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convective pore-fluid flow in fluid-saturated porous rocks within upper crust:An overview 被引量:2
1
作者 ZHAO Chong-bin Bruce HOBBS Alison OR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501-514,共14页
Convective pore-fluid flow (CPFF)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generating mineral deposits and oil reservoirs within the deep Earth. Therefor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and numerical modeling of the thermodynamic process... Convective pore-fluid flow (CPFF)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generating mineral deposits and oil reservoirs within the deep Earth. Therefor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and numerical modeling of the thermodynamic process that triggers and controls the CPFF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for the exploration of new mineral deposits and underground oil resources. From the viewpoint of science, the CPFF within the upper crust can be treated as a kind of thermodynamic instability problem of pore-fluid in fluid-saturated porous media. The key issue of dealing with this kind of problem is to assess whether a nonlinear thermodynamic system under consideration is supercritical. To overcome limitations of us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in dealing with the CPFF problems within the upper crust,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has been broadly employed for solving this kind of problem over the past two decades.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overview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associated with solving the CPFF problems in large length-scale geological systems of complicated geometries and complex material distributions. In particular, two kinds of commonly-used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approaches, namely the steady-state and transient-state approaches, and their advantages/disadvantages are thoroughly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vective flow steady-state approach transient-state approach numerical modeling upper crust porous rock
下载PDF
中下地壳切向分层流变的结果:喜马拉雅东段雅拉香波片麻岩穹隆
2
作者 江成宇 周保军 +1 位作者 陈小宇 刘俊来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28-1646,共19页
大陆中、下地壳切向(近水平)分层固态流动变形是地壳物质流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片麻岩穹隆的重要形成机制。雅拉香波穹隆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的最东段,出露不同变质级别和时代的岩石地层,发育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以及多期岩浆事件... 大陆中、下地壳切向(近水平)分层固态流动变形是地壳物质流动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片麻岩穹隆的重要形成机制。雅拉香波穹隆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的最东段,出露不同变质级别和时代的岩石地层,发育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以及多期岩浆事件,是研究造山过程中构造变形和岩浆历史的天然实验室。本文以该穹隆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野外构造解析和显微观察等工作,总结出以下三个特点:(1)雅拉香波穹隆内不同构造层次的岩石经历了相同的构造体制和不同变形条件改造:从浅部到深部,变形温度逐渐递增,由390℃到600℃;差应力逐渐减小,从24.58MPa减少至8.72MPa;应变速率逐渐加快,从1.27×10^(-13)~1.28×10^(-13)/s增加到5.19×10^(-11)~5.21×10^(-11)/s。以上体现了地壳活动带强烈的分层流变特点。(2)结合前人研究划分了穹隆变形的三个期次(D_(1)、D_(2)和D_(3)),其中D_(1)表现为上盘向南的剪切方向,D_(2)则表现为上盘向北的剪切方向。进一步,将主要变形期次D_(2)进一步划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主要是以单剪为主导的剪切作用类型,而晚期则是以纯剪为主导的剪切作用类型。(3)根据D_(2)面理和线理的产状分布特点,可以得出,深部岩石线理的倾伏角近水平,而浅层次岩石的线理倾伏角近竖直。基于以上研究表明,雅拉香波穹隆各部分岩石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剪切改造,不同构造层次的岩石具有几何学上的一致性以及运动学上的解耦,体现了穹隆发育过程中运动方向上的转变。结合穹隆各部位线理的倾伏角的变化规律,本文认为雅拉香波穹隆记录了中下地壳分层流动的过程,穹隆的形成主要受中下地壳近水平切向流动控制,辅以垂向流动的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南 雅拉香波片麻岩穹隆 穹隆形成机制 中下地壳 分层固态流变 应变速率 运动学涡度
下载PDF
Crustal Structure across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South China Sea:Evidence for Magma-poor Rifting from a Wide-angle Seismic Profile 被引量:14
3
作者 DING Weiwei Michael SCHNABEL +2 位作者 Dieter FRANKE RUAN Aiguo WU Zhenl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4期854-866,共13页
We present results from a 484 km wide-angle seismic profilie acquired in the northwest par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during OBS2006 cruise. The line that runs along a previously acquired multi-channel seismic li... We present results from a 484 km wide-angle seismic profilie acquired in the northwest par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during OBS2006 cruise. The line that runs along a previously acquired multi-channel seismic line (SO49-18) crosses the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northern margin, the Northwest Subbasin (NWSB)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Zhongsha Massif and partly the oceanic bas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eismic sections recorded on 13 ocean-bottom seismometers were used to identify refracted phases from the crustal layer and also reflected phases from the crust-mantle boundary (Moho). Inversion of the traveltimes using a simple start model reveals crustal images in the study area. The velocity model shows that crustal thickness below the continental slope is between 14 and 23 kin. The continental part of the line is characterized by gentle landward mantle uplift and an abrupt oeeanward one. The velocities in the lower crust do not exceed 6.9 km/s. With the new data we can exclude a high-velocity lower crustal body (velocities above 7.0 kin/s) at the location of the line. We conclude that this par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margin developed by a magma-poor rifting. Both, the NWSB and the Southwest Sub-basin (SWSB) reveal velocities typical for oceanic crust with crustal thickness between 5 and 7 kin. The Zhongsha Massif in between is extremely stretched with only 6-10 km continental crust left. Crustal velocity is below 6.5 kin/s; possibly indicating the absence of the lower crust. Multi-channel seismic profile shows that the Yitongansha Uplift in the slope area and the Zhongsha Massif are only mildly deformed. We considered them as rigid continent blocks which acted as rift shoulders of the main rift subsequently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Northwest Sub-basin. The extension was mainly accommodated by a ductile lower crustal flows, which might have been extremely attenuated and flow into the oceanic basin during the spreading stage. We compared the crustal structures along the northern margin and found an east-west thicken trend of the crust below the continent slope. This might be contributed by the east-west sea-floor spreading along the continental marg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WAVE velocity model magma-poor rifting lower crust flow South China Sea
下载PDF
Crustal structure along the Zhenkang-Luxi deep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 in Yunnan derived from receiver functions 被引量:1
4
作者 Zhanyong Gao Yanna Zhao +1 位作者 Xiaoguo Deng Yudong Ya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8年第4期334-341,共8页
The crustal thicknesses and the Poisson’s ratios under the seismic stations can be calculated by receiver function method with H-κ stacking effectively. But the stacking results are affected to some extent by the av... The crustal thicknesses and the Poisson’s ratios under the seismic stations can be calculated by receiver function method with H-κ stacking effectively. But the stacking results are affected to some extent by the average crustal P-wave velocity. To eliminate this effect and get more accurate crustal structure along the Zhenkang-Luxi deep seismic sounding profile which lies in Yunnan Province, we calculate the receiver functions from the teleseismic events recorded by 11 temporary stations as well as 5 permanent ones along the profile and carry out the stacking with Vp obtained from the profile in this study. Our study shows that the crustal thicknesses along the Zhenkang-Luxi profile range from 34.8 km to 41.8 km with an average of 39 km. The crust is thicker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profile and thinner in both sides in general. Dramatic changes of crustal thickness about 3 km are detected across both the Lancangjiang fault and the Xiaojiang fault, which implies that these faults cut through the Moho. The lowest Poisson’s ratio under the stations is 0.22 and the highest is 0.27 with the mean of 0.25, which is lower than the global average value 0.27 in the continental crust. It suggests that most of the crust along the profile lacks mafic component, but contains more felsic substance. The low Poisson’s ratio also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no satisfying condition for partial melting. We deduce that the material flow in the middle-lower crust i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may occur only in the north region of 24°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eiver function crustal structure Lancangjiang fault Xiaojiang fault Mid-lower crust flow
下载PDF
地热系统深部热能聚敛理论及勘查实践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贵玲 蔺文静 +5 位作者 刘峰 甘浩男 王思琪 岳高凡 龙西亭 刘彦广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9-660,共22页
深部热能聚敛及富集过程研究是地热资源探测评价的重要基础。地热壳构热控理论是以地球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构造控热作用研究为主线,通过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地热地质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深部热能聚敛过程及热异常分布规律,分... 深部热能聚敛及富集过程研究是地热资源探测评价的重要基础。地热壳构热控理论是以地球动力学理论为基础,以构造控热作用研究为主线,通过大地构造学、构造地质学、地热地质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研究深部热能聚敛过程及热异常分布规律,分析各种构造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及控热机制,探讨地热资源靶区预测方法,从而指导地热勘查的科学。本文系统论述了地热壳构热控理论的内涵与外延,提出了我国不同类型地热资源“同源共生-壳幔生热-构造聚热”的客观自然规律,分析了我国陆区壳幔尺度热流配分格局与不同地质背景条件下影响浅地表温度场的主要控热构造,并以渤海湾盆地、青藏高原、东南沿海等我国主要地热系统为研究对象,以壳构热控理论为指导,以勘查区找热为出发点,以控热作用内生因素(壳幔生热)和外生因素(构造聚热)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影响壳幔生热、壳内传热、勘查靶区聚热这一地球物理过程,确定了不同构造背景下地热系统的主要控热构造。从传统的经验式找热到建立构造控热预测标志,再到水热型地热资源-干热型地热资源共生富集认知,理论认识的创新发展,将引领和支撑我国地热资源不断实现高效勘探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构热控理论 壳幔尺度热流配分 主要控热构造 勘查实践
下载PDF
我国陆区地壳生热率分布与壳幔热流特征研究
6
作者 王贵玲 刘峰 +6 位作者 蔺文静 张薇 原若溪 习宇飞 魏帅超 廖煜钟 王亚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041-5056,共16页
壳幔热流配分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深部热量来源与最基础的地热背景,为区域地热资源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约束条件.本文依托CRUST1.0模型与地质资料,将中国陆区在平面上划分为19个构造区,在垂向上将这些区域从第四系沉积物至上地幔的地层划分... 壳幔热流配分代表了一个地区的深部热量来源与最基础的地热背景,为区域地热资源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约束条件.本文依托CRUST1.0模型与地质资料,将中国陆区在平面上划分为19个构造区,在垂向上将这些区域从第四系沉积物至上地幔的地层划分为8个圈层,确定了这些圈层的分布范围和厚度.在全国范围内实测放射性生热率数据664组,收集地壳放射性生热率及U、Th、K元素含量数据约1000组,系统地完成了上述区域各圈层的放射性生热率填图,统计得出我国陆区上、中、下地壳生热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31μW·m^(-3)、0.57μW·m^(-3)与0.22μW·m^(-3).在此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全国大地热流测量数据(1503组)完成了我国陆区地壳-地幔热流分布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陆区qc/qm>1的面积占80.1%、qc/qm>1.2的面积占65.8%.除我国东部、中部的一些盆地之外,在我国陆区大部分地区,地壳均为大地热流的最主要热源.地壳各圈层中,基底层至中地壳为地壳的主要的产热区域,贡献了平均约50%的大地热流值.本文以面积加权计算得我国陆区地壳热流平均值为39.1 mW·m^(-2),其中青藏高原最高、东南沿海次之,两者分别得益于较大的地壳厚度与较高的基岩地层生热率.我国陆区地幔热流平均值为29.7 mW·m^(-2),与全球地幔热流平均值接近,其中东部沿海地区、环鄂尔多斯地区、藏滇地热带分布区较高.地壳热流、地幔热流的高值区与我国的主要地热资源分布区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热流 生热率 岩石圈热结构 地幔热流 中国大陆地壳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现今地温场及热结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郑峰 宋荣彩 +6 位作者 董贵宇 陈海雯 王迎春 张超 吴涛 郑华安 梁玉凯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1-672,共12页
为评价莺歌海盆地地热资源优劣和了解盆地深部构造热演化,本文在收集莺歌海盆地及其邻区现有热物性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新增的9口钻井13个热物性参数,利用一维稳态热传导公式,计算了莺歌海盆地1000 m、2000 m、3000 m深度界面处地层温度;... 为评价莺歌海盆地地热资源优劣和了解盆地深部构造热演化,本文在收集莺歌海盆地及其邻区现有热物性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新增的9口钻井13个热物性参数,利用一维稳态热传导公式,计算了莺歌海盆地1000 m、2000 m、3000 m深度界面处地层温度;并沿着穿过盆地中央凹陷附近的地震测线采用分层阶段函数模型,计算了莺歌海盆地不同层位的热流分配关系(热结构)。计算时根据地震波的速度变化将地壳分为沉积盖层、上地壳上部、上地壳下部低速带与下地壳4层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莺歌海盆地1000 m、2000 m、3000 m深度界面的地层温度分布特征表现为沿着河内凹陷—临高凸起南西方向—泥底辟一带温度较高,盆地北西、南东区域附近温度较低,地层温度的整体分布特征与地壳减薄及断裂发育有明显关系;地壳热流对地表热流的贡献占比41%,地幔热流对地表热流的贡献占比为59%。因此,莺歌海盆地具有“冷壳热幔”的岩石圈热结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岩石圈热结构 温度场 热物性参数 壳—幔热流
下载PDF
滇东北地区三维电性构造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梁萱 唐新功 +1 位作者 余俊虎 胡文宝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860-2874,共15页
滇东北地区位处不同构造分区的交界地带,发育有多样的断裂构造,其中昭通—鲁甸断裂和小江断裂带的部分区段均具备积累高应力的条件,具有较强的孕震潜力.本文基于覆盖巧家、东川、鲁甸等地区采集的区域大地电磁阵列观测数据,通过大地电... 滇东北地区位处不同构造分区的交界地带,发育有多样的断裂构造,其中昭通—鲁甸断裂和小江断裂带的部分区段均具备积累高应力的条件,具有较强的孕震潜力.本文基于覆盖巧家、东川、鲁甸等地区采集的区域大地电磁阵列观测数据,通过大地电磁三维反演,获得了该地区的三维电性结构的水平和垂直切片,完整地揭示了滇东北地区的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反演结果表明,昭通—鲁甸断裂在10 km深度以内发育有多个局部高阻区,小江断裂带的巧家—东川段的东侧、东西两支交汇处在上地壳均表现为高阻,这些区域均展示出更强的孕震能力.根据低阻异常的分布,推测昭通—鲁甸断裂和小江断裂下方的低阻构造在中下地壳的多个位置发生连通.本文将研究区的地表热流、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地震与电性结构结合分析,推测在滇东北深部低阻层可能存在下地壳流,并且下地壳流的塑性流动为鲁甸的地震活动提供了深部动力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测深(MT) 三维电性构造 昭通-鲁甸断裂带 小江断裂带 地壳流 地震
下载PDF
维西—乔后断裂带的深部变形机制与构造活动特征
9
作者 王一咪 徐龙辉 +1 位作者 杨海燕 金明培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70-1085,共16页
维西—乔后断裂是滇西地区一条典型的活动断裂,沿该断裂历史上多次发生过中强震,周边地区地壳变形强烈.地震各向异性是了解地球内部变形方式的重要手段,Moho面P-to-S转换波(Pms)的到时为探测具有水平对称轴的地壳各向异性提供了一种有... 维西—乔后断裂是滇西地区一条典型的活动断裂,沿该断裂历史上多次发生过中强震,周边地区地壳变形强烈.地震各向异性是了解地球内部变形方式的重要手段,Moho面P-to-S转换波(Pms)的到时为探测具有水平对称轴的地壳各向异性提供了一种有力的诊断工具.本文利用大理及周边地区的68个宽频地震台站记录的远震三分量波形提取P波接收函数,并从叠加的P波接收函数里拾取不同后方位角对应的Pms震相到时,用网格搜索方法拟合该到时以获取地壳各向异性参数.获得的59个Pms震相的分裂参数表明,Pms分裂时间在0.06±0.06 s到0.97±0.10 s之间,平均值为0.50±0.07 s.优势快波偏振方向为SE-NW,地壳变形总体受控于区域的走滑运动.然而,在漾濞县及周边地区,快波偏振方向变为SW-NE,本文认为这主要由下地壳软弱物质向西南流动所致,同时也是导致维西—乔后断裂南段表现出正断层活动特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接收函数 地壳各向异性 Pms分裂 方位叠加 下地壳流
下载PDF
亚洲南下洋壳流与南海等东南亚陆缘海的成因
10
作者 赵大咏 刘石年 王齐金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第3期387-394,共8页
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南海的地质成因研究,明确了一种新的思路,理顺了众多不同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根据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理论,分析新生代以来,亚洲南下洋壳流分别与自南向北运动的印度洋洋壳流、太平洋洋壳流对峙,造成亚洲南... 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南海的地质成因研究,明确了一种新的思路,理顺了众多不同研究成果之间的关系。根据我国学者原创的洋壳流力学理论,分析新生代以来,亚洲南下洋壳流分别与自南向北运动的印度洋洋壳流、太平洋洋壳流对峙,造成亚洲南下洋壳流向西、东两个方向产生大分裂,形成众多的回旋、弧形洋壳流,导致印度尼西亚群岛、菲律宾群岛从华南大陆分裂并支离破碎,并产生多个圆弧形的陆缘海;绘出了亚洲南下洋壳流的基本运行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区 东区 多级分裂 洋壳流火山成因 逆时针大回旋
下载PDF
中国大陆主要地质构造单元岩石圈地热特征 被引量:62
11
作者 汪洋 汪集 +1 位作者 熊亮萍 邓晋福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22,共6页
根据中国大陆的 80 0余个大地热流值数据 ,作者研究了中国大陆主要地质构造单元的地热特征。中国大陆热流的空间分布以及其他岩石圈热状态参数均表现出明显的横向变化 ;这些特征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印度 亚洲碰撞导致的新生代构造热... 根据中国大陆的 80 0余个大地热流值数据 ,作者研究了中国大陆主要地质构造单元的地热特征。中国大陆热流的空间分布以及其他岩石圈热状态参数均表现出明显的横向变化 ;这些特征源于太平洋板块俯冲和印度 亚洲碰撞导致的新生代构造热活动。中国大陆各构造单元的地壳生热率亦表现出横向非均匀性 ,这意味着各构造单元的地壳平均成分存在显著的横向变化。研究表明 ,各主要构造单元的地壳力学强度和地震活动性均受其地热特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地质构造单元 岩石圈 地热特征 大地热流
下载PDF
地表剥蚀、下地壳流变与造山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新钰 季建清 +2 位作者 韩宝福 陈建军 余绍立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1-531,共11页
岩石圈的流变特性研究已经成为固体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是地球科学新理论、新观点的重要渊源。最近的研究表明,下地壳普遍存在的韧性流是造山作用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下地壳物质层流变作用机制的调节下,地表剥蚀作用并不仅仅是传... 岩石圈的流变特性研究已经成为固体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是地球科学新理论、新观点的重要渊源。最近的研究表明,下地壳普遍存在的韧性流是造山作用的重要制约因素。在下地壳物质层流变作用机制的调节下,地表剥蚀作用并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地表夷平的因素,它还能打破地壳动力学和热力学平衡,引起地壳内物质和结构的重置,进而促成山脉的加剧隆升;地表剥蚀作用的强度既受控于造山带的抬升,也受制于地球外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天山山脉和喜马拉雅山山脉的隆起、喜马拉雅山山脉的变质作用以及相关的构造活动为例,说明在造山过程中,尽管传统意义上的造山作用与地球内部动力过程,即构造作用有密切联系,但是与构造运动的时空尺度不同,地表剥蚀作用也能够在相对较小的时空尺度内,通过影响和控制造山带下地壳的韧性流动,成为地壳抬升和造山带构造演化的重要动力因素。对地壳的流变特性和变质变形研究是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剥蚀作用 下地壳 韧性流 造山作用 喜马拉雅山脉 天山
下载PDF
不同降雨强度下土壤结皮强度对侵蚀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路培 王林华 吴发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1-146,共6页
为定量分析土壤结皮对坡面侵蚀的影响,该文选择塿土、黄绵土、黑垆土和黄墡土4类土壤,分析其在3种雨强(60、90、120 mm/h)下的结皮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率高于30%时,不同降雨强度下结皮强度差异不显著(P>0.05),当含水... 为定量分析土壤结皮对坡面侵蚀的影响,该文选择塿土、黄绵土、黑垆土和黄墡土4类土壤,分析其在3种雨强(60、90、120 mm/h)下的结皮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率高于30%时,不同降雨强度下结皮强度差异不显著(P>0.05),当含水率小于30%时,结皮强度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强。以杨凌塿土10°坡面为例,进行坡面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分析计算不同强度结皮坡面的侵蚀产沙、径流剪切力、阻力系数以及流速,结果表明:结皮对坡面产流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其存在有效地减少坡面的侵蚀产沙量。结皮存在能有效地减少坡面产沙量,无结皮坡面的产沙量是结皮坡面产沙量的1.24~8.72倍。相同降雨条件下,结皮强度越大,其产沙量越小。进一步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出:随着坡面结皮强度增加,水流功率对坡面侵蚀的作用效益不断减小,而阻力系数的作用效益增加,即水流增加产沙的正效应不断减弱;另一方面,结皮强度增大使得坡面土壤抗蚀性增强,因此,结皮强度越大,坡面侵蚀量将大幅度减少。研究可为准确有效预报坡面土壤侵蚀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 侵蚀 土壤 结皮强度 径流功率 阻力系数 流速
下载PDF
土壤结皮坡面流水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32
14
作者 吴秋菊 吴发启 王林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80,共8页
为了深入探讨土壤结皮对侵蚀的影响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以10°坡为例,在变流量(1.0,1.4,2.0,2.4和2.8 L/min)条件下进行室内冲刷试验,研究土壤结皮坡面径流水动力学特征(平均流速、平均径流深度、雷诺数、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 为了深入探讨土壤结皮对侵蚀的影响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以10°坡为例,在变流量(1.0,1.4,2.0,2.4和2.8 L/min)条件下进行室内冲刷试验,研究土壤结皮坡面径流水动力学特征(平均流速、平均径流深度、雷诺数、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阻力系数)并分析坡面流水动力学参数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结皮对坡面流水动力学参数影响显著。土壤结皮坡面雷诺数始终小于500,坡面流流态为层流;土壤结皮坡面具有较大坡面流流速,较小径流深度、水流剪切力和水流功率。结皮坡面的土壤侵蚀量明显低于无结皮坡面的土壤侵蚀量。土壤侵蚀量与坡面水动力学参数相关关系显著(相关系数R>0.90),土壤侵蚀量与雷诺数呈线性正相关,与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的对数呈线性正相关,与阻力系数呈线性负相关。因此,在本研究中,单纯从径流冲刷侵蚀的角度土壤结皮的存在有利于减小坡面土壤侵蚀量。由于降雨因素对土壤结皮的侵蚀效应影响较大,将雨滴打击与径流冲刷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研究土壤结皮对侵蚀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流量 水动力学 结皮 水流功率 水流剪切力 阻力系数
下载PDF
花岗岩和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及其勘探潜力 被引量:50
15
作者 潘建国 郝芳 +2 位作者 张虎权 卫平生 张景廉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80-385,共6页
随着花岗岩油气藏和火山岩油气藏不断被发现,其油气来源和成藏模式也备受关注,近代研究表明,花岗岩和火山岩中有大量的烃可成为油气藏的物质基础。通过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的研究否定了油气倒灌成藏的模式,认为油和气只能是向上垂直运移... 随着花岗岩油气藏和火山岩油气藏不断被发现,其油气来源和成藏模式也备受关注,近代研究表明,花岗岩和火山岩中有大量的烃可成为油气藏的物质基础。通过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的研究否定了油气倒灌成藏的模式,认为油和气只能是向上垂直运移或侧向运移。通过研究花岗岩和火山岩油气藏的形成模式,指出大火成岩省、地幔柱与油气的关系表明盆地中地壳的低速—高导层可能是油气的主要来源,而花岗岩、火山岩的风化壳是油气成藏的最佳储集层,断裂则是其最主要的运移通道,花岗岩和火山岩油气藏将是未来勘探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火山岩 油气藏 油气倒灌 地幔柱 中地壳 勘探潜力
下载PDF
地壳内上升气流对物质的迁移及地气测量原理 被引量:47
16
作者 童纯菡 李巨初 +1 位作者 葛良全 杨凤根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3-88,共6页
对地气采样片上地气物质状态观测、上升气流模拟模型以及扩散模型实验初步证明,地气物质是以纳米级微粒形式迁移;上升气流对物质的迁移作用比物质扩散作用要强得多。结合对8个地区已知金矿地气测量成果,讨论了地气测量原理,认为是... 对地气采样片上地气物质状态观测、上升气流模拟模型以及扩散模型实验初步证明,地气物质是以纳米级微粒形式迁移;上升气流对物质的迁移作用比物质扩散作用要强得多。结合对8个地区已知金矿地气测量成果,讨论了地气测量原理,认为是地壳内上升气流携带纳米级成矿物质至地表,在矿化体垂向投影的地表位置形成矿致地气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 上升气流 金矿床 地气测量 物质迁移
下载PDF
南海海盆形成演化模式初探 被引量:28
17
作者 张训华 李延成 +1 位作者 綦振华 徐世浙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共7页
为了解南海大陆架及邻近海域的基础地质环境,我们于1991—1995年编制了《南海大陆架及邻近海域基础环境图集》。编图过程中,针对南海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在研究了南海周围地区地质构造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南海海... 为了解南海大陆架及邻近海域的基础地质环境,我们于1991—1995年编制了《南海大陆架及邻近海域基础环境图集》。编图过程中,针对南海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在研究了南海周围地区地质构造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南海海盆主要受印澳板块与欧亚板块及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双重影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发南海地区地幔单向流动及流动方向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海盆 地壳拉张 地幔流 演化模式
下载PDF
云南大地热流及地热地质问题 被引量:72
18
作者 汪缉安 徐青 张文仁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67-377,共11页
本文报道了云南20多个大地热流测试数据。据热流分布特点并参考前人有关资料,结合地球物理测深资料、岩石热物性与放射性生热率测试数据,对各区地壳深度范围的温度、热流配分组成作了粗略分析,划分出各有特征的若干地质-热流区。云南普... 本文报道了云南20多个大地热流测试数据。据热流分布特点并参考前人有关资料,结合地球物理测深资料、岩石热物性与放射性生热率测试数据,对各区地壳深度范围的温度、热流配分组成作了粗略分析,划分出各有特征的若干地质-热流区。云南普遍地热偏高(滇东南小范围除外)的主要原因是新构造运动强烈;怒江以西近代岩浆活动亦强烈,具有典型的板块交汇带的基本地热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流 大地热流 地质 地壳 热结构
下载PDF
新生地震构造带--马边地震构造带最新构造变形样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韩竹军 何玉林 +1 位作者 安艳芬 李传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8-229,共12页
以雷波地区为例,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结合探槽技术以及年代测试结果,获得了有关马边地震构造带最新构造变形样式及其性质的初步认识。研究结果表明:马边地震构造带内的雷波地区存在一条北东东向雷波断裂带,它断错的最新地层时代在40k... 以雷波地区为例,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结合探槽技术以及年代测试结果,获得了有关马边地震构造带最新构造变形样式及其性质的初步认识。研究结果表明:马边地震构造带内的雷波地区存在一条北东东向雷波断裂带,它断错的最新地层时代在40ka左右,属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在活动性质上,为一条以右旋走滑运动为主的断裂。北北西向玛瑙断裂在第四纪风化壳中存在两次突然位错事件,在剖面上的错距分别为0.5m和>0.7m;最新错动面产状陡立,存在水平左旋位错的构造地貌证据。马边地震构造带上北东东向断裂与北北西断裂不是一种从属关系,而是在现代构造应力场条件下两组呈共轭关系的剪切断裂,它们代表了马边地震构造带最新构造变形样式,具新生性。马边地震构造带的破坏性地震以中强地震为主,具有频度高、成带性差等特点,这符合共轭状构造变形样式可能引起的地震活动特征。马边地震构造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南部,初步分析表明:一种受重力作用控制的中下地壳塑性流展模型,可以对该地区包括大凉山断裂带、安宁河断裂带以及鲜水河断裂带在内的断裂构造的活动习性做出较合理的解释。伴随着高原内部中下地壳物质持续向外流展,高原边界向外扩张形成新的边界,并表现为一条新生地震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边地震构造带 共轭关系 新生地震构造带 中下地壳塑性流展
下载PDF
渭河盆地岩石圈热结构与地热田热源机理 被引量:48
20
作者 饶松 姜光政 +2 位作者 高雅洁 胡圣标 汪集旸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76-2190,共15页
岩石圈热结构是盆地现今地温场研究的重要延伸和扩展,是了解大陆岩石圈构造变形及演化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重要窗口,更是地热田热源机理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次工作,在系统分析渭河盆地现今地温场和水动力系统基础上,编制了渭河盆地大地热... 岩石圈热结构是盆地现今地温场研究的重要延伸和扩展,是了解大陆岩石圈构造变形及演化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重要窗口,更是地热田热源机理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次工作,在系统分析渭河盆地现今地温场和水动力系统基础上,编制了渭河盆地大地热流分布等值线图;通过实测生热率等热物性参数,利用一维稳态热传导方程计算了研究区岩石圈热结构,并分析了渭河盆地岩石圈热结构特征和地热田热源机理.结果表明,渭河盆地现今大地热流值分布范围为62.5-80.2mW·m^-2,平均为70.8±4.8mW·m^-2,西部明显高于东部,西安坳陷最高,咸礼凸起次之;渭河断裂并不是控热断裂,其沟通作用引起的水热循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浅部热量再分配,对渭河盆地地温场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西安坳陷—咸礼凸起地壳热流介于32.2-37.5mW·m^-2之间,平均为34.6mW·m^-2;地幔热流分布范围为33.8-38.9mW·m^-2,平均为36.0mW·m^-2;地壳热流和地幔热流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西安坳陷高于咸礼凸起,分析认为西安坳陷沉积层厚度大于后者,且沉积层放射性生热率更大,是造成西安坳陷地壳热流高于咸礼凸起的原因,而西安坳陷相比咸礼凸起更高的地幔热流,表明西安坳陷深部活动性强于咸礼凸起.西安坳陷和咸礼凸起地壳/地幔热流比值相近,介于0.93-1.01之间,平均为0.96,"热"岩石圈厚度约为95-101km.渭河盆地岩石圈热结构特征与鄂尔多斯盆地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暗示着二者具备相似的深部稳定性,这与渤海湾盆地为代表的中国东部中—新生代主动裂谷盆地岩石圈热结构特征截然不同,表明渭河盆地为被动伸展裂陷.从鄂尔多斯盆地、渭河盆地、山西裂谷到华北盆地,"热"岩石圈厚度的有序变化表明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地幔对流对华北地块深部动力学行为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太行山以东,而太行山以西的鄂尔多斯盆地和渭河盆地则影响甚微,这种空间差异影响从侧面暗示着华北克拉通破坏过程的有序性.综合分析渭河盆地地质—地球物理资料认为,岩石圈表层伸展破裂、深部重力均衡调整进而引起软流圈被动上涌,其产生的相对高地幔热流的热传导和深大断裂沟通的水体热对流相互叠加作用,共同构成了渭河盆地中—低温地热田的热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圈热结构 地壳/地幔热流比值 渭河盆地 咸阳地热田 裂谷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