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苗语重叠式的构成形式、语义和句法结构特征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云兵 《语言科学》 2006年第2期85-103,共19页
文章对苗语方言间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和状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语义特征和句法结构特征进行描写、分析,认为尽管不同的词类重叠式的构成形式不完全相同,但重叠作为一种抽象的语法手段在苗语中得到普遍而广泛的运用,有为各个词类... 文章对苗语方言间名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和状词重叠式的构成形式、语义特征和句法结构特征进行描写、分析,认为尽管不同的词类重叠式的构成形式不完全相同,但重叠作为一种抽象的语法手段在苗语中得到普遍而广泛的运用,有为各个词类所遵循的共同的、稳固的语法意义,表示数量范畴,使重叠式的概念义定量化;不同词类的重叠具有共同的句法功能,表现为确立词类的性质、限定词类的句法位置和只有肯定形式没有否定形式;而且具有稳固的语音表达形式,包括有规律的词类的直接重叠和语音屈折变化,重叠式的语音屈折变化是比较典型的构词形态;重叠是一种形态语法手段,属构词形态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语 重叠式 构成形式 语义特征 句法结构特征
下载PDF
表达对称性关系的句法手段 被引量:3
2
作者 资中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810-814,共5页
本文主要根据从功能认知角度提出的对称象似原理,探讨了表达对称语义关系的两种句法手段———"融合"手段和"穿插"手段,初步建立了汉语对称关系句法表达手段的框架。"融合"手段主要通过添加相互标记和协... 本文主要根据从功能认知角度提出的对称象似原理,探讨了表达对称语义关系的两种句法手段———"融合"手段和"穿插"手段,初步建立了汉语对称关系句法表达手段的框架。"融合"手段主要通过添加相互标记和协同标记来实现,该部分主要讨论了"相互、互相、彼此"以及"一起、一齐、一同、一块儿、同时、共同"等融合标记;"穿插"手段主要通过添加穿插标记来实现,该部分主要讨论了"分别、分头、各自"等穿插标记。同时,文中还比较了用法相近的标记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言 对称性语义关系 句法手段 融合 穿插
下载PDF
普通话儿童早期句法习得的标记性解读
3
作者 宋刚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129-136,共8页
基于1-2.5岁儿童语料,通过反映形态、句法、语义知识发展的动词重叠形式与句法框架习得情况的分析,本研究论证语言项目的标记性和语言习得的起点与发展途径的关联性,即,如果同一范畴的语言项目间存在显著性上的差异,那么具有无标记性的... 基于1-2.5岁儿童语料,通过反映形态、句法、语义知识发展的动词重叠形式与句法框架习得情况的分析,本研究论证语言项目的标记性和语言习得的起点与发展途径的关联性,即,如果同一范畴的语言项目间存在显著性上的差异,那么具有无标记性的成分最先习得,具有标记性的成分较晚习得;此外,语言成长的过程是从这一范畴核心部分的无标记性结构开始,逐步向边缘部分的标记性结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性 儿童语言习得 动词重叠形式 句法框架
下载PDF
汉语量词重叠的句法语义分布研究
4
作者 郑艳阳 KIM Kyumin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14-118,共5页
汉语量词重叠的形式、句法、语义现象纷繁复杂,很难归纳出不同形式量词重叠的句法语义特征。文章讨论了汉语量词重叠的形式、句法、语义分布,并挖掘出不同形式量词重叠的句法语义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分析发现,汉语量词重叠包括两种形式... 汉语量词重叠的形式、句法、语义现象纷繁复杂,很难归纳出不同形式量词重叠的句法语义特征。文章讨论了汉语量词重叠的形式、句法、语义分布,并挖掘出不同形式量词重叠的句法语义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分析发现,汉语量词重叠包括两种形式,即CLCL式及一CLCL式,不同形式量词重叠的语法意义与其句法功能相关,如CLCL式充当谓语时表复数之意。同时,量词重叠句法语义的规律性分布也显示出其可能存在不同词类范畴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量词重叠 形式 语义 句法分布
下载PDF
黔东苗语四音格词研究
5
作者 杨海燕 武晓丽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12,23,共7页
四音格词是汉藏语系共同的语言特征,但语系中不同语言的四音格词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黔东苗语四音格词音节形式主要分为ABAC式、AABB式、ABCD式、ABAB式四种,其中ABAC式为最多,AABB式、ABCD式次之。在结构形式上具有联合式、重叠式... 四音格词是汉藏语系共同的语言特征,但语系中不同语言的四音格词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黔东苗语四音格词音节形式主要分为ABAC式、AABB式、ABCD式、ABAB式四种,其中ABAC式为最多,AABB式、ABCD式次之。在结构形式上具有联合式、重叠式以及单纯式结构等多种构式,能产性高且极其丰富。在语法功能上,黔东苗语四音格词能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以及补语等句法功能。黔东苗语四音格词是苗族人民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凝练而成的智慧结晶与认知反映,具有意义形象具体、语义结构严谨、语体色彩鲜明的语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苗语 四音格词 音节形式 语义特点
下载PDF
台湾南岛语重叠现象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秀龙 张吉生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8-127,共10页
台湾南岛语拥有非常丰富的重叠现象,这些重叠现象形式多样,涵盖了已经固化了的词汇化重叠和能产性很高的部分重叠与全部重叠。部分重叠中不仅包含CV/CVCV/CVC等重叠形式,还普遍具有固定元音的Ca结构的重叠。这些重叠形式语意丰富,不仅... 台湾南岛语拥有非常丰富的重叠现象,这些重叠现象形式多样,涵盖了已经固化了的词汇化重叠和能产性很高的部分重叠与全部重叠。部分重叠中不仅包含CV/CVCV/CVC等重叠形式,还普遍具有固定元音的Ca结构的重叠。这些重叠形式语意丰富,不仅可以表示常见的数量增加,程度加深,动作延续;还可以表示动作的即时性、交互性以及工具、处所等;甚至可以兼具两种相反的语意,如加强与减弱,持续与尝试等。台湾南岛语的重叠现象在重叠形式和语法意义上拥有诸多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南岛语 重叠形式 语意多样性
原文传递
大具纳西语动词重叠的构成形式、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和智利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59,共11页
大具纳西语动词重叠的构成形式有完全重叠、变形重叠和间接重叠。语义可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加强、反复、互动、短时量、随意性及不满等语义,其中多量义占优势。句法功能可以充当谓语或谓语核心语,还可以充当宾语、定语,不能构成祈使... 大具纳西语动词重叠的构成形式有完全重叠、变形重叠和间接重叠。语义可表示动作行为的持续、加强、反复、互动、短时量、随意性及不满等语义,其中多量义占优势。句法功能可以充当谓语或谓语核心语,还可以充当宾语、定语,不能构成祈使句。动词重叠手段既有彝语支语言的特点,也有羌语支语言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西语 动词 重叠式 语义特征 句法功能
原文传递
北部土家语名词重叠的形式和句法语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田洋 伍雅清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5-143,共19页
北部土家语中名词重叠极具特色,其几种形式类型的语义特征在世界语言中都较为罕见。从重叠词语的基式与重叠式的关系来看,土家语名词重叠可分为完全重叠和不完全重叠两类。其中,完全重叠式的基本形式为AB(C)AB(C),能完全重叠的名词主要... 北部土家语中名词重叠极具特色,其几种形式类型的语义特征在世界语言中都较为罕见。从重叠词语的基式与重叠式的关系来看,土家语名词重叠可分为完全重叠和不完全重叠两类。其中,完全重叠式的基本形式为AB(C)AB(C),能完全重叠的名词主要有方位名词和地貌名词,方位名词重叠语义表“最”,即在所指示的方向位置的范围里胜过其余;地貌名词重叠后,原词中某些描写性特征的程度加深。不完全重叠式有A tçhi^(55) AB(C)和ABAX两种形式,二者语义上均表类指与任指,但在构成方式、进入格式的名词的范围、重叠式所表的词性以及组合关系上存在一定的区别。土家语名词重叠受到一定语言机制的制约:从内部机制来看,土家语缺乏本族程度副词,若需表“高量”,只能借助重叠的手段来实现;从外部机制来看,汉语与土家语长期接触影响,使得土家语借用了汉语的“A里AB”格式并加以改造,产生了A tçhi^(55) AB(C)的不完全重叠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土家语 名词重叠 形式类型 句法语义
原文传递
指示词的语义特征、构成方式与句法功能: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统计分析(9)
9
作者 任晓坤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38,共12页
本文对中国境内105种少数民族语言或方言的指示词进行统计,探讨其指示距离、语义类型、构成方式和句法功能。从指示距离来看,指示系统层级有一分、二分、三分、四分及多分5种类型。从语义类型来看,指示词有个体、处所、方位、时间、方... 本文对中国境内105种少数民族语言或方言的指示词进行统计,探讨其指示距离、语义类型、构成方式和句法功能。从指示距离来看,指示系统层级有一分、二分、三分、四分及多分5种类型。从语义类型来看,指示词有个体、处所、方位、时间、方式、性状、程度、量等8种类型。从基本指示词的句法功能来看,限定功能是主要功能,论元功能是次要功能,其单向蕴涵关系为:能充当论元的基本指示词,也具有限定功能;但是具有限定功能的基本指示词,不一定能充当论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指示词 语义特征 构成方式 句法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