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随访优化对房室同步率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泽 史雨晨 +4 位作者 何松原 王韶屏 李世英 程姝娟 柳景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71-75,共5页
目的分析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房室同步率,探讨术后程控优化对房室同步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的持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目的分析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房室同步率,探讨术后程控优化对房室同步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植入的持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于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分别进行程控和优化,记录房室同步率、电学参数和超声心动图等。结果共入选68例植入Micra AV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平均年龄(68.2±9.7)岁,其中男47例(69.1%)。所有患者均成功植入Micra AV,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中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平均阈值、感知、阻抗参数稳定;术后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2);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平均房室同步率分别为(75.2%比83.8%比91.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icra AV作为心房机械感知,需要个性化来调整相关参数。术后随访程控和优化对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Micra AV后的房室同步起搏和舒适度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导线起搏 程控 优化 房室同步率
下载PDF
无导线起搏器联合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心电图、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晓丽 王侠 +1 位作者 韩淑洁 罗盛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7期3100-3103,共4页
目的:观察无导线起搏器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心电图参数、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无导线起搏器联合PCI术治疗的80例AMI合并心律失常病... 目的:观察无导线起搏器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对心电图参数、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无导线起搏器联合PCI术治疗的80例AMI合并心律失常病人,统计无导线起搏器置入情况、PCI术手术效果、心功能、心肌灌注分级、起搏器电学参数、心电图参数、再灌注损伤与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介入治疗后全部病人均符合冠状动脉再通标准。80例均成功置入MicraTM无导线起搏器,起搏成功率为100%。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阈值、阻抗、QT间期均小于治疗前(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感知、PR间期、QRS间期均大于治疗前(P<0.05);心肌组织灌注(TIMI)分级情况均优于治疗前(P<0.05),TIMI分级Ⅱ级以上的比例82.50%。80例中16例发生再灌注损伤,但无因再灌注损伤发生死亡者。随访6个月18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无导线起搏器联合PCI术可改善AMI合并心律失常病人的心功能、心肌灌注分级、起搏器电学参数、心电图参数,冠状动脉再通率高、起搏成功率高,但可能发生再灌注损伤与不良心血管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无导线起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电图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无导线起搏器与经静脉置入单腔起搏器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3
作者 范剑峰 方译 +4 位作者 刘建清 温灿 熊鹏辉 郑春华 彭勇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5-837,共3页
目的 分析Micra无导线起搏器(LP)与单腔经静脉起搏器(TVP)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4月因心动过缓于南昌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置入起搏器患者91例,置入Micra LP的患者23例作为LP组,以及同时期置入TVP的患... 目的 分析Micra无导线起搏器(LP)与单腔经静脉起搏器(TVP)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4月因心动过缓于南昌市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置入起搏器患者91例,置入Micra LP的患者23例作为LP组,以及同时期置入TVP的患者68例作为TVP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心脏功能、术中和术后各项起搏参数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LP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短于TVP组[(46.57±5.39)min vs(52.37±6.91)min,P<0.01;(8.75±3.01)min vs(9.45±2.10)min,P<0.01]。LP组EF值改善显著优于TV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6个月,2组起搏器各项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VP组术后4例患者出现囊袋血肿,与L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cra LP置入手术操作微创,手术成功率高、时间较短,安全性高,起搏参数稳定,显著减少导线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缓 心脏起搏 人工 并发症 Micra无导线起搏 经静脉单腔起搏
下载PDF
布-加综合征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1例报告
4
作者 刘元庆 柴育亮 刘强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105-106,F0003,共3页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可降低并发症,尤其适应于起搏器植入风险高的患者。江西省人民医院2021年9月收治1例布-加综合征(BCS)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治疗,患者同时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伴食管静...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可降低并发症,尤其适应于起搏器植入风险高的患者。江西省人民医院2021年9月收治1例布-加综合征(BCS)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行下腔静脉球囊扩张+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治疗,患者同时合并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低蛋白血症、脾功能亢进、全血细胞减少及2型糖尿病等。术后半年随访,患者血细胞升高,症状改善。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病态窦房综合征 球囊扩张 无导线起搏植入 病例报告
下载PDF
MicraAV无导线起搏器心室阈值测试3+1现象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娜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3年第5期437-439,共3页
通过2例MicraAV无导线起搏器植入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发现与MicraVR不完全相同的心室自动阈值管理心电图表现,支持周期可见VAT工作方式,PV多变,VV多变现象,VV间期≤低限频率间期,测试起搏频率与支持周期心室频率相关而与心房波无关的特... 通过2例MicraAV无导线起搏器植入者的动态心电图分析,发现与MicraVR不完全相同的心室自动阈值管理心电图表现,支持周期可见VAT工作方式,PV多变,VV多变现象,VV间期≤低限频率间期,测试起搏频率与支持周期心室频率相关而与心房波无关的特点。心室阈值测试3+1现象及表现有助于快速识别起搏器品牌,鉴别起搏器特殊功能、起搏器功能故障和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micraav无导线起搏器 心室自动阈值测试 3+1现象 1h 规律
原文传递
原CIED相关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导线拔除1例
6
作者 吴园园 徐吉喆 +2 位作者 王小娟 白明 牛小伟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94-495,共2页
1病例患者男性,86岁,主因“起搏器植入术后13年,发现囊袋破溃6月”入院。患者于13年前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于当地医院植入双腔永久性心脏起搏器。5年前起搏器电池耗竭,于当地医院行起搏器更换术。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起搏植入术 永久性心脏起搏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起搏更换 囊袋破溃 导线拔除 无导线
下载PDF
琥珀酸美托洛尔对无导线起搏器急性期起搏阈值及心电信号振幅的影响
7
作者 荆凯笛 李程 +2 位作者 马骁 姜述斌 李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036-3039,共4页
目的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无导线起搏器(Micra)急性期心室起搏阈值及心内电信号振幅的影响。方法选取植入无导线起搏器(Micra)患者100例,根据术后是否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57)两组。患... 目的探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无导线起搏器(Micra)急性期心室起搏阈值及心内电信号振幅的影响。方法选取植入无导线起搏器(Micra)患者100例,根据术后是否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57)两组。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基于降压药、降糖药、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无导线起搏器(Micra)植入术后1~3 d内开始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照组:无导线起搏器(Micra)植入术后未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观察两组无导线起搏器(Micra)患者植入术后1周和术后1、3个月心室起搏阈值和心内电信号振幅的变化情况。结果植入无导线起搏器(Micra)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1、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心室起搏阈值均较为稳定,同时间段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室心内电信号振幅方面,术后1周和术后1、3个月,心室R波振幅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无导线起搏器(Micra)急性期心室起搏阈值及心内电信号振幅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导线起搏 琥珀酸美托洛尔 起搏阈值 心内电信号
下载PDF
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崔祎 马如意 刘西平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055-1060,共6页
传统经静脉起搏器(transvenous pacemaker,TVP)挽救了万千患者生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起搏器装置所带来的相关并发症也给患者带来痛苦。无导线心脏起搏器(leadless cardiac pacemaker,LCP)的诞生解除了传统经静脉起搏器电极导... 传统经静脉起搏器(transvenous pacemaker,TVP)挽救了万千患者生命,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由起搏器装置所带来的相关并发症也给患者带来痛苦。无导线心脏起搏器(leadless cardiac pacemaker,LCP)的诞生解除了传统经静脉起搏器电极导线及囊袋所带来的并发症,但它的临床应用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尚存在许多未知和挑战。本综述将进一步介绍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来源和种类、安全性和临床性能,心脏植入电子装置感染后植入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应用,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功能终止的管理以及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导线心脏起搏 传统经静脉起搏 并发症 感染 房室同步起搏 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下载PDF
应用圈套器辅助成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1例
9
作者 吴悠 李海威 +2 位作者 孙卫平 杭霏 王泽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095-1096,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5岁,因“反复心悸、乏力2个月”入院。既往及近期诊疗经过如下,7年前因二尖瓣狭窄合并三尖瓣狭窄行二尖瓣人工生物瓣置换+经皮三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心房颤动病史40余年,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高血压病史多年,血压水平...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85岁,因“反复心悸、乏力2个月”入院。既往及近期诊疗经过如下,7年前因二尖瓣狭窄合并三尖瓣狭窄行二尖瓣人工生物瓣置换+经皮三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心房颤动病史40余年,长期口服华法林抗凝;高血压病史多年,血压水平控制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导线起搏 圈套 三尖瓣置换术后 双房扩大 房室传导阻滞
下载PDF
无导线起搏器治疗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儿1例
10
作者 吴明海 刘学庆 +2 位作者 唐剑峰 张谊 朱红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23-325,共3页
1病例资料。患儿男,10岁,“反复晕厥3个月”于南通大学附属丹阳医院就诊。近3个月来反复发生晕厥共5次,第一次为2021年9月28日,与同学玩耍中突发晕厥,伴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小便失禁等症状,持续十余秒后清醒。后多次发生晕厥... 1病例资料。患儿男,10岁,“反复晕厥3个月”于南通大学附属丹阳医院就诊。近3个月来反复发生晕厥共5次,第一次为2021年9月28日,与同学玩耍中突发晕厥,伴双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小便失禁等症状,持续十余秒后清醒。后多次发生晕厥,均为走路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阿斯综合征 无导线起搏 儿童
下载PDF
传统心脏起搏器转用无导线起搏器的可行性临床研究
11
作者 郭雨龙 刘晨 +4 位作者 郭金锐 刘可 乔宇 付明鹏 郭涛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当传统心脏起搏器引起并发症或需要重置、更换时,转用无导线起搏器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传统心脏起搏器改用无导线起搏器的8例患者,其中4例为传统起搏器囊袋感染,1例为电极导... 目的:探讨当传统心脏起搏器引起并发症或需要重置、更换时,转用无导线起搏器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传统心脏起搏器改用无导线起搏器的8例患者,其中4例为传统起搏器囊袋感染,1例为电极导线断裂,3例为电量耗竭,收集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并记录转用起搏器后新发并发症情况。结果:8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8.5个月,转用无导线起搏器后1例出现慢性心包填塞。无新发感染,无导线起搏器(微)脱位及工作故障。结论:传统心脏起搏器转用无导线起搏器可行;对于心腔内遗留有传统电极导线的患者,再植入无导线起搏器存在一定远期并发症的风险,需要慎重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无导线起搏 起搏并发症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估无导线起搏器Micra AV植入后的心肌应变及心室不同步性
12
作者 孜比热•甫拉提 禹子清 +2 位作者 刘雯 陈海燕 舒先红 《中国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705-711,共7页
目的探讨植入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患者的左、右室心肌应变及不同步性,并进一步分析植入位置对心肌应变及不同步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3年4月至202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植入Micra AV的患者43例(Micra AV组)以及高... 目的探讨植入Micra AV无导线起搏器患者的左、右室心肌应变及不同步性,并进一步分析植入位置对心肌应变及不同步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23年4月至2023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植入Micra AV的患者43例(Micra AV组)以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Ⅱ度Ⅱ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20例(传导阻滞组),收集患者人口学信息、临床特征。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和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获取2组患者的常规心超参数、心肌应变及不同步性指标,包括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free wall longitudinal strain,FWLS)、左室18节段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离散度(peak strain dispersion,PSD)、右室6节段PSD以及其他指标。根据Micra AV植入位置进一步分为中位组(右室间隔部)、高位组(右室流入道)及低位组(心尖部),比较3个亚组心肌应变及不同步性指标差异。结果Micra AV组左室GLS、右室GLS、右室FWLS均显著低于传导阻滞组(P<0.001),Micra AV组的右室不同步性显著高于传导阻滞组(P<0.05)。不同植入部位心肌应变及不同步性比较显示,高位组左室GLS显著高于中位组和低位组,左室不同步性指标Yu指数显著低于中位组(P<0.05);低位组右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RVEF)显著低于高位组,右室6节段PSD显著高于中位组和高位组(P<0.05)。结论与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相比,Micra AV无导线起搏患者的左室及右室心肌应变减低,且低位植入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a AV 无导线起搏 心肌应变 心室不同步性 斑点追踪成像技术
下载PDF
Micra无导线起搏器的临床应用进展
13
作者 戴慧苗 李栋栋 +3 位作者 高春城 刘浩 韩靖 郭万刚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8期264-270,共7页
无导线起搏器作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新星,已经在临床试验中得到了广泛关注与研究。其中,Micra是目前国内唯一使用的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其应用消除了与传统经静脉起搏导线和皮下囊袋相关并发症,减少了锁骨下静脉穿刺可能引发的血... 无导线起搏器作为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新星,已经在临床试验中得到了广泛关注与研究。其中,Micra是目前国内唯一使用的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其应用消除了与传统经静脉起搏导线和皮下囊袋相关并发症,减少了锁骨下静脉穿刺可能引发的血胸、气胸等相关并发症,但其使用存在较高的心包积液/穿孔风险。对于高危及特殊人群,无导线起搏器同样展现出了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此外,与传统的经静脉起搏器相比,亦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报道,现就无导线心脏起搏器的技术进展、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优势、与多种起搏方式的联合应用、挑战与展望等方面做一综述。As a rising star in the field of bradycardia treatment, leadless pacemakers have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and been tested in clinical trials. Among the leadless pacemakers, Micra is currently the only one used domestically. Its application eliminated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traditional transvenous pacing leads and subcutaneous pockets, and reduced the risk of hemothorax, pneumothorax, and other related complications that may be caused by subclavian vein puncture. However, there is a higher risk of pericardial effusion/perforation in the application of Micra. For high-risk and special patient populations, leadless pacemakers have also showed demonstrable feasibility and safety. Moreover,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ransvenous pacemaker, leadless pacemakers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This article combines relevant research reports in recent years to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studies, advantages, combined applications with various pacing methods, challenges, and the future of leadless cardiac pacemak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导线起搏 传统经静脉起搏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与多种起搏方式的联合应用
下载PDF
无导线起搏器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荆凯笛 李岚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397-400,共4页
心脏起搏器在临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使用传统起搏器治疗的患者而言,导线和囊袋并发症仍然是主要的问题。因此,无导线起搏器(LPM)作为减少传统起搏器并发症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随着Nanostim和Micra VR这两款起搏器的问世,全球接受... 心脏起搏器在临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对于使用传统起搏器治疗的患者而言,导线和囊袋并发症仍然是主要的问题。因此,无导线起搏器(LPM)作为减少传统起搏器并发症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随着Nanostim和Micra VR这两款起搏器的问世,全球接受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本文对LPM的研发历史、类型、临床应用、适应证及禁忌证等进行综述,旨在为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 无导线起搏 缓慢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无导线起搏器应用的疗效观察
15
作者 何明 者春阳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总结8例患者应用经验,分析无导线永久心脏起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21年10月-2023年4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8例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患者的疾病特征、治疗经过、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等信息,出院后1月随访患者。... 目的总结8例患者应用经验,分析无导线永久心脏起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21年10月-2023年4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8例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患者的疾病特征、治疗经过、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和并发症等信息,出院后1月随访患者。结果8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81.25±10.3岁。均因缓慢性心律失常符合无导线永久心脏起搏治疗的适应证。8例患者均成功植入某公司Micra系列无导线起搏器,平均手术耗时50.00±14.19min,平均曝光时间5.00±1.42min,术中测试的起搏阈值平均0.66±0.29V@0.24 ms,感知到的平均右室波振幅14.78±12.31mV,平均起搏阻抗893.75±324.69Ω;除1例腹股沟区伤口愈合延迟外,无严重并发症(0%)。术后1月随访,8例患者的起搏阈值、感知功能、起搏阻抗均良好且稳定,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术前提高。结论无导线永久心脏起搏器为部分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了更加高效、安全、简便、快捷、微创的起搏治疗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导线起搏 缓慢性心律失常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圈套器在大右室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中应用1例
16
作者 刘元庆 邹国辉 王小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2-724,共3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79岁,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行起搏器植入1年,再发胸闷2 d入院。患者1年前因胸闷不适诊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持续性房颤、扩张性心肌病、尿毒症(CKD 4期)、肾性贫血,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中起搏器阈值1.5 V,脉宽0.24 ms,... 1临床资料患者男,79岁,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行起搏器植入1年,再发胸闷2 d入院。患者1年前因胸闷不适诊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持续性房颤、扩张性心肌病、尿毒症(CKD 4期)、肾性贫血,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中起搏器阈值1.5 V,脉宽0.24 ms,感知6 mv,阻抗370Ω。术后起搏阈值逐渐增高,出院时达阈值5.0 V,脉宽1.0 ms,感知5.7 mv,阻抗360Ω,胸片示起搏器位置正常,考虑无导线起搏器微脱位,出院多次随访示起搏器阈值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导线起搏 大右心室 圈套
下载PDF
8例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17
作者 王璐 胡春阁 +2 位作者 石夏兰 张银雪 张春 《中国临床护理》 2023年第6期394-396,共3页
总结8例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做好临时起搏器的管理和心理护理,术中做好护理配合,术后加强病情监测,预防心包积液、起搏器移位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同时做好出院健康指导。8例患者均顺利... 总结8例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做好临时起搏器的管理和心理护理,术中做好护理配合,术后加强病情监测,预防心包积液、起搏器移位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同时做好出院健康指导。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及不适主诉,起搏器功能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慢性心律失常 无导线起搏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经导管植入Micra无导线起搏器系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滕飞 丁春华 +3 位作者 张凯 杜婉婷 林涛 李广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4期313-317,共5页
目的评估经导管植入无导线Micra起搏器系统(Medtronic)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期间符合无导线起搏推荐意见适应证的患者植入无导线Micra起搏器系统。观察和评估手术持续时间(从股静脉穿刺到静脉通路闭... 目的评估经导管植入无导线Micra起搏器系统(Medtronic)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期间符合无导线起搏推荐意见适应证的患者植入无导线Micra起搏器系统。观察和评估手术持续时间(从股静脉穿刺到静脉通路闭合)、X线透视时间、器械回收重新释放次数、围手术期起搏器程控检测(感知、阈值和阻抗)以及住院期间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在术后1、3、6个月随访检测起搏器参数,观察手术相关的中长期不良事件。结果入选20例患者,均经导管均成功植入无导线Micra无导线起搏器,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100%。平均手术时间(38.5±3.3)min,平均X线透视时间(10.8±6.1)min,平均Micra起搏器释放次数(1.56±0.75)次,其中14例患者1次释放成功,3例患者2次释放成功,1例患者3次释放成功,2例患者回收释放次数大于5次。Micra无导线起搏器植入部位首选在右中位室间隔成功植入14例,高位间隔4例,低位间隔2例。术中平均起搏阈值(0.50±0.21)V,心室感知(8.87±1.52)mV,阻抗为(758.9±187.9)Ω。出院时、术后1、3及6个月随访,20例患者的起搏器阈值、感知及阻抗未见明显变化,无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经导管植入无导线Micra无导线起搏器手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导线起搏 安全性 随访 并发症
下载PDF
无导线起搏器在特殊人群中植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牟秦娇 张玥 王楠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8期694-698,703,共6页
无导线起搏器(LP)被开发并引入临床,以解决传统经静脉起搏器导线与囊袋相关的并发症。在对既往LP可用临床数据的回顾中,笔者发现其植入并不复杂,但因特殊人群自身情况的复杂性,LP的植入存在一定难度。现就近几年LP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并分... 无导线起搏器(LP)被开发并引入临床,以解决传统经静脉起搏器导线与囊袋相关的并发症。在对既往LP可用临床数据的回顾中,笔者发现其植入并不复杂,但因特殊人群自身情况的复杂性,LP的植入存在一定难度。现就近几年LP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并分析LP在特殊人群中植入的可操作性、成功性、安全性以及有效性,为特殊人群植入LP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指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无导线起搏 特殊人群
下载PDF
下腔静脉经奇静脉异常延续致无导线起搏器植入失败1例
20
作者 张文波 丁信法 +3 位作者 王丽华 潘庆丽 许轶洲 潘小宏 《心电与循环》 2023年第4期399-400,403,共3页
本文报道2022年4月21日收治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例拟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术前患者超声心动图、胸部CT未报告明显异常。术中发现患者合并下腔静脉经奇静脉异常延续,多次尝试未能将无导线起搏器递送至... 本文报道2022年4月21日收治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例拟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术前患者超声心动图、胸部CT未报告明显异常。术中发现患者合并下腔静脉经奇静脉异常延续,多次尝试未能将无导线起搏器递送至右心室内,遂放弃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术后下腔静脉超声、胸腹部CT血管成像(CTA)证实为下腔静脉肝段膈上段缺如伴奇静脉延续。充分的术前评估、术中X线透视下多体位影像观察导丝走行及位置,早期发现下腔静脉发育异常,有助于完善手术策略,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以及医疗资源的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导线起搏 下腔静脉畸形 奇静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