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volt T-wave alternans complemented with electrophysiologic study for prediction of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 in patients with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a long-term follow-up study 被引量:3
1
作者 She-Liang Xue Xiao-Feng Hou +8 位作者 Kang-Yun Sun Yao Wang Zhi-Yong Qian Quan-Peng Wang Si-Peng Shen Hong-Li Yin Rong Zhang Hai-Ping Yin Jian-Gang Zo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406-1413,共8页
Background: The long-term predicted value of microvolt T-wave alternans (MTWA) for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ARVC) remains unclear. Our study explore... Background: The long-term predicted value of microvolt T-wave alternans (MTWA) for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ARVC) remains unclear. Our study 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TWA and its prognostic value when combined with an electrophysiologic study (EPS) in patients with ARVC. Method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non-invasive MTWA examination with modified moving average (MMA) analysis and an EPS. A positive event was defined as the first occurrence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documented 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appropriate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 therapy including shock or antitachycardia pacing. Results: Thirty-five patients with ARVC (age 38.6 ± 11.0 years;28 males) with 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LV) function were recruited. The maximal TWA value (MaxValt) was 17.0 (11.0–27.0)μV. Sustained VT was induced in 22 patients by the EPS. During a median follow-up of 99.9 ± 7.7 months, 15 patients had positive clinical events. When inducible VT was combined with the MaxValt,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improved from 0.739 to 0.797.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showed that a MaxValt of 23.5 μV was the optimal cutoff value to identify positive events. The multivariate Cox regression model for survival showed that MTWA (MaxValt, hazard ratio [HR], 1.06;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01–1.11;P = 0.01) and inducible VT (HR, 5.98;95% CI, 1.33–26.8;P = 0.01) independently predicted positive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ARVC. Conclusions: MTWA assessment with MMA analysis complemented by an EPS might provide improved prognostic 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ARVC with preserved LV function during long-term follow-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fied moving AVERAGE analysis microvolt T-WAVE ALTERNANS Electrophysiologic study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
原文传递
MTWA技术联合血清miR-130a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后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李培培 邵莹莹 +1 位作者 王莉 陈利红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3期3345-3349,共5页
目的探讨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技术联合血清微小RNA-130a(miR-130a)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经CRT治疗的CHF患者... 目的探讨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技术联合血清微小RNA-130a(miR-130a)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经CRT治疗的CHF患者,均于CRT前、CRT 6个月后进行MTWA检查和血清miR-130a检测。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失访7例,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分为发生组26例和未发生组97例,比较两组患者CRT前和CRT 6个月后的MTWA参数、血清miR-130a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MTWA参数、血清miR-130a与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TWA、血清miR-130a预测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结果CRT前、CRT 6个月后发生组V1导联MTWA_(max)、V1导联8:00 am MTWA、V5导联MTWA_(max)、V5导联8:00 am MTWA、miR-130a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显示,CRT前、CRT 6个月后V1导联MTWA_(max)、V1导联8:00 am MTWA、V5导联MTWA_(max)、V5导联8:00 am MTWA及miR-130a均与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RT前、CRT 6个月后V1导联MTWA_(max)、V1导联8:00 am MTWA、V5导联MTWA_(max)、V5导联8:00 am MTWA及血清miR-130a联合预测的AUC分别为0.912、0.933(P<0.05)。结论MTWA参数、血清miR-130a与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存在一定线性关系,CRT治疗前后MTWA参数和血清miR-130a联合预测CHF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微伏级T波电交替 微小RNA-130a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室性心律失常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一种大动态范围数字式智能微伏表的设计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日杰 王昭 +1 位作者 杨晓东 赵俊渭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76-480,共5页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测量大动态范围变化的弱信号的方法,经实际测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方法采用以增益可控部件为核心的步进式数字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对信号进行大范围动态压缩;利用80C31微处理机对信号进行实时处理,使系统完...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测量大动态范围变化的弱信号的方法,经实际测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该方法采用以增益可控部件为核心的步进式数字自动增益控制电路,对信号进行大范围动态压缩;利用80C31微处理机对信号进行实时处理,使系统完成实时显示、故障自检和过载自动报警等功能。它既可作为大动态范围数字式微伏表,又可作为多通道大动态范围低噪声放大器使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系统的硬件结构及主要软件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微伏表 自动增益控制 微机 弱信号 信号检测
下载PDF
微伏T波电交替监测对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韩凯 曹中兴 孙魁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27期28-30,共3页
目的目的观察微伏T波电交替(TWA)监测对缺血性心脏病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80例缺血性心脏病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观... 目的目的观察微伏T波电交替(TWA)监测对缺血性心脏病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80例缺血性心脏病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观察组同时用TWA监测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观察两组预测准确率、从发生心脏猝死到抢救用时、抢救成功率及抢救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恶性心律失常18例,其中预测准确14例,发生而未预测2例,未发生却被预测2例,预测准确率为77.8%(14/18);对照组分别为26、15、6、5例和77.8%(15/26),两组预测准确率比较,P<0.05。结论 TWA监测可有效预测缺血性心脏病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伏T波电交替 缺血性心脏病 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猝死
下载PDF
微伏信号放大系统设计 被引量:9
5
作者 侯俊钦 吴小培 杨一军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07年第10期198-201,共4页
介绍一种微伏信号放大系统设计方法,该系统主要由放大、滤波以及隔离输出三部分组成。输入部分采用共模抑制比很高小信号放大器;滤波电路由一个四阶低通滤波和一个二阶高通滤波组成的带通滤波器以及陷波器组成,可有效滤除噪声及干扰;中... 介绍一种微伏信号放大系统设计方法,该系统主要由放大、滤波以及隔离输出三部分组成。输入部分采用共模抑制比很高小信号放大器;滤波电路由一个四阶低通滤波和一个二阶高通滤波组成的带通滤波器以及陷波器组成,可有效滤除噪声及干扰;中间和末级放大采用常见的同相比例放大器进行信号的进一步放大;隔离输出部分采用线性度很高的光电隔离电路。总体电路放大增益高,对10μV以上信号放大效果良好,可很好地满足后级采集电路的信号输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伏信号 放大器 滤波器 光电隔离
下载PDF
微伏级T波电交替和窦性心率震荡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孙喜文 陈海坚 +1 位作者 吴小敏 苏杭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1759-1761,共3页
目的探讨微伏级T波电交替和窦性心率震荡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并经冠状动脉造影及心电图检查证实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或冠状动脉狭窄<50... 目的探讨微伏级T波电交替和窦性心率震荡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并经冠状动脉造影及心电图检查证实冠心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或冠状动脉狭窄<50%者为对照组(n=35),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相关冠状动脉狭窄>75%且血流分级≤3级为冠心病组(n=51),其中冠心病组又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n=27)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组(n=24)。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及窦性心率震荡(HRT)参数的变化以及MTWA、HRT及MTWA+HRT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MTWA和HRT阳性率分别为41.2%(21/51)和62.7%(32/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2/35)和17.1%(6/35),冠心病组的MTWA联合HRT阳性率为23.5%(12/5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2/35),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组患者的MTWA和HRT阳性率分别为74.1%(20/27)和92.6%(25/27),明显高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的4.2%(1/24)和33.3%(8/24),心肌梗死组的MTWA+HRT阳性率为40.7%(11/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1/24),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项指标相比,MTWA+HRT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相对较高。MTWA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3.3%(8/15)和60.9%(28/46),HRT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6%(10/15)和39.1%(18/46),MTWA+HRT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5/7)和68.8%(22/32)。结论 MTWA、HRT均是评估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并且对评价冠心病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方面具有更佳的预测水平,而MTWA联合HRT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单项指标,可明显提高24 h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伏级T波电交替 窦性心率震荡 冠心病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微伏级直流信号检测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冯长磊 年夫顺 +1 位作者 冷朋 李金山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5-97,共3页
针对微波功率检波器输出直流电压信号微弱、背景噪声强的特点,采用平衡斩波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将微弱直流信号转化为交流信号,对交流信号进行低噪声前置放大和数字化处理,以实现大动态范围微波信号检测。通过对检波、斩波、前置放大和带... 针对微波功率检波器输出直流电压信号微弱、背景噪声强的特点,采用平衡斩波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将微弱直流信号转化为交流信号,对交流信号进行低噪声前置放大和数字化处理,以实现大动态范围微波信号检测。通过对检波、斩波、前置放大和带通滤波电路的优化设计,制作了实验电路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实验验证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伏信号 斩波 低噪声放大器
下载PDF
心室复极微小变化的小波域维纳滤波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圣 张宾 +1 位作者 陈迪虎 李晓峰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79-883,共5页
心室复极微小变化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心脏性猝死预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达到对心室复极微小变化逐搏观察、分析,用小波域维纳滤波方法去除体表心电图中的肌电干扰,提取心室复极过程的微伏级高频... 心室复极微小变化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心脏性猝死预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达到对心室复极微小变化逐搏观察、分析,用小波域维纳滤波方法去除体表心电图中的肌电干扰,提取心室复极过程的微伏级高频信号。研究结果表明:小波域维纳滤波器可有效抑制人体肌电干扰,满足心室复极微小变化分析的需求;健康人和无室早患者的心室复极微小变化一般由6个可辨识的微伏级高频波构成,而室早患者心室复极微小变化的微伏级高频波则有可能少于6个。这些微伏级高频波的波宽、相互的时间间隔等特征参数与心脏疾病、心脏猝死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伏T波交替 小波域维纳滤波器 心室复极 心电图
下载PDF
健康人微伏级T波电交替试验检测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黄织春 许原 +2 位作者 郭继鸿 张海澄 李学斌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3年第6期447-450,共4页
微伏级T波电交替 (MTWA)与器质性心脏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T波电交替偶见于正常人运动时。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正常人静息和运动时MTWA的发生情况。用CambridgeHeart.HeartwaveTMsys tem心脏诊断系统 ,以频谱法检测 4 5例... 微伏级T波电交替 (MTWA)与器质性心脏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T波电交替偶见于正常人运动时。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正常人静息和运动时MTWA的发生情况。用CambridgeHeart.HeartwaveTMsys tem心脏诊断系统 ,以频谱法检测 4 5例健康志愿者MTWA。结果 :所有受试者静息时MTWA阴性。运动负荷试验时 ,非持续性MTWA 5例 (11.11% ) ,持续性MTWA 2例 (4.4 4 % ) ,1例阈值心率 <110次 /分 ,另一例发作心率>110次 /分。 4 5例中 ,MTWA阳性 1例 (2 .2 2 % ) ,但持续时间短暂 (1min) ,不确定性 2例 (4.4 4 % ) ,阴性 4 2例(93.33% )。结论 :健康人MTWA阳性发生率低 (2 .2 2 % ) ,短暂的MTWA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人 微伏级 T波 电交替试验 检测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微伏级T波电交替和窦性心率震荡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于敏 黄织春 +1 位作者 任润梅 伊雅芳 《疑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探讨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及窦性心率震荡(HR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2月疑诊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住院患者共76例。采用Beneware动态心电图分析软件记录24 h动态心电... 目的探讨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及窦性心率震荡(HR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12月疑诊冠心病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的住院患者共76例。采用Beneware动态心电图分析软件记录24 h动态心电图。经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或者冠状动脉狭窄<50%者为对照组(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相关冠状动脉狭窄>75%且血流分级≤3级为病变组(46例),其中病变组分心绞痛亚组(24例)及心肌梗死亚组(22例)。同时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累及程度分为单支亚组(10例)、双支亚组(15例)和三支亚组(21例),分析24 h动态心电图,比较MTWA和HRT阳性率的变化。结果(1)病变组MTWA阳性率为41.3%,高于对照组的6.7%(P<0.05);病变组HRT阳性率为63.0%,高于对照组的16.7%(P<0.05);病变组MTWA联合HRT阳性率为23.9%,高于对照组的6.7%(P<0.05)。(2)心绞痛亚组MTWA阳性率为75.0%高于心肌梗死亚组的4.5%(P<0.05);心绞痛亚组HRT阳性率为91.7%,高于心肌梗死亚组的31.8%(P<0.05);心绞痛亚组MTWA联合HRT阳性率为41.7%,高于心肌梗死亚组的4.5%(P<0.05)。(3)单支亚组、双支亚组、三支亚组MTWA阳性率分别为30.0%、40.0%、47.6%,HRT阳性率分别为40.0%、40.0%、90.5%,MTWA联合HRT阳性率分别为10.0%、26.7%、28.6%,3个亚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MTWA、HRT以及MTWA联合HRT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灵敏度分别为50.0%、70.0%、75.0%;特异度分别为61.1%,38.9%,68.0%。结论 MTWA、HRT指标均是评估冠心病危险程度较好的无创电生理指标,二者联合运用可提高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对于冠心病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联合指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高于单一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伏级T波电交替 窦性心率震荡 冠心病
下载PDF
微伏级T波电交替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娟 陈芳 +1 位作者 周纪宁 刘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5期151-155,159,共6页
T波电交替是指在规则心律时,体表心电图T波振幅、形态逐搏交替变化。用现代仪器监测出的微伏级T波电交替,作为一种无创的心电检测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现结合文献对近些年来微伏级T波电交替最新临床应用进行探讨,为微伏级T波... T波电交替是指在规则心律时,体表心电图T波振幅、形态逐搏交替变化。用现代仪器监测出的微伏级T波电交替,作为一种无创的心电检测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现结合文献对近些年来微伏级T波电交替最新临床应用进行探讨,为微伏级T波电交替的研究学者提供一个现代化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伏级T波电交替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性猝死 临床应用价值
下载PDF
T波电交替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媛 陈元禄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时域法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105例AMI患者(AMI组),其中男性77例,女性28例;年龄32~84岁,平均年龄62岁。38例冠状动脉正常者(对照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13... 目的探讨时域法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105例AMI患者(AMI组),其中男性77例,女性28例;年龄32~84岁,平均年龄62岁。38例冠状动脉正常者(对照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13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9岁。分析2组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资料。依据住院期间有无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纤颤,将105例AMI患者分为恶性心律失常组(34例)和非恶性心律失常组(71例)。结果 AMI组MTWA高于对照组(P〈0.05)。AMI患者中恶性心律失常组与非恶性心律失常组MTWA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以MTWA≥25μV为截点,预测AMI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0.00%、80.28%、54.84%、77.03%。结论时域法测量MTWA对AMI患者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预测价值,可用于AMI患者的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伏级T波电交替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微伏级T波电交替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叶科星 卢海燕 吴雅琴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3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评估微伏级T波电交替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入选89例AMI患者,并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分为恶性心律失常亚组及无恶性心律失常亚组,另选来我院健康体检的非心肌梗死患者80例入选对照组,对比... 目的评估微伏级T波电交替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入选89例AMI患者,并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分为恶性心律失常亚组及无恶性心律失常亚组,另选来我院健康体检的非心肌梗死患者80例入选对照组,对比分析其MTWA最大值、LVEF、心率变异性SDNN值。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MTWA最大值高于对照组,而LVEF值、心率变异性SDNN值低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两亚组间比较,恶性心律失常亚组MTWA最大值高于无恶性心律失常亚组,而LVEF值、心率变异性SDNN值低于无恶性心律失常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WA最大值、LVEF和心率变异性与AMI患者住院期间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相关性,可用于AMI患者的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伏级T波电交替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动态心电图微伏级T波电交替的变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慧慧 周建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6年第8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PC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前后动态心电图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将31例ACS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UA)2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1例]作为观察组;另将冠...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PCI)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前后动态心电图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将31例ACS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UA)2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11例]作为观察组;另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健康体检者31例设为对照组,对2组进行24h的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2组患者MTWA的变化。结果 PCI术后,观察组STEMI患者2个通道的MTWA指标高于UA患者和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动态心电图检测MTWA可对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但最大的T波电交替值对进行手术前后的监测结果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动态心电图 微伏级T波电交替
下载PDF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微伏级T波电交替 被引量:2
15
作者 康宏 张钲 +3 位作者 汪涛 潘明 李琦 白明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8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研究陈旧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患者的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旨在探讨MTWA的临床意义。方法平板运动试验过程中利用渐量修正技术监测陈旧性心梗患者83例(Ⅰ组,依试验过程中有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分为Ⅰa、Ⅰb组),健康人群90例(Ⅱ组)... 目的研究陈旧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患者的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旨在探讨MTWA的临床意义。方法平板运动试验过程中利用渐量修正技术监测陈旧性心梗患者83例(Ⅰ组,依试验过程中有无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分为Ⅰa、Ⅰb组),健康人群90例(Ⅱ组)的MTWA,分析各组之间MTWA的差异及MTWA与心梗部位的相关性。结果①各导联组间MTWA除aVR导联三组间无差异外,余导联均有差异;②Ⅰa组与Ⅱ组除aVL导联外余各导联MTWA值无差异(P>0.017);Ⅰa组与Ⅰb组Ⅱ、Ⅲ、aVF导联MTWA值有差异(P<0.017),余各导联MTWA值无差异(P>0.017);Ⅱ组与Ⅰb组各导联MTWA值有差异(P<0.017)。③Ⅰb组不同部位心梗的相关导联MTWA值有差异。结论MTWA可作为陈旧性心梗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T波电交替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平板运动试验
下载PDF
微伏级T波电交替对未植入ICD的心力衰竭患者危险度预测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全小庆 张存泰 +1 位作者 吕家高 周洪莲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3年第6期564-567,共4页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性评价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对未植入体内自动除颤器(ICD)的心衰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1990年1月~2013年6月关于运动负荷试验时异常的MTWA对未植入ICD的心衰患者预后预测的前瞻性临... 目的: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性评价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对未植入体内自动除颤器(ICD)的心衰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检索1990年1月~2013年6月关于运动负荷试验时异常的MTWA对未植入ICD的心衰患者预后预测的前瞻性临床研究。通过χ2统计量结合I2统计量进行异质性检验,用倒方差法固定效应模型分析MTWA对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的风险,得到合并效应指标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有7项研究被纳入,总样本量2953人。其中662人MTWA阳性,1705人MTWA阴性,340人MTWA不确定,246人MTWA非阴性(包括阳性和不确定性)。和MTWA阴性的患者相比较,MTWA异常的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和死亡的危险度增加(HR为4.51,95%CI:2.28~8.89,P<0.001)。结论 MTWA检测进行危险分层的评估对未植入ICD的心衰患者恶性心律失常事件和死亡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伏级T波电交替 心力衰竭 风险比
下载PDF
微伏级T波电交替及ST/HR指数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冰丽 张树龙 高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4期83-87,共5页
目的研究平板运动试验(TET)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TET各参数。方法 245例TET阳性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为冠心病(CHD)组和非CHD组,收集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TET各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和非CHD组比较,CHD组男性、年... 目的研究平板运动试验(TET)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及TET各参数。方法 245例TET阳性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为冠心病(CHD)组和非CHD组,收集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TET各参数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和非CHD组比较,CHD组男性、年龄增大、高血压、糖尿病、吸烟、CHD家族史、基础收缩压、峰值心率、运动最大心率与预计最大心率比值(r HR)、心率储备使用率(HRR)、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及ST/HR指数均是CHD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糖尿病、CHD家族史、HRR及MTWA是CHD的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分析:MTWA(AUC:0.578,P=0.038)和ST/HR指数(AUC:0.669,P=0.034)是较好的预测指标。结论男性、糖尿病、CHD家族史、HRR及MTWA是CHD的危险因素;MTWA及ST/HR指数可提高TET诊断CHD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运动试验 冠状动脉造影 微伏级T波电交替 ST/HR指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中微伏T波电交替的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康宏 汪涛 +4 位作者 潘明 李琦 白明 李强 张钲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中的微伏T波电交替(MTWA)。方法11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运动平板试验及选择性冠脉造影,在运动平板试验过程中检测MTWA,对运动平板试验结果、MTWA检测值及选择性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男性冠心病患者...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中的微伏T波电交替(MTWA)。方法11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运动平板试验及选择性冠脉造影,在运动平板试验过程中检测MTWA,对运动平板试验结果、MTWA检测值及选择性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男性冠心病患者运动中MTWA的平均值明显高于男性冠脉正常组(P=0.004),男性ST段压低伴MTWA>7.6μV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均比单纯ST段压低明显增高(P=0.003);(2)女性冠心病患者运动中MTWA平均值与冠脉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640)。结论MTWA值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有性别差异;运动平板试验中参考MTWA检测值可提高运动试验筛查冠心病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波电交替 运动平板试验 冠心病
下载PDF
钻井工程参数测试的小信号放大电路设计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泽 葛亮 +2 位作者 李俊兰 张禾 陶真 《微计算机信息》 2011年第4期88-89,105,共3页
在钻井工程参数测试中,为了对钻压、扭矩和侧向力等参数进行有效的测试,利用电阻应变传感器作为信号转换器件,通过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分析,设计出相应的微伏信号放大电路。设计应用了高精度的轨对轨运算放大器AD8552作为小信号放大电... 在钻井工程参数测试中,为了对钻压、扭矩和侧向力等参数进行有效的测试,利用电阻应变传感器作为信号转换器件,通过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分析,设计出相应的微伏信号放大电路。设计应用了高精度的轨对轨运算放大器AD8552作为小信号放大电路的核心器件,经过实验测试,得到了放大电路的实验数据,并利用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总体电路放大增益高达80dB,电路抗干扰能力和耐高温能力强,对1μV以上信号放大效果良好,可很好地满足钻井工程参数测试的信号放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伏信号 信号放大电路 AD8552 电阻应变传感器 钻井工程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微伏级T波电交替检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晓霞 黄织春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的发生情况及与心率的关系。方法对3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用频谱法检测MTWA,分析扩张型心肌病MTWA的阳性率及不确定结果的原因,静息和运动时MTWA的发生情况,心率与交替压(Valt)的关系。结... 目的研究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的发生情况及与心率的关系。方法对3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用频谱法检测MTWA,分析扩张型心肌病MTWA的阳性率及不确定结果的原因,静息和运动时MTWA的发生情况,心率与交替压(Valt)的关系。结果①扩张型心肌病患者MTWA的阳性率为35.48%;②扩张型心肌病者,运动时的心率大于静息时,运动时各导联的Valt值大于静息时(P均<0.01)。静息时MTWA阳性2例,运动时MTWA阳性11例,运动时MTWA的阳性率高于静息时(35.48%vs 6.45%,P<0.01);③心率与综合导联Valt呈正相关,随心率的增加,Valt增大(r=0.984,P<0.01)。结论①扩张型心肌病患者MTWA阳性率高于正常人;②MTWA的发生与心率相关,随心率增快,Valt增大,MTWA阳性检出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电描计术 扩张型心肌病 微伏级T波电交替 心率 交替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