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stantaneous phase-stepping interferometry based on a pixelated micro-polarizer array
1
作者 Satoru Yoneyama Shuichi Arikawa 《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 CAS CSCD 2016年第4期162-166,共5页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instantaneous phase-stepping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hase distribution of interference fringes utilizing a camera that is equipped with a micro-polarizer array on the sensor plane. An opti...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n instantaneous phase-stepping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hase distribution of interference fringes utilizing a camera that is equipped with a micro-polarizer array on the sensor plane. An optical setup of polarization interferometry using a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with two polarizers is constructed. Light emerging from the interferometer is recorded using a camera that has a micro-polarizer array. This micro-polarizer array has four different optical axes. That is, an image obtained by the camera contains four types of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four different optical axes of the polarizer. The four images separated from the image recorded by the camera are reconstructed using gray level interpolation. Subsequently,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Stokes parameters that represent the state of polarization are calculated from the four images. The phase distribution of the interference fringe pattern produced by the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is then obtained from these Stokes parameter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demonstrated by measuring a static carrier pattern and time-variant fringe patterns. It is emphasized that this method is applicable to time-variant phenomena because multiple exposures are unnecessary for sufficient data acquisition in the completion of the phase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tantaneous phase-stepping method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ry micro-polarizer array Polarization Fringe Crack
下载PDF
Viscous fluid damping in a laterally oscillating finger of a comb-drive micro-resonator based on micro-polar fluid theory
2
作者 Sahra Azma Ghader Rezazadeh +1 位作者 Rasoul Shabani Elnaz Alizadeh-Haghighi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97-405,共9页
Viscous damping is a dominant source of energy dissipation in laterally oscillating micro-structures. In microresonators in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 dimensions are comparable to the dimensions of the fluid molecules, ... Viscous damping is a dominant source of energy dissipation in laterally oscillating micro-structures. In microresonators in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 dimensions are comparable to the dimensions of the fluid molecules, the assumption of the continuum fluid theory is no longer justified and the use of micro-polar fluid theory is indispensable. In this paper a mathematical model was presented in order to predict the viscous fluid damping in a laterally oscillating finger of a micro-resonator considering micro-polar fluid theory. The coupled governing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motion for the vibration of the finger and the micro-polar fluid field have been derived. Considering spin and no-spin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related shape functions for the fluid field were presented. The obtained governing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time varying boundary conditions have been transformed to an enhanced form with homogenous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have been discretized using a Galerkin-based reduced order model.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micro-polar fluid and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the oscillating structure on the damping ratio of the system have been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 Micro-resonator micro-polar theory Viscous fluid damping Galerkin method
下载PDF
压力驱动双膜离子浓差极化系统中带电粒子分离与富集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勾易行 孙国伟 +1 位作者 孙润泽 李子瑞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1-1250,共10页
微纳流体器件中的离子浓差极化现象可以高效富集低浓度粒子,但多种粒子的富集与分离仍然存在分离效果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子浓差极化现象的粒子分离与富集系统,该系统通过设置两个离子交换膜构建两个微纳界面调控带电粒子所... 微纳流体器件中的离子浓差极化现象可以高效富集低浓度粒子,但多种粒子的富集与分离仍然存在分离效果差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子浓差极化现象的粒子分离与富集系统,该系统通过设置两个离子交换膜构建两个微纳界面调控带电粒子所受的电场环境,以DNA和牛血清白蛋白(BSA)为例,依据不同淌度粒子所受电场力和流体曳力的竞争机制使得DNA和BSA在不同膜前富集,进而实现二者的区位分离.数值模拟分析了外部压力和不同离子交换膜跨膜电压的影响,其中,入口压力控制通道内的流体流速以影响粒子所受的流体曳力,跨膜电压调节离子浓差极化现象以影响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双膜系统的分离机制为不同耗尽区产生的高电场对两种粒子施加的电场力与其本身所受的流体曳力的竞争作用,即在第一个膜前BSA所受的电场力小于流体曳力,而DNA的受力则相反.同时,本文揭示了离子浓差极化形成下带电粒子在压力驱动双膜系统的富集机制.结果表明,当V_(cm1)=5V_(T),V_(cm2)=10 V_(T),P_(0)=400 Pa时,DNA和BSA可实现高效的区位分离且二者的富集倍数可分别达到1.2×10^(5)和6.0×10^(4),这将为多带电粒子的同时富集并分离及多级离子浓差极化级联系统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流控 离子浓差极化 双膜系统 粒子分离 粒子富集
下载PDF
偏振光复用的液晶体光栅波导AR近眼显示系统
4
作者 林子健 姚立胜 +7 位作者 金华健 邱健滨 叶芸 徐胜 严群 郭太良 张万隆 陈恩果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6-655,共10页
光波导组合器在增强现实显示的出瞳扩展和外观薄化方面颇具优势。出瞳扩展技术是通过在耦出区域诱导多次衍射,将光线引导至人眼。然而,这种多次衍射可能导致出瞳亮度在沿光路径的空间分布上逐渐减弱,从而造成亮度不均。特别是当使用液... 光波导组合器在增强现实显示的出瞳扩展和外观薄化方面颇具优势。出瞳扩展技术是通过在耦出区域诱导多次衍射,将光线引导至人眼。然而,这种多次衍射可能导致出瞳亮度在沿光路径的空间分布上逐渐减弱,从而造成亮度不均。特别是当使用液晶制备而成的偏振体全息光栅作为耦合元件时,由于光栅仅对一种圆偏振光敏感,与之正交的圆偏振光会被直接透射,导致波导系统的能量利用率并不高。针对这一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实现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复用的偏振体全息光栅光波导AR显示光学系统,同时实现了大出瞳尺寸和良好入眼均匀性。在理论设计和仿真方面,首先通过k空间理论设计了大视场角下的光栅结构,再以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μLED)作为微显示屏,设计了一套与之匹配的投影镜头,并对整个波导系统进行了成像仿真。在实验部分,制备了中心波长为532 nm、出瞳尺寸为45 mm×25 mm的偏振体全息光栅波导。实验结果显示,该波导系统在基板折射率为1.51下的对角线视场角达到了预期的32.86°。相比于仅响应单一圆偏振光的方案,采用九点法测得的均匀性提升了48.8%,整体均匀性提升了34.1%,波导组合器的光学效率也实现了1.2倍的提升。本文工作为偏振体全息光栅波导的设计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液晶偏振体光栅 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 波导 衍射光栅
下载PDF
用于双极化T/R组件的X~Ku波段MEMS环行隔离组件的设计
5
作者 周嘉 汪蔚 高纬钊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7期93-97,共5页
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能够提供丰富的目标特性,增强目标的识别、分类和抗干扰能力,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其关键组件T/R组件采用了发射分时、接收同时的模式,每个通道射频(RF)前端包含一路发射通路和两路接收通路。利用微电子机械系统... 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能够提供丰富的目标特性,增强目标的识别、分类和抗干扰能力,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其关键组件T/R组件采用了发射分时、接收同时的模式,每个通道射频(RF)前端包含一路发射通路和两路接收通路。利用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设计了一款X~Ku波段环行隔离组件,在实现射频前端小型化双接收通路集成的同时解决了两路通道隔离问题。该环行隔离组件工作频率为10~18 GHz,尺寸为6 mm×11 mm×2.5 mm,三端口回波损耗均≥16 dB,并且双接收通路的隔离度≥29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 双极化 环行器 隔离器 共轭匹配 X~Ku波段
下载PDF
化学氧化法制备表层含CuO的超细铜线及其电化学腐蚀行为研究
6
作者 白嘉瑜 焦华 《焊管》 2024年第2期87-94,共8页
采用化学氧化法在超细铜线表面制备氧化物CuO,研究了不同溶液配比和反应时间制备的样品的物相成分、表面微观形貌,并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PD)、电化学阻抗谱分析(EIS)探究其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当氢氧化钠与过硫酸铵溶液配比为1∶1... 采用化学氧化法在超细铜线表面制备氧化物CuO,研究了不同溶液配比和反应时间制备的样品的物相成分、表面微观形貌,并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PD)、电化学阻抗谱分析(EIS)探究其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当氢氧化钠与过硫酸铵溶液配比为1∶1,反应时间1.0 h,经过1.0 h热烧结后得到的样品表层物质为CuO/Cu_(2)O,表面微观形貌呈碎片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原因主要是由于铜表面氧化膜的形成抑制了腐蚀反应,有效阻止了腐蚀性离子在界面的传递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氧化法 超细铜丝 微观形貌 动电位极化曲线 电化学阻抗谱
下载PDF
金属微纳结构操控单光子发射体辐射
7
作者 吴广坤 丁华峰 陈建军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5-193,共9页
固态单光子发射体结合了原子优异的光学性质(如高可靠性、高效率等)和固态系统的便利性与可扩展性,在可扩展光量子信息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真空中固态单光子发射体所发出的单光子具有自发辐射速率低、各向同性发射、发射光的偏... 固态单光子发射体结合了原子优异的光学性质(如高可靠性、高效率等)和固态系统的便利性与可扩展性,在可扩展光量子信息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真空中固态单光子发射体所发出的单光子具有自发辐射速率低、各向同性发射、发射光的偏振状态随机等不足,这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金属微纳结构支持的表面等离激元具有巨大的场增强和亚波长的场束缚效应,因此国内外研究者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金属微纳结构来操控单光子发射体的辐射。本研究综述了金属微纳结构在单光子发射体自发辐射增强、准直辐射、辐射偏振操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比较了性能指标并分析了操控机制。最后,对金属微纳结构操控单光子发射体辐射的挑战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光子学 单光子发射体 金属微纳结构 辐射增强 辐射方向 辐射偏振
下载PDF
非共轴特性对岩土材料应变局部化行为影响的数值研究
8
作者 常江芳 王伟 +1 位作者 牛庆合 闻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76-1184,共9页
基于传统连续介质力学的弹塑性本构模型默认主应力和主塑性应变率是共轴的,无法对土体分岔作出准确预测,同时由于其不包含任何内部长度参数,亦无法对剪切带的发展演化作出正确描述。为此,建立了一个基于微极理论的非共轴弹塑性本构模型... 基于传统连续介质力学的弹塑性本构模型默认主应力和主塑性应变率是共轴的,无法对土体分岔作出准确预测,同时由于其不包含任何内部长度参数,亦无法对剪切带的发展演化作出正确描述。为此,建立了一个基于微极理论的非共轴弹塑性本构模型,并编写了ABAQUS用户单元子程序(user-defined element,UEL),通过简单剪切实验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通过平面应变压缩实验研究了岩土材料非共轴特性对剪切带的萌生、宽度和演化的影响,并与基于经典连续体理论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基于微极理论的非共轴弹塑性模型不仅能够准确预测剪切带的萌生,而且能够很好地描述非共轴特性对剪切带宽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共轴 分叉 剪切带 微极理论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面向偏振成像的超构表面研究进展
9
作者 周俊焯 郝佳 +3 位作者 余晓畅 周健 邓宸伟 虞益挺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73-995,共23页
作为一种新型光电探测技术,偏振成像可同时获取场景的空间分布和偏振特征,针对特定应用场景具有优异的材质区分及轮廓辨识能力,广泛应用于目标探测、生命科学、环境监测、三维成像等领域。偏振分光或滤光器件是偏振成像系统的核心元件,... 作为一种新型光电探测技术,偏振成像可同时获取场景的空间分布和偏振特征,针对特定应用场景具有优异的材质区分及轮廓辨识能力,广泛应用于目标探测、生命科学、环境监测、三维成像等领域。偏振分光或滤光器件是偏振成像系统的核心元件,然而该类传统器件受限于体积庞大、性能不佳、易受干扰等问题,难以满足高集成、高性能、高可靠性偏振成像系统的要求。超构表面是一种结构单元以亚波长间隔准周期排列而成的二维平面器件,可在不同偏振方向对光场的振幅、相位进行精细操纵。基于超构表面的偏振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维度高等特点,为集成化偏振成像系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针对偏振成像,综述相关超构表面的功能原理、发展脉络和未来趋势,讨论并展望其在成像应用和系统集成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器件 微纳结构 超构表面 偏振成像 成像系统
下载PDF
极性相反结构的micro-LED和OLED混合集成显示器件的驱动
10
作者 何爽 胡兴元 +7 位作者 黄忠航 夏志明 陈绍杭 刘明洋 杨天溪 周雄图 严群 孙捷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7-203,共7页
本文提出一种由OLED和micro-LED反向并联组成的AC全彩显示器件。该器件由二者按相反极性结构并联而成,能改善传统器件不同颜色子像素之间的亮度和光效不均匀等问题,兼具高发光效率、高像素密度和长时间工作寿命等优点。同时,本文提出了... 本文提出一种由OLED和micro-LED反向并联组成的AC全彩显示器件。该器件由二者按相反极性结构并联而成,能改善传统器件不同颜色子像素之间的亮度和光效不均匀等问题,兼具高发光效率、高像素密度和长时间工作寿命等优点。同时,本文提出了一种与之适配的反向并联显示器件专用驱动方案。新型显示器件能够改善传统单一元素显示器件的亮度和光效不均匀性,显示方案的提出能够解决传统驱动方案不适配AC显示器件反向并联结构的驱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LED OLED 极性相反 显示驱动
下载PDF
分焦平面红外偏振微扫描图像超分辨重建
11
作者 马一哲 王世勇 +2 位作者 雷腾 李博翰 李范鸣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418-2429,共12页
分焦平面偏振探测系统受其探测器结构的影响,成像分辨率低于探测器实际分辨率,本文在不改变光学系统结构下使用微扫描获取亚像元微位移帧序列,提出一种改进的凸集投影(Projection On Convex Sets,POCS)算法用于提升偏振成像系统的成像... 分焦平面偏振探测系统受其探测器结构的影响,成像分辨率低于探测器实际分辨率,本文在不改变光学系统结构下使用微扫描获取亚像元微位移帧序列,提出一种改进的凸集投影(Projection On Convex Sets,POCS)算法用于提升偏振成像系统的成像分辨率。该算法首先对获取到的偏振微扫描图像序列进行检偏角分离,将同组检偏角图像序列作为输入,其次进行位移匹配与凸集投影迭代初步重建高分辨率图像,然后将图像分组进行滑动窗口非邻域聚类,利用主成分分析将聚类后的图像进行降维,最后将每一维信息视为时间采样函数,在小波域进行软阈值降噪。实验表明,本算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传统POCS算法的抗噪性能,提高分焦平面偏振探测系统的成像分辨率,和同类算法相比结构相似性系数提升0.02,峰值信噪比提升约1 dB,并且拥有更高的噪声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 凸集投影 微扫描
下载PDF
实时宽谱段偏振相机的像素配准与误差标定
12
作者 代倩 宁禹 +1 位作者 张文静 曹毓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111,116,共5页
基于微偏振阵列的实时偏振相机实时性好,在目标跟踪、伪装识别等领域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尤其在红外波段,目标的偏振图像特异性更为明显。然而,现有产品的工作谱段只限于400~750 nm,限制其进一步应用。为此,利用定制的微偏振阵列,将其... 基于微偏振阵列的实时偏振相机实时性好,在目标跟踪、伪装识别等领域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尤其在红外波段,目标的偏振图像特异性更为明显。然而,现有产品的工作谱段只限于400~750 nm,限制其进一步应用。为此,利用定制的微偏振阵列,将其安装在普通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相机上,通过矩阵最小方差法与局部阈值法完成微偏振单元的像素级对准,最终实现了360~900 nm谱段的实时偏振成像。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在1 000像素×1 000像素分辨率下,相机的实时成像帧率大于15 Hz,经本文方法标定后的相机与现有成熟产品相比,偏振测量误差小于±3%,基本满足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的实时偏振成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成像 微偏振阵列 误差标定
下载PDF
6R01T4铝合金手机背板材料晶粒显现方法的研究
13
作者 于宏 邵奎星 孙雯鑫 《轻合金加工技术》 CAS 2023年第8期39-45,共7页
12.5 mm厚的6R01T4铝合金手机背板材料进行晶粒度检测时,使用常用的化学浸蚀剂或阳极化覆膜方法制备的样品,再结晶的晶粒显现不完全,在检测时出现漏点的现象,得出的数据误差较大。通过反复试验研究,使用HF、HCL、H_(2)O的体积比为1∶1... 12.5 mm厚的6R01T4铝合金手机背板材料进行晶粒度检测时,使用常用的化学浸蚀剂或阳极化覆膜方法制备的样品,再结晶的晶粒显现不完全,在检测时出现漏点的现象,得出的数据误差较大。通过反复试验研究,使用HF、HCL、H_(2)O的体积比为1∶1∶11的浸蚀剂浸蚀210 s,再经阳极化覆膜后,制备出的样品能较完全显现晶粒,可保证晶粒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R01T4铝合金 浸蚀剂 阳极化 显微组织 偏光组织
下载PDF
一次孤立单体雹暴过程“ZDR柱”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雨 周筠珺 +2 位作者 邹书平 杨哲 曾勇 《气象科技》 2023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为了研究孤立单体内“Z_(DR)柱”(差分反射率因子柱)的演变特征,利用X波段双偏振雷达数据,结合地面观测资料与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5月8日的一次孤立单体降雹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孤立单体发展阶段,“Z_(DR)柱”跃增,跃增后0℃层... 为了研究孤立单体内“Z_(DR)柱”(差分反射率因子柱)的演变特征,利用X波段双偏振雷达数据,结合地面观测资料与再分析资料对2018年5月8日的一次孤立单体降雹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孤立单体发展阶段,“Z_(DR)柱”跃增,跃增后0℃层以上过冷水数量与高密度霰数量骤增,变化率分别为26.7库/min与11.8库/min。成熟阶段,“Z_(DR)柱”深度延展至接近-20℃层,单体内微物理反应加剧,冰雹数量骤增,生成速率为105.8库/min。“Z_(DR)柱”转化面积为210库的“Z_(DR)洞”(差分反射率因子洞)(Z_(DR)<1),可以指示地面降雹位置。(2)降雹发生在“Z_(DR)柱”崩塌后,固体降水物的拖拽作用使得“Z_(DR)柱”高度降至-10℃层以下。小雹下落至0℃层以下时融化,表层形成水膜,导致降雹时近地面出现Z_(DR)大值区。(3)孤立单体内微物理过程与热动力过程相互作用,促进了“Z_(DR)柱”的生成发展。本文针对一次孤立单体雹暴过程不同阶段“Z_(DR)柱”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对应的雹暴模型,对当地冰雹的预警及防治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偏振雷达 Z_(DR)柱 粒子识别算法 微物理 热动力
下载PDF
基于液晶偏振光栅的纳米位移测量实验
15
作者 朱梓雯 图英楠 +4 位作者 左一冉 司一童 张皓祎 章恩韬 刘通 《物理实验》 2023年第7期56-61,共6页
利用光的偏振特性设计了基于液晶偏振光栅的纳米位移测量实验方案.利用液晶偏振光栅的特性,将两平行放置偏振光栅的横向相对位移转换为入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旋转,通过马吕斯定律得到偏振方向转角,计算出的微小位移达到nm量级.
关键词 微小位移 偏振 液晶偏振光栅 马吕斯定律
下载PDF
基于光学偏振控制的散粒噪声极限微振动光学测量方法
16
作者 伍凯凯 谢博娅 +3 位作者 陈琳 游淞清 熊哲文 杨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3-242,共10页
物体微振动信号测量在磁场、建筑、生物成像及航空航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物体微振动产生的弱反射光不仅极其微弱,易受到探测距离、雨雾气等环境因素的干扰,而且低频振动的振动形式多变,易受到经典噪声影响,难以实现极端... 物体微振动信号测量在磁场、建筑、生物成像及航空航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物体微振动产生的弱反射光不仅极其微弱,易受到探测距离、雨雾气等环境因素的干扰,而且低频振动的振动形式多变,易受到经典噪声影响,难以实现极端微弱反射光条件下的振动信号测量。针对以上问题,文中采用光学偏振控制方法,对信号光与本振光的偏振性进行控制,以减少光学噪声的干扰;采用平衡外差探测,将低频直流信号转变为高频交流信号,避免信号被噪声湮没的同时,克服了光电流共模噪声的影响。在赫兹(~10 Hz)频段,探测器的噪声水平达到了散粒噪声极限,并实现了阿瓦量级反射光条件下的微振动信号测量,测得的物体微振动振幅为11.44 nm,A类标准不确定度为0.25 nm,合成不确定度为0.34 nm,测量精度为±0.75 nm。该方案不仅为微弱多普勒频率测量、振动检测等测量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支持,在弱反光、长距离、雨雾天气等复杂测量环境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振动 弱反射光 偏振控制 散粒噪声极限 平衡外差探测
下载PDF
“饭圈”群体极化现象探究与分析
17
作者 于倩男 吴越 《西部学刊》 2023年第15期172-176,共5页
“饭圈”群体极化所引起的网络骂战等负面效应严重影响着网络社会和谐,“饭圈”乱象亟待整治。通过对“饭圈”群体极化现象进行剖析,总结了“饭圈”群体极化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以新浪微博“饭圈”群体极化案例为切入点,发现“饭圈... “饭圈”群体极化所引起的网络骂战等负面效应严重影响着网络社会和谐,“饭圈”乱象亟待整治。通过对“饭圈”群体极化现象进行剖析,总结了“饭圈”群体极化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以新浪微博“饭圈”群体极化案例为切入点,发现“饭圈”群体极化的潜在规律:(一)在群体极化高潮期之后,中立观点能够促进极化的衰退;(二)“饭圈”群体之间已存在的负关系是群体极化的促进力;(三)粉群意见领袖是群体极化的引导者,是影响群体极化的关键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极化 “饭圈” 新浪微博
下载PDF
稀土元素及多元微合金化对3003合金耐蚀性能影响分析
18
作者 顾跃千 《福建冶金》 2023年第4期30-33,共4页
本实验通过添加稀土、钛等实现多元微合金化来提高铝锰合金耐蚀性。实验主要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及电化学扫描显微镜的相关实验手段,并配合浸泡实验、盐雾试验以及金相图片来分析研究不同稀土元素及多元微合金化对3003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本实验通过添加稀土、钛等实现多元微合金化来提高铝锰合金耐蚀性。实验主要采用电化学工作站及电化学扫描显微镜的相关实验手段,并配合浸泡实验、盐雾试验以及金相图片来分析研究不同稀土元素及多元微合金化对3003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以此筛选出耐蚀性良好的合金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曲线 腐蚀电流密度 多元微合金化
下载PDF
飞秒激光三光束干涉制备SiC表面非对称微纳周期结构
19
作者 贾鑫 宋晨宇 +1 位作者 张玮航 包皓然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87-191,共5页
在材料表面制备微纳周期结构能够有效地改善材料性质。利用飞秒激光三光束干涉技术在Si C晶体表面制备了非对称微纳周期结构。该结构由长周期微米结构和激光诱导的短周期纳米结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调节光束间的偏振组合可以改变纳米... 在材料表面制备微纳周期结构能够有效地改善材料性质。利用飞秒激光三光束干涉技术在Si C晶体表面制备了非对称微纳周期结构。该结构由长周期微米结构和激光诱导的短周期纳米结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调节光束间的偏振组合可以改变纳米结构的分布,从而便捷地制备不同类型的非对称微纳复合周期结构。理论计算了不同偏振组合下三光束干涉的光强分布和偏振分布,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该方法使偏振成为影响干涉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激光纳米加工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三光束干涉 偏振调节 非对称微纳周期结构 碳化硅
下载PDF
短波红外偏振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子园 金伟其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43-654,共12页
与传统成像系统相比,偏振成像系统通过探测目标物在不同状态下的明显偏振差异,提高对目标物的探测和识别能力,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环境或有伪装物的目标探测。特别是短波红外谱范围的信息探测可以提供人眼所不能看见的分辨率和细节,是... 与传统成像系统相比,偏振成像系统通过探测目标物在不同状态下的明显偏振差异,提高对目标物的探测和识别能力,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环境或有伪装物的目标探测。特别是短波红外谱范围的信息探测可以提供人眼所不能看见的分辨率和细节,是目前军事和民用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这篇综述归纳总结了传统偏振成像系统的结构分类及其特点,探讨了新型微纳偏振成像系统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目前短波红外偏振成像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了可行性分析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成像系统 偏振成像技术 短波红外 新型微纳结构 目标探测与识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