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am/Film Alternating Multilayer Structure with High Toughness and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 Prepared via Microlayer Coextrusion
1
作者 Qi LUO Hong-Ting PU +2 位作者 Zhi-Hua Zhang Xiong Zhang Cheng-Long Yu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566-572,I0006,共8页
Multilayer membranes prepared via microlayer coextrusion have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unique properties and broad applications.In present study,the foam/film alternating multilayer sheets based on ethyle... Multilayer membranes prepared via microlayer coextrusion have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unique properties and broad applications.In present study,the foam/film alternating multilayer sheets based on 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EVA)and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are successfully prepared via microlayer coextrusion.The cells in the sheets are single-cell-array along the foamed EVA layers with uniform cell size.In addition,the effects of layer number and foam relative thickness on morphology,mechanical properties,damping and heat insulation properties are investigated.The cell size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ing layer number due to the enhanced confine effects.The tensile strength,elongation at break,and heat insulation also increase significantly.However,the mechanical damping properties change little in the observed frequency.Meanwhile,with higher relative thickness of EVA foam,the sheets have lower tensile strength and lower thermal conductivity,while the damping properties are enhanced in a specific frequency scope.The elongation at break of the optimized sample comes to 800%and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decreases to 61 mW·m^(-1)·K^(-1),which shows high toughness and low thermal conductivity,indicating a possible method for preparing materials with high toughness and heat-insulating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layer Foam coextrusion TOUGHNESS Thermal conductivity
原文传递
双向拉伸多层共挤复合薄膜的生产制备和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曾碧榕 陈国荣 +6 位作者 王荣贵 朱继红 张秀华 罗伟昂 罗宇峰 许一婷 戴李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4-190,共7页
高性能薄壁化和多层复合是当前塑料包装薄膜的发展趋势。双向拉伸多层共挤复合薄膜不仅可以满足包装行业对薄膜多功能性的要求,还具有"减薄"功能,可大幅度减少同类塑料薄膜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文中分别介绍拉伸取向和多层... 高性能薄壁化和多层复合是当前塑料包装薄膜的发展趋势。双向拉伸多层共挤复合薄膜不仅可以满足包装行业对薄膜多功能性的要求,还具有"减薄"功能,可大幅度减少同类塑料薄膜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文中分别介绍拉伸取向和多层共挤关键技术、商业化薄膜生产设备和几种主要的薄膜产品,如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双向拉伸聚酯(BOPET)薄膜、双向拉伸聚酰胺(BOPA)薄膜、双向拉伸聚乳酸(BOPLA)薄膜和双向拉伸聚乙烯(BOPE)薄膜,着重讨论了BOPE薄膜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双向拉伸 多层共挤 复合 聚乙烯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钛酸钡高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永军 罗筑 +5 位作者 孙静 黄安荣 马艳红 梁培志 何敏 韦良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0-84,共5页
受功能梯度材料设计理念的启发,采用聚合物微纳层叠共挤装置,提出了交替多层介电复合材料的假设,设计了(聚偏氟乙烯/钛酸钡)(PVDF/BaTiO3)/PVDF交替多层介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PVDF以α、β两种... 受功能梯度材料设计理念的启发,采用聚合物微纳层叠共挤装置,提出了交替多层介电复合材料的假设,设计了(聚偏氟乙烯/钛酸钡)(PVDF/BaTiO3)/PVDF交替多层介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PVDF以α、β两种晶型共存;随着BaTiO3含量的增加,体系的结晶度逐渐降低;介电常数先增大后减小,在BaTiO3质量分数为7.5%时,介电常数达到最大61.43 F/m(25℃,1 MHz);介电损耗因数先减小后增大,但介电损耗因数都小于0.1。因此,利用微纳多层共挤技术,设计的交替多层介电复合材料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多层共挤 聚偏氟乙烯 钛酸钡 交替多层 介电复合材料
下载PDF
加工温度对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薄膜微观形态及光散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薛娟 熊英 +1 位作者 沈佳斌 郭少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66,共7页
采用微层共挤出制备了16层(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苯乙烯(PS))共混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交替层状材料,将PMMA层剥去后得到从皮层和芯层不同位置的LLDPE/PS薄膜。研究加工温度对皮层和芯层薄膜微观形态和光散射性能的影响。微... 采用微层共挤出制备了16层(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聚苯乙烯(PS))共混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交替层状材料,将PMMA层剥去后得到从皮层和芯层不同位置的LLDPE/PS薄膜。研究加工温度对皮层和芯层薄膜微观形态和光散射性能的影响。微观形态观察显示,对于200℃制备的皮层和芯层LLDPE/PS薄膜中PS均以球状分散,皮芯层差异较小。随着加工温度的升高,PS分散相开始沿挤出方向变形,特别在皮层薄膜中的变形尤为显著,皮芯层形态差异逐渐增大。光散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加工温度升高后,试样的光散射各向异性程度增加,透光性降低,雾度均在93%左右,同时皮芯层的光学性能差异逐渐增大。说明较低的加工温度更有利于制得均匀结构和光散射性能优异的LLDPE/PS光散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层共挤出 光散射 皮芯层结构 透光率 雾度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钛酸钡高介电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戚远慧 朱永军 +2 位作者 韦良强 黄安荣 罗筑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7,共4页
介绍了介电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和制备工艺,阐述了各种介电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优缺点,以及聚合物/陶瓷复合材料介电常数预测。利用微纳多层共挤技术可以获得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介电复合材料,但是该技术应用在介电复合材料方面工艺还... 介绍了介电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和制备工艺,阐述了各种介电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的优缺点,以及聚合物/陶瓷复合材料介电常数预测。利用微纳多层共挤技术可以获得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的介电复合材料,但是该技术应用在介电复合材料方面工艺还不够成熟,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钛酸钡 交替多层 介电复合材料 微纳多层共挤
下载PDF
三元乙丙橡胶/硅橡胶交替多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5
6
作者 贺婉 张风顺 罗世凯 《合成橡胶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77-481,共5页
采用多层共挤出工艺制备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交替多层复合材料,并与二者共混材料从形貌结构、拉伸性能及抗压缩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EPDM/MVQ交替多层复合材料具有规整的层状结构,共混材料则具有典... 采用多层共挤出工艺制备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甲基乙烯基硅橡胶(MVQ)交替多层复合材料,并与二者共混材料从形貌结构、拉伸性能及抗压缩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EPDM/MVQ交替多层复合材料具有规整的层状结构,共混材料则具有典型的无规海岛结构,其中EPDM为连续相,MVQ为分散相。在拉伸作用下,共混材料断面较平滑,而交替多层复合材料则出现分层断裂及层界面剥离现象。交替多层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均优于共混材料,且随着层数的增加,拉伸强度增大,抗压缩性能增强。此外,随着温度的升高,交替多层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逐渐降低,且交替多层复合材料在宽温度范围内都具有良好的抗压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硅橡胶 多层共挤出工艺 交替多层结构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抗压缩性能
下载PDF
基于微纳层叠共挤的PLA/PCL可降解微层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谷琳 朱钰婷 +3 位作者 何家隆 朱惠豪 马玉录 谢林生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7-14,共8页
采用微纳层叠共挤出设备制备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可降解微层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失重分析仪等对微层薄膜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LA/PCL微层薄膜的热稳定性... 采用微纳层叠共挤出设备制备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可降解微层薄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热失重分析仪等对微层薄膜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LA/PCL微层薄膜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均优于PLA/PCL共混薄膜;PCL对微层薄膜具有明显的增韧效果,同时可提高微层薄膜的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当PLA/PCL配比为40/60、50/50或60/40时,PLA/PCL微层薄膜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此时拉伸强度高于51.2 MPa,断裂伸长率高于568.6%,冲击强度高于100.7 J/m,微层薄膜中PLA相的结晶度高于43.28%、热降解峰值温度高于373.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聚己内酯 微纳层叠共挤出设备 可降解微层薄膜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
下载PDF
ADMER/PP-RCT增黏改性聚丙烯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岑婷婷 高伦巴根 +2 位作者 余溪 项爱民 田华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116,共5页
采用黏合性聚烯烃AMDER与结晶改善型无规共聚聚丙烯(PP-RCT)熔融共混制备AMDER/PP-RCT增黏改性聚丙烯,增强PP-RCT与聚乙烯醇(PVA)的热熔黏合性。研究AMDER对PP-RCT的热性能、流动性、塑化性能、力学性能以及与聚乙烯醇热熔黏合性能的影... 采用黏合性聚烯烃AMDER与结晶改善型无规共聚聚丙烯(PP-RCT)熔融共混制备AMDER/PP-RCT增黏改性聚丙烯,增强PP-RCT与聚乙烯醇(PVA)的热熔黏合性。研究AMDER对PP-RCT的热性能、流动性、塑化性能、力学性能以及与聚乙烯醇热熔黏合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AMDER的引入有效降低了PP-RCT的塑化时间和平衡扭矩,促使PP-RCT的流动性增加,同时结晶温度与结晶度基本不变。将AMDER/PP-RCT增黏改性聚丙烯与甘油塑化PVA进行3层共挤,制备AMDER/PP-RCT与PVA的3层复合材料。通过剥离强度测试,在AMDER/PP-RCT增黏改性聚丙烯中AMDER质量分数增加至20%以及上时,AMDER/PP-RCT与PVA两相间的剥离强度显著增加,当AMDER质量分数量达到33%时,剥离强度达0.3 N/ (1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规共聚聚丙烯 聚乙烯醇 共混改性 热熔黏合性 多层共挤复合材料
下载PDF
金属复合用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的研制
9
作者 陈铸红 王红兵 +6 位作者 郝文涛 孙善卫 崔鹏 任鸟飞 张少伟 占晶晶 施中华 《安徽化工》 CAS 2021年第2期49-51,54,共4页
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BOPET)覆膜金属板材在奶粉罐、熟食罐头、化学品罐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但是BOPET薄膜与金属复合过程中需要使用胶粘剂,存在双酚A等有害物质析出的安全隐患。针对此问题,设计开发了无需胶粘剂的金属复合用BO... 双向拉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BOPET)覆膜金属板材在奶粉罐、熟食罐头、化学品罐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但是BOPET薄膜与金属复合过程中需要使用胶粘剂,存在双酚A等有害物质析出的安全隐患。针对此问题,设计开发了无需胶粘剂的金属复合用BOPET多层共挤薄膜。通过薄膜总体结构设计、金属复合层分子结构设计、芯层分子结构设计以及成型工艺优化,最终成功研制出宽幅金属复合用BOPET薄膜,具有无需胶粘剂,粘接牢度高,耐冲击等特点。金属复合用BOPET薄膜的成功研发,不仅推动了BOPET薄膜行业的技术进步,而且还能促进国内金属包装行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ET 金属复合 无胶粘剂 多层共挤
下载PDF
PVDF/PA11交替多层原位微纤高介电复合材料的形态及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永军 李陵洲 +4 位作者 王廷 康冬雪 刘诗 雷勇 韦良强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6-50,112,共6页
采用微纳层叠多层共挤技术,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聚酰胺11(PA11)交替多层原位微纤复合材料,研究了PA11微纤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A11含量的增加,微纤含量增大,微纤直径变小,直径在2~4μm之间,微纤彼此缠结的... 采用微纳层叠多层共挤技术,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聚酰胺11(PA11)交替多层原位微纤复合材料,研究了PA11微纤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A11含量的增加,微纤含量增大,微纤直径变小,直径在2~4μm之间,微纤彼此缠结的倾向增大,尺寸倾向均一;PA11微纤是PVDF异相成核剂,可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微纤含量低于5%时,PVDF相有双熔融峰现象,微纤含量不低于5%时,PVDF相的双熔融峰现象消失。PA11微纤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且PA11含量为7.5%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最大,达到59.46,提高了77.17%;复合材料介电损耗略有提高;PA11微纤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但是对弹性模量的提高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聚酰胺11 原位微纤 结构 性能 微纳多层共挤
下载PDF
微纳层叠共挤制备PVDF/PA11原位微纤高介电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永军 韦良强 +4 位作者 李凌洲 王廷 康冬雪 刘诗 雷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3-38,共6页
采用微纳层叠多层共挤技术,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聚酰胺(PA)11复合材料,实现了PA11原位成纤,研究了PA11含量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A11含量增加,复合材料中微纤含量增大,微纤直径变小,微纤彼此缠结的倾向增大,... 采用微纳层叠多层共挤技术,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聚酰胺(PA)11复合材料,实现了PA11原位成纤,研究了PA11含量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A11含量增加,复合材料中微纤含量增大,微纤直径变小,微纤彼此缠结的倾向增大,尺寸变得均一;PA11微纤是PVDF的异相成核剂,可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度;PA11质量分数低于15%时,PVDF相有双熔融峰现象,PA11质量分数在15%及以上时,PVDF相的双熔融峰现象消失。PA11微纤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且PA11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最大,达到54.21,较PVDF提高了61.53%;复合材料的介电损耗略有提高,但仍能满足使用要求;PA11微纤还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但使弹性模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聚酰胺11 原位微纤 微纳多层共挤 介电复合材料
下载PDF
聚合物微纳层状复合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佳斌 郭少云 李姜 《高分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7-86,共10页
微纳层共挤出技术是通过在传统共挤口模处安装若干层倍增器制备交替多层聚合物功能复合材料的一种高效、便捷的方法。层倍增器中独特的流道设计和特殊力场作用是实现聚合物层状熔体高效叠加和对多相体系形态进行原位调控的关键。研究发... 微纳层共挤出技术是通过在传统共挤口模处安装若干层倍增器制备交替多层聚合物功能复合材料的一种高效、便捷的方法。层倍增器中独特的流道设计和特殊力场作用是实现聚合物层状熔体高效叠加和对多相体系形态进行原位调控的关键。研究发现,通过两相交替层状排布形成的受限层空间和丰富的层界面可以赋予材料独特的力学、阻隔、光电等性能。本文结合我们在微纳层状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对近年来有关聚合物微纳层状复合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层共挤出 交替多层结构 形态调控 结构与性能
原文传递
多层共挤制备光纤外包覆PVC材料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红艳 杨斐 李辉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8-61,共4页
利用多层共挤法制备了光纤外皮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聚氯乙烯(PVC)、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材料,以马来酸酐(MAH)为黏接剂,对复合材料强度进行优化,讨论了MAH含量与复合膜性能的关系。研究发现:EVOH、PVC、PVDF复合膜材料能够同... 利用多层共挤法制备了光纤外皮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聚氯乙烯(PVC)、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材料,以马来酸酐(MAH)为黏接剂,对复合材料强度进行优化,讨论了MAH含量与复合膜性能的关系。研究发现:EVOH、PVC、PVDF复合膜材料能够同时兼具良好的物理性能和较低的表面硬度、对水和氧气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和极佳的阻燃性能。MAH加入PVC中时,能够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剥离强度和氧气阻隔性能,但会略微降低复合材料的氧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聚氯乙烯 聚偏氟乙烯 多层共挤 阻隔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