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对经典的反叛与重构——论米歇尔·图尼埃作品中的互文性策略 |
杨阳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2
|
回归本原——图尼埃前期小说的哲理寓意一探 |
饶道庆
|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2 |
2
|
|
3
|
《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研究 |
李曼
|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
2022 |
0 |
|
4
|
他者的建构与消解——评《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 |
吴晴萍
|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5
|
图尼埃小说中“倒错”的书写与构建--以《桤木王》叙事模式为例 |
陈沁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6
|
法国现代“经典作家”一窥——以图尼埃和格拉克的比较为例 |
曾彩虹
盛丽
|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7
|
浅析《桤木王》中的儿童形象 |
汪家祺
|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
2022 |
0 |
|
8
|
图尔尼埃作品中“自我”的解构与重构 |
杜佳澍
|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论《桤木王》中的“食人魔”形象 |
高旭东
斯日古娜
|
《当代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0
|
图尼埃的东方美学 |
廖敏
|
《当代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1
|
论米歇尔·图尔尼埃小说中的“双性人”写作 |
杜佳澍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2
|
论《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中的《圣经》隐喻——从鲁滨逊、礼拜五和荒岛的三角关系入手 |
杨阳
彭婷婷
|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3
|
论图尼埃的文学本质、文学功能与创作模式 |
陈沁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4
|
德勒兹与图尼埃论“他者”——文学与哲学交互视域下的比较分析 |
骜龙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5
|
图尼埃神话小说中的生态思维——以《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为例 |
王秀慧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