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mechanisms in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
作者 Xiping Zhang Ying Wang Yan Shi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6年第5期319-324,共6页
As common acute abdomen, most of acute pancreatifis(AP) are self-restricted. Only a few patients may develop into worse state with local complications or organ failures, and finally neastic acute pancreatitis (NAP... As common acute abdomen, most of acute pancreatifis(AP) are self-restricted. Only a few patients may develop into worse state with local complications or organ failures, and finally neastic acute pancreatitis (NAP). With the change of people's dietaries, cholelithiasis morbidity and popularization of wine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AP patients has increased. Although people conducted enormous studies on pathogenesis of AP and brought forward many be valuable theories, yet the exact mechanism is still unclear by far. There are many therapies of AP which should be unexceptionally classified as operative therapy and non-operative therapy. With the increas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ease in recent years, we found many defects of operation and good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AP.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an auxiliary therapy has been generally paid close att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treasure-house of China.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main mechanisms of AP treatment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progress of laboratory studies. It aims to help people recognize the multiple-target treatment effects and conspicuous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AP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pancreatit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mpirical study inflammatory mediators microcirculation APOPTOSIS
下载PDF
中医治疗耳鸣(神经性耳鸣)研究概况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恒 王颖 戴俭宇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9年第4期68-70,共3页
耳鸣(神经性耳鸣)发病率较高,“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与肝脾肾三脏相关,分为肝火上扰、痰火郁结、肾精亏损、脾胃虚弱四种证型,有针灸、中药、针药结合、中西医结合... 耳鸣(神经性耳鸣)发病率较高,“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与肝脾肾三脏相关,分为肝火上扰、痰火郁结、肾精亏损、脾胃虚弱四种证型,有针灸、中药、针药结合、中西医结合等治疗,体现整体观与辨证论治;针灸治疗包括体针、腹针、穴位注射、艾灸等,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配合,穴位刺激可改善耳内微循环、产生新兴奋灶、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改变耳内缺血,缓解耳鸣;中药治疗活血化瘀、化痰开窍、升清降浊、疏肝解郁、补脾益肾等,改善耳内缺氧。多种方法综合可增强疗效,减轻耳鸣。中医对耳鸣缺乏明确定义,疗效判定标准不准确,未来应明确中医治疗机制,增加随访使疗效更有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基于“脑-心-肾-精室”轴辨治男性不育症的优势环节
3
作者 郭俊 晏斌 +3 位作者 刘胜京 赵子维 王福 郭军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52-2155,共4页
“脑-心-肾-精室”轴理论是基于《黄帝内经》与现代男性疾病发病特点所提出的辨治理论。该理论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男科疾病中“身心同调”“整体与局部同治”的特点,通过脑肾相通、脑心同调、心肾互滋以及发挥精室之用,分别在中医药治疗... “脑-心-肾-精室”轴理论是基于《黄帝内经》与现代男性疾病发病特点所提出的辨治理论。该理论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男科疾病中“身心同调”“整体与局部同治”的特点,通过脑肾相通、脑心同调、心肾互滋以及发挥精室之用,分别在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优势环节(生殖内分泌、精神心理状态、生殖微循环与生精微环境)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足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瞿群威 朱少铭 +1 位作者 郑剑波 陈四海 《微循环学杂志》 2012年第1期42-45,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患者足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三联治疗组:运用腰交感神经毁损术(LS)、针刀和中药3法同时治疗;针药治疗组:运用针刀加中药同时治疗;中药治疗组:...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患者足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三联治疗组:运用腰交感神经毁损术(LS)、针刀和中药3法同时治疗;针药治疗组:运用针刀加中药同时治疗;中药治疗组:只运用中药治疗。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治疗1周末和治疗结束后患者足甲襞微循环变化。结果:三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其它两组(P<0.05或P<0.01)。甲襞微循环比较:三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1周末三联治疗组微循环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三联治疗组各项积分均明显优于其它两组(P<0.05或P<0.01);治疗结束后各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针药治疗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中药治疗组,而三联治疗组改善幅度又明显优于针药治疗组(P<0.05或P<0.01),并接近正常。结论:LS、针刀和中药联合治疗能快速而又持久地改善ANFH的微循环状况,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且明显优于针刀和中药的单独或联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
下载PDF
《内经》形脏神脏“器”的概念相互关系及解剖结构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波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83-86,共4页
目的:形脏、神脏、"器"的概念和解剖。方法:研究《内经》中三者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比体内类似"器"的解剖结构。结论:形脏(四),就是指心、肺、肝、肾四脏的实体;《内经》里有一个被命名为"器"的人... 目的:形脏、神脏、"器"的概念和解剖。方法:研究《内经》中三者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比体内类似"器"的解剖结构。结论:形脏(四),就是指心、肺、肝、肾四脏的实体;《内经》里有一个被命名为"器"的人体解剖的概念,其结构就是以经肝门静脉回流静脉血的器官为主体,合并尿液的排出通道而构成的器官组合体。在四形脏和"器"内,各存在着一个由毛细血管网组成的微观结构,这种结构就是神脏(五)。据此认为,《内经》对脏腑,在实体认识的基础上,还存在一个基于微循环的微观认识:神脏(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心力衰竭的效果
6
作者 王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0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41)与研究组(n=41)。参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联合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枣庄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41)与研究组(n=41)。参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研究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通心络胶囊。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心肌微循环持续时间、C反应蛋白、血清脑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心肌微循环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血清脑钠肽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参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均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通心络胶囊+西医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心功能,降低炎症水平,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
下载PDF
灯盏细辛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联合西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微循环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黄莉 周新民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4期76-79,共4页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联合西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微循环。[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4例住院患者按住院号简单随机为两组。对照组32例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①灯盏细辛注射液30mL+生理盐水500mL,静滴;②黄...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联合西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微循环。[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4例住院患者按住院号简单随机为两组。对照组32例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①灯盏细辛注射液30mL+生理盐水500mL,静滴;②黄芪注射液20mL+5%葡萄糖500mL,静滴;1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5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液学指标、证候积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3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治愈19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临床疗效两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D-Dimer、TXA、NIHSS、证候积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D-Dimer、TXA、证候积分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黄芪注射液联合西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微循环,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
下载PDF
痛经的不同证型与甲襞微循环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琪 高大运 《微循环学杂志》 1994年第3期39-40,共2页
应用微循环检测手段,对妇科痛经不同证型进行甲襞微循环的观察,结果提示在痛经的"气滞血瘀"型与"气虚血瘀"型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它们与正常对照组对比p<0.01或<0.05。"气滞血瘀"型与"气虚血瘀"型对... 应用微循环检测手段,对妇科痛经不同证型进行甲襞微循环的观察,结果提示在痛经的"气滞血瘀"型与"气虚血瘀"型中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它们与正常对照组对比p<0.01或<0.05。"气滞血瘀"型与"气虚血瘀"型对比P<0.01,有明显差异。因此认为:痛经的辨证是治疗的关键,而微循环作为检测手段对痛经的辨证施治提供了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基于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微循环障碍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廖健思 边志远 +3 位作者 文玲 王建超 农国勇 田玉玲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微循环障碍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总结有关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胰腺组织微循环,从而治疗SAP的研究,发现当前研究以动物实验为主,临床研究较少且缺... 微循环障碍是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总结有关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改善胰腺组织微循环,从而治疗SAP的研究,发现当前研究以动物实验为主,临床研究较少且缺乏统一有效的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标准。因此,今后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试验。参考文献39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ΚB
下载PDF
通塞脉片联合常规疗法对糖尿病足患者炎症因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闫少庆 柳国斌 +3 位作者 朱忠强 王丽翔 杨晓 胡啸明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9期65-67,72,共4页
目的观察通塞脉片联合常规疗法对糖尿病足患者炎症因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疗法(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 目的观察通塞脉片联合常规疗法对糖尿病足患者炎症因子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常规疗法(控制血糖、改善微循环、抗感染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通塞脉片。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相关炎症指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血清WBC、CRP、IL-6、TNF-α水平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值及红细胞电泳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值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电泳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采用常规疗法相比,加用通塞脉片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满意,能更好地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西
下载PDF
低能量He-Ne激光对实验性家兔糖尿病脑梗塞皮层脑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兰 王波 +3 位作者 魏海峰 刘喜明 叶翠飞 李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配合中药治疗实验性家兔糖尿病脑梗塞对皮层脑微循环血流的影响。方法:利用经四氧嘧啶造成糖尿病及光化学方法造成脑梗塞的高脂家兔糖尿病脑梗塞模型28只,随机分模型组、激光照射组、中药糖脑... 目的:探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配合中药治疗实验性家兔糖尿病脑梗塞对皮层脑微循环血流的影响。方法:利用经四氧嘧啶造成糖尿病及光化学方法造成脑梗塞的高脂家兔糖尿病脑梗塞模型28只,随机分模型组、激光照射组、中药糖脑络通方组及激光联合中药组进行不同治疗,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测量其微循环血流,并测其血糖,进行组间比较及与正常组比较。结果:模型组家兔大脑梗塞灶表面微循环血流较各治疗组及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激光配合中药组比激光照射组、中药糖脑络通方组微循环改善显著、中药及中药合激光组疗后血糖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中药糖脑络通方、激光联合中药均可有效地改善糖尿病脑梗塞模型梗塞灶微循环灌注,以激光配合中药更显著,但此作用可能与血糖改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HE-NE
下载PDF
养元护肾消癜方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急性期的疗效及对微循环指标、血清sICAM-1、sVCAM-1、IL-33、IL-8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梅秀 薛丕良 +1 位作者 王冬梅 李丽琦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第4期626-628,674,共4页
目的观察养元护肾消癜方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急性期的疗效及对微循环指标、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HSPN急性期患... 目的观察养元护肾消癜方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急性期的疗效及对微循环指标、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HSPN急性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西药联合养元护肾消癜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血清内皮素-1(ET-1)、血栓素-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一氧化氮(NO)、sICAM-1、sVCAM-1、IL-33、IL-8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P <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6-Keto-PGF-1α、N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TXB2、ET-1、sICAM-1、sVCAM-1、IL-33、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肾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红细胞计数及24 h尿白蛋白量(24 h UP)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养元护肾消癜方治疗HSPN急性期可显著减轻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微循环状态并抑制炎症状态,保护肾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 -8 -33
下载PDF
中药浴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宝官 刘喜楠 +1 位作者 黄素坚 江浩 《海军医学杂志》 2001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 :从微循环角度阐明中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方法 :对 1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于中药浴前后进行甲襞微循环观察。结果 :中药浴可明显改善微循环障碍 (P <0 .0 1) ,加快血流速度 (P <0 .0 1) ,解除红细胞聚集 (P <0 .... 目的 :从微循环角度阐明中药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方法 :对 13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于中药浴前后进行甲襞微循环观察。结果 :中药浴可明显改善微循环障碍 (P <0 .0 1) ,加快血流速度 (P <0 .0 1) ,解除红细胞聚集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下载PDF
由微循环运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向积伟 周兴茂 +4 位作者 简绍锋 曾志杰 桑莉莉 吴俊哲 苏培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93-1698,共6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近些年中医药对于骨质疏松症这类慢性疾病的防治优势也渐渐突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以微循环为切入点运用中医药防治OP的研究不断增加,但是缺少为临床和基...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近些年中医药对于骨质疏松症这类慢性疾病的防治优势也渐渐突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目前以微循环为切入点运用中医药防治OP的研究不断增加,但是缺少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方向性的系统总结。该文通过系统总结,发现现阶段以微循环为切入点运用中医药防治OP主要包括:中医“虚、瘀、络脉”理论,补益肝肾、填精益髓、健脾补肾、活血化瘀为主的独活寄生汤、补肾通络汤、四物汤、桃红四物汤、六味地黄丸、左归丸等复方,补益脾肝肾类、活血化瘀类为主的丹参、黄芪、骨碎补、三七、人参等中药单体,以及针灸、中医传统功法易筋经等,可以改善微循环,提高骨密度,缓解骨质疏松症的进程,预防骨质疏松的并发症,改善OP人群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目前微循环的切入点仅停留在血管、血液、血流、脉管方面,后期对于淋巴系统、脂肪代谢、骨髓微环境、组织液的微循环为切入点可能成为中医药研究防治骨质疏松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中药美白机制及功效评价进展 被引量:26
15
作者 王一帆 赖家珍 +2 位作者 龙晓英 陈文荣 林婉婷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525-529,共5页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中药提取物作为美白剂的美白机制及相关功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中药提取物通过改善皮肤微循环、抑制黑色素形成以及抗氧化作用协同改善皮肤肤色的机制;介绍了如何系统评价具有多种功能协同作用的中药美...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中药提取物作为美白剂的美白机制及相关功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中药提取物通过改善皮肤微循环、抑制黑色素形成以及抗氧化作用协同改善皮肤肤色的机制;介绍了如何系统评价具有多种功能协同作用的中药美白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活血化瘀药对内毒素休克大鼠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杨海贤 白景文 +5 位作者 张宏 赵刚 侯卫 于学宽 沈伟 郭小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药对内毒素休克大鼠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40只 ,随机平分为对照组 (NS)、内毒素休克组 (L PS)、地塞米松治疗组 (Dex)和活血化瘀药治疗组 (AMRS) 4组 ,分别检测各组血中内皮素 1(ET 1)、一氧化氮 (...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药对内毒素休克大鼠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40只 ,随机平分为对照组 (NS)、内毒素休克组 (L PS)、地塞米松治疗组 (Dex)和活血化瘀药治疗组 (AMRS) 4组 ,分别检测各组血中内皮素 1(ET 1)、一氧化氮 (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浓度变化。结果 :在 L PS刺激下 ,血中 ET 1、NO和 TNFα的浓度与 NS组比较显著增加 (P均 <0 .0 1) ,而 SOD较 NS组浓度降低 (P<0 .0 5 )。 Dex组与 L PS组比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但只有 ET 1降低明显 (P<0 .0 5 )。 AMRS组的各项指标均与 L PS组比有显著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AMRS影响 L PS刺激所诱导的血中 ET 1、NO、TNFα和 SOD浓度的改变 ,其在内毒素休克过程中对内皮细胞等靶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量化中医学中“寒”与“热”的初步临床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Christoph A.Doenitz Ana Anjos +2 位作者 Thomas Efferth Tobias Greten Henry J.Greten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32-537,共6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通过测量微循环相关指标客观衡量针刺效果的可能性,中医寒证针刺治疗前毛细血管灌注状态的意义,以及微循环相关指标在未来中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非对照、不设盲临床研究。研究共纳入32例股骨骨折手术... 目的:本研究探讨通过测量微循环相关指标客观衡量针刺效果的可能性,中医寒证针刺治疗前毛细血管灌注状态的意义,以及微循环相关指标在未来中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非对照、不设盲临床研究。研究共纳入32例股骨骨折手术后的老年患者。这些患者均接受施于胃经梁丘穴的"豹斑点刺"针刺治疗。针刺治疗前后使用白光光谱学及激光多普勒测量微循环相关指标如血流速率、血流量、血红蛋白含量、氧饱和度等。结果:股骨骨折后,根据血流量的不同,患者被分为两组,即高灌注组和低灌注组。低灌注组的毛细血管血流量及血流速率在针刺治疗后明显增加,而高灌注组则无明显改变。如果不考虑患者在针刺治疗前的灌注状态,则统计分析表明所有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的灌注状态均无明显改变,因此针刺的作用可能被患者的异质性所掩盖。结论:微循环相关指标对于客观衡量针刺的治疗效果及描述针刺治疗前的营养性功能以均衡比较组之间的差异有重要意义。在本试验中,局部寒证(腿部的毛细血管低灌注)可以通过针刺补气血的胃经梁丘穴得到显著改善,而在热证组(毛细血管高灌注)未见明显改变。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将中医营养参数测量的营养状态与中医诊断中的主要证候相联系而得到更多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补肾固齿丸联合松牙固定对重症牙周炎疗效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铁楼 王世峰 +3 位作者 刘国勤 唐大海 张新海 刘进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55-58,68,共5页
目的探讨补肾固齿丸对重症牙周炎松动牙夹板固定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38例重症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患者在松动牙夹板固定联合用固齿丸治疗,对照组18例行松动牙固定,所有患者固定前行牙周基础治疗... 目的探讨补肾固齿丸对重症牙周炎松动牙夹板固定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38例重症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患者在松动牙夹板固定联合用固齿丸治疗,对照组18例行松动牙固定,所有患者固定前行牙周基础治疗。测定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牙周袋深度(pocketdeep,PD)、牙龈血流量(gingival blood flow,GBF)、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牙槽骨吸收程度变化。随访2年。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SBI和PD明显降低,GBF和ALP明显增加,牙槽骨吸收程度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2年后随访SBI和PD比对照组明显好转,GBF和ALP明显增加,牙槽骨吸收程度改善。结论补肾固齿丸联合牙周夹板可通过改善牙龈微循环,调节骨代谢和减少合创伤对牙槽骨再生有一定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
下载PDF
中药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的机制分析及预警理论研究思路探讨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澎涛 都文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6期994-997,共4页
本文在综合分析中药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的皮肤损害和休克报道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既往研究成果和当今相关学科理论进展,提出从过敏机制分析皮肤损害和从微循环损害病理过程,探讨中药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发生发展规律和病理机制,试图在... 本文在综合分析中药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的皮肤损害和休克报道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既往研究成果和当今相关学科理论进展,提出从过敏机制分析皮肤损害和从微循环损害病理过程,探讨中药注射液临床不良反应发生发展规律和病理机制,试图在发现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临床不良反应的预警方法,为中药注射液的安全应用提供理论与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中医辨证分型联合振动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梁显荣 曹建国 +3 位作者 吴凌云 肖立城 韦阳湖 龚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5期670-673,共4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联合振动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月我院66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振动疗法联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两组均...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联合振动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月我院66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康复训练及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振动疗法联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行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脑血流变化,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粗大运动功能(GMFM)量表和精细运动功能(FMFM)量表评分以及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76%,低于观察组的9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GMFM量表评分、FMFM量表评分及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GMFM量表评分、FMFM量表评分、ACA、MCA、PCA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分型辨证治疗联合振动疗法可以提高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效果,改善运动功能和脑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