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RACTURE WORK FOR DUCTILE FILM UNDERGOING THE MICRO-SCRATCH 被引量:1
1
作者 魏悦广 赵满洪 唐山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94-505,共12页
The interface adhesion strength(or interface toughness)of a thin film/substrate system is often assessed by the micro-scratch test.For a brittle film material,the interface adhesion strength is easily obtained through... The interface adhesion strength(or interface toughness)of a thin film/substrate system is often assessed by the micro-scratch test.For a brittle film material,the interface adhesion strength is easily obtained through measuring the scratch driving forces.However,to measure the interface adhesion strength(or in- terface toughness)for a metal thin film material(the ductile material)by the micro- scratch test is very difficult,because intense plastic deformation is involved and the problem is a three-dimensional elastic-plastic one.In the present research,using a double-cohesive zone model,the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in film/substrate system can be described and further simulated.For a steady-state scratching pro- cess,a three-dimensional elastic-pla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based on the double cohesive zone model is developed and adopted,and the steady-state fracture work of the total system is calculated.The parameter relations between the horizontal driving forces(or energy release rate of the scratching process)and the separation strength of thin film/substrate interface,and the material shear strength,as well as the material parameters are developed.Furthermore,a scratch experiment for the Al/Si film/substrate system is carried out and the failure mechanisms are explored. Finally,the prediction results are applied to a scratch experiment for the Pt/NiO material system given in the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cratch test ductile film horizontal driving force double cohesive zone model
下载PDF
FZG齿轮试验机方法在齿轮油上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石啸 雷凌 +2 位作者 杨晓晨 曹静思 赵海鹏 《润滑油》 CAS 2024年第2期29-36,共8页
齿轮箱设备所用齿轮油最为关键的性能是承载性能。常规理化测试不足以全面评价齿轮油的承载性能,因此国内外研究机构结合机械设备开发了许多评价齿轮油承载性能的试验方法。研究表明:简单的台架测试方法一般与设备实际工况相关性差,在... 齿轮箱设备所用齿轮油最为关键的性能是承载性能。常规理化测试不足以全面评价齿轮油的承载性能,因此国内外研究机构结合机械设备开发了许多评价齿轮油承载性能的试验方法。研究表明:简单的台架测试方法一般与设备实际工况相关性差,在齿轮试验台上使用指定几何结构的齿轮可以更好地表征齿轮润滑剂的承载性能。文章主要阐述了润滑剂对齿轮不同失效模式的影响,以及如何用适当的测试方法量化,并准确表征润滑剂的承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ZG 齿轮试验机 擦伤 磨损 微点蚀
下载PDF
Micro-scratch behavior of WC particle-reinforced copper matrix composites 被引量:2
3
作者 Ke-Chao Zhou Hai-Long Pei +1 位作者 Jin-Kun Xiao Lei Zhang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7期2337-2342,共6页
The WC particle-reinforced copper matrix composites with WC content in the range of 5 vol%-30 vol%were prepared and investigated by micro-scratch tests under the loads of 1-4 N.The influences of normal load and WC con... The WC particle-reinforced copper matrix composites with WC content in the range of 5 vol%-30 vol%were prepared and investigated by micro-scratch tests under the loads of 1-4 N.The influences of normal load and WC content on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wear volume of the composites were studied.The hardness and scratch resistance of the composites are greatly improved by the addition of WC.The penetrate depth and residual depth increase near-linearly with normal load increasing and decrease with WC content increasing,and the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composites also shows the same variation trend.The valid material removal mechanism is found to transform from micro-plowing to micro-cutting as the normal load incr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 matrix composite micro-scratch Wear resistance FRICTION
原文传递
原位合成核壳MC碳化物增强的M2高速钢
4
作者 陈楠 陈龙伟 +2 位作者 滕浩 李志友 袁铁锤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84-100,共17页
采用高能湿球磨M2高速钢粉末和钒铁合金,通过真空烧结制备了原位合成核壳MC碳化物增强的M2高速钢。研究了球磨后复合粉末的相组成、形貌与成分分布,分析了烧结显微组织随温度的演变,以及测试了烧结样品热处理前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采用高能湿球磨M2高速钢粉末和钒铁合金,通过真空烧结制备了原位合成核壳MC碳化物增强的M2高速钢。研究了球磨后复合粉末的相组成、形貌与成分分布,分析了烧结显微组织随温度的演变,以及测试了烧结样品热处理前后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球磨后的粉末完全细化成片状和团聚状,内部均匀分布着V元素。在1180℃下经过超固相液相烧结,改性的M2钢烧结体基本全致密化(~99.2%的相对密度)。近球形MC碳化物和不规则形状M_(6)C碳化物弥散分布在烧结高速钢的基体中,烧结液相的扩散与凝固促进MC碳化物形成了核壳结构。通过热处理,烧结合金的基体晶粒和碳化物都得到了细化,弯曲强度达到3580 MPa,硬度达到HRC58,抗划伤性能得到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钢 碳化物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微划痕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界面区微米划痕试验与参数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付军 熊定邦 +2 位作者 李忠杰 丁庆军 贾大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4,共7页
用微米划痕试验联合扫描电镜技术,分析了室温下沥青混合料界面过渡区(ITZ)的特性,推定了ITZ区域空间几何范围,测试了其断裂韧度及摩擦系数,并采用三点弯曲试验及纳米压痕试验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ITZ区域特性明显,荷载为1... 用微米划痕试验联合扫描电镜技术,分析了室温下沥青混合料界面过渡区(ITZ)的特性,推定了ITZ区域空间几何范围,测试了其断裂韧度及摩擦系数,并采用三点弯曲试验及纳米压痕试验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ITZ区域特性明显,荷载为100 mN时更适用于微米划痕试验,此时ITZ区域在划痕作用下会出现较大破裂面,且其厚度在10~30μm波动,与纳米压痕试验结果相近;ITZ摩擦系数由集料至沥青胶浆呈线性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稳定;微米划痕试验测得的断裂韧度值与三点弯曲试验结果相近,且断裂韧度曲线可以较好地识别集料、ITZ和沥青胶浆三相介质,微米划痕试验可以相对简便有效地实现沥青混合料ITZ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界面过渡区 微米划痕 电镜扫描 微观力学参数
下载PDF
(0001)面氧化锌单晶微纳米尺度划痕特性实验研究
6
作者 李继军 李源明 +4 位作者 张丽华 郎风超 杨诗婷 王旭东 杨文欣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31-238,共8页
目的对(0001)面ZnO单晶微纳米尺度划痕特性进行实验研究,为ZnO单晶器件性能提升及ZnO单晶精密加工工艺优化等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Berkovich金刚石压头棱向前和面向前2种划痕方式,在不同划痕速度下对(0001)面ZnO单晶进行了纳米... 目的对(0001)面ZnO单晶微纳米尺度划痕特性进行实验研究,为ZnO单晶器件性能提升及ZnO单晶精密加工工艺优化等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Berkovich金刚石压头棱向前和面向前2种划痕方式,在不同划痕速度下对(0001)面ZnO单晶进行了纳米划痕实验,分析了划痕速度和划痕方式对其微纳米尺度划痕特性的影响。结果当划痕速度从2μm/s增加到100μm/s时,棱向前划痕方式下的深度从352.9 nm降到了326.9 nm,面向前划痕方式下的深度从352.7 nm降到了289.9 nm;棱向前划痕方式下的切向力从4.15 mN降到了3.93 mN,面向前划痕方式下的切向力从5.12 mN降到了4.45 mN;棱向前划痕方式下的摩擦因数从0.21降到了0.19,面向前划痕方式下的摩擦因数从0.25降到了0.2;棱向前划痕方式下的残余划痕深度从162.2 nm降到了138.4 nm,面向前划痕方式下的残余划痕深度从148.3 nm降到了129.9 nm;棱向前划痕方式下的残余划痕两侧塑性堆积高度从23 nm降到了17 nm,面向前划痕方式下的残余划痕两侧塑性堆积高度从18nm降到了11nm。结论随划痕速度的增加,(0001)面Zn O单晶的划痕深度、切向力、摩擦因数、残余划痕深度及划痕两侧塑性堆积高度均在下降。在相同划痕速度下,棱向前划痕方式下的划痕深度、残余划痕深度及划痕两侧塑性堆积高度都比面向前划痕方式下的要大,而棱向前划痕方式下的切向力和摩擦因数都比面向前划痕方式下的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001)面氧化锌单晶 微纳米尺度 划痕特性 纳米划痕 划痕速度 划痕方式
下载PDF
水泥净浆非碳化区与脱钙碳化区的微观力学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弛 李克非 王俊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57,共8页
本工作重点讨论了如何运用压痕技术来表征水泥净浆试块上非碳化区和脱钙碳化区在微米尺度上的力学特性,并配合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技术,得出了在脱钙后,随着Ca/Si物质的量比的下降,碳化区主体C-S-H结构中部分区域微观力学性能... 本工作重点讨论了如何运用压痕技术来表征水泥净浆试块上非碳化区和脱钙碳化区在微米尺度上的力学特性,并配合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技术,得出了在脱钙后,随着Ca/Si物质的量比的下降,碳化区主体C-S-H结构中部分区域微观力学性能降低的结论。其硬度和弹性模量分别降低了33%、37%。同时,运用纳米划痕、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探针,以及热重技术,依次获取了水泥净浆试块在两个区域上的表面倾斜度、表面粗糙度、元素种类、沿碳化深度方向上的元素组成与分布,以及热重试验中的质量烧失。在脱钙前的碳化过程中,水泥浆体会吸收二氧化碳而增加质量,使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增强;而脱钙后碳化会导致水泥浆体的骨架变得松散、表面变得粗糙,以及裂纹和孔隙数量增加。非碳化区和脱钙碳化区的水泥净浆试块磨制的粉末在热重试验中烧失的质量占比分别为26.7%和3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浆体 碳化 微米压痕 热重 纳米划痕
下载PDF
430不锈钢厚规格冷板表面短擦状白印缺陷分析与控制
8
作者 孟保功 杨斌 牛国栋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7期11-13,共3页
430不锈钢厚规格冷板在冷轧生产过程中表面出现了严重的短擦状白印缺陷,通过大量的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短擦状白印缺陷产生的原因,结合现场设备生产工况,规范穿带操作方式、优化换辊制度以及轧制工艺,可以有效控制430不锈钢厚规格冷板... 430不锈钢厚规格冷板在冷轧生产过程中表面出现了严重的短擦状白印缺陷,通过大量的现场试验研究,分析了短擦状白印缺陷产生的原因,结合现场设备生产工况,规范穿带操作方式、优化换辊制度以及轧制工艺,可以有效控制430不锈钢厚规格冷板表面短擦状白印缺陷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30厚规格冷板 短擦状白印 穿带操作方式 轧制工艺
下载PDF
单颗团聚CBN磨粒磨削TC4钛合金表面创成机制
9
作者 赵彪 章敏秀 +1 位作者 丁文锋 李海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09-318,共10页
目的提出一种兼具耐磨性好、自锐性能优异的新型团聚CBN磨粒研制方法,解决单晶CBN磨粒因其力学特性各向异性而极易出现沿解理面大块破碎的问题,进而提升加工效率和磨削性能。方法利用模压成形和高温液相烧结技术,制备了综合性能优异的... 目的提出一种兼具耐磨性好、自锐性能优异的新型团聚CBN磨粒研制方法,解决单晶CBN磨粒因其力学特性各向异性而极易出现沿解理面大块破碎的问题,进而提升加工效率和磨削性能。方法利用模压成形和高温液相烧结技术,制备了综合性能优异的新型团聚CBN磨粒,探究磨粒结合界面形成机制,并通过单颗磨粒磨削TC4钛合金试验,综合对比团聚CBN磨粒与单晶CBN磨粒的磨损状态和磨痕形貌,探明团聚CBN磨粒的磨削性能优势。结果团聚CBN磨粒烧结界面新生成了TiB_(2)、TiB和TiN;优选的烧结工艺参数为800℃,保温时间为10 min;相比于单晶CBN磨粒,团聚CBN磨粒的耐磨性和锋利度显著提升,磨削加工效率和质量明显改善。结论由于团聚CBN磨粒内部微晶颗粒间金属结合剂的存在,提高了磨粒的断裂韧性,降低了因磨粒内部裂纹扩展而引起的宏观裂纹损伤深度,有效提升了磨粒的加工性能;磨削过程中随着磨粒的不断磨损,未出露的CBN晶粒逐渐参与磨削,确保了磨粒工作面有效磨粒数的动态平衡,有助于提升磨粒整体自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聚CBN磨粒 TC4钛合金 微切削刃 磨痕形貌 锋利度
下载PDF
超薄浮法玻璃下表面微细缺陷的表征
10
作者 谭松亮 张平威 《玻璃》 2023年第4期37-42,48,共7页
利用场发射电子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浮法玻璃下表面微细缺陷的形貌进行二维和三维表征,发现表面微细缺陷是由许许多多的微米级的微小划伤、划痕、压痕机附着的微小颗粒组成,单一的缺陷长度为5~20μm,宽度在1μm以下,缺陷纵深5~20 nm。
关键词 浮法玻璃 微缺陷 微米级 划伤
下载PDF
TC4钛合金热氧化层微米压痕/划痕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春艳 王振林 +1 位作者 田中青 杨惠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99-103,共5页
采用微米压痕实验测试了氧化层的硬度、弹性模量,研究了热氧化工艺对TC4钛合金表面热氧化层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微米划痕实验考察了氧化层的临界荷载以及划擦行为。结果表明:热氧化处理后TC4表面生成由金红石TiO2和少量Al2O3所组成的氧... 采用微米压痕实验测试了氧化层的硬度、弹性模量,研究了热氧化工艺对TC4钛合金表面热氧化层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微米划痕实验考察了氧化层的临界荷载以及划擦行为。结果表明:热氧化处理后TC4表面生成由金红石TiO2和少量Al2O3所组成的氧化层,钛合金表面硬度和弹性模量显著增加,弹性模量与硬度的比值降低,表明热氧化工艺可改善钛合金的耐磨性。长时间的高温氧化可以增加氧化层的厚度,但在划擦过程中氧化层发生两次脱落,表明氧化层由外表层和次外层组成,外层结合力差,易发生一次脆性剥落,内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较高,但在较大载荷作用下会产生微裂纹,导致氧化层的二次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 热氧化层 微米压痕 微米划痕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耐高温氧化Fe-Cr-Ni中熵合金氧化层的微结构与力学性能分布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晓洁 丁骁 +4 位作者 马新元 张威 贾玺泉 范光伟 何宜柱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63-374,共12页
目的开发有优异抗高温氧化性的低成本Fe-Cr-Ni中熵合金,研究其高温氧化层微结构与力学性能分布。方法通过连续氧化增重试验研究了Fe-Cr-Ni中熵合金在1150~1240℃空气中的氧化动力学,结合SEM、EDS、XRD、XPS等分析技术与微米划痕试验,对... 目的开发有优异抗高温氧化性的低成本Fe-Cr-Ni中熵合金,研究其高温氧化层微结构与力学性能分布。方法通过连续氧化增重试验研究了Fe-Cr-Ni中熵合金在1150~1240℃空气中的氧化动力学,结合SEM、EDS、XRD、XPS等分析技术与微米划痕试验,对经1150℃氧化4 h后的氧化层形貌、成分、相分布与微米力学性能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Fe-Cr-Ni中熵合金在空气中高温氧化增重遵循抛物线规律,氧化激活能为417.64 kJ/mol,抗氧化性优异;经1150℃氧化4 h后,Fe-Cr-Ni中熵合金氧化层形成双层结构,外层主要由致密的Mn(Fe/Cr)_(2)O_(4)尖晶石氧化物、Fe_(2)O_(3)和少量MnO_(2)组成,内层由致密且连续的Cr_(2)O_(3)组成,在基体与氧化层界面弥散分布着SiO_(2)内氧化物颗粒。氧化层的力学分布特征体现了其分层结构,外层与内层的结合力约为10 N,氧化内层与基体的结合性好,结合力约为24 N。随着划痕深度的增加,压头从氧化层表面划动至基体,塑性变形比例逐层降低,断裂韧性则随着划痕深度的增加逐层增大。结论开发的低成本Fe-Cr-Ni中熵合金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氧化性能,经高温氧化后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有效阻碍了O^(2-)的向内扩散和合金元素的向外扩散,同时SiO_(2)内氧化物颗粒增加了氧化层与基体的结合力,这是Fe-Cr-Ni中熵合金具有优异抗氧化性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r-Ni中熵合金 高温氧化 氧化动力学 氧化层 微结构 力学性能分布 微米划痕
下载PDF
磁过滤阴极弧法TiN薄膜的制备及其微观机械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智 牛坚 +1 位作者 张玉娟 吴志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1-36,共6页
采用“S”型磁过滤阴极弧等离子体沉积技术,室温下在(111)面单晶硅上沉积氮化钛薄膜。采用AFM和XRD技术分别对薄膜的表面形貌和晶体择优取向进行了表征,并用微刻划的方法分析薄膜的微观机械性能。结果表明,薄膜表面光滑致密,随偏压的增... 采用“S”型磁过滤阴极弧等离子体沉积技术,室温下在(111)面单晶硅上沉积氮化钛薄膜。采用AFM和XRD技术分别对薄膜的表面形貌和晶体择优取向进行了表征,并用微刻划的方法分析薄膜的微观机械性能。结果表明,薄膜表面光滑致密,随偏压的增大,表面颗粒粒径先增大后减小,并且从(111)面的择优取向转变成(220)面。在刻划实验中,随载荷增加,薄膜先后经历了完全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和脆性断裂阶段。利用直接和间接2种方法对得到的薄膜的临界载荷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在不同负偏压下,薄膜的内应力和临界载荷不同。随着负偏压的增大,薄膜的内应力逐渐增大,临界载荷逐渐减小。在-100V偏压下制备的氮化钛薄膜的微观机械性能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钛 择优取向 微刻划 微观机械性能
下载PDF
碳离子注入对硅片微摩擦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德坤 葛世荣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83-388,共6页
对单晶硅片进行不同剂量的碳离子注入,测量碳离子注入前后硅片的纳米硬度、弹性模量、硅表面与探针之间的摩擦系数和划痕深度以及硅片与Si_3N_4球的摩擦磨损,研究试样在过程中摩擦系数及磨损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碳离子注入可能导致硅片... 对单晶硅片进行不同剂量的碳离子注入,测量碳离子注入前后硅片的纳米硬度、弹性模量、硅表面与探针之间的摩擦系数和划痕深度以及硅片与Si_3N_4球的摩擦磨损,研究试样在过程中摩擦系数及磨损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碳离子注入可能导致硅片表面结构的改变,从而影响了力学性能,但改善了微摩擦学特性.碳离子注入剂量为2×10^(15)ions/cm^2时硅片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都明显降低,但其划痕摩擦系数和划痕深度均大于未注入硅片;碳离子注入后硅片的减摩效果和耐磨性能在小载荷下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当载荷达到一定值后,摩擦系数迅速增加并产生磨损痕迹.其磨损机制在小载荷下以粘着磨损为主,在大载荷下以材料的微疲劳和微断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单晶硅 离子注入 微划痕 摩擦磨损性能
下载PDF
利用AFM探针机械刻划方法加工微纳米结构 被引量:4
15
作者 闫永达 孙涛 董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5A期1451-1454,共4页
为了探索在纳米尺度加工微纳米结构,MEMS/NEMS器件的新的加工方法,采用基于AFM改造的微加工系统,研究了探针机械刻划机理,分析了工作台的定位精度,AFM的工作模式,探针形状等因素的影响.以复杂字体“哈工大”为例说明了微纳米结构轮廓坐... 为了探索在纳米尺度加工微纳米结构,MEMS/NEMS器件的新的加工方法,采用基于AFM改造的微加工系统,研究了探针机械刻划机理,分析了工作台的定位精度,AFM的工作模式,探针形状等因素的影响.以复杂字体“哈工大”为例说明了微纳米结构轮廓坐标的获得,并加工了实例.同时还给出了齿轮形状,各种复杂二维结构的加工实例.结果表明采用AFM探针机械刻划技术可以应用在微纳米尺度结构的加工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M 探针 机械刻划 微纳米加工
下载PDF
器件韧性镀膜微划痕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满洪 唐山 魏悦广 《机械强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7-442,共6页
对硅基体上之韧性镀膜 (铝膜 )的粘结强度及破坏机理进行微划痕实验及理论研究 ,从实验中观察出该体系的破坏特征 ,进而测量出微划痕水平驱动力、划痕深度随划痕水平位移并伴随有界面脱胶发生时的变化规律。针对微划痕破坏特征 ,建立了... 对硅基体上之韧性镀膜 (铝膜 )的粘结强度及破坏机理进行微划痕实验及理论研究 ,从实验中观察出该体系的破坏特征 ,进而测量出微划痕水平驱动力、划痕深度随划痕水平位移并伴随有界面脱胶发生时的变化规律。针对微划痕破坏特征 ,建立了双粘聚力模型 ,并对由微划痕引起的界面弹塑性脱胶进行了数值模拟 ,给出界面脱胶时能量释放率随其他材料参数变化的理论预测曲线 ,并将预测值与文中的铝 硅实验结果及与文献中关于铂 氧化镍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 ,达到基本符合。通过对韧性薄膜 脆性基体的微划痕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获得如下主要结论 :( 1)韧性膜的微划痕破坏特征为 ,当划刀尖端接近界面时 ,将突然发生薄膜沿界面的脱胶现象 ,并在界面附近脆性基一侧形成界面裂纹并扩展 ;微划痕的水平驱动力表征了整个薄膜脱胶体系的能量释放率 ;薄膜或涂层材料的塑性变形对微划痕过程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2 )界面的分离强度和材料的剪切强度对微划痕过程有重要的影响。 (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划痕实验 水平驱动力 能量释放率 对粘聚力模型 微电子机械系统 韧性镀膜
下载PDF
氧化锌晶须填充尼龙的划痕实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世博 葛世荣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0-23,共4页
用划痕测试方法测定了ZnOw填充尼龙1010复合材料的划痕系数和划痕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结果发现,当ZnOw含量小于20%(质量分数)时,划痕系数随ZnOw的含量线性增加。纯尼龙材料在划痕过程中没有发生声发射事件,而复合材料的声发射振铃计数... 用划痕测试方法测定了ZnOw填充尼龙1010复合材料的划痕系数和划痕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结果发现,当ZnOw含量小于20%(质量分数)时,划痕系数随ZnOw的含量线性增加。纯尼龙材料在划痕过程中没有发生声发射事件,而复合材料的声发射振铃计数随ZnOw的含量线性增加。根据ZnOw的特殊空间结构,建立了其在尼龙基体的细观几何模型,并根据模型得出了划痕系数与晶须含量的关系。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W 尼龙1010 划痕 细观几何结构
下载PDF
车用AZ80合金表面磁控溅射MAO-ZrO2涂层组织和划痕测试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利华 周晓燕 +2 位作者 李梦奇 吴海江 郭文敏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96-800,共5页
利用闭合场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在AZ80合金基材表面进行沉积得到一层Zr涂层,并进行微弧氧化得到MAO-ZrO2涂层。对其进行组织和划痕实验测试研究得到:ZrO2涂层具有光滑的表面并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在ZrO2涂层表面上形成了很多细小的胞状晶... 利用闭合场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在AZ80合金基材表面进行沉积得到一层Zr涂层,并进行微弧氧化得到MAO-ZrO2涂层。对其进行组织和划痕实验测试研究得到:ZrO2涂层具有光滑的表面并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在ZrO2涂层表面上形成了很多细小的胞状晶粒。试样截面上形成了具有均匀结构的ZrO2涂层,同时涂层中的Zr元素也形成了均匀分布状态,最终得到厚度约5μm的涂层。当火花放电过程结束后,试样表面形成了更大的火花亮点同时数量有明显增加。在ZrO2-AZ80试样中主要以四方ZrO2为主,还有部分强度较小的MgO与Mg组成的衍射峰,根据存在MgO的情况可以推断基材已被氧化。采用微弧氧化方法进行处理后可以使涂层硬度增加。在采用微弧氧化方式生成的MAO-ZrO2涂层中所有划痕轨迹内没有出现脱落的涂层,采用微弧氧化方法可以制备得到和基体形成更强结合能力的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80合金 ZrO2涂层 磁控溅射 微弧氧化 划痕测试
下载PDF
微弧氧化对钛阴极极板丝网印刷油墨层结合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希靖 王海涛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28,共3页
为提高钛阴极极板丝网印刷油墨层的结合力,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钛阴极极板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再在这层氧化膜上进行丝网印刷,最终得到具有氧化层基底丝网印刷油墨复合层的阴极极板.用划痕法对复合膜层的结合力进行测量,结合光学... 为提高钛阴极极板丝网印刷油墨层的结合力,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钛阴极极板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再在这层氧化膜上进行丝网印刷,最终得到具有氧化层基底丝网印刷油墨复合层的阴极极板.用划痕法对复合膜层的结合力进行测量,结合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RD分析,发现微弧氧化膜层的特殊结构及形貌特征能有效提高油墨的结合力,延长钛阴极极板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弧氧化 丝网印刷 结合力 划痕
下载PDF
微纳米尺度单晶锗表面切削加工特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晓京 李勇 +1 位作者 谷汉卿 张卫星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共4页
利用纳米压痕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微纳米尺度下单晶锗表面在不同刻划速度和载荷下的切削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定载荷的条件下,刻划速度越大,沟槽两侧切屑堆积体积越大,沟槽的深度也逐渐增大。切削力随着刻划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利用纳米压痕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微纳米尺度下单晶锗表面在不同刻划速度和载荷下的切削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定载荷的条件下,刻划速度越大,沟槽两侧切屑堆积体积越大,沟槽的深度也逐渐增大。切削力随着刻划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还发现,刻划速度越大,切削力越趋于稳定,波动越小。在较低载荷刻划下,单晶锗表面划痕细小,深度较浅且不明显。随着载荷的逐渐增大,划痕宽度及深度也逐渐增大。沟槽两侧及探针前端有明显的切屑堆积,切削力及切削深度随载荷增大而增大,但并非呈线性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尺度 单晶锗 切削特性 划痕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