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岩体叠加成矿作用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的应用:以勉略宁矿集区为例
1
作者 刘伟栋 王硕 +4 位作者 魏翔 郭花利 刘云华 张小明 田育功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52,共13页
小岩体成(大)矿理论是汤中立院士在多年找矿实践工作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重要成果。该理论以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为研究起点,逐渐延伸至与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型矿床,发展成为基性-超基性与中酸性两类岩浆并行的完整成矿理论体系。研... 小岩体成(大)矿理论是汤中立院士在多年找矿实践工作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重要成果。该理论以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为研究起点,逐渐延伸至与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型矿床,发展成为基性-超基性与中酸性两类岩浆并行的完整成矿理论体系。研究发现,以勉-略-宁矿集区为代表的成矿区带分布有众多两类岩浆活动的叠加区,并且两类岩浆活动导致的叠加成矿作用在该区显著。其中,煎茶岭镍钴金多金属矿床形成过程经历了早期初步的超镁铁质岩浆熔离作用使成矿元素预富集,后期花岗斑岩岩浆流体成矿作用叠加之上,最终使钴镍矿和金矿均达到了大型规模。此外,该区在白雀寺基性杂岩体中新发现的何家垭镍钴矿同样具有两类岩浆叠加成矿的特征,这为小岩体成(大)矿理论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目前,中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已全面开启,以Ni、Co为代表的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仍是本轮找矿工作的重中之重,两类岩浆的小岩体叠加成(大)矿作用是Ni、Co矿形成的重要地质过程。笔者通过介绍小岩体成(大)矿理论的发展过程,并以勉-略-宁矿集区为代表,提出了两类岩浆叠加成(大)矿作用的基本内涵。在此基础上,对其找矿应用和理论研究两方面做了展望,以期助力中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岩体成大矿 叠加成矿 勉略宁矿集区 煎茶岭 白雀寺
下载PDF
勉县—略阳—宁强矿集区找矿模型与找矿预测
2
作者 王瑞廷 庞振甲 +4 位作者 李青锋 成欢 冀月飞 袁波 石小峰 《矿产勘查》 2024年第8期1409-1424,共16页
勉县—略阳—宁强矿集区(勉略宁矿集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矿种及矿化类型多样,成矿条件优越,已建成各类矿山上百处,是陕西省重要的金属矿产基地。然而,这些矿山多建于20世纪中后期,目前多已面临资源枯竭。自21世纪初以来,勉略宁矿集... 勉县—略阳—宁强矿集区(勉略宁矿集区)构造、岩浆活动强烈,矿种及矿化类型多样,成矿条件优越,已建成各类矿山上百处,是陕西省重要的金属矿产基地。然而,这些矿山多建于20世纪中后期,目前多已面临资源枯竭。自21世纪初以来,勉略宁矿集区虽实施了多项矿产勘查项目,但找矿成果均不理想。笔者依托近10余年来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各类找矿项目,通过对矿集区典型矿床的深入研究,详细总结了矿集区成矿规律、控矿因素、找矿标志等;在此基础上划分了4个成矿系统、10个矿床成矿系列及11个矿床成因类型,建立了矿集区综合成矿模式及“三位一体”找矿模型;建立了区内“地质研究+物化探+钻探验证”的一套有效找矿方法技术组合;通过综合研究开展了深部找矿预测,圈定了10个找矿远景区和16个找矿靶区,依据研究成果及所圈定的找矿靶区,实施找矿工程验证,探获新增金资源量1368 t、铁资源量586万t、铜资源量6.75万t、铅锌资源量10.89万t、锰资源量649.42万t,新增资源量有效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资源量潜在价值39亿元,实现了矿集区重大找矿突破,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勉略宁矿集区 成矿规律 找矿标志 找矿模型 靶区圈定及验证
下载PDF
扬子北缘勉略宁地区山坪-东皇沟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模式
3
作者 游军 吴琪 +1 位作者 徐涛 吴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9-98,共10页
扬子板块北缘碧口东段勉(县)-略(阳)-宁(强)地区新元古代发生大规模的海相火山活动,在区内形成沿北东向展布的火山机构群与广泛分布的碧口岩群(Pt3BK)双峰式火山岩,并伴随大规模的火山沉积与气液成矿作用,在区内形成一系列海相火山岩型... 扬子板块北缘碧口东段勉(县)-略(阳)-宁(强)地区新元古代发生大规模的海相火山活动,在区内形成沿北东向展布的火山机构群与广泛分布的碧口岩群(Pt3BK)双峰式火山岩,并伴随大规模的火山沉积与气液成矿作用,在区内形成一系列海相火山岩型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宁强县代家坝镇的山坪-东皇沟铅锌矿即是上述矿床的典型代表。为揭示矿床成因、建立成矿模式,本次开展了系统的矿床地质、岩石地球化学与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山坪-东皇沟铅锌矿赋存于受北西向、北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共同夹持的近似穹隆状古火山机构,主要赋矿岩石为碧口岩群大安岩组(Pt_(3)d)爆发相细碧角斑岩,岩石属富Na低Ti的钙碱性细碧角斑岩系;矿化特征上,矿区具有上“黑矿(方铅矿+闪锌矿)”、下“黄矿(黄铁矿+黄铜矿)”、上块状矿(条带状、浸染状矿)、下脉状矿的分带特征,且发育赤铁碧玉岩、重晶石岩等喷流沉积岩。S、Pb同位素特征显示,硫、铅等成矿物质主要源于下伏富钠质细碧角斑岩。硫化物-石英脉的H-O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深源流体,包裹体成分显示成矿流体属K^(+)-Ca^(2+)-Cl^(-)-SO_(4)^(2-)型。获得赋矿细碧角斑岩的锆石U-Pb年龄为857.2 Ma,推测成矿年龄与之相近,为新元古代中晚期。综上,认为山坪-东皇沟铅锌矿属“黑矿”VMS(Volcanic Massive Sulfide)型Zn-Pb-(Cu)矿床,形成于新元古代中晚期扬子北缘裂解背景下,山坪-东皇沟地区双峰式火山活动第一旋回晚期的海相火山热液成矿作用,含大量H_(2)S、CO_(2)、CH_(4)、Cl^(-)、SO_(4)^(2-)与Pb、Zn、Cu等物质的成矿流体,沿火山管道上涌与火山岩及部分海水发生混合形成含矿流体,在火山附近的低洼地段,沿爆发相细碧角斑岩与喷发相细碧质凝灰岩岩相界面附近富集沉淀成矿,形成似层状多金属块状Zn-Pb-(Cu)硫化物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模式 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铅锌矿 勉略宁地区 扬子北缘
下载PDF
陕南勉略宁地区铜厂闪长岩岩石地球化学及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 被引量:29
4
作者 叶霖 程增涛 +2 位作者 陆丽娜 高伟 潘自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866-2876,共11页
本文对位于陕南勉略宁地区铜厂铜矿区与铜成矿作用有关的闪长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讨论铜厂岩体的岩石成因、成岩物质来源及其地质意义和与铜厂铜矿床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铜厂闪长岩属于钙碱性-低钾... 本文对位于陕南勉略宁地区铜厂铜矿区与铜成矿作用有关的闪长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讨论铜厂岩体的岩石成因、成岩物质来源及其地质意义和与铜厂铜矿床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铜厂闪长岩属于钙碱性-低钾岩系列岩石,以富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贫高场强元素为特征,其稀土配分模式为具Eu负异常和Ce异常不明显的轻稀土富集型,与碧口群海相火山岩具有一定相似性和继承性。闪长岩主要来源于壳源或曾受到地壳物质的强烈混染,并没有经历过显著的结晶分异演化,且与铜成矿有密切的关系,为该区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之一。岩体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属于碰撞隆起-岛弧火山,成矿作用晚于岩体侵入。铜厂闪长岩的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为842±6.5Ma,早于秦岭造山带的主造山期。该区晋宁期俯冲-挤压造山作用,形成了碧口岩群岛弧火山岩系,铜厂闪长岩可能属于地层-碧口群细碧角斑岩末期火山侵入杂岩,由碧口群火山岩的局部熔融作用形成,其轻稀土的相对富集可能与岩体继承源岩的稀土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勉略宁地区 铜厂 闪长岩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SHRIMP U-PB定年
下载PDF
陕南铜厂铜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叶霖 杨玉龙 +1 位作者 高伟 刘铁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2-103,共12页
陕南铜厂铜矿床是'勉—略—宁'矿集区内最具代表性的铜矿床,通过黄铜矿等单矿物及矿区地质体的微量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对比研究发现:1)黄铜矿以富Ni、Zn和贫Co为特征,与晚元古代郭家沟组细碧岩类似,较闪长岩和钠长岩不同;矿床... 陕南铜厂铜矿床是'勉—略—宁'矿集区内最具代表性的铜矿床,通过黄铜矿等单矿物及矿区地质体的微量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对比研究发现:1)黄铜矿以富Ni、Zn和贫Co为特征,与晚元古代郭家沟组细碧岩类似,较闪长岩和钠长岩不同;矿床中存在轻稀土富集和稀土配分模式相对平坦两类黄铜矿,岩体内外接触带黄铁矿Co/Ni值差异表明其成矿物质具多源性;由矿区各地质体成矿元素背景可见,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应以细碧岩为主、闪长岩为辅。2)黄铜矿Eu负异常明显,其δEu值明显低于闪长岩和细碧岩,这与成矿过程中富挥发分流体所形成云英岩化、钠长石化造成的Eu亏损有关,且黄铜矿Y/Ho值与钠长岩较为相似,暗示铜矿化与钠质交代作用关系密切。3)黄铜矿Co、Ni含量一般大于黄铁矿几倍到几十倍,与矽卡岩、斑岩、火山-次火山热液及火山-喷气型铜矿中黄铜矿差异明显,而与铜镍硫化物型矿床中黄铜矿类似,这可能与成矿作用继承了富Ni源区有关。该矿床成矿模式为:海西期,伴随着勉略洋盆闭合俯冲-碰撞形成勉略宁地区韧-脆性逆冲推覆构造、走滑断层,在区域变质流体与天水混合形成富碱和CO2的混合热液作用下,使地层——细碧岩和部分闪长岩中Cu等成矿物质大量析出,形成低温、低盐度成矿热液,沿矿区发育EW向与NE向两组韧性走滑断裂充填沉淀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勉略宁地区 铜厂 铜矿床 微量元素 成矿物质来源 矿床成因
下载PDF
陕西勉略宁地区致矿地质异常场结构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守余 胡光道 周宗桂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72-475,共4页
陕西勉略宁“三角区”构造块体呈楔状夹持在秦岭微板块、扬子陆块和松潘甘孜褶皱带之间,目前已探明多种矿产,成矿作用经历了自新太古代以来不同构造体制下的多次构造、岩浆热事件和变质变形的复杂地质作用,使致矿地质异常切结构复杂... 陕西勉略宁“三角区”构造块体呈楔状夹持在秦岭微板块、扬子陆块和松潘甘孜褶皱带之间,目前已探明多种矿产,成矿作用经历了自新太古代以来不同构造体制下的多次构造、岩浆热事件和变质变形的复杂地质作用,使致矿地质异常切结构复杂化,最新解译的TM遥感线环构造相当发育,走向上可以划分为4组,不同分布和组合的线、环形构造对矿床(点)的分布具有明显不同的控制作用,航磁场呈两带三个方向展布,主要特征为正负异常相随,北陡南缓,铜、金矿床(点)大多分布于正负磁异常的梯度带上,在不同的构造-岩层组合部位,地球化学异常组合具有明显的区别,是寻找不同类型矿床的重要依据,利用致矿地层-构造-物理-化学场组合标志和已知含矿单元的矿床原建立找矿有利度预测模型,对本区进行了新一轮的找矿远景划分,优选找矿靶区10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矿地质异常 结构分析 找矿预测 多金属矿床
下载PDF
陕西省勉略宁矿集区铜厂铜-铁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栾燕 王瑞廷 +5 位作者 钱壮志 孙晓辉 郑崔勇 张天运 刘民武 丁坤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2-867,共16页
铜厂铜-铁矿床是勉略宁矿集区具有代表性的矿床之一,主要由上部的铜厂铜矿床和下部的杨家坝铁矿床(铜厂铁矿床)组成。根据磁铁矿和硫化物的相对含量,铜厂铜-铁矿床的矿石可分为磁铁矿矿石、含硫化物磁铁矿矿石和硫化物矿石三类。系统的... 铜厂铜-铁矿床是勉略宁矿集区具有代表性的矿床之一,主要由上部的铜厂铜矿床和下部的杨家坝铁矿床(铜厂铁矿床)组成。根据磁铁矿和硫化物的相对含量,铜厂铜-铁矿床的矿石可分为磁铁矿矿石、含硫化物磁铁矿矿石和硫化物矿石三类。系统的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表明,其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矿石结构包括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和包含结构,矿石构造包括块状、浸染状、脉状和条带状构造。铜厂铜-铁矿床的围岩蚀变种类较多,且具有一定的分带性,上部铜矿体围岩蚀变以硅化、碳酸盐化和黑云母化为主,以石英、方解石和黑云母为主的蚀变矿物组合显示钾化特征;下部铁矿体围岩蚀变有钠长石化、蛇纹石化、滑石化、透闪石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以钠长石、蛇纹石、滑石、透闪石、方解石、白云石、菱铁矿、绿泥石、黑云母和磷灰石等为主的蚀变矿物组合显示钠化特征。铜厂铜-铁矿床中磁铁矿的TiO_(2)含量小于1.72%,Al_(2)O_(3)含量小于1.81%,均显示热液磁铁矿的特征,结合铜矿石脉穿插铜厂闪长岩及二者突变接触的地质特征,说明铜厂铜-铁矿床的形成与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同时,铜厂铜-铁矿床形成于早古生代加里东期,勉略宁矿集区在该时期处于大陆裂谷的扩张环境中,与铁氧化物-铜-金(Iron Oxide-Copper-Gold,简称IOCG)矿床的形成环境类似。通过与典型IOCG矿床地质特征、矿化蚀变特征、矿物组合特征、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的系统对比,初步提出铜厂铜-铁矿床应属于IOCG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勉略宁 铜厂铜-铁矿床 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 岩相学 矿相学 矿床成因
下载PDF
陕西勉县王家沟金矿区物化探勘查技术应用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赛赛 魏刚锋 崔敏利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74-485,共12页
通过对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总结勉略宁三角区南部成矿带的找矿标志为:①地层为元古宇基底变质火山岩系及靠近该岩系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②呈NE—NNE向的断裂构造活动发育;③沿构造充填的中基性—基性岩脉发育区;④Au、Ag、Cu、Zn等为... 通过对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总结勉略宁三角区南部成矿带的找矿标志为:①地层为元古宇基底变质火山岩系及靠近该岩系的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②呈NE—NNE向的断裂构造活动发育;③沿构造充填的中基性—基性岩脉发育区;④Au、Ag、Cu、Zn等为代表的地球化学异常区。对研究区进行成矿条件分析,认为区内具有寻找与断裂构造有关金矿的有利条件。首先选用激电中梯法在矿区快速准确地圈定了Ⅰ、Ⅱ两个NE向平行排列的高极化率、中低电阻率异常带,然后垂直异常带布置了两条单极—偶极测深及土壤地球化学剖面,结合地质资料进行解译,预测这两个异常带是由两个隐伏的含矿断裂构造引起的。布置硐探工程进行验证,在Ⅰ号异常带下部发现一条含多金属硫化物的石英脉型金矿体,推测规模和强度均大于Ⅰ号的Ⅱ号异常带下部存在更大规模的金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勉略宁三角区 金矿 激电中间梯度法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隐伏断裂构造
下载PDF
从冕宁司法档案看清代四川土司的司法活动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晓蓓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52,共8页
一般认为土司司法活动在清雍正改土归流以后逐渐消亡,但从冕宁的司法档案来看,一直到清末,冕宁的土司还在流官的管理下,参与地方的司法活动。活动内容涉及组织土兵维护治安、参与审判与调解、协助缉拿逃犯,但土司的活动受到国家的监控,... 一般认为土司司法活动在清雍正改土归流以后逐渐消亡,但从冕宁的司法档案来看,一直到清末,冕宁的土司还在流官的管理下,参与地方的司法活动。活动内容涉及组织土兵维护治安、参与审判与调解、协助缉拿逃犯,但土司的活动受到国家的监控,这是清代少数民族混居地国家通过土司管理民族事务的最好体现,也是流官与土官管理、协助、配合共建社会秩序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冕宁 土司 司法档案 四川土司
下载PDF
陕西略阳高山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苏瑞侠 孙东怀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8-25,共8页
产于“勉略宁”三角成矿带的高山金矿床由 5个金矿体组成 ,该矿床的形成受区域构造活动所控制 ,其成矿作用可分为三个成矿期 :早期金的初始矿化、中期金的二次富集和晚期金的表生富集。中期成矿期为金的主要富集期 ,但晚期的表生氧化和... 产于“勉略宁”三角成矿带的高山金矿床由 5个金矿体组成 ,该矿床的形成受区域构造活动所控制 ,其成矿作用可分为三个成矿期 :早期金的初始矿化、中期金的二次富集和晚期金的表生富集。中期成矿期为金的主要富集期 ,但晚期的表生氧化和风化淋滤作用对金的再次富集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矿床流体包裹体以纯液态包裹体为主 ,成矿流体的温度介于 15 0℃~ 30 0℃之间。成矿流体很可能来源于中酸性钠长斑岩脉 ,但又不是典型的岩浆热液 ,具有多成因性。金的沉淀富集是在弱 -中等碱性热液、相对还原的环境中进行的。金矿的物质来源与矿区的超基性岩体、钠长斑岩脉、厚层状白云岩及各类碎屑沉积岩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流体 围岩蚀变 成矿作用 流体包裹体
下载PDF
勉略宁三角地区构造演化与金属矿产成矿特征 被引量:21
11
作者 任文清 周鼎武 刘方杰 《西北地质科学》 1999年第2期60-67,共8页
勉略宁三角地区经历了晚太古代—元古代基底的形成与演化以及震旦- 寒武系沉积盖层的形成与演化。古老基底拼合和勉略构造带从打开到闭合碰撞造山是三角地区两次重要的构造演化与成矿时期, 并形成了三角地区特殊的构造格架与不同的成... 勉略宁三角地区经历了晚太古代—元古代基底的形成与演化以及震旦- 寒武系沉积盖层的形成与演化。古老基底拼合和勉略构造带从打开到闭合碰撞造山是三角地区两次重要的构造演化与成矿时期, 并形成了三角地区特殊的构造格架与不同的成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勉略宁三角地区 构造演化 金属矿产 成矿特征
下载PDF
咸丰《冕宁县志》的资料来源、篇目特点及纳西族史料价值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心愚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58-163,共6页
咸丰《冕宁县志》的资料主要来自于几部较早的县志及采访调查,其篇目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点。在这部县志的记载中,有关清代冕宁莫梭人的历史资料尤为重要,不仅对纳西族史和纳西族与其他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且对藏彝走... 咸丰《冕宁县志》的资料主要来自于几部较早的县志及采访调查,其篇目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点。在这部县志的记载中,有关清代冕宁莫梭人的历史资料尤为重要,不仅对纳西族史和纳西族与其他民族关系史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而且对藏彝走廊南部边缘———川西南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迁徙和融合的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丰《冕宁县志》 方志研究 冕宁莫梭 纳西族史
下载PDF
眠安宁颗粒治疗失眠症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侯枭 冯霞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13-514,517,共3页
目的探讨眠安宁颗粒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49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眠安宁颗粒组(75例)和艾司唑仑组(74例)进行对照研究。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Asberg抗抑郁剂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眠安宁颗粒治疗失眠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49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眠安宁颗粒组(75例)和艾司唑仑组(74例)进行对照研究。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Asberg抗抑郁剂不良反应量表及临床观察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周艾司唑仑组优于眠安宁颗粒组,第2周两种药物疗效基本相当,眠安宁组PSQI总分及各成分分明显下降(P<0.05),PSQI总分的减分率为59.21%,接近睡眠质量良好的PSQI指标(≤4分)。第3周末停药实验,艾司唑仑组反跳性失眠、日间困倦、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眠安宁颗粒组。结论眠安宁颗粒对于失眠症有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无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睡和睡眠障碍 眠安宁颗粒 艾司唑仑
下载PDF
勉略宁地区区域地质背景、矿床类型及其成矿特点 被引量:12
14
作者 汪军谊 张复新 《西北地质科学》 1999年第2期68-75,共8页
以地质演化为基础,从沉积-构造-岩浆-变质-成矿作用角度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提出煎茶岭—七里店和黑木林—峡口驿两大构造岩浆带对勉略宁地区矿床起主控作用, 认为各类型矿床成矿作用与先存基底岩石有成生关系, 将矿床形成时代统... 以地质演化为基础,从沉积-构造-岩浆-变质-成矿作用角度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提出煎茶岭—七里店和黑木林—峡口驿两大构造岩浆带对勉略宁地区矿床起主控作用, 认为各类型矿床成矿作用与先存基底岩石有成生关系, 将矿床形成时代统一在秦岭陆-陆碰撞时限范围, 对该地区地质找矿工作及矿床理论研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质演化 矿床成因 成矿作用 勉略宁地区
下载PDF
陕西省勉略宁地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启 周静庭 王晖 《矿产与地质》 2006年第4期389-391,共3页
勉略宁“三角地区”铅-锌矿可分为晚古生代海底热水喷流沉积型及元古代岛弧火山喷流沉积型两种类型,前者产于勉略古缝合带中,与秦岭褶皱带断陷盆地内铅-锌矿有一定的可对比性;后者产于元古代火山基底内,成矿与火山机构关系密切。以成矿... 勉略宁“三角地区”铅-锌矿可分为晚古生代海底热水喷流沉积型及元古代岛弧火山喷流沉积型两种类型,前者产于勉略古缝合带中,与秦岭褶皱带断陷盆地内铅-锌矿有一定的可对比性;后者产于元古代火山基底内,成矿与火山机构关系密切。以成矿构造背景为依据,结合已知矿床的分布和主要成因类型,区内可划分为关地门-两河口、东沟坝-银硐山及刘家坪-孟家梁三个铅-锌多金属成矿带,指出了不同区带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 找矿方向 地质特征 勉略宁“三角地区” 陕西省
下载PDF
陕西煎茶岭镍矿床亲铜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6
作者 栾燕 王瑞廷 +2 位作者 白世恒 刘民武 焦建刚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2-1148,共17页
煎茶岭镍矿床是陕西省勉略宁矿集区最具代表性的矿床之一,其形成与热液蚀变密切相关,形成了滑镁岩型、蛇纹岩型、透闪岩型和菱镁岩型等4种镍矿石。对煎茶岭镍矿床矿石全岩主量、微量和亲铜元素开展系统研究,并结合自动矿物识别系统,查... 煎茶岭镍矿床是陕西省勉略宁矿集区最具代表性的矿床之一,其形成与热液蚀变密切相关,形成了滑镁岩型、蛇纹岩型、透闪岩型和菱镁岩型等4种镍矿石。对煎茶岭镍矿床矿石全岩主量、微量和亲铜元素开展系统研究,并结合自动矿物识别系统,查明煎茶岭镍矿床亲铜元素的分布特征和赋存状态,并进一步探讨矿床成因。结果表明:煎茶岭镍矿床中的Ni和Cu主要以镍黄铁矿和黄铜矿的形式存在,而Co主要以类质同象赋存于镍黄铁矿和磁黄铁矿等硫化物中;Ir和Ru主要赋存于镍黄铁矿中,Pt和Pd主要赋存于黄铜矿中;Rh与其他铂族元素(PGE)明显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母岩浆侵位前可能发生了含铑矿物的结晶分异。同时,较高的Cu/Pd值((2.82~10.9)×10^(4))也表明其母岩浆在深部经历了早期硫化物熔离作用,随之带走大量Cu、Ni、PGE等,这是煎茶岭镍矿床矿石铂族元素亏损的主要原因。综合分析推断,煎茶岭镍矿床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1)煎茶岭镍矿床母岩浆侵位到浅部岩浆房之后,发生硫化物二次熔离形成Co、Ni含量较低的贫硫化物矿石;(2)橄榄石等硅酸盐矿物和原生硫化物在热液蚀变过程中释放出Co、Ni、S等成矿元素,并随热液迁移到花岗斑岩外接触带发生再沉淀和富集,从而形成富钴镍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矿床 亲铜元素 元素分布 硫化物熔离 热液蚀变 矿床成因 勉略宁矿集区
下载PDF
对冕宁县发展优质双低油菜的思考
17
作者 戴红燕 杨智 华劲松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1-23,共3页
通过对冕宁县发展优质双低油菜的思考,提出该县发展优质双低油菜应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保持高起点发展,充分发挥“优质双低无公害”品牌优势,建立“企业+农技部门+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和适度发展油菜籽深加工的建议。
关键词 冕宁县 双低油菜 发展建议
下载PDF
陕西省金厂沟金矿床地质及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孝攀 王权锋 +2 位作者 陈聆 常鑫 李霖杰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5,共7页
金厂沟金矿是青木川-苍社金矿成矿带上最有价值的矿(床)点之一,该矿床赋存于青木川-关口垭韧性剪切带的碧口群二亚群三岩组第一岩性段(Pt2-3bk23-1),成矿地质条件好,找矿潜力巨大。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含矿岩系以及围岩的化学... 金厂沟金矿是青木川-苍社金矿成矿带上最有价值的矿(床)点之一,该矿床赋存于青木川-关口垭韧性剪切带的碧口群二亚群三岩组第一岩性段(Pt2-3bk23-1),成矿地质条件好,找矿潜力巨大。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含矿岩系以及围岩的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和硫同位素特征的系统分析,初步认为矿体受控于韧性剪切带并且矿化与磁铁石英岩化、黄铁矿化等围岩蚀变关系密切,载金矿物为黄铁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围岩,黄铁矿中的硫为水岩过程中流体对碧口群源岩的萃取,金元素的富集可能经过了多个阶段,成岩与成矿处于不同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学 金厂沟金矿 地球化学特征 勉-略-宁 韧性剪切带
下载PDF
苏醒灵4号对兔心血管与呼吸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安东 梁德勇 +5 位作者 闫章年 田慧英 吴永奎 李东郊 尚建勤 佘永茂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6-19,共4页
苏醒灵 4号是新型的动物麻醉拮抗剂。利用动脉插管技术探讨了该药对清醒兔和眠乃宁麻醉兔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 ,结果表明 ,苏醒灵 4号对清醒兔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无明显的影响 ,但能迅速拮抗眠乃宁对兔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 ,表... 苏醒灵 4号是新型的动物麻醉拮抗剂。利用动脉插管技术探讨了该药对清醒兔和眠乃宁麻醉兔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 ,结果表明 ,苏醒灵 4号对清醒兔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无明显的影响 ,但能迅速拮抗眠乃宁对兔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 ,表现为给药后 1 min HR、SP、DP、MAP和 RR明显回升 ,3min时 SP、DP、MAP和 RR值达正常水平 (P>0 .0 5) ,而 HR在 30 min时恢复至正常水平。眠乃宁对心电有明显的影响 ,Q- T、P- R和 QRS间隙延长 ,给予苏醒灵 4号后 1min时开始回升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 呼吸 苏醒灵4号 兽药 麻醉催醒剂
下载PDF
陕西宁强火峰垭金矿地质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20
作者 张孝攀 王权锋 +2 位作者 常鑫 邓伟 惠洁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6,共6页
火峰垭金矿位于苍社向斜之南东翼地段,托河-林家沟韧性剪切带之(金)铜成矿带东段,是区内最为重要的金矿点之一。通过对该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和硫同位素特征的分析,初步认为该矿床主要赋金层位为Pt2-3bk22... 火峰垭金矿位于苍社向斜之南东翼地段,托河-林家沟韧性剪切带之(金)铜成矿带东段,是区内最为重要的金矿点之一。通过对该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流体包裹体和硫同位素特征的分析,初步认为该矿床主要赋金层位为Pt2-3bk22-2b,划分为林家崖、太阳坡、瞎子湾三个矿段,共圈出金矿体13个,受托河-林家沟逆冲型韧性剪切带所控制,石英脉型是火峰垭金矿的重要金矿化类型,成矿流体为铕正异常的高温低盐度流体,且具有多阶段性,成矿物质来源可能为花岗斑岩与地层的混合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峰垭金矿 地球化学特征 石英脉型 勉略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