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87篇文章
< 1 2 1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RNA-136-5p靶向STAT3调控对脊髓损伤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楠 王涛 +2 位作者 马剑雄 吕工一 马信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3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microRNA-136-5p(miR-136-5p)靶向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调控对脊髓损伤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脊髓损伤组、沉默组及过表达组,每组15只。将脊髓损伤组、沉默组、过表达组大鼠复... 目的研究microRNA-136-5p(miR-136-5p)靶向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STAT3)调控对脊髓损伤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脊髓损伤组、沉默组及过表达组,每组15只。将脊髓损伤组、沉默组、过表达组大鼠复制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在模型复制期间不做任何处理。无菌环境下将10μlmiR-136-5p慢病毒悬液(病毒滴度为108 TU/ml)注射于沉默组、过表达组大鼠脊髓损伤区。对照组、脊髓损伤组大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使用BBB评分、联合行为评分法(CBS)对4组大鼠运动功能、脊髓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检测4组大鼠脊髓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1(IL-21)、白细胞介素-23(IL-23)表达水平及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以及IL-17 mRNA表达水平。结果沉默组大鼠BBB评分高于脊髓损伤组和过表达组(P<0.05);沉默组大鼠CBS评分低于脊髓损伤组和过表达组(P<0.05)。沉默组大鼠脊髓组织IL-6、IL-21、IL-23表达水平低于脊髓损伤组和过表达组(P<0.05)。沉默组大鼠脊髓组织STAT3、p-STAT3蛋白相对表达量、IL-17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脊髓损伤组及过表达组(P<0.05)。结论脊髓损伤后miR-136-5p沉默可抑制STAT3的表达,进而抑制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最终抑制脊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microrna-136-5p/MicroRNAs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子3 炎症因子
下载PDF
microRNA-136影响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杨立国 刘萃萃 +6 位作者 谭娟娟 马江伟 张立 葛广豪 刘化进 严志强 乔增勇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4,I0002,共7页
目的探讨microRNA-136(miR-136)对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颈总动脉自体移植静脉模型,并于体外培养静脉平滑肌细胞。采用CCK(cell counting kit)-8和EDU(5-Ethynyl-2’-deoxyuridine)实验检测细胞增... 目的探讨microRNA-136(miR-136)对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颈总动脉自体移植静脉模型,并于体外培养静脉平滑肌细胞。采用CCK(cell counting kit)-8和EDU(5-Ethynyl-2’-deoxyuridine)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荧光定量PCR检测移植1、2、4周后和体外培养静脉平滑肌细胞中miR-136的相对表达量,免疫印迹法检测Steap3蛋白质表达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蛋白Steap3在细胞内的定位情况。通过microRNAs专业网站预测筛选可能的下游基因,并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移植1、2周后移植静脉miR-136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6±0.33、0.37±0.30,显著低于对侧未处理静脉(P值分别<0.05、0.01);移植4周后移植静脉miR-136的相对表达量为1.39±0.82,与对侧未处理静脉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于增殖状态的静脉平滑肌细胞中miR-136的相对表达量为0.11±0.01,显著低于处于非增殖状态的细胞(P<0.05)。CCK-8实验结果显示,阴性对照(NC)+血清组的光密度(D)值为0.96±0.03,显著高于NC组的0.62±0.02和模拟物+血清组的0.76±0.08(P值均<0.05)。EDU实验结果显示,NC+血清组EDU标记的阳性细胞百分比为(52.71±2.57)%,显著高于NC组的(13.91±3.43)%和模拟物+血清组的(32.56±3.26)%(P值均<0.01)。Transwell实验结果示,NC+血清组细胞迁移数为(53.13±16.36)个/视野,显著多于NC组的(8.09±5.44)个/视野和模拟物+血清组的(8.08±0.85)个/视野(P值均<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NC+血清组细胞24h迁移率为(45.40±1.17)%,显著高于NC组的(19.27±0.31)%和模拟物+血清组的(22.36±5.55)%(P值均<0.01)。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NC+血清组的Steap3蛋白质相对表达量为0.91±0.07,显著高于NC组的0.52±0.10和模拟物+血清组的0.15±0.01(P值均<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Steap3蛋白质主要定位于细胞质,NC+血清组的Steap3免疫荧光强度显著高于NC组和模拟物+血清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显示,野生型组的荧光素酶活性为1.59±0.2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9±0.92和突变型组的4.51±1.12(P值均<0.01),而对照组与突变型组的荧光素酶活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36可能通过靶基因Steap3抑制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其有望成为抑制移植静脉内膜新生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136 新生内膜增生 静脉平滑肌细胞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microRNA-136对人鼻咽癌细胞5-8f的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景亮 张越 +2 位作者 肖伟凡 申健 谢秋玲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9-12,20,共5页
CpG岛的高甲基化是肿瘤中作为抑癌基因microRNA失活的重要表观遗传机制之一。利用UCSC预测hsa-miR-24、hsa-miR-126、hsa-miR-132、以及hsa-miR-136定位于CpG岛内部或附近,采用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CdR处理鼻咽癌细胞5-8f,经RT-PCR与MS... CpG岛的高甲基化是肿瘤中作为抑癌基因microRNA失活的重要表观遗传机制之一。利用UCSC预测hsa-miR-24、hsa-miR-126、hsa-miR-132、以及hsa-miR-136定位于CpG岛内部或附近,采用甲基化酶抑制剂5-Aza-CdR处理鼻咽癌细胞5-8f,经RT-PCR与MSP检测,结果表明hsa-miR-136在5-8f中存在高甲基化,5-Aza-CdR能逆转hsa-miR-136甲基化,恢复hsa-miR-136的表达。外源过表达hsa-miR-136能明显抑制鼻咽癌细胞5-8f的增殖;同时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显示,hsa-miR-136能诱导5-8f细胞发生晚期凋亡,迁移实验也显示hsa-miR-136能明显抑制5-8f细胞的迁移。综上所述,hsa-miR-136可作为治疗鼻咽癌潜在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a-miR-136 鼻咽癌 增殖 迁移 凋亡
下载PDF
MicroRNA-136靶向CD163抑制CD68^+CD163^+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韩晨阳 杨毅 +2 位作者 李文燕 王瑾 郭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miR-136)通过靶向CD163抑制CD68^+M0巨噬细胞向CD68^+CD163^+M2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68^+CD163^+M2巨噬细胞的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 目的:研究微小RNA(miR-136)通过靶向CD163抑制CD68^+M0巨噬细胞向CD68^+CD163^+M2巨噬细胞极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肝细胞肝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68^+CD163^+M2巨噬细胞的比例,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肿瘤及癌旁组织中miR-136的水平。分离人脾脏中CD68^+M0巨噬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miRNA模拟物组(miRNA mimic)和miRNA抑制物组(miRNA inhibitor)。IL-4和IL-13 10ng/m L诱导巨噬细胞M2型极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68^+CD163^+M2巨噬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D163、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的表达以及M2巨噬细胞标志物精氨酸酶(Arg1)的表达,机制研究中检测JAK/STAT信号中蛋白酪氨酸激酶1(JAK1)、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1 (STAT1)和STAT6的水平,PI3K/AKT信号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确定miR-136与CD163的靶向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癌旁组织,而miR-136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两者表达具有负相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CD163是miR-136的靶基因。miRNA mimic组中CD68^+CD163^+M2巨噬细胞比例显著低于miRNA inhibitor组,与Control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机制检测中发现miRNA mimic中JAK1、STAT6、PI3K、AKT1低表达,说明miR-136可以间接抑制JAK1-STAT6以及PI3K-AKT1的表达,抑制M2巨噬细胞极化。结论:miR-136可以靶向CD163抑制M2型巨噬细胞极化,其作用机制与JAK1-STAT6以及PI3K-AKT1抑制有关,这是M2巨噬细胞在肝癌免疫中的调节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36 CD163 M2型巨噬细胞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下载PDF
microRNA-136基于Wnt信号通路在黑素瘤EMT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韩昭 王久江 +6 位作者 张伶 张建忠 牛亮 刘钊 徐艳艳 刘志军 李小静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8-133,共6页
目的探讨microRNA-136(miR-136)基于Wnt信号通路在黑素瘤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EMT)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常规培养正常小鼠A9细胞(阴性对照组)和小鼠黑素瘤B16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B16细胞分为空白组(只转染试剂,无转染序列)、NC组(转染... 目的探讨microRNA-136(miR-136)基于Wnt信号通路在黑素瘤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化(EMT)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常规培养正常小鼠A9细胞(阴性对照组)和小鼠黑素瘤B16细胞,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B16细胞分为空白组(只转染试剂,无转染序列)、NC组(转染miR-136 nc)、miR-136模拟组(转染miR-136模拟物)、miR-136抑制组(转染miR-136抑制剂)。通过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iR-136的表达,qRT-PCR及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Wnt3a、β-catenin、Ecadherin及N-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的差距。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miR-136表达均显著降低,空白组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空白组与NC组,miR-136模拟组miR-136表达显著增加(P<0.05);miR-136抑制组miR-136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均<0.05)。β-catenin、Wnt3a、N-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均<0.05)。空白组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和NC组相比,miR-136模拟组E-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β-catenin、Wnt3a和N-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均<0.05)。miR-136抑制组E-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均<0.05),而β-catenin、wnt3a和N-cadhe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组间差距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黑素瘤细胞中miR-136水平较正常细胞降低,过度表达的miR-136通过下调Wnt信号传导途径,抑制黑素瘤细胞的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136 黑素瘤 WNT信号通路 EMT
下载PDF
携载microRNA-140外泌体/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修复关节软骨损伤
6
作者 陈明伟 余雯莉 +5 位作者 夏苏杭 陈宾 陈文忠 李锋侦 周宇 司文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3326-3334,共9页
背景:研究已证实,上调microRNA-140表达可部分抑制膝关节软骨组织与细胞的骨关节炎样改变,延缓骨关节炎进程,提示microRNA-140参与了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目的:采用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负载过表达microRNA-140的外泌体,进一步分析microR... 背景:研究已证实,上调microRNA-140表达可部分抑制膝关节软骨组织与细胞的骨关节炎样改变,延缓骨关节炎进程,提示microRNA-140参与了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目的:采用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负载过表达microRNA-140的外泌体,进一步分析microRNA-140参与骨关节炎的相关机制。方法:利用慢病毒感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其过表达microRNA-140,随后分离提取外泌体,得到过表达microRNA-140的外泌体。制备负载外泌体的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骨关节炎组、未转染外泌体组、转染外泌体组均通过膝关节腔内注射碘乙酸钠的方式建立骨关节炎模型,造模2周后,骨关节炎组膝关节腔内注射PBS,未转染外泌体组、转染外泌体组膝关节腔内分别注射负载未过表达microRNA-140与过表达microRNA-140外泌体的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造模后第6周,检测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滑膜液炎症因子浓度、软骨相关基因表达、膝关节软骨组织的组织学变化与焦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骨关节炎组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Ⅱ型胶原及SOX9 mRNA表达、Ⅱ型胶原免疫荧光强度均减少(P<0.05),滑膜液中促炎症因子水平增加(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血小板反应蛋白解整合素金属肽酶5(ADAMTS5)mRNA表达增加(P<0.05),NLRP3、ASC、GSDMD p30、caspase-1 p20、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GSDMD、cleaved caspase-1免疫荧光强度增强(P<0.05),软骨组织损伤严重。②与骨关节炎组比较,两外泌体组机械刺激缩足反应阈值、Ⅱ型胶原及SOX9 mRNA表达、Ⅱ型胶原免疫荧光强度均增加(P<0.05),滑膜液中促炎症因子水平减少(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13 mRNA表达减少(P<0.05),NLRP3、ASC、GSDMD p30、caspase-1 p20、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8的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GSDMD、cleaved caspase-1的免疫荧光强度减弱(P<0.05),软骨组织损伤减轻(P<0.05),并且转染外泌体组的作用更强。③结果表明,microRNA-140可通过抑制炎症、维持软骨稳态、抑制软骨焦亡来减轻骨关节炎大鼠的疼痛反应,降低软骨损伤,发挥骨关节炎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损伤 外泌体 microrna-140 海藻酸钠/胶原水凝胶 焦亡
下载PDF
Loss-of-function mutations of microRNA-142-3p promote ASH1L expression to induce immune evasion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
7
作者 Xing-Hui Yu Yan Xie +8 位作者 Jian Yu Kun-Ning Zhang Zhou-Bo Guo Di Wang Zhao-Xian Li Wei-Qi Zhang Yu-Ying Tan Li Zhang Wen-Tao Ji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5年第1期126-145,共20页
BACKGROU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has been a pervasive malignancy throughout the world with elevated mortality.Efficient therapeutic targets are beneficial to treat and predict the disease.Currently,the exact mo... BACKGROU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has been a pervasive malignancy throughout the world with elevated mortality.Efficient therapeutic targets are beneficial to treat and predict the disease.Currently,the exact molecular mechanisms leading to the progression of HCC are still unclear.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e microRNA-142-3p level decreases in HCC,whereas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f the cancer genome atlas database shows the ASH1L expression increased among liver tumor tissues.In this paper,we will explore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microRNA-142-3p and ASH1L affect the prognosis of HCC patients and HCC cell bioactivity,an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m.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microRNA-142-3p and ASH1L on the HCC cell bioactivity and prognosis of HCC patients.METHODS In this study,we grouped HCC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ir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of ASH1L with pathological tissues,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rognosis of HCC patients.Furthermore,explored the roles and mechanisms of microRNA-142-3p and ASH1L by cellular and animal experiments,which involved the following experimental methods: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western blot,quantitative real-tim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low cytometric analysis,tumor xenografts in nude mice,etc.The statistical methods involved in this study contained t-test,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theχ^(2)test,the Kaplan-Meier approach and the log-rank test.RESULTS In this study,we found that HCC patients with high expression of ASH1L possess a more recurrence rate as well as a decreased overall survival rate.ASH1L promotes the tumorigenicity of HCC and microRNA-142-3p exhibits reduced expression in HCC tissues and interacts with ASH1L through targeting the ASH1L 3′untranslated region.Furthermore,microRNA-142-3p promotes apoptosis and inhibits proliferation,invasion,and migration of HCC cell lines in vitro via ASH1L.For the exploration mechanism,we found ASH1L may promote an immunosuppressive microenvironment in HCC and ASH1L affects the expression of the cell junction protein zonula occludens-1,which is potentially relevant to the immune system.CONCLUSION Loss function of microRNA-142-3p induces cancer progression and immune evasion through upregulation of ASH1L in HCC.Both microRNA-142-3p and ASH1L can feature as new biomarker for HCC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icrorna-142-3p ASH1L Immune evasion 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Apoptosis
下载PDF
MicroRNA-214调控骨关节炎软骨和软骨下骨代谢的机制
8
作者 天生 王玺 +2 位作者 王永成 刘亚宁 阳鸿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466-2474,共9页
背景:microRNA-214(miR-214)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国内外已有相关报道,而miR-214与骨关节炎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退变之间的相互关系尚不清楚。目的:探讨miR-214与小鼠膝骨关节炎软骨及软骨下骨退变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取30只C57BL/6J小... 背景:microRNA-214(miR-214)在骨质疏松中的作用国内外已有相关报道,而miR-214与骨关节炎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退变之间的相互关系尚不清楚。目的:探讨miR-214与小鼠膝骨关节炎软骨及软骨下骨退变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取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组:①实验一:分为假手术组和内侧半月板失稳组(n=3),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14基因的表达变化;②实验二:分为假手术组、内侧半月板失稳组、内侧半月板失稳+空载腺病毒组(空载组)、内侧半月板失稳+miR-214拮抗剂过表达腺病毒组(拮抗剂组)(n=6),术后4周各组分别取软骨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番红O固绿、甲苯胺蓝染色分析;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检测关节软骨中相关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实验一中,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内侧半月板失稳组可见软骨退变;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本均有miR-214表达,而内侧半月板失稳组软骨样本中miR-214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②实验二中,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甲苯胺蓝染色结果显示,拮抗剂组软骨退变程度低于内侧半月板失稳组;腺病毒验证PCR检测结果显示,空载组软骨中miR-214表达水平高于拮抗剂组(P<0.05);③实验二中,X射线片显示,内侧半月板失稳组和空载组呈典型骨关节炎影像学变化,拮抗剂组关节退行性病变程度相对较轻;Mirco-CT检测结果显示,拮抗剂组在注入miR-214拮抗剂后,骨小梁结构模型指数变小,各项数据整体好于内侧半月板失稳组及空载组;④实验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内侧半月板失稳组、空载组软骨标本中软骨相关因子Ⅱ型胶原α1、性别决定区Y框转录因子9、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桥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假手术组及拮抗剂组(P<0.05);而金属基质蛋白酶13的相对表达水平在内侧半月板失稳组、空载组高于假手术组及拮抗剂组(P<0.05);⑤实验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内侧半月板失稳组、空载组中表达相对较高,拮抗剂组中表达相对较低(P<0.05);内侧半月板失稳组、空载组高于拮抗剂组(P<0.05);⑥结果表明,骨关节炎小鼠模型的关节软骨中miR-214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miR-214表达水平的升高与骨关节炎有密切联系;而在骨关节炎小鼠模型膝关节腔内注入miR-214拮抗剂,可以延缓关节软骨退化、促进软骨下骨重塑,改善骨关节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214 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软骨下骨
下载PDF
血浆纤维蛋白原联合microRNA-29a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的价值
9
作者 丁杰 孟凡磊 +1 位作者 吴杰 邵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联合microRNA-29a(miR-29a)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4年3月天津市泰达医院87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后3个月,根... 目的分析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联合microRNA-29a(miR-29a)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4年3月天津市泰达医院87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的病历资料。术后3个月,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与预后不良组(29例)。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FIB水平、miR-29a基因相对表达量,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IB、miR-29及二者联合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87例患者中,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3.33%(29/87),预后良好率为66.67%(58/87)。预后不良组脑积水严重程度、环池消失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FIB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miR-29a基因相对表达量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积水严重程度[OR=4.289(95%CI:1.885,9.756)]、环池消失[OR=4.559(95%CI:2.004,10.370)]、NIHSS评分[OR=3.927(95%CI:1.727,8.934)]、FIB水平[OR=3.561(95%CI:1.565,8.100)]、miR-29a基因相对表达量[OR=0.365(95%CI:0.160,0.830)]为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IB、miR-29a及二者联合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性分别为79.31%(95%CI:0.597,0.913)、86.21%(95%CI:0.674,0.955)和89.66%(95%CI:0.715,0.973);特异性分别为84.48%(95%CI:0.721,0.922)、82.76%(95%CI:0.701,0.910)和93.10%(95%CI:0.825,0.978);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95%CI:0.696,0.879)、0.842(95%CI:0.747,0.912)、0.908(95%CI:0.826,0.961)。结论血浆FIB、miR-29a对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预后有重要价值,且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脑积水 纤维蛋白原 microrna-29a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血清microRNA-21、microRNA-193a-3p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丽 凌晨 沈轶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microRNA-21(miR-21)、microRNA-193a-3p(miR-193a-3p)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11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均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随访1... 目的探究血清microRNA-21(miR-21)、microRNA-193a-3p(miR-193a-3p)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11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患者均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随访16个月,记录患者的预后生存结局,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因素,评估血清miR-21、miR-193a-3p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112例结直肠癌患者死亡22例,病死率为19.64%;生存90例,生存率为80.36%。死亡组术前血清miR-21 mRNA相对表达量、临床分期Ⅲ期占比、淋巴结转移率均高于生存组(P<0.05),血清miR-193a-3p m RNA相对表达量低于生存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Ⅲ期[OR=3.777(95%CI:1.399,10.194)]、淋巴结转移[OR=5.099(95%CI:1.715,15.156)]、miR-21表达升高[OR=4.889(95%CI:1.645,14.533)]、miR-193a-3p表达降低[OR=4.402(95%CI:1.481,13.084)]均是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21、miR-193a-3p单一及联合预测结直肠癌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69.04%(95%CI:0.487,0.813)、72.73%(95%CI:0.495,0.884)、86.36%(95%CI:0.640,0.964),特异性分别为62.22%(95%CI:0.513,0.720)、68.89%(95%CI:0.581,0.780)、90.00%(95%CI:0.814,0.95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2、0.731和0.901。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前miR-21、miR-193a-3p表达与术后预后密切相关,且在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结局中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手术 预后 microrna-21 microrna-193a-3p
下载PDF
MicroRNA-196b、IGFBP-3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翁伟 胡仁静 夏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31-37,共7页
目的 探究microRNA-196b(miR-196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78例。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 目的 探究microRNA-196b(miR-196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2年4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78例。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中miR-196b、IGFBP-3的表达。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根据预后结局分为进展组、稳定组。筛查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评估组织中miR-196b、IGFBP-3表达对NSCLC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分析癌组织中miR-196b、IGFBP-3不同表达患者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 进展组临床分期Ⅲ期占比、术前淋巴结转移率均高于稳定组(P <0.05)。进展组癌组织miR-196b相对表达量高于稳定组(P <0.05),IGFBP-3阳性表达率低于稳定组(P <0.05)。癌组织miR-196b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 <0.05),IGFBP-3阳性表达率低于癌旁组织(P <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O^R=3.684(95%CI:1.259,10.778)]、术前淋巴结转移[O^R=3.557(95%CI:1.216,10.408)]、癌组织miR-196b表达[O^R=3.979(95%CI:1.359,11.641)]是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 <0.05),癌组织IGFBP-3表达阳性[O^R=0.220(95%CI:0.075,0.642)]是NSCLC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 <0.05)。癌组织miR-196b、IGFBP-3及联合预测NSCLC患者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66.25%(95%CI:0.512,0.797)、60.00%(95%CI:0.496,0.781)、87.50%(95%CI:0.725,0.963),特异性分别为69.74%(95%CI:0.534,0.825)、76.32%(95%CI:0.603,0.892)、72.37%(95%CI:0.576,0.861),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3、0.680、0.805。miR-196b低表达组生存情况优于高表达组(P <0.05)。IGFBP-3阳性表达组生存情况优于阴性表达组(P <0.05)。结论 NSCLC患者癌组织miR-196b、IGFBP-3表达与预后相关,且联合预测NSCLC患者预后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microrna-196b IGFBP-3 预后
下载PDF
LncRNA FAM83H-AS1和miR-136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王军 张占薪 +5 位作者 王佳佳 郭伟平 苏倩倩 张博慧 吴启文 宋晓霞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485-490,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FAM83H-AS1和miR-136在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妇科手术治疗的68例EOC患者的EOC组织(EOC组)及68例非肿瘤卵巢组织(对照组),检测两组FA...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FAM83H-AS1和miR-136在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妇科手术治疗的68例EOC患者的EOC组织(EOC组)及68例非肿瘤卵巢组织(对照组),检测两组FAM83H-AS1及miR-136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根据FAM83H-AS1及miR-136表达的中位值将EOC患者分为FAM83H-AS1低表达组、高表达组和miR-136低表达组、高表达组,并分析不同分组EO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差异;将miR-136 mimic及mimic-NC分别与FAM83H-AS1-wt、FAM83H-AS1-mut共转染至293T细胞中,然后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FAM83H-AS1与miR-136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OC组FAM83H-AS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miR-136表达水平明显降低(t=21.636、22.050,均P<0.05),且二者呈负相关(r=-0.283,P=0.019)。不同FAM83H-AS1、miR-136分组间FIGO分期(χ^(2)=13.247、4.769,均P<0.05)及淋巴结转移均有明显差异(χ^(2)=11.698、4.140,均P<0.05)。FAM83H-AS1高表达组患者的OS和PFS低于低表达组(均P<0.05),而miR-136高表达组患者的OS和PFS高于低表达组(均P<0.05);FAM83H-AS1是EOC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HR=2.438,95%CI:1.055~5.638,P<0.05),而miR-136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之一(HR=0.401,95%CI:0.162~0.991,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FAM83H-AS1与miR-136存在靶向关系。结论:FAM83H-AS1与miR-136在EOC中异常表达,二者均可作为EOC患者的潜在预后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长链非编码RNA FAM83H-AS1 微小RNA-136 生存期
下载PDF
血清microRNA-155、microRNA-21、趋化素、瘦素与糖尿病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13
作者 李檬 崔曼 +2 位作者 李国霞 隆毅 刘悦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6,共6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肥胖患者血清microRNA-155(miR-155)、microRNA-21(miR-21)、趋化素、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3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肥...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肥胖患者血清microRNA-155(miR-155)、microRNA-21(miR-21)、趋化素、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3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肥胖患者73例(肥胖组),非肥胖患者65例(非肥胖组)。肥胖组中有IR 45例(IR组),无IR 28例(非IR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年龄、颈围(NC)、腰围(WC)、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FINS)、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miR-155、miR-21、趋化素、瘦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通过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肥胖患者发生IR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155、miR-21、趋化素、瘦素诊断T2DM肥胖患者IR的效能;Pearson法分析miR-155、miR-21、趋化素、瘦素与HOMA-IR的相关性。结果 肥胖组miR-155相对表达量低于非肥胖组(P <0.05),miR-21、趋化素、瘦素、HOMA-IR高于非肥胖组(P <0.05)。IR组miR-155相对表达量低于非IR组(P <0.05),NC、WC、miR-21、趋化素、瘦素水平高于非IR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C [O^R=1.416(95%CI:1.038,1.932)]、WC [O^R=1.227(95%CI:1.049,1.435)]、miR-155 [O^R=1.763(95%CI:1.205,2.579)]、miR-21[O^R=1.932(95%CI:1.356,2.753)]、趋化素[O^R=2.074(95%CI:1.492,2.883)]、瘦素[O^R=1.628(95%CI:1.246,2.127)]是T2DM肥胖患者发生IR的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155、miR-21、趋化素、瘦素诊断T2DM肥胖患者I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5、0.909、0.874和0.871;敏感性为77.8%(95%CI:0.614,0.825)、86.7%(95%CI:0.792,0.917)、95.6%(95%CI:0.713,0.965)和80.0%(95%CI:0.692,0.917);特异性为85.7%(95%CI:0.647,0.903)、82.1%(95%CI:0.732,0.914)、75.0%(95%CI:0.675,0.928)和89.3%(95%CI:0.656,0.944)。miR-155与HOMA-IR呈负相关(r=-0.573,P=0.000),miR-21、趋化素、瘦素与HOMA-IR均呈正相关(r=0.531、0.558和0.568,均P=0.000)。结论 T2DM肥胖患者中IR较多,且miR-155、miR-21、趋化素、瘦素是T2DM肥胖患者发生IR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肥胖 microrna-155 microrna-21 趋化素 瘦素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MicroRNA-136在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高糖诱导的滋养层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吕晓辉 李君 董黔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419-2422,共4页
目的研究微小RNA-136(miR-136)在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高糖诱导的滋养层HTR8-S/Vneo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产检和住院分娩的妊娠糖尿病患者45例(妊娠糖尿病组),并选择同期在本院产检和分娩的健康产妇45... 目的研究微小RNA-136(miR-136)在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高糖诱导的滋养层HTR8-S/Vneo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产检和住院分娩的妊娠糖尿病患者45例(妊娠糖尿病组),并选择同期在本院产检和分娩的健康产妇45例作为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各组血清中miR-136的表达。将HTR8-S/Vneo细胞分为正常组(5 mmol·L^(-1)葡萄糖处理)、高糖组(25 mmol·L^(-1)葡萄糖处理)、第1转染组(给予高糖处理,并转染抑制剂阴性对照)和第2转染组(给予高糖处理,并转染miR-136抑制剂)。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用Transwell小室法评估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对照组和妊娠糖尿病组产妇血清中miR-136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9±0.56,2.31±0.74,妊娠糖尿病组血清中miR-136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正常组、高糖组、第1转染组、第2转染组细胞的存活率为(100.00±0.00)%,(71.26±3.08)%,(69.34±2.75)%,(92.53±4.13)%;迁移率为(76.32±4.87)%,(46.81±2.49)%,(51.59±4.32)%,(67.94±3.18)%;细胞的侵袭数分别为(58.00±3.61),(31.33±2.52),(29.33±2.08)和(52.00±3.60)个。高糖组与正常组比较,第2转染组与第1转染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R-136在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下调miR-136可促进高糖诱导的HTR8-S/Vneo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微小RNA-136 滋养层细胞损伤
原文传递
清肾颗粒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湿热证患者血清microRNA-21、Wnt4及β-catenin的影响
15
作者 任克军 张磊 +6 位作者 金华 吕勇 胡顺金 王东 茅燕萍 魏玲 章雪莲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0-35,共6页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湿热证患者血microRNA-21、Wnt4及β-catenin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肾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KD湿热证患者,最终完成64例,对照组和观... 目的观察清肾颗粒对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湿热证患者血microRNA-21、Wnt4及β-catenin的影响,探讨其保护肾功能、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KD湿热证患者,最终完成64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CKD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肾颗粒口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证候疗效,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微炎症、营养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血清microRNA-21、Wnt4及β-catenin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UN、SCr水平,eGFR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Alb、PAB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hs-CRP、Alb、PAB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microRNA-21、Wnt4、β-catenin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icroRNA-21、Wnt4、β-cateni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肾颗粒能够改善CKD湿热证患者肾功能及微炎症、营养不良状态,减轻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microRNA-21表达水平,靶向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肾颗粒 慢性肾脏病 microrna-21 Wnt信号通路 微炎症 营养不良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参数联合microRNA-206评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
16
作者 张鹏祥 张爱爱 +5 位作者 李飞星 李小宁 李卓然 李会贤 王蕊 李方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45-52,共8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参数联合microRNA-206(miR-206)评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5例NSTEAMI患者,所有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参数联合microRNA-206(miR-206)评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及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5例NSTEAMI患者,所有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根据病变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55例)、双支病变组(32例)、多支病变组(18例)。对比不同病变程度患者IVUS参数、血清miR-206,分析IVUS参数、血清miR-206与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随访2年,根据是否发生MACE分为发生组与非发生组。对比发生组与非发生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STEA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VUS参数、血清miR-206预测NSTEAMI患者发生MACE的效能。结果多支病变组斑块负荷、斑块面积、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单支、双支组(P<0.05),且双支病变组均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外弹力膜面积与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无相关性(r=0.271,P=0.325);斑块负荷、斑块面积、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与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16、0.382、0.423、0.507和0.394,均P=0.000)。随访2年,失访2例,剩余103例患者中32例(31.07%)发生MACE,71例(68.93%)未发生MACE。发生组多支病变、血运未重建占比、斑块负荷、斑块面积、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相对表达量均高于非发生组(P<0.05),淋巴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非发生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多支病变[OR=3.466(95%CI:1.523,7.884)]、血运未重建[OR=2.776(95%CI:1.220,6.315)]、斑块负荷[OR=3.155(95%CI:1.387,7.177)]、重构指数[OR=3.842(95%CI:1.689,8.740)]、偏心指数[OR=4.166(95%CI:1.831,9.477)]、血清miR-206[OR=4.500(95%CI:1.978,10.236)]为NSTEAMI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斑块负荷、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四者联合预测NSTEAMI患者发生MACE的敏感性为88.52%(95%CI:0.674,0.957),特异性为92.86%(95%CI:0.713,0.968),曲线下面积为0.900(95%CI:0.812,0.953)。结论IVUS参数(斑块负荷、重构指数、偏心指数)、血清miR-206在评估NSTEAM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与预后中具有重要价值,且四者联合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内超声 microrna-206 病变严重程度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microRNA-26b表达及其与胎盘早剥发生的关系
17
作者 李晖 焦顺 +2 位作者 谈海波 王玲 刘荣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分析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microRNA-26b(miR-26b)表达及其与胎盘早剥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miR-26b相对表达量,随访至患者分娩,根据... 目的分析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microRNA-26b(miR-26b)表达及其与胎盘早剥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miR-26b相对表达量,随访至患者分娩,根据胎盘早剥发生情况分成胎盘早剥组与非胎盘早剥组,分析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miR-26b表达及其与胎盘早剥发生的关系。结果随访至产妇分娩,102例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发生率为17.65%(18/102)。胎盘早剥组血清miR-26b相对表达量高于非胎盘早剥组(P<0.05)。根据确诊疾病时血清miR-26b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Q1组(n=25)、Q2组(n=27)、Q3组(n=24)及Q4组(n=26),Q4组胎盘早剥发生率高于Q1组、Q2组及Q3组(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检验,血清miR-26b与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发生率呈正相关(r=0.458,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血清miR-26b对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具有中等预测价值,且当血清miR-26b相对表达量为2.465时,可获得最佳预测价值。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清miR-26b与胎盘早剥发生有关,检测血清miR-26b相对表达量能为预测胎盘早剥发生提供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子痫前期 胎盘早剥 microrna-26b
下载PDF
优质高产香稻品种绥粳13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18
作者 刘立超 门龙楠 +5 位作者 孙中华 谢树鹏 魏中华 宗天鹏 董晓慧 符强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8期188-191,共4页
绥粳13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绥粳15/绥粳12为母本、五优稻4号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优质、早熟、多抗、香型、长粒,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2023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2023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本文作者介绍... 绥粳136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以绥粳15/绥粳12为母本、五优稻4号为父本杂交组配育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优质、早熟、多抗、香型、长粒,2022年通过国家审定,2023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2023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稻 绥粳136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化瘀杀胚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对TGF-β/Smad2/3蛋白水平和microRNA-30d-5p表达量的影响
19
作者 陈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360-2366,共7页
【目的】探讨化瘀杀胚汤(由丹参、赤芍、桃仁、蜈蚣、紫草、天花粉、三七等中药组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及对患者TGF-β/Smad2/3蛋白水平和microRNA-30d-5p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将10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化瘀杀胚汤(由丹参、赤芍、桃仁、蜈蚣、紫草、天花粉、三七等中药组成)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及对患者TGF-β/Smad2/3蛋白水平和microRNA-30d-5p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将104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瘀杀胚汤治疗,连续用药3 d并随访观察1个月。比较2组患者保守治疗成功率、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异位妊娠包块吸收时间、治疗后输卵管完全通畅率与不通畅率,观察2组保守治疗成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GF-β/Smad2/3蛋白水平和microRNA-30d-5p相对表达量的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保守治疗成功率为94.23%(4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5%(3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及包块吸收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观察组治疗后的输卵管完全通畅率为55.77%(2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15%(11/52);不通畅率为19.23%(10/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9.62%(31/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4)与治疗前比较,2组保守治疗成功患者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TGF-β/Smad2/3蛋白水平和microRNA-30d-5p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TGF-β/Smad2/3蛋白水平和microRNA-30d-5p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5)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以胃肠道不适为主,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13/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15%(24/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瘀杀胚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可有效提高药物保守治疗的成功率,有助于包块的吸收以及输卵管通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TGF-β/Smad2/3蛋白水平及microRNA-30d-5p的相对表达量,且药物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杀胚汤 甲氨蝶呤 异位妊娠 TGF-Β SMAD2 Smad3 microrna-30d-5p
下载PDF
microRNA-124在阿尔兹海默症中的作用及针刺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曦 李玉姣 赵岚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4-70,共7页
阿尔兹海默症(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认为AD的病因大多与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的异常沉积、相关蛋白Tau的过度磷酸化以及各种细胞因子、补体的释放有关。microRNA-124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高度表达,与许多神经生理和病... 阿尔兹海默症(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认为AD的病因大多与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的异常沉积、相关蛋白Tau的过度磷酸化以及各种细胞因子、补体的释放有关。microRNA-124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高度表达,与许多神经生理和病理过程相关。microRNA-124通过Aβ沉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神经元兴奋性和神经分化等多种方式在AD中发挥作用。它还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凋亡对突触可塑性和轴突生长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AD。因此,探讨microRNA-124在AD中的表达变化以及靶向治疗至关重要。针刺治疗AD疗效明确,可能与microRNA-124调控相关。文章就AD所具有的几个典型组织病理学特征与microRNA-124的相关性进行综述,包括老年斑中Aβ的积累、Tau过度磷酸化、神经炎症和突触丧失。综述了microRNA-124通过靶向不同的基因与调节下游信号在AD中发挥作用,以及针刺治疗AD的可能干预机制,为未来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症 microrna-124 针刺 神经炎症 突触可塑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