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ult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on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of middle-shallow layers in the slope zone of Mahu sag, Junggar Basin, NW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CHEN Yongbo CHENG Xiaogan +3 位作者 ZHANG Han LI Chunyang MA Yongping WANG Guodo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6期1050-1060,共11页
The development, evolu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faults and their control on the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Mesozoic oil and gas in the middle-shallow layers of the slope zone of Mahu sag were studied by the i... The development, evolu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faults and their control on the migr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Mesozoic oil and gas in the middle-shallow layers of the slope zone of Mahu sag were studied by the interpretation of seismic and drilling data. Two types of faults, normal and strike-slip, are developed in the middle-shallow layers of the slope zone of the Mahu sag and they are mostly active in the Yanshanian period. They are divided into four grade faults: The grade I strike-slip faults with NWW to near EW direction are related to the left-lateral transpressive fault zones in the northwest of Junggar Basin since the end of the Triassic. The grade II faults with NE to NNE direction are the normal faults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the fault zone and the slope zone, and their formation is related to the extension at the top of the nose-like structures in the fault zone. The grade III faults, which are also the normal faults, are the result of the extension at the top of the lower uplifts in the slope zone and differential compaction. The grade IV faults with NE direction are normal faults,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extension environment at the tip of the lower uplifts. Faults not only are the channel for the vertical migration of oil and gas, but also control the oil-gas accumulation. There are two types of oil-gas reservoirs in the middle-shallow layers of slope zone of Mahu sag: fault block reservoirs and fault-lithologic reservoirs. They have large traps and promising exploration potent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NGGAR Basin SLOPE zone of Mahu SAG middle-shallow layers fault genetic mechanism nose-like structure lower uplift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下载PDF
Origin of CO_2 gas from the north depression of the middle fault zone in the Hailar-Tamtsag Basin and natural gas in nearby depressions
2
作者 ZHANG Tonglei CHEN Jianfa +1 位作者 ZHU Defeng ZHANG Chen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12年第1期95-102,共8页
Natural gas pools with the high contents of CO2 were discovered during exploring the middle fault zone of the Hailar-Tamtsag Basin. So far this kind of gas reservoir with CO2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isotope is ... Natural gas pools with the high contents of CO2 were discovered during exploring the middle fault zone of the Hailar-Tamtsag Basin. So far this kind of gas reservoir with CO2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isotope is spe-cial. The stable carbon isotope of CO2 in the study area is relatively light with δ13 CCO2 values ranging from -13.1‰ to -8.2‰. The 40Ar/36Ar values of associated argon gas range from 916 to 996, with R/Ra of 1.20-1.26. Based 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CO2 gas in this study area is of crust mantle sour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气体 断裂带 海拉尔 天然气 盆地 起源 凹陷 洼地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sitional Migration in Mylonites from the Ductile Shear Zones of the Southern Tancheng-Lujiang Fault Belt, Eastern Anhui Province 被引量:1
3
作者 YANG Xiaoyong LUI Deliang +2 位作者 YANG Xueming WANG Kuiren DAI Jinxi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7-50,共14页
On the basis of field geology, three typical ductile shear zone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belt have been chosen for a detailed study. Altogether ten samples of the tectonites have been collec... On the basis of field geology, three typical ductile shear zone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belt have been chosen for a detailed study. Altogether ten samples of the tectonites have been collected for this study. The paper is focused on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tectonites in the medium-lower horizons of the ductile shear zones. The mineral compositions of the rocks are analyzed with EPMA and some typical whole-rock samples analyzed by chemical and ICP method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formation, the mineral assemblages and the change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bulk rocks, this paper presents a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olume loss, the fluid flow and compositional changes during mylonitization of the ductile shear zones in this region. Our study shows that there are a large amount of fluids flowing through the shear zon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mylonization, accompanied by the loss of rock volume and migration of elements and components. Modelling calculation results under different saturation conditions of fluids show that the maximum volume loss of the tectonites is about 60% relative to their protolith, while the fluid/rock ratio ranges from 10 to 103 in different ductile shear z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LONITE ductile shear zones volume loss fluid-rock interaction compositional migration tancheng-lujiang fault belt
下载PDF
The Geothermal Study of the Mid-Segment of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and Its Neighboring Region
4
作者 Zu Jinhua,Wu Qianfan,and Lian YufangInstitute of Geology,SSB,Beijing 100029,China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1996年第3期37-44,共8页
In this paper,25 new terrestrial heat flow values newly observed along the mid-segment of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are listed.With these geothermal data and 37 other terrestrial heat flow values(previously publ... In this paper,25 new terrestrial heat flow values newly observed along the mid-segment of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are listed.With these geothermal data and 37 other terrestrial heat flow values(previously published),we describe the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terrestrial heat flows in the area.In this research,the two-dimensional temperature structure from the surface to lithospheric bottom of the Huaibei-Sixian-Jinhu profile is inferred by using the finite-element method and the temperature and heat flow of sedimentary,granitic,and basaltic layers is calcu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TERRESTRIAL heat flow Two-dimensional temperature structure
下载PDF
顺北油田顺北4号断裂带中段断控储集体连通性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军 廖茂辉 +3 位作者 王来源 龚伟 黄超 查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6-464,共9页
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断控储集体类型多样,各储集层空间位置,影响储集体连通能力,制约不同部位油井产量。通过探讨一种在钻前评价目标储集体连通能力的方法,对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中段断控储集体连通性展开评价。结果表明,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 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断控储集体类型多样,各储集层空间位置,影响储集体连通能力,制约不同部位油井产量。通过探讨一种在钻前评价目标储集体连通能力的方法,对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中段断控储集体连通性展开评价。结果表明,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中段断控储集体共划分为4个分隔单元,各分隔单元内部洞穴连通率均超过50%,高角度裂缝延伸,垂向洞穴累计厚度大,连通能力较强,分隔单元3与分隔单元4内部的有利目标获取高产概率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北油田 顺北4号走滑断裂带中段 断控储集体 连通性评价 三维可视化 裂缝预测 分隔单元
下载PDF
芦山强震区上地壳速度和泊松比分布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6
作者 徐志萍 刘巧霞 +6 位作者 刘志 田晓峰 王夫运 段永红 林吉焱 邱勇 唐淋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00-1418,共19页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芦山地区先后发生了2013年芦山M S7.0和2022年芦山M S6.1地震,2次强震的孕育发生与所在区域深、浅地震构造环境、地壳物性结构参数密切相关。研究该区地壳浅部物性结构特征及其与深部动力学过程的映射关系对认识该区的... 龙门山断裂带南段芦山地区先后发生了2013年芦山M S7.0和2022年芦山M S6.1地震,2次强震的孕育发生与所在区域深、浅地震构造环境、地壳物性结构参数密切相关。研究该区地壳浅部物性结构特征及其与深部动力学过程的映射关系对认识该区的孕震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中利用金川—芦山—乐山深地震测深剖面资料的P波、S波初至波走时数据,采用二维射线追踪走时反演方法获取了沿剖面上地壳的精细P波、S波速度和泊松比值。结果显示:剖面西北段松潘-甘孜块体的上地壳具有高P波、S波速度和低泊松比的特征,而东南段的四川盆地上地壳具有低P波、S波速度和高泊松比的特征。在松潘-甘孜块体和四川盆地之间的龙门山构造带,上地壳P波、S波速度和泊松比等值线形态受区域构造活动控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呈近直立趋势展布。龙门山构造带下方沉积基底表现出明显的结构差异,且速度和泊松比等值线形成“V”形特征。龙门山断裂带的上地壳速度、泊松比横向变化梯度大,可能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使得青藏高原东缘低泊松比地壳向坚硬的扬子地台(高泊松比)挤压,进而产生地壳垂向变形的直接证据。芦山强震区M S7.0地震的余震主要发生在壳内高、低速和泊松比变化梯级带偏高速和低泊松比的一侧,该区的地震活动既受区域断裂构造的控制,也与上地壳的物性结构特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强震区 上地壳物性结构 深地震测深剖面 龙门山断裂带中南段
下载PDF
东天山新元古代强过铝质花岗岩的发现对中天山构造带北缘的约束
7
作者 李平 高晓峰 +1 位作者 孟勇 孙少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15-1827,共13页
东天山小黄山花岗岩位于阿齐克库都克断裂和康古尔塔格断裂之间的构造带,为一类具有白云母、石榴子石等矿物的S型花岗岩,属于强过铝质花岗岩类。其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为835.4±9.0 Ma,地球化学特征说明此花岗岩为后碰... 东天山小黄山花岗岩位于阿齐克库都克断裂和康古尔塔格断裂之间的构造带,为一类具有白云母、石榴子石等矿物的S型花岗岩,属于强过铝质花岗岩类。其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结果为835.4±9.0 Ma,地球化学特征说明此花岗岩为后碰撞岩浆作用而成,属于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拼贴-裂解事件的产物。此外,该前寒武纪岩体的发现结合康古尔塔格—镜儿泉沿线出露的蛇绿岩、含蓝晶石和石榴子石的变质岩系,以及康古尔塔格断裂带南北两侧区域地层的差异,可以将康古尔塔格断裂带作为分隔中天山和北天山构造带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过铝质花岗岩 新元古代岩浆作用 康古尔断裂带 中天山构造带
下载PDF
利用接收函数两步反演法研究小江断裂带及邻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
8
作者 杨建文 金明培 +2 位作者 茶文剑 张天继 叶泵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90-207,共18页
文中基于2011年9月2日—2014年1月16日小江断裂带及邻区48个台站的远震三分量波形数据提取径向P波接收函数,采用两步反演法和Bootstrap重采样技术反演了各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对小江断裂带及邻区的地壳深部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文中基于2011年9月2日—2014年1月16日小江断裂带及邻区48个台站的远震三分量波形数据提取径向P波接收函数,采用两步反演法和Bootstrap重采样技术反演了各台站下方的S波速度结构,对小江断裂带及邻区的地壳深部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地壳的S波速度在横向和垂向上都存在明显的非均匀特性,近地表处有2~4km厚的低速沉积层;中上地壳的S波速度呈高、低速相间分布;在20~35km的深度范围内存在明显的低速层,主要间断分布于小江断裂以西的川滇菱形块体和红河断裂以南的印支块体内部,另外在师宗-弥勒断裂附近也有局部分布。2)小江断裂带中、北段壳内低速层较为发育,以中段最为突出,最厚约达28km;南段在15~25km深度范围内存在明显的高速区。3)研究区的泊松比普遍较低(平均为0.24),呈不均匀分布,且横向变化剧烈,小江断裂带的泊松比总体呈北段较高、南段次之、中段低的分段特征;研究区壳内低速分布与泊松比间的对应关系不明显,大部分低速层似乎缺少发生部分熔融的条件,其地球物理结果的差异和不一致说明壳内低速层的变形演化机制及物理特性较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江断裂带 P波接收函数 两步反演法 S波速度 中下地壳低速层
下载PDF
重力异常反映的郯庐带中南段构造边界与应力场 被引量:1
9
作者 朱益民 余腾 +1 位作者 王鑫 张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81,共11页
为解决传统基于重力场数据一阶导数定义的总水平导数和解析信号振幅存在无法均衡深浅异常振幅的问题,应用重力全张量梯度数据,提出改进的倾斜导数地质体边界识别方法NTD_(M)。经模型验证,NTD_(M)在收敛性、抑噪性和边界识别精度方面均... 为解决传统基于重力场数据一阶导数定义的总水平导数和解析信号振幅存在无法均衡深浅异常振幅的问题,应用重力全张量梯度数据,提出改进的倾斜导数地质体边界识别方法NTD_(M)。经模型验证,NTD_(M)在收敛性、抑噪性和边界识别精度方面均有提升。利用NTD_(M)将郯庐带中南段及邻区划分为14个边界较为清晰的构造单元,借助垂线偏差数据对郯庐带中南段的构造应力场和壳幔密度差进行反演。结果显示,二者在水平方向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空间上显著相关,构造应力最大差异值约为16 MPa,壳幔密度差约为0.2 g/cm^(3),构造应力等值线密集处与构造单元划分的边界以及地震分布情况对应较好。郯庐带中段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E-EW,南段主应力方向以EW-NWW为主,总体呈EW向,与震源机制解、地应力测量和GPS反演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场全张量梯度 边界识别 重力垂线偏差 构造应力场 郯庐带中南段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地壳厚度与泊松比研究
10
作者 陈立艺 王未来 蔡光耀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36-1049,共14页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以及华北克拉通破坏密切相关,研究其深部结构对于了解郯庐断裂带构造演化过程、强震的孕震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密集台阵波形资料,采用接收函数H-κ叠加方法获得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的地壳厚度和...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以及华北克拉通破坏密切相关,研究其深部结构对于了解郯庐断裂带构造演化过程、强震的孕震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密集台阵波形资料,采用接收函数H-κ叠加方法获得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的地壳厚度和泊松比.结果显示,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的地壳厚度分布以庐江和新沂为分段点呈现出与地质构造相关的南北向分段特征:南段的断裂带西侧的地壳厚度比东侧厚约5 km,中段的断裂带两侧厚度差异减小至约3 km,而北段则表现为断裂带下方隆起特征.郯庐断裂带沿线的地壳泊松比较高,推测是地幔物质的热侵蚀和化学侵蚀所致.根据艾里地壳均衡理论,南段地壳厚度与地表高程相关,基本符合艾里地壳均衡模型;而中段两侧地表高程基本相同,两侧地壳厚度差异表明不符合艾里地壳均衡模型,可能与断裂带西侧的华北克拉通岩石圈比东侧扬子克拉通岩石圈具有更高密度有关,高密度岩石圈产生向下“拖拽力”导致莫霍面相对理论值偏深;北段的莫霍面也偏深,与中段断裂带西侧情况类似,该区域基本位于华北克拉通块体.在郯城地震破裂范围内,存在莫霍面的不平滑过渡、活动块体的边界带以及断裂的分叉与交汇这三类结构特征.在上述结构特征的区域应力更集中,从而孕育产生了1668年郯城8.5级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 H-κ叠加 地壳厚度 泊松比 郯城8.5级地震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起源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6
11
作者 赵田 朱光 +2 位作者 向必伟 林少泽 顾承串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20-1140,共21页
为探讨郯庐断裂带的起源方式,对其印支期变形构造进行了详细的构造研究与综合分析。张八岭隆起带上张八岭群及肥东杂岩表现为上盘向南南西运动的平缓韧性滑脱变形带;庐江地区张八岭群表现为郯庐陡立的左行走滑剪切带;大别造山带东缘郯... 为探讨郯庐断裂带的起源方式,对其印支期变形构造进行了详细的构造研究与综合分析。张八岭隆起带上张八岭群及肥东杂岩表现为上盘向南南西运动的平缓韧性滑脱变形带;庐江地区张八岭群表现为郯庐陡立的左行走滑剪切带;大别造山带东缘郯庐剪切带经历了两期变形事件,早期变形表现为北东走向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而晚期变形为叠加的北东-南西向紧闭褶皱;大别造山带内宿松杂岩及造山带南缘张八岭群表现为折返构造特征。结合前人白云母^(40)Ar/^(39)Ar定年结果及郯庐断裂带周缘前陆变形带特征,提出了郯庐断裂带起源的板片撕裂断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起源 张八岭群 左行走滑剪切带 中三叠世 板片撕裂断层
下载PDF
昆中断裂带南北陆块基底、盖层沉积、岩浆岩对比研究--昆中断裂带构造意义的讨论 被引量:14
12
作者 姜寒冰 李文渊 +4 位作者 董福辰 张照伟 谭文娟 高永宝 郭周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1-594,共14页
本文依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资料,从昆中断裂带对南北两侧的基底变质岩系(包括变基性火山岩、变泥质岩)、表壳盖层沉积岩系、前寒武纪长英质火成侵入岩以及镁铁-超镁铁质侵入岩的沉积建造、岩石类型组合、岩石地球化学及所反映的... 本文依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资料,从昆中断裂带对南北两侧的基底变质岩系(包括变基性火山岩、变泥质岩)、表壳盖层沉积岩系、前寒武纪长英质火成侵入岩以及镁铁-超镁铁质侵入岩的沉积建造、岩石类型组合、岩石地球化学及所反映的源岩物性的控制,系统对比讨论了昆中断裂带南北两侧基底陆块特征及昆中断裂带的构造属性。得出以昆中断裂带为界,南北两侧陆块的大陆岩石圈,无论在表壳沉积岩系、中-下地壳和地幔的层性和物性结构及地球化学成分都存在显著差异。从而提出昆仑造山带实际上是个两陆块碰撞复合陆缘造山带。在元古宇以前南北陆块并非属同一古陆块,或者说昆中断裂带为欧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的真正分界或二者的拼合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中断裂带 性质 构造意义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闭锁特征与地震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李腊月 李玉江 +3 位作者 张风霜 陈长云 尹海权 贾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67-479,共13页
利用华北地区1999~2007、2013~2017两期GPS水平运动速度场数据,采用块体负位错模型,分别反演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不同段的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分布;结合地表应变结果,综合分析了郯庐断裂带前后两期的变形差异特征,并探讨了其与日... 利用华北地区1999~2007、2013~2017两期GPS水平运动速度场数据,采用块体负位错模型,分别反演了郯庐断裂带中南段不同段的断层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分布;结合地表应变结果,综合分析了郯庐断裂带前后两期的变形差异特征,并探讨了其与日本3·11地震间的可能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日本地震后,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郯城以北的段落闭锁程度有所减弱,中南段东部地区主张应变率增强,处于拉张状态;日本大地震的发生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的应变积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2013~2017最新一期反演结果显示莒县以北断层闭锁程度仍较高,闭锁深度较深,为右旋挤压亏损,是1668年郯城地震的未破裂段;莒县以南到泗洪附近断层闭锁程度较低,无滑动亏损积累;泗洪以南到嘉山段断层闭锁程度较高,是历史地震的未破裂段,同时该地区小震不活跃,易于应力积累,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 断层闭锁 滑动亏损 应变积累 地震危险性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阿瓦提凹陷周缘的晚新生代张扭性断层带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李曰俊 孙龙德 +7 位作者 杨海军 张光亚 齐英敏 桑洪 王月然 刘亚雷 张强 文磊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9-123,共15页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的阿瓦提凹陷周缘发育晚新生代正断层,其中第四纪的正断层活动是塔里木盆地构造地质研究的新发现。这些正断层受先存基底断裂控制,平面上沿沙井子断裂带、阿恰断裂带和吐木休克断裂带右阶式雁列状分布,构成右阶左旋张...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的阿瓦提凹陷周缘发育晚新生代正断层,其中第四纪的正断层活动是塔里木盆地构造地质研究的新发现。这些正断层受先存基底断裂控制,平面上沿沙井子断裂带、阿恰断裂带和吐木休克断裂带右阶式雁列状分布,构成右阶左旋张扭性正断层带。剖面上,向下断达下古生界后不清楚,向上断至第四系上部,构成阶梯状或小型地堑(或负花状构造)构造。生长系数计算结果表明,正断层带形成于新近纪末,第四纪早-中期持续活动,到第四纪晚期停止活动。这些张扭性正断层带的成因是阿瓦提地块相对于周边地质体的顺时针旋转而致,其动力学来源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陆一陆碰撞,在晚喜马拉雅山期依然持续作用而导致的远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西北部 阿瓦提凹陷 上新世晚期-第四纪中期 正断层 张扭性断层带 顺时针旋转
下载PDF
“长江深断裂带”的构造性质:深地震反射证据 被引量:35
15
作者 吕庆田 刘振东 +2 位作者 董树文 严加永 张永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344-4359,共16页
长江深断裂带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来,因其在区域控岩、控矿、工程地质和灾害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但由于缺乏深部资料,对长江深断裂带的构造性质、空间展布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分析穿过长江河床及两岸的六条深... 长江深断裂带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来,因其在区域控岩、控矿、工程地质和灾害地质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但由于缺乏深部资料,对长江深断裂带的构造性质、空间展布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分析穿过长江河床及两岸的六条深地震反射剖面,讨论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及长江深断裂带的构造性质及演化,获得如下认识:(1)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燕山期的陆内俯冲带,上地壳发生强烈挤压变形,以大型逆冲、叠瓦、褶皱和推覆构造为特征;下地壳及岩石圈地幔俯冲或叠置到相邻块体之下,在宁芜火山岩盆地和沿江凹陷下形成了"鳄鱼嘴"构造.(2)白垩纪以来,长江深断裂带(CJF)由一系列拆离断层组成,大致沿长江河床分布.该断裂带在燕山期陆内造山阶段为一组逆冲断裂,伸展垮塌阶段反转为正断层或拆离断层,同时控制了沿江凹陷的形成和演化.(3)陆内俯冲或叠置导致地壳加厚、拆沉,引发大规模岩浆活动."鳄鱼嘴"构造或是沟通深部岩浆向上迁移的主要通道,控制了沿江成矿岩浆岩的分布.正是这种特殊的深部过程和构造特征,导致了燕山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深断裂带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深地震反射 偏移剖面 陆内俯冲带
下载PDF
中、下扬子区中、新生代陆内对冲带的形成及解体 被引量:63
16
作者 梅廉夫 戴少武 +1 位作者 沈传波 汤济广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7,14,共8页
中、下扬子对冲带是扬子板块在秦岭-大别-苏鲁中央造山系和江南隆起南北向相向挤压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对中、下扬子对冲带的空间构造格局以及中、新生代的形成与解体的揭示有助于了解该对冲带的时空演化以及与南、北两大造山带的响应关... 中、下扬子对冲带是扬子板块在秦岭-大别-苏鲁中央造山系和江南隆起南北向相向挤压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对中、下扬子对冲带的空间构造格局以及中、新生代的形成与解体的揭示有助于了解该对冲带的时空演化以及与南、北两大造山带的响应关系、郯庐断裂南端的性质以及区内海相油气的宏观勘探方向。研究认为中扬子对冲过渡带与下扬子对冲过渡带在印支-燕山早期基本同时形成,向西过渡到上扬子区以递进变形的方式稍晚定型。对冲带在燕山晚期以来遭受伸展作用的改造,逐渐解体和分异。郯庐断裂南端介于中、下扬子间,基于中、下扬子对冲带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判断断裂南延可能性较小。中、下扬子对冲带是海相油气成藏的有利地区,是南方海相油气勘探潜在的领域之一,但对冲带不同段油气成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扬子区 对冲带 郯庐断裂 新生代 陆内变形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安徽太湖段第四纪新活动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朋 郑海刚 +3 位作者 姚大全 杨源源 黄显良 方震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51-1255,1316,共6页
郯庐断裂带太湖段位于东大别的东侧,为东大别与山前盆地的构造界线,遥感影像上断层线性特征清晰。在太湖-桐城一带开展了多次野外地质调查和探槽工作,其中太湖小池镇殷家上屋探槽显示,断层带发育有较软的断层泥,断层向上延伸入中更新世... 郯庐断裂带太湖段位于东大别的东侧,为东大别与山前盆地的构造界线,遥感影像上断层线性特征清晰。在太湖-桐城一带开展了多次野外地质调查和探槽工作,其中太湖小池镇殷家上屋探槽显示,断层带发育有较软的断层泥,断层向上延伸入中更新世棕红色蠕虫状亚粘土中,OSL和ESR样品测试结果表明,断层在中更新世有过较强的活动。桐城挂车河镇洪老屋断层剖面显示断层错断了早中更新世砾石层,断层下部发育有新鲜的断层泥,ESR样品测试结果同样表明断层在中更新世有过较强活动。综合分析认为,郯庐断裂带太湖段在早中更新世仍有过较强活动,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Q2),这或是该地区地震活动以中小地震为主的一个构造背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郯庐断裂带 太湖段 地质探槽 断层泥 中更新世
下载PDF
玛湖凹陷斜坡区中浅层断裂特征及其控藏作用 被引量:29
18
作者 陈永波 程晓敢 +3 位作者 张寒 李春阳 马永平 王国栋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5-994,共10页
以地震和钻井资料为基础,开展玛湖凹陷斜坡区中浅层断裂发育特征、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以及断裂对中生界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等研究。研究认为,玛湖凹陷斜坡区中浅层发育两种类型的断层,即正断层和走滑断层,主要活动期为燕山期,平面... 以地震和钻井资料为基础,开展玛湖凹陷斜坡区中浅层断裂发育特征、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以及断裂对中生界油气运聚成藏的控制作用等研究。研究认为,玛湖凹陷斜坡区中浅层发育两种类型的断层,即正断层和走滑断层,主要活动期为燕山期,平面上分为4级断裂,分别是北西西向—近东西向的Ⅰ级走滑断裂,其形成和三叠纪末以来盆地西北缘断裂带的左行压扭有关;北东向—北北东向的Ⅱ级断裂,为分布在西北缘断裂带—斜坡区交界部的正断层,其形成和断裂带继承性鼻隆顶部拉张作用有关;北西西向Ⅲ级断裂为斜坡区低幅度凸起顶部拉张形成的正断层及差异压实有关;北东向的Ⅳ级断裂可能是低幅度凸起倾末端的拉张环境形成的横张正断层。断裂不但是油气垂向运移的通道,还具有控藏作用,玛湖凹陷斜坡区中浅层发育2种油气藏类型:断块油气藏和断层-岩性油气藏,圈闭面积大,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勘探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斜坡区 中浅层 断裂 形成机制 鼻隆 低凸起 油气成藏
下载PDF
沂沭断裂带中南段钾质火山岩的元素地球化学与Sr-Nd-Hf同位素组成及其对岩石成因的制约 被引量:13
19
作者 邱检生 刘亮 +1 位作者 李友连 赵姣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93-1210,共18页
本文以沂沭断裂带中南段莒南-大店一带的钾质火山岩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它们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特征,据此探讨了源区地幔富集机制及岩石成因。莒南钾质火山岩主要为一套安粗质火山-潜火山岩组合,大店多发育粗面... 本文以沂沭断裂带中南段莒南-大店一带的钾质火山岩为对象,系统研究了它们的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组成特征,据此探讨了源区地幔富集机制及岩石成因。莒南钾质火山岩主要为一套安粗质火山-潜火山岩组合,大店多发育粗面质火山岩,二者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基本一致,均约为118Ma。在化学组成上,这套火山岩均偏碱性,里特曼指数(σ)介于4.10~5.07,且富钾(K_2O=4.21%~5.77%),在SiO_2-K_2O和K_2O-Na_2O关系图上,均投影在钾玄岩系区。安粗质和粗面质火山岩均富大离子亲石元素(Cs,Rb,Th,U,Pb)和轻稀土元素,贫高场强元素(Nb,Ta,P,Ti),但粗面质火山岩具较显著的Ba、Eu负异常,且轻重稀土比值较低。二类火山岩均具有富集且较均一的Sr-Nd同位素组成(I_(Sr)=0.7086~0.7091,ε_(Nd)(t)=-16.9^-18.2),锆石ε_(Hf)(t)值均为显著的负值(安粗质岩:-22.3^-24.3,粗面岩:-19.7^-23.6)。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的综合分析表明,区内钾质火山岩的源区地幔极可能遭受了因扬子板块深俯冲和华北克拉通岩石圈拆沉等多次富集事件的影响。至早白垩世,随着郯庐断裂引张的加剧,诱发了软流圈地幔上涌,同时在断裂减压作用的影响下,促使了这一经叠次改造的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由此产生的岩浆经进一步分异演化,导致了区内钾质火山岩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质火山岩 富集地幔 岩石成因 晚中生代 沂沭断裂中南段
下载PDF
昆中断裂带同构造花岗斑岩锆石U-Pb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8
20
作者 陆露 胡道功 +1 位作者 张永清 吴珍汉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0年第1期36-43,共8页
采自格尔木南昆中断裂带两个同构造花岗斑岩中的岩浆锆石采用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 MS)方法得到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408.5±2.3 Ma和391.2±3.4 Ma。这两组年龄结果表明昆中断裂带为叠置在昆中缝... 采自格尔木南昆中断裂带两个同构造花岗斑岩中的岩浆锆石采用激光烧蚀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MC-ICP MS)方法得到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408.5±2.3 Ma和391.2±3.4 Ma。这两组年龄结果表明昆中断裂带为叠置在昆中缝合带上的新生断裂带,形成于东昆仑加里东造山晚期陆内构造变形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中断裂 花岗斑岩 锆石U-PB年龄 断裂活动 东昆仑造山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