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播媒介的多样性与观音信仰的流布:以妙善故事为例
1
作者 王敏庆 《普陀学刊》 2023年第1期193-212,305-306,共22页
通过对妙善故事不同艺术形态的大致梳理,可以看出观音信仰的传播是一种全方位、立体的传播方式。妙善故事通过不同的艺术形态、传播方式,使观音信仰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民俗活动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使观音信仰根深蒂固... 通过对妙善故事不同艺术形态的大致梳理,可以看出观音信仰的传播是一种全方位、立体的传播方式。妙善故事通过不同的艺术形态、传播方式,使观音信仰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民俗活动中,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使观音信仰根深蒂固。原本观音、普贤、文殊、地藏这四大菩萨各有其经典,也沿着其各自的脉络发展,但在观音中国化的过程中,特别是民间的层面,以观音为核心,通过观音的姐妹、观音游地府这样的情节,观音信仰将中国四大菩萨的信仰整合在了一起,既突出了观音的地位,又兼顾了其他三大菩萨的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信仰 妙善故事 艺术形态 传播
下载PDF
“妙善公主”模式的观音信仰的“中国化”探讨
2
作者 黄夏年 《普陀学刊》 2023年第1期76-93,299-300,共20页
中国佛教要在现代期内平稳发展,必须要在“佛教中国化”和“观音信仰”这两个基本维度下功夫。进入中国的宗教必须能够保证与当地的宗教或文化进行对接,或相互发生影响,从而促进两个异质的宗教与文化发生强烈的互动,同时又在一个内体中... 中国佛教要在现代期内平稳发展,必须要在“佛教中国化”和“观音信仰”这两个基本维度下功夫。进入中国的宗教必须能够保证与当地的宗教或文化进行对接,或相互发生影响,从而促进两个异质的宗教与文化发生强烈的互动,同时又在一个内体中共同成长,也不排除最后形成一种特质的宗教与文化。对“妙善公主”类的观音信仰,应看到它的背后存在的民间信仰主因,这是中国佛教徒创作的,是地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互结合之后而出现的结果。隋唐之前的观音信仰主要分布在以黄河与长江流域为中心的地区,宋代以后观音信仰的地方化元素则呈现全面开花的势态。观音信仰证明,中国佛教界始终自觉地走在中国化的道路上,尽可能将外来信仰改进为民族性信仰,完成“在地化”转换。印度传来的“妙善公主”之观音信仰母本《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部分元素被当地中国佛教界接受,创造新的“妙善公主”观音故事,再经过历代佛教徒不断地增衍,故事内容日益丰满,并且不断地扩编,最后成型变成中国佛教界自己的故事。观音信仰“在地化”表现,得到当地文化认可,受到当地文化尊重,影响了当地文化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点的“佛教中国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信仰 妙善公主 佛教中国化 《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
下载PDF
武汉纸坊-庙山老黏土区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演化与监测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标典 李喜 +4 位作者 熊启华 李彧磊 涂婧 刘鹏瑞 叶疆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1-369,共9页
为查明武汉纸坊-庙山一带老黏土区岩溶地面塌陷成灾机理,并选取合适方法手段进行监测预警,有效减轻岩溶地面塌陷造成的危害,通过岩溶专项调查,查明了区内可溶岩分布及其地质结构,分析了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演化过程及不同塌陷阶段监测方法... 为查明武汉纸坊-庙山一带老黏土区岩溶地面塌陷成灾机理,并选取合适方法手段进行监测预警,有效减轻岩溶地面塌陷造成的危害,通过岩溶专项调查,查明了区内可溶岩分布及其地质结构,分析了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演化过程及不同塌陷阶段监测方法的选取,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多为单层结构老黏土分布区,根据盖层黏性土、软弱土、非可溶岩(红层)的上下组合关系,将可溶岩分布区地质结构划分为3类((1)、(2)、(3))。不同的地质结构根据土体物理力学特征差异,其发生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演化机理不同:(1)类结构主要发生土洞型塌陷,(2)类结构主要发生泥流+土洞复合型塌陷,(3)类结构由于红层的阻隔,黏性土土洞无法形成,一般不会产生塌陷。结合塌陷的演化过程,土洞的形成演化阶段,重点是采用光纤等技术监测土洞的形成扩展情况,同时也要对地下水位、水气压力等诱发因子进行监测;土洞顶板变形塌陷阶段,因临塌前地表往往会产生少量沉降变形,主要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或GPS监测等技术监测地表形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纸坊-庙山 地质结构 岩溶地面塌陷 形成演化 监测
下载PDF
粤西庙山铜多金属矿床硫化物原位微区分析及S同位素对矿床成因的制约 被引量:26
4
作者 邢波 郑伟 +3 位作者 欧阳志侠 吴晓东 林玮鹏 田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1-986,共16页
庙山铜多金属矿床是在粤西阳春盆地内新近发现的一处铜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呈似层状和透镜状产于泥盆系的陆源碎屑岩和含泥质的碳酸盐岩中。本文以矿石矿物黄铁矿和闪锌矿为研究对象,采用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新技术对其微量元素特征... 庙山铜多金属矿床是在粤西阳春盆地内新近发现的一处铜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呈似层状和透镜状产于泥盆系的陆源碎屑岩和含泥质的碳酸盐岩中。本文以矿石矿物黄铁矿和闪锌矿为研究对象,采用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新技术对其微量元素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庙山铜多金属矿床中黄铁矿以富Se、Te和As,贫Ni元素为特征,其Co/Ni和S/Se比值特征指示其成因与岩浆热液型矿床密切相关;闪锌矿的微量元素组成指示其主要形成于中高温环境,以富Mn、In、Se,贫Ga、Ge、Tl等元素为特征,总体与国外一些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如Baita Bihor、Majdanpek、Ocna de Fier和Valea Seaca)相似。同时,闪锌矿的部分微量元素比值(如Zn/Cd、Ga/In等)以及相关的微量元素图解(如Ge-In,Ge-Se等)均表明庙山矿床的成因类型与矽卡岩型矿床一致。硫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矿石的δ^(34)S值较为集中(-0.4‰^+2‰),平均0.69‰,具有较为明显的塔式分布特征,反映成矿物质具有岩浆来源的特征。以地质现象为基础,结合硫化物原位微区分析和硫同位素数据,我们认为庙山铜多金属矿床属于与岩浆热液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盆地 硫化物原位微区分析 庙山铜多金属矿床 S同位素 矿床成因
下载PDF
地震反射波法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许柏青 潘华 白聚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27,62,共4页
通过对怀新高速公路庙山隧道地震反射波法超前预报工作的阐述,介绍了在隧道中常用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地震反射波法)的特点,通过超前地质预报为隧道工程的快速掘进,支护材料的提前准备以及灾害事故的有效预防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与信息,... 通过对怀新高速公路庙山隧道地震反射波法超前预报工作的阐述,介绍了在隧道中常用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地震反射波法)的特点,通过超前地质预报为隧道工程的快速掘进,支护材料的提前准备以及灾害事故的有效预防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与信息,说明地震反射波法超前预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山隧道 地震反射波法 超前预报
下载PDF
论中国化观音本生故事的形成 被引量:5
6
作者 周秋良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妙善故事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国化观音本生故事,是观音信仰中国化的一个标志。妙善故事最初是以民间故事形式流传的,在隋唐之前就已经广有影响,《香山传》碑文进一步促进了故事的传播与完善。它的形成,与自古以来孝能感天的理念、... 妙善故事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国化观音本生故事,是观音信仰中国化的一个标志。妙善故事最初是以民间故事形式流传的,在隋唐之前就已经广有影响,《香山传》碑文进一步促进了故事的传播与完善。它的形成,与自古以来孝能感天的理念、唐宋狂热的观音信仰风气、宋代对神祗独特的认知方式以及香山寺浓厚的观音信仰环境有着内在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音本生故事 观音信仰 妙善故事 《香山传》
下载PDF
《香山宝卷》与中国俗文学之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韩秉方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77-85,共9页
文章着重论述了从唐代"变文"到宋代"宝卷"的演化过程及"宝卷学"的前瞻性影响,并运用大量的文献史料和碑刻,阐明了传入中土的佛教观世音菩萨,是如何在中国人的信仰心理影响下,由原本产生于印度的男身菩萨... 文章着重论述了从唐代"变文"到宋代"宝卷"的演化过程及"宝卷学"的前瞻性影响,并运用大量的文献史料和碑刻,阐明了传入中土的佛教观世音菩萨,是如何在中国人的信仰心理影响下,由原本产生于印度的男身菩萨,逐渐演变成在河南汝州香山寺出家的妙善三公主所修化,从而实现了观世音菩萨信仰中国化的过程。并且进一步地论证了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一部宝卷《香山宝卷,》确实如该卷中所载是北宋杭州上天竺寺普明禅师在崇宁二年(1103)撰写完成,无庸置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世音 妙善 香山宝卷 中国化 俗文学
下载PDF
明刊本《香山记》的剧本形态及演出特征
8
作者 周秋良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181-185,共5页
明刊本《香山记》是古代敷演妙善传说的一个重要剧本。原本已不存,现存明刊本是明代万历年间富春堂根据当时流行的剧本形式刊刻而成。从整体来说,富春堂刻本是一个舞台演出本,刊印者只是把舞台演出本改为当时流行剧本样式,而没有改变其... 明刊本《香山记》是古代敷演妙善传说的一个重要剧本。原本已不存,现存明刊本是明代万历年间富春堂根据当时流行的剧本形式刊刻而成。从整体来说,富春堂刻本是一个舞台演出本,刊印者只是把舞台演出本改为当时流行剧本样式,而没有改变其内容。其演出具有很强的祭祀仪式功能,是一个典型的仪式剧。《香山记》剧本反映了妙善故事传播中一个无文字记录的民间系统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山记》 妙善故事 剧本形态 演出特征
下载PDF
女炼师玄真通明真人奥屯妙善身世考
9
作者 郭胜利 马玙璠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53-60,共8页
玄真通明真人奥屯妙善,是金元时期道教发展史女仙之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作为奥屯氏家族一员,其应该为金宣宗朝礼部尚书奥屯忠孝之女,户部侍郎奥屯阿虎之妹。
关键词 妙善 全真教 奥屯忠孝
下载PDF
蔡妙珊治疗泌尿系结石经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根发 李桂明 蔡妙珊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第9期793-794,共2页
蔡妙珊教授认为泌尿系结石病机多为脾肾气虚为本,湿热气滞血瘀为标,治疗常用清热利湿、通络、补虚三法,自拟金石芍苓汤,融三法于一方,疗效较好。同时结合针刺、穴位注射、总攻疗法及综合疗法等,缩短治疗周期,加快排石,促进中、大型结石... 蔡妙珊教授认为泌尿系结石病机多为脾肾气虚为本,湿热气滞血瘀为标,治疗常用清热利湿、通络、补虚三法,自拟金石芍苓汤,融三法于一方,疗效较好。同时结合针刺、穴位注射、总攻疗法及综合疗法等,缩短治疗周期,加快排石,促进中、大型结石的排出,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金石芍苓汤 名医经验 蔡妙珊
下载PDF
跨文化视野中的妙善故事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秋良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3-190,共8页
在我国众多的观音本生故事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妙善公主修炼成道的故事。妙善故事虽然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创造,但是又具有鲜明的外来文化特征,可以从佛经中找到创造的原料。妙善故事中塑造的有着中国文化特色的妙善形象,把在佛典中超越时... 在我国众多的观音本生故事中,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妙善公主修炼成道的故事。妙善故事虽然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创造,但是又具有鲜明的外来文化特征,可以从佛经中找到创造的原料。妙善故事中塑造的有着中国文化特色的妙善形象,把在佛典中超越时空的观音菩萨,变成一个生长在中国,有名有姓,有生长历史的神化人物。印度佛教文化中的观音形象,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成功地和中国文化相融合,完成了其中国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妙善故事 跨文化 中国化
下载PDF
浙江永康湖西与庙山遗址出土陶片对比分析
12
作者 郁永彬 熊露 +1 位作者 方涛 李其江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99-1104,共6页
采用EDXRF和XRD等手段对比分析了浙江永康湖西和庙山遗址出土的早期陶片。结果显示,两遗址出土陶片在元素组成上接近,其Al_(2)O_(3)含量在14 wt.%~24 wt.%之间,变化幅度较大;SiO_(2)的变化范围在66 wt.%~77 wt.%之间,Fe_(2)O_(3)的变化... 采用EDXRF和XRD等手段对比分析了浙江永康湖西和庙山遗址出土的早期陶片。结果显示,两遗址出土陶片在元素组成上接近,其Al_(2)O_(3)含量在14 wt.%~24 wt.%之间,变化幅度较大;SiO_(2)的变化范围在66 wt.%~77 wt.%之间,Fe_(2)O_(3)的变化范围在4 wt.%~12 wt.%之间,K_(2)O含量较高,最高达3.2 wt.%;其CaO、MgO含量均值分别在1.6 wt.%和0.8 wt.%左右。湖西遗址从ST1④发展至ST1②,陶片中SiO_(2)含量均值由70.24 wt.%下降到68.06 wt.%,Fe_(2)O_(3)含量均值由18.24 wt.%升高到18.58 wt.%;庙山遗址从TG⑥到TG⑤,SiO_(2)含量均值由69.15 wt.%下降到68.06 wt.%,Fe_(2)O_(3)含量均值由6.57 wt.%下降到5.67 wt.%。湖西和庙山遗址陶片的烧成温度基本在70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陶器 湖西遗址 庙山遗址 化学组成 EDXRF
下载PDF
阳春盆地庙山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探讨
13
作者 颜金成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第5期103-104,共2页
庙山矿区位于广东阳春盆地中部,属于岩浆热液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近年来,通过地质勘查工作发现其矿床特征与邻近石菉矿床特征相似,推测靠近岩体尚有寻找接触带型乃至斑岩型铜多金属的巨大空间,通过进一步工作有望提交一处中型以上铜多... 庙山矿区位于广东阳春盆地中部,属于岩浆热液有关的矽卡岩型矿床,近年来,通过地质勘查工作发现其矿床特征与邻近石菉矿床特征相似,推测靠近岩体尚有寻找接触带型乃至斑岩型铜多金属的巨大空间,通过进一步工作有望提交一处中型以上铜多金属矿产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春盆地 庙山 成矿模式
下载PDF
甘肃庙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颜家林 毛祖永 《甘肃地质》 2013年第3期41-45,共5页
庙山金矿位于秦岭造山带西秦岭中部花岗岩带,属北中秦岭陆表海盆中段。赋存于高桥—洮坪大断裂西段。通过对金矿体地质及矿带特征较为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矿体控矿因素指导深部探矿。经深部坑探,矿体氧化深度较深(最深178m),矿体... 庙山金矿位于秦岭造山带西秦岭中部花岗岩带,属北中秦岭陆表海盆中段。赋存于高桥—洮坪大断裂西段。通过对金矿体地质及矿带特征较为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矿体控矿因素指导深部探矿。经深部坑探,矿体氧化深度较深(最深178m),矿体向深部有变富变厚的趋势。庙山金矿属断裂破碎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庙山金矿
原文传递
甘肃礼县庙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5
15
作者 窦小雨 段晓华 +1 位作者 马媛媛 赵梦 《甘肃地质》 2016年第2期44-49,共6页
礼县庙山金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岷(县)—礼(县)金成矿带,区内岩浆活动频繁,热液蚀变强烈,容矿、导矿构造发育。本文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整理勘查区内的地质特征,认为庙山金矿赋存于中石炭统碎屑岩建造中,岩浆热源和含矿热液沿断裂、裂隙运... 礼县庙山金矿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岷(县)—礼(县)金成矿带,区内岩浆活动频繁,热液蚀变强烈,容矿、导矿构造发育。本文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整理勘查区内的地质特征,认为庙山金矿赋存于中石炭统碎屑岩建造中,岩浆热源和含矿热液沿断裂、裂隙运动,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矿,该金矿具有中低温热液型矿床特征。勘查区出露的中石炭统第一岩性段内的粉砂质板岩、变石英砂岩是找金的有利岩相、岩性标志;NE向断层破碎带以及断裂旁侧与其平行、分枝的次级断裂的膨大部位、断裂交汇部位是金的储矿空间;金属硫化物细脉、褐铁矿化、辰砂化、硅化和褪色蚀变标志明显;花岗斑岩脉和煌斑岩脉与金矿体常相伴出现。近年来持续勘查取得显著成果,主矿体深部延伸稳定,矿床规模扩大,总结庙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对于西秦岭地区岷(县)—礼(县)金成矿带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礼县 金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原文传递
江苏仪征刘集联营1-4号西汉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晓涛 夏晶 +4 位作者 胡乔 曹骏 刘碧宏 刘勤 杨丽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30,I0001-I0003,共20页
1994年至1997年,扬州博物馆、仪征博物馆筹备办公室在江苏省仪征市刘集镇联营村相继清理了四座西汉早期竖穴土坑木椁墓。四座墓葬出土文物达200多件(组),以釉陶器和漆木器为主,还有少量铜器、玉器。从墓葬分布规律分析,它们应为庙山汉... 1994年至1997年,扬州博物馆、仪征博物馆筹备办公室在江苏省仪征市刘集镇联营村相继清理了四座西汉早期竖穴土坑木椁墓。四座墓葬出土文物达200多件(组),以釉陶器和漆木器为主,还有少量铜器、玉器。从墓葬分布规律分析,它们应为庙山汉墓的陪葬墓群。墓葬之间的差别应与墓主的身份等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征 西汉 竖穴土坑木椁墓 庙山汉墓
原文传递
武汉江夏区庙山东汉墓的清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祁金刚 李永康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2-50,i0007,共10页
武汉江夏区庙山东汉墓的清理 2000年,对武汉江夏区庙山两座东汉大型多室砖墓进行了清理。M1平面呈"中"字形,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及其北侧侧室和南侧双耳室、后室组成。M11平面呈"亚"字形,由墓道、墓门、甬道... 武汉江夏区庙山东汉墓的清理 2000年,对武汉江夏区庙山两座东汉大型多室砖墓进行了清理。M1平面呈"中"字形,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及其北侧侧室和南侧双耳室、后室组成。M11平面呈"亚"字形,由墓道、墓门、甬道及其两侧耳室、中室及其东侧双侧室和西侧双侧室、双后室组成。出土遗物主要有陶器、瓷器、铜器等,以及大量铜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武汉市 庙山 砖室墓 东汉
原文传递
浙江永康庙山遗址试掘简报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乐平 颜天华 +7 位作者 陈景 应军 俞辉 张龙胜 胡高强 王震宇 李佑生 刘军幸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33,I0001,共9页
浙江永康庙山遗址经过试掘,发现5座灰坑以及部分陶器、石器等遗物。陶器主要有大口盆、罐;石器有磨石、石斧、石凿、石饼、砺石、石球等,兼具打制和磨制两种工艺。年代距今约11000年,为上山文化早期遗存。庙山遗址作为单纯的上山文化早... 浙江永康庙山遗址经过试掘,发现5座灰坑以及部分陶器、石器等遗物。陶器主要有大口盆、罐;石器有磨石、石斧、石凿、石饼、砺石、石球等,兼具打制和磨制两种工艺。年代距今约11000年,为上山文化早期遗存。庙山遗址作为单纯的上山文化早期遗址,为深入进行上山文化的分期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庙山遗址上山文化 夹炭陶 石器钱塘江地区
原文传递
武汉江夏庙山明代官置砖窑调查发掘简报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治云 祁金刚 +5 位作者 江卫华 李永康 魏航空 许志斌 胡长胜 涂家才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9-33,共5页
庙山明代官置砖窑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大桥庙山西潭村。窑为"馒头"形,由窑前操作场、窑门、火膛、窑室四部分组成。烧造产品为澄泥大青砖,一侧模印有铭文。其产品主要用于南京城、武昌城、龙泉楚王陵园的建筑。其发现为南京城的... 庙山明代官置砖窑位于武汉市江夏区大桥庙山西潭村。窑为"馒头"形,由窑前操作场、窑门、火膛、窑室四部分组成。烧造产品为澄泥大青砖,一侧模印有铭文。其产品主要用于南京城、武昌城、龙泉楚王陵园的建筑。其发现为南京城的修建以及庙山窑砖的烧造、制作、运输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夏庙山 官置砖窑 明代
原文传递
淺論觀音信仰與儒家“孝”之結合——以孝女故事《沈清傳》爲中心 被引量:1
20
作者 朴鍾茂 《中国俗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119-137,共19页
我們皆知宋代有加深儒佛融合的現象,与此相聯繫的是,中韓日三國均有相似的孝女故事,即《妙善》(中)、《沈清》(韓)、《小夜姬》(日),其内容主要表現了女兒對嚴父之恩的回報,至孝感天。三國孝女故事每當關鍵時刻都發生奇異轉折,最終得到... 我們皆知宋代有加深儒佛融合的現象,与此相聯繫的是,中韓日三國均有相似的孝女故事,即《妙善》(中)、《沈清》(韓)、《小夜姬》(日),其内容主要表現了女兒對嚴父之恩的回報,至孝感天。三國孝女故事每當關鍵時刻都發生奇異轉折,最終得到佛教所説的靈異,特别是在民間以觀音靈異爲代表的法華功德。這一點令人不禁想到东北亚所信仰的佛教的靈異性與儒家以“孝”为萬行之本的思想結合。本文以韓文小説《沈清傳》爲例,簡要分析在孝道倫理上所表現出的儒佛融合現象之特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清傳》 觀音信仰 妙善故事 漢文化 至孝感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