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光照度对源水中铜绿微囊藻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陈雪初 孙扬才 +2 位作者 曾晓文 李春杰 孔海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2-355,共4页
研究了不同光照度条件下铜绿微囊藻在源水中的增殖趋势.结果表明,以灭活源水为培养基,培养周期13d,在23℃时,当光照度≤500lx,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其比增值速率(μ)为负数,呈衰亡趋势;在28℃时,当光照度≤200lx,最大藻现存量... 研究了不同光照度条件下铜绿微囊藻在源水中的增殖趋势.结果表明,以灭活源水为培养基,培养周期13d,在23℃时,当光照度≤500lx,铜绿微囊藻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其比增值速率(μ)为负数,呈衰亡趋势;在28℃时,当光照度≤200lx,最大藻现存量较4300lx时削减70%以上.以未灭活源水为培养基,23℃时,发现铜绿微囊藻逐渐消亡,这与微型浮游动物的大量出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度 源水 铜绿微囊藻 抑制作用
下载PDF
环流型水域水动力对藻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1
2
作者 颜润润 逄勇 +2 位作者 赵伟 李瑞玲 晁建颖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13-817,共5页
实验模拟了不同风浪强度、不同营养水平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速率.选取能代表湖流和波浪综合作用的综合摩阻流速作为太湖水动力的表征指标,建立藻增长率和综合摩阻流速关系.结果表明,低、中营养水平下的藻类受扰动的影响规律较为接近,90r/... 实验模拟了不同风浪强度、不同营养水平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速率.选取能代表湖流和波浪综合作用的综合摩阻流速作为太湖水动力的表征指标,建立藻增长率和综合摩阻流速关系.结果表明,低、中营养水平下的藻类受扰动的影响规律较为接近,90r/min扰动时生长最好;而高营养水平下的藻类受扰动影响差异不明显.营养盐对藻类的生长影响较大,扰动可以改变由营养水平不同所引起的藻类生长的差异.铜绿微囊藻在低、中营养水平下生长时最优综合摩阻流速约为0.133cm/s.藻增长率随着综合摩阻流速呈现先指数递增、后指数递减的规律.湖泊环流型水域和河道径流型水域水动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 综合摩阻流速 营养水平 铜绿微囊藻 太湖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对铜绿微囊藻抑制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睿 王广军 +2 位作者 李志斐 郁二蒙 夏耘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814-1821,共8页
为探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抑制效果,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不同生长时期(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无菌滤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枯草芽孢杆菌抑制铜绿微... 为探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抑制效果,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不同生长时期(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无菌滤液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枯草芽孢杆菌抑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作用方式以及无菌滤液影响下铜绿微囊藻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滤液抑藻效果明显好于延迟期,作用第8d,对铜绿微囊藻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1.19%、91.41%、91.82%;4个处理组铜绿微囊藻的叶绿素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添加稳定期滤液后,铜绿微囊藻MDA含量显著升高,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对光合色素的影响中,类胡萝卜素受到的影响不如叶绿素a显著.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是通过分泌胞外物质实现的,且分泌物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推测该胞外分泌物能够破坏光合色素,影响光合作用,抑制藻细胞的生长;同时抑制SOD活性,使细胞膜脂过氧化程度不断加深,进而破坏藻细胞的完整性,表现出对藻很强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铜绿微囊藻 抑制 叶绿素A 丙二醛(MDA)
下载PDF
硅藻土强化混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林 吴纯德 +3 位作者 倪木子 郭惠芬 梁国健 熊茹思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6-160,共5页
以原水中常见的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联合硅藻土与聚合氯化铝(PAC)强化混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效果.考察了PAC和硅藻土的投加量、溶液pH值、天然有机物腐植酸(HA)对藻和浊度去除的影响,并用zeta电位分析方法对混凝剂的静电中... 以原水中常见的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联合硅藻土与聚合氯化铝(PAC)强化混凝去除铜绿微囊藻的效果.考察了PAC和硅藻土的投加量、溶液pH值、天然有机物腐植酸(HA)对藻和浊度去除的影响,并用zeta电位分析方法对混凝剂的静电中和能力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硅藻土具有良好的助凝作用,投加其有助于改善絮体的沉降性能,提高铜绿微囊藻的混凝去除效果,PAC为6mg/L,pH值为7-8,硅藻土投加量为30mg/L时,叶绿素a(Chl-a)去除率可达96%,剩余浊度低于0.9NTU. HA存在会明显抑制铜绿微囊藻的混凝去除,当HA浓度大于1.0mg/L时, Chl-a去除率大幅度下降同时剩余浊度明显上升,硅藻土的投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负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PAC 硅藻土 腐植酸 叶绿素A
下载PDF
HCO3^-碱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与光合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康丽娟 潘晓洁 +3 位作者 常锋毅 李敦海 沈银武 刘永定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75-779,共5页
研究了2.3 mM(ALK2.3)和12.4 mM(ALK12.4)HCO3-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FACHB 927)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LK2.3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至培养结束,与对照相比对生物量的抑制率为38%,ALK12.4条件下虽然至... 研究了2.3 mM(ALK2.3)和12.4 mM(ALK12.4)HCO3-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FACHB 927)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LK2.3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至培养结束,与对照相比对生物量的抑制率为38%,ALK12.4条件下虽然至培养结束生物量没有显著变化,但碱度增加铜绿微囊藻生物量有一个快速的增殖期,之后其生长速率持续下降。碱度增加强烈抑制光合色素Chla的合成,ALK2.3和ALK12.4条件下对Chla含量抑制率分别为74%和56%。藻胆蛋白与叶绿素a的比值(PBP/Chla)在碱度增加的条件下有显著升高。HCO3-碱度增加,铜绿微囊藻的光合活性先降低之后逐渐恢复,至处理结束表现出低碱度(ALK2.3)促进光合活性,高碱度(ALK12.4)对光合活性影响不显著。说明HCO3-碱度增加对铜绿微囊藻有一定伤害作用,与高碱度(ALK12.4)相比,低碱度(ALK2.3)对细胞的伤害程度更大,随着细胞的增殖,碱度对细胞的伤害作用逐渐恢复,且低碱度下细胞恢复更快。暗示碱度可以作为水华控制的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度 铜绿微囊藻 Chla 光合活性
下载PDF
焦性没食子酸对铜绿微囊藻的氧化胁迫效应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孙雪梅 刘碧云 +1 位作者 鲁志营 吴振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35-1841,共7页
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分泌的焦性没食子酸是一种抑藻效应较强的化感物质,为进一步研究其抑藻机理,分别于黑暗和光照条件下对铜绿微囊藻进行12h不同浓度焦性没食子酸的暴露,研究藻细胞内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及羟自由基水平、超氧化物歧化... 沉水植物穗花狐尾藻分泌的焦性没食子酸是一种抑藻效应较强的化感物质,为进一步研究其抑藻机理,分别于黑暗和光照条件下对铜绿微囊藻进行12h不同浓度焦性没食子酸的暴露,研究藻细胞内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及羟自由基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细胞膜损伤的情况.结果显示,0.5mg/L焦性没食子酸能诱导藻细胞内超氧阴离子水平的显著性上升(P<0.01);过氧化氢及羟自由基水平、SOD活性均随焦性没食子酸浓度的升高而升高;MDA含量和用以表征细胞膜损伤情况的碘化丙啶(PI)荧光强度分别在0.5和1mg/L的焦性没食子酸暴露浓度下出现显著升高(P<0.05).综上,较低浓度的焦性没食子酸就能诱导藻细胞产生活性氧,进而引发脂质过氧化并造成藻细胞膜的损伤,这证实了氧化胁迫效应是化感物质抑藻的重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性没食子酸 铜绿微囊藻 超氧阴离子 过氧化氢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细胞膜损伤
下载PDF
NO_2^-—N对铜绿微囊藻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卫民 张清敏 戴树桂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72-976,共5页
采用藻类生物测试标准方法研究了不同NO2--N初始浓度条件下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生长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相对BG11(NO2--N初始浓度为0)培养基,低初始NO2--N浓度(1,10mg/L)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生长良好;高NO2--N初始浓度(2... 采用藻类生物测试标准方法研究了不同NO2--N初始浓度条件下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生长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相对BG11(NO2--N初始浓度为0)培养基,低初始NO2--N浓度(1,10mg/L)条件下铜绿微囊藻生长良好;高NO2--N初始浓度(20,30,40mg/L)条件下藻生长缓慢甚至停滞.NO2--N初始浓度由10mg/L到30mg/L,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增加趋势;在NO2--N初始浓度分别为20~30mg/L和20~40mg/L时,叶绿素a(Chl-a)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随NO2--N浓度增大而逐渐升高;在初始NO2--N浓度0,1,10,20,30mg/L条件下硝酸还原酶(NR)没有明显变化.这表明,铜绿微囊藻在NO2--N初始浓度10,20,30mg/L条件下能维持一定的生长,主要由于藻叶绿素含量的增加,NiR活性和防止细胞过氧化的酶CAT活性的提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NO2--N 叶绿素A 丙二醛 亚硝酸还原酶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基于流式细胞技术的铜绿微囊藻自动识别参数筛选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康丽娟 孙从军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5年第3期39-44,共6页
微囊藻的快速定量研究是水华预防与控制的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基于浮游植物流式细胞仪,探讨了铜绿微囊藻特征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研究发现FL Red Average为将藻细胞与培养体系中杂质有效区分的最重要的指标。通过与显微计数和蛋白核小... 微囊藻的快速定量研究是水华预防与控制的重要研究内容,本研究基于浮游植物流式细胞仪,探讨了铜绿微囊藻特征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研究发现FL Red Average为将藻细胞与培养体系中杂质有效区分的最重要的指标。通过与显微计数和蛋白核小球藻的重复试验验证了该指标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以蛋白核小球藻为干扰信号,探讨了铜绿微囊藻特征指标建立的方法。结果表明,红色荧光信号均值(FL Red Average)为铜绿微囊藻最重要的特征指标,能实现铜绿微囊藻与杂质信号和蛋白核小球藻的有效区分。为兼顾准确与效率,结合指标的生理意义与数学特征,建议FL Red Average、SWS Average与FL Orange Average为铜绿微囊藻特征指标,相应的取值范围为1.39 mv^17.72 mv、22.05 mv^781.15 mv和0.43 mv^1.84 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蛋白核小球 指标筛选 流式细胞
下载PDF
诺氟沙星和四环素对铜绿微囊藻的毒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官奕宏 李红卫 吕谋 《四川环境》 2015年第5期25-30,共6页
为研究诺氟沙星和四环素对铜绿微囊藻的作用效果与机理,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PAM),检测了两种抗生素作用后铜绿微囊藻生物量、叶绿素-a、光合作用参数、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等指标变化。结果发现,诺氟沙星和四环素在高浓度时对铜绿... 为研究诺氟沙星和四环素对铜绿微囊藻的作用效果与机理,利用叶绿素荧光技术(PAM),检测了两种抗生素作用后铜绿微囊藻生物量、叶绿素-a、光合作用参数、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等指标变化。结果发现,诺氟沙星和四环素在高浓度时对铜绿微囊藻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诺氟沙星抑制能力明显强于四环素,二者96 h半致死浓度(EC50)分别为0.85 mg/L和2.64 mg/L;两种抗生素作用后,藻细胞的叶绿素-a浓度、光合量子产率(Y)和光能利用率(α)的变化都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对光合系统的破坏是诺氟沙星和四环素致死铜绿微囊藻的重要机理之一;诺氟沙星和四环素高浓度时,能在藻细胞内部诱导产生大量ROS和MDA,氧化胁迫是诺氟沙星和四环素致死铜绿微囊藻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 四环素 铜绿微囊藻 光合作用参数 氧化胁迫
下载PDF
中药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段书惠 张孟瑶 +3 位作者 曹晓乐 曹井国 杨宗政 刘红磊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1-76,共6页
化感抑藻技术具有生态安全、环境亲和、选择性高等优点,但如何获得有效的化感物质并揭示其抑藻机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以中药作为化感物质来源,比较了4种中药植物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抑制作用,发现化感抑制效... 化感抑藻技术具有生态安全、环境亲和、选择性高等优点,但如何获得有效的化感物质并揭示其抑藻机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以中药作为化感物质来源,比较了4种中药植物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抑制作用,发现化感抑制效果依次为:大黄>虎杖>何首乌>决明子。进一步研究了大黄有机提取物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以及不同萃取相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大黄乙酸乙酯相对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藻胆蛋白、藻毒素浓度抑制效果明显,这为化感物质研究提供了新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大黄 化感物质 抑制作用
下载PDF
一种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铜绿微囊藻胞内氧化物的方法
11
作者 贾沛莉 周燕平 +1 位作者 代瑞华 陈诗雯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4-570,共7页
该论文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三维波长扫描和定量分析模式,探讨了一种简单、快捷地测定水华爆发的优势藻——铜绿微囊藻胞内氧化物的方法.论文比较了去离子水、超纯水和磷酸盐缓冲溶液作为细胞承载基质时的荧光发光情况,确定了超纯水为... 该论文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的三维波长扫描和定量分析模式,探讨了一种简单、快捷地测定水华爆发的优势藻——铜绿微囊藻胞内氧化物的方法.论文比较了去离子水、超纯水和磷酸盐缓冲溶液作为细胞承载基质时的荧光发光情况,确定了超纯水为最适的藻细胞承载基质;确定了荧光剂的激发发射波长为Ex/Em=498 nm/522 nm;比较得出最适的荧光剂终浓度和黑暗孵育时间为100μmol/L和60 min.该方法无需复杂的前处理,可快速地测定胞内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铜绿微囊藻 荧光 二氯荧光素
下载PDF
1株铜绿微囊藻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溶藻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祥荣 胡欢 +2 位作者 母锐敏 许博 樊正球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4-98,共5页
以铜绿微囊藻为供试藻类,从发生黄化的铜绿微囊藻液中分离出了1株溶藻细菌H1.对溶藻细菌H1进行的生理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短芽孢杆菌属.H1菌对于铜绿微囊藻的降解特性表明:该株溶藻细菌对于铜绿微囊藻有很好的去除效... 以铜绿微囊藻为供试藻类,从发生黄化的铜绿微囊藻液中分离出了1株溶藻细菌H1.对溶藻细菌H1进行的生理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短芽孢杆菌属.H1菌对于铜绿微囊藻的降解特性表明:该株溶藻细菌对于铜绿微囊藻有很好的去除效果,1 d后叶绿素去除率达到了71.6%,7 d后叶绿素去除率为80.48%.在溶藻过程中,营养物质氮和磷从藻细胞内转移到了藻细胞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溶藻细菌 溶藻特征 叶绿素
原文传递
铜绿微囊藻胞内毒素(Microcystin-LR)提取条件的优化实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祥荣 任晶 +1 位作者 卢虹虹 樊正球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9-103,共5页
结合HPLC定量分析了藻毒素提取条件对提取纯培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胞内毒素效率的影响,优化并建立了胞内藻毒素Microcystin-LR(MCLR)提取流程:藻液离心后中加入w(甲醇)=75%萃取剂,冻融和超声破碎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并进... 结合HPLC定量分析了藻毒素提取条件对提取纯培养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胞内毒素效率的影响,优化并建立了胞内藻毒素Microcystin-LR(MCLR)提取流程:藻液离心后中加入w(甲醇)=75%萃取剂,冻融和超声破碎后离心收集上清液并进行固相萃取,分别以w(甲醇)=10%淋洗,以w(甲醇)=80%+w(TFA)=0.05%洗脱SPE柱,最后收集到较纯的微囊藻毒素MC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MCLR HPLC 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