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田示踪剂技术 被引量:37
1
作者 于瑞香 张泰山 周伟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15,共4页
介绍了油田示踪技术的发展历史、分类和应用,比较了化学示踪剂、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剂、稳定性同位素示踪剂和微量物质示踪剂的优点和缺点,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微量物质示踪剂是油田示踪剂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油田示踪剂 微量物质示踪剂 示踪技术
下载PDF
金属过滤膜去除微粒子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伟英 汤浅晶 +3 位作者 李富生 高乃云 范瑾初 木村春男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5,共5页
为彻底去除类似隐孢子虫等粒径 <5 μm的微粒子 ,对金属膜过滤系统的性能及其开发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滤过水的水质和膜压差等指标 ,选择金属粉末烧结膜过滤器为膜组件 ,以与隐孢子虫外观尺寸相似的示踪微粒子为研究对象 ,将金属粉... 为彻底去除类似隐孢子虫等粒径 <5 μm的微粒子 ,对金属膜过滤系统的性能及其开发进行了研究。通过考察滤过水的水质和膜压差等指标 ,选择金属粉末烧结膜过滤器为膜组件 ,以与隐孢子虫外观尺寸相似的示踪微粒子为研究对象 ,将金属粉末烧结膜过滤器滤过水进行荧光染色后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粒子计数。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膜过滤 微粒子 隐孢子虫 示踪剂
下载PDF
连铸坯非金属显微夹杂物体积率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洪利 邸光明 +1 位作者 王硕明 刘宪民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7-52,共6页
借助扫描电镜和示踪法,利用金相学体积率法对BOF-LF-VD-CC流程生产的GCr15方坯连铸轴承钢和SS400板坯连铸中碳钢中非金属显微夹杂物的类型、特点、数量和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Cr15轴承钢显微夹杂体积分数为0.03%,SS400板坯显微夹... 借助扫描电镜和示踪法,利用金相学体积率法对BOF-LF-VD-CC流程生产的GCr15方坯连铸轴承钢和SS400板坯连铸中碳钢中非金属显微夹杂物的类型、特点、数量和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Cr15轴承钢显微夹杂体积分数为0.03%,SS400板坯显微夹杂体积分数为0.025%;0-5μm的夹杂占两种铸坯夹杂物的比例最大,决定了铸坯内弧至外弧夹杂物分布的特点。>10μm的夹杂所占比例很小,在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金属显微夹杂物 示踪法 体积分数 连铸坯
下载PDF
微型流化床内气体返混 被引量:10
4
作者 耿爽 余剑 +3 位作者 张聚伟 郭宏梅 岳君容 许光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67-876,共10页
微型流化床基础和应用在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微型流化床对气固反应分析的应用要求,利用脉冲示踪法研究了内径10mm和21mm两种尺寸微型流化床中的气体返混特性,具体考察了管内径、颗粒静床高度、床料颗粒粒径和气体表观流速对... 微型流化床基础和应用在近几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微型流化床对气固反应分析的应用要求,利用脉冲示踪法研究了内径10mm和21mm两种尺寸微型流化床中的气体返混特性,具体考察了管内径、颗粒静床高度、床料颗粒粒径和气体表观流速对气体返混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床内径、颗粒静床高度和表观气速的减小和床料颗粒粒径的增大,气体在床内的返混程度减小。使用粒径约270μm粗颗粒时,两种床径的浅层微型流化床中的气体返混程度都较小,对应的Peclet数在27以上,证明了床内气体流动接近平推流,从而为利用微型流化床最小化气体返混对反应测试的影响,获得近本征反应动力学参数提供了流动特性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流化床 气体返混 气体停留时间分布 气体示踪法 微反应器
下载PDF
新型Ba-GTP微球示踪剂的应用及资料效果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金钟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B02期42-47,共6页
介绍了新型同位素载体的研制及测井实例 ;对比了新旧同位素载体的优缺点 ;证明了在三次加密井网和“三低”油田低注水井注水剖面测井中使用新型同位素载体的可靠性。
关键词 Ba-GTP微球示踪剂 同位素载体 低注水井 注水剖面测井工艺
下载PDF
基于土壤入渗水量分布特性的微喷灌系统组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权 陈正兵 +1 位作者 沈大伟 王康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7,共4页
通过显色示踪方法研究了微喷条件下入渗水量分布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微喷组合布置形式。试验结果显示喷洒水量分布为2次曲线情况下,入渗后水量分布符合4次曲线;同时分布峰值位置沿半径方向向外侧偏移,而含水率变化量在垂直方向分布差... 通过显色示踪方法研究了微喷条件下入渗水量分布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微喷组合布置形式。试验结果显示喷洒水量分布为2次曲线情况下,入渗后水量分布符合4次曲线;同时分布峰值位置沿半径方向向外侧偏移,而含水率变化量在垂直方向分布差异性较小。依据实际入渗水量分布情况,采用正方形组合方案对系统的灌溉效率进行评价,组合间距为1.1倍有效喷程时,均匀系数最大。基于入渗水量分布进行微喷组合将能够有效地提高灌水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喷灌 正方形组合 显色示踪 均匀系数
下载PDF
锶-89在土壤中淋溶和迁移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寿祥 张永熙 +1 位作者 胡秉民 黄丹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60-364,共5页
采用微土芯装置研究了^(89)Sr在淹水土壤中的淋溶和垂直迁移。结果表明:1.通过18cm土柱后的淋溶水中^(89)Sr含量甚微:青紫泥约占标记量 0.2%,小粉土约占 0.3%,红黄壤约2.4%。2.滞留于土壤中的^(89)Sr,一半以上残存于表层2cm内:青紫泥... 采用微土芯装置研究了^(89)Sr在淹水土壤中的淋溶和垂直迁移。结果表明:1.通过18cm土柱后的淋溶水中^(89)Sr含量甚微:青紫泥约占标记量 0.2%,小粉土约占 0.3%,红黄壤约2.4%。2.滞留于土壤中的^(89)Sr,一半以上残存于表层2cm内:青紫泥67.4%,小粉土65.7%,红黄壤 55.1%。3.土壤中^(89)Sr-Sr含量随土壤深度按指数规律衰减:青紫泥 C_3=892.93 e^(-0.5073 x),小粉土C_1=498.96 e^(-0.3365 x),红黄壤C_2=341.29 e^(-0.1924 x);就随深度衰减速率而言,青紫泥>小粉土>红黄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89 土壤 核污染 放射 示踪
下载PDF
某地浸采铀条件试验酸化前后同源示踪对比试验模拟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谢廷婷 丁叶 +5 位作者 周根茂 胥国龙 李宏星 邓锦勋 张翀 许智慧 《铀矿冶》 CAS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在某地浸采铀条件试验现场微酸酸化前后开展2次同源4元素示踪对比试验,通过构建酸化前后不同的溶质迁移模型,量化计算分析酸化对浸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地浸采铀条件试验采场酸化后,粒子有效对流域面积和溶浸范围分别比未酸化地层提... 在某地浸采铀条件试验现场微酸酸化前后开展2次同源4元素示踪对比试验,通过构建酸化前后不同的溶质迁移模型,量化计算分析酸化对浸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地浸采铀条件试验采场酸化后,粒子有效对流域面积和溶浸范围分别比未酸化地层提高3.5和3.2倍;微酸酸化有利于提高地浸采铀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浸采铀模拟 地浸采铀流场 微酸酸化 2次同源示踪 溶浸范围
下载PDF
新型水溶性微量物质示踪剂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周晶晶 黄春华 +4 位作者 沈斌 汪双清 张小涛 杨佳佳 许智超 《精细石油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26,共4页
以2,6-吡啶二羧酸、3,4-吡啶二羧酸和稀土氧化铕为原料,合成了两种可作为新型水溶性微量物质示踪剂的稀土螯合物。对比了商业化微量物质示踪剂和新制备的稀土螯合物在溶解性、配伍性、热稳定性和静态吸附性方面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该... 以2,6-吡啶二羧酸、3,4-吡啶二羧酸和稀土氧化铕为原料,合成了两种可作为新型水溶性微量物质示踪剂的稀土螯合物。对比了商业化微量物质示踪剂和新制备的稀土螯合物在溶解性、配伍性、热稳定性和静态吸附性方面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该稀土螯合物作为微量物质示踪剂的性能优于工业化微量物质示踪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剂 微量物质 性能 合成
下载PDF
近终形异型连铸坯中显微夹杂物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耀平 王硕明 +1 位作者 张树江 张彩军 《钢铁钒钛》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74,79,共5页
对采用半敞开方式浇铸的H型钢中显微夹杂物的类型、数量、尺寸以及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并通过示踪剂追踪分析了钢中夹杂物的来源。试验结果表明:铸坯内T[O]平均为70.8×10-6,显微夹杂总体积率为0.15%,主要分为球形硅钙酸盐夹杂、块状... 对采用半敞开方式浇铸的H型钢中显微夹杂物的类型、数量、尺寸以及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并通过示踪剂追踪分析了钢中夹杂物的来源。试验结果表明:铸坯内T[O]平均为70.8×10-6,显微夹杂总体积率为0.15%,主要分为球形硅钙酸盐夹杂、块状硅铝酸盐夹杂、球状硫化钙夹杂三类。其中前两类占夹杂总量的89.7%,为多元素的复合氧化物,两者的化学成分比较接近,区别主要在于A l、Ca含量;第三类占10.3%,该类夹杂含S较高。夹杂物主要为小于10μm的显微夹杂,它的分布特点决定了连铸坯中夹杂物的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钢 近终形连铸 异型坯 显微夹杂物 示踪法 体积率
下载PDF
德龙Q195连铸坯中显微夹杂物行为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江群 丁志军 王硕明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20-25,共6页
针对德龙现行工艺条件,采取示踪剂追踪手段对Q195钢中显微夹杂物进行研究,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铸坯中显微夹杂的形貌、数量、大小及分布,并通过扫描电镜确定夹杂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表明:铸坯中显微夹渣物以小于5μm的夹渣为主,约占91%。T... 针对德龙现行工艺条件,采取示踪剂追踪手段对Q195钢中显微夹杂物进行研究,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铸坯中显微夹杂的形貌、数量、大小及分布,并通过扫描电镜确定夹杂物的化学成分。研究表明:铸坯中显微夹渣物以小于5μm的夹渣为主,约占91%。T[O]平均含量为21×10^(-6),显微夹杂总体积率为0.16%,铸坯中主要有主要有两种显微夹渣物,分别为MnS夹渣、球形钙铝酸盐夹渣。其中MnS夹渣约占铸坯中显微夹渣总数的62%,球形钙铝酸盐夹渣约占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195 显微夹杂物 示踪法 体积率
下载PDF
非开挖管线精细探测方法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黄鹏飞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0-144,共5页
地下管线精细探测为在常规地下管线探测的基础上,针对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区域、重点管线、疑难管线、特殊管线采用专门的仪器和方法,通过高质量、高密度或高精度的探测,为设计、施工提供更准确更详细的地下管线现状成果。其中非开挖管线... 地下管线精细探测为在常规地下管线探测的基础上,针对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区域、重点管线、疑难管线、特殊管线采用专门的仪器和方法,通过高质量、高密度或高精度的探测,为设计、施工提供更准确更详细的地下管线现状成果。其中非开挖管线的精细探测是重中之重且一直是业内难题。文中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里奇SR-20结合微型示踪探头以及结合惯性陀螺仪定位技术在非开挖管线精细探测中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根据场地条件和管线深度在这两种方法中进行选择,实现对非开挖管线的精细探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开挖 地下管线 精细探测 微型示踪探头 惯性陀螺仪
下载PDF
微量物质示踪剂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杰 《化工管理》 2016年第23期101-102,共2页
利用一种新的方法对微量物质示踪剂在地层条件下稳定性进行评价,克服了常规方法的局限性,通过该方法的研究,建立油田井间示踪剂监测微量物质评价体系,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微量物质示踪剂 稳定性 ICP-MS 红外质谱
下载PDF
微量物质示踪剂用量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代向辉 郑举 +2 位作者 山金城 张延旭 李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2-95,共4页
针对目前常用微量物质示踪剂用量设计方法仅考虑单层注入,计算公式中保障系数依靠经验赋值,无定量依据的问题,通过修正公式中预期最大稀释体积计算方法,从而满足分层注入井组使用要求;同时,在分析示踪剂产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明确保障... 针对目前常用微量物质示踪剂用量设计方法仅考虑单层注入,计算公式中保障系数依靠经验赋值,无定量依据的问题,通过修正公式中预期最大稀释体积计算方法,从而满足分层注入井组使用要求;同时,在分析示踪剂产出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明确保障系数主要由井筒内稀释系数、井网外稀释系数、地层吸附系数以及检测校正系数组成,结合现场生产情况得到井筒内稀释系数、井网外稀释系数的计算方法,根据室内实验结果,确定微量物质示踪剂氟苯甲酸地层吸附系数取0.8,检测限校正系数取100~200。对改进后用量设计方法在渤海某油田的应用效果进行数理统计发现,多数井组实际产出浓度与改进后方法设计浓度较原方法设计浓度更加接近,说明改进后方法合理可靠,满足现场使用要求,为今后同类用量设计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物质 示踪剂用量 保障系数 稀释 吸附
下载PDF
大型生物膜反应器的宏观水流混合特性研究
15
作者 孙国胜 贾晓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129,共5页
基于多级理想完全混合反应器(CSTR)串联假设,以东深供水原水生物预处理工程(目前世界同类工程之最大规模工程)的生物接触氧化池为研究对象,采用罗丹明B作示踪剂试验,运用MATHLAB编程对各级反应器出口浓度系数和混合距离作曲线拟合,推算... 基于多级理想完全混合反应器(CSTR)串联假设,以东深供水原水生物预处理工程(目前世界同类工程之最大规模工程)的生物接触氧化池为研究对象,采用罗丹明B作示踪剂试验,运用MATHLAB编程对各级反应器出口浓度系数和混合距离作曲线拟合,推算反应器的串联级数。结果表明:生物池单级CSTR长约13m,全池270 m的CSTR反应器串联级数n=21;将生物池水流模型简单地视为推流式模型,将产生较大偏差;曝气管层的水流在每隔4.5 m区段有71.8%的水体发生交换,每级CSTR不存在短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膜反应器 水流模型 示踪剂 微污染原水 曝气
下载PDF
冷轧板翘皮表面缺陷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雁 秦书洋 +2 位作者 张庆军 朱立光 马军红 《铸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43-1645,共3页
我国北方某厂Q195钢种制成的冷轧薄板经常出现翘皮现象,分析了该厂100 t转炉→炉后吹氩→连铸生产工艺。结果表明,翘皮是由铸坯中显微夹杂引起的。以Si-Al-Mn-Ti复合脱氧夹杂为主,平均含量为32个/mm^2,粒度在0~5μm的约占29.2%,5~10μm... 我国北方某厂Q195钢种制成的冷轧薄板经常出现翘皮现象,分析了该厂100 t转炉→炉后吹氩→连铸生产工艺。结果表明,翘皮是由铸坯中显微夹杂引起的。以Si-Al-Mn-Ti复合脱氧夹杂为主,平均含量为32个/mm^2,粒度在0~5μm的约占29.2%,5~10μm的约占42.8%,10~15μm的约占17.3%,大于15μm的约占10.7%。显微夹杂中大颗粒夹杂已经球化良好,未被钢包渣有效吸附。为此,对钢包渣进行了钙铝酸盐改质处理,钢包渣吸附夹杂效果明显改善,粒度较大的显微夹杂物几近消除,剩余钢中的绝大部分夹杂为0~10μm,冷轧板表面缺陷得到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195 显微夹杂 示踪实验
下载PDF
Q195连铸板坯中显微夹杂物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杏娟 王星 +2 位作者 田阔 王浩南 李吉航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39-45,共7页
系统分析了某厂生产的Q195钢中氧氮含量、钢中显微夹杂物类型、尺寸、数量及分布的变化历程。结果表明:铸坯中夹杂物浓度较高,二次氧化严重;其中显微夹杂物为Al_2O_3-SiO_2-MnO、FeO-Al_2O_3等复合夹杂物,发现Ce、La等示踪元素;说明钢... 系统分析了某厂生产的Q195钢中氧氮含量、钢中显微夹杂物类型、尺寸、数量及分布的变化历程。结果表明:铸坯中夹杂物浓度较高,二次氧化严重;其中显微夹杂物为Al_2O_3-SiO_2-MnO、FeO-Al_2O_3等复合夹杂物,发现Ce、La等示踪元素;说明钢包渣、中间包渣对钢水存在明显污染;含Na、K夹杂物所占比例只有10%,说明结晶器内保护渣对钢水存在污染,但与钢包渣、中间包渣对钢水相比所占比重很小。因此,需要从吹炼工艺、钢包下渣量以及保护渣方面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195 T[O]、[N] 显微夹杂物 示踪法
下载PDF
高寒草原矮火绒草和紫花针茅微斑块对Rb^(+)的吸收距离 被引量:1
18
作者 孔倩 牛海山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5-192,共8页
植物微斑块是草原植被基本的空间分布形式,空白裸地上的土壤养分资源在多远距离上能够被植物吸收是一个重要问题。利用稀有元素铷(Rb)示踪方法,通过分析Rb^(+)的吸收量和吸收距离,探讨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群落群落优势种紫花针茅(Stipa pur... 植物微斑块是草原植被基本的空间分布形式,空白裸地上的土壤养分资源在多远距离上能够被植物吸收是一个重要问题。利用稀有元素铷(Rb)示踪方法,通过分析Rb^(+)的吸收量和吸收距离,探讨青藏高原高寒草原群落群落优势种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和伴生种(同时也是退化草地常见种)矮火绒草(Leontopodium nanum)对土壤养分和水分资源的吸收范围。结果表明:紫花针茅斑块对Rb^(+)的平均最大吸收距离(5.6 cm)约等于平均斑块间距(5.7 cm),而矮火绒草斑块平均最大吸收距离(34.2 cm)远大于紫花针茅和平均斑块间距;2个物种对Rb^(+)的吸收量都与斑块大小(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无论吸收量还是吸收距离,矮火绒草均大于紫花针茅。这说明裸地土壤中的养分资源可以被植物微斑块吸收利用,而且大斑块对资源占有的能力也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微斑块 吸收距离 Rb^(+)示踪 紫花针茅 矮火绒草
下载PDF
气体示踪技术在盐穴地下储气库微泄漏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建夫 张志胜 +4 位作者 安国印 王文权 巴金红 尹浩 康延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6-164,共9页
常规的监测手段无法满足盐穴地下储气库盐穴、井筒等注采系统的微泄漏监测要求。为此,基于油气藏监测中常用的气体示踪检测技术,依托高分辨质谱仪建立了SF_(6)痕量气体示踪剂检测方法(检测设备主要由在线冷冻大气采样器、在线多气氛反... 常规的监测手段无法满足盐穴地下储气库盐穴、井筒等注采系统的微泄漏监测要求。为此,基于油气藏监测中常用的气体示踪检测技术,依托高分辨质谱仪建立了SF_(6)痕量气体示踪剂检测方法(检测设备主要由在线冷冻大气采样器、在线多气氛反应热解/热脱附炉等组成),在中石油金坛盐穴储气库开展了盐腔、腔体间连通、环空带压井筒和井口及地面管线微泄漏监测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目标盐腔不存在天然气泄漏情况,3口相邻老腔井间也无连通现象;②4口目标井均存在微泄漏现象,检测到的SF_(6)含量介于1×10^(-13)~5×10^(-13) L/L,由于估算的天然气泄漏速率为1 mL/min,认为该储气库井口及地面管线不存在完整性破坏;③环空带压井筒微泄漏监测试验结果表明,A、F井均不存在井筒泄漏,其环空带压应该是因油套间温度/压力升高引起。结论认为:建立的SF_(6)痕量气体示踪剂检测方法能够实现对盐穴储气库微泄漏监测和评价的要求,下一步应扩大监测区域,制定覆盖全库区的实时监测方案,建立一套有效的盐穴储气库微泄漏长期监测系统和安全预警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穴储气库 气体示踪 SF_(6) 痕量检测 微泄漏监测 腔体连通 环空带压 井口泄漏 现场试验
下载PDF
利用纳米磁性材料表征地表溅蚀特征的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汪倩 林金石 +4 位作者 黄炎和 蒋芳市 周曼 林蕾 朱璨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03-1312,共10页
磁性示踪研究坡面土壤侵蚀已取得一定成果,但目前的磁性示踪方法不能满足次降雨后的溅蚀特征研究。因此,在无磁性的石英砂上施用不同浓度(1.5%、2.5%、3.5%)和不同粒径(20 nm、200 nm)的纳米磁性材料,而后进行人工模拟溅蚀试验,利用磁... 磁性示踪研究坡面土壤侵蚀已取得一定成果,但目前的磁性示踪方法不能满足次降雨后的溅蚀特征研究。因此,在无磁性的石英砂上施用不同浓度(1.5%、2.5%、3.5%)和不同粒径(20 nm、200 nm)的纳米磁性材料,而后进行人工模拟溅蚀试验,利用磁化率仪和3D手持微地形扫描仪研究地表磁性变化与溅蚀后地表特征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利用纳米磁性材料表征溅蚀特征的可行性。结果表明:20 nm磁性材料提高石英砂磁性背景值的幅度远高于200 nm磁性材料且不同浓度的磁性差异极显著,两种纳米磁性材料均呈现出布设浓度越大,示踪时间越长的特点;溅蚀后表层磁化率随溅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衰减,二者呈现出相关性较高的χ_1=aln(t)+b对数函数关系;20 nm磁性材料在3.5%浓度下可有效定量表征出石英砂溅蚀量的变化(p<0.01),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可用χ_2=a Mb幂函数表示;20 nm磁性材料在溅蚀3 min内的磁化率变化与微地形高差变化呈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说明20 nm磁性材料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表征出溅蚀地表的侵蚀程度,可表征出的侵蚀厚度在-5~10 mm内。该研究证明20 nm磁性材料表征溅蚀地表特征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行的,可为磁性示踪法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溅蚀 磁性示踪剂 纳米磁性材料 磁化率 微地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