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内关”穴对心肌梗塞模型大鼠心脏微血管ATP酶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肖延龄 杜元灏 +1 位作者 李谈 石学敏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研究针刺“内关”穴对心肌梗塞后缺血区微血管ATPase活性变化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Mg2 + ATPase光镜酶组织化学和Na+ K+ ATPase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动态显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ATPase活性。结果:结扎冠脉后,血管内皮细胞出现缺血缺... 目的:研究针刺“内关”穴对心肌梗塞后缺血区微血管ATPase活性变化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Mg2 + ATPase光镜酶组织化学和Na+ K+ ATPase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动态显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ATPase活性。结果:结扎冠脉后,血管内皮细胞出现缺血缺氧性损伤,ATPase活性降低(P <0 .0 5、0 .0 1 ) ,以2d时损伤最重;1周以后ATPase活性开始恢复,3周时仍未恢复到正常水平(P <0 .0 5 )。针刺组ATPase活性损伤较模型组为轻(P <0 .0 5、0 .0 1 ) ,其ATPase活性损伤修复较快,3周时恢复到正常水平(P >0 .0 5 )。结论:针刺“内关”穴具有改善缺血区微血管内皮细胞ATPase活性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内关”穴 心脏微血管 Na^+-K^+-ATPase ATPase活性 ATP酶 模型大鼠 心肌梗塞 Mg^2+-ATPase 微血管内皮细胞 光镜酶组织化学 缺血缺氧性损伤 0.05 干预效果 活性变化 化学方法 活性降低 损伤修复 缺血区 梗塞后 酶细胞
下载PDF
小型猪低阻线区皮内微血管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穆祥 高立云 +1 位作者 杨佐君 滑静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0-22,共13页
目的:调查低阻线区皮内微血管的分布规律,为经络实质与微血管相关的观点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确定了小型猪循经低阻线的基础上,随机切取长度5m m ~10 m m ,宽度为3 m m ,深达肌肉或骨膜或腱的组织块,并以旁开5m ... 目的:调查低阻线区皮内微血管的分布规律,为经络实质与微血管相关的观点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确定了小型猪循经低阻线的基础上,随机切取长度5m m ~10 m m ,宽度为3 m m ,深达肌肉或骨膜或腱的组织块,并以旁开5m m ~10 m m 同样体积的组织块作对照,然后制成H.E染色的组织切片,并进行观察记数。结果:1.小型猪皮内微血管主要分布于真皮乳头层和皮下组织中,在乳头下层内的微血管网呈不均匀分布,多交织呈团块状,这种呈团块状的微血管网在本研究中被称作“微血管群”;2.经过139对组织块,32842个视野的观察记数,在低阻线区与相对对照区的微血管群间,有98组存在极显著差异,有4组存在显著差异,有30组差异不显著,有1组存在显著负差异,有6组存在极显著负差异。以百分率作差异显著性检验,则P<0.01,表明小型猪低阻线区微血管群的丰富极有普遍性;3.经对98对组织块的纵切片,15199个视野内纵行微血管群数的观察计数,在实验组与相邻对照之间,有70对存在极显著差异,有18对存在显著差异,有9对差异不显著,有1对存在显著的负差异。以百分率作显著性检验,P< 0.01,说明小型猪低阻线区皮内纵行微血管群的丰富极有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 小型猪 组织块 对照 观察 视野 纵切 观点 差异 普遍性
下载PDF
缬沙坦和雷米普利对5/6肾切除大鼠肾间质微血管的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章斌 王伟铭 +2 位作者 史浩 赵青 陈楠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28-31,40,共5页
目的 :观察大鼠 5 /6肾切除模型中间质微血管病变的特点及药物缬沙坦和雷米普利对其的干预作用。  方法 :以SD大鼠 5 /6肾切除建立肾间质纤维化 (RIF)动物模型 ,设正常组 (n =6 ) ,假手术组 (n =6 ) ,手术组(n =7) ,氨氯地平组 (n =6 ... 目的 :观察大鼠 5 /6肾切除模型中间质微血管病变的特点及药物缬沙坦和雷米普利对其的干预作用。  方法 :以SD大鼠 5 /6肾切除建立肾间质纤维化 (RIF)动物模型 ,设正常组 (n =6 ) ,假手术组 (n =6 ) ,手术组(n =7) ,氨氯地平组 (n =6 ) ,缬沙坦组 (n =10 ) ,雷米普利组 (n =10 )。术后定时测定 2 4h尿蛋白排泄量及血压。 12周后取材 ,留取血样 ,2 4h尿样及肾组织。常规病理检查判断RIF及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显示肾脏毛细血管。  结果 :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 ,手术组RIF明显 ,间质微血管病变严重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密度明显减少 (36 3 2 9± 70 .99vs 798.17± 6 6 .5 3,776 .10± 5 1.2 9,P <0 0 1)。而缬沙坦和雷米普利能延缓RIF及间质微血管病变 ,并改善肾功能 ,与手术组相比 ,两组PTC密度均明显改善 (45 5 5 0± 6 2 .98,P <0 .0 5和 4 6 5 6 0±5 7 38,P <0 0 1)。而氨氯地平血压控制组与手术组PTC密度无差异。  结论 :间质微血管病变不仅是RIF的特征性病理改变 ,而且在RIF及肾功能减退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缬沙坦和雷米普利延缓RIF和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与间质微血管病变的改善有关 ,其机制可能与血管紧张素Ⅱ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切除 肾间质微血管病变 缬沙坦 雷米普利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血吸虫病性门静脉高压症兔肝脏微血管构筑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爱龙 杨镇 +3 位作者 肖亮 李岽健 牛丽文 乌剑利 《微循环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1-12,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症时肝脏微血管构筑的变化及其可能在全身高动力循环状态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腹部敷贴法感染血吸虫尾蚴建立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模型,经插管检测心输出量(CO)、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肝静脉嵌塞压(WHV...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症时肝脏微血管构筑的变化及其可能在全身高动力循环状态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腹部敷贴法感染血吸虫尾蚴建立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模型,经插管检测心输出量(CO)、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肝静脉嵌塞压(WHVP),按公式计算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通过血管铸型方法观察肝脏微血管构筑。结果:与正常兔比较,血吸虫病兔CO、CI明显增高,MAP和SVR显著降低,WHVP升高,两组间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脏微血管铸型观察,血吸虫病时肝内微血管形态和比例严重失常,肝窦显著膨大,门静脉主干增粗,肝内形成广泛的小吻合支,其间以门静脉终末支与肝静脉终末支、门静脉小分支直接引流入肝静脉多见。结论:血吸虫病性门静脉高压症兔存在肝内门-体分流病理改变,可能是形成全身高动力循环状态并维持门静脉高压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微血管 门静脉高压症 微血管构筑 血吸虫病性 慢性血吸虫病 肝脏微循环 血管壁结构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苯致微血管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夏蔚萍 陈健 +1 位作者 王培安 胡元明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14-216,共3页
苯可致微血管壁发生退行性病变。为进一步探讨其病理基础,本文对21例苯中毒、19例苯观察对象进行了苯致微血管病变研究。采用微血管显微检查定量方法,测试研究甲襞微血管形态学的病变,观察了苯致微血管形态改变7项指标。t检验... 苯可致微血管壁发生退行性病变。为进一步探讨其病理基础,本文对21例苯中毒、19例苯观察对象进行了苯致微血管病变研究。采用微血管显微检查定量方法,测试研究甲襞微血管形态学的病变,观察了苯致微血管形态改变7项指标。t检验结果显示:病例组管袢密度增高(P<0.01),其畸形率占90.6%,输入及输出管径均变细(P<0.01),袢顶直径减小(P<0.01),管袢长度缩短(P<0.01)。提示苯可引起微血管基底膜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中毒 甲襞微血管 血管基底膜 管袢畸形率
下载PDF
鼻咽癌微血管异常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湘民 郭洁波 +2 位作者 甘嘉裕 李宁炜 江广理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217-220,I001,共5页
目的 观察研究鼻咽癌微血管异常的特征。方法 应用接触式显微内窥镜配合特别装配的数字视频图像系统 ,对活体鼻咽癌病灶及癌旁粘膜表面微血管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绝大多数鼻咽癌病灶表面存在具特征性的微血管异常 ,即微血管增生... 目的 观察研究鼻咽癌微血管异常的特征。方法 应用接触式显微内窥镜配合特别装配的数字视频图像系统 ,对活体鼻咽癌病灶及癌旁粘膜表面微血管形态进行观察研究。结果 绝大多数鼻咽癌病灶表面存在具特征性的微血管异常 ,即微血管增生、曲张、迂回扭曲、管径粗细不均、浅表脆弱、易出血。通过对 12 6例鼻咽癌病人及 1154例其它鼻咽病变和正常对照组的检查结果分析 ,将微血管异常程度分为 4级 ,鼻咽癌病灶微血管异常 3级者为 85% ,2级为 12 % ,1级为 3% ;鼻咽炎病人 3级为 0 ,2级为 8% ,1级为 82 % ,0级为 10 % ;正常对照者 1级 4 2 % ,0级 58%。鼻咽囊肿及鼻咽血管纤维瘤等病例也有不同程度的微血管扩张或曲张 ,但不如鼻咽癌典型。结论 微血管增生异常是鼻咽癌具有特征性的一项病理与临床表现 ,可作为显微内窥镜早期诊断鼻咽癌的观察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病理学 微血管异常
下载PDF
人脑视皮质微血管的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乔海兵 洛树东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295-296,共2页
目的 探讨幼儿脑视皮质微血管构筑的形态结构。方法 采用 8例幼儿脑视皮质 ,经碱性磷酸酶染色 ,组织切片 ,光镜观察。结果 视皮质内动脉多数以直角、少数以锐角发自软脑膜动脉。视皮质内静脉数量明显少于动脉。静脉属支汇入处可见一... 目的 探讨幼儿脑视皮质微血管构筑的形态结构。方法 采用 8例幼儿脑视皮质 ,经碱性磷酸酶染色 ,组织切片 ,光镜观察。结果 视皮质内动脉多数以直角、少数以锐角发自软脑膜动脉。视皮质内静脉数量明显少于动脉。静脉属支汇入处可见一三角形膨大。且深层微静脉粗 ,浅层微静脉细。结论 皮质微静脉的这种特点可能是皮质微静脉栓死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皮质 微血管 形态学 微血管构筑
下载PDF
川芎嗪对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间质微血管病变的干预研究
8
作者 王会玲 张金元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8年第1期33-3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损害及肾间质微血管病变管周毛细血管(PTC)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8只分为4组,即模型组、川芎嗪组、苯那普利组各26只,按马兜铃酸(AA)20mg·kg^-1...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马兜铃酸肾病大鼠肾损害及肾间质微血管病变管周毛细血管(PTC)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方法雄性Wistar大鼠98只分为4组,即模型组、川芎嗪组、苯那普利组各26只,按马兜铃酸(AA)20mg·kg^-1·d^-1灌胃关木通浸膏;对照组20只灌胃饮用水。2h后分组给药: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饮用水,川芎嗪50mg·kg^-1·d^-1;苯那普利1.8mg·kg^-1·d^-1。分别于4、8、12w末分别处死动物各6只,检测肾功能,肾脏病理,免疫组化观察FTC密度及VEGF表达。结果12w时模型组的血肌酐/体重水平明显升高(P〈0.01),病理表现为弥漫性小管间质损害和灶性纤维化;模型组4w后出现中、重度肾血管病变,FTC密度明显下降;肾小管VEGF表达水平早期代偿性增高,以后逐渐降低并与FTC密度下降一致。川芎嗪组、苯那普利组的肾功能及小管间质病变程度较模型组降低(P〈0.01);血管病变程度轻,FTC密度明显高于模型组,VEGF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结论马兜铃酸可引起大鼠肾功能减退和肾小管间质损害,使肾间质微血管发生缺血性病变,川芎嗪可改善上述病变程度,并与调节VE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 肾间质 微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川芎嗪
下载PDF
经络的实质理应是“有序态的微血管网络” 被引量:17
9
作者 穆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48-51,共4页
经络的实质理应是“有序态的微血管网络”穆祥(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系北京102206)经络学说是中国生物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其所阐述的概念、规律已被长达数千年的临床实践反复验证。可以预见,经络研究不但能深化人们对... 经络的实质理应是“有序态的微血管网络”穆祥(北京农学院动物科学技术系北京102206)经络学说是中国生物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其所阐述的概念、规律已被长达数千年的临床实践反复验证。可以预见,经络研究不但能深化人们对中国生物医学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 微血管网络 有序态
全文增补中
糖尿病患者血清生长激素水平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名声 于文彬 +2 位作者 胡绍文 姬秋和 刘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765-767,共3页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与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探讨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的病变机理。方法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141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27例。生长激素水平和胰岛素(INS)均...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与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探讨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的病变机理。方法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141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27例。生长激素水平和胰岛素(INS)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糖用氧化酶法测定。结果NIDDM患者的GH无合并微血管病变患者(3.3±1.2μg/L)明显高于正常人(1.0±1.2μg/L),合并微血管病变者(5.7±1.9μg/L)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者,,差异都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随病程延长,GH水平越高,微血管病变发病比例也就越高。血清GH水平与血糖呈平行关系(r=0.173),与INS间无显著相关。IDDM患者GH水平(6.6±3.4μg/L)较NIDDM患者(4.6±1.8μg/L)还高,且均为有微血管病变者。结论GH升高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生长激素 微血管病变
原文传递
颈痛宁冲剂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易虎 郭建生 +4 位作者 牟翔 施宇翔 白健伟 夏天 马世平 《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343-345,共3页
本研究观察了中药颈痛宁冲剂对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反治疗前后自身对比血液流变学数值的影响,同时对15例患者作了眼底微血管治疗前、中、后的观察。结果提示:临床总有效率达96.1%,颈痛宁冲剂有明显的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 本研究观察了中药颈痛宁冲剂对10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反治疗前后自身对比血液流变学数值的影响,同时对15例患者作了眼底微血管治疗前、中、后的观察。结果提示:临床总有效率达96.1%,颈痛宁冲剂有明显的降低血液粘度,降低血管阻力,扩张微小血管及增加血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痛宁冲剂 颈椎病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