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洱海入湖河流弥苴河下游氮磷季节性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
22
1
作者
于超
储金宇
+1 位作者
白晓华
刘伟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7104-7111,共8页
入湖河流携带污染物对洱海水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对洱海入湖水量最大的河流——弥苴河下游水体氮磷进行了连续采样分析,以期为河口湿地建设和水质改善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1)弥苴河水质介于地表水Ⅲ—Ⅴ类之间,主要污染物为氮和磷,...
入湖河流携带污染物对洱海水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对洱海入湖水量最大的河流——弥苴河下游水体氮磷进行了连续采样分析,以期为河口湿地建设和水质改善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1)弥苴河水质介于地表水Ⅲ—Ⅴ类之间,主要污染物为氮和磷,其中总氮平均浓度为1.17 mg/L,最高浓度达到2.00 mg/L;总磷平均浓度为0.06 mg/L;2)弥苴河下游总氮、总磷浓度丰水期高于枯水期,并呈现出季节性变化规律;3)弥苴河下游水体总氮、总磷年均浓度远高于洱海水体总氮、总磷年均浓度,其中总氮高出2.10倍,总磷高出2.90倍;4)弥苴河下游河段非点源污染占据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弥苴河
氮
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洱海弥苴河河口沉积物磷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白晓华
李丰超
秦小萍
《环境科学导刊》
2014年第5期18-21,共4页
以洱海主要入湖河流弥苴河的河口表层沉积物为实验对象,研究其磷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Elovich方程对沉积物吸磷动力学拟合较好,考虑沉积物原有吸附态磷的修正Langmuir方程能较好描述弥苴河河口表层沉积物等温吸附特性。弥苴河河口沉...
以洱海主要入湖河流弥苴河的河口表层沉积物为实验对象,研究其磷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Elovich方程对沉积物吸磷动力学拟合较好,考虑沉积物原有吸附态磷的修正Langmuir方程能较好描述弥苴河河口表层沉积物等温吸附特性。弥苴河河口沉积物存在释磷风险,沉积物间隙水正磷浓度远高于临界磷平衡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苴河
河口
表层沉积物
磷
吸附特性
洱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Morlet小波分析的弥苴河径流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红燕
王志平
+1 位作者
羊华
董晓海
《人民珠江》
2021年第3期53-60,共8页
2011年以来,弥苴河流域年径流量连续8年均偏少,弥苴河是洱海最大的主要入湖河流,径流面积和天然径流量占洱海总的40%以上,分析弥苴河年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对洱海入湖总水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54-2018年流域内炼城水文站的实测流量...
2011年以来,弥苴河流域年径流量连续8年均偏少,弥苴河是洱海最大的主要入湖河流,径流面积和天然径流量占洱海总的40%以上,分析弥苴河年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对洱海入湖总水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54-2018年流域内炼城水文站的实测流量、降水以及蒸发等监测资料,采用小波分析法研究弥苴河流域径流量周期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近65年来弥苴河流域天然年径流量随时间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年径流量减少1435万m 3;年径流量存在9、14、19、54年左右的周期变化,它们主导着年径流量的丰枯变化趋势;四季的径流量与年径流量存在多重时间尺度相互嵌套,且四季及年径流量的第一主周期均为54年左右;影响弥苴河年降水量与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及波动周期相似,呈正相关关系;年蒸发量对年径流量的影响呈多样组合;弥苴河流域耗水量对径流量的影响呈增长趋势,下垫面条件变化越来越大,流域降水径流关系也随之变化,这也是近年来流域内径流量较过去同级降水产生径流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量
小波分析
影响因素
弥苴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弥苴河口湿地植物残体与底泥资源化利用研究
4
作者
郑潭
陈建中
+1 位作者
戴丽
王志芸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1-24,27,共5页
应用双室堆沤肥技术,以弥苴河口湿地植物残体、湿地底泥和当地养殖业废物制成双室堆沤肥,按不同配比设计5种施肥处理方案进行还田试验。对比研究施肥前后的蔬菜产量、蔬菜品质、土壤肥力以及土壤根际微生物,发现:方案A[50%-60%植...
应用双室堆沤肥技术,以弥苴河口湿地植物残体、湿地底泥和当地养殖业废物制成双室堆沤肥,按不同配比设计5种施肥处理方案进行还田试验。对比研究施肥前后的蔬菜产量、蔬菜品质、土壤肥力以及土壤根际微生物,发现:方案A[50%-60%植物残体(收割物)+40%-50%养殖业废物+微生物菌剂(3kg/t),活性液体肥作追肥。农药同习惯施肥对增加蔬菜产量、提高蔬菜品质、增加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效果最好。在实际应用中也可适当增加10%-20%的湿地底泥,相应减少养殖业废物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苴河
双室堆沤肥
湿地植物残体
湿地底泥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洱海入湖河流弥苴河下游氮磷季节性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
22
1
作者
于超
储金宇
白晓华
刘伟龙
机构
江苏大学环境学院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7104-7111,共8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社会事业发展专项(2008CA0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029)
文摘
入湖河流携带污染物对洱海水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对洱海入湖水量最大的河流——弥苴河下游水体氮磷进行了连续采样分析,以期为河口湿地建设和水质改善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1)弥苴河水质介于地表水Ⅲ—Ⅴ类之间,主要污染物为氮和磷,其中总氮平均浓度为1.17 mg/L,最高浓度达到2.00 mg/L;总磷平均浓度为0.06 mg/L;2)弥苴河下游总氮、总磷浓度丰水期高于枯水期,并呈现出季节性变化规律;3)弥苴河下游水体总氮、总磷年均浓度远高于洱海水体总氮、总磷年均浓度,其中总氮高出2.10倍,总磷高出2.90倍;4)弥苴河下游河段非点源污染占据主导地位。
关键词
洱海
弥苴河
氮
磷
Keywords
Lake Erhai
miju river
nitrogen
phosphorus
分类号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洱海弥苴河河口沉积物磷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2
作者
白晓华
李丰超
秦小萍
机构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云南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导刊》
2014年第5期18-21,共4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08CA020)
文摘
以洱海主要入湖河流弥苴河的河口表层沉积物为实验对象,研究其磷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Elovich方程对沉积物吸磷动力学拟合较好,考虑沉积物原有吸附态磷的修正Langmuir方程能较好描述弥苴河河口表层沉积物等温吸附特性。弥苴河河口沉积物存在释磷风险,沉积物间隙水正磷浓度远高于临界磷平衡浓度。
关键词
弥苴河
河口
表层沉积物
磷
吸附特性
洱海
Keywords
miju river
estuary
surface sediments
phosphorus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Erhai Lake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Morlet小波分析的弥苴河径流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6
3
作者
李红燕
王志平
羊华
董晓海
机构
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大理分局
出处
《人民珠江》
2021年第3期53-60,共8页
文摘
2011年以来,弥苴河流域年径流量连续8年均偏少,弥苴河是洱海最大的主要入湖河流,径流面积和天然径流量占洱海总的40%以上,分析弥苴河年径流量的变化特征对洱海入湖总水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54-2018年流域内炼城水文站的实测流量、降水以及蒸发等监测资料,采用小波分析法研究弥苴河流域径流量周期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近65年来弥苴河流域天然年径流量随时间呈减少趋势,平均每10年年径流量减少1435万m 3;年径流量存在9、14、19、54年左右的周期变化,它们主导着年径流量的丰枯变化趋势;四季的径流量与年径流量存在多重时间尺度相互嵌套,且四季及年径流量的第一主周期均为54年左右;影响弥苴河年降水量与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及波动周期相似,呈正相关关系;年蒸发量对年径流量的影响呈多样组合;弥苴河流域耗水量对径流量的影响呈增长趋势,下垫面条件变化越来越大,流域降水径流关系也随之变化,这也是近年来流域内径流量较过去同级降水产生径流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径流量
小波分析
影响因素
弥苴河
Keywords
runoff
wavelet analysis
influencing factors
miju river
分类号
TV147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弥苴河口湿地植物残体与底泥资源化利用研究
4
作者
郑潭
陈建中
戴丽
王志芸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1-24,27,共5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社会事业发展专项(编号:2008CA020)资助
文摘
应用双室堆沤肥技术,以弥苴河口湿地植物残体、湿地底泥和当地养殖业废物制成双室堆沤肥,按不同配比设计5种施肥处理方案进行还田试验。对比研究施肥前后的蔬菜产量、蔬菜品质、土壤肥力以及土壤根际微生物,发现:方案A[50%-60%植物残体(收割物)+40%-50%养殖业废物+微生物菌剂(3kg/t),活性液体肥作追肥。农药同习惯施肥对增加蔬菜产量、提高蔬菜品质、增加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效果最好。在实际应用中也可适当增加10%-20%的湿地底泥,相应减少养殖业废物量。
关键词
弥苴河
双室堆沤肥
湿地植物残体
湿地底泥
资源化利用
Keywords
miju river
Dual-chamber composting heap Wetland plant residues Wetland sedimentResource utilisation
分类号
S153.62 [农业科学—土壤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洱海入湖河流弥苴河下游氮磷季节性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于超
储金宇
白晓华
刘伟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洱海弥苴河河口沉积物磷吸附特性研究
白晓华
李丰超
秦小萍
《环境科学导刊》
2014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Morlet小波分析的弥苴河径流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红燕
王志平
羊华
董晓海
《人民珠江》
202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弥苴河口湿地植物残体与底泥资源化利用研究
郑潭
陈建中
戴丽
王志芸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CD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