA1050基材的低12%、18%和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面 Al-Mg基复合材料 铜增强体 力学性能 AA1050基体
下载PDF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测定Mg同位素方法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何学贤 朱祥坤 +1 位作者 李世珍 唐索寒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1-448,共8页
采用“样品-标准”交叉技术,以纯Mg试剂、水样和矿物岩石样品作为实验材料,尝试建立高精度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测定Mg同位素方法。应用质谱仪上窄的进样狭缝,将来自Ar载气、空气和酸中的C2^+、C2H^+、C2H2^+、CN^+、N... 采用“样品-标准”交叉技术,以纯Mg试剂、水样和矿物岩石样品作为实验材料,尝试建立高精度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测定Mg同位素方法。应用质谱仪上窄的进样狭缝,将来自Ar载气、空气和酸中的C2^+、C2H^+、C2H2^+、CN^+、NaH^+等分子对Mg同位素的影响减至最小。当标准Mg浓度为3×10^-6时,保持样品与标准的浓度比在0.5-2之间,对Mg同位素比值测量没有影响。大量实验表明,不同基质的行为各异:Na、Fe和Al的基质效应使δ25Mg和δ26Mg偏负;Ca的基质效应使δ25Mg和δ26Mg偏正;Cr的基质效应使δ25Mg和δ26Mg波动。控制[元素]/[Mg]的浓度比在0.05范围内,可以忽略同质异位素的干扰和基质效应。通过对本实验室的两个工作标准CAGS1-Mg和CAGS2-Mg的长期测量,估计出Mg同位素测量的外精度(2SD)对于δ26Mg可达0.180‰,对于δ25Mg可达0.090‰。在25Mg/24Mg对26Mg/24Mg的同位素比值图上,所有样品的Mg同位素值都落在斜率约0.5的质量分馏线上,意味着建立的MC-ICP-MS测定Mg同位素方法既精确又无干扰。相对于DSM3国际标准,样品的Mg同位素组成大致变化范围是δ26Mg值为2.790‰,δ25Mg值为1.282‰。其中,CAGS1-Mg的δ26Mg值最大,为0.399‰,来自新疆喀纳斯湖水的δ26Mg值最小,为-2.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 MG同位素 基质效应
下载PDF
原位生成Mg_2Si/AM60复合材料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胡勇 闫洪 陈国香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9-241,共3页
以Si作为反应添加物,原位生成了Mg2Si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借助光学显微镜(OM)及X射线衍射分析(XRD),发现复合材料组织由初生α-Mg、β-Mg17Al12相以及增强相Mg2Si组成。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探讨了原位生成Mg2Si的机制,建立了体系原... 以Si作为反应添加物,原位生成了Mg2Si增强镁基复合材料。借助光学显微镜(OM)及X射线衍射分析(XRD),发现复合材料组织由初生α-Mg、β-Mg17Al12相以及增强相Mg2Si组成。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探讨了原位生成Mg2Si的机制,建立了体系原位生成Mg2Si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为体系温度、Si颗粒大小以及扩散中间层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生成 MG2SI 镁基复合材料 热力学 动力学
下载PDF
原位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胡勇 闫洪 陈国香 《铸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57-762,共6页
阐述了镁及镁合金的特性,介绍了原位复合材料的优点及原位制备镁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原理、优缺点和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原位制备镁基复合材料的组织控制及力学性能。最后,展望了原位镁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原位 增强相
下载PDF
镁基复合材料界面显微结构与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廖利华 滕新营 +1 位作者 张修庆 王浩伟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55,共3页
论述了采用不同增强物增强的镁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微观结构,并对界面优化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界面 显微结构 优化
下载PDF
超声复合分散法制备镁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关键技术 被引量:7
9
作者 张从阳 李文珍 +1 位作者 朱巧博 靳宇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65-968,共4页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高能超声分散技术制备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及课题组近5年来实验研究成果,总结了高能超声复合分散法制备镁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关键性技术。采用半固态搅拌与高能超声处理相结合的复合分散法制备出纳米SiC颗粒、碳纳米管...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高能超声分散技术制备镁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及课题组近5年来实验研究成果,总结了高能超声复合分散法制备镁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关键性技术。采用半固态搅拌与高能超声处理相结合的复合分散法制备出纳米SiC颗粒、碳纳米管(CNTs)增强AZ91D镁基纳米复合材料,并对这两种镁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C颗粒、CNTs分散效果良好,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较铸态AZ91D合金有大幅度的提高,塑性也有一定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纳米复合材料 半固态搅拌 高能超声分散 关键技术
下载PDF
MgO/Mg_2Si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 被引量:6
10
作者 卢庆亮 于化顺 +2 位作者 闵光辉 王常春 冯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427-1429,共3页
通过液态原位反应合成制备MgO/Mg2Si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利用TEM对增强相形态及界面结构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增强粒子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无反应物生成。确定了增强粒子与基体的界面取向关系,MgO与基体α相的晶体学关... 通过液态原位反应合成制备MgO/Mg2Si增强Mg-Li基复合材料,利用TEM对增强相形态及界面结构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增强粒子与基体界面结合良好,无反应物生成。确定了增强粒子与基体的界面取向关系,MgO与基体α相的晶体学关系为[100]MgO‖[4043]α,(011)MgO‖(1210)α;Mg2Si与基体β相的晶体学关系为[310]Mg2Si‖[411]β,(131)Mg2Si‖(001)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Li基复合材料 粒子增强 界面结构
下载PDF
TiC_p/Al预制块在Mg中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晓 傅高升 钱匡武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6,共3页
将TiC_p/Al预制块以不同的工艺加入到Mg液中进行熔化试验。结果表明 ,未搅拌时TiC_p/Al预制块在 80 0℃的Mg液中保温 60min后仍不熔化 ,采用合适的搅拌工艺可使TiC)_p/Al预制块熔化 ,并且使TiC粒子在熔体中均匀分布。TiC_p/Al预制块在M... 将TiC_p/Al预制块以不同的工艺加入到Mg液中进行熔化试验。结果表明 ,未搅拌时TiC_p/Al预制块在 80 0℃的Mg液中保温 60min后仍不熔化 ,采用合适的搅拌工艺可使TiC)_p/Al预制块熔化 ,并且使TiC粒子在熔体中均匀分布。TiC_p/Al预制块在Mg液中的熔化过程机理为 :基体Al通过熔化和对流扩散进入到Mg液中 ,TiC粒子间的结合力需通过搅拌产生的剪切力才能破坏 ,并随Mg液流动进入到Mg液中。机械搅拌可使TiC粒子在Mg液中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TiCp/Al预制块 熔化机理
下载PDF
镁基复合材料半固态压铸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2
作者 胡勇 何柏林 闫洪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60-1266,共7页
对镁基复合材料半固态充型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半固态流变成形实验。结果表明,在液态充型过程中,压力变化非常紊乱;而在固态充型过程中,压力在推进方向上逐渐降低,这将产生有利于充型的背压。凝固过程的固相体积分数变化表明:... 对镁基复合材料半固态充型凝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半固态流变成形实验。结果表明,在液态充型过程中,压力变化非常紊乱;而在固态充型过程中,压力在推进方向上逐渐降低,这将产生有利于充型的背压。凝固过程的固相体积分数变化表明:在半固态充型条件下,整个铸件基本上是同时凝固,从而可有效地避免在液态充型时产生缩孔缩松。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吻合,半固态流变成形件的质量优于液态成形件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半固态 复合材料 数值模拟
下载PDF
Mg对Al-Ti体系反应及产物形貌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鞠新庆 王树奇 +1 位作者 杨子润 陈康敏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2-545,共4页
研究了Mg对Al-Ti体系反应、产物形貌和相对致密度的影响,并制备出Mg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Al-Ti体系的反应合成产物主要是Al3Ti。Mg的作用是降低了Al-Ti体系反应合成的起始温度,延迟了Al-Ti体系反应合成的起始时间;随着Mg含量的增加,Al... 研究了Mg对Al-Ti体系反应、产物形貌和相对致密度的影响,并制备出Mg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Al-Ti体系的反应合成产物主要是Al3Ti。Mg的作用是降低了Al-Ti体系反应合成的起始温度,延迟了Al-Ti体系反应合成的起始时间;随着Mg含量的增加,Al-Ti体系产物的相对致密度不断提高,Mg的含量为75%时反应产物的相对致密度达到97.0%。Mg的存在使生成的Al3Ti颗粒细化,且颗粒圆整,分布均匀,采用Al-Ti体系原位反应生成的颗粒状Al3Ti增强Mg基复合材料,其颗粒尺寸为1~3μm,相对均匀分布在Mg基体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i体系 MG基复合材料 反应合成 显微组织 致密度
下载PDF
粉体石墨烯对镁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剑 林万明 +3 位作者 陈少平 陈津 孟晓越 丁聪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6-813,共8页
采用机械合金化与电场压力激活辅助烧结工艺(field actived and pressure assited synthesis,FAPAS)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制备纯Mg和粉体石墨烯/Mg(GNPs/Mg)复合材料,探究粉体石墨烯对镁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原... 采用机械合金化与电场压力激活辅助烧结工艺(field actived and pressure assited synthesis,FAPAS)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制备纯Mg和粉体石墨烯/Mg(GNPs/Mg)复合材料,探究粉体石墨烯对镁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原子与Mg(100)面的Mg原子之间能形成较高的差分电荷密度和很强的杂化、共价相互作用,降低基体材料的制备缺陷,提升GNPs/Mg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增加基体材料的位错密度,提高材料在变形时晶界对位错移动的阻力,降低电流通过腐蚀电池两极间的电位差,增大GNPs/Mg复合材料的电极表面发生电化学反应阻力,起到钝化复合材料表面的效果。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1%时,GNPs/Mg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和电导率分别提高2.3%和14.6%,硬度和强度分别提高10%和21%,耐腐蚀性能提高89.1%.随着石墨烯含量的增加,提高了复合材料界面的缺陷浓度,使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强度降低,导致GNPs/Mg复合材料的性能下降。综上所述,粉体石墨烯的最佳添加量为质量分数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体石墨烯 MG基复合材料 微观结构 性能
下载PDF
CeO_2在铜基胎体金刚石锯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振艳 王铁宝 +2 位作者 董晓峰 宋志国 李国彬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33,46,共4页
本文研究了CeO2在Cu基胎体金刚石锯片中与Al、Mg作用的机理。热力学计算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烧结条件下,胎体中的Al、Mg与CeO2发生反应:3CeO2+4Al→2Al2O3+3[Ce],CeO2+2Mg→2MgO+[Ce],生成活性[Ce]、Al2O3和MgO。活性[Ce]降低金刚石... 本文研究了CeO2在Cu基胎体金刚石锯片中与Al、Mg作用的机理。热力学计算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烧结条件下,胎体中的Al、Mg与CeO2发生反应:3CeO2+4Al→2Al2O3+3[Ce],CeO2+2Mg→2MgO+[Ce],生成活性[Ce]、Al2O3和MgO。活性[Ce]降低金刚石与胎体间的界面能,实现胎体材料对金刚石的牢固粘结。在Cu-Al胎体和Cu-Mg胎体中,CeO2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4%和0.6%。切割石材试验表明:CeO2的加入,可以提高金刚石锯片的切割速度,降低脱落度;但切割寿命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锯片 CEO2 Cu-A1胎体 Cu-Mg胎体 热力学 脱落度 切割速度
下载PDF
原位生成(Al_2O_3)p/(Al-4wt.%Mg)复合材料的TEM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欧阳柳章 罗承萍 +1 位作者 刘江文 曾美琴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5,共6页
本文用TEM研究了原位反应合成方法制备的Al2 O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发现在Al 4wt.%Mg基复合材料中的尖晶石型反应产物MgAl2 O4以“界面MgAl2 O4”、“弥散MgAl2 O4”和“晶内MgAl2 O4”三种形态存在。原位生成的Al2 O3以“晶内MgAl2 O4... 本文用TEM研究了原位反应合成方法制备的Al2 O3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发现在Al 4wt.%Mg基复合材料中的尖晶石型反应产物MgAl2 O4以“界面MgAl2 O4”、“弥散MgAl2 O4”和“晶内MgAl2 O4”三种形态存在。原位生成的Al2 O3以“晶内MgAl2 O4”为衬底形核长大 ,并在界面富集形成“界面MgAl2 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生成 (Al2O3)p/(Al-4wt.%Mg)复合材料 界面尖晶石 铝基复合材料 透射电子显微镜 三氧化二铝增强
下载PDF
强化Mg合金和Mg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刚 严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7-70,75,共5页
Mg 和 Mg 合金材料对现代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根据近期部分国内外资料并结合自身研究结果,综述了强化 Mg 合金和 Mg 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介绍了几种新型的强化 Mg 合金和 Mg 基复合材料。文献表明,材料性能与合金成分,晶... Mg 和 Mg 合金材料对现代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根据近期部分国内外资料并结合自身研究结果,综述了强化 Mg 合金和 Mg 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介绍了几种新型的强化 Mg 合金和 Mg 基复合材料。文献表明,材料性能与合金成分,晶粒大小,增强体的类型、形状、分布、体积分数,增强体与基体的界面,制备工艺等诸多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合金 MG基复合材料 机械性能 增强 复合材料 强化 社会发展 合金材料 合金成分 材料性能
下载PDF
Mg-Li基复合材料铸锭中的孔隙控制工艺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萍 刘志坚 +1 位作者 闫立奇 杨晓亮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2007年第1期44-48,共5页
为解决搅拌铸造法制备B4C/Mg-Li基复合材料锭子中蜂窝状孔隙的问题,分析了搅拌铸造法制备的B4C/Mg-Li基复合材料锭子中蜂窝状孔隙的形成原因,探讨了搅拌工艺、搅拌杆设计、B4C粉末添加形式以及搅拌温度对降低搅拌铸造Mg-Li基复合材料蜂... 为解决搅拌铸造法制备B4C/Mg-Li基复合材料锭子中蜂窝状孔隙的问题,分析了搅拌铸造法制备的B4C/Mg-Li基复合材料锭子中蜂窝状孔隙的形成原因,探讨了搅拌工艺、搅拌杆设计、B4C粉末添加形式以及搅拌温度对降低搅拌铸造Mg-Li基复合材料蜂窝状孔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4C粉末以预合金方式加入并通过采取合理的搅拌工艺和搅拌杆设计,可有效地减少复合材料锭子中的蜂窝状孔隙,大变形量的塑性加工可使未完全消除的孔隙在加工过程中沿加工方向伸长、闭合,提高B4C/Mg-Li基复合材料锭坯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铸造 Mg-Li基复合材料 蜂窝状孔隙
下载PDF
轧制镁合金中的板织构及其控制工艺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亚萍 艾娟 靳丽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6-118,共3页
对轧制镁合金中的板织构及其控制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镁合金在轧制过程中形成(0001)平面平行于轧制平面的基面织构,其主要原因是基面α滑移及{10-12}孪生变形。通过弱化织构,可显著提高变形镁合金的塑性和成形性。弱化镁合金织构... 对轧制镁合金中的板织构及其控制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评述。镁合金在轧制过程中形成(0001)平面平行于轧制平面的基面织构,其主要原因是基面α滑移及{10-12}孪生变形。通过弱化织构,可显著提高变形镁合金的塑性和成形性。弱化镁合金织构的手段有2种:添加稀土元素和设计特殊成型工艺。添加少量稀土就可对织构弱化起到明显效果。通过异步轧制、等径角轧制等引入剪切变形,改变再结晶晶粒基面取向,从而弱化变形镁合金织构。镁合金板材多道次轧制过程中或者轧制后一般都需进行退火,退火工艺对变形镁合金的织构有一定弱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镁合金 板织构 织构弱化 合金化 工艺控制
下载PDF
原位合成TiC_p/Al预制块及其在镁液中的熔化行为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晓 傅高升 +1 位作者 钱匡武 陈鸿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875-1880,共6页
采用XD法原位合成TiCp/Al预制块,并通过XRD、SEM、EDAX和DTA等手段研究了预制块的组织和性能,探讨了TiCp/Al预制块在镁液中的熔化行为。结果表明:TiCp/Al预制块中,基体Al的熔点约为635.7℃,略低于纯铝的熔点,但TiC粒子之间存在较强的结... 采用XD法原位合成TiCp/Al预制块,并通过XRD、SEM、EDAX和DTA等手段研究了预制块的组织和性能,探讨了TiCp/Al预制块在镁液中的熔化行为。结果表明:TiCp/Al预制块中,基体Al的熔点约为635.7℃,略低于纯铝的熔点,但TiC粒子之间存在较强的结合力,使其在高温加热时仍能保持原有形状;未搅拌时,TiCp/Al预制块在800℃的镁液中保温60min后仍不熔化,采用搅拌工艺有利于促进TiCp/Al预制块的熔化,并且使TiC粒子在熔体中均匀分布。TiCp/Al预制块在镁液中熔化时,基体Al通过熔化和对流扩散进入到镁液中,TiC粒子间的较强的结合力需通过搅拌产生的剪切力才能破坏,并随镁液流动进入到镁液中。机械搅拌可使TiC粒子在镁液中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TiCp/Al预制块 熔化行为 原位合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