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Droplet Flux in Forest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Interception Loss of Rainfall – Theoretical Study and Field
1
作者 Huaxia Yao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0年第10期872-879,共8页
A new approach to explain forest interception was proposed by introducing micro-droplets of crushed raindrops during rainfall. The aerodynamic diffusion and transfer of both vapour and micro-droplets from canopy to up... A new approach to explain forest interception was proposed by introducing micro-droplets of crushed raindrops during rainfall. The aerodynamic diffusion and transfer of both vapour and micro-droplets from canopy to upper air were described and calculated, and proposed formulas applied to eight rainfall events at the Okunoi Experimental Station, Tokushima, Japan. Contributions from droplet transfer were 0.9-58.2 times of contributions from vapour transfer, taking a majority portion in total interception loss. Accounting only the vapour transfer or evaporation loss as estimated by Penman equation was not able to account for actual interception loss. The micro-droplet flux component took major portion in the two heavily rained events, and completely made up the interception as happened in October 2004. The droplet flux could accommodate a high interception rate, even when the air was nearly vapour-saturated and vapour flux was zero. This approach provided a new explanation to extraordinarily high interception 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NFALL INTERCEPTION micro-droplet Transfer VAPOUR FLUX Forest CANOPY Aerodynamic
下载PDF
Producing micro-droplet of dilute sulphuric acid on pure iron surface and observing its corrosion behaviour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2
作者 Mitsuo KIDO Koji MUKAI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 CSCD 2006年第B02期749-752,共4页
A simple method was presented to produce a micro-droplet of sulphuric acid on a pre-selected micro-zone on a pure iron surface with the tip of an AFM cantilever. The three-dimensional shape of the droplet was imaged w... A simple method was presented to produce a micro-droplet of sulphuric acid on a pre-selected micro-zone on a pure iron surface with the tip of an AFM cantilever. The three-dimensional shape of the droplet was imaged with the AC non-contact mode of the AFM, and the liquid/solid interface was observed in situ during corrosion using the contact mode. The substrate surface beneath the droplet was lowered by approximately 19 nm after 3.6 ks of adhesion. This method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micro-zone corrosion or lubr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铁表面 腐蚀 稀释硫酸微滴 原子力显微镜
下载PDF
乳化剂对甲醇柴油液滴蒸发微爆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杨伟 邹润 +2 位作者 马富康 苏立旺 胡佳康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68-876,共9页
乳化燃油微爆能够促进燃油雾化和混合,影响其微爆性能的关键是乳化剂。文章采用机械搅拌加超声搅拌法制备了微乳化甲醇柴油,研究了乳化剂种类和含量对微乳化甲醇柴油稳定性和分散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合乳化剂和增加乳化... 乳化燃油微爆能够促进燃油雾化和混合,影响其微爆性能的关键是乳化剂。文章采用机械搅拌加超声搅拌法制备了微乳化甲醇柴油,研究了乳化剂种类和含量对微乳化甲醇柴油稳定性和分散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合乳化剂和增加乳化剂含量均能提高微乳化甲醇柴油的分散性;增加乳化剂含量能够提高液滴微爆强度,推迟初次微爆时刻,减少液滴寿命,降低稳定阶段的液滴蒸发速率;当甲醇和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0∶5和10∶8时,液滴微爆强度分别比甲醇和乳化剂质量比为10∶3时提高了34.3%和3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柴油 液滴 蒸发特性 微爆
下载PDF
麻疯树油液滴微爆和蒸发特性试验
4
作者 王继刚 相飞飞 +1 位作者 徐晶 乔信起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2,共9页
利用悬挂式液滴蒸发试验装置,结合高速背光成像技术,研究了麻疯树油液滴在高温环境(673、773、873、973和1073 K)下的微爆和蒸发特性,并对麻疯树油中的3种主要组分液滴的蒸发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麻疯树油液滴的微爆是由于内部组分... 利用悬挂式液滴蒸发试验装置,结合高速背光成像技术,研究了麻疯树油液滴在高温环境(673、773、873、973和1073 K)下的微爆和蒸发特性,并对麻疯树油中的3种主要组分液滴的蒸发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麻疯树油液滴的微爆是由于内部组分的热解导致的,并且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其微爆强度增大.麻疯树油液滴在环境温度为673 K时,液滴稳定蒸发,蒸发过程包括初始膨胀阶段、平衡蒸发阶段和残留物蒸发阶段;在环境温度为773~1073 K时,液滴发生微爆,包含初始膨胀阶段、平衡蒸发阶段、微爆蒸发阶段和残留物蒸发阶段;当环境温度高于873 K时,首次观测到“蒸气羽流”和“蒸气云”现象,液滴蒸发速率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油 液滴 微爆 蒸发 机理
下载PDF
基于3D打印的柔性三频微带天线的设计与加工
5
作者 钟智东 舒霞云 +2 位作者 常雪峰 唐毅泉 诸世敏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1-245,共5页
为解决可穿戴设备在复杂应用场景中无线信号响应范围较窄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柔性三频微带天线,在2.5 GHz、3.5 GHz、5.4 GHz微波频段采用双“T”型+双“L”型表面结构实现天线的谐振,采用聚酰亚胺为基底材料,纳米银为辐射贴片及接地... 为解决可穿戴设备在复杂应用场景中无线信号响应范围较窄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柔性三频微带天线,在2.5 GHz、3.5 GHz、5.4 GHz微波频段采用双“T”型+双“L”型表面结构实现天线的谐振,采用聚酰亚胺为基底材料,纳米银为辐射贴片及接地面的导电材料以实现柔性化。使用ANSYS HFSS对天线进行建模并进行仿真分析,使用微滴喷射3D打印工艺对其加工,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微机电系统(MEMS)加工在柔性电子领域上成本高及步骤复杂等问题。最后使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分析打印面形貌,并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分别测试天线成品的回波损耗、可弯折性及弯折抗疲劳性,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且天线具有较好的弯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微带天线 聚酰亚胺 微滴喷射 多频段 纳米银
下载PDF
Micro-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nd 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echnologies Provide Highly Sensitive and Accurate Detection of Zika Virus 被引量:6
6
作者 Yuan Hui Zhiming Wu +12 位作者 Zhiran Qin Li Zhu Junhe Liang Xujuan Li Hanmin Fu Shiyu Feng Jianhai Yu Xiaoen He Weizhi Lu Weiwei Xiao Qinghua Wu Bao Zhang Wei Zhao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70-277,共8页
The establishment of highly sensitive diagnostic methods is critical in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Zika virus(ZIKV)and in preventing serious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of ZIKV infection. In this study, we esta... The establishment of highly sensitive diagnostic methods is critical in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control of Zika virus(ZIKV)and in preventing serious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of ZIKV infection. In this study, we established micro-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dPCR) and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RT-qPCR) protocols for the detection of ZIKV based on the amplification of the NS5 gene. For the ZIKV standard plasmid, the RT-qPCR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ycle threshold(Ct) value was linear from 10~1 to 10~8 copy/l L, with a standard curve R^2 of 0.999 and amplification efficiency of 92.203%;however, a concentration as low as 1 copy/l L could not be detected. In comparison with RT-qPCR, the dd PCR method resulted in a linear range of 10~1–10~4 copy/l L and was able to detect concentrations as low as 1 copy/l L. Thus, for detecting ZIKV from clinical samples, RT-qPCR is a better choice for high-concentration samples(above 10~1 copy/l L),while ddPCR has excellent accuracy and sensitivity for low-concentration sample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dPCR method should be of considerable use in the early diagnosis, laboratory study, and monitoring of ZIK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ika virus Nucleic acid detection - micro-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d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qPCR)
原文传递
纯麻疯树生物柴油单液滴蒸发特性研究
7
作者 姜熠豪 姜根柱 +1 位作者 高建伟 闫晨朝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为了探明麻疯树生物柴油(JME)燃料的蒸发过程,通过碱性酯交换反应制备了JME,并采用热电偶挂滴技术研究了在673 K和873 K的环境温度下JME单液滴的膨化和蒸发特性,分析了环境温度对JME液滴蒸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JME液滴的蒸发过程分... 为了探明麻疯树生物柴油(JME)燃料的蒸发过程,通过碱性酯交换反应制备了JME,并采用热电偶挂滴技术研究了在673 K和873 K的环境温度下JME单液滴的膨化和蒸发特性,分析了环境温度对JME液滴蒸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JME液滴的蒸发过程分为瞬时加热阶段、波动蒸发阶段和平衡蒸发阶段;在673 K和873 K下JME液滴的蒸发特性不同,673 K下液滴的蒸发只存在膨胀过程,没有发生微爆,液滴寿命较长,而873 K下液滴出现了微爆现象,液滴寿命较短;环境温度的升高可以提高JME液滴的蒸发速率,这是因为JME中挥发性成分较多,其挥发后形成气泡,在高温下液滴发生膨化和微爆,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空气-燃料混合,提高柴油机的燃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生物柴油 液滴蒸发 膨胀 微爆
下载PDF
合成生物学表型测试生物反应器及其装备化研究进展
8
作者 郭肖杰 剪兴金 +2 位作者 王立言 张翀 邢新会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7,共22页
合成生物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典型的细胞工厂创制“设计-构建-测试-学习”(design-build-testlearn,DBTL)循环,成为支撑面向加速生物制造发展的智慧生物育种的重要方法。其中,测试环节是对前期所设计与构建的生物体系进行表型测试,... 合成生物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典型的细胞工厂创制“设计-构建-测试-学习”(design-build-testlearn,DBTL)循环,成为支撑面向加速生物制造发展的智慧生物育种的重要方法。其中,测试环节是对前期所设计与构建的生物体系进行表型测试,以提供大量数据用于后续的学习和迭代升级。测试阶段的通量主要依赖于细胞自身或其培养测试所使用的生物反应器及其装备,是整个DBTL流程的限速步骤。本文系统综述了合成生物学表型测试所开发的面向不同通量的生物反应器及装备,从单细胞检测和筛选及不同尺度生物反应器包括皮纳升级生物反应器、微升级生物反应器、毫升级生物反应器和升级生物反应器等,系统地介绍了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同时,指出了现有生物反应器及其装备的应用潜力、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为合成生物学表型测试技术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高通量筛选 液滴微流控 生物反应器 微孔板 微型管式生物反应器
下载PDF
铝基微纳米结构超疏水表面制备及其防冰/霜性能
9
作者 钟涛 刘超 +1 位作者 张艳梅 杨晚生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6,共10页
[目的]在铝上构建具有粗糙微纳米结构的超疏水表面,可赋予其良好的防冰/霜性能。但在实际应用中铝的超疏水性会逐渐变差甚至失效,微纳米结构的稳定性是影响疏水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方法]先通过二次阳极氧化在铝表面制备纳米多孔结构... [目的]在铝上构建具有粗糙微纳米结构的超疏水表面,可赋予其良好的防冰/霜性能。但在实际应用中铝的超疏水性会逐渐变差甚至失效,微纳米结构的稳定性是影响疏水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方法]先通过二次阳极氧化在铝表面制备纳米多孔结构,再用不锈钢筛网模板压印的方法在铝表面获得微米级结构,扩孔处理后采用低表面能物质(如三乙氧基-1H,1H,2H,2H-十三氟代正辛基硅烷)进行修饰,最终获得了微纳米结构的铝基超疏水表面(标记为MN-SHS),并就其表面形貌、水接触角、液滴粘附性、防冰/霜性能和耐久性与只进行二次阳极氧化的铝试样和进行二次阳极氧化+扩孔的铝试样作对比。[结果]MN-SHS样品表面的水接触角达到164°,液滴粘附性低,防冰/霜性能和耐久性最优。[结论]采用阳极氧化结合微米压印技术可制得具有微纳米复合结构的铝基超疏水表面,在防冰/霜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 防冰/霜 阳极氧化 压印 微纳米结构 低液滴粘附性
下载PDF
超微量胶滴形状参数及铺展过程在线测量方法
10
作者 蒋申彗 刘慧芳 李福选 《机械工程师》 2024年第7期86-89,共4页
针对微纳制造产业及生命科学领域中黏合剂及活性药物的用量难以保证其精准度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边界提取的超微量胶滴形状参数在线检测方法。引入机器视觉对超微量胶滴的转移及成型过程进行在线检测,通过对超微量胶滴图像的... 针对微纳制造产业及生命科学领域中黏合剂及活性药物的用量难以保证其精准度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边界提取的超微量胶滴形状参数在线检测方法。引入机器视觉对超微量胶滴的转移及成型过程进行在线检测,通过对超微量胶滴图像的实时采集,选用合适的图像处理方法及程序算法获取连续点胶过程中fL~pL级胶滴的形状参数,结果表明在线检测误差不超过5%。解决了超微量胶滴由于尺寸过小而难以测量的问题,保证了微纳制造及生命科学领域中液体分配的精确度与时效性,为精密器件的封装与活性药物的转移提供了精准反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量胶滴 在线检测 形状参数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desulfurization and evapo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OH)_(2) droplets
11
作者 Yilin Song Yize Zhang Hao Zho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27-135,共9页
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focus on the desulfurization and evapo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me slurry droplets at 298-383 K. We designed an evaporation-reaction chamber with quartz glass windows.The monodisper... Th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focus on the desulfurization and evapo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ime slurry droplets at 298-383 K. We designed an evaporation-reaction chamber with quartz glass windows.The monodisperse slurry droplet stream was injected into the evaporation reaction chamber, and the inlet gas components(air, air + SO_(2))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chamber. We applied the magnified digital in-line holography to measure the droplet parameters and calculated the evaporation rate.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droplet concentration, and SO_(2) concentration on the evaporation rate of Ca(OH)_(2) droplets were discussed. Moreover, the Ca(OH)_(2) droplets under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sampled,and the droplet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using an off-line microscope. The evaporation rate of the Ca(OH)_(2) droplet increased at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during the falling process, and remained constant at last. The average evaporation rate of the Ca(OH)_(2) droplet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temperature increas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ified digital in-line holography EVAPORATION Gas–liquid absorption reaction Ca(OH)_(2) micro-droplet
下载PDF
多组分燃料液滴高温蒸发耦合机制研究
12
作者 梅德清 俞玥 +2 位作者 高亚平 祁佳炜 章传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3-40,82,共9页
以高挥发性的乙醇与低挥发性的加氢生物柴油和柴油构成的多组分混合燃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单个液滴在高温下的内部蒸汽气泡动力学及蒸发特性。在恒温加热炉中,采用挂滴法结合高速显微成像技术,在773、873和973 K温度下,捕捉了加氢生物柴... 以高挥发性的乙醇与低挥发性的加氢生物柴油和柴油构成的多组分混合燃料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单个液滴在高温下的内部蒸汽气泡动力学及蒸发特性。在恒温加热炉中,采用挂滴法结合高速显微成像技术,在773、873和973 K温度下,捕捉了加氢生物柴油-乙醇-柴油混合燃料液滴在蒸发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分析了液滴的归一化平方直径和寿命等特征。研究表明,在773 K下,蒸发过程较平稳,液滴体积均匀减小,而在973 K下,0.093 s时液滴内开始产生微小气泡并逐渐增大;在0.767 s时再次形成微小气泡,并于0.907 s时出现第2次破裂。升高环境温度有助于增加燃料液滴的蒸发速率,加剧蒸发过程中的微爆现象,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液滴的蒸发时间;蒸发过程中液滴内部的气泡增长与汽液界面的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有关,且在液滴表面观察到了表面张力现象;与柴油相比,随着二元燃料中加氢生物柴油含量的增加,组分对蒸发的抑制作用更强,与二元燃料相比,三元燃料中的乙醇促进了微爆,缩短了液滴蒸发;三元燃料的液滴蒸发按序呈现乙醇主导、乙醇和柴油共同主导以及三者共同蒸发3个典型特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燃料 液滴 蒸发 微爆 挂滴法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与喷墨打印技术的微液滴形成芯片 被引量:2
13
作者 单子龙 祝明杰 +1 位作者 宁伟 吴炫烨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29,共4页
基于微流控的液滴发生是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数字化的基础。研究了一种新的微流控法制备微液滴,采用微流控与热泡喷墨技术结合的方法制备微液滴。利用热泡喷墨打印技术的液滴发生原理,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在1 s内形... 基于微流控的液滴发生是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数字化的基础。研究了一种新的微流控法制备微液滴,采用微流控与热泡喷墨技术结合的方法制备微液滴。利用热泡喷墨打印技术的液滴发生原理,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在1 s内形成超过300000个皮升(pL)级液滴的创新型方法。针对这种新的液滴发生方法,本文系统研究了喷孔位置、分散相黏度、分散相与MEMS半导体芯片的接触角等因素对液滴生成的影响。该技术在数字PCR等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微液滴 微机电系统技术 喷墨打印技术
下载PDF
微滴喷射增材制造技术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子昕 闫承琳 +1 位作者 刘东 李晓旭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73-379,共7页
微滴喷射技术具有高通量、低成本等特点,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增材制造技术之一。但传统微滴喷射技术无法满足不同材料增材制造中高黏度、高分辨率、高成型精度等的要求,了解微滴喷射的驱动方式和成型技术可以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思路。... 微滴喷射技术具有高通量、低成本等特点,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增材制造技术之一。但传统微滴喷射技术无法满足不同材料增材制造中高黏度、高分辨率、高成型精度等的要求,了解微滴喷射的驱动方式和成型技术可以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思路。本文综述了微滴喷射发展历程,分类介绍了几类典型驱动方式的研究进展,基于材料特性和成型特点阐述了不同微滴喷射成型技术的适用范围、技术优势和存在问题,最后针对微滴喷射增材制造技术在打印原料、驱动方式和成型精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喷射 高通量 驱动方式 成型技术 打印原料 成型精度
下载PDF
微量供油条件下润滑油液滴的生长与脱附 被引量:3
15
作者 豆照良 宋安佳 +3 位作者 周刚 张韶华 阎红娟 刘峰斌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88,134,共7页
润滑油液滴的生长与脱附性能对于微量供油过程和微量润滑效果有重要影响。采用试验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微量供油条件下、在重力环境中的润滑油液滴在毛细管出口端的生长与脱附行为,考察毛细管管径和表面润湿特性变化对润滑油液... 润滑油液滴的生长与脱附性能对于微量供油过程和微量润滑效果有重要影响。采用试验和数值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微量供油条件下、在重力环境中的润滑油液滴在毛细管出口端的生长与脱附行为,考察毛细管管径和表面润湿特性变化对润滑油液滴脱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润滑油液滴的生长与脱附是毛细力、黏性力、表面张力和重力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减小毛细管管径或增大润滑油液滴在毛细管表面的接触角,均可有效减弱毛细效应,降低润滑油液的爬移高度和脱附粒径,改善液滴脱附性能;毛细管管径由1.2 mm减小至0.7 mm过程中,液滴脱附粒径减小了4.5%;接触角由5°逐渐增加至90°的过程中,液滴脱附粒径减小了9.3%;通过选用低表面能材料制作微量供油的毛细管可以显著增大接触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供油 润滑油液滴 毛细管 接触角 脱附性能
下载PDF
基于毛细管微流控技术的硝化棉微球制备工艺
16
作者 张萌萌 高峰 +1 位作者 孙凯欣 张亚军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1-977,共7页
采用毛细管微流控技术制备粒径均匀、球形度高的硝化棉微球。在连续相和分散相微通道尺寸分别为500和200μm、连续相和分散相溶液体积流量分别为1和0.08 mL/h、乙酸乙酯(溶剂)与硝化棉(溶质)质量比为20∶1时,制备的硝化棉微球的粒径约为... 采用毛细管微流控技术制备粒径均匀、球形度高的硝化棉微球。在连续相和分散相微通道尺寸分别为500和200μm、连续相和分散相溶液体积流量分别为1和0.08 mL/h、乙酸乙酯(溶剂)与硝化棉(溶质)质量比为20∶1时,制备的硝化棉微球的粒径约为170μm,表面平滑,具有较好的球形度,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此外,还探究了硝化棉微球的粒径与两相溶液的体积流量比、微通道尺寸以及溶剂和溶质质量比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调节上述参数来控制硝化棉微球的粒径变化。这种基于毛细管微流控技术制备硝化棉微球的方法具有成本低、制备过程可控、粒径均匀、安全性能高等优点,为硝化棉微球的可靠制备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微流控技术 硝化棉微球 微液滴 粒径分布 微球制备
下载PDF
基于气-液共流聚焦法的微流控芯片微液滴喷射系统及磁性微球制备
17
作者 崔俊雅 朱丽 王蒙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42-1849,共8页
微液滴喷射技术作为新型前沿技术在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气-液两相液滴喷射技术,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低成本的微液滴喷射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共流聚焦法的微流控芯片,将不同粘度的甘油水溶液作为分散相,通过调节气压、体... 微液滴喷射技术作为新型前沿技术在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气-液两相液滴喷射技术,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低成本的微液滴喷射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共流聚焦法的微流控芯片,将不同粘度的甘油水溶液作为分散相,通过调节气压、体积流量、粘度以及喷嘴直径等参量,进而控制微液滴喷射直径及喷射频率,完成8~175 mPa·s粘度下的微液滴喷射。对实验结果中系统的相关性能进行总结和分析。该研究有助于提高气动式微液滴喷射的稳定性,丰富了微液滴喷射装置的结构设计。利用此系统,通过调节气压和体积流量,制备了平均直径为300μm、均一性好、具有较好磁性的磁性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微球 微流控芯片 微滴喷射 共流聚焦 气-液两相
下载PDF
丁醇-麻疯树生物柴油混合液滴蒸发特性实验研究
18
作者 姜熠豪 姜根柱 +1 位作者 薛文华 任贵龙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23年第3期165-172,共8页
为了提高燃油的蒸发效率,研究混合燃料的蒸发过程与机理,搭建液滴悬挂式蒸发试验装置对丁醇-麻疯树生物柴油混合液滴进行实验,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BUT00,BUT20,BUT40和BUT604种丁醇-麻疯树生物柴油混合液滴蒸发过程形态和直径的变化,探... 为了提高燃油的蒸发效率,研究混合燃料的蒸发过程与机理,搭建液滴悬挂式蒸发试验装置对丁醇-麻疯树生物柴油混合液滴进行实验,利用高速摄像机记录BUT00,BUT20,BUT40和BUT604种丁醇-麻疯树生物柴油混合液滴蒸发过程形态和直径的变化,探究丁醇掺混比例对液滴蒸发特性的影响,并采用MATLAB代码处理液滴图像。针对试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误差,进行不确定度分析,验证数据的重复性,消除统计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在环境温度873 K下,麻疯树生物柴油(JME)的液滴寿命为5.989 s/mm^(2),随着丁醇质量分数的增加,液滴寿命相应减少,BUT00液滴寿命约为BUT60液滴寿命的1.43倍;混合液滴的平均蒸发率K会随着掺醇比例的提高而显著增大,BUT60掺混比例的混合液滴对液滴的蒸发速率促进作用更明显,因此将该掺混比例的燃料应用于内燃机中,可以更好地实现空气-燃料混合,提高内燃机的燃烧效率。研究结果为丁醇-麻疯树生物柴油混合液滴在燃烧装置中的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对于优化发动机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工程 丁醇 麻疯树生物柴油 液滴蒸发 微爆
下载PDF
TC4微织构表面液滴撞击特性实验研究
19
作者 崔静 白娟 杨广峰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20-1324,共5页
为了探究不同扫描速度下激光刻蚀钛合金微织构超疏水表面的液滴撞击特性,在工业用材TC4(Ti 6Al4V)表面进行一步成型激光刻蚀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共聚焦电子显微镜对表面形貌进行观测,利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表面的润湿性,利用高速摄... 为了探究不同扫描速度下激光刻蚀钛合金微织构超疏水表面的液滴撞击特性,在工业用材TC4(Ti 6Al4V)表面进行一步成型激光刻蚀后,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共聚焦电子显微镜对表面形貌进行观测,利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表面的润湿性,利用高速摄像机实验平台捕捉液滴撞击过程。结果表明,受表面微织构和表面化学性能的共同影响,扫描速度为200mm·s^(-1)的工况下,表面的疏水性能最佳;疏水性能好的表面由于黏性耗散低,液滴的最大铺展系数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Ti6Al4V)钛合金 润湿性激光微织构 超疏水 液滴撞击
下载PDF
压电驱动微滴喷射过程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9
20
作者 魏大忠 张人佶 +1 位作者 吴任东 周浩颖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11-614,共4页
通过对压电驱动器的力-位移方程的简化,得到了压电驱动器的受力方程。从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角度对腔体内部流体运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简化了分析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微滴喷射过程的数学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喷射规律与试验结果基... 通过对压电驱动器的力-位移方程的简化,得到了压电驱动器的受力方程。从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角度对腔体内部流体运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简化了分析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微滴喷射过程的数学模型,得到的计算结果、喷射规律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 喷射 压电 快速制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