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东天山色尔特能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
1
作者 王成 宋林山 +1 位作者 刘超 李大海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19-325,共7页
色尔特能蛇绿岩位于大南湖岛弧西段,康古尔断裂北侧,由纯橄岩-辉橄岩-橄辉岩-辉石岩和辉长岩组成。色尔特能蛇绿岩中辉长岩为钙碱性-低钾拉斑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略呈左倾,重稀土较轻稀土轻微富集,与N-MORB特征相似。Eu正异常明显,富... 色尔特能蛇绿岩位于大南湖岛弧西段,康古尔断裂北侧,由纯橄岩-辉橄岩-橄辉岩-辉石岩和辉长岩组成。色尔特能蛇绿岩中辉长岩为钙碱性-低钾拉斑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曲线略呈左倾,重稀土较轻稀土轻微富集,与N-MORB特征相似。Eu正异常明显,富集Rb,Ba,Sr,U,Nb,亏损高场强元素Th、Ta,为地幔尖晶石二辉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部分熔融程度为10%~15%。色尔特能-康古尔南蛇绿岩属MORB型蛇绿岩,形成时间为晚寒武—早奥陶世,构造侵位时间为晚石炭世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辉长岩 洋中脊 色尔特能 东天山
下载PDF
夏季新疆中天山北坡大气冰核的浓度观测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建新 廖飞佳 +1 位作者 高子毅 王文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8-142,共5页
利用微孔滤膜法,于2001年6月12日~7月31日在新疆中天山北坡乌鲁木齐河上游山区的小渠子和牧试站分别进行了大气冰核观测。观测发现,这里的冰核浓度非常低,平均浓度仅为0.32个·L^-1。分析结果表明,冰核浓度变化与气团活动、... 利用微孔滤膜法,于2001年6月12日~7月31日在新疆中天山北坡乌鲁木齐河上游山区的小渠子和牧试站分别进行了大气冰核观测。观测发现,这里的冰核浓度非常低,平均浓度仅为0.32个·L^-1。分析结果表明,冰核浓度变化与气团活动、降水和风向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天山山区 大气冰核浓度 微孔滤膜法
下载PDF
中天山早古生代离散地体构造的讨论 被引量:13
3
作者 郭召杰 李茂松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56-362,共7页
中天山造山带的基底性质长期以来是天山大地构造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在比较研究中天山及塔里木北缘中晚元古代至古生代地层的基础上,认为中天山不存在连续的“前寒武系隆起带(或结晶轴)”,它是由寒武纪后从塔里木大陆北缘离... 中天山造山带的基底性质长期以来是天山大地构造研究中最有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在比较研究中天山及塔里木北缘中晚元古代至古生代地层的基础上,认为中天山不存在连续的“前寒武系隆起带(或结晶轴)”,它是由寒武纪后从塔里木大陆北缘离散出来的若干地体组成。由于早古生代时期中天山地体的离散,形成了具洋壳性质的南天山边缘海盆地。库米什北夹于蛇绿混杂岩带中间的片麻状——眼球状花岗岩块体,是一个残留于边缘海盆地中的陆壳碎块(地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地体 古生代 天山 库米什地体
下载PDF
天山中段主要植被类型中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22
4
作者 娄安如 周国法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5-391,共7页
用生物地理统计学的空间相关图及空间相关指数方法研究了天山中段主要植被类型中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主要考虑了山地荒漠、亚高山草甸和高山草甸 3种植被类型 ,以及 30年平均降水量和月平均气... 用生物地理统计学的空间相关图及空间相关指数方法研究了天山中段主要植被类型中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主要考虑了山地荒漠、亚高山草甸和高山草甸 3种植被类型 ,以及 30年平均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海拔、土壤 p H值和有机质含量等 9种环境及气象因子。结果表明 :影响天山北坡荒漠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是海拔和 7月平均温度 ,海拔越高分布越少 ,而 7月平均温度越高分布越广 ;影响南坡荒漠优势物种空间分布的因子较复杂 ,但土壤中 N含量是其中一个重要因子。影响亚高山草甸优势种群空间分布的因子较多 ,但比较重要的因子包括土壤 Ca CO3含量及 1月平均温度为负面因子 ,而降水量是比较重要的正影响因子 ;影响高山草甸优势种群空间分布的主要因子虽然很多 ,但是降水量、1月平均温度和 7月平均温度等是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空间分布格局 空间相关指数 天山中段 气象 环境因子
下载PDF
基于DERF2.0的中天山北坡经济带秋季延伸期强降温过程预报检验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淑娟 毛炜峄 +2 位作者 陈静 于晓晶 贾孜拉·拜山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21年第2期49-58,共10页
基于观测及DERF2.0预报数据,应用多种气候检验指标,针对1983—2013年间中天山北坡经济带8个代表站的秋季日最低气温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秋季日最低气温的预报效果存在空间和年际差异。东部奇台、木垒预报效果优于中西部6站;整体预报... 基于观测及DERF2.0预报数据,应用多种气候检验指标,针对1983—2013年间中天山北坡经济带8个代表站的秋季日最低气温进行检验,结果表明:(1)秋季日最低气温的预报效果存在空间和年际差异。东部奇台、木垒预报效果优于中西部6站;整体预报能力延伸期弱于中短期,且随预报时效延长而减弱。(2)预报与观测的相关程度较高,但滤除秋季降温背景趋势后日最低气温预报与观测之间的相关程度降低明显,在延伸期时段相关系数从0.8降至0.3以下。不论是否去趋势,温度序列由暖向冷转变的季节趋势越明显,预报的相关性就越好。(3)逐日最低气温预报偏差以偏低为主,随季节推进由9月初的最大-6℃逐渐转变为11月底的2℃以内;多年综合预报PS评分普遍低于60分,站点之间差别较大,奇台站评分相对最高,乌鲁木齐最低,乌鲁木齐的逐年PS评分与其秋季年平均温度分布反向对应,年平均温度越高(低),评分越低(高)。(4)24 h变温的预报偏差整体小于逐日温度,但预报的整体相关程度和相对于观测的离散程度均较逐日温度差,预报时效在5 d内的24 h变温预报效果相对最好。(5)强降温过程的预报能力整体偏弱,初始过程的温度预报偏低,结束过程的温度预报偏高,过程降温幅度预报偏小,过程降温幅度越大,偏小程度越严重,预报时效越长,预报偏差越大。DERF2.0模式的延伸期预报产品对于中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秋季强降温过程预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支持能力有限,需要考虑更多方法来探讨提高延伸期预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RF2.0 中天山北坡 延伸期 预报效果
下载PDF
南天山榆树沟遭受麻粒岩相变质改造的蛇绿岩套研究 被引量:30
6
作者 王润三 王居里 +2 位作者 周鼎武 王焰 刘养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6-176,共11页
新疆南天山榆树沟高压麻粒岩地体的原岩是一层序基本完整的蛇绿岩套。该岩套主要由变质橄榄岩、超镁铁质-镁铁质堆晶岩、下部洋脊拉斑玄武岩、以及上部洋脊拉斑玄武岩等四个岩石单元构成。其岩石学和REE与相对惰性微量元素的地球化... 新疆南天山榆树沟高压麻粒岩地体的原岩是一层序基本完整的蛇绿岩套。该岩套主要由变质橄榄岩、超镁铁质-镁铁质堆晶岩、下部洋脊拉斑玄武岩、以及上部洋脊拉斑玄武岩等四个岩石单元构成。其岩石学和REE与相对惰性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蛇绿岩中的玄武岩属洋脊型;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初步认为榆树沟蛇绿岩可能形成于具相当规模的洋盆构造环境。锆石U-Pb年龄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中晚期,证实西南天山早古生代蛇绿岩确已延伸至库米什一带。榆树沟麻粒岩相蛇绿岩套的确定以及对其独特的形成和俯冲-折返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对进一步探讨天山构造带的形成和演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洋脊拉斑玄武岩 麻粒岩相 南天山
下载PDF
中天山隧道复杂地况下TBM施工应对措施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亚凡 李宏亮 李建武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10年第6期45-47,63,共4页
长大隧道(洞)TBM施工总会遇到各种复杂地况。由于TBM施工地质依赖性很强,地层越复杂对TBM施工影响就越大。以中天山特长隧道TB880E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施工为例,从刀盘刀具改良,制定各种TBM操作预案、施工预案等角度出发,详细阐述TB880E... 长大隧道(洞)TBM施工总会遇到各种复杂地况。由于TBM施工地质依赖性很强,地层越复杂对TBM施工影响就越大。以中天山特长隧道TB880E型敞开式硬岩掘进机施工为例,从刀盘刀具改良,制定各种TBM操作预案、施工预案等角度出发,详细阐述TB880E在大埋深、节理发育花岗岩复杂地层下施工应对措施。为类似TBM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M 中天山隧道 大埋深 节理发育 花岗岩地层 岩爆 涌水 塌方
下载PDF
新疆鄯善色尔特能蛇绿岩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郭新成 余元军 徐晟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25-230,共6页
色尔特能地区蛇纹岩、辉长岩、玄武岩及其凝灰岩共生,组成蛇绿岩建造,其超镁铁岩成分接近中国二辉橄榄岩平均值,F/M8.03~9.74,ΣREE1.26×10-6~4.69×10-6,辉长岩低Si,高Mg,低K,低Rb,Sr,K2O0.17%~0.29%,Rb2.41×10-6~3.... 色尔特能地区蛇纹岩、辉长岩、玄武岩及其凝灰岩共生,组成蛇绿岩建造,其超镁铁岩成分接近中国二辉橄榄岩平均值,F/M8.03~9.74,ΣREE1.26×10-6~4.69×10-6,辉长岩低Si,高Mg,低K,低Rb,Sr,K2O0.17%~0.29%,Rb2.41×10-6~3.41×10-6,Sr82×10-6~163×10-6.玄武岩在主成分F1-F2-F3图、Ti-Y图上均落在洋中脊玄武岩区.辉长岩和玄武岩微量元素MORB标准化曲线图均为接近MORB的近水平曲线,表明色尔特能蛇绿岩与新疆黄山型含铜镍镁铁-超镁铁杂岩有本质区别.色尔特能蛇绿岩与东恰特尕力蛇绿岩、康南蛇绿岩一起组成卡塔尤鲁蛇绿岩带,为石炭纪北天山洋的残迹,是觉罗塔格构造带与其北哈尔里克-依连哈比尔尕构造带的缝合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古尔塔格 蛇绿岩 镁铁-超镁铁岩 洋中脊 缝合线
下载PDF
北天山西段中强地震前地倾斜异常的演化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又陵 高国英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8-101,共4页
研究了北天山西段3次5级地震前地倾斜异常的特征,得出:在时间上呈较明显的阶段性,空间上存在 由西向东迁移(向震中迁移)的过程。并用震源机制解的结果对地倾斜的异常特征作了较好的解释。北天山85°经 线东西两侧震源机制解差... 研究了北天山西段3次5级地震前地倾斜异常的特征,得出:在时间上呈较明显的阶段性,空间上存在 由西向东迁移(向震中迁移)的过程。并用震源机制解的结果对地倾斜的异常特征作了较好的解释。北天山85°经 线东西两侧震源机制解差异明显,表明这一地区受力环境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天山 地倾斜 震源机制解 异常特征 中强地震 震中 经线 过程 迁移 阶段性
下载PDF
北天山地区2011年以来两次6级地震前的地震学中短期异常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琼 聂晓红 吴传勇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8-461,共14页
通过分析北天山地区历史强震、构造活动背景、区域应变能积累特征以及2011年11月1日尼勒克、巩留交界6.0级和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交界6.6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异常特征等,探讨了这两次6级地震前的地震学中短期异常特征。结果表明,2... 通过分析北天山地区历史强震、构造活动背景、区域应变能积累特征以及2011年11月1日尼勒克、巩留交界6.0级和2012年6月30日新源、和静交界6.6级地震前区域地震活动异常特征等,探讨了这两次6级地震前的地震学中短期异常特征。结果表明,2011年6月以来北天山地区中强以上地震处于加速活动状态,进入应变能释放阶段;尼勒克、巩留交界6.0级和新源、和静交界6.6级地震震前先呈6级地震平静而后被打破、中强地震成组活动和空间迁移、条带和空区等较明显的中期异常;震前还出现了较为相似的4级以上地震围空和5级逼近地震,且逼近地震与主震发生时间间隔均为14天,显示了较清晰的异常图像和较明显的中短期震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1年尼勒克、巩留交界6 0级地震 2012年新源、和静交界6 6级地震 北天山地区 中短期异常
下载PDF
浅析北天山西段与南天山中东段地震活动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振生 《内陆地震》 2008年第2期170-176,共7页
对比分析了北天山西段与南天山中东段的地震活动关系,发现1935年以来两区地震活动水平相近,中强以上地震具有交替活动的特征,且有一定的成组性南北迁移的规律。时空扫描分析发现,北天山西段新源—温泉附近地区的中小地震集中活动对南天... 对比分析了北天山西段与南天山中东段的地震活动关系,发现1935年以来两区地震活动水平相近,中强以上地震具有交替活动的特征,且有一定的成组性南北迁移的规律。时空扫描分析发现,北天山西段新源—温泉附近地区的中小地震集中活动对南天山东段中强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前兆意义,南天山东段的4级地震频度的减小与北天山西段5级以上地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两区域地震活动存在的以上规律和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天山西段 南天山中东段 中强地震 前兆异常
下载PDF
TSP超前地质预报在中天山隧道1#斜井雁行式断裂带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尽忠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13年第5期66-68,共3页
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是利用接收人工地震波来完成地下工程的超前探测。以发育在中天山隧道1#斜井的雁行式断裂带为研究对象,介绍了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解译过程中将前期地质工作和地质物探资料有机结合在一起,确定超... 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是利用接收人工地震波来完成地下工程的超前探测。以发育在中天山隧道1#斜井的雁行式断裂带为研究对象,介绍了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解译过程中将前期地质工作和地质物探资料有机结合在一起,确定超前地质预报目标体的特征及其与中天山隧道的关系,从而使得TSP超前地质预报探测有了明确的目标,保证TSP超前地质预报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 中天山隧道 雁行式断裂带
下载PDF
新疆天山地区与川滇地区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龙海英 聂晓红 高国英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9-234,共6页
利用1970年以来新疆天山地区和川滇地区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对两区中强地震的错动性质做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两点结论:(1)新疆天山地区中强地震断错性质复杂多样,主要以逆断层型和走滑型地震为主;而川滇地区强震主要以走滑型地震为主。... 利用1970年以来新疆天山地区和川滇地区中强地震震源机制解,对两区中强地震的错动性质做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两点结论:(1)新疆天山地区中强地震断错性质复杂多样,主要以逆断层型和走滑型地震为主;而川滇地区强震主要以走滑型地震为主。(2)新疆天山地区走滑型地震大多包含倾滑分量,单纯的水平错动地震数量极少;而川滇地区走滑型地震的错动方式主要以水平错动为主,倾滑分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强地震 震源机制解 新疆天山地区 川滇地区
下载PDF
东天山板块构造与金属矿产成矿规律 被引量:29
14
作者 杨兴科 姬金生 +1 位作者 罗桂昌 陶洪祥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34-42,共9页
根据东天山及邻区地层、沉积建造、构造岩石组合、变形、变质、古生物分区、深部地壳结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以康古尔塔格-黄山深断裂为界,划分了不同级别的构造单元和构造沉积相带。统计分析了202个金属矿床,重点研究了... 根据东天山及邻区地层、沉积建造、构造岩石组合、变形、变质、古生物分区、深部地壳结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以康古尔塔格-黄山深断裂为界,划分了不同级别的构造单元和构造沉积相带。统计分析了202个金属矿床,重点研究了金、银、铜、镍、钼、铁等矿产空间分布与板块构造、碰撞带关系,划分出九个成矿带,三个成矿期,以海西中晚期最为显著。成矿与板缘构造活动带地质演化密切相关,与俯冲一碰撞带和韧性剪切带时空演化最为密切。构造分区控制的矿产成带性和构造演化形成的成矿集中期之间相互转化对该区金属矿产有重要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 金属矿产 成矿规律 东天山
下载PDF
对中天山隆起(变质)带前寒武系的探讨 被引量:13
15
作者 罗发祚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4-34,共11页
关于中天山隆起带是否存在?其范围、构成的地层时代等问题仍有争论.七八十年代以来,在隆起带内获得了31个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和大量中、晚元古代的叠层石和微古植物孢粉.结合隆起带内具条带状构造的含铁石英岩等资料,论证了中天山隆起... 关于中天山隆起带是否存在?其范围、构成的地层时代等问题仍有争论.七八十年代以来,在隆起带内获得了31个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和大量中、晚元古代的叠层石和微古植物孢粉.结合隆起带内具条带状构造的含铁石英岩等资料,论证了中天山隆起带出露有整个元古代的变质岩层.可能还出露有太古界,而且前寒武系在该带的出露基本上是连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天山隆起带 前寒武系 同位素地质年龄 叠层石 微古植物孢粉 中天山群
下载PDF
一次中天山暴雨天气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春风 徐欢 +2 位作者 柳宏英 李新燕 周立伟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09年第4期17-21,共5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T213物理量、风云2C红外云图及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08年7月25日17时—26日08时发生在中天山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由天气尺度的冷锋暴雨云团造成,暴雨落区出现在高空西南急流轴南...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T213物理量、风云2C红外云图及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08年7月25日17时—26日08时发生在中天山的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由天气尺度的冷锋暴雨云团造成,暴雨落区出现在高空西南急流轴南侧,各测站的短时强降水由冷锋暴雨云团中的中尺度雨团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天山 暴雨 诊断分析
下载PDF
天山中东段地震层析成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罗炬 李志海 王海涛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7-113,169,共8页
以中国境内天山中东段为研究区域,选定新疆地震台网自2001年以来近10年的P波和S波震相,对研究区域网格化,反演了地壳P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地壳中成像分辨率较高,高低速分布明显,天山中东段莫霍面埋深在48~60 km内变化,其中,中天山莫... 以中国境内天山中东段为研究区域,选定新疆地震台网自2001年以来近10年的P波和S波震相,对研究区域网格化,反演了地壳P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地壳中成像分辨率较高,高低速分布明显,天山中东段莫霍面埋深在48~60 km内变化,其中,中天山莫霍面最深,北天山莫霍面最浅;莫霍面起伏最大的地方往往位于盆山交汇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中东段 网格化 层析成像 三维速度结构
下载PDF
基于Max Ent模型预测天山中东部雪豹适宜栖息地 被引量:2
18
作者 龚健辉 李祎斌 +3 位作者 王瑞芬 余辰星 樊简 时坤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23年第5期1075-1085,共11页
对物种栖息地和物种分布格局的研究是开展物种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栖息地质量对濒危物种的种群健康和种群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作为高原山地生态系统关键物种的顶级捕食者雪豹而言尤其如此。本研究在新疆天山中东部通过红外相机... 对物种栖息地和物种分布格局的研究是开展物种保护工作的重要基础,栖息地质量对濒危物种的种群健康和种群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作为高原山地生态系统关键物种的顶级捕食者雪豹而言尤其如此。本研究在新疆天山中东部通过红外相机调查方法获得194个有效雪豹分布位点,结合12个环境特征变量,采用最大熵模型(Max Ent)和GIS技术对雪豹在天山中东部的潜在分布区及适宜栖息地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雪豹在天山中东部的适宜栖息地总面积约为15919 km^(2),高质量适宜栖息地主要集中分布在天山中部乌苏、呼图壁和乌鲁木齐南山一带;(2)刀切法(Jackknife)分析结果表明,土地覆被类型、平均气温日较差、等温性、坡度及海拔是影响雪豹分布的重要因素,海拔2500–5000 m的落叶针叶林、草原和植被稀疏的裸岩地带是雪豹在天山中东部地区出现概率较高的区域。本研究初步确定了雪豹在天山中东部的重点分布区域,为有效开展雪豹及其栖息地保护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豹 栖息地适宜性 最大熵模型 天山中东部 新疆
原文传递
Olivine Compositional Mapping of Mafic-Ultramafic Complexes in Eastern Xinjiang(NW China):Implications for Cu-Ni Mineralization and Tectonic Dynamics 被引量:14
19
作者 Benxun Su Kezhang Qin +4 位作者 He Sun Dongmei Tang Qinghua Xiao Pingping Liu Patrick Asamoah Sakyi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41-53,共13页
Early Permian mafic-ultramafic complexes in eastern Xinjiang (新疆)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Beishan (北山) area, Mid-Tianshan (天山) massif and Jueluotage (觉罗塔塔) belt. Systematic compositional mappin... Early Permian mafic-ultramafic complexes in eastern Xinjiang (新疆)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Beishan (北山) area, Mid-Tianshan (天山) massif and Jueluotage (觉罗塔塔) belt. Systematic compositional mapping of olivines from these Early Permian mafic-ultramafic complexes demonstrates that an apparently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heterogeneous partial melting in the mantle source exists from the Beishan area, across the Mid-Tianshan massif, to the Jueluotage belt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This is probably consistent with the spatial evolutional differences and tectonic features of these three belts. The decreasing degree of partial melting, as revealed by decreasing Fo contents of olivines, from south to north and from east to west reflects the southward subduction of the Paleo-Asian Ocean and the south location of the indistinct mantle plume in the Permian. Simultan ously, NiO and Fo-mapping in olivine also indicates that sulfide segregation before olivine crystalliz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Ni-Cu mineralization in the mafic-ultramafic complexes. Olivines with the compositional range of Fo (77-86) and NiO (less than 0.22 wt.%) are more favorable for Ni-Cu sulfide miner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fic-ultramafic complex oli-vine compositional mapping Ni-Cu sulfide min-eralization Beishan mid-tianshan massif Jue-luotage bel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