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Comparison and Trend analysis of Southeast Guizhou's Experimental Area of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National Eco-efficiency
1
作者 YANG Ting-feng ,ZHAO Yong-xu,XU Xiao-chao Kaili University,Kaili 560000,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2年第5期76-78,共3页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eco-efficiency in Southeast Guizhou's experimental area of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we conduct dynamic comparison research of its eco-efficiency and the ...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eco-efficiency in Southeast Guizhou's experimental area of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we conduct dynamic comparison research of its eco-efficiency and the national eco-efficiency,using single ratio method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to grasp the gap between its eco-efficiency and the national eco-efficiency,so that we can take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eco-efficien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period 1978-2010,the eco-efficiency in Southeast Guizhou's experimental area of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was always lower than the national eco-efficiency; the long-time average annual value of its eco-efficiency was less than one half of that of the national eco-efficiency,with the absolute gap of 1 630. 095 yuan /hm 2 ,and the gap tended to widen year by year in the period 1978-2002 ( the gap increased from 276. 551 yuan /hm 2 in 1978 to peak of 3 227. 713 yuan /hm 2 in 2002,with an average annual increase of 118. 047 yuan /hm 2 ,and especially after 1992,the gap was particularly evident,with an average annual increase of 194.771 yuan/hm 2 ) ,but from 2003,the gap between the two tended to decrease. Based on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grey system,in the period 2011-2025,the gap between the eco-efficiency in Southeast Guizhou's experimental area of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national eco-efficiency will gradually narrow,and from 2019, the eco-efficiency in Southeast Guizhou's experimental area of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will be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eco-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Single ratio method
下载PDF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响应和环境秩序
2
作者 陈子华 李嘉欣 王振波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2-512,共11页
以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运用地理学相关空间分析方法以及线性扩散接连分析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生态要素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有:①黔东南非遗分布具亲山性、亲水性特点,3个区域的文化-生态要素各有不同;②非遗的环境依赖... 以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运用地理学相关空间分析方法以及线性扩散接连分析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生态要素进行分析。主要结论有:①黔东南非遗分布具亲山性、亲水性特点,3个区域的文化-生态要素各有不同;②非遗的环境依赖程度因文化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其中制作、营造、医药、生产以及饮食酿制类非遗的生态依赖最明显;③非遗具有一定的生态脆弱性,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侵蚀、水质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会影响到文化保护与传承;④非遗一方面依赖生态,一方面也因生态作用而扮演了建构、维系地方环境秩序的角色,直接表现为非遗推动跨县、跨海拔、跨地形地貌的生产分工与合作,在促进民族交流中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山地民族 生态响应 环境秩序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湘黔交界区苗族传统民居平面类型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3
作者 陈洪梅 肖大威 +1 位作者 卓晓岚 李婧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9期102-109,共8页
文章以湘黔交界区内苗族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性调查和实地测绘,以堂屋空间形态及堂室组合关系为依据进行平面类型划分,揭示苗族传统民居对地域自然与人文环境的适应性表达。进一步分析了苗族传统民居的接地方式、祭祀空间、火... 文章以湘黔交界区内苗族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性调查和实地测绘,以堂屋空间形态及堂室组合关系为依据进行平面类型划分,揭示苗族传统民居对地域自然与人文环境的适应性表达。进一步分析了苗族传统民居的接地方式、祭祀空间、火塘间等造成民居平面类型差异的因子特征及作用机制,以期维持民族建筑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为乡村新民居的建设集聚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 平面类型 影响因子 苗族 湘黔交界区
下载PDF
贵州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综述
4
作者 陆璐 王桂如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4年第4期12-14,共3页
文章立足以研究专著为主体的综合性研究和以论文资料为主体的分类研究,总结归纳贵州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现状,提出需进一步挖掘建筑实体特征,尝试运用数据手段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对建筑普遍模式进行规律性归纳,从而明确研究的进... 文章立足以研究专著为主体的综合性研究和以论文资料为主体的分类研究,总结归纳贵州黔东南苗族传统民居建筑研究现状,提出需进一步挖掘建筑实体特征,尝试运用数据手段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对建筑普遍模式进行规律性归纳,从而明确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民居建筑 综述 黔东南 苗族
下载PDF
民国时期黔东南民族地区的国家治理与地方回应——以黔东事变为中心
5
作者 孙腾蛟 马廷中 《文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4-71,共8页
“黔东事变”是抗战时期发生在湘黔边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一场大规模民变,震惊整个大后方。国家行政力量早期的暴力进入以及苗疆、汉地客观存在的异质性使得这一地区在“国家化”进程中苗汉、官民冲突不断。国民政府以“国族主义”为... “黔东事变”是抗战时期发生在湘黔边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一场大规模民变,震惊整个大后方。国家行政力量早期的暴力进入以及苗疆、汉地客观存在的异质性使得这一地区在“国家化”进程中苗汉、官民冲突不断。国民政府以“国族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接续整合,超越了前清却无法超越时代,并在“抗战建国”目标下出现利益分化和冲突。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并不是总与国家认同保持一致的,甚至还会出现相互抵牾的状况,总结吸收国民政府在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治理上的经验教训,有利于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黔东事变 黔东南 民族地区 国家治理
下载PDF
湘西与黔东南苗族传统聚落形态对比研究——以凤凰县与雷山县为例
6
作者 杨光磊 李哲 +1 位作者 彭彬 刘哲政 《华中建筑》 2024年第2期123-128,共6页
以湘西凤凰县和黔东南雷山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从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角度出发,对湘西与黔东南苗族传统聚落的形态特征进行对比研究,主要涉及分布和布局两个方面。在分布上,以时空演变为视角,在对比湘西与黔东南苗族聚落不同... 以湘西凤凰县和黔东南雷山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从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角度出发,对湘西与黔东南苗族传统聚落的形态特征进行对比研究,主要涉及分布和布局两个方面。在分布上,以时空演变为视角,在对比湘西与黔东南苗族聚落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基础上,通过ArcGIS对空间数据的分析,对比两者聚落点在地势和整体形态上的演变。在布局上,基于聚落与环境的关系对比两者边界与形状特征,并进而分析聚落内部布局的构成要素、空间结构与建筑密度的异同。最后分析形成以上特征的原因,总结出民族源流、社会变迁、地理环境、外界防御、自然信仰五点影响因素。对比研究旨在提升两者文化标识性,进而为保护两地苗族聚落“文化基因”,避免同质化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 黔东南 传统聚落 分布与布局 对比
下载PDF
黔东南苗族叠绣的艺术研究及现代衍生应用设计
7
作者 吕行佳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5期160-162,共3页
通过对黔东南苗族叠绣的艺术研究,探讨其在现代衍生与设计领域的应用。首先,介绍黔东南苗族叠绣的艺术特征,分析其在传统工艺中的重要地位。然后,探讨黔东南苗族叠绣在现代衍生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和创新,着重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 通过对黔东南苗族叠绣的艺术研究,探讨其在现代衍生与设计领域的应用。首先,介绍黔东南苗族叠绣的艺术特征,分析其在传统工艺中的重要地位。然后,探讨黔东南苗族叠绣在现代衍生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和创新,着重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接着通过分析,展示黔东南苗族叠绣在现代产品设计、室内装饰等领域的应用方向,并评估其对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苗族 苗族叠绣 艺术研究 现代衍生
下载PDF
黔东南苗族服饰文化传承与发展新路径探究
8
作者 轩雪雪 《西部皮革》 2024年第9期141-143,共3页
苗族服饰是苗族人民文化与生活积淀的产物,承载了丰富的宗教、婚嫁、节庆等方面的文化内涵,也是苗族人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文章针对当前苗族服饰文化逐渐被边缘化、被遗忘甚至消失的风险,以黔东南苗族服饰为例,为传承和发扬... 苗族服饰是苗族人民文化与生活积淀的产物,承载了丰富的宗教、婚嫁、节庆等方面的文化内涵,也是苗族人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文章针对当前苗族服饰文化逐渐被边缘化、被遗忘甚至消失的风险,以黔东南苗族服饰为例,为传承和发扬苗族服饰文化提出了新的传播途径和保护手段,旨在保持苗族服饰特色的同时,实现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苗族 服饰文化 传承与发展
下载PDF
贵州省台江县苗族破线绣文化探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春娥 杨坚 曾磊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0-76,共7页
贵州黔东南台江县苗族破线绣工艺,以绣工精致、画面细腻而著称,是众多苗绣中最为精美的独特绣种之一。然而,破线绣因为与平绣具有部分相似之处,常被人误解为平绣,并缺乏应有的研究。文章通过对黔东南台江县破线绣艺术的实地调研,从破线... 贵州黔东南台江县苗族破线绣工艺,以绣工精致、画面细腻而著称,是众多苗绣中最为精美的独特绣种之一。然而,破线绣因为与平绣具有部分相似之处,常被人误解为平绣,并缺乏应有的研究。文章通过对黔东南台江县破线绣艺术的实地调研,从破线绣与平绣的区别及特征入手,着重对绣面特征、构图布局、色彩搭配等艺术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并通过独具特色的图案解析了破线绣在艺术审美、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在意涵,以此展现这一独特的苗族工艺所反映出的民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苗族破线绣 平绣 构图布局 艺术特征 文化意蕴
下载PDF
贵州东南部含金刚石钾镁煌斑岩找矿远景区预测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亮 陶平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75-783,共9页
钾镁煌斑岩是金刚石的成矿母岩、组成岩筒的基本物质。基于区内区域重磁异常分布特征,以北部镇远马坪及周边县域(施秉、三穗、雷山、剑河、麻江)出露的钾镁煌斑岩和南部从江一带镶嵌的基性-超基性岩为线索及岩体露头上的重磁场异常特征... 钾镁煌斑岩是金刚石的成矿母岩、组成岩筒的基本物质。基于区内区域重磁异常分布特征,以北部镇远马坪及周边县域(施秉、三穗、雷山、剑河、麻江)出露的钾镁煌斑岩和南部从江一带镶嵌的基性-超基性岩为线索及岩体露头上的重磁场异常特征响应值为标尺,与地表出现的金刚石原生矿、砂矿、指示矿物、重砂异常分布为依据,圈定了数个基性-超基性岩体(带),结合物探资料推断的岩浆岩带、火山机构、板块结合带、深大断裂带以及地质矿产资料,共划分了6个金刚石找矿远景区。预测在台江-剑河-锦屏-黎平一线,出现的1处大型重磁(航磁环状异常)正异常分布区为区内金刚石找矿的重要靶区和找到具有工业价值金刚石原生矿的重点突破口,这里(G3异常区)极有可能是破解贵州原生金刚石找矿瓶颈的福地,是揭示金刚石矿床赋矿岩筒神秘面纱的有利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钾镁煌斑岩 重磁异常 岩筒 找矿远景区 贵州东南部
下载PDF
黔东南苗族、侗族传统体育习惯法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礼国 徐烨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4-140,共7页
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由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黔东南苗族、侗族传统体育规则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可以视同为习惯法。苗族、侗族传统体育习惯法带有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农耕崇拜等意... 习惯法是独立于国家制定法之外,由某种社会权威和社会组织制定的,具有一定强制性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黔东南苗族、侗族传统体育规则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可以视同为习惯法。苗族、侗族传统体育习惯法带有祖先崇拜、生殖崇拜、农耕崇拜等意识;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受到习惯法的保护;体育活动中恪守禁忌,活动时间因应时节,参加者受资格限制,活动过程遵从秩序,民间自治组织和村寨头人具有组织权责,获胜者享有特殊权利,体育传承遵循成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苗族 侗族 习惯法
下载PDF
民族县域旅游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及实证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6个民族县域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瑞 殷红梅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9-104,共6页
联系民族县域旅游发展实际,建立了民族县域旅游发展资源-经济-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共由1个目标层、3个维度层、15项Ⅰ级指标和65项Ⅱ级显性指标组成,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同层级指标权重和评价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在此... 联系民族县域旅游发展实际,建立了民族县域旅游发展资源-经济-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共由1个目标层、3个维度层、15项Ⅰ级指标和65项Ⅱ级显性指标组成,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体系中不同层级指标权重和评价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下Factor模块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6个民族县域为典型实证对象,对评价体系进行了定量检验。结果表明:在资源维、经济维、环境维和3维度综合评价中黔东南州民族县域旅游发展与各自旅游资源空间禀赋、旅游经济发展、旅游环境发展、旅游综合发展的实际状况均相符,证明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可信度、较强的普适性和推广性,评价方法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县域 旅游发展 评价体系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下载PDF
黔东南苗族挑花图案研究及设计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圣婷 李克瑜 刘卫 《设计》 2017年第11期75-77,共3页
挑花绣是我国传统的民族民间工艺,黔东南苗族挑花是传承和发展苗族文化以及艺术的代表之一。本文结合黔东南苗族服装挑花文化背景以及当下挑花现状,重点论述挑花在黔东南苗族服装中挑花图案造型等审美特点以及在创新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 挑花图案 黔东南 苗族
下载PDF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黔东南州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龚进宏 熊康宁 +1 位作者 李馨 隋喆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14-17,共4页
为了成功建立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实验区,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探讨了黔东南州的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补偿相关内容。得出结论: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生态补偿包括抑制破坏环境的行为而进行的惩罚、激励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而进行补偿两个方面,... 为了成功建立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实验区,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探讨了黔东南州的主体功能区划和生态补偿相关内容。得出结论: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生态补偿包括抑制破坏环境的行为而进行的惩罚、激励生态环境保护行为而进行补偿两个方面,达到合理利用资源环境的目的;首次以权利义务对等性理论为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分析不同主体功能区的权利与义务,优化、重点开发区域,补偿限制、禁止开发区域;以行政单元为基础,结合一系列评价因子与判别评价法、指数评价法,黔东南州主体功能区分为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三种类型功能区,通过区域内部补偿和市场补偿的方式,实现重点开发区域对限制、禁止开发区域进行生态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主体功能区划 黔东南州
下载PDF
贵州黔东南苗族堆绣艺术探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高燕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6-51,共6页
贵州黔东南苗族堆绣工艺,以图案复杂、工艺精密而著称,具有艺术和文化双重属性。然而,堆绣较之其他苗绣工艺受关注度不够,缺乏应有的研究与保护。文章通过对清水江一带堆绣艺术的实地调研,从堆绣服饰的起源与风格特征入手,着重对图案纹... 贵州黔东南苗族堆绣工艺,以图案复杂、工艺精密而著称,具有艺术和文化双重属性。然而,堆绣较之其他苗绣工艺受关注度不够,缺乏应有的研究与保护。文章通过对清水江一带堆绣艺术的实地调研,从堆绣服饰的起源与风格特征入手,着重对图案纹样类型、结构特征、排列方式及色彩搭配等艺术特征进行归纳和分析,并解析了堆绣历史、文化、信仰等方面的文化意蕴,以期较为完整地呈现堆绣这一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艺术面貌和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苗族堆绣工艺 艺术特征 文化意蕴
下载PDF
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中生态旅游开发的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熊春梅 杨立中 梅昌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7811-7813,7945,共4页
结合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旅游,提出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阐述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针对西部地区的特点,对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提出在进行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开... 结合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旅游,提出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阐述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针对西部地区的特点,对绿色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的关系进行分析。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提出在进行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同时进行绿色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绿色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下载PDF
贵州黔东南地区蕨类植物区系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开岑 苟光前 +1 位作者 魏奇 何林健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32,共5页
为了解黔东南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特点,采用野外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的蕨类植物进行调查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蕨类植物物种丰富,有48科110属390种、2亚种、17变种和2变型。2)优势科、属表现明显,优势科有鳞毛蕨... 为了解黔东南地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特点,采用野外调查与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的蕨类植物进行调查和区系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蕨类植物物种丰富,有48科110属390种、2亚种、17变种和2变型。2)优势科、属表现明显,优势科有鳞毛蕨科、蹄盖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和铁角蕨科等,优势属有鳞毛蕨属、铁角蕨属、耳蕨属、卷柏属和蹄盖蕨属等。3)该区蕨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从属来看,是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占优势,表明,该区蕨类植物有较高的热带亲缘;而从种来看,东亚地理成分的种有164个,占总种数的39.9%,说明,该区蕨类植物属于东亚区系。4)中国特有成分较丰富,有101种,表明,该地区的蕨类植物具有一定的特有性质。5)该地区蕨类处在热带亚洲和东亚2个植物分布区的过渡地段,有44属在这里仅有1种分布,构成属多种少的格局,具有过渡性质。6)与贵州省贵阳市和云南省迪庆州相比,该地区蕨类植物最丰富,且与贵阳市蕨类植物的相似性更大、亲缘关系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分析 黔东南 贵州
下载PDF
试论黔东南苗族鼓舞文化的体育功能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萍 刘文燕 王馨平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45-48,共4页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有着丰厚的苗族鼓舞文化,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笔者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视角对黔东南具有代表性的木鼓舞、铜鼓舞和踩鼓舞的体育功能进行研究;对苗族鼓舞的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大众广适、社交等功...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有着丰厚的苗族鼓舞文化,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笔者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视角对黔东南具有代表性的木鼓舞、铜鼓舞和踩鼓舞的体育功能进行研究;对苗族鼓舞的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大众广适、社交等功能做了详细的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苗族 鼓舞文化 体育功能
下载PDF
略论清朝经营黔东南苗疆政策的演变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国君 聂太广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76-83,共8页
清朝对黔东南苗疆的经营大致可分为绥抚期、开辟期、苗汉分治期以及开放期等,前三个时期由于国内政治背景迥异,清朝对其实施了各不相同的民族政策,对于巩固西南民族地区的统治曾发挥了积极作用;苗疆最后进入开放期,是在咸同苗民起义沉... 清朝对黔东南苗疆的经营大致可分为绥抚期、开辟期、苗汉分治期以及开放期等,前三个时期由于国内政治背景迥异,清朝对其实施了各不相同的民族政策,对于巩固西南民族地区的统治曾发挥了积极作用;苗疆最后进入开放期,是在咸同苗民起义沉重打击下,清朝在苗疆的行政机构趋于瘫痪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 黔东南苗疆 绥抚期 开辟期 苗汉分治期 开放期 经营
下载PDF
贵州黔东南苗族堆绣工艺调研 被引量:10
20
作者 高燕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5,共5页
堆绣是流行于贵州黔东南清水江流域苗族村寨的苗绣工艺之一,目前缺乏研究和保护。现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堆绣工艺进行探究,着重调研堆绣制作的材料,研究和归纳多种堆绣制作单位元素、堆绣图案的多种堆叠方法、堆绣制作的钉线固定方法,... 堆绣是流行于贵州黔东南清水江流域苗族村寨的苗绣工艺之一,目前缺乏研究和保护。现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对堆绣工艺进行探究,着重调研堆绣制作的材料,研究和归纳多种堆绣制作单位元素、堆绣图案的多种堆叠方法、堆绣制作的钉线固定方法,以及不同堆绣图案在不同地区的工艺变化和工艺流程;对比分析黔东南苗族堆绣工艺的演变和发展,特别是商品化过程中,堆绣材料、尺寸、图案、颜色、制作工艺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苗族 堆绣工艺 田野调查 传承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