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9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 RNAs与急性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薛婷匀 闫贞蓉 +2 位作者 李广妹 赵佳叶 孙启玉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6-70,共5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疾病最严重的表现,其引起的心肌组织损伤可促进心力衰竭的发展。尽管近些年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治疗方式(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发展使AMI的预后得到了改善,但是AMI依旧...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疾病最严重的表现,其引起的心肌组织损伤可促进心力衰竭的发展。尽管近些年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治疗方式(如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发展使AMI的预后得到了改善,但是AMI依旧每年危害着全球700多万人的身心健康,AMI仍然是世界范围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疾病之一[1]。微小RNA(micro RNAs,miRNAs)是在20世纪90年代被发现的,mi RNAs的研究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成熟而广阔的领域。mi RNAs存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和细胞的病理生理活动中,包括与心血管系统相关的细胞。本文将mi RNAs对AMI病理生理进程的影响进行综述,希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rnas 急性心肌梗死 作用机制 预后
下载PDF
血脂剩留风险、microRNA与发生ISR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郝甜 陈启 刘晓宇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00-304,310,共6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PCI术后发生ISR的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探究PCI后ISR发生的风险尤为重要。目前研究表明,血脂剩留风险、microRNA参与了PCI术后内皮损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PCI术后发生ISR的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探究PCI后ISR发生的风险尤为重要。目前研究表明,血脂剩留风险、microRNA参与了PCI术后内皮损伤、炎症反应、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和内膜增生以及新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对ISR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就心血管剩留风险、microRNA与ISR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综述,以期对临床研究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ISR 心血管剩留风险 micro-rna
下载PDF
microRNA-138通过调控FBLN5/IL-1β途径缓解大鼠盆腔器官脱垂
3
作者 袁梦玮 晏梓宴 +1 位作者 毛怡 赵新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1971-1978,共8页
目的:分析microRNA-138通过调控FBLN5/IL-1β途径缓解大鼠盆腔器官脱垂的机制研究。方法:选取40只自然分娩过3次的SPF级SD雌性大鼠,其中10只作为对照组,另外30只构建盆腔器官脱垂模型,麻醉后撑开大鼠阴道将导尿管缝合于阴道口,使其下垂,... 目的:分析microRNA-138通过调控FBLN5/IL-1β途径缓解大鼠盆腔器官脱垂的机制研究。方法:选取40只自然分娩过3次的SPF级SD雌性大鼠,其中10只作为对照组,另外30只构建盆腔器官脱垂模型,麻醉后撑开大鼠阴道将导尿管缝合于阴道口,使其下垂,2周进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共有27只大鼠建模成功,分为模型组9只、miRNA-138 inhibitor组9只、miRNA-138 inhibitor+FBLN5抑制剂组9只,对照组、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miRNA-138 inhibitor组注射10μL miR-138inhibitor慢病毒悬液,miRNA-138 inhibitor+FBLN5抑制剂组注射10μL miR-138inhibitor+10μL FBLN5抑制剂。观察各组大鼠病理组织学、成纤维细胞数量、尿动力学、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量、FBLN5/IL-1β相关mRNA表达量、FBLN5/IL-1β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膀胱基础压、膀胱排尿量、膀胱排尿压、膀胱峰值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量、FBLN5相关mRNA表达量、FBLN5表达量降低,IL-1β相关mRNA表达量、IL-1β表达量升高,与模型组相比,miRNA-138 inhibitor组、miRNA-138 inhibitor+FBLN5抑制剂组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加,膀胱基础压、膀胱排尿量、膀胱排尿压、膀胱峰值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量、FBLN5相关mRNA表达量、FBLN5表达量升高,IL-1β相关mRNA表达量、IL-1β表达量降低,且miRNA-138 inhibitor组成纤维细胞数量较多,膀胱基础压、膀胱排尿量、膀胱排尿压、膀胱峰值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量、FBLN5相关mRNA表达量、FBLN5表达量较高,IL-1β相关mRNA表达量、IL-1β表达量较低(P<0.05)。结论:抑制microRNA-138表达,可调控FBLN5/IL-1β途径,促使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的表达,并改善大鼠尿动力学,缓解盆腔器官脱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微小rna-138 衰老关键蛋白5/白介素-1β 胶原蛋白
下载PDF
MicroRNA调控CLDN1功能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符娟 杨忠海 +1 位作者 严志强 刘化进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1069-1073,共5页
microRNA(微小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RNA中(既非蛋白质进行编码形成的RNA)的一种,长约有20~25个核苷酸长的小分子RNA。CLDN1(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是紧密连接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其含有211个氨基酸残基来组成大约为23 kDa的蛋白。CL... microRNA(微小RNA,miRNA)是一类非编码RNA中(既非蛋白质进行编码形成的RNA)的一种,长约有20~25个核苷酸长的小分子RNA。CLDN1(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是紧密连接蛋白家族中的一员,其含有211个氨基酸残基来组成大约为23 kDa的蛋白。CLDN1主要存在于细胞连接中,形成细胞间连接部位,并形成屏障功能。研究表明,miRNA可以调节编码CLDN1蛋白基因的翻译过程,并影响其稳定性来调节功能,影响呼吸、消化、肿瘤、中枢神经、循环以及皮肤屏障等众多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本文就miRNA对CLDN1的调节作用以及与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综述,为防治与CLDN1改变相关的疾病提供新的见解及其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CLDN1 紧密连接蛋白1 屏障功能
下载PDF
MicroRNA-33b通过靶向调控SALL4的表达抑制肝细胞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艳 李荣华 +3 位作者 符小玉 周薇 彭仕芳 傅蕾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05-910,共6页
目的:探索微小RNA-33b(micro RNA-33b,mi R-33b)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调控HCC细胞增殖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收集配对的HCC及癌旁组织32对,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人类婆罗双树样基... 目的:探索微小RNA-33b(micro RNA-33b,mi R-33b)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调控HCC细胞增殖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收集配对的HCC及癌旁组织32对,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ike 4,SALL4)RNA和蛋白表达,MTT实验检测HCC细胞增殖,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 R-33b与SALL4基因的靶点关系。结果:Mi R-33b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01)。过表达mi R-33b能显著降低HCC LH86细胞的增殖。SALL4是mi R-33b的靶基因,其蛋白表达被mi R-33b负调控。过表达SALL4能逆转mi R-33b对LH8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SALL4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结论:Mi R-33b对HC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是通过负调控SALL4的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icro rna 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 细胞增殖
下载PDF
microRNA let-7a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及其在白内障中的作用 被引量:7
6
作者 秦宇 赵江月 +6 位作者 闵晓洁 罗文婷 李晶 吴欣蔚 刘佳 阎启昌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讨micro RNA let-7a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在白内障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eal time q-PCR方法,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和正常人眼晶状体前囊膜、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模型和正常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let... 目的探讨micro RNA let-7a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在白内障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eal time q-PCR方法,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和正常人眼晶状体前囊膜、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模型和正常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let-7a的表达情况;利用Lipofectamine 2000瞬时转染let-7a mimic和let-7a inhibitor,分别上调和下调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let-7a的表达,并利用Real time q-PCR方法验证转染效率,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组let-7a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模型组let-7a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let-7a mimic转染组let-7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let-7a inhibitor转染组let-7a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let-7a mimic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let-7a inhibitor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cro RNA let-7a能够调控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从而在白内障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icro RNA let-7a可能成为白内障非手术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rna let-7a 细胞凋亡 白内障
下载PDF
脊索瘤中microRNA的差异性表达及其RNA编辑 被引量:2
7
作者 邝磊 吕国华 +3 位作者 王冰 李磊 戴瑜亮 陈宇乔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13-1019,共7页
目的 :检测脊索瘤组织中micro RNA(mi RNA)的差异性表达情况,探讨其RNA编辑。方法 :使用RTq 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检测骶骨脊索瘤组织11种候选mi RNA的表达水平,将其与髓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比... 目的 :检测脊索瘤组织中micro RNA(mi RNA)的差异性表达情况,探讨其RNA编辑。方法 :使用RTq 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检测骶骨脊索瘤组织11种候选mi RNA的表达水平,将其与髓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对表达异常的mi RNA前体(pri-mi RNAs)的DNA和c DNA序列进行对比,检测是否存在RNA编辑。使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脊索瘤组织中RNA编辑的关键酶RNA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 acting on RNA,ADARs)的表达。构建ADAR的表达载体,同时构建ERBB2和HOXA1的3′-非翻译区报告载体并转染mi RNA模拟物和抑制物,将其和ADAR的表达载体共转染至人胚肾细胞293T(HEK293T细胞),用q RT-PCR检测mi RNA的表达水平,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分析法对已测得异常表达的mi RNA的靶基因ERBB2和HOXA1进行活性分析,检测ADAR与测得异常表达的mi RNA的靶基因的关系。结果:与髓核组织相比,脊索瘤组织中mi R-10a和mi R-125a的相对表达程度明显下调(P<0.05)。脊索瘤组织中mi R-10a和mi R-125a的前体c DNA序列中出现了腺苷酸向鸟苷酸(A-G)突变,而在髓核组织中mi R-10a和mi R-125a前体的c DNA序列中无此改变,mi R-10a和mi R-125a在成熟过程中出现了A-I RNA编辑。4组脊索瘤组织中有3组存在ADAR1过度表达,2组存在ADAR2过度表达。转染了mi RNA抑制物的HEK293T细胞中ADAR1表达出现上调,而mi R-10a和mi R-125a的表达出现下调,mi R-10a的靶基因ERBB2和mi R-125a的靶基因HOXA1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增高;相反,转染了mi RNA模拟物的HEK293T细胞中ADAR1表达出现下调,而mi R-10a和mi R-125a的表达出现上调,ERBB2和HOXA1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ADAR1的过度表达可能通过介导A-I RNA编辑影响mi R-10a和mi R-125a的成熟和表达,参与脊索瘤发生中的细胞异常增殖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索瘤 micro rna rna编辑 rna腺苷脱氨酶
下载PDF
MicroRNA Let-7a在小鼠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阳 余海静 +2 位作者 张心浩 崔永华 刘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micro RNA Let-7a在小鼠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2只8周龄成熟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Let-7a组、Let-7a对照组、OVA组和PBS组,每组8只。Let-7a组、Let-7a对照组及OVA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小鼠变应性鼻... 目的探讨micro RNA Let-7a在小鼠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2只8周龄成熟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Let-7a组、Let-7a对照组、OVA组和PBS组,每组8只。Let-7a组、Let-7a对照组及OVA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建立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Let-7a组于第1、2、3次激发前半小时给予Let-7a和脂质体2000混合物,而Let-7a对照组给予Let-7a对照和脂质体2000混合物。PBS组以PBS代替OVA。造模成功后计数小鼠搔鼻次数、鼻腔灌洗液中炎性细胞情况,取小鼠鼻腔黏膜固定后染色评估鼻黏膜杯状细胞增生病理学变化,检测小鼠鼻腔灌洗液中IL-4、IL-13及IFN-γ水平。结果与Let-7a对照组小鼠相比,Let-7a组小鼠搔鼻次数明显增加,鼻腔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杯状细胞增生显著,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鼻黏膜中IL-4及IL-13显著增高(P<0.05),而IFN-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Let-7a促进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micro rna
下载PDF
抑制miRNA-376c-3p对肾透明细胞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镡云辉 赵蓉 +2 位作者 刘志明 卓奥 刘唐兴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1132-1137,共6页
目的探究miRNA-376c-3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人ccRCC细胞系786-O、Caki-1、SN12-PM6、ACHN及正常人近段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C中miRNA-376c-3p的表达。体外培养786-O细胞,随机分... 目的探究miRNA-376c-3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中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人ccRCC细胞系786-O、Caki-1、SN12-PM6、ACHN及正常人近段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C中miRNA-376c-3p的表达。体外培养786-O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miR-376c-3p inhibitor组(转染miR-376c-3p inhibitor)、miR-376c-3p mimics组(转染miR-376c-3p mimics)、阴性对照组(转染miR-376c-3p阴性对照),分组转染后以RT-PCR检测4组细胞miRNA-376c-3p表达;以Ki67免疫荧光染色、集落生成实验检测4组786-O细胞增殖;以TUNEL染色检测4组786-O细胞凋亡;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4组786-O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并比较其Bax/Bcl-2。于右腋窝皮下接种上述4组786-O细胞建立其裸鼠移植瘤模型,3周后测定其肿瘤体积与质量;以Ki67免疫荧光染色、TUNEL染色分别检测4组裸鼠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结果与HKC细胞比较,ccRCC细胞系786-O、Caki-1、SN12-PM6、ACHN中miR-376c-3p表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miR-376c-3p inhibitor组细胞增殖率与集落形成率、肿瘤体积与质量、裸鼠肿瘤组织Ki67阳性比升高(P<0.05),细胞miR-376c-3p相对表达、Bax/Bcl-2与凋亡率、裸鼠肿瘤组织TUNEL阳性比降低(P<0.05);miR-376c-3p mimics组细胞增殖率与集落形成率、肿瘤体积与质量、裸鼠肿瘤组织Ki67阳性比降低(P<0.05),细胞miR-376c-3p相对表达、Bax/Bcl-2与凋亡率、裸鼠肿瘤组织TUNEL阳性比升高(P<0.05);阴性对照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抑制miRNA-376c-3p可削弱ccRCC细胞增殖及集落生成活性,促进其凋亡,并在裸鼠体内抑制其移植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376c-3p 肾透明细胞癌 肾细胞 肿瘤细胞 生长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相关microRNA的鉴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梁厚成 陈凌 +3 位作者 冯海晓 何玲 姚亮 柏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521-1524,共4页
目的:应用miRNA表达谱芯片筛选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与氧化应激相关的miRNA,为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培养D407细胞,分别使用100、200、400μmol/... 目的:应用miRNA表达谱芯片筛选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与氧化应激相关的miRNA,为更加全面深入地研究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培养D407细胞,分别使用100、200、400μmol/L H2O2处理细胞24h后,Trizol试剂抽提细胞总RNA,使用Exiqon miRCURY LNA TM microRNA表达谱芯片(miRBase16.0数据库)检测不同浓度处理后D407细胞miRNA的表达差异,并将不同浓度处理后的变化进行聚类分析。使用Stem loop realtime PCR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差异miRNA调控的靶基因。结果:芯片所包含的1425个已知miRNA中,共有367个在不同浓度H2O2处理后表达发生变化。通过Treeview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miR-31等17个miRNA随H2O2浓度的升高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miR-206等7个则逐渐升高。PCR验证显示芯片结果准确性较好。结论:H2O2作用前后RPE的miRNA表达存在明显差异,miRNA作为转录后水平的调节分子,参与了细胞氧化应激反应,可能在AMD的发生发展中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mi rna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下载PDF
MicroRNA-193b与肥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孟建忠 景欣悦 朱冰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10期2130-2135,共6页
microRNAs(miRNAs)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大小为20-25个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具有内源性、高保守的特点,通过与靶mRNA碱基互补配对,发挥降解或抑制靶mRNA翻译的作用。近期研究发现,miRNA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 microRNAs(miRNAs)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大小为20-25个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具有内源性、高保守的特点,通过与靶mRNA碱基互补配对,发挥降解或抑制靶mRNA翻译的作用。近期研究发现,miRNA与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密切相关。肥胖越来越成为一个遍及全球的严重公共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脂肪细胞数量异常增加和体积异常增大,是以机体能量代谢失衡导致脂肪过度积聚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miRNA-193b-365在脂肪细胞分化和肥胖状态下异常表达,推测其可能参与了脂肪细胞分化以及肥胖的发生发展。深入理解脂肪细胞分化机制对于防治肥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S mirna-193b 脂肪细胞分化 肥胖
下载PDF
MicroRNA-145与肿瘤的关系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荷艳 李慧慧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598-600,共3页
随着人们对生命科学的认识不断加深,作为非编码RNA的重要代表micro RNA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与micro RNAs(mi RNAs)存在着密切关系,mi RNAs可能成为一类新的致癌基因或抑癌基因,通过抑制靶m RNA翻译... 随着人们对生命科学的认识不断加深,作为非编码RNA的重要代表micro RNA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与micro RNAs(mi RNAs)存在着密切关系,mi RNAs可能成为一类新的致癌基因或抑癌基因,通过抑制靶m RNA翻译或诱导靶m RNA降解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rna mi R-145 肿瘤
下载PDF
MicroRNA调控哺乳动物骨骼肌发育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新云 付亮亮 +1 位作者 程会军 赵书红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46-1053,共8页
Micro RNA(mi RNA)是一类长度大约为22 bp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部分mi RNA表达具有时空和组织特异性。哺乳动物中mi RNA主要通过与靶基因3?UTR区结合抑制其翻译,调控机体生物学功能。mi RNA在哺乳动物骨骼肌发育中... Micro RNA(mi RNA)是一类长度大约为22 bp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中,部分mi RNA表达具有时空和组织特异性。哺乳动物中mi RNA主要通过与靶基因3?UTR区结合抑制其翻译,调控机体生物学功能。mi RNA在哺乳动物骨骼肌发育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哺乳动物骨骼肌发育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骨骼肌干细胞增殖、迁移、分化,成肌细胞增殖、分化、肌管融合,肌纤维肥大,能量代谢,纤维类型转换等。mi RNA参与骨骼肌发育的各个环节,通过靶向各个时期的关键因子调控骨骼肌发育。本文对mi RNA在骨骼肌发育中的调控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深入理解骨骼肌发育规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 骨骼肌 肌源性祖细胞 卫星细胞 成肌细胞
下载PDF
MicroRNA在强直性脊柱炎成骨、破骨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文雪 夏启胜 +5 位作者 陶庆文 周童亮 张兰 陈志华 阎小萍 孔维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2-406,共5页
炎性骨破坏和新骨形成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典型病理改变,AS早期以炎症为主,晚期出现异位骨化和骨破坏,异位骨化和骨破坏两种矛盾的表现反映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成骨与破骨过程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其发病机制... 炎性骨破坏和新骨形成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典型病理改变,AS早期以炎症为主,晚期出现异位骨化和骨破坏,异位骨化和骨破坏两种矛盾的表现反映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成骨与破骨过程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认为,AS复杂的新骨形成机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BMP/Smads通路密切相关,而破骨细胞则在骨破坏过程中起重要作用,RANKL/RANK/OPG系统中的细胞因子是调控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关键因子。Micro RNA可调节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与功能,是骨形成、骨吸收、骨重塑和修复过程中的关键调节因子。研究MicroRNA在强直性脊柱炎成骨、破骨机制中的作用,可为AS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微小rna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下载PDF
外泌体源性microRNA在疾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唐慧 伍海姗 +2 位作者 杨怡 赵靖平 陈晋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70-1275,共6页
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别的生物膜结构,由机体的多种细胞分泌,广泛分布于唾液、血浆、乳汁等体液中。外泌体中有蛋白质、m RNA、microRNA、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受体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microRNA是短链非编码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 外泌体是一种纳米级别的生物膜结构,由机体的多种细胞分泌,广泛分布于唾液、血浆、乳汁等体液中。外泌体中有蛋白质、m RNA、microRNA、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受体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microRNA是短链非编码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的表达,广泛参与个体发育、细胞增殖凋亡等生命活动。外泌体源性microRNA具有生物学特性和靶向特异性,不仅可作为肿瘤、神经退行性病变、重大精神疾病的分子诊断标志物,甚至有潜力成为上述疾病的新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microrna 肿瘤 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疾病
下载PDF
糖尿病心肌病患者血清差异表达microRNA及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润民 刘畅 +10 位作者 吴子君 姜佳美 吴斌 莫海亮 黄瑞娜 何松坚 李腾 闫海 李上海 游琼 吴铿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3期20-23,共4页
目的筛选糖尿病心肌病患者血清差异表达的micro RNA(mi RNA),明确mi R-186-5p和mi R-516a-5p在DC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择30例DCM患者为实验组,60例年龄相当的身体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从两组随机选取3例作为研究对象行mic... 目的筛选糖尿病心肌病患者血清差异表达的micro RNA(mi RNA),明确mi R-186-5p和mi R-516a-5p在DC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选择30例DCM患者为实验组,60例年龄相当的身体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从两组随机选取3例作为研究对象行micro RNA芯片初筛差异表达mi RNA,然后荧光定量q PCR验证这些mi RNA的差异表达;在高糖诱导人AC16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中,mi R-186-5p和mi R-516-5p的mimics和inhibitors分别干预,观察对高糖引起的心肌细胞毒性的影响。结果 micro RNA芯片检测发现,糖尿病心肌病患者血清有51个差异表达的mi RNA,经荧光定量q PCR验证为mi R-186-5p、mi R-516a-5p等8个差异表达mi RNA;显著高表达的mi R-516-5p和明显低表达的mi R-186-5p介导了高糖所致心肌细胞毒性损伤。结论糖尿病心肌病患者血清mi RNA表达谱发生改变,有8个差异表达mi RNA,mi R-516a-5p和mi R-186-5p可能参与糖尿病心肌病的心肌损伤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rna 糖尿病 糖尿病心肌病 心肌损伤
下载PDF
MicroRNA-146a与风湿性疾病 被引量:3
17
作者 荀春华 韩峰 胡志坚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9期2613-2615,共3页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短小(20~24nt)的非编码RNA,通过对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节参与很多生物学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miRNAs尤其miRNA-146a在免疫和自身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miRNA-146a在风湿性疾病中的生物学功能及...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短小(20~24nt)的非编码RNA,通过对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节参与很多生物学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miRNAs尤其miRNA-146a在免疫和自身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miRNA-146a在风湿性疾病中的生物学功能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micro rna-146a 风湿性疾病
下载PDF
胆固醇代谢相关蛋白及相关特异microRNAs在胆固醇型胆囊结石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宋健 喻超 +4 位作者 詹磊 张宏 赵小毅 张栋 孙诚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43-47,共5页
目的探讨胆固醇型胆囊结石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血清中胆固醇代谢相关蛋白,以及可能靶向ABCA1的相关micro RNAs(mi RNAs)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选取60例胆固醇型胆囊结石患者(结石组)和60例健康对照人群(非结石组)的血清样本,采用Western b... 目的探讨胆固醇型胆囊结石患者和健康对照人群血清中胆固醇代谢相关蛋白,以及可能靶向ABCA1的相关micro RNAs(mi RNAs)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选取60例胆固醇型胆囊结石患者(结石组)和60例健康对照人群(非结石组)的血清样本,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胆固醇代谢相关蛋白(SREBP-2、FXR、LXR、ABCA1、ABCB11)的表达,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可能靶向调控ABCA1的相关mi RNA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 PCR)对相关mi RNAs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结石组血清中SREBP-2、FXR、LXR、ABCA1、ABCB11蛋白的表达量较非结石组降低(P<0.05),结石组血清中mi RNA-26a、mi RNA-144、mi RNA-758表达较非结石组升高(P<0.05)。结论胆固醇代谢相关蛋白差异性表达及可能靶向ABCA1的相关mi RNA在胆固醇型胆囊结石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型胆囊结石病 胆固醇代谢 micrornaS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乳腺癌microRNA表达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晶晶 郝晓甍 +2 位作者 刘艳 张晟 张瑾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13-916,共4页
目的:探讨miRNA基因表达谱的筛选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例患者的新鲜乳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利用miRNA芯片对其进行实验分析,并采用realtime-PCR验证芯片结果的准确性,生物信息学分析其作用靶点。结果:通过SAM软... 目的:探讨miRNA基因表达谱的筛选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例患者的新鲜乳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利用miRNA芯片对其进行实验分析,并采用realtime-PCR验证芯片结果的准确性,生物信息学分析其作用靶点。结果:通过SAM软件,相对癌周组织在乳腺癌组织中查出上调的miRNA基因3个,下调的miRNA基因23个。其中显著上调的为hsa-miR-155和hsa-miR-193b。显著下调的为hsa-miR-145,hsa-miR-381,hsa-miR-132,rno-miR-10b,hsa-miR-199b-5p,hsa-miR-100,hsa-miR-335,hsa-miR-497和hsa-miR-99a。实时定量验证芯片结果准确可靠,生物信息学发现不同miRNA对应的靶基因分别为FOXA1、HOXA1、SMAD7和PSTON等。结论:筛选得到乳腺癌miRNA的差异表达谱靶点非常广泛,涉及到细胞周期调控,转录调控等,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病机制中发挥潜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rnaS 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靶向ASGPR1的外源性microRNA对HBV表达和复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郜玉峰 余莉 +3 位作者 李家斌 魏少峰 李旭 沈继龙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99-704,共6页
目的:设计并构建ASGPR1靶向的micro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ASGPR1基因的抑制作用及其在HBV感染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ASGPR1为靶基因,设计并构建3个针对ASGPR1不同位点的microRNA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方法转染HepG2.2.15细胞,RT-PCR... 目的:设计并构建ASGPR1靶向的micro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ASGPR1基因的抑制作用及其在HBV感染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ASGPR1为靶基因,设计并构建3个针对ASGPR1不同位点的microRNA表达载体,通过脂质体方法转染HepG2.2.15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其对ASGPR1mRNA和蛋白的抑制作用,乙肝五项定量和HBVDNA检测其对HBV的抑制作用.结果:ASGPR1mRNA和蛋白的平均水平分别下降了57.3%和49.8%(P<0.01);在病毒水平3种amiRNA均能明显抑制相应细胞株中HBsAg和HBeAg的分泌,其中以a miRNA-ASGPR1-610抑制作用最强,对培养72h的细胞上清中的HBsAg和HBeAg抑制率分别为31.3%和33.6%(P<0.01),HBV DNA的抑制率为29.7%(P<0.01).结论:靶向ASGPR1的外源性microRNA能显著抑制靶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HBV的复制和表达.ASGPR1可以作为慢性HBV感染基因治疗的候选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rna干扰 microrna HEPG2.2.15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