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moting the Empower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Ensure Food Safety Production:A Case Study of Huizhou City
1
作者 Liqing WANG Cijizhuoma Zhenchang LI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3年第1期8-9,12,共3页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in Huizhou City was analyzed firstly,and the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f grain safety production were pointed out,such as increases in the pressure to ensure grai...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rain production in Huizhou City was analyzed firstly,and the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f grain safety production were pointed out,such as increases in the pressure to ensure grain safety production and the difficulty of stable development of grain production.Finally,several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grain production were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od security Huizhou c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ain production capacity
下载PDF
Interpretation of Low-carbon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A Case Study of Gaochun Zi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 Community
2
作者 OU Lei JIAO Ziyu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4年第1期45-50,共6页
It is an important and unique approach of achieving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to save and use energy intensively, reduce carbon emission, and take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road. Taking Gaochun Zijin Science and ... It is an important and unique approach of achieving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to save and use energy intensively, reduce carbon emission, and take the low-carbon development road. Taking Gaochun Zi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 Community for example, this paper introduced planning measures for building a low-carbon city, including building a green network, compound utilization of urban spaces, establishing green transportation, using renewable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green architectur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es on the low-carbon urban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pecial Community Low-carbon city Renewable energy Green building
下载PDF
石家庄市县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关系时空演变 被引量:1
3
作者 冯晓淼 贺军亮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3-75,共13页
选取石家庄市13个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区域,构建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计算评价指数,测算两者的耦合协调度,使用ArcGIS绘制空间分布图,深入剖析科技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 选取石家庄市13个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区域,构建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计算评价指数,测算两者的耦合协调度,使用ArcGIS绘制空间分布图,深入剖析科技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全市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呈现较强的正相关性,且都在2010—2017年间提升速度较快,而在2019年之后提升速度呈减慢的趋势。2010—2021年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均高于科技创新能力指数,但后者提升速度高于前者,表明石家庄市各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但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势头较好。2010年以来,全市县域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但耦合协调度与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相似,即2018年之前的提升速度要快于2018年之后。2021年,全市县域耦合协调度等级为“勉强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水平较低,有待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家庄市 县域 科技创新 经济发展 耦合协调关系
下载PDF
新城市科学:技术、计算、变革与应用
4
作者 龙瀛 赵慧敏 张业成 《城市规划》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5,共12页
技术发展推动了城市科学的进步。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推动城市科学进入新城市科学阶段。本文归纳总结了新城市科学的发展脉络,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拓展,并将以城市作为实验室的新城市科学归纳为以下3个维度:(1)新的城市科学方面,海量、高... 技术发展推动了城市科学的进步。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推动城市科学进入新城市科学阶段。本文归纳总结了新城市科学的发展脉络,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拓展,并将以城市作为实验室的新城市科学归纳为以下3个维度:(1)新的城市科学方面,海量、高密、高频的新数据,主动城市感知等新技术及人工智能等新方法的发展促进了研究范式的转变;(2)新城市的科学方面,技术带来了城市本体,即个体日常活动、社会组织和城市空间的变革,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试图刻画这些变革的时空规律;(3)未来城市方面,新技术的发展将驱动未来城市的变革,城市科学家开始对未来城市空间原型进行推演并对其创造方式进行创新。城市科学工作者应抓住时代机遇,共同推进新城市科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市科学 第四次工业革命 颠覆性技术 城市规划 未来城市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与科教融汇问题研究
5
作者 南海 刘烁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国家战略行动。科技创新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科技创新指数在各系统中已位居第二。在现阶段该经济圈建设中科技创新以及作为科技创新重要内容的科教融汇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主要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国家战略行动。科技创新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科技创新指数在各系统中已位居第二。在现阶段该经济圈建设中科技创新以及作为科技创新重要内容的科教融汇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发展合力与科教融汇产出不足、战略科技人才队伍整体不强、科教融汇效果不明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议大学城与科学城“联动”以建设培育成渝科技教育生态圈,促使“塔尖”“塔基”人才同频共振以建设培育成渝科技人才生态圈,助推企业主体、政校两翼协同驱动以建设培育成渝科技产业生态圈,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职业院校全面深度介入科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科技创新 科教融汇 高等职业院校
下载PDF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新思路
6
作者 张仁开 《中国名城》 2024年第6期3-8,共6页
科技创新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上海深入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提升科创中心策源功能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研究表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利于上海科创中心更好地汇聚配置高端优质... 科技创新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上海深入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加快提升科创中心策源功能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研究表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利于上海科创中心更好地汇聚配置高端优质要素、化解科技重大风险挑战、加快提升科创策源功能,进而促进创新价值实现。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上海科创中心发展也面临一些瓶颈制约,主要表现为缺乏引领卓越创新的领军企业、企业创新能力亟须提升,缺乏支撑全面创新的制度供给、创新体制机制亟须完善,缺乏包容草根创新的社会环境、创新文化氛围亟须营造。进一步加强科创中心建设要有全新的思路,应牢牢把握“强基、健体、提质、增效”4个关键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 科创中心 科技创新 上海
下载PDF
深入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路径研究
7
作者 耿静波 《科教文汇》 2024年第14期2-5,共4页
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天津市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承载的时代重任。提出天津市深入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的路径:发挥高教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科教融汇及产教融合... 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天津市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承载的时代重任。提出天津市深入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的路径:发挥高教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科教融汇及产教融合;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视交叉学科发展,赋能复合型创新人才培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教融汇 产教融合 科教兴市 人才强市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城市近郊型科创城创新空间组织模式与实践 被引量:3
8
作者 廖春玲 张玉莹 高翔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在解析城市近郊型科创城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城市近郊型科创城的创新空间组织模式,以湖北省荆门市荆楚科创城为例,结合基地生态价值,让科技创新与自然嵌合生长,延续山水基因,链接产业生长路径,制定与生态环境、创新产业发展脉络相匹... 在解析城市近郊型科创城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城市近郊型科创城的创新空间组织模式,以湖北省荆门市荆楚科创城为例,结合基地生态价值,让科技创新与自然嵌合生长,延续山水基因,链接产业生长路径,制定与生态环境、创新产业发展脉络相匹配的空间策略,构建“创新源—公共创新资源骨架—创新单元”的创新空间布局模型,归纳创新单元的空间组织模式,探索城市近郊型科创城有机生长的空间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近郊 科创城 创新空间 有机生长
下载PDF
衡阳市科技创新与油茶产业发展的耦合机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捷 孟亚萍 +1 位作者 资雅莹 李维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88-96,共9页
科技创新与油茶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研究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制约机制,对于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科技创新与油茶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为优化油茶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的投入力度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 科技创新与油茶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研究两者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制约机制,对于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科技创新与油茶产业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为优化油茶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的投入力度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构建了衡阳市科技创新系统与油茶产业发展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以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为基础,引入熵权-耦合模型,定量分析科技创新与油茶产业发展的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程度及同步性等级。结果表明:2012—2021年衡阳市科技创新系统与油茶产业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经历了萌芽、磨合、稳定3个阶段。耦合度从0.1410上升到0.6548,耦合协调度从0.0908上升至0.7564,由极度失调发展到中级协调;虽未达到优质协调等级,但整体呈上升趋势。同步性等级从油茶产业严重滞后型发展成基本同步型。衡阳市科技创新与油茶产业发展协调程度逐步提高,关联程度逐步加深,处于良性耦合状态,并有向协调和优质方向发展的态势。油茶产业作为衡阳市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持续向好。科技创新作为油茶产业发展的驱动因素,是油茶产业发展的前置动力和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市 油茶 科技创新 产业发展 耦合度
下载PDF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产城融合国际范式及对东南科学城的启示
10
作者 杨斌 黄启才 魏国江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5-95,共11页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福建省科技创新提出新要求,传统“重产轻城”、“产城分离”模式不可持续,需要构建产城融合发展的东南科学城新模式。通过比较国际典型科技园在不同资源禀赋、差异化的创新生态、传统与去中介化模式条件下的不同...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对福建省科技创新提出新要求,传统“重产轻城”、“产城分离”模式不可持续,需要构建产城融合发展的东南科学城新模式。通过比较国际典型科技园在不同资源禀赋、差异化的创新生态、传统与去中介化模式条件下的不同发展历程,总结产城融合经验,提出福建省推动东南科学城建设的启示和建议。福建省推动东南科学城融合发展应强化平台建设、优化政策供给、推进区域协同创新,以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东南科学城 产城融合 科技创新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的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与分析
11
作者 成鹏飞 刘敏 《新余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9-49,共11页
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是大学科技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梳理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的内在关系基础上,从成果转化环境、成果转化过程、成果转化效益以及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能力四个维度构建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 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是大学科技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梳理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的内在关系基础上,从成果转化环境、成果转化过程、成果转化效益以及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能力四个维度构建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法对2011—2021年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成果转化环境向好、成果转化效益增加是成果转化绩效逐年提升的主要原因,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成果转化绩效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提升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城 协同创新 成果转化 绩效评价 熵权-TOPSIS法
下载PDF
创新型城市构建全球知识管道的实践与思考——以南京市海外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12
作者 王亮 项欢欢 胡晓辉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82,共5页
随着全球创新网络的浮现,创新研发活动日渐统合。作为网络组织中创新资本最为集聚的地方,节点城市成为全球创新网络构建的主要支撑载体,创新型城市应如何探索出一条能够集聚创新资源、参与国际创新活动、深度融入全球创新链的有效路径,... 随着全球创新网络的浮现,创新研发活动日渐统合。作为网络组织中创新资本最为集聚的地方,节点城市成为全球创新网络构建的主要支撑载体,创新型城市应如何探索出一条能够集聚创新资源、参与国际创新活动、深度融入全球创新链的有效路径,显得至关重要也迫在眉睫。文章以南京市海外协同创新中心为例,基于全球管道一本地蜂鸣理论,通过梳理南京市海外协同创新中心的现状和挑战,探索南京市海外协同创新中心的建立及其运作方式对于构建以地方为中心、由点及面的全球知识管道的价值体现。通过国内外两端的实体机构协同,搭建“哑铃式”资源平台,打造“多中心一基地”的模式,可实现全球创新网络中创新资源的“全球管道”和“本地蜂鸣”的最佳汇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国际科技合作 全球管道 本地蜂鸣 科技创新中心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滨州市农业科技研究热点分析
13
作者 王新亮 王健 +2 位作者 刘惊雷 贾晶晶 唐立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196-201,共6页
为了解滨州市近10年农业科技相关研究热点,对2013—202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1 920篇滨州市农业科技相关中文文献的研究机构、作者、关键词等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以来,滨州市农业科技相关文献的年度发文量在150~300篇。滨... 为了解滨州市近10年农业科技相关研究热点,对2013—202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1 920篇滨州市农业科技相关中文文献的研究机构、作者、关键词等信息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以来,滨州市农业科技相关文献的年度发文量在150~300篇。滨州市农业科技相关文献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的数量为473篇,发表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的文献数量为203篇,分别占总数的24.64%和10.57%。从事滨州市农业科技相关研究的科研机构之间形成了以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滨州学院、滨州职业学院和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主要中心的复杂的交流合作网络,主要围绕农作物耐盐品种选育和种植技术、动物流行病、病虫害防治、土壤盐碱化改良与利用等方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 农业科技 研究热点 滨州市
下载PDF
高层次青年海归科技人才发展状况及政策优化研究——以上海为例
14
作者 薛琪薪 《上海城市管理》 2024年第4期11-20,共10页
在全球科创中心城市建设背景下,高层次青年海归科技人才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基于2022年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专项调研和访谈数据,筛选其中的高层次海归科技人才并对他们的价值观念、事业发展、生活适应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调研发现,... 在全球科创中心城市建设背景下,高层次青年海归科技人才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基于2022年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专项调研和访谈数据,筛选其中的高层次海归科技人才并对他们的价值观念、事业发展、生活适应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调研发现,高层次青年海归科技人才在价值观念上积极向上,在事业发展上信心充足,在生活适应上融入城市,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绩;但在科研资助、平台支持、科技攻关等人才政策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在人才激励、人才评价、学习交流等工作机制方面仍需完善,在工作生活平衡、家庭住房、子女教育等人才服务方面还需提升。最后据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科创中心城市 高层次人才 海归科技人才 发展状况 人才政策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TOPSIS模型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评价研究——以大学科技城为例
15
作者 成鹏飞 裘国珍 李松亮 《科技管理学报》 2024年第1期40-48,共9页
大学科技城是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学评价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的转化绩效,本文从研发能力、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维度选取指标,构建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 大学科技城是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学评价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的转化绩效,本文从研发能力、资金支持、政策支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维度选取指标,构建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基于TOPSIS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评价模型。应用所构建的评价模型对长沙岳麓山、武汉东湖等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整体呈逐年上升态势,影响其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的因素众多,且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其中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新产品销售收入和R&D人员全时当量等指标对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影响较大。同时,因政策与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大学科技城成果转化绩效也有较大差异,长沙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低于武汉东湖,略高于沈阳。最后,根据与武汉东湖和沈阳的对比分析为提升长沙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的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城 TOPSIS 灰色关联度 成果转化 绩效评价
下载PDF
创新城区视角下大城市老城区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培阳 周江怡 吴佩瑶 《中国名城》 2024年第3期25-30,共6页
当前中国大城市老城区工业遗存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传承工业遗产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如何充分挖掘旧工业用地和老旧厂房的潜在价值,以匹配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功能,促进其优化再利用成为当前大城市更新领域的重要议题。创... 当前中国大城市老城区工业遗存是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传承工业遗产文化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如何充分挖掘旧工业用地和老旧厂房的潜在价值,以匹配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功能,促进其优化再利用成为当前大城市更新领域的重要议题。创新城区契合了大城市“创新驱动”与“老城复兴”两大重要发展背景,是由创新科技产业和经济活动向中心城区重构集聚而形成的新空间模式。苏州西环路科创带是姑苏区实施做大做强科创产业战略、创新都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国内大城市老城区探索创新城区发展的重要模式。研究以苏州西环路科创带为例,探索大城市老城区工业遗存更新和创新科技产业升级双驱的实践模式,总结提炼中国大城市老城区基于创新城区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城区 工业遗存 更新策略 大城市老城区 苏州西环路科创带
下载PDF
构建全球认知:香港“科技安全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策略研究
17
作者 唐嘉仪 王童辰 《港澳研究》 2024年第2期61-72,95,共13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对城市的全球竞争力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研究聚焦于香港地区,探讨如何充分发挥香港地区在科技安全领域的优势,构建和传播其作为“全球科技安全城市”的国际形象。香港“全球安全城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城市形象的国际传播对城市的全球竞争力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研究聚焦于香港地区,探讨如何充分发挥香港地区在科技安全领域的优势,构建和传播其作为“全球科技安全城市”的国际形象。香港“全球安全城市”形象主要涵盖了个人安全、治安安全、健康安全和数字安全等四个维度,在分析香港“全球安全城市”形象国际传播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科技安全”作为优化香港“全球安全城市”国际形象的抓手,增加香港地区城市形象在国际传播的“利好”因素。在具体的国际传播工作策略中,研究从话语、产品、渠道、产业四个层面,分别提出构建和传播香港“全球科技安全城市”形象的思路,旨在为香港地区在科技安全领域的城市形象国际传播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地区 科技安全 国际传播 城市形象 城市传播
下载PDF
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融通发展模式
18
作者 张涵 杨辉 李宏 《科技智囊》 2024年第4期1-8,共8页
[研究目的]科学城已经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融合发展为区域创新发展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抓手和载体。研究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融通模式,剖析其协同机制和演进过程,是促进科学城高... [研究目的]科学城已经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融合发展为区域创新发展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抓手和载体。研究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融通模式,剖析其协同机制和演进过程,是促进科学城高质量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具有实践意义。[研究方法]基于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方法,系统梳理国内外典型科学城案例,分析科学城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特征,以及其在各阶段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各类主体的合作形式,总结提出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融通模式的基本框架。[研究结论]科学城发展的过程经历成长与发展期、成熟期等主要阶段,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此过程中承担了集聚创新要素以及融通科创生态的作用。各类创新主体在融通发展模式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定位,科学城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融通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建议通过分类布局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生态、建立协同治理体系等措施实现融通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城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创新 融通发展模式 协同机制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衡阳市科技创新与油茶产业发展研究
19
作者 肖芳曦 孟亚萍 +2 位作者 朱捷 李艳 李维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39-46,共8页
以衡阳市为研究背景,在科技创新与油茶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灰色关联模型测算耦合协调度D值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对优化油茶产业结构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将耦合协调度D值作为母序列,将两... 以衡阳市为研究背景,在科技创新与油茶产业发展耦合协调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灰色关联模型测算耦合协调度D值影响因素的关联程度,对优化油茶产业结构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将耦合协调度D值作为母序列,将两个系统耦合发展一、二级指标D值作为特征序列的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与各因素间的灰色关联度和优劣次序。研究结果表明:2012—2021年,一、二级影响因素指标灰色关联度普遍处于0.6以上,与系统耦合有较强的关联程度。7个一级影响因素整体灰色关联度大于0.5,平均灰色关联度达0.735;根据灰色关联度,可将一级影响因素划分为3个等级,其中产业文化、产业规模是驱动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产业效益和产业发展是制约因素。25个二级影响因素平均灰色关联度为0.779;根据灰色关联度,可将二级影响因素划分为2个等级,其中茶油总产量和R&D活动经费支出灰色关联度最高,是油茶产业发展的最主要驱动影响因素;油茶企业注册资本年均增速、新产品销售收入、油茶企业数量年均增速和茶油总产值灰色关联度最弱、影响力最小,是制约两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阳市 科技创新 油茶产业发展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基于“124”思想与产教科城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改革
20
作者 王忠文 郭倩 《汽车实用技术》 2024年第6期188-193,共6页
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城市集群化经济腾飞对全能型产业人才的要求愈加严格,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十分迫切。在产教融合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的背景下,探索124(一中心、两主体、四融合)的产教科城深度融合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学生... 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城市集群化经济腾飞对全能型产业人才的要求愈加严格,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十分迫切。在产教融合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的背景下,探索124(一中心、两主体、四融合)的产教科城深度融合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和企业为实施主体,以“产业+教育+科技+城市集群”四维一体相融合,以智慧汽车产教融合为案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了产教融合的创新机制、科教融通的实施方案、湾区融汇的合作方式、校企共建的运维模式。通过人工智能(AI)助力,数字赋能,全面提升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科城 深度融合 AI助力 数字赋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