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条件对T型分子筛晶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周荣飞 林晓 徐南平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9-24,共6页
采用XRD、SEM和ICP表征了合成的T型分子筛样品,考察了水热合成条件对T型分子筛晶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源、n(SiO2)/n(Al2O3)、n(Na2O+K2O)/n(SiO2)对结晶的影响很大.当n(SiO2)/n(Al2O3)为16~30和n(Na2O+K2O)/n(SiO2)为0.25~0.40,采用n... 采用XRD、SEM和ICP表征了合成的T型分子筛样品,考察了水热合成条件对T型分子筛晶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硅源、n(SiO2)/n(Al2O3)、n(Na2O+K2O)/n(SiO2)对结晶的影响很大.当n(SiO2)/n(Al2O3)为16~30和n(Na2O+K2O)/n(SiO2)为0.25~0.40,采用n(SiO2):n(Al2O3):n(Na2O+K2O):n(H2O):n(TMAOH)=1:0.055:0.31:11.67:0.045的初始硅铝溶胶,在温度100℃下反应2 d,可得到高结晶度的T型分子筛.加入晶种、模板剂或控制较低的碱浓度均可以合成以菱钾沸石为主体的T型分子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分子筛 毛沸石 菱钾沸石 水热合成 模板剂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超细T型分子筛 被引量:2
2
作者 周荣飞 周俊静 +1 位作者 胡娜 陈祥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6-99,共4页
在较低温度和添加四甲基氢氧化锰溶液(TMAOH)模板剂条件下,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平均粒径为150 nm的超细T型分子筛.采用XRDI、R、SEM和N2吸附脱附法表征了合成的样品.结果表明,合成的超细T型分子筛晶粒具有均匀的颗粒粒径分布和大的比表面积... 在较低温度和添加四甲基氢氧化锰溶液(TMAOH)模板剂条件下,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平均粒径为150 nm的超细T型分子筛.采用XRDI、R、SEM和N2吸附脱附法表征了合成的样品.结果表明,合成的超细T型分子筛晶粒具有均匀的颗粒粒径分布和大的比表面积,而且极少量的超细晶种就能有效地促进T型分子筛的结晶.添加晶种或模板剂均可以有效地控制生成晶粒的大小和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沸石 t 水热法
下载PDF
微波场中T型分子筛的合成及晶化研究(英文)
3
作者 周荣飞 付桂云 +4 位作者 胡娜 袁慧 林晓 徐南平 陈祥树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4-111,共8页
研究了微波场中T型分子筛的结晶过程。考察了微波加热体系中合成参数如合成时间、溶胶组成、反应压力和模板剂用量对分子筛晶化的影响。微波加热的主要优点是减少合成时间,无模板剂的溶胶在普通加热条件下的晶化时间需要120h,而在微波... 研究了微波场中T型分子筛的结晶过程。考察了微波加热体系中合成参数如合成时间、溶胶组成、反应压力和模板剂用量对分子筛晶化的影响。微波加热的主要优点是减少合成时间,无模板剂的溶胶在普通加热条件下的晶化时间需要120h,而在微波场中则仅需要20~25h。另一方面,由于微波的快速加热特性促进了稳定相钙十字沸石的生成,从而减小了次稳定相T型分子筛的结晶区间。在未添加模板剂条件时,100℃下微波水热合成T型分子筛的结晶区间为:20≤nSiO2/nAl2O3≤22和0.31≤nM2O/nSiO2≤0.33(其中M2O=Na2O+K2O,nNa/nK=3和nSiO2/nH2O=11.70)。在普通加热和微波加热合成体系中,添加模板剂均能扩大结晶区间,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减少合成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分子筛 微波加热 普通加热 水热合成 机理
下载PDF
高性能T型沸石膜的合成及水热/耐酸性能(英文) 被引量:3
4
作者 罗益韦 潘恩泽 +4 位作者 褚晶晶 杨建华 王金渠 贺高红 鲁金明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51-1364,共14页
考察了晶种尺寸形貌及晶化温度对T型沸石膜的形成演化过程以及分离性能的影响,调查表明采用小尺寸的晶种可制备出致密的沸石膜,且膜的生长速率受晶化温度影响,低温下合成同性能的膜需更长的晶化时间。当晶种尺寸分别为0.4和0.6μm时,42... 考察了晶种尺寸形貌及晶化温度对T型沸石膜的形成演化过程以及分离性能的影响,调查表明采用小尺寸的晶种可制备出致密的沸石膜,且膜的生长速率受晶化温度影响,低温下合成同性能的膜需更长的晶化时间。当晶种尺寸分别为0.4和0.6μm时,423 K晶化4 h可制得高性能的T型沸石膜,348 K分离90%(w/w)异丙醇/水混合物体系,其通量分别高达6.21和5.98 kg·m^(-2)·h^(-1),分离因子均>10 000。实验发现,膜的形成过程受外延生长机理控制,与晶种形貌尺寸和晶化温度无关,且所制得的高性能T型沸石膜具有很好的水热稳定性及耐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沸石膜 渗透蒸发 取向 水热/耐酸稳定性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TiO_2纳米线及其煅烧温度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强 曹明飞 +1 位作者 刘恩东 孙艳 《环保科技》 2017年第6期12-15,共4页
以钛粉为钛源,采用一次水热法制备出TiO_2纳米线,经不同温度煅烧,采用SEM、EDS、XRD等测试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考察煅烧温度对TiO_2形貌、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从450℃升高到650℃,TiO_2纳米线结构逐渐被破坏,转变为TiO_... 以钛粉为钛源,采用一次水热法制备出TiO_2纳米线,经不同温度煅烧,采用SEM、EDS、XRD等测试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考察煅烧温度对TiO_2形貌、晶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煅烧温度从450℃升高到650℃,TiO_2纳米线结构逐渐被破坏,转变为TiO_2纳米颗粒。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样品中开始出现金红石相,且含量逐渐增加,同时晶粒尺寸也在温度升高过程中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法 二氧化钛纳米线 煅烧温度
下载PDF
缅甸硬玉岩地区的热液型钠长石岩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静 施光海 +2 位作者 王君 袁野 杨梦楚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50-1460,共11页
产于俯冲带内的低温高压带的由单矿物构成的硬玉岩通常伴有钠长石岩,目前对于硬玉岩研究的关注度较高,而对于钠长石岩则相对较低,很少有相关论文报导。产于缅甸翡翠矿区的钠长石岩,经常与硬玉岩相伴而生,是良好的研究样品。钠长石岩的... 产于俯冲带内的低温高压带的由单矿物构成的硬玉岩通常伴有钠长石岩,目前对于硬玉岩研究的关注度较高,而对于钠长石岩则相对较低,很少有相关论文报导。产于缅甸翡翠矿区的钠长石岩,经常与硬玉岩相伴而生,是良好的研究样品。钠长石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低温钠长石,其次含有硬玉、绿辉石、透辉石等辉石类矿物和钠透闪石、蓝透闪石、镁钠闪石等闪石类矿物,此外还有钠沸石等。钠长石沿着解理和裂隙交代硬玉,说明钠长石形成晚于硬玉岩。钠长岩中的主要组成矿物钠长石的形成温度小于300℃,且其形成压力小于0.5kb,推测是在硬玉岩抬升程中通过交代与沉淀作用形成。其内的透辉石有两种类型,一类可能是被交代的硬玉中的透辉石组分会渐进增加,最终形成透辉石。另一类是被绿辉石包裹的透辉石残留,其很有可能是早期来自地幔楔或者俯冲带岩石中的矿物残留,即异剥钙榴岩或辉石岩类,可以视作硬玉化绿辉石岩和硬玉化异剥钙榴岩的矿物学证据。热液型钠长石岩的存在进一步说明缅甸翡翠矿区钠化热液存在现象的普遍性与穿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 钠长石岩 硬玉岩 热液 低温高压
下载PDF
岩浆流体对冲绳海槽海底成矿热水系统的可能贡献 被引量:34
7
作者 侯增谦 艾永德 +2 位作者 曲晓明 张琦玲 唐绍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7-65,共9页
海底火山活动区成矿热液流体来源长期存在争议。尽管海水来源说更为流行,但本文提供的下列证据表明,来自长英质岩浆的流体对冲绳海槽现代活动热水成矿系统有较大贡献:①冲绳海槽JADE热水区出现异常高热流,其下方1~2km处存在浅位长英质... 海底火山活动区成矿热液流体来源长期存在争议。尽管海水来源说更为流行,但本文提供的下列证据表明,来自长英质岩浆的流体对冲绳海槽现代活动热水成矿系统有较大贡献:①冲绳海槽JADE热水区出现异常高热流,其下方1~2km处存在浅位长英质岩浆房;②CO_2、烃类、H_2等气体在热水成矿体系中极度富集甚至形成独立气流,与热水流体共存。气体的碳、氦同位素资料表明其来自长英质岩浆体系;③JADE成矿热水系统存在异常高温(330~392℃)和高盐度(6.7%~7.5%)热流体端元;④热水蚀变岩具较高的δ^(18)O组成(12.3‰~14.7‰),据热液石英δ^(18)O和流体充填温度估算的初始流体δ^(18)O组成与岩浆水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流体 冲绳海槽 海底成矿 热水系统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铀矿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45
8
作者 吴柏林 张婉莹 +6 位作者 宋子升 寸小妮 孙莉 罗晶晶 李艳青 程相虎 孙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393-3407,共15页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已发现系列砂岩型铀矿,由东往西依次有东胜铀矿、杭锦旗(纳岭沟)铀矿、大营铀矿等大型、特大型矿床,成为我国目前砂岩型铀矿发现规模最大、最具远景的地区。研究表明,它们具有相似的矿床地质特征和形成环境。在矿床成...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已发现系列砂岩型铀矿,由东往西依次有东胜铀矿、杭锦旗(纳岭沟)铀矿、大营铀矿等大型、特大型矿床,成为我国目前砂岩型铀矿发现规模最大、最具远景的地区。研究表明,它们具有相似的矿床地质特征和形成环境。在矿床成矿作用研究中,铀的存在形式及铀矿物特征对砂岩铀矿来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其认识对铀的地浸开采可提供重要依据,也是了解砂岩型铀矿形成机制或矿床形成环境及成因的重要信息。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营铀矿、纳岭沟铀矿等主要砂岩型铀矿中铀矿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通过电子探针测试,高分辨率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认为盆地北部铀矿的铀矿物类型主要为铀石,含少量的沥青铀矿、钛铀矿、水硅铀石、钍铀石等;铀矿物常与黄铁矿、有机质(煤屑)及方解石相伴生。采用逐级化学提取等方法定量地分析了铀矿物占矿石中铀配分的比例关系,认为其中铀矿物和吸附态约各占铀存在形式的50%。首次对砂岩型铀矿的铀矿物进行微区原位LA-ICP-MS稀土元素分析,认为ΣREE在铀矿物铀石中高度富集,是矿石中稀土元素的主要载体;稀土元素是铀矿石中可综合利用的有益组份,其标准化曲线表现为明显的右倾型,轻稀土富集,轻重稀土分馏强烈,δEu和δCe具较弱的负异常,说明总体上铀矿化形成于外生后成环境。从上述铀矿物特征,初步探讨了铀矿化形成的环境与成因,认为铀矿化形成经历了至少为低温流体作用的环境;铀矿化形成于浅部地壳即外生后成环境而与深源作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铀矿物 铀石 微区原位铀矿物稀土元素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 低温热液
下载PDF
广东长坑-富湾金银矿床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10
9
作者 毛晓冬 黄思静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0-417,共8页
金银矿体位于同一矿田并共存在同一个构造破碎蚀变带内 ,严格地受控于下石炭统梓门桥组 (C1 z)和上三叠统小坪组 (T3x)之间的滑覆构造破碎带 ,这一构造带也是 C1 z和 T3x间的平行不整合界面。围岩蚀变以硅化、粘土化和硫化物化为主。本... 金银矿体位于同一矿田并共存在同一个构造破碎蚀变带内 ,严格地受控于下石炭统梓门桥组 (C1 z)和上三叠统小坪组 (T3x)之间的滑覆构造破碎带 ,这一构造带也是 C1 z和 T3x间的平行不整合界面。围岩蚀变以硅化、粘土化和硫化物化为主。本文通过对金、银矿矿石及围岩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的分析 ,认为金、银矿物质来源是不同的 :金可能来源于矿区周围的下石炭统梓门桥组地层 ,银则来源于粤西地区广泛分布的中 -新元古代地层 (云开杂岩和震旦系 )。在对金、银矿体和围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 ,推断金、银成矿作用和围岩蚀变作用皆属热液交代作用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矿床 下石炭统 梓门桥组 上三叠统 小坪组 中-新元古界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热液交代作用 广东
下载PDF
云南维西县阿夺底锑多金属矿成因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希 张艺瀚 +1 位作者 张云龙 杨涛 《云南地质》 2015年第2期247-251,共5页
阿夺底锑多金属矿为中、低温热液矿床,矿体赋存于断层破碎带中,矿体的展布方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沿区域性深大断裂侵入,富含锑铜银的喜马拉雅期花岗岩浆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成矿热液。
关键词 中低温热液矿床 构造控矿 云南维西阿夺底
下载PDF
西成古盆地热历史及热水沉积成矿系统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英 任名华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97-102,共6页
自泥盆纪以来,西成古盆地发生了一系列构造-岩浆热事件:初期为海盆内部结构的形成和演化,随之是沿边缘转换断层分布的古地热异常区的形成及热水沉积同生成矿作用的发生;随后的热事件主要为热变质作用,动热变质作用,岩浆的侵入与侵位,变... 自泥盆纪以来,西成古盆地发生了一系列构造-岩浆热事件:初期为海盆内部结构的形成和演化,随之是沿边缘转换断层分布的古地热异常区的形成及热水沉积同生成矿作用的发生;随后的热事件主要为热变质作用,动热变质作用,岩浆的侵入与侵位,变形及退变质作用,构成了本区的热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热历史 古盆地 热水沉积
下载PDF
香格里拉县地苏嘎铜多金属矿矿床成因浅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海鸥 缪磊 《云南地质》 2014年第2期226-229,共4页
地苏嘎铜多金属矿位于三江成矿域中甸斑岩型铅锌铜多金属成矿带。含矿岩石主要为白云岩、砂质绢云板岩或石英脉等,矿床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与变质岩层状矿床等复合的铜多金属矿床。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 中—低温热液矿床 云南云南省香格里拉县地苏嘎
下载PDF
建水虾洞铅锌银多金属矿床成因新解 被引量:8
13
作者 舒培华 杨俊 张艳韬 《云南地质》 2012年第4期453-455,433,共4页
矿体赋存于峨眉山玄武岩组(P2e)/茅口组(P1m)接触带内碳酸盐岩一侧,缺失喷流沉积要素,而与构造、岩性、岩浆岩、矿化蚀变关系密切。应属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关键词 铅锌银多金属 构造地层控矿 岩浆提供矿质 中低温热液型 云南建水虾洞
下载PDF
云南兰坪罗善铅锌矿控矿因素及成因
14
作者 徐兴业 黄发梅 +2 位作者 张桂银 苏泰民 黄联飞 《云南地质》 2013年第4期421-423,416,共4页
铅锌矿赋存于上三叠统三合洞组下段(T3s1)灰岩容矿岩层中及近南北向、北北东向、北西向断裂破碎带内,少数赋存在近东西向节理裂隙中,成因具多成矿阶段、多成矿物质来源特征,层位+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床。
关键词 中低温热液矿床 矿床成因 地层构造控矿 云南兰坪罗善
下载PDF
云南巍山小纪罗异常区铜多金属矿找矿思路
15
作者 王迎春 孟晓荣 孔垂猛 《云南地质》 2009年第1期40-44,共5页
小纪罗异常反映低温热液活动元素的主异常。已发现2个铜矿点。讨论异常区成矿围岩条件、矿化类型,分析矿化与构造、岩体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铜多金属找矿工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 中低温热液改造 围岩变形 含矿流体 铜多属矿 云南巍山小纪罗
下载PDF
孟连回林低温热液构造角砾岩型金多金属矿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国洪 张吉寿 +2 位作者 李庆锐 李媛 徐忠然 《云南地质》 2010年第1期29-31,共3页
对矿化蚀变带进行分析研究,矿床位于中-下石炭统接触裂隙破碎带中,总结成矿规律,建立找矿标志,为该区的地质找矿指明方向。
关键词 中-下石炭统 构造破碎带 玉髓化-高岭土化 低温热液蚀变 云南孟连回林
下载PDF
永善县冷水铅锌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义琴 罗坤 孙福伟 《云南地质》 2015年第1期95-98,共4页
冷水铅锌矿体产于以碳酸盐岩为主体的奥陶系宝塔组(Ob)及十字铺组(O^s)生物碎屑灰岩及结晶白云岩接触处的构造破碎带中。铅锌矿化与硅化、黄(褐)铁矿化、碳酸盐化(方解石、白云石化)等密切相关。为中温热液型铅锌矿床。
关键词 铅锌矿 中温热液矿床 云南永善县冷水
下载PDF
老挝琅勃拉邦爬奔金矿矿床地质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会恺 张翔君 王军 《云南地质》 2011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琅勃拉邦省位于"三江"成矿带南延部分,爬奔金矿为受剪切带控制的低温热液矿床,矿体产出空间符合里德尔剪切裂隙规律,进一步工作后该矿区应有中型以上规模。
关键词 低温热液型金矿 剪切带控制 灰岩矿源层 下二叠统 老挝爬奔
下载PDF
云南梁河丝光坪锡矿成因及控矿因素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洪 何智 周蓉蓉 《云南地质》 2010年第2期149-151,共3页
锡矿处于滇西腾中—梁河锡矿集区南部,产于来利山复式花岗岩体中东外接触带,形成于岩浆期后气化—高温热液成矿阶段。晚期低温现出木锡石—锡石一蛋白石型矿床,严格受花岗岩及构造控制。
关键词 中高温热液锡矿 断裂破碎带控矿 花岗岩侵入成矿 成矿时间长 云南梁河丝光坪
下载PDF
巍山火山村地区中低温热液型铅锌多金属矿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文奎 尹银寿 +1 位作者 孙贵荣 董建春 《云南地质》 2009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矿体产于灰岩与泥岩间接触处的灰岩构造裂隙中为受褶皱内部构造裂隙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通过地质勘查工作,认为矿区外围具备进一步的找矿地质条件。
关键词 铅锌多金属 中低温热液 成矿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火山村巍山云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