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b_(2)S_(3)/石墨烯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储钠性能研究
1
作者 王旭 杨观华 +2 位作者 李翼宏 张志国 张杰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钠离子电池(sodium-ion batteries,SIBs)具有成本低的潜在优势,有望成为替代锂离子电池(lithium ion batteries,LIBs)的储能设备。为提升钠离子电池的性能,开发出适应钠离子脱嵌的负极材料尤为重要。硫化锑(Sb_(2)S_(3))因其理论比容量... 钠离子电池(sodium-ion batteries,SIBs)具有成本低的潜在优势,有望成为替代锂离子电池(lithium ion batteries,LIBs)的储能设备。为提升钠离子电池的性能,开发出适应钠离子脱嵌的负极材料尤为重要。硫化锑(Sb_(2)S_(3))因其理论比容量高被认为是较好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文使用简单水热法将Sb_(2)S_(3)与石墨烯复合,制备Sb_(2)S_(3)/石墨烯复合材料(Sb_(2)S_(3)/Gr)。结果表明:Sb_(2)S_(3)/Gr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时,不仅表现出良好的电导率(3.5×10~(-3)S/cm)和钠离子扩散速率(4.853×10~(-13)cm~2/s),而且在0.5 A/g的电流密度下,首圈库伦效率为76.27%,经150次循环后的比容量稳定在488 m A·h/g,表现出较高的比容量。Sb_(2)S_(3)/Gr复合材料表现出了极大的应用潜力,为高性能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硫化锑(sb_(2)S_(3)) 石墨烯 负极材料
下载PDF
Mg_(3)Y_(2)Ge_(3)O_(12)∶Pr^(3+)材料的多色发光及余辉性能
2
作者 郭海洁 张涛 +4 位作者 时秋峰 乔建伟 崔彩娥 黄平 王磊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433,共10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种具有颜色变化的长余辉发光材料Mg_(3)Y_(2)Ge_(3)O_(12)∶Pr^(3+)。通过X射线衍射、激发发射光谱、余辉衰减及热释光曲线等,对样品的结构、发光及余辉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在283 nm激发下,发射光谱在485 nm和60...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一种具有颜色变化的长余辉发光材料Mg_(3)Y_(2)Ge_(3)O_(12)∶Pr^(3+)。通过X射线衍射、激发发射光谱、余辉衰减及热释光曲线等,对样品的结构、发光及余辉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在283 nm激发下,发射光谱在485 nm和609 nm处表现出两个较强的尖峰发射,分别归属于Pr^(3+)离子的^(3)P_(2)→^(3)H_(4)及^(3)P_(0)→3H6能级跃迁。通过对Pr^(3+)离子浓度的调控,有效改变了绿光和红光的相对发射强度,从而实现了发光颜色的多色化。此外,在激发光源停止后该材料同样具有多色的余辉发射,对于最佳样品(Mg_(3)Y_(2)Ge_(3)O_(12)∶0.015Pr^(3+))的余辉时间可达1200 s以上。之后,我们通过热释光曲线具体研究了陷阱的分布及余辉的充放能过程。结果表明,Mg_(3)Y_(2)Ge_(3)O_(12)∶0.015Pr^(3+)材料中浅陷阱的浓度相对较低从而导致室温下的余辉性能较弱。由于材料在高温区域具有超宽带陷阱分布,因此,我们进一步探究了其在高温下的多色长余辉性能。在本工作中,我们成功制备了一种单一离子激活的发光及余辉颜色可调的长余辉发光材料,考虑到其在室温以及高温条件下都具有发光及余辉颜色变化的特点,该材料在高温预警标识以及防伪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余辉发光材料 mg_(3)Y_(2)Ge_(3)O_(12)∶Pr^(3+) 多色化 防伪
下载PDF
基于悬浮液等离子喷涂的Ba(Mg_(1/3)Ta_(2/3))O_(3)悬浮液制备及涂层组织结构
3
作者 曹毓鹏 赵王鑫 +6 位作者 李立 马新野 郑晓霞 刘义 李文辉 宁先进 王全胜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93-502,共10页
【目的】常规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新型热障涂层陶瓷层候选材料Ba(Mg_(1/3)Ta_(2/3))O_(3)(BMT)涂层应变容限较低。【方法】基于悬浮液等离子喷涂技术(SPS),以乙醇为分散介质,聚丙烯酸(PAA)、聚乙烯亚胺(PEI)和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借... 【目的】常规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新型热障涂层陶瓷层候选材料Ba(Mg_(1/3)Ta_(2/3))O_(3)(BMT)涂层应变容限较低。【方法】基于悬浮液等离子喷涂技术(SPS),以乙醇为分散介质,聚丙烯酸(PAA)、聚乙烯亚胺(PEI)和聚乙二醇(PEG)为分散剂,借助机械球磨制备了不同成分配比的BMT悬浮液。通过重力沉降观察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Zeta电位仪对悬浮液的分散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分散剂种类及添加量对BMT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SPS沉积了BMT涂层,对涂层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和截面组织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分散剂PEI在BMT颗粒表面吸附能够提高其Zeta电位,增强颗粒间斥力,并提供空间位阻作用,相比PAA和PEG,BMT悬浮液可以获得更好的分散效果。同时,添加PEI的BMT悬浮液黏度较低(介于1.5~2mPa·s),适用于SPS.由SPS制备的BMT涂层基本维持了BMT的物相结构,涂层呈现明显的柱状晶组织,且随悬浮液固含量的提高,涂层沉积效率增加,所形成的柱状晶体积更大,符合高应变容限涂层的组织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mg_(1/3)Ta_(2/3))O_(3) 悬浮液等离子喷涂 分散剂 稳定性 组织结构
下载PDF
氧化锑(Sb_(2)O_(3))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现状
4
作者 濮从政 穆丹 +2 位作者 郝栋连 毛雪 张坤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0-126,119,共8页
综述了近些年Sb_(2)O_(3)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目前,Sb_(2)O_(3)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可分为固相法、气相法和液相法三大类,以机械球磨法、低压蒸汽法、等离子法、醇解法、化学还... 综述了近些年Sb_(2)O_(3)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目前,Sb_(2)O_(3)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可分为固相法、气相法和液相法三大类,以机械球磨法、低压蒸汽法、等离子法、醇解法、化学还原法和静电纺丝法为典型代表,上述方法兼具高效且稳定等优点,但也存在能耗大、制备过程复杂及力学性能较差等局限性。Sb_(2)O_(3)纳米化后可显著提升其耐磨性、折射率、质子电导率等,可被拓展应用于阻燃剂、传感器及半导体等领域。针对目前Sb_(2)O_(3)纳米材料性能难以显著提升且无法单独使用等问题,其未来发展方向将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加以研究创新,有望在Sb_(2)O_(3)纳米纤维上获得优异的力学性能,并实现性能显著提升的同时提高其实际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_(2)O_(3) 纳米材料 制备方法 应用 未来展望
下载PDF
基于形变势理论的掺杂计算Sb_(2)Se_(3)空穴迁移率
5
作者 张冷 张鹏展 +4 位作者 刘飞 李方政 罗毅 侯纪伟 吴孔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6-262,共7页
硒化锑(Sb_(2)Se_(3))是一种元素丰富、经济且无毒的太阳电池吸收层材料.太阳电池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载流子的传输特性,然而在Sb_(2)Se_(3)中,这些特性尚未得到很好的理解.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形变势理论,本文对纯Sb_(2)Se_(3)以... 硒化锑(Sb_(2)Se_(3))是一种元素丰富、经济且无毒的太阳电池吸收层材料.太阳电池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载流子的传输特性,然而在Sb_(2)Se_(3)中,这些特性尚未得到很好的理解.通过密度泛函理论和形变势理论,本文对纯Sb_(2)Se_(3)以及掺杂了As,Bi的Sb_(2)Se_(3)的空穴传输特性进行研究,计算并分析了影响迁移率的3个关键参数:有效质量、形变势和弹性常数.结果显示,有效质量对迁移率具有最大影响,掺杂Bi的Sb_(2)Se_(3)表现出最高的平均迁移率.同时发现,Sb_(2)Se_(3)的空穴迁移率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其中x方向的迁移率远高于y,z方向,这应该与x方向的原子主要以较强的共价键连接,而y,z方向以较弱的范德瓦耳斯力连接有关.载流子传输能力强的方向有助于有效传输和收集光生载流子,本研究从理论上强调了控制Sb_(2)Se_(3)沿特定方向生长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_(2)Se_(3) 迁移率 形变势 掺杂
下载PDF
Interface optimization and defects suppression via Na F introduction enable efficient flexible Sb_(2)Se_(3) thin-film solar cells
6
作者 Mingdong Chen Muhammad Ishaq +7 位作者 Donglou Ren Hongli Ma Zhenghua Su Ping Fan David Le Coq Xianghua Zhang Guangxing Liang Shuo Che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65-175,I0006,共12页
Sb_(2)Se_(3) with unique one-dimensional(1D) crystal structure exhibits exceptional deformation tolerance,demonstrating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flexible devices.However,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 of f... Sb_(2)Se_(3) with unique one-dimensional(1D) crystal structure exhibits exceptional deformation tolerance,demonstrating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flexible devices.However,the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PCE) of flexible Sb_(2)Se_(3) photovoltaic devices is temporarily limited by the complicated intrinsic defects and the undesirable contact interfaces.Herein,a high-quality Sb_(2)Se_(3) absorber layer with large crystal grains and benign [hkl] growth orientation can be first prepared on a Mo foil substrate.Then NaF intermediate layer is introduced between Mo and Sb_(2)Se_(3),which can further optimize the growth of Sb_(2)Se_(3)thin film.Moreover,positive Na ion diffusion enables it to dramatically lower barrier height at the back contact interface and passivate harmful defects at both bulk and heterojunction.As a result,the champion substrate structured Mo-foil/Mo/NaF/Sb_(2)Se_(3)/CdS/ITO/Ag flexible thin-film solar cell delivers an obviously higher efficiency of 8.03% and a record open-circuit voltage(V_(OC)) of 0.492 V.This flexible Sb_(2)Se_(3) device also exhibits excellent stability and flexibility to stand large bending radius and multiple bending times,as well as superior weak light photo-response with derived efficiency of 12.60%.This work presents an effective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flexible Sb_(2)Se_(3) device performance and expand its potential photovoltaic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_(2)Se_(3) Flexible solar cells NaF intermediate layer Interface optimization Defects suppression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helicity-dependent photocurrent of surface states in(Bi_(0.7)Sb_(0.3))_(2)Te_(3)nanoplate
7
作者 喻钦 俞金玲 +3 位作者 陈涌海 赖云锋 程树英 何珂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73-578,共6页
Helicity-dependent photocurrent(HDPC)of the surface states in a high-quality topological insulator(Bi_(0.7)Sb_(0.3))_(2)Te_(3)nanoplate grown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is investigated.By investigating the angle... Helicity-dependent photocurrent(HDPC)of the surface states in a high-quality topological insulator(Bi_(0.7)Sb_(0.3))_(2)Te_(3)nanoplate grown by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is investigated.By investigating the angle-dependent HDPC,it is found that the HDPC is mainly contributed by the circular photogalvanic effect(CPGE)current when the incident plane is perpendicular to the connection of the two contacts,whereas the circular photon drag effect(CPDE)dominates the HDPC when the incident plane is parallel to the connection of the two contacts.In addition,the CPGE of the(Bi_(0.7)Sb_(0.3))_(2)Te_(3)nanoplate is regulated by temperature,light power,excitation wavelength,the source–drain and ionic liquid top-gate voltages,and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s are discussed.It is demonstrated that(Bi_(0.7)Sb_(0.3))_(2)Te_(3)nanoplates may provide a good platform for novel opto-spintronics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0.7)sb_(0.3))_(2)Te_(3)nanoplate helicity-dependent photocurrent circular photogalvanic effect ionic liquid gating
下载PDF
Te和Y共掺杂提高n-Mg_(3.2)Sb_(1.5)Bi_(0.5)热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强宇 康泽鹏 +1 位作者 陈少平 樊文浩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7-263,共7页
Mg_(3)Sb_(2)材料是优秀的中温区热电材料,具有极低的热导率,然而其载流子浓度偏低。通过机械合金化法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n型Mg_(3.2)Y_(0.05)Sb_(1.5)Bi_(0.5)Teδ样品,并研究了其热电传输性能。结果表明阴离子位掺杂元... Mg_(3)Sb_(2)材料是优秀的中温区热电材料,具有极低的热导率,然而其载流子浓度偏低。通过机械合金化法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n型Mg_(3.2)Y_(0.05)Sb_(1.5)Bi_(0.5)Teδ样品,并研究了其热电传输性能。结果表明阴离子位掺杂元素Te可以进一步提高阳离子位掺杂的Mg_(3.2)Y_(0.05)Sb_(1.5)Bi_(0.5)材料的载流子浓度。载流子浓度从5.02×10^(19)cm-3增加到9.76×10^(19)cm-3,接近理论预测的最佳值,同时功率因子也从10.89μW·K^(-2)·cm^(-1)提高到15μW·K^(-2)·cm^(-1).此外,Te元素进入晶格后,材料的晶格热导率也有大幅的降低,从0.92 W·m^(-1)·K^(-1)降低到0.68 W·m^(-1)·K^(-1).载流子浓度最高的样品在750 K时zT峰值可达1.6,在300~750 K温度范围内的平均zT值可达1.0.本工作证明阳离子和阴离子位共同掺杂对Mg_(3)Sb_(1.5)Bi_(0.5)载流子浓度提高的效果优于单阳离子或单阴离子位掺杂,该掺杂方法有望应用到其它的热电材料性能的优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_(3)sb_(2) 载流子浓度 Te元素 N型半导体 热电性能
下载PDF
纳米SiO_(2)复合对Mg_(3)Sb_(2)基材料热电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高君玲 赵怀周 许艳丽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88-295,共8页
Mg3(Sb,Bi)2基热电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热电性能和较低的成本近来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将纳米SiO_(2)复合进成分为Mg3.275Mn0.025Sb1.49Bi0.5Te0.01的基体相中,考察其热电输运性能的变化及机制.结果表明,当SiO_(2)复合进Mg_(3)Sb_(2)... Mg3(Sb,Bi)2基热电材料由于其优异的热电性能和较低的成本近来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通过将纳米SiO_(2)复合进成分为Mg3.275Mn0.025Sb1.49Bi0.5Te0.01的基体相中,考察其热电输运性能的变化及机制.结果表明,当SiO_(2)复合进Mg_(3)Sb_(2)基材料中时,由于引进大量的微小晶界,能有效地散射声子,促使晶格热导率降低,优化热输运性能,如SiO_(2)体积含量为0.54%时,室温时热导率由复合前的1.24 W/(m·K)降至1.04 W/(m·K),降幅达到15%;同时其对电子也产生强烈的散射作用,导致迁移率和电导率大幅下滑,结果表现为近室温区功率因子剧烈衰减,恶化了电输运性能.电性能相对于热性能较大降低幅度使得材料在整个测试温区的热电优值没有得到改善.纳米SiO_(2)作为Mg_(3)Sb_(2)基热电材料复合物来调控热电性能是有效的备选物质,可结合其他手段改善输运特性,如在晶界处适当修饰,降低载流子传输的晶界势垒,能够提升该体系的综合热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SiO_(2) mg_(3)sb_(2) 基材料 复合 热电输运性能
下载PDF
Realizing Cd and Ag codoping in p-type Mg_(3)Sb_(2)toward high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10
作者 Shijuan Xiao Kunling Peng +6 位作者 Zizhen Zhou Huan Wang Sikang Zheng Xu Lu Guang Han Guoyu Wang Xiaoyuan Zhou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7期2486-2494,共9页
Mg_(3)Sb_(2)has attracted intensive attention as a typical Zintl-type thermoelectric material.Despite the exceptional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in n-type Mg_(3)Sb_(2),the dimensionless figure of merit(zT)of p-type Mg... Mg_(3)Sb_(2)has attracted intensive attention as a typical Zintl-type thermoelectric material.Despite the exceptional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in n-type Mg_(3)Sb_(2),the dimensionless figure of merit(zT)of p-type Mg_(3)Sb_(2)remains lower than 1,which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its inferior electrical properties.Herein,we synergistically optimize the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of p-type Mg_(3)Sb_(2)materials via codoping of Cd and Ag,which were synthesized by high-energy ball milling combined with hot pressing.It is found that Cd doping not only increases the carrier mobility of p-type Mg_(3)Sb_(2),but also diminishes its thermal conductivity(κ_(tot)),with Mg_(2.85)Cd_(0.5)Sb_(2)achieving a lowκtot value of∼0.67 W m^(−1)K^(−1)at room temperature.Further Ag doping elevates the carrier concentration,so that the power factor is optimized over the entire temperature range.Eventually,a peak zT of∼0.75 at 773 K and an excellent average zT of∼0.41 over 300−773 K are obtained in Mg_(2.82)Ag_(0.03)Cd_(0.5)Sb_(2),which are∼240%and∼490%higher than those of pristine Mg_(3.4)Sb_(2),respectively.This study provides an effective pathway to synergistically improve the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of p-type Mg_(3)Sb_(2)by codoping Cd and Ag,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future applications of Mg_(3)Sb_(2)-based thermoelectric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OELECTRIC p-type mg_(3)sb_(2) Cd and Ag codoping Lattice thermal conductivity Carrier concentration
下载PDF
实验教学过程思政育人元素的有机融入探索与实践——以“N_(2)及Mg_(3)N_(2)制备”实验为例
11
作者 王翊如 张春艳 +8 位作者 潘蕊 许振玲 阮婵姿 吕银云 杨静 董志强 翁玉华 邓顺柳 任艳平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5期241-248,共8页
面对大一学生开设的基础化学实验课是化学类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实验课。大一是每个新生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拔节孕穗”关键时期,做好课程思政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介绍在面向大一学生开设的“N_(2)及Mg_(3)... 面对大一学生开设的基础化学实验课是化学类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实验课。大一是每个新生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拔节孕穗”关键时期,做好课程思政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介绍在面向大一学生开设的“N_(2)及Mg_(3)N_(2)制备”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思政育人元素的探索实践,为丰富实验教学思政教育内容,创新实验教学思政教育形式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N_(2)及mg_(3)N_(2)制备 安全教育 思政育人 人工固氮
下载PDF
N-掺杂碳纤维复合Sb_(2)S_(3)柔性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2
作者 张利锋 李帅 +3 位作者 宋一飞 朱清 陆帮美 郭守武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110,共8页
通过探索一系列静电纺丝-硫化-煅烧等工艺参数,制备了N-掺杂碳纤维复合Sb_(2)S_(3)柔性电极材料(Sb_(2)S_(3)/NC),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 通过探索一系列静电纺丝-硫化-煅烧等工艺参数,制备了N-掺杂碳纤维复合Sb_(2)S_(3)柔性电极材料(Sb_(2)S_(3)/NC),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及化学组成等进行了表征.制备的Sb_(2)S_(3)/NC纳米纤维具有优异的机械柔性和独特的复合结构.30 nm大小的Sb_(2)S_(3)纳米粒子相互连接成串珠状形貌,均匀地分散在N-掺杂碳纳米纤维中,有利于提高电子/离子的传输速率和电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Sb_(2)S_(3)/NC作为负极材料直接组装成的钠离子电池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电流密度0.1和2.0 A g^(-1)下,比容量分别达到476.5和266.2 mAh g^(-1),0.1 A g^(-1)下循环280次后比容量保持为466.3 mAh 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sb_(2)S_(3)/NC 柔性 电极材料
下载PDF
Mg_(3)Sb_(2)基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强 李家荡 +2 位作者 胡良禄 陈少平 樊建锋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3-692,共10页
首次实现n型传导以来,无毒低成本Mg_(3)Sb_(2)基热电材料的研究便得到快速发展,有望能成为目前唯一大规模商业化的Bi_(2)Te_(3)热电化合物的替代材料。介绍了热电转化原理、Mg_(3)Sb_(2)基材料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及其p型、n型热电性... 首次实现n型传导以来,无毒低成本Mg_(3)Sb_(2)基热电材料的研究便得到快速发展,有望能成为目前唯一大规模商业化的Bi_(2)Te_(3)热电化合物的替代材料。介绍了热电转化原理、Mg_(3)Sb_(2)基材料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及其p型、n型热电性能的研究现状。同时,简要分析了Mg_(3)Sb_(2)基材料性能优化的主要策略及其作用机制,如掺杂、固溶、晶粒尺寸调控和能带结构设计等对载流子浓度、载流子散射、迁移率和Seebeck系数等热电性能的影响机制。最后,讨论了Mg_(3)Sb_(2)基热电材料应用于发电和制冷的初步研究结果和后期热电模块应用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_(3)sb_(2)基材料 晶体结构 电子结构 热电性能
下载PDF
Mg_(3)Bi_(2)/Mg_(2)Sn纳米复合膜的微结构及热电性能
14
作者 杨爽 宋贵宏 +4 位作者 陈雨 冉丽阳 胡方 吴玉胜 尤俊华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7-475,484,共10页
利用高真空磁控溅射技术,通过高纯Mg靶和自制Mg-Bi-Sn合金靶的顺序溅射沉积,制备了Mg_(3)Bi_(2)/Mg_(2)Sn纳米复合薄膜。沉积薄膜的晶体结构和相组成由X射线衍射(XRD)图谱确定,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能谱仪... 利用高真空磁控溅射技术,通过高纯Mg靶和自制Mg-Bi-Sn合金靶的顺序溅射沉积,制备了Mg_(3)Bi_(2)/Mg_(2)Sn纳米复合薄膜。沉积薄膜的晶体结构和相组成由X射线衍射(XRD)图谱确定,表面形貌和化学成分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能谱仪(EDS)进行观察、测量和分析。沉积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通过霍尔实验获得,电导率和Seebeck系数由Seebeck/电阻测试分析系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沉积薄膜由Mg_(3)Bi_(2)和Mg_(2)Sn两相组成,随着薄膜中Mg_(2)Sn含量的增加,沉积薄膜的室温载流子浓度增加而迁移率下降。在整个测试温度范围内,随薄膜中Mg_(2)Sn含量的增加,薄膜Seebeck系数不断升高而电导率下降。Mg_(2)Sn相原子含量为28.22%的沉积薄膜在155℃获得最高功率因子为1.2 mW·m^(-1)·K^(-2)。在Mg_(3)Bi_(2)薄膜中加入适量的Mg_(2)Sn第二相,可明显提升Mg_(3)Bi_(2)薄膜材料的功率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mg_(3)Bi_(2)/mg_(2)Sn纳米复合膜 SEEBECK系数 相界面 载流子浓度 迁移率 电导率
下载PDF
高性能新型Mg_(3)(Sb,Bi)_(2)基热电材料的发展现状
15
作者 徐晨辉 孔栋 +7 位作者 况志祥 陈卓 马燕 邹富祥 陈昕 胡晓明 冯波 樊希安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9-18,共10页
热电材料能够实现热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是一种可以应用于余热回收及半导体制冷等相关领域的功能性材料。传统热电材料的发展目前已趋于成熟,但仍然面临着高昂的原料成本及较低的热电转换效率等问题。Mg_(3)(Sb,Bi)_(2)基热电材料自被... 热电材料能够实现热能与电能的相互转换,是一种可以应用于余热回收及半导体制冷等相关领域的功能性材料。传统热电材料的发展目前已趋于成熟,但仍然面临着高昂的原料成本及较低的热电转换效率等问题。Mg_(3)(Sb,Bi)_(2)基热电材料自被发现以来就以其低成本的元素组成和作为Zintl相具备的本征低热导率受到广泛关注。其中n型传导样品由于高能带简并度的优势更是有着较高的塞贝克系数,相较于传统中低温热电材料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然而,较大的带隙使得Mg_(3)(Sb,Bi)_(2)基热电材料载流子浓度整体偏低,同时还存在着由Mg空位引起的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为此,在保证该材料低热导率的同时,研究者们尝试了不同的制备工艺,并通过组分优化和结构优化来不断改善其电输运性能及热稳定性。目前Mg_(3)(Sb,Bi)_(2)基热电材料的最大ZT值已经达到1.8以上,同时其器件化后的热电转换效率也可媲美于传统Bi_(2)Te_(3)基热电器件。本文总结了Mg_(3)(Sb,Bi)_(2)基热电材料的基础物理性能与制备方法,从不同的优化手段出发依次介绍了现阶段该材料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其在未来可行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材料 镁合金 mg_(3)(sb Bi)_(2) 热电性能优化
下载PDF
Mg_(3)Ca_(3)(PO_(4))_(4):Eu^(2+)蓝色荧光粉的合成及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碧蕊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0期60-64,共5页
采用常规高温固相反应合成法,在炭热还原气氛下制备Mg_(3)Ca_(3)(PO_(4))_(4):Eu^(2+)荧光粉材料.通过测量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等光谱学手段,对所制备荧光粉样品的发光性质进行研究,讨论激发光波长、Eu^(2+)离子的掺杂浓度等因素对荧光... 采用常规高温固相反应合成法,在炭热还原气氛下制备Mg_(3)Ca_(3)(PO_(4))_(4):Eu^(2+)荧光粉材料.通过测量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等光谱学手段,对所制备荧光粉样品的发光性质进行研究,讨论激发光波长、Eu^(2+)离子的掺杂浓度等因素对荧光粉光致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Mg_(3)Ca_(3)(PO_(4))_(4):Eu^(2+)在275 nm~350 nm宽带范围内存在高效吸收,在400 nm~500nm内有很强的蓝色荧光发射.该材料可作为潜在的蓝色荧光材料,在LEDs彩色显示等领域有广泛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_(3)Ca_(3)(PO_(4))_(4):Eu^(2+) 蓝色荧光粉 高温固相法 发光特性
下载PDF
复杂金属间化合物Al_(3)Mg_(2)相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17
作者 王琳 何寒 +1 位作者 赵亚东 曹建春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41-47,共7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立方晶系高温相β-Al_(3)Mg_(2)和六方晶系低温相β’-Al_(3)Mg_(2)的力学性质及电子结构。弹性常数的计算结果表明:β-Al_(3)Mg_(2)的晶体结构在力学上是不稳定的,β’-Al_(3)Mg_(2)...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立方晶系高温相β-Al_(3)Mg_(2)和六方晶系低温相β’-Al_(3)Mg_(2)的力学性质及电子结构。弹性常数的计算结果表明:β-Al_(3)Mg_(2)的晶体结构在力学上是不稳定的,β’-Al_(3)Mg_(2)具有力学稳定性结构。体模量B、剪切模量G、杨氏模量E、泊松比v、弹性各向异性指数A^(U)和硬度H的计算结果表明:在弹性范围内,β-Al_(3)Mg_(2)抵抗形变的能力远大于β’-Al_(3)Mg_(2);β-Al_(3)Mg_(2)为硬脆性相,β’-Al_(3)Mg_(2)为韧性相;β’-Al_(3)Mg_(2)的弹性各向异性指数A^(U)=0.01,接近各向同性。电子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低温相β’-Al_(3)Mg_(2)具有典型的金属特性,在其费米能级附近未发现赝能隙的存在。铝合金和镁合金异种金属的连接应在合适的焊接条件下进行,有助于形成具有韧性的低温相β’-Al_(3)Mg_(2),为改善铝镁异种金属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间化合物 Al_(3)mg_(2) 力学性质 电子结构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C掺杂Sb_(2)Te_(3)高速相变材料
18
作者 陈元浩 吴良才 +2 位作者 黄晓江 宋三年 宋志棠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40,共8页
Sb_(2)Te_(3)材料是一种具有快速相变特性的硫系化合物材料,但其热稳定性较差,高、低阻态之间的阻值差异小,不适宜制备相变存储器件。为解决Sb_(2)Te_(3)材料的高、低阻态的阻值差异小,热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对Sb_(2)Te_(3)材料进行碳(C... Sb_(2)Te_(3)材料是一种具有快速相变特性的硫系化合物材料,但其热稳定性较差,高、低阻态之间的阻值差异小,不适宜制备相变存储器件。为解决Sb_(2)Te_(3)材料的高、低阻态的阻值差异小,热稳定性差的问题,提出对Sb_(2)Te_(3)材料进行碳(C)掺杂改性。试验制备了基于C掺杂Sb_(2)Te_(3)材料(C-Sb_(2)Te_(3))的高速相变存储器件,并分析了氢(H)等离子体处理加热电极对相变存储器件性能的影响。基于C-Sb_(2)Te_(3)材料制备的相变存储器件的高、低阻态阻值比达两个数量级,器件的擦写循环次数达10^(5)次;分析氢(H)等离子体处理对器件性能的影响,加热电极经过H等离子体处理的相变存储器件高、低阻态的阻值稳定。研究表明:掺杂C使得Sb_(2)Te_(3)材料的结晶温度上升、晶粒细化;使用C掺杂Sb_(2)Te_(3)材料制备相变存储器件,并进行H等离子体处理,可得到一种具有热稳定性高、阻值稳定、能多次循环擦写的高速相变存储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C-sb_(2)Te_(3) 高热稳定性 高速相变 表面处理
下载PDF
拓扑绝缘体(Bi_(1-x)Sb_(x))_(2)Te_(3)薄膜制备及其电输运性能研究
19
作者 张哲瑞 仇怀利 +3 位作者 周同 黄文宇 葛威锋 杨远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80-1584,共5页
文章利用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 MBE)法,在超高真空的条件下,于蓝宝石衬底上制备超薄的高质量拓扑绝缘体(Bi_(1-x)Sb_(x))_(2)Te_(3)薄膜。利用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eflection high-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 RHEED)仪、... 文章利用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 MBE)法,在超高真空的条件下,于蓝宝石衬底上制备超薄的高质量拓扑绝缘体(Bi_(1-x)Sb_(x))_(2)Te_(3)薄膜。利用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eflection high-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 RHEED)仪、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仪、显微共焦激光拉曼光谱仪(micro confocal laser Raman spectromete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仪对不同Sb掺杂量的样品进行表征,并获得最佳的制备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衬底温度为460℃时Bi和Te的流量比为1∶16左右;在Sb温度为350、360、370、380℃时,可以制得高质量的(Bi_(1-x)Sb_(x))_(2)Te_(3)薄膜。利用霍尔效应测量系统测量样品的电阻率、霍尔系数、迁移率和载流子浓度;测量结果表明,(Bi_(1-x)Sb_(x))_(2)Te_(3)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和主要载流子类型随x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伴随着费米能级位置的调谐,随着x的增加,在x=0.53到x=0.68的掺杂过程中,费米能级从导带下移到带隙,最终进入价带,多数载流子类型也从自由电子转变成空穴,(Bi_(1-x)Sb_(x))_(2)Te_(3)实现了从n型到p型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束外延(MBE) 拓扑绝缘体 (Bi_(1-x)sb_(x))_(2)Te_(3)薄膜 霍尔系数 载流子迁移率
下载PDF
Pb(In_(1/2)Nb_(1/2))O_(3)-Pb(Mg_(1/3)Nb_(2/3))O_(3)-PbTiO_(3)弛豫铁电薄膜厚度尺寸效应研究
20
作者 贾慧霞 杨嘉倩 +3 位作者 沈逸尘 谢济舟 段志华 王飞飞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5期574-581,共8页
新一代弛豫铁电薄膜Pb(In_(1/2)Nb_(1/2))O_(3)-Pb(Mg_(1/3)Nb_(2/3))O_(3)-PbTiO_(3)(PIMNT)因兼具优异的电学性能与高的相变温度,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关注.为了探究不同薄膜厚度对PIMNT薄膜的结构及电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1... 新一代弛豫铁电薄膜Pb(In_(1/2)Nb_(1/2))O_(3)-Pb(Mg_(1/3)Nb_(2/3))O_(3)-PbTiO_(3)(PIMNT)因兼具优异的电学性能与高的相变温度,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关注.为了探究不同薄膜厚度对PIMNT薄膜的结构及电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150 nm~1μm不同厚度的PIMNT薄膜,对其形貌结构以及电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极化对其电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厚度的增加,薄膜介电常数先增加后略有降低,剩余极化强度先增大后减小,矫顽场逐渐增大;在极化电压为18 V、极化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00℃和5 min时,1μm厚度PIMNT薄膜的介电常数和损耗在100 Hz下分别为1009和0.022,室温下的热释电系数达6.85×10^(-4) C∙m^(-2)∙K^(-1),是目前主流的锆钛酸铅(PZT)薄膜的3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In_(1/2)Nb_(1/2))O_(3)-Pb(mg_(1/3)Nb_(2/3))O_(3)-PbTiO_(3)(PIMNT)薄膜 厚度尺寸效应 电学性能 极化 热释电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